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
浅谈广西非遗文化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广西非遗文化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摘要】校园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
非遗文化逐渐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体现在高中美术教学课程的完善中。
本文重点对广西非遗文化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传承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非遗文化;高中美术特色课程;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103-01近几年,我国各高中学校逐渐开始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非遗文化作为人类发展中的重要见证,可最大化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目前,在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非遗文化正面临严酷的挑战。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发扬非遗文化的主要群体,所以,应开发非遗文化高中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校园中重视开展非遗文化的美术特色课程教学,进一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广西非遗文化进入高中美术教育课堂近几年,广西以国家资源战略的高度愈发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学校课程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学习非遗文化,并对之充满兴趣。
非遗文化不仅展现为文化生态,同时也是发展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
广西的非遗文化有花山岩画、龙胜瑶族服饰、三江民族建筑、竹编、宾阳炮龙节、桂林渔鼓、蛋雕等多种多样。
以剪纸艺术为例,如今中学校园开展剪纸课程的学校还在少数。
首先,出于剪纸自身原因,纸张难以保存,以致博物馆中很少陈列剪纸艺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剪纸艺术的方式很少,剪纸艺术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所以,开展剪纸课程难度较高。
其次,目前会剪纸技法的人群虽具有创作水平,但其作品也很难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其内涵。
目前,部分教师对剪纸艺术进行调查研究,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出现老师本身不了解剪纸技法、不能分析阐述剪纸艺术特点等问题。
在资料方面,大部分资料内容都是对剪纸技艺进行保护或抢救,很少有对剪纸艺术特点进行阐述的资料。
“非遗”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
“非遗”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作者:蔡江新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3期【内容摘要】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的达17项。
非物质文化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温州“非遗”,合理挖掘并付诸课堂教学,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编制建设,有利于高中学生文化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温州“非遗” 校本课程开发一、温州“非遗”的地域魅力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中来,其研究领域宽泛了许多,这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州市文化艺术史料汇编》中提到,远古时期的温州一带生产的陶器大多为瓯器,“瓯”是当时的一种饮器、盛器,另可做他用。
人们以其盛产之物来名其地,也称温州为“瓯”。
又说“瓯”即“沤”,因水得名,其地位处我国东南,也称为“东瓯”。
春秋时期,温州是越国领土属地,故有“瓯越”之称。
温州的100多项“非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浓厚的地域传承性。
其中如温州的木活字印刷、蓝夹缬、瓯绣、细纹刻纸、龙档、瓯塑、米塑等,都颇具瓯越地域文化特色。
而这些历史内涵厚重的“非遗”,由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组织的保护和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具有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也开始得到相应的扶持,如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黄杨木雕、木活字印刷等,都是温州本土的,且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民间艺术。
而今天,我们研究温州“非遗”,并充分挖掘优秀的乡土艺术资源,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建设,正是适应了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如何传承及弘扬本土的艺术文化,且有效进行建设性的课程开发,的确提出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非遗”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及意义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针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比较薄弱。
尽管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开发利用比以往更重视,但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虽有所研究,但似乎是理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完善。
非遗传承视域下学校桃花坞木刻年画特色课程的开发
非遗传承视域下学校桃花坞木刻年画特色课程的开发□马小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弥足珍贵的财富,它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历史特色。
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其代表性名片之一。
该文探讨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的意义,基于学生视角开发有主题、有项目的活动课程,创编大单元、分领域的校本课程,创作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文化气质的跨界融合视觉作品,在基础美术教育阶段传承文化、践行美育、浸润童心。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学校课程非遗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
教师要精选能够充分体现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体现中国精神、文化自信的视觉图像滋养学生的心灵[1]o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苏州本土文化的精神符号,蕴含着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怀和至真至善的感受。
桃花坞木刻年画具有驱邪、祝福与企盼吉祥的寓意,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把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文化基因带进校园,基于学生的视角开发桃花坞木刻年画特色课程,是传承文化、践行美育、浸润童心的重要途径。
一、寄情“民俗+年味”的文化自信年画,即是过年时贴的画。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辞旧迎新、除尘贴彩,用年画表达对新一年的寄托和企盼。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人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及理想追求的象征,具有多层次的文化信息,是重要的民俗艺术。
当下“年味”被多元时尚、信息科技冲淡,原本朴素真挚、富有民俗视觉文化符号的年画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传承就是让传统文化能与现代生活同频共振,教师需要通过对本土文化遗产的项目性保护和活态性传承,重拾先民的文化创造力,使文化遗产走进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1利用传统文脉以文化人桃花坞木版年画构图对称饱满,色彩绚丽,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及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属性特质带进学生的生活,用学生易于解读的方式将其融入课堂,能够推动学生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主动认同和多样化传承。
马灯舞非遗文化引领下的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马灯舞非遗文化引领下的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摘要: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
马灯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校地方特色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灯舞,我校将非遗马灯舞引进校园,开设校本课程,让同学们了解马灯舞、学习马灯舞,传承马灯舞;让学生了解马灯舞的起源、特征、发展、传承的意义等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可以让同学们树立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对培养时代新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灯舞非遗文化艺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是完全由学校自己开发与实施的特色课程。
强调特色和个性,强调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
我校马灯舞非遗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学校特色文化,使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既突出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也增强了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对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新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马灯舞非遗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提出开展马灯舞非遗项目进校园,将其纳入校本课程,对保存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健康有益的民风名俗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丰富同学们的社团学习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质,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校地处淮阴区(原淮阴县)南陈集镇,县(区)志记载:“民国初期,民间文化活动开始活跃,庙会、龙灯、马灯等传统文化表演形式渐渐盛行。
庙会以马头惠济祠最盛,每逢庙会,人们从四面八方会集于此。
玩龙灯、跑马灯,盛行于西南各乡,以南吴集、赵集一带为最。
”近代每逢春节举办马灯舞活动,一敬神人,二是娱乐。
马灯舞也叫走马灯或跳马灯,顾名思义,其主要动作就是走。
主要道具为马和灯。
所谓“走”即舞蹈表演演员人数一般为八人,列单纵队,伴着锣鼓节奏出场,马不停蹄直至结束。
其具体步法有走步、侧步、跨步、退步、踮步、踏步等。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明确了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定义、构建原则与方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讨以及评估与改进。
结论部分总结了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并探讨了研究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为高中非遗艺术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非遗艺术在高中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构建研究,定义,原则与方法,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评估与改进,总结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高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社会习俗、仪式、庆典、知识与实践、手工技艺等各种传统文化元素,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
目前高中教育系统中对非遗艺术的关注和保护还不足,很少有专门的课程来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教育课程中构建非遗艺术校本课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自信心。
通过研究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多元文化的挑战。
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推动教育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转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通过对定义、原则与方法、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讨以及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研究,从而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定义,明确其内涵和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探讨构建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原则和方法,确定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的活动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的活动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策略。
一、加强宣传与教育1、举办专题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可以涵盖非遗的定义、种类、价值,以及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等。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对非遗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开设校本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编写专门的教材。
教材内容可以包括非遗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内涵和魅力。
3、利用校园媒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定期播放、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
比如,可以制作非遗专题节目,介绍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在宣传栏张贴非遗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二、开展实践活动1、建立社团组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团,如剪纸社、戏曲社、书法社等。
社团定期组织活动,由专业教师或非遗传承人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艺水平。
2、举办非遗文化节定期举办非遗文化节,集中展示学校在非遗传承方面的成果。
文化节期间,可以开展非遗项目的表演、展览、体验活动等,如传统戏曲表演、民间手工艺展览、传统美食制作体验等,让全校师生共同感受非遗的魅力。
3、组织校外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非遗博物馆、非遗工坊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非遗的制作过程和传承环境。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非遗传承活动,如民俗节庆活动的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促进融合创新1、与学科教学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相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民间故事、传说等;在历史教学中,讲述非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剪纸、刺绣等创作;在音乐教学中,教学生演唱传统戏曲、民歌等。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丰富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备受人们喜爱。
在高中教育中将非遗艺术纳入校本课程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国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包含了包括戏曲、民间音乐、书画、传统工艺等多个艺术门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为了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非遗艺术,有必要在高中校本课程中构建非遗艺术专题课程。
非遗艺术专题课程可以作为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常规课程的一部分进行设置。
在构建非遗艺术校本课程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发展需求来进行制定。
在音乐课程中可以设立民间音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和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在美术课程中可以增加传统绘画技法和工艺品制作的教学内容;在文学课程中可以开设传统古诗词的学习和创作等等。
通过这些专题课程,学生能够全面接触和学习非遗艺术,提升他们对非遗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在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
可以采用讲座、实践、讨论、观摩等多种教学方式。
在讲座教学中,可以邀请非遗艺术的专家来校园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非遗艺术的历史和背景;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非遗艺术的实践活动,例如学习吹拉弹唱乐器、制作传统工艺品等;在讨论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对非遗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观摩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非遗艺术展览和演出,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形式外,可以采取开展非遗艺术展览、举办非遗艺术演出等形式进行评价和考核,让学生通过实际展示和表现来展示他们对非遗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中,还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建立与社会各界非遗艺术机构的合作关系。
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园地方非遗资源园是指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研究、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场所。
它是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非遗文化在地方的重要体现。
2、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自主开发的、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课程。
它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地方非遗资源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问题。
2、研究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方向和框架;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3)实地调研地方非遗资源园,了解其展示、传承、研究、体验、教育等情况;4)设计和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地方非遗资源园本课程的认知和态度;5)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探讨地方非遗资源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问题;6)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形成一份详实的研究报告,包括地方非遗资源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2、应用价值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地方非遗资源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同时,也将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目标与主要内容非遗"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它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活动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标识,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根基和力量源泉。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非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和衰落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高中非遗艺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高中仍然缺乏系统的非遗艺术教育,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较为匮乏。
建立并完善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研究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可以为学校非遗艺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非遗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普及和传播。
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自信的青少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1.2 研究意义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可以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 正文2.1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遗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非遗艺术是指那些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戏曲、传统舞蹈、绘画等。
对于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而言,必须首先了解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理论,明确非遗艺术的特点和意义,以便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办公自动化杂志0概述中职学校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技能训练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疫情期,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受到了很大影响。
对此,中职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正确研判,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开展实践环节教学,促进非遗校园传承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探索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建设途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效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使非遗技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得以传承弘扬,进一步提升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效果。
基于此,笔者将本土非遗技艺马勺脸谱、景泰蓝制作作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分析,从马勺脸谱、景泰蓝制作工艺课程开发入手,探索中职学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的方法;同时,中职学校需要加强非遗文化传承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弥补中职学校缺乏非遗技艺传承师资的不足,除了引进非遗传承人等,还需进行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加大非遗特色课程开发的力度,才能有效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中职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的良性发展。
1结合专业发展和课程实际开发非遗校本课程资源美术绘画是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运用非遗文化中相关技艺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课题组对徽县具有代表性的非(基金项目:1.2019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9gszyjy-92;2.2020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期中职学校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20]GHBYQ047)。
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张朝辉1张睿2(甘肃省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陇南742300)1(甘肃省徽县虞关学区陇南742302)2摘要:依靠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工匠精神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势下,让非遗成功走进校园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非遗”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2019年26期┆55教法研究“非遗”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王依娜摘 要: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中职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结合仙居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发非遗校本教材,让非遗进课堂,通过挖掘当地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期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
关键词:非遗;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最优秀的文化传承,我们能从其中能感受一个地区的文化脉络和家园情怀。
但是现在的学生对家乡的非遗认识不深,非遗的宣传与传承面临断代,开发非遗校本教材,让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将仙居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不仅能丰富我校校本课程体系,传承和弘扬仙居的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
一、非遗校本教材开发的基础仙居是非遗资源十分丰富。
据《台州日报》报导,截至目前,仙居县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5项、市级31项(详情见附录);拥有2名国家级、17名省级、38名市级传承人;拥有1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个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3个省非遗旅游景区。
近年来,仙居日益重视非遗的传承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尽管有如此丰富的非遗资源,但目前并没有关于仙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教材。
二、非遗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一)有效传承非遗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认同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将线狮、彩石镶嵌、仙居花灯等技艺写进教材,让学生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了解仙居的传统习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和所学的语文、体育、音乐、美术、以及专业知识相结合,将地方传统文化可持续地传承下去,这不仅提升学生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还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
(二)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材是根据学校发展需求以及课程改革要求而编写的教材,要求编写教材的教师全员参与,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了解、调查研究等方法,挖掘仙居非遗项目的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技艺方法、制作过程等,在与学生学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非遗非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编纂。
泸县宋代石刻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泸县宋代石刻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摘要:泸县宋墓石刻是艺术珍品,探索文化育人理念下的乡土美术课程为抓手,围绕乡土美术课程的教育改革展开研究与实践,着力于提高课堂全面育人效益,高品质地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加快化解美术教学实践中缺乏文化内蕴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宋代石刻、校本课程、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课程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级别来设置。
因此,为了实现校本课程的目标,根据学校自身课程资源的特色,编写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文本可以丰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提高师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和满足社会需求。
一、统编美术教材的局限性一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对新时代发展中人文精神回归需要认识不足。
现行全国统编美术教材不可能涵盖全国各个不同地域文化资源。
浓郁、鲜活的地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是注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新鲜血液,能拓展教学内容。
挖掘乡土美术教学资源,让人文精神回归美术课堂,有益于中小学生积极主动融入传统文化对话与碰撞,有益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有益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怀。
二是国家美育目标与学校课程改革结合中关于文化育人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该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味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因此,我们要以“文化育人”理念,通过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来加强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弥补统编教材在实际操作上的空白,大胆对统编教材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地方特色显著、教师比较擅长、学生愿意学习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统编教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泸县宋代石刻的特点泸县宋墓石刻是艺术珍品之珍品,它填补了中国美术史宋代墓刻史的空白。
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各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使现代人更加了解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丧葬习俗等,呈现的是一幅南宋时期的历史画卷。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市教育文件精神为指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培养、激发我校师生关注、学习、传承优秀的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喜爱和热情,深化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围绕“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主题,在继承、保护好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广大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
经研究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课程目标1、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了解绢人、绢花、绒鸟、脸谱、剪纸、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
2、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参观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程内容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选取以学校周边的东城区为讲授重心。
壮乡特色校本课程(非遗)的开发途径与模式研究
壮乡特色校本课程(非遗)的开发途径与模式研究摘要:校本课程的课程开发是基于国家的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和挖掘学校教育的资源,由学校老师、学生、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实行的一种课程开发活动。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核心素养;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引领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本论文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壮乡非遗文化价值,探讨具有壮乡特色的开发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壮乡非遗文化、校本课程、价值实现途径与模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
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中能否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否体现自身特色重要因素。
我校位于壮族聚居的崇左,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并以此开发校本课程,必将对整个崇左的校本课程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促进和引领作用,如何更好的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本文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挖掘壮乡非遗文化资源,进一步探讨具有壮乡特色的校本课程途径和模式。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传承。
“人文人本,臻于至善”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人文”即包括文学、天文、地理、、宗教、艺术哲学等方面内容,简单的来说就是“人类活动的总成果”。
“人本”即“以人为本”。
其主要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臻于至善”出自于词语“止于至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四书·大学》中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意思是:真正的道理应做到正己律己,使自己成为能够“明德”的人,培养出仁爱之心,然后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至善至美之后,方能止步,但依旧需要保持完美的境界。
我们常常说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这就是人与自然与历史统一的生命体,这个生命的统一体便体现在校园人文的建设中,我校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一方面以培养学生成人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创造性地发展;另一方面承担着启智的重大使命,“人文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真正实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目标,真正落实“臻于至善”的理念。
基于蜡染非遗资源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
基于蜡染非遗资源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摘要】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拓宽艺术教育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
丹寨的民间传统蜡染技艺更是以其独特的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研究、去整理、去利用我们的民间美术资源。
作为美术教师就得带领学生充分挖掘丹寨蜡染资源,把民间美术同国家统一课程有机结合,开发出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民间美术校本课程。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蜡染非遗资源;开发与利用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丹寨具有独特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多彩贵州,云上丹寨。
千年窝妥,源远流长。
丹寨县民族文化古朴浓郁,拥有苗族蜡染、苗族贾理、苗族锦鸡舞、古法造纸、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寨县的苗族建筑资源丰富,石桥镇建筑群、千户古老苗寨等,以及王家、卡拉、排莫等6个国家级传统民族村落。
丹寨县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且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全国唯一祭祀尤这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节日。
这些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进而提高其美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蜡染技艺这一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蜡染是一种绘画与印染技术相结合的民间手工艺,是集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为一体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蜡染以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蜡染的基本原理是在需要白色花型的地方涂抹蜡质,然后去染色,没有涂蜡的地方染成蓝色,有蜡的地方呈现白色。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摘要】现代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遗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问题。
首先从概念出发解析了高中非遗艺术的内涵,接着探讨了非遗艺术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然后详细介绍了高中非遗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容、方法与步骤,以及评估与实施相关问题。
研究结论指出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对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思维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提出了一些针对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推动我国高中非遗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构建研究、概念解析、课程定位、课程建设、评估、实施、重要性、展望、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非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课程多以文化课和理工科为主,非遗艺术的教育常常被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就有必要开展关于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以推动非遗艺术在学校课程中的更好融入。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高中非遗艺术在课程中的定位,探讨如何构建符合高中生发展需求的非遗艺术课程,探讨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方法与步骤,并对课程进行评估与实施。
通过研究,旨在彰显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展望未来非遗艺术在高中教育中的发展前景,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与机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问题,分析非遗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探讨如何将非遗艺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高中非遗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高中非遗艺术教育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新课程背景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作者:朱燕燕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2期摘 ; ;要: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以风筝为切入点,就如何选择本土资源,如何实施开设,校本开设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落实美术核心素养,奠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会选择的审美素养基础,通过视觉审美,塑造学生热爱祖国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依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开课,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方向由课程的单一选择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各地学校和教师具有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权利和职责,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鼓励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多元化,多样化。
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当地非遗既可以丰富美术课程资源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非遗文化,了解人类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逐步形成热爱传统民间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推动民间传统文化走进课堂,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式。
例如潍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风筝,人们现如今所看到的都是工厂机器批量生产的风筝产品,它原有所具备的手工制作绘制的淳朴之气已然消失殆尽,传统文化氛围慢慢缺失与淡薄,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该如何将当地风筝文化引入学校美术课堂,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对本地风筝文化的产生认同和理解,自发地对风筝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形成民族文化意识。
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对于美术教材的开发编写具有独特的见解,他在《校本课程开发任务书和设计模板》一文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了校本教材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以是什么,怎么做,有何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设计。
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
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摘要:我国拥有近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中包括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新时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需要从教育层面上加强引导,从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一套完备的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应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要形成了教育标准,对于学生学习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会形成更加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引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他们在各个生活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但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由于受到后继无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配合新课程体系改革,逐渐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方协调的教育体系。
当前,应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深度走进中小学课堂,拉近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从而加深文化认同。
1.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一般而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文化素养的基本培养内容,而情感既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薄弱之处。
人类形成美好情感,前提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非物质遗产形态复杂,内涵丰富,囊括了一个民族群体和地域世代传承的文化知识和美好情感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极高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理应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情感等资源,是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启发学生发展的内在性动力千百年来,人类多元的创造力浓缩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不仅是人类多元智能挖掘的源泉,也能对人们的思想形成深刻启迪。
而对于教育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只有发现和尊重他们的不同,逐渐唤醒他们的潜能,才能真正启动自主发展的源动力,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责任和价值追求。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研究一、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意义非遗艺术是指那些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民间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传统文化逐渐流失,非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构建,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高中课程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解和喜爱非遗艺术,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非遗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构建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和研究,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
1. 课程设置在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兼顾传统非遗艺术形式和现代文化需求,既要保持传统的纯粹性和独特性,又要展现出时代的活力和创新的精神。
可以将非遗艺术融入到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学科之中,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非遗艺术的魅力。
2. 教材编写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教材应该既要严谨地传承非遗艺术的传统,又要填补现有教材的不足,突出非遗艺术的特色和价值。
教材编写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得非遗艺术在教学中更加生动和有趣。
3. 教师队伍建设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需要加强对非遗艺术的培训和进修,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得他们具备更好地传授非遗艺术的能力和素养。
实施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和路径。
1. 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对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的重视和支持至关重要。
只有学校领导将非遗艺术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并且下大力气进行推动,才能够使得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
2. 融入到校本课程高中非遗艺术校本课程应该融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中,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得非遗艺术真正成为高中教育的一部分。
基于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中夏布画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中夏布画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摘要: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
中国作为流传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高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开设与之相关的特色课程。
夏布画是以夏布为载体,结合中国的传统绘画进行制作,使其呈现出优美的艺术特点。
夏布画的教学具有中国传统国画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这种特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中;夏布画;特色课程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国家和许多相关部门开展了许多特色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的载体。
其中夏布画特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夏布是一种传承千年的物质形态,而夏布画是一种年轻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
作为现阶段的高中生他们喜欢新颖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的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1]。
一、高中夏布画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意义夏布画起源于中国四川内江市,内江市有着深厚的历史的积淀和浓郁的绘画氛围,他还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张大千的故乡[2]。
为了将夏布画更好的引入到高中课程当中,需要教师积极去学习夏布画的相关内容,在课堂当中更好地为学生讲述中国的传统。
因此教师也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的框架,不仅只注重学生的单方面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高中特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习夏布画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传承背景下高中夏布画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一)丰富教学形式,构建特色课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积极地寻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夏布画的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之情[3]。
比如,在开展夏布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夏布画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
【内容摘要】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的达17项。
非物质文化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温州“非遗”,合理挖掘并付诸课堂教学,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更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编制建设,有利于高中学生文化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温州“非遗”校本课程开发
一、温州“非遗”的地域魅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中来,其研究领域宽泛了许多,这对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温州市文化艺术史料汇编》中提到,远古时期的温州一带生产的陶器大多为瓯器,“瓯”是当时的一种饮器、盛器,另可做他用。
人们以其盛产之物来名其地,也称温州为“瓯”。
又说“瓯”即“沤”,因水得名,其地位处我国东南,也称为“东瓯”。
春秋时期,温州是越国领土属地,故有“瓯越”之称。
温州的100多项“非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浓厚的地域传承性。
其中如温州的木活字印刷、蓝夹缬、瓯绣、细纹刻纸、龙档、瓯塑、米塑等,都颇具瓯越地域文化特色。
而这些历史内涵厚重的“非遗”,由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组织的保护和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具有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也开始得到相应的扶持,如编梁木拱桥营造
技艺、黄杨木雕、木活字印刷等,都是温州本土的,且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民间艺术。
而今天,我们研究温州“非遗”,并充分挖掘优秀的乡土艺术资源,在高中校本课程中的建设,正是适应了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如何传承及弘扬本土的艺术文化,且有效进行建设性的课程开发,的确提出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非遗”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状及意义
在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针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比较薄弱。
尽管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开发利用比以往更重视,但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而言,虽有所研究,但似乎是理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完善。
(一)现状分析
温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某些领域处于有利地位,可以获得更生动的地方资源,但由于缺乏合理利用意识,地方与乡村之间仍存在许多的不平衡现象,这使非物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鉴于这种不利因素,在地方特别是学校机构,应充分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区域间课程开发与合作,建立一套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广泛参与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其更大的功能和价值。
由于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推行,还需要经过一个理性完善的时期,特别对于“非遗”艺术的开发,还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成熟的阶段。
因此,需要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逐步解决问题。
(二)开发的目的意义
“非遗”的开发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理解
民族艺术文化的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课程开发,使学生逐步了解温州非物质文化,提高他们对“非遗”保护的意识,尊重各民族多元文化。
“非遗”的开发还可以提升高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点,提高艺术修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为弘扬非物质文化及传承做出贡献。
三、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利用案例
(一)在课程开发中的调查与分析
温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积淀深厚,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一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比如,有印染工艺“活化石”之称的蓝夹缬,现在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就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进行文化传扬,来唤起人们保护的意识,同时,需要专业引领,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开发途径。
(二)在课程开发中的利用及对策
对“非遗”进行课程开发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历史风情、乡土工艺、民俗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等,有选择地进入校本课程的实施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导入合适的“非遗”资源,并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校本课程教学及实践活动中。
因此,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对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结合温州当地实际,开
放性、针对性、有效性地进行合理开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以温州龙港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为案例,其中温州“非遗”课程开发系列《建筑艺术篇——廊桥之美》,利用已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非遗”——泰顺廊桥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进行合理的开发。
该课程结合“廊桥”艺术,进行开放式的美术学习,并在瓷盘等材料上进行手工描绘廊桥为主的创作,且吸收摄影、色彩、桥梁模型制作爱好者等的加入。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各自喜欢的材料方式表现廊桥之美,进行创作。
即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共同保护温州当地的文化遗产。
该课程旨在以温州廊桥艺术为载体,通过20个课时的学习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非物质文化,及“非遗”和生活的关系,初步掌握用色的规律及绘画的方法,体验创作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点,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艺术修养。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为弘扬“非遗”及传承做出贡献。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何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自然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将校本课程学习的范畴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
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2008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