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最新小溪流水响叮咚优质公开课教案
最新小溪流水响叮咚优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自然现象。
教学内容:1. 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概念。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景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对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原因。
第二章:小溪的形成与特点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小溪的形成过程。
2. 学生掌握小溪的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小溪的形成过程。
2. 讲解小溪的特点。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溪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原因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原因。
2. 学生能够解释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产生原理。
教学内容:1. 讲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产生原理。
2. 分析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原因。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产生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小溪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小溪生态环境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说出小溪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小溪生态环境的特点。
2. 讲解小溪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溪生态环境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五章:小溪的保护与利用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小溪的保护意义。
2.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小溪的措施。
教学内容:1. 讲解小溪的保护意义。
2. 介绍小溪的利用价值。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溪的保护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小溪的措施,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六章:小溪流水的生物学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解释小溪流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讲解小溪流水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小溪流水响叮咚公开课教案
最新小溪流水响叮咚优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欣赏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1. 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第二章:歌曲学唱【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歌词。
2.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发音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三章:歌曲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旋律特点。
2. 探讨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阶、节奏等。
2. 教师带领学生探讨歌曲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小溪流水、绿水和青山等。
第四章:歌曲表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表演技巧,表现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表演技巧。
2. 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表演技巧,如音量、音色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表演。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课程总结1. 学生能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人音版(简谱)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小溪流水响叮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演唱技巧方面,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歌声更加悠扬动听;
-在音乐符号教学中,以歌曲中的实际例子为依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在介绍歌曲背景时,结合课文插图、作者介绍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境。
2.教学难点
-音准与节奏的准确性:学生容易在演唱过程中出现音准和节奏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反复练习和指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小溪流水响叮咚》是通过简谱来表现音乐之美。简谱是一种简单易懂的音乐记谱方式,它通过不同的音符和符号来记录旋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的具体案例。这首歌曲展示了简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然之美。
其次,在歌曲情感表达方面,虽然学生们能够基本理解歌曲所描绘的自然美景,但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如何将这种情感传达出来,仍然是一个挑战。我认为在这方面,除了示范和引导,还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描绘自然景色的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为了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我可以在课堂上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3. 歌曲的主题思想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2. 歌曲中歌词的情感表达。
3. 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讲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环保意识。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旋律、节奏的准确性。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思想和环保意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课件,包含歌曲歌词、图片等。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所需的音响设备。
3. 乐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乐谱,供学生学习参考。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歌曲背景,学唱歌曲,理解歌曲主题思想。
2. 第二课时: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进行课堂讨论。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呼吸方法。
3. 歌曲中的节奏、音高、音长等乐理知识。
4. 集体合作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及乐理知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节奏变化及呼吸控制。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乐谱。
2. 音响设备。
3. 钢琴。
4. 歌谱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歌曲分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词曲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意境。
3. 演唱技巧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方法、音高、音长等。
4. 乐理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音高、音长等乐理知识。
5. 集体演唱: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6.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10.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中体验歌曲意境。
2. 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受:播放歌曲,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风格及旋律特点。
2.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及情感。
3. 旋律学习:讲解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掌握音高、音长等乐理知识。
四年级音乐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四年级音乐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篇一《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详案〕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屡次聆听,不同方式的演唱,打击乐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并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三、知识与技能:认识并初步掌握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的演唱,唱会、唱准歌曲。
重难点:1、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并能唱会、唱准歌曲。
2.认识并初步掌握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问好!很快乐与大家度过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我们在去郊游的路上都会听到哪些大自然动听的声音呢?〔风、雨等等〕你能用一个象声词来模仿吗?师评价很形象,很生动等等。
小结:这些美妙的声音就像是大自然的一首动听的交响曲,现在请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
PPT。
师生唱,歌唱方法的指导,面带微笑,轻声歌唱,师移调,暖声。
新课讲授:1.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听音乐告诉我。
〔初听音乐,揭示课题并读课题〕 2.小溪一路换歌,路上遇见了哪些朋友呢?听音乐告诉老师。
〔熟悉歌曲内容,旋律,感受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3.让我们跟随小溪的脚步和这些朋友打个招呼吧。
〔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小溪向前流淌,见到朋友翻起了一朵朵浪花,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歌曲分为几个乐句?4个,速度是怎样的?中速,情绪呢?优美抒情的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演唱歌曲的第一段。
注意坐姿、表情、轻声演唱〔跟录音原唱师生齐唱〕5、第一次演唱就能根本跟上音乐的节奏,同学们的音乐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跟着老师的钢琴完整演唱歌曲,把自己演唱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一起解决。
〔跟钢琴找困难〕6、解决一字多音,附点节奏及结尾处力度的变化处理。
〔PPT:迎着农民朴实的笑脸,倾听那洗衣姑娘歌声,啦啦啦啦……〕7、师生接龙比赛,就像是两条小溪在对话,看谁的声音温柔、甜美。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设计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小溪流水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学生学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并能流畅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并能流畅地演唱。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节奏的准确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以及歌曲的表现手法。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重点指导高音部分的演唱和节奏的准确性。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评委进行评分。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歌词,以及在关键节奏和音符处做标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并家长签字。
2. 答案:学生能流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小溪的歌曲,下一节课进行分享和学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小溪流水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共四句歌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学生学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小溪流水的形象,理解歌词的意义,并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并能流畅地演唱。
第5课《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概念:学生对“潺潺”、“蜿蜒”等描述流水声音和形态的抽象词汇理解困难。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通过对小溪流水的描写所表达的情感,并在写作中传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溪流水响叮咚》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自然界中是否注意过小溪流水的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自然界中水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讲解《小溪流水响叮咚》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描绘自然声音的词汇和修辞手法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课文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但仍有个别学生,通过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生字词。
第5课《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5课《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本节课内容依据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课文《小溪流水响叮咚》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描绘小溪流水的声音、形态等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学习生字词:叮咚、潺潺、蜿蜒、涟漪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小溪流水的基本特点。文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小溪流水的声音和形态,如“叮咚”、“潺潺”等词汇。这些词汇帮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2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水的快乐。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水的快乐。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的情感态度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3. 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情感态度。
6. 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学生互相检查。
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家长辅导孩子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带来学校。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能力。
2. 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情感态度的把握。
3. 课文理解: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溪流水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溪流水的快乐。
2. 学生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溪流水。
3. 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小溪流水”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打印课文文本,便于学生阅读和朗读。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4小溪流水响叮咚|人音版(202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4小溪流水响叮咚|人音版(2024)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演奏《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曲子。
2. 开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学会通过音乐表达小溪流水的清澈和欢快的感觉。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第四册音乐》。
2. CD或者音频设备。
3. 学生乐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对《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曲子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水的特点,比如清澈、欢快等。
步骤二:教学曲谱(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曲谱。
2. 和学生一起阅读曲谱,查看乐谱的元素,如拍号、节奏符号等。
3. 指导学生理解乐谱中的音符,解释每个音符的意义。
步骤三:学习乐器演奏(15分钟)1. 分配不同的乐器给学生,让他们分成小组。
2. 教导学生如何演奏乐器,例如敲击、拨动、吹奏等。
3. 指导学生按照乐谱演奏《小溪流水响叮咚》。
步骤四:合奏演练(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
2. 让学生尝试合奏《小溪流水响叮咚》。
3.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步骤五:评价(5分钟)1. 让学生互相评价自己的演奏。
2. 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步骤六:巩固与拓展(5分钟)1. 提醒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练习《小溪流水响叮咚》。
2. 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乐器演奏这首曲子,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旨在教授《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曲子,帮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并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通过合作演奏,学生能够互相协调,提高团队意识。
在评价环节,学生可以互相评价,促进他们的进步。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尝试其他乐器,可以帮助他们拓展音乐的领域。
小溪流水响叮咚公开课教案
最新小溪流水响叮咚优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自然现象。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景象。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进行视觉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特点。
第二章:小溪的形成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溪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小溪的形成过程,包括水源、地形等因素。
探讨小溪的特点,如水流、声音、水质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小溪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小溪的特点。
第三章: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来源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来源,如水声、石头碰撞声等。
探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特点,如音调、音色等。
3.3 教学方法:播放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录音。
引导学生聆听和描述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声音特点。
第四章: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生态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生态环境,如水生植物、鱼类等。
探讨小溪流水响叮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小溪流水响叮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五章: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保护与利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保护意义和利用价值。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2 教学内容: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保护意义,如水源保护、生态保护等。
探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利用价值,如旅游景点、休闲活动等。
5.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方式。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优秀10篇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音乐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
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
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具分析: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采用了让学生聆听溪水声、观看小溪流水的画面引入。
通过这样做,让学生对大自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溪水的声音,同时,通过此环节对下一个步骤进行一个较好的导入。
(二)、感受情境(出示多媒体课件)(1)节奏练习(2)模唱练习通过对这两个练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本课的难点节奏。
(三)、新课教学1)通过初次聆听歌曲,对歌曲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便于新歌教学。
例如:歌曲的拍号及这种拍号的强弱规律等。
并且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为歌曲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便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学唱歌曲的曲调,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
3)跟琴演唱曲调,并找学生当小老师。
4)在全体同学都会唱曲调的同时,填唱歌曲歌词。
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情感处理(1)说说同学们眼中的小溪流水是什么样子的?(2)指导学生用连贯地、有弹性地、欢快地来演唱这首歌曲。
(五)、抽查学生对歌曲曲调及歌词的掌握情况。
(六)、老师总结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并从中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小溪流水响叮咚评课稿篇二《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
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
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
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自然现象也非常关注,他们开始有独立见解,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他们有自然甜美的嗓音及灵巧的身形。
我校虽有特长的学生寥寥无几,但通过几年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体验、感受音乐和探索、创造音乐的活动能力也越来越强,具有一定的识谱及拍击节奏乐句的能力。
四年级音乐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5篇
四年级音乐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5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精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通过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和初步倾听《森林的歌声》,培育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3、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育学生对节奏的创作力量、对音乐的审美力量及师生、生生间的合作力量,并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找寻生活中“美的音响”的意识及欲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及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钢琴、节奏卡片(附点四分节奏、切分节奏)、录音机、存于电脑中的音乐、铃鼓、瓶琴、碗琴、每生一张歌谱。
2、学生预备:每生带一支笔,再带上一份漂亮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闲逛音乐,营造气氛:1、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沟通: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是啊,现在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季节,今日,罗教师就要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
二、音乐之旅,攻克难点:1、导语:听,小动物们正在欢送我们呢!(师悄然播放《森林的歌声》)让我们放松心情,迈出轻快的脚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2、节奏练习一:X X X | X X |3、节奏练习二:X.X | X.X |4、练耳模唱,体会跳动及优美不同感觉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小溪叮咚:1、导语:哇,小溪的歌声真美呀,叮咚叮咚唱不停。
让我们拿起歌谱,一起读题目。
2、宁静倾听,在附点节奏下画上波浪线,把切分节奏框起来。
3、听后反应,并沟通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4、有节奏地念歌词。
5、用“双簧”的形式,倾听教师范唱。
6、填词跟琴演唱,困难句辅导。
7、稳固歌曲演唱。
四、乐器伴奏,再次创作:1、用自制的瓶琴为歌曲伴奏。
2、用自制的碗琴为歌曲伴奏。
3、在伴奏中,再次演唱歌曲。
五、找寻音响,小结提升:音乐来自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掌握其基本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1.2 技能目标: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能够运用适当的音色和感情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意境。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感受小溪流水的美妙声音。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旋律、节奏和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组织形式。
2.3 歌曲歌词:解读歌曲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2 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3.3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唱经验,相互鼓励和帮助。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让学生放松身心,准备进入学习状态。
4.2 歌曲欣赏:播放《小溪流水响叮咚》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4.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解释歌词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4.4 旋律学习:教师用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和改进空间。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进步。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
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体验,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溪流水像叮咚》教案
《小溪流水像叮咚》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小溪流水的美妙声音。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课程内容歌曲《小溪流水像叮咚》的学唱和理解。
小溪流水声音的模拟和创作。
自然环境保护的讨论和教育。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像叮咚》的旋律和歌词。
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2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和鼓励。
利用音乐器具辅助教学,如电子琴或吉他。
2.3 教学步骤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跟读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分组练习,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演唱心得。
第三章:小溪流水声音的模拟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模拟小溪流水的声音。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模拟小溪流水的声音。
使用各种乐器和声音器具,如打击乐器、声音管等。
3.3 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模拟小溪流水的声音。
学生使用乐器和声音器具,进行小溪流水声音的创作和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
第四章:自然环境保护的讨论4.1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小溪流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4.2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对小溪流水环境保护的看法。
分享环保知识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
4.3 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对小溪流水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行动方案。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总结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展示5.1 教学目标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体验,展示自己的创作和表现。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展示能力。
5.2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展示自己的创作和表现。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总结课程的收获和意义。
5.3 教学步骤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表现。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置舒适,有利于学生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 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山水歌曲的美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歌曲,激发创造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 开展校园音乐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加强音乐记忆。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课程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表现力。
2. 学生对歌曲背景、歌词含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九、教学修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风格特点,学会了演唱歌曲,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山水歌曲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旋律和歌词。
2. 中国山水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旋律和歌词。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表情。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教学课件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表情。
3. 歌曲欣赏:分析歌曲的中国山水歌曲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山水歌曲的魅力。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小溪流水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 演唱练习:分组或集体演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节奏和表情方面的错误。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推荐其他中国山水歌曲,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音准、节奏和表情等方面。
2. 观察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评价学生对中国山水歌曲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课堂进行评价和指导。
3. 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文学等,进行跨界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理解歌曲。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九、教学资源1. 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乐谱和歌词。
2. 中国山水歌曲的相关资料,如歌曲介绍、作曲家简介等。
3. 教学课件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十、教学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溪流水像叮咚》教案
《小溪流水像叮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溪流水像叮咚》这首歌曲,感受和理解中国山水文化的意境和音乐的美妙。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歌曲《小溪流水像叮咚》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音程。
2.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小溪流水像叮咚》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教学用的音响设备和乐器。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溪流水像叮咚》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歌曲的美妙。
2. 教学歌曲:a. 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b. 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
c.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3. 分析歌曲:a. 向学生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他们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b.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让他们理解音乐的语言和表达的方式。
c. 让学生进行歌曲片段的演唱和演奏,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学习:a. 向学生介绍与歌曲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
b.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和实践活动,如编写类似的歌曲或进行相关的表演。
c.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歌曲《小溪流水像叮咚》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评估他们对歌曲旋律、歌词和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实践活动,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美妙。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修辞手法: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描绘自然景色,增强语言表现力。
-口语交际与写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其创作短文的基本技巧。
举例:以“清澈”一词为例,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清澈”的含义,并在口语交际或写作中恰当运用。
-创作表达: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时,如何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举例:针对修辞手法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喻、拟人手法的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仿写,以突破这一难点。如,课文中“小溪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这一比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小溪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作者用“银色的丝带”来形容,并鼓励学生进行类似的创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溪流水响叮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小溪边,听过水流的声音?”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溪流水的美妙世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2.教学难点
-生字词掌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生字词的记忆和书写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字形相近的词汇。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讲解和实例分析。
-情感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从小溪的流淌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中小溪的描绘,学习了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自然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溪流水响叮咚公开课教案
最新小溪流水响叮咚优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小溪流水响叮咚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小溪流水现象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小溪的形成与特点2. 小溪流水现象的观察与分析3. 小溪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创新性小溪流水实验5. 总结与反思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小溪流水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小溪的美。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小溪流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小溪流水现象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小溪流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实地考察小溪,了解小溪流水现象。
2. 准备实验器材,如塑料瓶、水、沙子、石子等。
3.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小溪流水图片、视频等。
4. 准备相关知识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延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溪流水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溪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授课:介绍小溪的形成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溪流水现象。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溪流水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溪流水响叮咚的美。
4.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小溪流水现象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5. 总结:强调小溪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爱护大自然。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溪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2. 组织学生开展小溪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小溪周边垃圾、植树造林等。
3. 开展小溪流水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小溪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与表达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观察日记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小溪流水现象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特点及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歌曲蕴含的诗情画意。
2.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富有力度变化的歌声演唱歌曲。
3.通过视、听、唱、演等手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教学内容:
当唱完这首歌时,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小溪、山野、太阳、月亮、还有那农民伯伯朴实的笑脸和洗衣姑娘动听的歌声……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孕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歌曲2/4拍,中速,音乐优美、抒情,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
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学唱铺垫
1、导语:联想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去旅游吗?在田野、山谷一定见到过小溪流水,尤其是山谷中的小溪流水。
你们联想一下他们的歌声,请模仿一下!(哗啦啦、叮咚叮咚)。
那我们一起看看、听听吧!(出示小溪流水视频)冰
雪融化了,小溪的水潺潺的流着,它正在为我们唱歌:(板书出示)5430 | 1032 | 106.0 |。
提问:这句旋律有哪些特点?(突出休止符、跳音的作用)
2、从F到G移调弹奏。
(指导“啦”的发声方法)
3、导语:你们的跳音唱得不错,下面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连音也唱好,(板书出示)5.125 |3. 1 | 2 17. | 1- |1 0 ‖
4、从F到G完整弹奏。
二、揭示课题初听歌曲
1、导语:刚才我们看到听到的是生活中小溪流水的样子,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歌曲叫——《小溪流水响叮咚》(板书课题),请你们听一听音乐所描绘的小溪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吧!(出示歌词曲谱课件)
2、提问:音乐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哪些风景?
3、(放课件观看聆听),提示语:你们再想一想歌曲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以及切分音节奏。
三、学唱歌曲感受形象
1、导语:请大家随课件音乐模唱歌词。
2、讲解学生出错地方,用电子琴伴奏反复纠错,解决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后再唱。
(一字多音、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急吸气、弱起节奏、长音)
3、导语:小溪每天生活得非常快乐,但是他还有更大的心愿与理想,请同学们重点理解“祖国的骄傲”,你想告诉小溪些什么?
4、跟着伴奏演唱。
四、完整演唱表现情感
1、导语:这首歌的词好曲也好,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被这美妙的音乐感动了,那就让我们用自己优美的歌声来表达你内心的情感吧!
2、活动(独唱、分声部唱、小组唱、合唱等形式)
3、总结: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到小溪清澈透明、温和含蓄,亲吻着大山和森林,汇入宽阔的江河还有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其实你我就好比小溪里的一滴水,由自然界到人类,一个个团结协作的集体就像那江河与海洋。
一首《小小一粒沙》送给你们,小小的我们只有融入到祖国的怀抱中,才能更显生命的存在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