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史前陶器成型技术类型的分布和演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界:史前陶器成型技术类型的分布和演变

摘要:陶器成型技术类型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了有规律可循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后经历了连续的调整和变动,由最初的南北分异,演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轮制拉坯技术在新月形地带的兴起,再到新石器时代末期东西并立格局的出现。这些空间特征的形成和变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有所关联。

成型技术是陶器生产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陶器或陶片内外壁及断面的痕迹,捏塑、泥片贴筑、泥条筑成、快轮拉坯、模制等成型技术类型陆续被考古学家所识别和总结,并且初步归纳出这些技术演变和发展的进步过程。这些技术及其进步的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个部分不是孤立地发生和发展,而是与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生活习俗、经济方式、思想状况等多方面联动变化发展的。因此,通过对前人制陶研究个案的梳理和归纳,对史前陶器成型技术类型的分布进行横向比较和动态扫描,勾画这些技术类型的时空变化轨迹,有益于我们把握制陶技术体系的演变历程,以及辨证地理解陶器生产与区域环境、社会发展、文化传统之间的联动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区域或阶段缺乏专业系统的制陶工艺研究案例,零星的描述与论及又无法准确反映制陶技术的全貌,所以我们对史前陶器成型技术类型分布和变迁的观察,只能以现有资料为支撑,围绕制陶研究相对丰富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展开,在部分阶段与周邻区域进行横向比较(表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和归纳出新石器时代不同阶段,主要区域陶器成型技术体系演变的一般特征。

一、早期陶器的成型技术类型早期陶器的出现使得人类生存和社会行为发生了重要转变。距今超过1万年或1万年左右的早期陶器遗存,在中国南北方地区都有发现。有学者根据早期陶器的形态特征,认识到中国陶器在其滥觞阶段,就已经形成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北区域体系,南区为圜底釜类器,北方为平底直腹罐类器。那么,以形态特征划分的早期陶器区域体系,在陶器的成型技术方面是否有所

投影呢?已有的资料显示,泥条筑成、泥片贴塑和捏塑是早期陶器成型的主要工艺。这三种方法在南北两区的遗址均有发现,似乎表明大范围的固定范式和技术格局尚未形成。不过由于早期陶器的年代跨度较大,出土的范围较广,相同时空背景下成型技术的分析和归纳,需依赖于较精细的观察资料。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均因出土大量的早期陶器而格外引人关注,同时两遗址都开展过系统的制陶工艺观察,为我们分析成型技术的区域差异提供了基础。仙人洞遗址出土陶片的断口和断面处观察表明,成形方法有泥条筑成和泥片贴塑两种,而且前者占居绝对主体。地层关系显示,两种成型方法可能存在先后的承接关系。从最早的3C1b层,到稍晚的2A层,出土的陶器多是以泥条筑成法制成。这些泥条之间,或采用“子母口”、或“内外相错”以致上下衔接在一起。直到晚期的1B层,才发现了数量较少的以泥片贴塑制作的陶器。这些泥片贴塑的陶器,陶质、陶色与前期的陶器有所不同,也是仙人洞各类陶器中出现时间最晚的。同时,细致的痕迹观察表明,泥条筑成法制作的陶器大多采用拍打的方式形成,而泥片贴塑的陶器纹饰是以滚压方式制作而成。甑皮岩一期出土的陶器采用的是捏塑法。与国内年代大体相当的其他早期陶器比较,甑皮岩一期陶器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比较原始的特征,表明当时的陶器制作工艺处于初始阶段。在随后的第二期,陶器的成型方式发现了明显变化,能够观察到痕迹的标本均用泥片贴塑法制成,大量陶器的颈部断面都能看到明显分层的泥片痕迹,并且部分器物为分段制作,然后拼接在一起。同时,反复的模拟实验证明,这些陶器全部采用滚压绳纹的方法。如果进一步观察可知,仙人洞遗址采用泥条筑成的器形包括敞口釜、深腹钵或稍束颈的鼓腹釜等,而泥片贴塑的陶釜则是较明显的束颈、溜肩形态,后者恰是甑皮岩二、三期的主流器物。从制作工序的角度来看,束颈、溜肩的加工步骤要复杂于敞口或稍束颈者,是对陶器成型技术的更高要求。尽管目前无法确定器物形态、施纹方式与成型技术之间的因果先后,但从仙人洞、甑皮岩遗址的综合观察来看,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着联动或对应。另一方面,这种联动现象在仙人洞和甑皮岩同时出现,似乎暗示在一段时期内,两遗址之间可能

存在社会交流网络或共通的技术特征。在长江下游,比仙人洞、甑皮岩稍晚的上山文化却展示出了更为复杂的技术类型。通过对典型标本的观察,上山文化陶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捏塑、泥片贴筑和泥条盘筑三种,后两者是最明显、最常见的方式。而且,泥片或泥条之间的结合方式很可能为“子母口”式拼接。这一细节与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成型技术和手法颇为相似,似乎意味着两大区域之间可能有过传承或交流。整体来看,尽管早期陶器的成型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技术传统或类型可能只局限于单个遗址或小区域之内,大范围的固定范式和技术格局也没有形成。但一些遗址之间出现了部分共通的技术特征,似乎意味着当时可能发生了小区域的交流现象。这些可能存在的早期的交流网络为之后大范围的陶器成型技术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成型技术类型的南北分异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延续了仙人洞晚期、甑皮岩的泥片技术传统,大量使用泥片筑成法制作各类陶器。俞伟超、牟永抗先生很早就注意到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遗存有多层泥片相贴而成的制法。随后,彭头山、城背溪等遗址的观察结果显示,大量的釜形器、圜底钵、陶盘等器物的断面可见明显的贴片痕迹,无不表明泥片筑成法是该地区的主流成型方法。彭头山文化出土的盆、盘、钵以及束颈、溜肩、圜底的罐、釜等器物,较仙人洞、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器类明显增加。盘、盆等新出敞口器类依然采用泥片贴塑的方法,而非容易操作的泥条筑成方法。与长江流域明显不同,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以及稍晚的北辛文化流行泥条筑成法制作陶器,并少量采用捏塑法参与制坯。裴李岗文化大型器物的内壁或者破碎的陶片断面,都可以看到明显的泥条痕迹。后李文化的陶器造型以圜底为主,另有少量圈足器、平底器及乳丁状足器等。这些陶器多采用泥条圈筑,并有少量捏塑法,甚至还发现二者结合使用的现象。如,一些圜底器的制作,先用手拍打或捏成较厚的圆形泥饼,贴附于以沙或土堆成或挖成的圜底坑中做成底,然后用泥条圈筑腹部。临潼白家、河北磁山的观察结果也表明了泥条筑成法在黄河中下游的普遍流行。可能与南北方文化交汇的区域位置有关,同时期的淮河流域存在泥片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