高考物理图像专题(家教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图象专题共25页

高中物理图象专题共25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中物理图象专题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真空中有四个相同的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均为q,固定在如图所示的四个顶点上,任意两电荷的连线长度都为L,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邻的两棱中点连线在同一条电场线上B.每条棱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都为86kqC.任意两棱中点间的电势差都为零D.a、b、c三点为侧面棱中点,则a、b、c所在的平面为等势面【答案】BC【解析】【详解】假设ab连线是一条电场线,则b点的电场方向沿ab方向,同理如果bc连线是一条电场线,b的电场方向沿bc方向,由空间一点的电场方向是唯一的可知电场线不沿ab和bc方向,因此A错;由点电荷的电场的对称性可知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由电场的叠加法则可知上下两个点电荷对b点的和场强为零,左右两个点电荷对b点的合场强不为零,每个电荷对b点的场强224kq=3L3kqEL=⎛⎫⎪⎝⎭,合场强为24kq686kq=2Ecosa=2=3LE⨯合,故B正确;由点电荷的电势叠加法则及对称性可知abc三点的电势相等,因此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故C正确;假设abc平面为等势面,因此电场线方向垂直于等势面,说明电场强度的方向都在竖直方向,由电场叠加原理知b点的电场方向指向内底边,因此abc不是等势面,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左右两侧水平面等高,A、B为光滑定滑轮,C为光滑动滑轮.足够长的轻绳跨过滑轮,右端与小车相连,左端固定在墙壁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动滑轮上.从某时刻开始小车向右移动,使物块以速度v0匀速上升,小车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在物块上升的过程中(未到AB所在的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轻绳对小车的拉力增大B .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C .小车阻力的功率可能不变D .小车牵引力做的功小于物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小车克服阻力做功之和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物块以匀速上升时,两边绳子的夹角变大,可知绳子的拉力变大,即轻绳对小车的拉力变大,选项A 正确;B .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由运动的合成知识可知0=2cos v v θ车,则随着物体的上升θ变大,车的速度减小,选项B 错误;C .小车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根据P=fv 车可知小车阻力的功率减小,选项C 错误;D .由能量关系可知:-PC k W W WE 阻牵车-=∆ ,因小车动能减小,则<PC W W W +阻牵,即小车牵引力做的功小于物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小车克服阻力做功之和,选项D 正确; 故选AD. 【点睛】此题关键是对物体的速度进行如何分解,可参考斜牵引物体的运动分解问题,但是此题中物体两边都有绳子;注意搞清系统的能量转化情况.3.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 ,用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相连并放置在光滑的半球面内.已知细杆长度是球半径的2倍,当两球处于静止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15°,则( )A .杆对a 、b 球作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杆方向B .小球a 和b 2:1C .小球a 和b 31D .半球面对a 、b 31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对轻杆,受两个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a 、b 球作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沿杆方向,故A 正确;BC 、两球都受到重力、细杆的弹力和球面的弹力的作用,过O 作竖直线交ab 于c 点,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设球面的半径为R ,则△oac 与左侧力三角形相似;△oac 与右侧力三角相似;则由几何关系可得:a m g T OC ac =;b m g T OC bc =,即:abm bc m ac =;由题,细杆长度是球面的半径的2倍,根据几何知识知图中α=45°,在△oac 中,根据正弦定理,有:sin30sin105ac ao︒︒=,则3ac bc =,3a b m m =;故B 错误,C 正确; D 、根据平衡条件,有:Na F T oa ac =,Nb F T ob bc =,故31Na Nb F bc F ac ==,故D 正确.4.如图所示,有一光滑轨道ABC ,AB 部分为半径为R 的14圆弧,BC 部分水平,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固定在各直轻杆的两端,轻杆长为R ,小球可视为质点。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图像(46张)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图像(46张)

v0
F
F1
0
t1
t2 t
例3.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下 述正确的是( BCD ) A.质点振动频率为4Hz B.在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 C.在5s末,质点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在t=1.5s和t=4.5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
练习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 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 )
v
o
V?0
x t o
x?0
V?0
t
x?0
运动方向?
位置?
2、点、线
图象上的点表示运动过程中某一瞬时 状态,每一点都对应着两个量,沿图象上各 点移动,反映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函数 关系 ;图象上的线段表示运动过程某一过 程,应与一个代数方程相对应。 -1 v / m· s 5
3 1 o -1 -3 -5
v
v3 v2 v1
o
t1
t2
t3 t4
t
物理图像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 地描述物理过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有效手 段之一,是当今高考出题的热点。
物理图像专题
高三物理组
考情解读
年份 卷别 题号 山东 17 10 广东 考点 运动学图像 运动学图像 题型 选择 选择
a
b
v
b
a
0
tb ta t
练习一质点沿直线从A向B运动,先以加速度a1加速运动到
AB之间一点C,又以加速度a2继续匀加速运动到B;若该质点 反向从B开始以加速度a2(a1≠a2)运动到C,又以加速度a1继 续匀加速运动到A,则两次运动的过程中( CD ) V A.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 a1 a2 A C B 所以两次运动的时间相同 B.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 V a a2 1 所以两次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A C B C.虽然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 但先后加速的加速度顺序不同, v 所用时间肯定不同 B A v D.由于相同的路段加速度相同, 0 C 它们的位移大小相同,所以两 C 次的末速度大小相同 A t t1 t2 OB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通过质量不计的细杆相连接,紧靠竖直墙壁放置。

由于轻微扰动,小球A 、B 分别沿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滑动,滑动过程中小球和杆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细杆与水平方向成37°角时,小球B 的速度大小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和阻力,sin37°=0.6,cos37°=0.8。

则A .小球A 的速度为34v B .小球A 的速度为43v C .细杆的长度为212564v gD .细杆的长度为212536v g【答案】AC 【解析】 【详解】小球B 的速度为v 时,设小球A 的速度大小为v ',则有5337vcos v cos ︒='︒,解得:34v v '=,A 正确,B 错误;两球下滑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22111sin 3722mgL mv mv '-=+o,解得:212564v L g =,C 正确,D 错误。

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 时(图中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一定大于2mgB .小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dC .小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D .小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释放时小环向下加速运动,则重物将加速上升,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绳中张力一定大于重力2mg ,所以A 正确;小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应为绳子缩短的长度,即2h dd ∆=-,所以B 错误;根据题意,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将小环A速度沿绳子方向与垂直于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应满足:A B v cos v θ=,即12A Bv v cos θ==,所以C 正确,D 错误. 【点睛】应明确:①对与绳子牵连有关的问题,物体上的高度应等于绳子缩短的长度;②物体的实际速度即为合速度,应将物体速度沿绳子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正交分解,然后列出沿绳子方向速度相等的表达式即可求解.3.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横杆均足够长且均被固定,斜面顶角为θ,套筒P 套在横杆上,与轻绳连接,轻绳跨过不计大小的定滑轮,其与放在斜面上的滑块Q 相连接,且连接滑块Q 的轻绳与斜面平行,P 与Q 的质量均为m ,O 为横杆上的滑轮的正下方的点,滑轮到横杆的距离为h 。

最新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图甲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 I -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内阻为5ΩB .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C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0.3WD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电路的总功率约为0.4W【答案】D【解析】【详解】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形:U E Ir =-可得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动势,图像斜率的大小表示内阻,根据甲图电动势为:1.5V E =内阻为:1.0 1.55ΩΩ0.33r -== A 错误;B .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得:U R I= 可知乙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所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B 错误;C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将甲、乙两图叠加到一起:两U I -曲线的交点即小灯泡的电压、电流,根据图像读数:0.125V U ≈0.28A I ≈所以,小灯泡的功率为:0.1250.28W 0.035W P UI ==⨯≈C 错误;D .回路中的总功率为:1.50.28W 0.42W P EI ==⨯≈总D 正确。

故选D 。

2.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 =8s 时,物体的速度为( )A .2m/sB .8m/sC .16m/sD .2m/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F t -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0222mv ⨯+⨯⨯-⨯⨯+⨯+⨯⨯=-,解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6/v m s =,C 正确.【点睛】F-t 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3.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相同的方向行驶,两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S 1、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一定在t 2时刻相遇B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不会相遇C .在t 1时刻,甲、乙两车加速度相等D .t 1-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122v v + 【答案】D【解析】【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判断确定何时两车相遇;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详解】A 、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t 2时刻是否相遇,故A 错误;B 、若S 1>S 2,在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是否相遇,故B 错误;C 、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 1时刻,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 错误;D 、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122v v v +=甲;由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t 2时间内,甲车的运动位移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122v v +,故D 正确; 【点睛】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4.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物理图像》课件

《高三物理物理图像》课件

物理图像的分类
01
02
03
示意图
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过程 的简单图形,强调直观理 解。
函数图
表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 关系的图形,如速度-时间 图、力-位移图等。
模拟图
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的图 像,用于分析复杂物理系 统的行为。
物理图像的意义
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图像的直观表达,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高三物理物理图像》 课件
汇报人: 202X-12-24
目 录
• 物理图像概述 • 常见物理图像分析 • 物理图像的应用 • 物理图像的解题技巧 • 物理图像的实验探究 • 物理图像的拓展学习来自01物理图像概述
物理图像的定义
01
物理图像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 于描述物理现象、过程和规律。
02
它通过图形、图表等形式将抽象 的物理概念和理论转化为直观的 视觉表达。
机械设计
利用物理图像分析机械设备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优化设计。
能源利用
通过物理图像分析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物理图像的应用
运动学中的物理图像应用
总结词
直观理解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运动 学概念
详细描述
通过物理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学概念, 掌握它们的方向和大小变化,从而更 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动力学中的物理图像应用
总结词
深入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物理图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理解物体运动状 态改变的原因和规律。
电磁学中的物理图像应用
总结词

高考物理精讲精练(十五) 物理图像(76张)

高考物理精讲精练(十五) 物理图像(76张)

(2016· 江苏)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 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 坐标系, 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速度 v 和位置 x 的关系图像中, 能描述该过程建立坐标系, 竖直向上为
正方向, 位置总是大于零且最远只能到刚下落处, 不会无限增加, 选项 C、D 错误;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此时位移 的数值就代表小球的位置 x,加速度 a=-g,根据运动学公式 v2 -v02=2ax 得 v2=v02-2gx, 这里 v0 为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初速度, 是定值,故 v-x 图像是抛物线,故选项 B 错误,选项 A 正确.
物理图像的典型应用 图像参量 横、纵 坐标轴 物理含义及应用 明确横、纵坐标轴的含义,纵轴为函数,横轴为自变量,便 于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将图像与物体的实际运动建 立关联 在 v-t 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 s-t 图像中 斜率 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 U-I 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 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交点
面积
临界条件
起点、终点、最 图像中的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往往含有解题的关 高点、最低点 键条件
高考审题例析
(2016· 四川)如图所示,电阻不 计, 间距为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 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 强磁场中, 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 R.质量 为 m、 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 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 F 与金属棒速度 v 的关系是 F=F0+kv(F0、 k 是常量), 金属棒与导 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 i,受到的安培力 大小为 FA,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 P,它 们随时间 t 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

高中物理图象复习专题

高中物理图象复习专题

v—t图象、S—t图象、a—F图象、a—1/m图象F—t图象、F—S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交变电流图象、F分子力—r图象、EP—r图象P—V图象、P—T图象、V—T图象U端—I图象、I—U图象、P出—R图象、η—R图象、EKm —ν关系图象等常见图象多数来自课本回归课本在高考题中最频繁出现的就是V-t图象和振动图象及波的图象。

[07海南卷]第8题: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0510152025510v /m·s -1t /s A 0510152025510v /m·s -1t /s B 0510*******10v /m·s -1t /sC 0510152025510v /m·s -1t /s Da b a b ab a b (AC)图线交点的含义—速度相等往往是追及问题中相距最远或最近的条件。

位移图线交点的意义—到达同一点。

面积相等的意义?高考真题V-t 图象是解决许多问题极好的工具.山穷水尽疑无路时…[07广东卷]第6题.平行板间加如图4(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

图4(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vt 0A vtBvtCvtD图4(b)T/2T3T/22T tUU0-U(a)(A)拐点的意义?斜率为负值的意义?图线为直线的意义?高考真题[07海南卷]第18题⑴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

①该振动的振幅是cm ;②振动的周期是s ;③在t 等于1/4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

图2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 点位于x =0.5 m 处。

④该波的传播速度是m/s ;⑤经过1/2周期后,A 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cm 。

高考高三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图像法 课件(共67张PPT)

高考高三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图像法 课件(共67张PPT)

正 v
y
+:与正方向
相同
O
t
vy2
vy1
v1
v2
vy3=0 v3
vy4
v4
-:与正方向 相反
vy5
v5
2 斜率 a. 斜率的意义
A
k
△A
△B B
O
△A k=△ B
A k Q
P
△A
△B
B O
2 斜率 a. 斜率的意义
A
k
△A
△B B
O
△A k=△ B
A k Q
P △A △B
B O
2 斜率 a. 斜率的意义
U
△U △I
O
tO
UO
I
I
灯丝
定值电阻
Q △Q C=U= △U
Q
△Q Q
△U
OU
U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高 三物理 高考专 题复习 :图像 法 课件(共67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高 三物理 高考专 题复习 :图像 法 课件(共67张PPT)
专题复习:图像法
专题复习:图像法
内容大纲
一 图像中的信息 轴、斜率、面积、特殊点
二 分析图像问题的一些方法
三 图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图像中的信息
1 坐标轴 a.认清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不要混淆
x
v
Δ
x
x
分子力F
O
r0
r
t
t
F
F
分子势能Ep
O r0
r
x
l
1 坐标轴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图甲为某电源的U I -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 I -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内阻为5ΩB .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C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0.3WD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电路的总功率约为0.4W【答案】D【解析】【详解】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形:U E Ir =-可得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动势,图像斜率的大小表示内阻,根据甲图电动势为:1.5V E =内阻为:1.0 1.55ΩΩ0.33r -== A 错误;B .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得:U R I= 可知乙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电阻,所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B 错误;C .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将甲、乙两图叠加到一起:-曲线的交点即小灯泡的电压、电流,根据图像读数:两U IU≈0.125VI≈0.28A所以,小灯泡的功率为:==⨯≈P UI0.1250.28W0.035WC错误;D.回路中的总功率为:==⨯≈1.50.28W0.42WP EI总D正确。

故选D。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甲、乙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设0时刻出发,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t2时刻二者相遇且速度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0〜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B.t1〜t2在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t1〜t2在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D.在t1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0时刻出发,t2时刻二者相遇,则0〜t2时间内二者的位移相同,0〜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A项正确;B.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则t1〜t2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t1〜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 图象专题 人教版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 图象专题 人教版

高三物理最后冲刺辅导图象专题★高考中考查的常见物理图象有:(1)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2)简谐横波的图象(3)导体的伏安特性关系(I—U图象)(4)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图象(ф—t,I—t,E—t图象)(5)交流电的图象(I—t,u—t图象)(6)实验中的图象等。

一.物理图象的类型: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的表示物理量间的依赖关系。

综合回顾高中物理中接触到的典型图像常见下表:二.物理图象的应用:⑴利用图象解题可使解题过程更简化,思路更清晰。

图象解法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的独特效果。

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图象法可能会使你豁然开朗。

⑵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物理过程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用数学式表述,还可以用物理图象描述。

从物理图象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

诚然,不是所有过程都可以用物理图象进行描述的,然而如果能够用物理图象描述,一般说来总是有直观、容易理解的特征。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将物理过程描述成物理图象与从物理图象分析物理过程。

⑶利用物理图象分析物理实验运用图像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简明、直观、便于比较和减少偶然误差的特点之外,另外还可以有图像求解第三个相关物理量。

运用图像求出的相关物理量也具有误差小的特点。

在讨论实验误差时,通常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

诚然,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手段,但又是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实验误差显得很繁琐,且物理意义不太清晰,倒不如一幅图像更明了、更简单。

三.中学物理中重要的图象⑴运动学中的s-t图、v-t图、振动图象x-t图以及波动图象y-x图等。

⑵电学中的电场线分布图、磁感线分布图、等势面分布图、交流电图象、电磁振荡i-t 图等。

⑶实验中的图象: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要用到a-F图象、a-图象;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要画I-U图象;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要画U-I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要画的图等。

专题3.1 高考中的图像问题(解析版)

专题3.1 高考中的图像问题(解析版)

第三部分 专项提能优化训练 专题3.1 高考中的图像问题目录一、运动学图像问题 .................................................................................................................................................. 1 二、动力学图像问题 .................................................................................................................................................. 4 三、功能关系与图像 .................................................................................................................................................. 7 四、电场中的图像 .................................................................................................................................................... 10 五、恒定电流中的图像问题 .................................................................................................................................... 13 六、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 .................................................................................................................................... 15 七、专题跟踪检测 . (19)一、运动学图像问题高考试题中常涉及的运动学图像有三种,分别是x ­t 图像、v ­t 图像、a ­t 图像,由图像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间距变化及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真空中,在x 轴上x =0和x =8处分别固定两个电性相同的点电荷Q l 和Q 2。

电荷间连线上的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x 方向为场强正方向),其中x =6处E =0。

将一个正试探电荷在x =2处由静止释放(重力不计,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则A .Q 1、Q 2均为正电荷B .Q 1、Q 2带电荷量之比为9:1C .在x =6处电势为0D .该试探电荷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电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A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若两个电荷是负电荷则x=2处场强方向为负方向,故两个电荷同为正电荷,A 正确;因在x =6处场强为0,则122262Q Q kk =,解得:12:9:1Q Q =,B 正确;根据同种正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电势分布特点,可知从x =6向无穷远运动时电势在降低,则x =6处电势大于0,C 错误;由图可知,0-6之间电场为正,沿x 轴的正方向,所以从0到6之间电势逐渐降低;而6-8之间的电场为负,沿x 轴的负方向,所以从6到8之间电势升高,因此将一个正点电荷沿x 轴运动时,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错误。

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 时(图中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一定大于2mgB .小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dC .小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D .小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释放时小环向下加速运动,则重物将加速上升,对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绳中张力一定大于重力2mg ,所以A 正确;小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应为绳子缩短的长度,即2h dd ∆=-,所以B 错误;根据题意,沿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将小环A速度沿绳子方向与垂直于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应满足:A B v cos v θ=,即1 2A B v v cos θ==,所以C 正确,D 错误. 【点睛】应明确:①对与绳子牵连有关的问题,物体上的高度应等于绳子缩短的长度;②物体的实际速度即为合速度,应将物体速度沿绳子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正交分解,然后列出沿绳子方向速度相等的表达式即可求解.3.如图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 ,且分别用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 所受的重力C .物体A 的速率小于物体B 的速率D .地面对物体B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速度的分解可得v A =v B cosα,而在B 向右运动的过程中,α减小,所以A 做变速运动,由数学知识可知v A 增大,即A 加速上升,绳子拉力大于重力,A 错,B 正确;由公式v A =v B cosα,可知C 错;分析A 的运动可知,当a 角趋于零时,A 的运动趋于匀速,A 的加速度减小,所以绳子对A 的拉力减小,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对于绳子末端的分解问题,注意两个分运动方向为:沿着绳子拽和垂直绳子摆4.如图所示,绝缘水平桌面上固定A、B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B连线的中点处垂直桌面固定一粗糙绝缘直杆,杆上穿有一个带有小孔的正电小球C,将C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沿杆下滑时带电荷量保持不变,三个带电小球A、B、C 均可视为点电荷那么C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所受摩擦力变大B.电场力做正功C.电势能不变D.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答案】AC【解析】A、AB为等量异种点电荷,故产生的电场在AB连线垂直平分线上,从垂足向两侧场强逐渐减小,且为等势面,电荷C在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为F=qE,将逐渐增大,受到的摩擦力为f=μF=μqE,故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故A正确;B、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沿等势面运动,故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B错误,C正确;D、在下落过程中,当小球C的重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由于下落过程中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在下落过程中摩擦力在相同距离内做功越来越大,故速度最大时要在下落一半高度以下,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分布及在两电荷垂直平分线上的电场的特点,明确在下滑过程中摩擦力越来越大摩擦力做功越来越多即可.5.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答案】C【解析】【详解】A 、以桥身为研究对象,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等大反向,则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增加钢索的数量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不变,故A 错误;B 、由图甲可知2cos T Mg α=,当索塔高度降低后,α变大,cos α 变小,故T 变大,故B 错误C 、由B 的分析可知,当钢索对称分布时,2cos T Mg α=,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故C 正确D 、受力分析如图乙,由正弦定理可知,只要sin sin AC ABF F αβ= ,钢索AC 、AB 的拉力F AC 、F AB 进行合成,合力竖直向下,钢索不一定要对称分布,故D 错误;综上分析:答案为C6.如图所示,两等量负点电荷固定在A 、B 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在时刻t2,a图线切线斜率为负值,说明a的速度沿负向,而b的斜率为正值,
速度沿正向,所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
C、位移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 大,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故C正确.
D、位移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大于a后 小于a,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大.故D错误.故选:BC.
【识 图】
“识图”就是识别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图象 反映出什么物理规律?明确物理图象中的点(起点、交 点、拐点、终点)、线(直、曲)、峰值、截距、斜率、 面积、正负号等的物理意义,以及图象给我们提供了哪 些有用的信息?
如图,一正方形闭合线圈,从静止开始下落一定高度后, 穿越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线圈上、下边始终与磁 场边界平行。自线圈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越磁场区域的过 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受到的安培力F及速度v随 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图像问题
虢镇中学 付仓书
【专题定位】
物理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 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析物理问题 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当今高考出题的热点.
本专题主要是解决高中物理的有关图象问题,涉及图 象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图象解决问题.
【规律方法】
分析图象,首先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只有如此,才能 真正理解图象所描述的物理规律.
方程(一般是直线。若曲线则“化曲为直”)
斜率(一般由方程看意义) 面积(一般看纵横物理量乘积的意义,Vt、Ft、CU、FS、)
截距(一个量为零时的另个量的值,结合物理方程或情景, 再看其意义)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
④力F移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l,F-l图象中 曲线和l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F做的功,如果F是静电力 ,此面积表示电势能的减小量,如果F是合力,则此面积 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⑤静电场中的E-x图象(E为电场强度,x为沿电场线方向 的位移),曲线和x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两点间的电 势差
【解析】试题分析:如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安培力等于重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感应电流I恒定,全部进磁场后做加速运动, 出磁场时,安培力大于重力,做减速运动,感应电流减小, 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故A正确; 若线框进入磁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电流不变,上 边刚进磁场,下边又出磁场,又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电流 的方向反向.但受到的安培力始终向上,故B错误; 线框进入磁场,安培力大于重力,先做减速运动,完全进入 磁场做加速运动,出磁场时,安培力大于重力,仍然做减速, 应该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CD错误; 考点:电磁感应、安培力、牛顿第二定律
1.理解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 (2)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3)在实际中,因作图的需要,常会出现横、纵坐标轴的交 点坐标不是(0,0)的情况,所以必须关注坐标轴的起点数值.
2.理解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 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义,首先要看清图象的两个坐 标轴. ① 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 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 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 ②v-t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 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③线圈的Φ-t图象(Φ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
(2)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在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 于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 位移; ②在a-t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a 与时间t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③线圈中电磁感应的E-t图象(E为感应电动势),图线跟t坐 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
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BC
A、图像为位置时间图像,即表示不同时间两车所处的位置。在时刻t 1 之前,a车
在b车前方,时刻t 1 ,两车相遇是b车追上a车选项A错
④恒力做功的W-l图象(l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 恒力的大小; ⑤沿电场线方向的φ-x图象(φ为电势,x为位移),其斜率的 大小等于电场强度; ⑥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v2-x图象(v为速 度,x为下落位移),其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2倍; ⑦不同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v-r 图象(v为速度,r为半径),其斜率跟带电粒子的比荷成正 比.
试一试:
甲图为一正方形闭合线圈由静止自由下落,顺利穿过磁场。乙
图为线圈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磁场区域的v-t图像。请识别
v-t图像展现出线圈运动过程。(a<L)
AaB

a
DC
M
v

N v3 v2
L v1
M’
N’
o
t1 t2 t3 t4
t
Hale Waihona Puke “识图”的一般方法 1.先看“纵、横”轴的物理量及单位意义 2.粗看图线描述的两个量间的关系 3.综合“数”(解析几何)“理”(物理规律)分析具体 的规律。如:
【应考策略】
图象问题的处理有两条途径: 一是根据图象反映的函数关系,找到图象所反映的两
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分析其物理意义和变化规律. 二是既能根据图象的定义把图象反映的规律对应到实
际过程中去,又能将实际过程的抽象规律对应到图象中去, 最终根据实际过程的物理规律进行判断.
这样,才抓住了解决图象问题的根本.
【高考猜想】
高考对本专题考查的内容及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① (识图)通过对已知图象的分析寻找其内部蕴含的物 理规律; ② (绘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与之对应的图象 并描绘出来; ③ (转换图)图象的转换——用不同的图象描述同一物 理规律或结论; ④(用图)综合应用物理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