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doc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doc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1. 当你总是对别人微笑,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愉悦了呢。

就像那个总是在小区门口站岗的保安大叔,他每天对进进出出的人都笑眯眯的,后来呀,他自己都说每天心情超好!
2. 要是你经常主动去帮助他人,慢慢地你就会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超级自然的事儿。

想想看救护车司机小王,总是争分夺秒地去救人,他现在不是把帮助他人当成了习惯嘛!
3. 假如你持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哇塞,你会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啦。

就如同那个经历了很多挫折却依然笑容满面的女孩莉莉,她不就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吗?
4. 当你刻意让自己每天锻炼,之后你肯定会爱上运动带来的那种活力感觉哟。

你看隔壁的张大爷,天天坚持晨练,现在一天不练就浑身不自在呢!
5. 如果你总是尝试新的事物,你会惊叹自己的眼界竟然变得如此开阔了呀。

想想那些经常去旅行、去尝试不同美食的人,他们的生活不就丰富多彩极了嘛!
6. 要是你反复对自己说“我能行”,不知不觉中你就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呢。

就像准备参加演讲比赛的小明,一直给自己打气,最后真的表现得超棒的!
7. 假如你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蹭蹭往上涨啊。

就如同爱读书的王老师,那知识渊博的,多让人羡慕呀!
8. 当你强迫自己去面对恐惧,最后你会神奇地发现恐惧也没那么可怕啦。

就像那个原本怕水的小军,现在都敢去游泳了呢!所以说呀,行为真的可以影响态度呢,我们都要积极地去行动起来呀!。

态度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资料 ppt课件

态度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资料 ppt课件

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 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 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 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也许需要放弃态度这一概念。
2020/12/17
——艾伦·威克,1971”
ppt课件
14
课本教材P66页
教材中,认为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 动力性的影响,它可以支配和决定人们的 行为。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态度的心理结构
认知 成分
情感 成分
意向 成分
2020/12/17
ppt课件
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 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 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
态度的意向成分是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 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
案例2: 197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证实了给他人提供帮助会 加强对其好感的观点。作为宾夕法尼亚组织大会的秘书,他 受到了另一个重要立法者的反对,所以富兰克林想着手把他 拉拢过来: “我并不打算通过向他表示任何卑躬屈膝的尊敬来博得其好 感,而是在一段时间后采取另一种方式。
2020/12/17
ppt课件
态度与行为
2020/12/17
ppt课件
1
什么是态度?
2020/12/17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关于态度和行为的话题。

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会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

那么,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一、什么是态度?我们可以将态度视为一个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或评估。

它通常是由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情感、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形成的。

具体来说,态度可以是支持、反对、喜欢、讨厌或中立等。

这种观点或评估通常会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什么是行为?行为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或反应,它通常是与一个人的意识和决定相关联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是我们与外界互动时的反应。

行为可以是积极、消极、合适、不合适等等。

三、“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和“行为”这两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特点。

理论上,一个人的态度应该与他的行为一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总是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态度与他的行为并不相符合。

1、影响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内部矛盾或需求而做出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此外,社会因素,例如社交压力或权威影响,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2、怎样避免态度和行为的错误不一致?为了确保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尝试将态度转化为行为意图。

这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表达我们的行为意图,并尝试采取行动来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状态。

四、正确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益处?了解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时,我们应该从他的行为中寻找他的态度,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态度很难直接表现出来。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我现在学习基本上调节过来了,除了语文,其他科目都可以保证进前二十:不是我不用心学语文.找上小学时语文是很好的,我就是不喜欢现在的话文老师.觉得她总是看我不顺眼,因此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没有突破。

遇到这种情况,请先回想自己入学以来的表现,特别是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是不是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甚至让老师觉得不对的地方.以至于让老师“看不顺服”。

有个心理学家说过:喜欢和厌恶都是相互的。

人相人之间的感情是互相给予的,如果你很喜欢—个人.他一般没有理由很讨厌你。

所以.请仔细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对这个老师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不是常常拿她和以前的语文老师比较.从而对她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建议不要常常把前后两个老师进行比较。

而且,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老师所做的也不会相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以前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比较主张让孩子自由发挥思想的人,所以他在布置下作文题目后,无论学生用什么文章格式写,用正说或反叙,他一律只管文现是否通畅,文字表达有无错误,内容是否健康,其他一律不作强调,所以孩子们觉得非常舒畅.思维也很活跃。

常常—个作文题,全班同学可以写出很多种形式的美文。

这个男孩子也和全班同学一样,异常喜欢这位老师,升了中学后,新老师的上课方式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了。

这个男孩是个个性相当强的孩子,对此很反感。

他不理睬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按照自己以前的思路去做所有的功课,结果他的语文一直就处在班里中下水平。

特别是到了初二,老师在写作方面,要求同学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去写,这个男孩很想不通:这个老师为什么总看我不顺眼,总把我的作文分打得低低的?也因此更讨厌语文课。

后来,男孩明白了过去和现在的要求不同之处,也明白了语文老师并非是有意为难他。

当他改变了看法,主动地向语文老师请教时,发现她原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很可爱的老师,而且对目前中考的语文教学问题(说白了就是“应试问题”)很有经验。

他开始尝试用她教的方法去做功课,很快他的语文成绩又升到了班里的前十名。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

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

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

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可以按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

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先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

许多研究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一般来说,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在总统选举中,一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要比一个月前的民意调查结果更为准确。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但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心理学家戴维森发现,仅对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对象的态度增强。

增强态度的另一个途径是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让人们参与某些事情是增强其态度的有效手段,反过来也用人们的参与来预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来自直接经验的态
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3
实验三
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环境因素,观察这些 因素对实验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论总结
01
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其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02
情境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情境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在
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即使持有相同态度,其行为反应也可能不同。
偏见的影响与后果
偏见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行为和决策 ,可能导致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对待。
VS
后果
长期存在偏见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冲突 和分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负面影响。
05
态度与说服
说服的基本概念
定义
说服是改变或影响他人态度或行 为的过程。
目标
说服的目标通常是改变受众的态度 或行为,或者增强受众对某一观点 的接受程度。
行为强化态度
反复执行某一行为可能会强化对其的 态度。例如,经常锻炼可能会增强人 们对健康生活的态度。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态度和行为通常是一致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与他们的态度一致。例如,拥有环保意识的人更有可 能采取环保行动。
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性
有时,人们的行为可能与其态度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压力、 缺乏意志力或信息不完全等。例如,尽管有环保意识,但人们可能仍然使用一次 性塑料制品。
方法
说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 口头交流、书面沟通、多媒体展示 等。
说服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效果:说服的效果可以体现在受众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 变或对某一观点的接受程度提高等方面。
影响因素:说服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众的 个人特征、说服者的权威性、信息的呈现方式等。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经常存在矛盾和不协调,有时行为与态度相反,有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这种矛盾和不协调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学者的兴趣,他们开始探究什么导致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

虽然许多人认为态度决定了行为,但实际上这不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

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社会压力、个人信念、经验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假设一个人对于保护环境非常认同,但他却每天开着大排量的汽车上班。

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信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社会压力的影响,以及行为本身对个人信仰的影响,等等。

另一个例子是,当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完成有关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实验时,他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参与者做出了与他们所声称的道德观点相反的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义无反顾的道德主义者,但在实验中他会欺诈或不公平地行事,他所采取的行为与他的道德观点是不一致的。

这些例子揭示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

它们表明了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一种称为“情境理论”的方法来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试图考虑所有深层的因素和情境的影响。

除了情境理论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来研究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些心理学家使用了“认知一致性理论”这一概念,这种理论指出,人们试图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稳定。

如果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他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被称为认知不协调。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Fridman,,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02-态度与行为

02-态度与行为
• 方法:盖洛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取得5万样本,成功预测了罗斯福当选总统,预测 票数和实际票数相差不到1。
• 结论:选举行为上,态度和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4、其他证据
• 个性测验、成就动机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 5、佩因罗德的总结
• 总态度预测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 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态度与行为
一、拉皮埃尔现象
• 实验过程:拉皮埃尔在1934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带一对中国夫妇 到美国各旅馆入住,此间只有一家旅店表示拒绝中国夫妇入住。 6个月后,拉皮埃尔对他们曾经去过的旅馆进行再次调查,问询 他们对中国游客入住的态度。
• 结果发现:大部分旅馆都选择拒绝中国游客。 • 实验启示:歧视的态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
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 人们内隐的偏见态度是自动激活的,更容易将负面特征联系到自己存
有偏见的群体,而将积极特征联系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而在意识层面, 人们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是平等尊重、没有偏见的。
二、思考——态度能决定行为么?
6、相关研究证据
态度变量
相关系数
对节育的态度
0.083
对节育口服避孕药的态度 对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对在接下来两年中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0.323 0.525 0.572
态度(态度变量)与行为(使用避孕药)的对应性越高,其预测性就越好,相关系数从0.083逐渐增加到 0.572。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 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 • 2、态度指向的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二者之间越是一致越容易预测。 • 3、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情境压力可能会使得行为和态度不一致。 • 4、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间隔时间越短预测越准,否则预测难

关于态度的事例

关于态度的事例

关于态度的事例篇一:关于态度风险问题的案例分析讨论问题参考1、用态度协调原理解释该厂厂长产生矛盾的原因。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三种成分构成,分别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不道德成分。

态度的三成分:① 认知成分:人们对人、事、物的看法;② 情感成分:人们的情绪体验,即好恶感;③ 行为成分:人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实际行动。

态度协调理论认为:当态度的三种成分配合时,人会感到很幸福;当三种所含轻微不协调时,人会处于一种紧张的初始状态;当三种成分严重不沟通协调时,人就会身处一种痛苦病痛的状态,甚至即使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适当调整三成分协调并不容易,态度协调原理不但指出了人痛苦的一个来源,还说明了很多现象。

由于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走向幸福,因此当态度三成分严重不沟通协调时,人们就会力图重新调整认知、情感、行为二种之间的关系,使之一致化。

在本案例中,厂长的矛盾成分心理来源于认知化学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者的不协调。

认知成分方面--张明无论是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都较王硕好;情感成分方面--张明在工作中,心直口快,不讲情面,甚至有一次还让他下不来台,他又倾向于任命王硕;心智和情感成分的不一致,最终导致行为的拖沓,犹豫不决,难于做出最终人选决定。

2、依据态度不协调理论,你怎样帮他想通?解决态度不协调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三种途径:( 1) 改变行为, 以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行为态度的认知。

比如, “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 把烟戒掉。

这样, 两个认知氧化物便协调起来。

( 2) 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行为。

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 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 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 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教师中等偏下的学生, 这样认知达到协调机制。

( 3) 引进新的认知金属元素, 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 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 甚至反而对身体事例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
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
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不再是被迫
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
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
形成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
——“一致性的改变”态度的强度。


三、什么是行为
1、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

①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②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③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④工作中的行为
2、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控制点:①内控型②外控型
(2)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
统的工作。

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
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
尊重的人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

比如:
行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

知识.
是行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
为改变的重要因素。

(2)态度的改变
①认知:知晓、评价;
②情感:体验、情绪;
③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
组织整体行为的改变。

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
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
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
着动态相依性。

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
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
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
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

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
整个宿舍的成员在宿舍吃火锅,等到大家吃完后,就分工
清理残留物,而她被分配到洗电饭煲,结果她洗完后就直
接将电饭煲内锅丢进去,砰的一声吓坏了所有人。

我们都
不敢问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来的太突然毫无征兆。

原本我
们宿舍三个女生私下约好等到十二点一到,我们就唱生日
歌祝福她,结果被这突如其来的脾气弄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要乱丢电饭煲,她说她以为没人记得
她的生日,所以她很不爽。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个舍友她对待事物的态度是
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她才会表现出那么偏激的行为来。

在她的意识中,她认为大家记住她的生日是再正常不
过的事情了,而大家却表现出一副好像完全忘记了的表情,所以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结果在气愤的心理暗示下就
做出了过于偏激的行为来。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没有谁要围绕谁来生活,
即使真的没人记得你的生日,那又能怎样,你也要去体谅
别人,毕竟我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态度决定行为,
一个人对待事物她是抱着什么态度去对待的,那么她的行
为就会相应的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我个人觉得凡事都抱着
宽容和理解去对待,你会发现你生活的很轻松,也不用时
时为了点小事大动肝火的,而且这样也有利于你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例二:我有一朋友她是属于很文静的那种人,不怎么爱
说话,大家聚会她也会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一边玩手机
或者大家在讨论某个话题时,她会乖乖地坐在旁边看书。

你偶尔叫她,或者问她问题,她会没反应的,就像没听见
似的。

为此大家都笑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
书”。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疑惑,她是真听不见,还是不想理
我们呢?为了得到答案,有一天我特地去问她这事儿,结
果她说她是真听不见。

我这朋友性格上就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所以她对
待朋友聚会才会表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以至于她时常会
做出脱离群体的行为来。

但是当今社会是个群居社会,人
与人是非常需要交流的,如果一个人时常表现出不希望与
人有任何交流的态度来,是很容易被人视作异类,遭到排
挤的。

更严重的是如果别人叫你,而你又沉溺在自己的世
界里听不见别人叫你,这样很容易被人误会,以为你对他/她有成见,假装听不见。

我个人认为不管你在做什么,再专心也要耳听八方,
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如果你实在是不喜欢吵杂的环境,
喜欢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我相
信只要是好朋友,她们都会理解你的,但是在和其他人的
交往中就不能够表现出这一行为来,尤其是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会以为你很难相处,你的上司会以为你不尊重他,
你的下属会以为你不重视他等等。

七、小结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
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
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
而大学生们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zhe
方面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和
行为变得更具有关注性。

行为是外在表现,而态度是心理状态。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影响态度,态度与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对待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态度,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形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