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框架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框架

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框架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1. 夏朝:【介绍夏朝的建立、衰亡与特点】2. 商朝:【介绍商朝的建立、衰亡与特点】3. 周朝:【介绍周朝的建立、褒贬与特点】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 战国七雄:【介绍楚、赵、魏、韩、燕、秦、齐七个国家的兴衰与特点】2. 孟子:【介绍孟子的思想与影响】3. 荀子:【介绍荀子的思想与影响】4. 兵器制造:【介绍战国时期的兵器制造技术与影响】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介绍秦朝的建立、统一中国与法家思想】2. 陈胜吴广起义:【介绍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事件与影响】3. 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兴衰与科举制度】4. 十常侍之乱:【介绍十常侍之乱的背景、事件与影响】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三国时期:【介绍三国鼎立的背景、事件与影响】2. 曹操:【介绍曹操的生平、政治手腕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刘备:【介绍刘备的生平、政治手腕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孙权:【介绍孙权的生平、政治手腕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五、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1. 唐朝:【介绍唐朝的疆域、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2. 宋朝:【介绍宋朝的政治制度、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3. 元朝:【介绍元朝的建立、统治政策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 明朝:【介绍明朝的建立、开辟海外航行与文化成就】5. 清朝:【介绍清朝的兴衰、康乾盛世与辛亥革命】六、现代史(1912年至今):1. 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事件与影响】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政治制度与对世界的影响】3. 建国初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国际政策与文化发展】4. 现代经济发展:【介绍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5. 现代社会变革:【介绍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与挑战】通过以上的框架,我们可以对高三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1、历史进程(王朝体系)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
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前475年前221年220年589年907年1368年1840年3、教科书知识框架
(1)总体特征:世界文明古国,传统文明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存在一定局限;虽有变化,但传统文明发展呈现很强的延续性。

(1)政治:先秦“王政”时期→公元前221年后帝制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912年结束。

必修Ⅰ专题一,选修4第一单元三个皇帝+汉武帝
(2)经济:传统农业(自然经济)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发展;明清时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重农抑商政策推行两千余年。

未能自主产生近代工业文明。

必修Ⅱ专题一
(3)文化: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传承发展两千余年,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文学艺术、传统科技取得突出成就,但未能自主产生近代文艺科技。

必修Ⅲ专题一、专题二;选修4第二单元第一课
(4)相互关系:稳固的农耕经济支撑着漫长的专制主义,诞生了以求稳守成、强调秩序、家国同构、社稷本位为特征的儒学体系,古代文学艺术和传统科技深受农耕经济、专制主义、儒学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专制主义(重农抑商)和儒学体系(仁政)十分关注和维护农耕经济的稳定,这既保护了农耕经济,又阻碍了传统经济的革命性变化。

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图

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图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图:1)农业:①木石骨器、耒耜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①青铜 ②丝织 ③官营 3)商业:职业商人出现经济: 3.西周(镐京) 政治: 1)分封制:①含义 ②对象③义务 ④等级序列 ⑤作用 2)宗法制:①目的 ②核心 ③大小宗 ④作用 3)礼乐制:①作用 4)三者关系: 一:夏商西周 1.夏:公元前2070年,国家,公共权力,阳城2.商:神权色彩,占卜,甲骨文,殷 总体特征 二:春秋战国洛邑 经济: 1.农业:1)工具:铁犁牛耕 2)水利:都江堰 3)土地制度:私有 2.手工业:私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商业:1)私商兴起 2)重农抑商 时代特征1.思想:百家争鸣文化:1)背景: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2)流派:3)意义: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③法家:韩非子④墨家:墨子 2.科技:①司南②日食、彗星、《石氏星表》③九九乘法表 3.文艺:①甲骨文②楚辞《离骚》③绘画《人物龙凤图》魏国,李悝 秦国,商鞅 政治: ①背景: ②措施:政治;经济; 文化 ③结果: ④影响: 1.变革背景: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区别 1)春秋:齐国,管仲 2.改革: 2)战国:五:魏晋南北朝1)背景:1.中央官制的变化:三省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政治:2)措施作用:(见表格)3)影响:4)成功原因:前期后期经济:1.农业:1)水利:翻车2)土地制度:均田制3)税收:租调制2.手工业:1)灌钢法2)白瓷文化:1.思想:佛道思想冲击着儒学:1)原因2)内容3)作用2.科技: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3.艺术:1)东晋,书圣,王羲之2)东晋,“以形写神”,顾恺之,时代特征经济:1.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经济中心完成南移2.商业的发展1)纸币出现:交子2)市的变化:时空限制被打破 3)城市功能的变化:经济功能增强4)外贸兴盛于港口城市的繁盛:广州、泉州七.两宋东京、临安 2.社会危机:三冗两积 1.中央集权的加强:1)中央削相权:中书门下、枢密院、 三司 行政 军事 财政2)地方收实权:兵、权、钱3)影响:利、弊政治:3.改革1)庆历新政:①主持 ②中心内容 ③结局2)王安石变法:①主持 ②核心 ③措施作用 ④结局(见表格)文化:1.思想: 1)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产生新的变化 2)程朱理学:①代表 ②思想 ③影响 3)陆九渊的心学:①代表 ②思想区别2.科技: 1)活字印刷术2)火药的广泛使用3)指南针用于航海时代特征六:隋唐大兴、长安 政治:1.中央:三省六部制 1)确立 2)内容 3)作用 2.地方:藩镇割据 节度使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玄武门之变 2)贞观之治 ①表现②措施(政经文族外) ③晚期3)评价唐太宗经济: 1.农业:1)工具:曲辕犁 2)水利:筒车2.手工业:1)制瓷: 2)丝织3.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原因 2)表现①市②行③大都会④外贸文化: 1.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2.科技:1)雕版印刷术 2)唐末火药用于战争3.文艺:1)诗歌①李②杜③白 2)传奇 3)书法:楷、草 4)绘画时代特征1.中央:中书省,一省制,宰相专权2.地方: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农业:棉花种植普及,由南向北推广2.手工业:1)棉纺织业:①黄道婆②松江③新兴产业主要衣料 2)制瓷业:彩瓷时代,青花瓷,釉里红 3.商业:1)大都 2)泉州 1.思想:儒学受到冲击2.科技:1)天文:郭守敬,简仪,《授时历》 2)农学:王祯,《农书》3.文艺:1)元曲:①杂剧②散曲③关汉卿、马致远2)绘画:山水画,文人画1)原因:太祖废宰相,直统六部,政务繁忙,无力应付 2)过程:①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②成祖,设内阁,讨论军国大事 ③后来,获票拟权,权力增大 3)职责: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不是行政、决策机构1)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的限制2)设立:雍正,军务,皇宫内,初始暂设军事机构,后为中枢机构 3)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4)特点:简、速、密 5)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1)利: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弊:极大妨碍着社会的进步,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被动挨打的祸根 1)平定三藩叛乱 2)收复台湾3)平定准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 4)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2)评价:1. 手工业发展:1)私营占主导 2)明代斗彩,五彩瓷3)清代珐琅彩2. 商业:1)商业市镇兴起 2)农产品进入市场 3)商帮:徽商,晋商3.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2)海禁与闭关政策:4.资本主义萌芽:1)特点:雇佣关系 2)受阻原因 3)影响 1.思想:1)更新理学:王阳明心学: 八:元朝大都 政治 经济 文化 时代特征九:明清应天京师政治 经济 明内阁清军机处 影响 11.中央集权的强化 2.康熙帝 1)巩固统一措施 时代特征2)批判思想:①李贽的异端思想②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文化2.科技:1)医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2)农学:明王祯《农书》 3.文艺:1)小说 2)绘画 3)书法 4)京剧。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1.1 秦朝统一中国1.1.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1.1.2 秦朝的政治制度1.2 秦末农民起义和兵家政治1.2.1 陈胜吴广起义1.2.2 韩信、彭越等将领的抗秦斗争2. 两汉时期2.1 刘邦建立汉朝2.1.1 刘邦的功绩和政治制度2.1.2 文景之治2.2 王莽篡权和新朝的建立2.2.1 王莽的变法措施2.2.2 王莽政权的崩溃和东汉复兴3. 三国时期3.1 黄巾起义和三国鼎立3.1.1 黄巾起义的原因和影响3.1.2 蜀、魏、吴三国的形成3.2 诸葛亮与刘备的经营和抗击曹魏 3.2.1 赤壁之战3.2.2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策略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流域文明1.1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条件1.2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1.3 古埃及的经济和文化成就2. 古希腊文明2.1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2.2 希腊的民主政治2.3 希腊的艺术和哲学3. 古罗马文明3.1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3.2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3 罗马的法律制度和建筑艺术三、中国近现代史1. 清朝的衰落与晚清改革1.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1.2 戊戌变法和康梁新政1.3 辛亥革命和1911年的新中国2. 中华民国时期2.1 北洋政府与北伐战争2.2 国共两党的斗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2.3 抗日战争和日本无条件投降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3.1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3.2 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3.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上是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需求展开。

希望这个框架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整理和总结历史知识,为学习提供指导。

新高三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新高三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新高三历史知识点框架图新高三的历史知识点框架图应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主要部分,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框架图:一、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 汉朝的兴衰3. 魏晋南北朝- 民族融合与分裂-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4. 隋唐时期- 隋朝的短暂统一- 唐朝的繁荣与开放5. 宋元明清-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扩张- 明清的中央集权与对外关系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2. 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发展- 抗日战争3.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文化大革命4. 改革开放至今-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政策- 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2. 中世纪- 封建制度- 宗教改革与十字军东征3. 近现代史-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4. 当代史- 冷战与国际政治格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信息技术革命四、历史方法论1. 史料的收集与分析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3. 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4. 历史观点的辩证分析五、历史思维能力培养1. 批判性思维2. 比较分析能力3. 综合归纳能力4.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这个框架图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不断细化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人物、思想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框架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框架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框架中国古代史部分: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人类起源,氏族公社,部落联盟。

- 夏商周: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 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3. 秦汉时期:-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

- 汉朝: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的争霸。

- 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 隋唐时期:-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度的确立。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化繁荣。

6.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理学的形成。

- 元朝:蒙古族的统治,民族融合。

- 明朝: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

- 清朝:康乾盛世,民族融合,鸦片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的侵略。

-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对封建统治的冲击。

2.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

3. 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军阀割据,社会动荡。

-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抗日战争。

4. 新中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5. 改革开放:-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的转型。

6. 现代化建设:- 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地位的提升。

世界史部分:1. 古代文明:-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2.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 近现代:- 工业革命,民族国家的兴起,殖民扩张。

-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

4. 现代:- 信息技术革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冲突。

以上是必修一历史知识点的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习。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

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高三历史知识点架构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中国历史-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变迁-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清的封建制度2. 近代中国历史-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科学- 古罗马文明:共和国、帝国、法律体系- 其他古代文明:印度、美洲等4. 世界近代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艺术、科学-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宗教冲突-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科学、政治思想-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影响- 冷战时期:美苏对立、全球政治格局- 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6.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体制改革7. 世界近现代思想文化- 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等- 科学革命:牛顿、达尔文等- 现代艺术:印象派、立体主义等- 现代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8. 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 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 历史材料的解读与应用这个架构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高三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高考复习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框架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史纲要1.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与地理环境•历史研究方法的概念与分类•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2.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与朝代•古代中国历史的分期•主要朝代的演变与特点3.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特点•商业与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社会阶级的形成与演变第二单元:文明古国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特点•夏商周的文化特点与重要遗产2.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阶级斗争•儒、墨、道等重要思想流派的兴起与影响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衰1. 秦帝国的统一与变革•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与措施•秦朝国家制度的变革与影响2. 汉帝国的巩固与繁荣•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政策及其措施•汉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 秦汉帝国的衰落与传统文明的继承•内忧外患导致秦汉帝国的衰落•传统文明的继承与融合第四单元:古代中国与世界1.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交流•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开拓•中国与西方、中亚的经济文化交流2. 十六国、南北朝的兴起与司马迁的世界观•十六国、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特点•司马迁的世界观及其在《史记》中的体现3. 唐帝国的建立与盛世•唐太宗的征服与统一•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与辉煌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的纵横构建1. 高度统一的封建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演变•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与影响2. 唐宋诗词与宋元戏剧的繁荣与兴盛•唐宋诗词的风格与代表作品•宋元戏剧的特点与主要代表作品3. 科技与文化的进步与对外交流•科技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一》课程的各个单元知识框架。

每个单元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文化繁荣与交流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奠定基础。

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框架

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框架

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框架历史纲要知识框架是指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所需要掌握的基本大纲,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历史分为中外史、政治经济文化史、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史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框架。

一、中史纲要知识框架1. 先秦时期: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主要内容为五经、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事件等。

2. 秦汉时期:秦朝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内容主要包括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重要事件,以及汉朝的推崇儒家、汉武帝的改革、新莽政权的起义等历史事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主要为北方民族政权与汉族统治者之间的斗争时期,内容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灭亡、北魏立国、隋朝的统一等历史事件。

4. 唐宋元明清时期: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内容包括唐朝的盛世、五代十国、宋朝的科学技术发展、元朝的统治、明朝的文化繁荣和大航海时代、清朝的闭关锁国与民族政策等。

二、外史纲要知识框架1. 古埃及文明: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王朝、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希腊化时期等。

2. 古希腊文明:包括米诺斯文化、古代希腊城邦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希腊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影响等。

3. 古罗马文明:包括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军事征服与扩张、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

4. 中世纪欧洲:包括拜占庭帝国、中世纪欧洲礼教文化、罗马天主教、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的爆发等。

5. 近代欧洲: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等。

总之,历史纲要知识框架是了解历史的基础,帮助人们从宏观上了解历史的脉络和基本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整理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约2100年至公元前221年)1.人类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在这一阶段,人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居住地和农业经济,生活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2.夏朝:传说中的中国第一个朝代,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农业生产逐渐发展,社会逐渐出现等级制度。

3.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实际记载的朝代,奴隶制逐渐形成,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发展。

4.西周:周朝的前期,中原地区的统一,封建制度初步确立。

5.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各国割据,诸侯争霸,思想也开始多样化。

二、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1.秦朝: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统一的文字、尺度和度量衡。

2.西汉:中央集权逐渐形成,设立郡国制,推行科举制度,开创了前期正史的编纂。

3.东汉:后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败,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地方割据明显。

4.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割据,建立了三个独立的政权,经济开始衰退。

5.隋朝:统一了中国,推行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但统治时间较短。

三、封建社会与帝国时期(公元618年至公元1840年)1.唐朝:统一中国的中央集权王朝,经济、文化达到顶峰,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2.宋朝: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南北朝时期的统一,科举制度开始完善,宋代科技、商业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3.元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外族政权,实行蒙古族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逐渐衰败,同时由于蒙古族的统治,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流。

4.明朝:封建制度的巅峰时期,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兴盛,农业生产逐渐完善,科技进步显著,但朝政腐败导致朝代的衰落。

5.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实行满族的政治制度,与外界保持相对封闭,国内经济衰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末路。

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的一个简要整理,其中涉及了重要的时期、朝代以及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中国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简述]

中国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简述]
1
中国历史知识体系
奴隶社会 (公元前 2070 —公元前 476 年)奴隶社会形成夏朝:阳城(豫西晋南) ·B2070— B1600 ·大禹、启、桀·大禹建夏 ·启实行王位世袭制 ·夏桀亡国·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设立国家机器,实行奴隶主阶级专政·三代农作物品种丰富(五谷) ·耕作技术进步(集体耕作、木器石器、青铜农具少、用粪肥、草木灰、绿肥) ·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拉车、祭祀)·青铜铸造发达号称青铜时代(夏少、商繁盛、 西周生活化) ·玉器加工发展(商妇好墓玉器) ·纺织业发展(西周平织物、斜纹提花、刺绣) ·陶瓷业(商周原始瓷器) ·制漆(河母渡红漆碗、商周用漆饰车)·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多 ·商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 ·商都成为繁华都市 ·西周修筑大道,设有旅舍、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三代都城是政治交通中心 是中华文明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基 础
中国历史知识体系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表解 中国古代史的断限从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到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前夕,包括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中国的古代社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古代社会相比,既有 共同的发展规律,也有自己明显的特点。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最突出特 点。中国历史上虽有分裂割据时期,但长期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明显趋势。通常情况下, 中国古代史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六个时期。
1.时代特征: ①政治上:国家实现统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得以发展; ③民族关系上:民族关系发展。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第一个极为重要的历 史时期,各民族联系得到加强,匈奴、越族和西域各族等少数民族为祖国的历史,特别是对 边疆的开发作出了伟大贡献。 ④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外交的开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

我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我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的开端(原始社会)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远古时代:夏前史,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原始群,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注:原始群指为生存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松散群体。

氏族公社特点:1族外婚2血亲关系3特定名称、固定信仰、原始共产制确立:同祖母,特定氏族符号,族外婚为前提,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共同信仰的比较牢固的经济生活社会单位。

产生的社会基础:定居和族外婚猿人(旧早)杂交京谋田原始群古人(旧中)血缘婚(同辈婚)马丁长大原始社会新人母系(旧晚)族外婚(氏族内部禁婚)山河柳河畔羊氏族社会对偶婚(主夫主妻)父系一夫一妻制家住纹龙注:京谋田:北京、元谋和蓝田。

马丁长大:马坝、丁村、长阳和大荔。

山河柳(新人):山顶洞、河套和柳江。

河畔(半)羊(仰)(母系):河姆渡、半坡和仰韶。

家渚(住)纹(汶)龙:齐家、良渚、大汶口和龙山1农为主,现畜牧经济 2磨石器,南稻北粟3手工制陶母系1族外婚,对偶婚组织 2定居村落3母权制图腾:象征,族徽,母系盛行,需求保护。

1铜器发明经济 2第一次(农业和畜牧业)父系 3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禅让制氏族制的瓦解:生产力-剩余-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国家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特点: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形成。

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黄帝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炎帝阪泉之战。

三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禅让制:民主-推举-承认-确立。

2、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59,徐旭生,河南偃师二里头,系统发掘,夏文化。

兵礼器(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制骨,陶窑,农业工具原始,陶酒器,贝,墓葬分化,宫殿,建筑群。

夏商周断代工程:人社自结合,科技手段,学科交叉,解决年代,96-00。

夏朝的巩固和发展自禹始,入文明,奴制立,都阳城,迁阳翟。

涂山之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礼。

钧台之享:阳翟,“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太康失国:启子太康,不恤民事,东夷后羿,得拥夺权。

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整体框架

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整体框架

初中三年全部历史知识整体框架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五、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探索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
八、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变化
九、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十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
十二、古代世界的发展历程与古代文明
十三、世界历史步入近代
十四、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工人运动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十五、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
十六、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二战爆发
十七、二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
十八、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现代科技文化。

高考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框架

高考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框架

一、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一)总特征:(1840年以前)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二)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突破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二、中国近代史通史结构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突破(一)、近代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整理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件(1843年)。

——鸦片战争(1840—1842)主要内容危害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主要内容危害《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侵华方式转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变动的原因:2、变动的表现:变动一:变动二:变动三:变动四:3、变动的趋势:4、写出右图所代表的经济形态A: B: C: D: E:5、变动的影响:(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特征时间原因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结构变化;阶级结构变化;早期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资登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1912—1919(一战期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快) 促进了资、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史框架

中国古代史框架
↓雅克萨反击战
闭关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前秦(原始社会—BC221)
封建大一统—-秦汉(BC221-220)
魏晋南北朝(220-589)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五代辽宋夏金元
封建社会衰落—明清(1368——1840)



①西周分封制
②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
③变法奴内部:管仲改革
奴→封:商殃变法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经济
西北所至)



①秦汉与朝日(使者、经贸)
②汉越往来
③“丝绸之路”(路线、东西方交流)
④与安息、大秦的往来
盛①新罗、日本(使者、留学生、
况贸易、对朝日影响)
空②东南亚、印度半岛
前③中亚(波斯)、西亚(大食)
④欧洲(东罗马)、非洲(杜环)
开放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
↓西学东渐(利玛窦);葡占澳门;
殖民者东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①与匈奴的和战
②西域:张骞“凿空”、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南夷和北越
五胡内迁
促进融合
北民南迁
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
(兴起地区、重要首领、与唐中央关系
是今哪个少数民族祖先)
边疆少数民族强大,
中原中央政权弱小;
元朝民族大融合。
明清时期对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地区、台湾
地区管辖的加强;
清朝疆域(东、南、西、北四至及东南、东北、



思想:春秋孔子、老子;战国百家争鸣
科技:天文、物理、医学
文学:诗歌、诸子散文
艺术:绘画、音乐思想:哲学、教和史学;科技: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

中学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大纲

中学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大纲

中学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大纲一、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与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与科举制的兴起;唐朝的盛世与文化繁荣(如唐诗)。

●宋元明清:宋朝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元朝的大一统与民族融合;明朝的专制加强与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

世界古代史●古代埃及:金字塔与法老统治。

●古代西亚:古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与佛教的兴起。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罗马: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帝国的兴衰。

二、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晚清时期: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2.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帝国主义与殖民扩张:瓜分非洲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一战的影响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三、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经济特区的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加入WTO等。

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的爆发、主要战场与重要事件。

●战后国际秩序:联合国的成立、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上海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上海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

上海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它包括了从远古时代起直到清朝结束为止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高一历史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对中国古代史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下面是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的详细介绍。

一、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国家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内容包括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

夏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朝代,始于公元前21世纪,终于公元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史的开始。

商朝则是夏朝的后继者,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开始于公元前16世纪,终于公元前11世纪。

商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周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1世纪,终于公元前771年。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鼻祖"。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古代史上政治剧变时期的开始。

春秋时期的主要事件有介子推新政、齐桓公、晋景公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纷争,春秋列国实力相争。

战国时期相对春秋时期来说更加混乱,这一时期的历史充满战争和变革。

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孟子说、荀子说、老子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剧变为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包括秦朝和汉朝两个朝代的历史。

秦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秦朝的主要事件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秦朝的统一和建设对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纲要(全册)知识点提炼

中国古代历史纲要(全册)知识点提炼

中国古代历史纲要(全册)知识点提炼
1. 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2. 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青铜文化发达。

3. 周朝(约前1046年-约前256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大分裂,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4. 秦朝(约前221年-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5. 汉朝(前206年-220年):刘邦建立的,历时最长的封建王朝,推行科举制度。

6.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蜀、吴三国分立,文化繁荣,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

7. 隋朝(581年-617年):杨坚终结南北朝分裂,统一中国。

8. 唐朝(618年-907年):经济、文化、科技繁荣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9.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分裂不统一。

10. 北宋(960年-1127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科技、
文化高度发展。

11. 南宋(1127年-1279年):金朝占领中原,南宋在南方建立国。

12. 元朝(1271年-1368年):成吉思汗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13. 明朝(1368年-1644年):海瑞、郑和等重要人物出现,天文学、农学、医学等科学蓬勃发展。

14. 清朝(1644年-1912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多次发生政治和社会变革运动。

15.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和革命思潮兴起。

以上是中国古代历史纲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