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革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湖南省临湘市第一完全小学姚小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如何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我认为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启发点拨,相机诱导
要改变当前阅读教学“引得不够,牵得太多”的倾向,教师要明确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启发点拔,因势利导。启发式教学,古已有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当学生想知而不知,想说而说不出时,心理上就产生了“愤”、“徘”,教师相机诱导,点拔指引,学生方能“开其意,达其词” ,恍然大悟,收到最佳效果。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而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不断地营造“愤悱”状态,又不断地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拔”在疑难处,这样,在阅读数学中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熟练精思,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一个“读”字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代圣贤们早已总结出来的语文学习之道。读是语文学习之精髓,是摄取
语文素养之捷径,我们不能把它束之高阁,另辟路径,去搞花样翻新。语文课就应该抓住读书这个根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地去读、去背,口诵心惟,从读中扩大识字量,从读中品味词语的语境义,从读中发掘句子的言外意,从读中体会选材的匠心,从读中积累规范的语言,从读中发展思维能力,从读中领悟行文的真谛,从读中汲取人文的养料。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把一个个文字符号瞬间变成具有一定的情感状态、有声或无声的语言的过程。读既是实践,又是濡染;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植,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心灵世界净化的过程。因此,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就要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以读为本,让书声琅琅进课堂。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课堂上。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学生在读书实践中逐步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神(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品析语言,在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陶冶。
三、自主探索,以学为主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代替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地卖弄,抑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强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依据文本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感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能够“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以“读”见“悟”,以“悟”促“读”,“读”“悟”相得益彰:自悟中就有思维的培养,自悟中
就有语感的积淀,自悟中更有创新的火花。实在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自主感悟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定要变教师的包办代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进行比较、品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以达到思有所梧,学有所得。
四、各抒己见,激励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统—答案”。教师把教参搬上教案,学生把参考书带进课堂。但是,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认识能力的提高,不仅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检验的认识过程,而且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思维方法和习惯。因此,教师的所谓“统—认识”,不仅违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