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的内涵及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本文将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脾胃的内容。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的核心,起着转化和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脾胃功能失调被认为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之一。
以下是对脾胃的详细解释:一、脾胃的定义与作用脾胃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代人体消化系统的整体功能。
脾胃的主要作用包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运化水谷精微等。
脾胃的健康与人体充分获取营养有着密切关系。
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脾胃的生理功能1.运化功能:脾胃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包括营养素和气血。
2.吸收功能:脾胃能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3.传输功能:脾胃能将消化后的养分通过经络输送到全身各处。
4.衍化功能:脾胃能将水谷精微转化成气血,进一步供养全身。
5.固摄功能:脾胃能将水液和谷物精微固摄在体内,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1.消化不良:包括食欲不振、腹胀、饱胀感等。
2.乏力倦怠: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导致体力下降、乏力、无力等。
3.脘部胀痛:脾胃功能失调常伴有脘部胀痛、不适感,尤其是进食过多或过度劳累后较为明显。
4.大便异常:脾胃功能失调可引起大便稀溏、腹泻或便秘等。
四、调理脾胃的方法1.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避免生冷、油腻、过度辛辣等食物。
多食用易消化、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
2.心情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压力和情绪波动。
3.适当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与调理。
4.中药调理:中医中药有许多可以调理脾胃功能的药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精品】脾胃学说
【关键字】精品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根底。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根底。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脾胃学说(课堂PPT)
方剂:
半夏汤(秫米、半夏)——胃逆不和 不得眠主方 兰草汤(佩兰)——脾瘅(口甘)
16
• 综上所述,无论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还是诊 断、治疗与预防,
• 《黄帝内经》的论述都颇具规模, • 为脾胃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医学所谓的“脾胃”不仅仅是解剖学概念, • 更主要的是具有生理、病理功能的概念, • 是个多种功能的概念统一体。
热,烦心出黄。” • 《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
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 表明脾胃病证常可由其他经络、脏腑传变而来。
11
• 至于脾胃病证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寒热虚实等各个方面
• 《素问·藏气法时》:“脾病者,身重善饥肉 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飨 泄食不化。”
• 腹满、飨泄、饮食不化为脾家虚实常见 之证。
•
12
• 《素问·调经论》:“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 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面热者,足阳明病”
13
(三)脾胃病的治疗 • 刺灸治疗 • 《素问·刺热篇》 • 治脾热病以“刺足太阴阳明”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满。”
23
二、脾胃病证的八法应用
1.汗法——桂枝汤 麻黄汤 2.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 3.吐法——瓜蒂散 4.和法——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 5.温法——理中汤、四逆汤、大建中汤、苓桂术甘汤、黄 土汤、桃花汤 6.清法——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茵陈蒿汤 7.消法——厚朴七物汤 8.补法——薯预丸、小建中汤、麦门冬汤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伤寒杂病论》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文就《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内容作个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保护脾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
故仲景非常注意保护脾胃,以免损伤。
祛邪依据脾胃盛衰。
患者脾胃素虚,仲景或先补后攻,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或禁汗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条),或禁攻下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条),或根据胃气盛衰而减少易伤胃气之药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祛邪不忘保护脾胃。
仲景在祛邪时或在方中配伍护脾胃之药如中白虎汤,方中之粳米、甘草能使阴寒之石膏不损脾胃;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之用粳米,皆旨在培补脾胃元气。
或用护脾胃之药送服峻药,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就是为了避免峻药伤及胃中之津液。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本经》云:“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液……”[1]。
其次,在《伤寒论》112方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甘草、生姜、大枣。
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补脾胃之品。
二、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脾胃居中央而运四维,心肺之降、肝肾之升,皆有赖脾胃升降斡旋之力。
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气机升降失常,则病由生。
黄元御在论“厥”时说:“平人阳降而交阴,阴升而交阳,两相顺接乃不厥冷。
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则生逆冷,不顺而逆,故曰厥逆。
足三阳以下行为顺,足三阴以上行为顺,顺行则接,逆行则阴阳离析,两不相接。
其所以逆行而不接者,中气不运也。
”故《伤寒论》中多有从中土治疗疾病治病。
如“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陈修园曰:“此一节言少阴水火之气,皆阳明之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
脾胃学说的内涵及应用
脾胃学说的内涵及临床应用组员:崔延军、苏宇祥、李宝宝、邹淑萍、秦美萍、郑海山关键词:脾胃学说元气脾阴学说胃阴学说一、脾胃学说沿革简介脾胃学说在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均有发展,至今仍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脾胃论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难经》。
其中对脾胃的位置,性质,功能,分工及联系多有论述,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厚的基础。
此后,历代学家均有论述,如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不虚而五脏皆旺,免生疾病。
唐孙思邈认为“五脏不足,调于胃”,认为脾胃是治疗五脏不足的根本。
至宋之前,各家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一直以内经为根本,多以单一脏腑的寒热虚实为主线。
金元以后脾胃学说得以迅速发展。
李杲在其师张元素的学术影响下,专门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强调了脾胃生发的重要性,由阴虚火旺提出了“甘温除热”的疗法,其代表作《脾胃论》更是成为脾胃学说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温补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
薛己强调“补火生土”,即肾命门对脾胃的温煦作用;李中梓创立先天后天根本论,主张脾肾兼补;叶天士提出重视胃阴等等。
此时,脾胃学说已由由单一模式发展到了多元模式,注重各脏腑之间的联系,逐渐日臻完善。
近年来,中西医学的结合研究,又将会使脾胃学说得到新的发展。
二、脾胃学说的内涵1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同属中焦,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二者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
胃有喜润恶燥的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人体元气由先天所生,后天所长,正如李杲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所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由此可见,脾胃的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的盛衰,亦即“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
2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以天地四时之气而言,春夏主升浮,万物由初萌而趋蔚茂,秋冬主沉降,万物由收敛而至潜藏。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作者:冯广泉来源:《科学养生》2015年第03期先生是一位48岁的壮汉,肌肉发达,身体一向不错。
这几年做出口小商品生意顺风顺水,每天忙忙碌碌,中午和晚上常常处于灯红酒绿的应酬中。
他十多年前就有胃病,近期更是胃疼得要命,吃了一阵子止疼药,开始还管用,现在不太管用了,没办法,只好去医院。
医生给做了胃透等物理检查后,觉得他是胃癌,建议家属领他到省城的大医院进一步诊治。
省肿瘤医院经过超声断层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他已是胃癌晚期,医生责怪他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他立即手术治疗。
家人背着他流眼泪……俗话说,“十人九胃”,可见胃病之广。
那么,如何避免胃受伤害,怎样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胃部疾患呢?笔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专科主任陈江教授。
作为医学博士的陈江教授,目前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二十余年,擅长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炎症性肠病及消化道肿瘤术后的调理。
据陈江教授介绍,在中医学里唯一被称为学说的,只有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奠基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形成于金元时代,金元时的李杲写有专著《脾胃论》,充实于明清。
如今,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上涉及内、外、儿、妇产、皮肤、五官等科百余个病证。
中医脾胃学说是个多功能系统,脾胃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后天之本”,它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的发病也十分广泛,中医有“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乃生”之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
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
脾主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胃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中的脾胃学说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其应用广泛且深入,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脾胃学说主要包括脾胃功能、脾虚、胃弱等内容,下文将详细介绍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脾胃功能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和消化代谢正常。
而脾虚、胃弱等疾病则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方面。
针对脾虚、胃弱等疾病,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别病因,对症下药。
比如,对于脾虚型消化不良患者,常用补益脾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君子丸等;对于胃弱型胃炎患者,常用滋阴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龟鹿二仙汤、清胃汤等。
通过辩证施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脾胃学说在病因病机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虚、胃弱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不畅、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形成了脾虚、胃弱等病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情志调摄、适当休息等,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总的来说,脾胃学说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指导医师开展辩证施治,更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深入研究脾胃学说,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可见,《内经》对脾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已有较深认识。
教材脾胃学说
第七章脾胃学说第一节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及其源流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它奠基于《内经》、《难经》,两千余年来通过历代各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系统理论并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学说。
该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等的问世为标志。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一)脾胃的解剖形态《内经》缺乏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在《难经》中有部分描述。
《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1]。
(二)脾胃的生理《内经》、《难经》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1.脾胃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四肢、百骸之功能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难经·三十难》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其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其,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应用体会
.
24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如饮食所伤,脾虚湿停,或胃失和降,阻滞气 机,升降失常,可影响肝气疏泄条达。即土壅 木郁
肝郁气机不畅,横逆脾胃,可影响脾胃气机升 降。即所谓木郁克土
故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脏。
.
25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脾常虚 肝易郁 胃常滞
脾宜健 肝宜疏 胃宜和
故本基础方之制定以通为主,以补为次。 先以调理肝、脾、胃,使气血调和,诸证 缓解,后再加重益气健脾,以达巩固。药 量宜轻不宜重。
.
36
手稿:
.
37
8、治脾胃病用药宜消补兼施
慢性脾胃病多本虚标实证。
纯补则不易见效而留邪,纯攻又易伤正,有时 虽见一时之效,正气损伤更容易反复发作。
故在治疗上,应根据虚、实之偏重,有所侧重 ,消补兼施为法。
.
21
3、胃阴虚证,用药以轻灵甘凉
脾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胃喜滋润,阳 明燥土得阴自安,阴虚又可产生热燥。
健胃之药,多芳香燥湿而伤阴;用滋阴之 药又多腻胃而影响食欲。
.
22
3、胃阴虚证,用药以轻灵甘凉
胃阴伤之虚证,药量宜轻,大则不易吸收。
虚实夹杂多变,故用药以灵活,以适病机。
甘宜入脾,但以甘平为主,不宜燥而伤阴。
依据三个脏器偏盛、偏虚 及其病理演变,随证治之
.
26
4、治脾胃病必须紧密联系肝
治疗可以香砂六君子汤加茴香、乌药。一取走 中焦,入脾胃以舒畅气机;二取入肝经,舒达 肝气,使肝木不郁。
肝为刚脏,宜柔不宜刚,疏肝之药,不可过燥。 常配以芍甘汤加乌药、郁金之类,以柔肝之体, 缓肝之急,疏达肝气,且无伤阴之弊。
.
34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是古代中国医学重要的病理论,它认为脾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脾胃功能失调是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该学说在中医及其他亚洲传统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
脾胃学说的临床纲要主要包括:
1. 诊断:对脾胃功能失调的诊断,包括诊断思路、症状特征、辩证分析技巧等。
2. 疗法: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调节脾胃方法,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调整体内营养吸收。
3. 饮食药物:选择恰当的食物,搭配合理的药物,以促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脾胃功能。
4. 保健:定期做好调节脾胃的保健,强化调节脾胃的能力,保持脾胃健康状态。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而脾胃通降学说是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中医学的发展,脾胃学说经历了四次突破性发展:奠基、充实、完善、深入。
1. 秦汉时代脾胃学说的奠基秦汉时代成书的《内经》、《难经》和《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论述,初步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1.1 《内经》是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内经》阐述了脾胃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治疗、预防。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运化、主生血、主肌肉”,以及倡导节饮食、调五味、和情志、适寒温。
1.1.1 脾胃生理功能方面《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也。
”《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强调治疗疾病时要顾护“胃气。
”《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五脏别论》日:“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 从生理角度描述了胃具有通降下行的功能特性。
《灵枢·五味》日:“水谷皆人于胃,……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 说明胃气下降能够排泄体内饮食糟粕代谢产物。
1.1.2 脾胃病因病理方面《内经》指出脾胃病变的发生,与饮食、劳倦、寒温不适、情志因素及其他脏腑的影响有关。
《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灵枢·师传》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1.3 脾胃病证治疗方面《内经》已有针对脾胃病理特点而提出的治疗原则。
《脾胃论》论脾胃,元气为本;主甘温重升举,阴火自消
《脾胃论》论脾胃,元气为本;主甘温重升举,阴火自消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
在中医经典《脾胃论》中,脾胃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其、运行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脾胃与元气的关系,是《脾胃论》论述的重点之一。
在《脾胃论》中,脾胃的功能被描述为“主甘温重升举,阴火自消”。
这里的“甘温”指的是脾胃喜温恶寒、喜燥恶湿的特性,而“重升举”则是指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脾胃功能正常时,能够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滋养全身,使元气充沛。
同时,脾胃还能将体内的阴火(即湿、寒等病邪)通过气机升降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然而,当脾胃功能受损时,元气也会随之减弱。
此时,阴火(湿、寒等病邪)便会乘虚而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脾胃论》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元气的盛衰。
要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重视脾胃的调理。
《脾胃论》对脾胃与元气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调理脾胃,可以使元气充沛,阴火自消,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脾胃论》中,脾胃被赋予了更为深层的意义。
它不仅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场所,更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脾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脾胃强健,则气血充足,身体康健;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百病丛生。
《脾胃论》中提到的“主甘温重升举,阴火自消”,实际上是在阐述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中的核心作用。
脾胃的升举功能,是指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滋养脏腑、四肢百骸。
这种升举功能,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所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脾胃的升举功能中,甘温的饮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甘温的食物能够滋养脾胃,增强脾胃的升举功能,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
同时,甘温的食物还能够温暖身体,驱散体内的寒湿之邪,从而避免阴火内生。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摘要】一般来说脾胃为人体生化之本,同样是人机体的枢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因病之渊数。
其可受到内伤、自病以及受病于其它脏腑,都能够导致其功能异常。
脾胃脏腑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其生理之间互有联系。
而近年来,脾胃病,即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与多发病,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有独特的优势,为居民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中医脾胃概论脾胃学说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30-01脾胃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非常的重要,目前已被我国医学所重视。
有关脾胃的论述,《内经》、《难经》、《金暖》、《伤寒》等书都有着大篇幅的记载。
文章将以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脾胃概论1.1脾人的脾位在腹腔上方,横隔的下端,在左季肋一下的位置,紧邻胃的左侧,外形与马蹄相近。
通常脾胃之间仅以隔膜相连。
中医脏象学说里面有云“脾”的解剖单位与当代解剖学里面的胰相近,不过脾的生理功能又与胰存在较大的差异。
脾主要的功能为生血统血,生血,指的就是脾有生血的能力;而统血,指的则是脾有一定统摄血液以及影响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功能。
而且脾还可以利用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从而疏通身体的经络。
现阶段我们对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针对脾虚诸证方面,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脾运化的生理功能和胃肠的运动有一定的联系。
而脾虚诸症则存在于上述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实践结果显示,脾的作用和机体免疫力也存在较大的联系,而脾虚证就是人体内细胞因子活性下降,免疫调节能力异常所致,而且脾虚证也体现为胃肠道部分免疫力紊乱。
目前一些研究发现,脾与红细胞的免疫力存在一定的联系。
经对脾虚证微循环以及血液流变学的观察我们得知,脾和微循环的调节能力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有联系。
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中医学中的脾,就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功能性器官。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
脾胃论心得体会(精选5篇)脾胃论心得体会篇1脾胃论心得体会脾胃论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涉及到人体脾胃系统的健康和调节。
这篇论文旨在探讨脾胃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脾胃是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胃和脾。
脾胃论认为,脾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内部的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理论体系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为气血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即脾胃能够生成气血,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脾胃还与脏腑功能有关,如脾胃虚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衡,从而引发疾病。
三、实践应用1.饮食调理:脾胃论强调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食物,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2.药物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脾胃疾病。
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泻等症状。
3.按摩治疗:按摩腹部、脾胃经穴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脾胃疾病的症状。
4.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对脾胃健康有一定影响。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维护脾胃的健康。
四、总结脾胃论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了脾胃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供了维护脾胃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按摩治疗和情绪调节等综合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脾胃的健康,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最后,我建议读者在学习脾胃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和保健方法,从而更好地保护脾胃的健康,实现身体的健康与和谐。
脾胃论心得体会篇2脾胃论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兴趣。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脾胃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脾胃论,我对其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脾胃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维护脾胃的健康对于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中医】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
中医基础理论_脾胃1️⃣ 脾胃:中医理论中的核心脏腑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脾胃位于人体中焦,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升清降浊,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物质的输布,为全身各脏腑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与能量。
脾胃功能的强健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抗病能力。
2️⃣ 脾胃的功能特性与生理作用胃的功能特性:胃为“太仓”,是饮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具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
胃气通降,使饮食物得以顺利下行,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
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食欲的好坏、消化能力的强弱及营养的吸收效率。
脾的功能特性: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转化为精微物质,并通过脾气的升清作用,将这些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滋养全身。
运化水湿则是指脾能调节体内水液的代谢平衡,防止水湿停留,形成痰湿等病理产物。
3️⃣ 脾胃失调的常见症状与调理方法脾胃失调的常见症状:脾胃功能失调时,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满闷、嗳气反酸、大便溏泄或便秘、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虚胖、倦怠乏力等症状。
长期脾胃不和,还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进而影响全身健康。
调理脾胃的方法:饮食调养:宜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避免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思则伤脾,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脾胃功能。
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对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脾胃气血的运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药调理:根据脾胃失调的具体类型,可选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益气升阳等中药方剂进行调治,如四君子汤、保和丸等。
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误用伤身。
综上所述,脾胃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脏腑,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健康与生命活力。
“脾胃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
内容摘要:脾胃受伤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而运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舒肝行气和血、滋养胃阴等法、调理脾胃,已为医生所熟悉。
本文所列举的,乃是一些不以脾胃病变为主的疾病,其治法仍从脾胃入手,其原因就在于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胃受伤会导致全身性疾病,而运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舒肝行气和血、滋养胃阴等法、调理脾胃,已为医生所熟悉。
本文所列举的,乃是一些不以脾胃病变为主的疾病,其治法仍从脾胃入手,其原因就在于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补中益气汤,既能补虚,又能甘温除大热,开了治“发热”证的一大法门。
升阳益胃汤升清降浊,而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解郁、升阳、泻阴火作用又别于升阳益胃汤,二方可谓调理清浊的典范。
清暑益气汤,主治长夏伤暑及虚人外感,既有气阴两耗,又有湿滞困脾,此方升、补兼施,化滞之中兼有益阴,旋转中州,使发热、自汗、身重、闷瞀、呕恶等症齐愈。
舍此法何能灵效。
而此法亦从脾胃之生理功能悟出。
可见恢复脾胃的“枢纽”作用,对治疗上的指导意义。
近代医家张锡纯,对“脾胃”的体会犹多,其治阴虚劳瘵,不补金水而着眼于脾胃,立资生汤,方中以术、山药、内金为主,皆脾胃药也,先使中州旋转,次以牛蒡升华前三药之所化以润肺金,元参滋肾,药仅五味,大功告成。
实为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之妙用也,笔者常用此方,其疗效远远超过了百合(固金汤)六味(地黄汤)之辈。
此外,临床上运用升降相因之理,以升补之法,治疗气虚陷之癃闭、每获良效,而补渗利之不足。
如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炎等病。
另外,“健脾利水”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起作用机理有三,一是脾属土,健脾所以制水流。
二是脾胃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旋转中州则气化行肿自消。
三是水湿是浊邪,升清以降浊,升阳以散阴则水自去。
如是则治水之法变化无穷。
脾胃学说在临床运用体会
脾胃学说在临床运用体会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曾被历代医家重视。
李东垣著《脾胃论》标志这一理论的确立。
运用脾胃学说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就是对其他系统疾病运用调理脾胃的方法亦能取得满意效果。
1.脾胃学说的内涵1.1 脾胃为元气之本。
脾胃同属中焦运化气血津液。
人体元气为先天所生后天充养。
脾胃伤元气亦不能充养,脾胃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盛衰,亦即“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
”1.2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举升发运化上输水谷精微与心肺。
胃主通降下传水谷泌别糟粕。
脾以升为和胃以降为顺。
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
脾升胃降协调作用共同维系机体的气血阴阳的平衡。
1.3 脾胃内伤,百病有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损伤必然导致元气不能充足产生各种疾病。
升降气机失调容易导致周身气血逆乱产生各种气机不调病证。
脾胃内伤导致脏腑之间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虚,经络四肢筋肉九窍失养。
1.4 脾阴学说,胃阴学说脾阴学说可追溯于《内经》。
《伤寒论》有脾约证,由脾阴亏虚出现大便难。
脾阴虚多见脾虚兼阴虚见证。
用药甘寒助脾养阴或者芳香甘平培中补土。
叶天士提出“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强调滋养胃阴。
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等观点。
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
2.脾胃学说指导临床运用举例2.1 咳嗽潘有为,男,74岁,2014-07-01,日病历号0000012728。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两月余。
患者有结肠癌史,肠癌术后12年。
近两月来感冒后咳嗽,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夜间晨起时咳嗽明显,咯吐白稠粘痰,量多。
伴纳差,体倦乏力,活动后气喘,舌质红苔白腻脉象细弱无力。
辩证分析:患者肠癌术后,元气亏虚,脾胃虚弱,易感外邪。
脾虚生痰湿上渍于肺,壅遏肺气致咳嗽痰多吐白粘痰。
食少倦怠活动后气喘均为脾肺气虚之象。
治疗: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三字养亲汤加减党参30g、炙黄芪15g、炒白术12g、茯苓15g、姜半夏12g、陈皮10g、白芥子12g、苏子12g、桔梗10g、杏仁10g、甘草12g、黄芩12g、鱼腥草30g、建曲15g、桑叶1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学说的内涵及临床应用组员:崔延军、苏宇祥、李宝宝、邹淑萍、秦美萍、郑海山关键词:脾胃学说元气脾阴学说胃阴学说一、脾胃学说沿革简介脾胃学说在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均有发展,至今仍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脾胃论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内经》、《难经》。
其中对脾胃的位置,性质,功能,分工及联系多有论述,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厚的基础。
此后,历代学家均有论述,如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不虚而五脏皆旺,免生疾病。
唐孙思邈认为“五脏不足,调于胃”,认为脾胃是治疗五脏不足的根本。
至宋之前,各家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一直以内经为根本,多以单一脏腑的寒热虚实为主线。
金元以后脾胃学说得以迅速发展。
李杲在其师张元素的学术影响下,专门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强调了脾胃生发的重要性,由阴虚火旺提出了“甘温除热”的疗法,其代表作《脾胃论》更是成为脾胃学说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温补学派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
薛己强调“补火生土”,即肾命门对脾胃的温煦作用;李中梓创立先天后天根本论,主张脾肾兼补;叶天士提出重视胃阴等等。
此时,脾胃学说已由由单一模式发展到了多元模式,注重各脏腑之间的联系,逐渐日臻完善。
近年来,中西医学的结合研究,又将会使脾胃学说得到新的发展。
二、脾胃学说的内涵1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同属中焦,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二者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
胃有喜润恶燥的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滋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
人体元气由先天所生,后天所长,正如李杲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所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由此可见,脾胃的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的盛衰,亦即“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
2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以天地四时之气而言,春夏主升浮,万物由初萌而趋蔚茂,秋冬主沉降,万物由收敛而至潜藏。
气机之升降有了春夏之气的正常升浮才有秋冬之气的正常沉降。
长夏属土,土旺于四时,四时之中皆有土气,所以土在升降沉浮和万物生长收藏过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体气机之升降出入,脾胃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主升举,脾气升腾运动,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
胃主通降,以下传水谷及糟粕。
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正如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平衡,共同维持着脏器位置的恒定不移。
总之,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肝肾,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
3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为滋养元气的本源,故脾胃损伤必然导致元气不足而产生各种病变。
东垣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这是脾胃内伤学说的的基本观点。
脾胃内伤可使人体升降浮沉的气化活动发生异常。
李杲谓“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由于升降的失常,便影响了正常的沉降,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逆行而乱”(《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故脾胃气虚,升降失常,便会产生种种疾病。
脾胃内伤必然破坏脏腑之间的协调,同时脾胃虚弱则经络、四肢、九窍均失所养,总之内伤元气不足的发病情况颇为复杂,而脾胃虚弱,阳气不升是其根本。
4脾阴学说及胃阴学说李东垣主要将脾胃合论,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强调脾阳,论述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等证,大多以补益脾阳为主,制益气升阳甘温治法。
后世受其影响,往往以治脾而统治胃,弊端甚多。
后来医家逐渐提出了脾阴及胃阴学说。
“脾阴论”最早可溯于《内经》,其《平人气象论》中有“脏真濡于脾”之说。
后《伤寒论》其阳明病篇的脾约证,是由于脾阴亏损,不行其津液于肠,从而出现大便难,故仲景名之曰“脾约”。
朱丹溪有“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脾土之阴受伤则传输之官失职”的论述虽未见脾阴之名,但以含脾阴之意。
临床表现医家多总结为脾虚之症加阴虚见证。
用药有甘寒法养阴液、益阴血而助脾运及芳香甘平之法,培中宫、资化源而复阴。
前者宜于脾阴不足而阴亏显著者,后者宜于脾阴亏而脾气虚乏者。
胃阴学说也是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于叶桂提出“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强调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之后臻于完善。
滋养胃阴古已有之,如《内经》“燥者濡之”,仲景创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都以滋养胃阴立方,此后刘河间提出了“胃润泽论”,东垣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张元素认为“脾喜温运,胃宜润降”,朱丹溪主张“清和之法养脾胃”,喻嘉言强调保护胃中津液,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天士。
但真正系统地提出胃阴学说的应首推叶天士,他认为脾胃虽同属中土,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有别,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脏宜藏,腑宜通”“纳食物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脾属阴土,胃属阳土,明确了脾胃分治的思想,为胃阴学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脾胃学说的应用(一)脏腑病从脾胃论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脾运化水谷功能失常,则五脏失养,五脏气血阴阳化生不足;脾主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则生痰饮水湿而发病;脾主统血功能失常,则血运行障碍,则生瘀血。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
胃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则五脏之精不得及时充养。
胃腐熟功能障碍还易生热。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总结“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脾胃之气本弱。
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脏腑之病与脾胃关系密切,故脏腑病的治疗可以从脾胃入手。
1、心(1)心气虚弱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动辄加剧,神疲倦怠,自汗,面色恍白,舌淡嫩,脉结代或细弱。
投炙甘草汤无效。
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充养五脏六腑。
五脏气有赖于后天之气的充养。
且心在五行属火,脾为心之子,子不足则盗母气。
子不实,补母随补随泻,应补子以实母。
且伴有倦怠,自汗,面色恍白,舌淡嫩等中气不足的症状,可以四君子汤合养心汤补脾益气,以充心气,并佐以养心安神。
(2)痰浊乘心临床表现:心胸疼痛,以左胸为剧,甚至痛引左肩,咯吐痰涎,形体肥胖,舌苔厚腻或厚浊,脉象弦滑或结代。
投瓜蒌薤白半夏汤无效。
脾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
单纯化痰宣痹无效,考虑治痰之源,以六君子汤合神术煮散。
(3)心血瘀阻临床表现:心悸胸痛如针刺,或引左肩臂,气短,神疲无力,舌质紫暗或瘀点,脉象细涩或结代,投血府逐瘀汤无效。
心主血,脾主生血统血。
脾气旺则营血充足。
血运行脉中,赖脾气之统摄。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
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停。
单纯活血无效,考虑脾气不足、统血乏力,气不足以行血,以人参三七汤补脾益气,振奋心阳,兼以活血化瘀。
(4)心火亢盛临床表现:心中烦热,面赤口渴,不寐或寐后乱梦惊扰,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投导赤散疗效不显著。
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胃热熏蒸则上助心火。
用泻心汤清胃热使火由下走,引心火下行而消。
2、肺燥邪伤肺临床表现:咳呛少痰,痰粘难于咯出,鼻燥咽干,或胸痛,痰中带血,发热,微恶寒,头痛,舌红苔黄,脉多滑数,服桑菊饮,或桑杏汤无效。
肺清虚而为娇脏,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
肺在五行属金,通于秋气,喜润恶燥。
秋季多清凉干燥,故燥邪伤人,多首犯于肺,若单补肺润燥疗效不显著,可益胃汤配润燥之方,清胃生津以润肺燥。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之精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充养,且脾胃为土脏,为金之母,虚则补其母,达到培土生金的目的。
3、肝肝气郁结临床表现:情志抑郁,胸胁胀痛,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苔薄白,脉弦,投柴胡疏肝散无效。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
肝气郁结,则肝不能疏通畅达全身气机。
单纯疏肝解郁不效,以枳术丸健脾和胃,调和升降气机,以舒肝经气郁。
脾胃与肝同属中焦,脾升胃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枢纽畅达则一身气机通条,则肝疏泄之职自复。
4、肾肾虚水泛临床表现:尿少身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腰酸肢冷,胸腹胀满,或兼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
投济生肾气丸无效。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在五行属水,通于冬气。
肾气不足,则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减弱,故水泛于内。
水不制火则水气凌心,心悸。
单纯补肾利湿无效,则以实脾散温阳健脾以制肾水。
脾主运化水液位于中焦,脾气健则运化之力强,有利于水液,输布排泄。
且脾为土脏,土能克水,实脾以制肾水,一阻一通,水液自安。
总体来说,脏病从脾胃论治,以虚证为多;从胃论治,以实证或本虚标实证为多。
脾气主升,升举之力不足,则出现一系列下陷之证,行散之力不足,易湿聚困脾。
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润,易为湿困。
脾为湿困,则升举之能亦不行。
胃气以通为降,胃失通降则聚而生热,热灼津液易伤胃阴。
胃为阳明燥土,多气多血之脏,喜润而恶燥,则易伤胃阴。
阴虚则又助火生。
脾胃居中,脾升胃降为脏腑气机之枢纽。
脾不升发,胃不通降则一身气机紊乱。
5、胆胆经实火临床表现:,头痛两侧及目锐眦皆疼痛,眼睑红肿,口苦而干,或兼畏风无汗,舌苔薄黄,脉弦数。
投龙胆泻肝汤无效。
脾气主升,气不足则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春生之令不行。
且火性炎上,宜发之散之。
以升阳散火汤升发脾气,以散胆火,使阳气升达则火散。
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的描述“胃虚过食冷物,抑恶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另外,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大黄甘草汤进行描述的时候,说道“肝胆无出路,故用大黄,借胃腑以为出路也”。
故胆经实热,可以清胃火以达到泻胆火的目的。
6、大小肠湿热证大肠湿热会出现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并有燥屎触及,舌苔黄腻,脉象沉实,用蜜煎导法等灌肠不能全通大便者。
小肠湿热会出现脐腹疼痛,口苦,小便赤涩,或大便血痢,但无里急后重,心烦,口疮,舌红苔黄,脉滑数,投导赤散无效。
《黄帝针经》云:“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
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实腠理。
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
”故大小肠出现湿热,单纯针对本腑治疗无效,可以用泻心汤或黄芩汤清胃以理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