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学派与学说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课件
临床诊断
温病学说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 依据,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识别 疾病类型和发病机理。
治疗方案制定
温病学说指导医生制定针对温病 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 量和使用方法等。
预防与控制
温病学说对于预防和控制温病传 播具有重要意义,为公共卫生部 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温病学说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病学的特点与分类
总结词
温病学的特点与分类
详细描述
温病学派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其特点包括重视辨症施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病因病机等。根据不 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温病学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病因可分为风温、湿温、瘟疫等,按病情可分为轻症、重症 等。
温病学与其他医学学说的关系
总结词
温病学与其他医学学说的关系
详细描述
温病学派不仅与中医的其他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现代医学也有一定的联系。温 病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中医其他学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
现代医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02
温病学的学派
叶天士学派
叶天士学派是温病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清代著名 医家叶天士。该学派在温病的治疗上注重养阴保津,擅长使用清营、凉 血、育阴等法。
传染病防控
温病学说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 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健康教育
温病学说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帮助公 众了解温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改善
温病学说对于改善环境卫生、减少温病传播途径 具有指导意义。
温病学说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药理学研究
温病学说为中药药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深入探讨中 药的作用机制。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资料
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一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四、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第三章温病的辨证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二、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表三、三焦辨证三焦辨证表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一、常见症状:1、发热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哺潮热、身热不扬、身热夜甚、身热肢厥、夜热早凉、低热2、汗出异常无汗、时有汗出、大汗、战汗3、口渴口渴欲饮、口渴不欲饮、口苦而渴4、神智异常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昏聩不语、神志昏蒙、神志如狂、神情呆钝5、痉实证、虚证6、厥脱热厥、寒厥、亡阴、亡阳二、辨斑疹、白培三、辨舌四、验齿五、察咽喉六、诊胸腹、切脉象第五章温病的治疗一、温病的治疗原则:1、祛除温邪 2、扶助正气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课件
汇报人:
吴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
温病学说:吴鞠通提出的一种中医理论,认为温病是由外感热邪引起的
代表作:《温病条辨》,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
贡献:吴鞠通的温病学说对中医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温病学派的鼻 祖”。
薛生白: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派代表人物 温病学说:强调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 代表作:《温热经纬》 贡献:对温病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温病学派与蒙医 学:温病学派与 蒙医学在疾病分 类、诊断方法和 治疗手段等方面 存在一定差异, 但两者都注重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 并强调个体化治 疗。
叶天士是清代温 病学的代表人物 之一
他的温病学说主 要体现在《温热 论》一书中
他提出了“温邪 上受,首先犯肺” 的观点
他强调辨证论治, 主张“治病必求 其本”
清热解毒:针对温病的热毒症 状,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 使用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汤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表散邪:针对温病的表证, 采用解表散邪的方法,如使用 解表药、解表汤等。
扶正祛邪:针对温病的正虚邪 实,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如 使用扶正药、扶正汤等。
清热凉血:针对温病的热毒症 状,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如 使用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汤 等。
病例3: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胸 闷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宣肺止咳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例2: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 吐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化湿和中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病例4: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 吐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化湿和中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中医温病学说
一、概念、特点及开展规律概念:温病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开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开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温病发生开展总是趋势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是其病程开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起病急,传变快;二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是易化燥伤阴;四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开展概况、时期:(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
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二)宋金元时期〔开展时期〕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X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
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和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拟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
指导临床实践
温病学术思想对临床实践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 医生治疗温病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指导。
推动医学进步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 想的出现,激发了医学界 的思考和创新,推动了医 学的进步和发展。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意义
1 2
提供现代医学借鉴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强调预防为主、辨证 施治等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 鉴。
发展历程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关于温病的记载。东 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温病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温病学派 别和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有周扬俊、叶天士、吴鞠通等。这些 医家在温病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推动作用。
既病防变
在温病发病之后,清代湖湘医家认 为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 病进一步发展变化。
瘥后防复
在温病痊愈之后,清代湖湘医家主 张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防止 疾病复发。
温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传染源
清代湖湘医家认为应当及时隔离治疗温病患者,同时对患者的密 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在温病治疗中,针灸疗法常被用于辅助药物 治疗,如用针灸刺激某些穴位,以调和气血 、舒缓经络,达到辅助退热、缓解症状的作
用。
04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预防学 术思想
温病预防原则和方法
未病先防
清代湖湘医家强调在温病发病之 前进行预防,主张通过调理生活 起居、饮食运动等措施,提高身
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
清代湖湘医家主张采取一系列措施切断温病的传播途径,如保持个 人卫生、定期消毒等。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吴有性+余霖
• 两者皆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性
• 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一个学术流 派,它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 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 使江浙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却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而温病学说的确立又可追溯到金元之际 。
吴又可之前对“温疫”的认识
•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素问》
• “此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曹植 •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
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 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 则时行之气也。”——王叔和
– 戾气是存在于外界环境的一种物质,并可用药物战而胜之
• “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
• 途径:自口鼻而入
• 部位:邪伏膜原
–温疫之邪,……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 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 募原者也。
–温疫之邪,伏于募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 ,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因于 经,营卫所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
–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 邪热溢于太阳经:腰背项痛,加羌活; – 邪热溢于阳明经:目痛、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 – 邪热溢于少阳经:寒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加柴胡。 – 以上称三阳兼证加法 – 若见里证,则加大黄——三消饮(消内消外消不内不外也)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他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温病”一名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刘完素倡导火热论,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理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王履,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吴又可——瘟疫论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的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④临床上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季的春温、冬季的冬温以时令主气为依据: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以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秋燥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瘟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温病的分类根据病因性质分:湿热、温热根据发病初起的特点分: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与伤寒的联系和区别伤寒、温病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当隶属于广义伤寒范围;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而有别于狭义伤寒;温疫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往往来势迅猛,病情较重,危害性较大;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温病是一切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热病,也包括了传染性、流行性小及少数不传染的温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从性质上说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大小强弱;温毒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温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是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指温病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前者是疾病名称,后者则是指病因;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多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发病可径犯阳明②易于伤津耗气③易致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为患湿热病邪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②病位以脾胃为主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燥热病邪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温热病邪①病初即导致里热证②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疫疠病邪①致病力强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温毒病邪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舌诊的意义:舌苔——卫气舌质——营血白苔①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舌苔薄而色白,近似常人之苔,惟欠滋润,且舌边尖色红,为温病初起邪袭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②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干燥乏津,舌边尖红;为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舌苔白厚而黏腻:白苔满布,质地较厚,垢腻润泽,紧贴舌面;为湿热相搏于气分之象,多见于湿温病湿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④舌苔白厚而干燥:舌面白苔较厚而干燥,舌质多偏红;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也可见于胃燥气伤,气不化液之证;⑤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舌苔白垢腻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即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郁不能外达;此外,营分邪热为气分湿邪所阻也可见到此种舌象;⑥舌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舌苔如白粉堆积,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⑨白霉苔:满舌生白衣,或蔓延或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为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黄苔①薄黄苔:舌苔黄而色淡,苔质较薄;润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甚;燥者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③苔黄干燥:舌苔不甚厚,色黄干燥,舌质红赤;为气分邪热炽盛,津液受伤的征象;④老黄苔:舌苔色深黄,或如沉香色,或如金黄色,焦躁甚则起芒刺,苔有裂纹;为热结肠腑之征象;⑤黄腻苔或黄浊苔:舌面黄苔满布板贴,细腻润泽,或黄而垢浊;为气分湿热内蕴之征象,见于湿热并重、热重于湿及湿热蕴毒之证;灰苔①灰燥苔:舌苔灰厚而干燥,甚则焦躁起刺;为热结肠腑而阴液大伤之征象;②灰腻苔:舌苔灰而腻,润泽或黏液;为温病兼夹痰湿内阻之征象;黑苔①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舌苔黑而干,中心较厚,焦躁起刺,扪之糙涩无津;多为热结肠腑,肾阴耗竭之征象;②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舌苔黑而干薄无津,燥而无刺,或舌体枯痿,绛而不鲜;为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而肾阴耗损的征象;如舌质红,兼有心中烦不得卧者,为真阴欲竭而壮火复炽所致,即所谓“津枯火炽”;红舌①舌尖红赤起刺:舌红而尖部尤甚,且有红刺;多为红绛舌的早期,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②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舌红出现裂纹,或现红点;为心营热毒炽盛之征象;③舌质光红柔嫩:舌质红嫩,望之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多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绛舌①纯绛鲜泽:舌绛而鲜明润泽,不罩苔垢;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②绛而干燥:舌绛无苔,干燥无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⑥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舌绛无苔,干燥无津,光亮如镜;为胃阴衰亡之征象;⑦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舌色绛而晦暗,舌体干枯而痿软;为肾阴耗竭之征象,预后不良;紫舌①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为血分热毒极盛之征象;②猪肝舌:舌色紫而晦暗,干而枯痿,如猪肝色;为肝肾阴竭之征象;预后多不良; 牙齿润燥①光燥如石:齿面干燥,但仍有光泽;多为胃热津伤,肾阴未竭,病情尚不甚重之征象;亦有见于温病初起者,此时多伴有恶寒无汗等卫表症状,属于卫阳郁闭,表气不通,津液一时不能上布所致;②燥如枯骨:齿而枯燥晦暗而无光泽,状如枯骨;为肾阴枯竭,不能上承于齿的征象,多属预后不良;③齿燥色黑:齿面干燥无津,其色焦黑;为邪热深入下焦,肝肾阴伤,虚风渐动之征象;齿缝流血①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多有胃火冲激而致,其证属实;②齿缝流血而齿龈不肿痛:多由肾火上炎所致,其证属虚,预后较差;斑与疹的形态区别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消退后不脱屑;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上,扶之碍手、压之而色退,消退后多脱屑;斑疹的成因斑疹皆为邪热波及营血之征象;“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为阳明热毒——内迫血分——血出肌肉之间——清热凉血化斑疹为太阴风热——波及营分——外发于皮肤——凉营透疹、疏散风热斑疹观察色泽斑疹色泽红活荣润者为顺,标志者邪热滞不甚,血行较畅,正气尚盛,邪热有外透之机;色艳红如胭脂,提示血热炽盛;斑疹色紫赤如鸡冠花,为营血热毒深重的表现;斑疹色黑,属火毒极盛的重险之象;色黑而光亮者,提示热毒虽亢盛,但气血尚充,治疗得法,尚可救治;色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但气血尚活,用大剂清凉透发,也有转位红色而成可救者;色黑而晦暗,属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象,救治较难,预后甚差;总之,斑疹色泽愈深,其病情越重,如雷丰说“红轻,紫重,黑危”;审视形态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之象,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者,为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预后大多不良,属逆证;斑点中心低凹坑烂,为瘀热锢结,血脉瘀阻,不能外达,预后极差;注意疏密“宜见不宜见多”;“宜见”是指斑疹的透发提示邪热得以外透;“不宜见多”指斑疹过于稠密,热毒深重,提示病情危重;白白是在湿热性温病发展过程中,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在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内含少量浆液;白的成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即叶天士所说的“湿热伤肺”和“湿阻卫分,汗出不彻之故”白的诊断意义①辨病证性质在温病过程中如见到白透发,即是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的重要依据;多见于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性温病,尤其在对这些病证误用滋腻之品,或失于轻清开泄时更为多见;②辨津气盛衰→白晶莹饱绽,颗粒清楚明亮,称为“水晶”,在白透发后,每见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达之佳象;→白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称为“枯”,每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神倦气怯,黏汗自出,脉微弱或细数等症,属津气衰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 温病过程中的发热,一般是由于人体感受温邪后,正气抗邪、邪正相争而引起阳热偏盛的结果,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是人体阳气亢奋的表现,对祛除病邪有一定的作用;是各种温病必有的主要症状;温病的发热类型①发热恶寒②寒热往来③壮热④日晡潮热⑤身热不扬⑥发热夜甚⑦夜热早凉⑧低热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本症为邪气久在气分流连,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 温病过程中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战汗后的转归:①战汗后,热退身凉,脉象平和,神清气爽,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象;②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为病邪未衰,也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生战汗;③战汗后,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不止,肢体厥冷,躁扰不卧或神情委顿,脉急疾或微弱,此为正不盛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之象;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类型②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谵语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二者每同时出现,称为昏谵,为热扰心神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可见于气、营、血各阶段;多出现在:一是热结肠腑,二是营热炽盛,三是血热扰心,四是热闭心包③神志昏蒙: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多为气分湿热蒸酿痰浊而蒙蔽心包,扰及心神所致;④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为瘀热闭阻心包之象;⑤神志如狂: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为如狂;见于:一是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二是热入血室;三是郁热扰心;痉大体上分为实风与虚风两类①实风内动:发作急骤,手足抽搐频繁有力;可发生于温病气、营、血分邪热炽盛阶段;②虚风内动: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多见于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温病的治则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吴鞠通在三焦辩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①轻清宣气: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之证;可见于温病热邪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清阶段;②辛寒清气: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证阳明轻证;代表方剂如白虎汤;③清热泻火: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方剂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和解祛邪法①清泄少阳:主治邪热夹痰湿阻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方剂如蒿芩清胆汤;②分消走泄:主治温病邪热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方剂如温胆汤加减;③开达膜原: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证;方剂如雷氏宣透膜原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瘀法①通腑泄热:即“苦寒攻下法”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腑实证;方剂:调味承气汤、大承气汤;②导滞通便: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方剂如枳实导滞汤;③增液通下: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即所谓“热结液亏”之证;方剂如增液承气汤;开窍醒神法①清心开窍:主治温病热邪内闭心包而致神志异常者;方剂如至宝丹;息风止痉法①凉肝息风: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水相煽之热盛动风证;方剂如羚羊钩藤汤;②滋阴息风: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动之证;方剂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滋阴生津法①滋养肺胃: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肺胃津液耗伤之证;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②增液润肠: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基本消除,阴伤未复,津枯肠燥而便秘者,即所谓“无水舟停”;方剂如增液汤;③填补真阴: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方剂如加减复脉汤;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候,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传变趋势,后期多表现为肺胃阴伤之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冬两季,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邪袭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病机:本证见于风温初起,为风热病邪侵袭肺卫所致;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药:银翘散、桑菊饮肺热炽盛1、邪热壅肺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咳痰黄稠,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病机:本证为风热之邪入里,邪热壅阻肺经气分所致;治法:清热宣肺;方药: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2、肺热腑实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病机:本证为既有肺经痰热壅阻,又兼肠腑热结不通的肺肠同病证;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瓜蒌皮一钱五分本方取麻杏甘石汤与承气汤二方之意变化而成,方中以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杏仁、瓜蒌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下腑实3、肺热移肠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4、肺热发疹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本证邪不在表,故去温散透表之豆豉,以防助长热势;又因肺热波及营分,营热较甚,窜入血络而发疹,所以加入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以凉营泄热解毒;邪入阳明1、热炽阳明证候:壮热,恶热,汗大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苔黄而躁,脉浮洪或滑数;病机:本证为阳明无形邪热内盛所致;治法:清热保津方药:白虎汤2、热结肠腑方药:调味承气汤治法:软坚攻下泄热通腑泄热3、胃热阴伤方药:竹叶石膏汤治法:清泄胃热,生津益气热入心包1、热陷心包证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病机:多因肺卫之邪不顺传气分,而直接传入心包而成,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治法:清心开窍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方剂:牛黄承气汤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余邪未净,肺胃阴伤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干咳或痰少而黏,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病机:本证多见于风温病恢复期;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春温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致,初起以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或斑点隐隐等里热证候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春季;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里热证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以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往往伤及肝肾阴液;传统认为本病是一种由于感受寒邪,郁伏化热而发生于春季的伏气温病;治则治法治则:清泄里热,并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液;清热、养阴、透邪初发证治1、气分郁热证候: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见于春温初起,为温热病邪邪郁发于少阳胆腑气分所致;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芩芍药甘草炙大枣淡豆豉玄参黄芩苦寒泻火,直清少阳胆热;玄参养阴清热托邪;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兼以除烦;2、卫气同病病机:为新感时令之邪引动内伏气之郁热所致,证属卫气同病;治法:解表清里;3、热灼营分证候: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病机:本证见于发病之初,多为营阴素虚而温热病邪直犯营分所致;若见于春温病变过程中,则因气分邪热不解深入营分而成;治法:清营泄热;方药:清营汤;邪盛气分1、热灼胸膈病机:本证为热郁化火,燔灼胸膈所致; 治法:清泄膈热方药:凉膈散2、阳明热炽方药:白虎汤3、热结肠腑证候: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躁,脉沉细;或伴见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或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脉数;病机:阳明热盛,燥屎内结则身热,便秘,脉沉实有力;阳明燥结,腹气壅滞则腹部硬满胀痛;热结津伤,甚则阴液亏损,故见口干唇燥,舌苔焦躁、脉细;若热结腑实,应下失下,致使气液两虚,可见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撮空摸床,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若腑实内结,兼见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治法:通腑泄热;方药: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方用增液承气汤;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方用新加黄龙汤;阳明热结,小肠热盛者,方用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本方取增液汤以养阴生津润肠,增水行舟;加大黄、芒硝以泄热软坚,攻下腑实; 新加黄龙汤攻下腑实,养阴益气细生地麦冬玄参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海参姜汁黄龙汤的基础上,去枳实、厚朴,加麦冬、生地、玄参、海参而成;大黄、芒硝泄热软坚,攻下燥屎,导阳明实热下行而解;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麦冬、当归、玄参滋阴润燥;海参滋补阴液,咸寒软坚;加姜汁宣通气机;导赤黄龙汤通大肠之秘,泻小肠之热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本方由导赤散合调味承气汤加减而成;大黄、芒硝攻下腑实,赤芍、生地养阴清热,黄连、黄柏清泄小肠之热;热炽营血1、气营血两燔方药: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生石膏知母玄参细生地麦冬石膏、知母清气分邪热,玄参、生地、麦冬清营滋阴,共奏清气凉营之效,实寓白虎汤合增液汤之意;化斑汤白虎汤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而成;白虎汤清气解肌,泄热救阴;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化斑;共奏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之效;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及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大清气营血分热毒;2、热盛动血证候: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病机:本证为热毒炽盛于血分,破血妄行,热瘀交结之候;治法:凉血散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干地黄生白芍丹皮犀角治疗血分热毒炽盛,破血妄行的代表方;犀角、地黄凉血止血,滋阴养血;白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3、热与血结病机:热毒内陷血分,热与血结,蓄于下焦所致;治法: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热盛动风证候:身热壮盛,头晕胀痛,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病机:本证为邪热内陷厥阴,热盛引动肝风所致;治法:清热凉肝息风;方药:羚羊钩藤汤热灼真阴1、真阴亏损证候:身热不甚,久留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黯痿软,脉虚软或结代;病机:本证系春温后期,热毒余邪久羁,损伤肝肾阴液,以致精血耗伤,邪少虚多所致;治法:滋补肝肾真阴;方药: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由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成;2、阴虚风动证候:低热,手指蠕动,口角颤动,或瘛瘲,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肉瞤,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焦,舌干绛或光绛,脉虚弱或细促;病机:多见于病之后期,由肾阴耗损发展而来;治法:滋阴养血,潜阳息风;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而成;大定风珠:为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五味子而成;3、阴虚火炽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邪留阴分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病机:本证多见于春温后期,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母细生地丹皮暑温暑湿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初起即见壮。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中医流派文化温病派
中医流派文化温病派1什么是中医流派中医流派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是指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流派,如温病学派、伤寒学派。
广义是指除了学术派别之外,还包括了某种学术观点和诊疗方法代代相传形成的世医流派;以及一个地区众多的医家长期而形成的极有影响力的地域流派,如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
所以说中医流派应当包括以上三种流派的所有内容。
但三者流派的类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地域流派内容最多,可以包涵以上两者。
2温热学派简要发展史温热病的文献记载较早,最早见于《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温病34候,指出其具有“转相染易”的传染病特点。
后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成温热学说。
一般将温热学派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河间学派奠定了温热学说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刘完素对“火热论”的认识,提出了以寒凉药治疗热性病。
河间学派之后,明朝吴有性把温热学说延伸而为温疫学说。
不仅研究一般的热性病,还提出了对“戾气”的认识。
清朝时期在《吴医汇讲》最先刊载了叶桂的《温热论》,后随着理论和临床的不断结合,以温病四大家为代表,形成了温热病的理论体系,此时温热学说已成熟。
3吴门医派地域特色的医学流派之一。
苏州历史上有“吴中”“吴下”“吴门”等之称。
苏州名医辈出,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吴门医派。
学派间的学术交流是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乾隆年间苏州府医学正科唐大烈辑成的《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刊物,开医学杂志先河。
其中第二卷上,同时刊出叶天士和薛生白的文章,两家学说交相辉映,营造出活跃的学术氛围,体现了温热学派对内部争鸣的重视提倡自我完善的吴门之风。
其中有精擅内科专治主治风、劳、臌、膈;疑难杂症的的顾允若;擅长内、外科,尤以温热病为著的经绶章;门墙桃李百余人的医学教育家、名医李畴人;郑氏29世女科,堪与著名的“江南何氏29代世医”相媲美,成为中外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温病学_精品文档
温病学一、绪论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内经》中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3. 刘河间在热病的治疗方面大胆地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
4. 王履(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认为伤寒和温病的发病机制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因而主张对温病的治疗应当以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
(标志温病开始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二、温病的概念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物质,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从外而侵入人体 ②温邪具有阳热性质。
特定的侵犯部位。
2. 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指疾病在人群中的相互感染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①起病急,传变快 ②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③易化燥伤阴 ④易内陷生变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瘟疫: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种。
温毒 ①病名。
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②病因。
温热毒邪。
温病与伤寒: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平列于狭义伤寒三、温病病因与发病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特性:①从外侵袭人体,多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②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 ③温热性质显著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比较四、温病的辨证理论1.卫气营血辨证2.三焦辨证五、温病的常用诊法(一)辨舌验齿1.辨舌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体正,红活而泽(1)辨舌苔:舌苔是胃气熏蒸于舌面而形成(阳气+浊气+津液)。
舌苔变化过程:白——黑(火极似水)白苔: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温邪客于肺卫;2)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表邪未解,津液已伤;3)苔白厚而粘腻——湿与热搏,浊邪上泛;4)苔白厚而干燥——胃燥津伤,脾湿未化;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邪热被气分湿浊阻滞,不能外达,而被逼入荫、营阴);6)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秽浊,郁闭膜原;多见于湿热性质瘟疫7)白苔如碱状——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8)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9)白霉苔——秽浊偏盛,胃气衰败。
温病复习要点
1、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的分类方法㈠根据病因和病证性质分类可把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等。
湿温类温病主要有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湿疟、霍乱等。
㈡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证,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秋燥、冬温等;伏邪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
另外,暑温、湿温初起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
3、温病有哪些流派:温疫学派、主流学派、伤寒学派、兼融学派、伏温学派。
4、温疫学派的学术观点:温疫学派即是以温疫立论来研究温病防治规律的一大学术流派。
⑴强调特异性致病因素如吴又可的杂气论,刘松峰的邪毒说,余师愚的运气变衍为热毒说,杨栗山的热怫郁说等。
⑵重视尽早采用攻击性的祛邪治疗吴又可:①强调客邪贵乎早逐②认为邪为本,热为标,治疗温疫发热,当以祛邪,邪去则热自清③虽提出杂气致病说,但由于无法寻到针对杂气的特效药,“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余师愚:①认为热疫乃无形之毒,故主张不用硝、黄而重用石膏②使用方药直接针对病因病机,故组方稳定。
杨栗山:认为“阳热怫郁”是温疫的主要病因病机,六气化热或火热相兼同化。
①“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寒之”。
②由于邪热导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加重“怫郁”之弊,故组方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治法,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③温疫初起,虽有“表寒”之象,是因“怫热在里,由内而达外”,“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治以大清里热并结合透解、攻下、通利诸法,切中病机。
创升降散(白僵蚕、全蝉蜕、姜黄、川大黄)。
简论温病学派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
中医学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到历史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各个历史时期学术文化的创立,也影响到了中医学的发展。
因而在中医学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缤纷灿烂的各种学说和学派。
于明末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温病学派便是众多中医学派中的一朵奇葩。
一、温病学派产生前对温病的研究“温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疠温病”。
在《难经·五十八难》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
《伤寒论》中也提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由于时代所限,这些论述都是模糊的。
其后,晋代的王叔和、葛洪,隋代的巢元方,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庞安时、朱肱、郭雍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温病”进行了阐发。
如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瘟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收录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和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随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
以上这些论述虽然各有发挥,然而由于时代所限都未能脱离伤寒的圈子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但这些论述为温病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温病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温病学派成熟于明清两代的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明清两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为了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
据有关文献统计,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如明永乐六年,江西建昌,浙江杭州,福建建宁、绍武等地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由于传统的伤寒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这使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这些瘟疫,这便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的积极的条件。
另外,温病学派产生于我国南方地区也和我国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湖河渚泊,地处卑湿,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较之北方多温,这也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自然条件。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课件
温病的针灸治疗
针刺法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刺 激经络,调和气血,以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法
利用艾条或艾炷在相关 穴位上进行熏灸,以温
通经络,散寒止痛。
拔罐法
通过拔罐的方式吸附于 相关穴位,以排除体内
湿气、寒气等病邪。
耳穴疗法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 ,调节脏腑功能,治疗
相关疾病。
温病的推拿治疗
手法按摩
02
温病的主要学派
叶天士学派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 ,其学派在温病学中具有重要
地位。
该学派主张以卫气营血为辨证 纲领,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 、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并根 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治疗。
叶天士学派强调透邪解毒、养 阴生津的治疗原则,尤其擅长 使用清营、养阴、通下等治法 。
该学派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对现代中医临床 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06
总结与展望
温病学的总结
温病学派别
温病学派别众多,包括经方派、时方派、寒凉派、温补派 等,各派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温病病因
温病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等,这 些病因对温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温病症状
温病症状复杂多样,包括发热、口渴、心烦、尿黄等,这 些症状的出现和轻重程度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密切相关。
预防温病的发生对于保障人们 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 要加强温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温病学作 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正逐渐走向世界。未来需 要加强温病学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推动温病学在全球范围内 的传播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浅析温病学派_顾阴_与火神派_扶阳_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44卷第1期S H.J .TC M Jan .,2010;Vo.l 44No .1浅析温病学派/顾阴0与火神派/扶阳0吴 名1陈 波2陈泽林21.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62)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摘 要> 温病学派和火神派均在继承5伤寒论6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温病学派突破了5伤寒论6外感病辛温解表的基本原则,创立了辛凉解表、清热养阴的治疗法则,从而确立了/顾阴0的基本思想。
火神派突出研究了三阴病的证治,特别是对阴盛格阳的辨识,丰富和发展了5伤寒论6有关三阴病的理论,从而奠定了/扶阳0的基本思想。
温病学派和火神派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方法迥异,但其共同点都是围绕调整不和之阴阳,在临床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温病学派;火神派;顾阴;扶阳=中图分类号> R 2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334(2010)0120060202E labora tion on yi n 2con serving though t of warm d isease and yang 2protect i n g though t of fire 2s p ir it theoryWU M ing 1C HEN Bo 2C HEN Ze 2lin21A ffiliated H ospital ofA r m ed Police M edical Schoo,l T ianjin2.T ian jin U niversity ofTraditi o na lCh i n ese M edic i n eK ey word s :W ar m d i sease schoo;l fire 2sp i rit schoo;l y i n con s ervati on;yang protecti on[作者简介]吴名,女,硕士,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中医教学管理与临床研究工作。
温病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及著作
陆九芝(懋修)—《世补斋医书》
恽铁樵--《药盦医学丛书》
章巨鹰--《温热辨惑》
学术特点
1、坚持用仲景学说研究温病证治
(1)恪守六经辨证,坚决否定温热派理论。 (2)主张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辨治,认为六经提 纲不独为伤寒设,废六经则百病辨证失传。
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 不在伤寒之外”---陆九芝 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陆渊雷
梦瑶说:“盖郁未有不为火者也,火未有不由郁
者也。
杨栗山承“阳热怫郁”倡清、透、通、利诸法并
施杨栗山上承吴又可,其所论之疫是由另一种“疵 疠旱潦之杂气而为”,故此“疫疠”之气不同于 “温热秽浊之气”,具有热毒之性,盘踞部位以中 焦为主,传变则散布上、中、下三焦。
学术特点
杨栗山充分吸取刘河间“阳热怫郁”之说, 对温疫病因病机的认识始终贯穿“阳热怫郁” 的观点,由此形成其治疗特点。 1、“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 寒之”,组方往往并用黄芩、黄连、黄柏、 石膏怫郁
“阳热怫郁”说的提出及其涵义
1、“阳热怫郁”说萌芽于《内经》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 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义:揭示阳热郁闭是温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 重要原因。虽未明确提出“阳热怫郁”的概念,但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实际上已蕴含了热盛可导 致阳气怫郁这一涵义。
2、邪热将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
加重怫郁之弊,故除强调“热者寒之”外,在组 方时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品, 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
3、火热可导致怫郁为害,进而甚至可由怫郁而致
风、湿、燥、火、寒等邪内生,而随之加减变化 创立了著名的“温疫十五方”,以升降散诸方、 增损双解散等为代表的这一治法至今仍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特别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 被推崇配合运用。
第一章温病学术流派
薛雪: ⑴对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病机、
正局、变局的阐述 ⑵治疗上需辨湿热权重 ⑶根据部位确定不同治法
王孟英:兼收并蓄集大成
全面弘扬叶氏学术思想,补充吴鞠 通之不足。载方113方。
代表方 甘露消毒丹——湿温(气分) 神犀丹————暑疫(血分) 王氏清暑益气汤
4、诊治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1)诊断方面 舌诊:《温热论》中占80%
斑疹
(2)治疗方面:强调“轻灵” ◆注重调理气化枢机
“治肺以伸其治节”:宣透、清热、 肃降、养阴、涤痰五法 ◆重视开达胸脘,旋运气机
开泄法 叶天士 苦泄法 王孟英“必用辛开”
◆通畅胃与大肠之气机 苦寒(承气辈)
通降胃气 攻泄顽痰(礞石滚痰丸)
◆养阴保液 补阴液:甘寒、咸寒、酸甘
撤热 防止伤阴
徒伤阴液
第一节 瘟疫学派
代表医家:
1、吴又可《瘟疫论》——湿热疫 病因:戾气、异气、杂气 种属特异性 病种特异性 病位特异性
治疗:一病只一药
攻击性祛邪疗法
理论
邪贵乎早逐 邪为本 无特效药
2、 余师愚《疫疹一得》——暑热疫代表
理论:热疫为无形之毒 不可同攻
主方:清心凉膈散 清瘟败毒饮
3、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理论:“阳热怫郁” 治疗:清、通、利、透
四时伏气说、伏暑说 一、四时伏气说: 雷少逸《时病论》
四时温病 新感 伏邪
二、伏暑说: 宋元时期提出,产生源于临床实际
附:吴又可:“伏邪”
第六节 温病各流派的临床指导意义
第三节 伤寒学派
此派特点:一是坚持用仲景学说研究温病 二是极力抨击“主流派”
代表医家:
陆九芝、恽铁樵、章巨膺
3、认为葛根芩连汤“仲景治温病之 辛凉轻剂”
中医各家学说温病流派
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
这一学派在明清时期盛行于我国南方,对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温疫流行猖厥,促使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这些内容已涉及到温病的各个方面。
《难经》里亦载有一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气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本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致。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以及症状特点,提出温病、时气、疫疠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
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各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
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鞠通,名瑭,江苏淮阴人。著《温病条 辨》,其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的《临证 指南医案》,参照了《伤寒论》的有关 理论,采用自条自辨、方证对应的形式 论述温病的证治。
《温病条辨》主要学术贡献
(1)创立了辨三焦论治体系 发挥了叶氏辨卫气营血论治体系 (2)创立了温病方证理论与辨方证论治体系 (3)系统论述了9种温病概念与证治 (4)订温病论治265条立治方208首 (5)总结发扬了叶氏的临床经验。 采集叶案100余条,90余方。
证:“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 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 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 日晡益甚,头疼身痛”。 “感之重 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 。
2、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杨栗山,名杨璿(xuan),字玉衡, 自号栗山老人。夏邑(yi)人,今属 河南省。一说四川成都人。
《伤寒温疫条辨》学术贡献
四汁四香汤
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 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 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 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 乌药等味。(《湿热病篇》15条,113页)
变通薛氏四汁四香汤
组成为:生地10克、麦冬10克、沙参10 克、玉竹10克、郁金3克、木香2克、香 附3克、乌药2克。用水煎服。治疗胃痛, 不思食,脘胁痞胀而舌光红无苔者。
吴又可辨治温疫的特点
(1)审特异性病原,力求寻找制 服病原的特异性有效药物 (2)辨察病原的特异性脏腑定位, 着力于制订直达病所的专病专方
关于达原饮方证
方:“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 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 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 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 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 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 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 也” 。
关于酒毒
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急加黄连 清之)。
葛花解酲汤
葛花、白蔻、缩砂仁、干生姜、神曲、 泽泻、白术、猪苓、白茯苓、橘皮、青 皮、人参、木香(《内外伤辨惑论·酒客 病》)
论白苔
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 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 感风寒也,当疏散之。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 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 之也。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 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 则变润也。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 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温热论》第19条,68页)
三、伏气温病学派
代表人物与著作 学术贡献与辨治温病的思路
1、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何炳元,字廉臣,别号印岩,晚年自号 越中老朽。与裘吉生、曹炳章并称“医 林三杰”,而廉臣居其首。 何氏著作有校勘《通俗伤寒论》、《重 订广温热论》等三十余种,可谓“著作 等身”。
《重订广温热论》学术贡献
(1)辨新感与伏温的本质区别
论绛舌之一
再色绛而舌中心干者, 乃心胃火燔,劫 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若烦 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 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 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 转变可也。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 (《温热论》第15条,66页)
2、薛生白——《湿热病篇》
薛生白,名雪,字生白,号一瓢,晚年 号扫叶山人、磨剑山人、槐云道人。著 《湿热病篇》等。
《湿热病篇》的主要学术贡献
(1)阐明了湿热病因病机的特殊性。 (2)明辨湿热病与伤寒、温热之异。 (3)条分缕析的阐述了湿热病的证治。 (4)创立了一系列论治湿热的方证。
黄连苏叶汤
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 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 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 呷下即止。(《湿热病篇》17条,114页)
慢性前列腺炎:许某某,男,32岁,北京某公 司职员。2004年9月11日初诊。患前列腺炎年 余,小便时疼痛,尿黄,尿时有热感,心烦异 常,情绪低落,口苦,口臭,大便偏干,舌红 赤,苔薄黄,脉弦数。前医所用处方有八正散、 导赤散、龙胆泻肝汤等,效果均不明显。辨为 冬地三黄汤证,用甘苦合化法。处方:生地15 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赤芍10克、黄连6 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大黄5克、银花10 克、地龙10克。6剂。2004年9月18日复诊: 小便疼痛减轻,心烦,口苦,口臭等症消失, 情绪好转,治病信心增加。脉弦数,舌红赤, 苔黄。火邪尚存,营阴损伤,继以上方加丹参 15克,7剂。三诊症状进一步减轻,守此方合 入当归贝母苦参丸,或再加栀子、丹皮、桃仁、 牛膝等药,共服30余剂,病告痊愈。
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人被 后世称为“叶、薛、吴、王”温病四大 家。
二、温疫学派
代表人物与著作 学术贡献与辨治温病的思路
1、吴又可——《温疫论》
吴又可,名有性。江苏吴县人。著 《温疫论》。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 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
《温疫论》要学术贡献
(1)创“杂气”病因学说 推翻了六淫学说 (2)阐发温疫邪伏膜原与九传病机理论 (3)创立辨治瘟疫的新思路 (4)创立达原饮、三消饮等治疫名方
泌尿系感染:刘某某,女,41岁,2006年4月1 日初诊。患泌尿系感染半年余,用多种抗生素 无效,请中医诊治,所用方以八正散、导赤散 为主,效果不明显。诊时主诉尿频、尿急、尿 不尽,夜尿多,小便时尿道灼热。心烦急躁, 经常失眠,服安定片虽能入睡,但第二天疲劳 昏沉,比失眠更难受。舌红赤,苔薄黄少苔, 脉弦细略数。辨为冬地三黄汤与黄连阿胶汤并 见证,处方:麦冬30克、黄连6克、芦根30克、 元参15克、黄柏6克、金银花10克、生地15克、 黄芩6克、阿胶12克(烊化)、生白芍12克。7 付。2006年4月8日二诊:服药当晚即能入眠, 小便随之通利,尿频、尿不尽感减轻,舌红, 苔薄黄,脉弦细略数。继续用上方加当归10克、 浙贝母10克、苦参10克,即合入当归贝母苦参 丸与《金匮》三物黄芩汤(黄芩、干地黄、苦 参),守方14剂而愈。
冬地三黄汤方证
《温病条辨》中焦篇风温温热第29条: “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 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 之。”本方中的苇根汁可用芦根代替; 银花露可用金银花代替。
冬地三黄汤方
组成为:麦冬八钱、黄连一钱、苇根汁 半酒杯(冲)、元参四钱、黄柏一钱、 银花露半酒杯(冲)、细生地四钱、黄 芩一钱、生甘草三钱。水八杯,煮取三 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吴鞠 通称此方为“甘苦合化阴气法”。 吴氏指出:“甘寒十之八九,苦寒仅十 之一二”。
2、从病理伏火论述伏温病因病机
提出了“伏温即是伏火”的病因论。如 他说:“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 “风寒暑湿,悉能化火,血气郁蒸,无 不生火”;伤寒、伤暑,“无一不归火 化”。从而把伏气温病的根本原因归结 为“伏火”,为拟定早期就用清热泄火 解毒的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某某,女,22岁,北京某大学学生。 2005年5月10日初诊。素有胃脘痞满不 舒,无食欲,晨起恶心,刷牙时恶心欲 吐。最近在校外小餐馆吃饭后,频频呕 吐,不能进食。急诊去西医医院治疗, 呕吐缓解,但仍然呕吐恶心,不想吃饭, 进食则吐。诊脉弦滑略数,舌红苔黄略 腻。辨为肝郁化火,夹胃中湿热冲逆之 黄连苏叶汤证。处方:黄连8克、苏叶10 克,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少量频频 服入。3付。一剂吐止,3剂后再未呕吐。
4、王孟英——《温热经纬》
王孟英,名士雄,字潜斋、孟英,晚 年改字王梦隐,又号半痴山人。浙 江海宁人,寓居杭州。著《温热经 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 薛诸家之辨为纬”。
《温热经纬》主要学术贡献
(1)汇集温病经典阐释其中精义。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 陈平伯《风温论》 余师愚《疫疹一得》 (2)精辟的阐述了辨治温病的心得。
瞿某,男,32岁。2005年12月20日初诊。患慢 性胃炎,胃痛,从食道至胃脘灼热不适,胃中 辣热如火燎,频繁呃逆。同时,脘腹胸胁闷胀 不舒。曾四处找中医诊治而无效。舌红赤少苔, 根部仅有薄黄苔,脉弦细略数。胃阴损伤则舌 赤少苔,郁火冲逆则灼热疼痛,肝胃气滞则胀 满,三方面病机错综复杂。仿薛氏法用变通四 汁四香汤加减,处方:生地12克、麦冬15克、 北沙参12克、生白芍12克、生栀子10克、郁金 4克、木香2克、香附3克、台乌药2克。6付。 2005年12月27日二诊:此方服1剂胃痛止,6剂 后胃脘灼热、胀闷诸症消失。舌仍赤,苔少薄 黄,脉弦细略数。用上方加玄参10克。6付以 善后。
温病学学术流派与学说
一、四时温病学派
代表人物与著作 学术贡献与辨治温病的思路
1、叶天士——《温热论》《临证 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 清初苏州人。被称为“温热大师”。其 《温热论》被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
《温热论》的主要学术贡献
(1)创立了辨卫气营血论治体系 (2)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3)划分了温病的类别:温热类、湿热类 (4)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舌诊、验齿、辨斑疹白pei (5)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重订广温热论》载:“新感温病,邪从上受, 必先由气分陷入血分,里症皆表症侵入于内也。 伏气温热,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入气分, 表症皆里症浮越于外也。新感轻而易治,伏气 重而难疗,此其大要也”。从而明确的阐述了 伏气与新感的本质性区别。并强调指出:“医 必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 之先”(《重订· 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5 页)。
关于脾瘅
再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 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 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 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若舌上苔如 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 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温热论》第22条,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