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喉的解剖生理喉炎
咽的解剖生理及生理咽炎
![咽的解剖生理及生理咽炎](https://img.taocdn.com/s3/m/0650cb2a05087632301212ce.png)
精选ppt课件
44
22
咽的血管及神经
动脉:咽升、腭升、腭降、舌背、 甲状腺上动脉
静脉:经咽静脉丛与翼丛——面静 脉——颈内静脉
神经:主要由咽丛(舌咽、迷走和 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所司。
精选ppt课件
23
咽的生理学
咽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有以下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 ① 气流出入通道; ②对吸入空气有调节温 度、湿度及清洁作用。
精选ppt课件
36
病因
1. 局部因素 (1)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 (2) 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 (3) 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
及辛辣食物等。 2. 全身因素
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 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 乱、维生素缺乏及精选p免pt课件疫功能低下等。37
病理
1. 慢性单纯性咽炎(chronic simple pharyngitis) 咽粘膜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
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3.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物咳出。 4.萎缩性咽炎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精选ppt课件
39
检查
1. 慢性单纯性咽炎 咽粘膜充血, 血管扩张,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 常有少量粘稠分泌物附着在粘膜表面。
2.慢性肥厚性咽炎 咽粘膜充血增 厚,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多个散 在突起或融合成块。咽侧索充血肥厚。
精选ppt课件
15
咽旁隙(parapharyngeal space)又称咽
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后隙的两侧,
左右各一,形如锥体。底向上至颅底,尖
向下达舌骨;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
扁桃体相邻;外侧为下颌骨升支与腮腺的
深面及翼内肌;后界为椎前筋膜。茎突及
第9讲耳鼻咽喉解剖生理[可修改版ppt]
![第9讲耳鼻咽喉解剖生理[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b15113d5bbfd0a7856734d.png)
二、鼻的生理
(一)呼吸功能 1 调温:丰富的血管 2 调湿:丰富的腺体(每天
1000ml) 3 清洁:鼻毛过滤、粘液毯、
溶菌酶、喷嚏反射。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生理
(二)嗅觉功能:起识别、报警、 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
(三)共鸣作用:硬壁共鸣,增 加声音力度,使其响亮、华丽。
(四)反射功能: 喷嚏反射——清除刺激物 鼻肺反射——调节呼吸
喉咽部
上:会厌上缘 下:接食管(环状软骨下缘,第 六颈椎处) 两侧:梨状窝 会厌谷:舌根与会厌间,异物存 留
咽淋巴环
内环:由增殖体、管扁桃体、腭扁 桃体、咽侧索、舌扁桃体、咽后淋巴滤 泡等组成。
外环:颈部淋巴结(咽后、下颌、 颌下、颏下等)
腭扁桃体:隐窝——表面6-20向深部的 凹陷。其组织为生发滤泡、滤泡间组织 及结缔组织小梁,外有被膜包裹。
二、咽的生理
㈠ 吞咽 ㈡ 呼吸 ㈢ 共鸣与构语 ㈣反射功能:吞咽反射、呕吐反射 ㈤ 免疫:扁桃体能产生淋巴细胞、吞 噬细胞和抗体。对机体有积极的防御保 护作用。 ㈥ 调节中耳气压:吞咽时咽鼓管开放
第四节 喉
一.应用解剖 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下方, 上通喉咽,下接气管。
喉软骨
1.会厌软骨:形如树叶,舌面粘膜 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肿胀。
鼻腔
外壁:上中下三鼻甲及其鼻道组成。 上鼻道——后筛开口。 中鼻道——上颌、前筛、额窦开口。 其中半月裂孔、筛泡、钩突与中鼻甲称 窦口鼻道复合体,为鼻显微手术标志。 下鼻道——鼻泪管开口、上颌窦穿刺 部位,后段粘膜下静脉丛为中老年鼻出 血好发处。
鼻腔
总鼻道:鼻腔外侧壁与中隔之 间的裂隙。
嗅裂: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 裂隙。
耳鼻咽喉科学解剖生理、鼻部疾病
![耳鼻咽喉科学解剖生理、鼻部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02f677b2b160b4e767fcfa2.png)
嗅觉减退 不明显
慢性肥厚性
持续性 少,粘液/粘脓 可有
闭塞性鼻音 无
有
耳鸣
无
有
下鼻甲形态 下鼻甲弹性
粘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 柔软,有弹性
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 结节/桑椹状,鼻甲骨肥大硬实
硬实,无弹性
麻黄素反应 有明显反应
治疗
非手术治疗
小反应/无反应 手术治疗为主
耳鼻咽喉科学
化脓性鼻窦炎
咽鼓管 沟通鼓室与
鼻咽部的管道, 调节中耳腔与外 界气压的平衡, 维持中耳的正常 生理功能。
2019/7/25
14
内 耳 (inner ear)
又称迷路,有骨迷路和膜迷路之分,骨迷路在外,包 套膜迷路,二者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 液,内外淋巴液不直接相通,外淋巴液与脑脊液相通。
内 耳 (inner ear)
3. 鼻内窥镜检查:判断鼻腔粘膜尤其窦口粘膜病变。
耳鼻咽喉科学
急性鼻窦炎检查
前鼻镜像
后鼻镜像
耳鼻咽喉科学
检查
5.鼻窦X线片及CT检查:示鼻窦粘膜增厚、窦腔 密度增高、上颌窦可见液平面。
6.穿刺冲洗法:拟诊上颌窦炎,在抗菌素控制下, 退烧后可用,观察有无脓液,并做细菌培养。 有诊治之功效。
耳鼻咽喉科学
鼻 窦 (nasal sinuses)
为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共有4对,与鼻腔相通。 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
开口——中鼻道 后组鼻窦 后组筛窦 :开口——上鼻道
蝶窦:开口——蝶筛隐窝
鼻窦正、侧位示意图
额窦 筛窦
上颌窦
额窦
筛窦
蝶窦
2019/7/25
上海职工医学院医疗系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课件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3905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b.png)
吞咽和呼吸的产生过程
吞咽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经过咽部通道进入食道 ,再进入胃。在吞咽过程中,软腭、咽后壁、食道上括约肌等结构协同作用, 确保食物顺利进入食道。
呼吸过程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生理过程。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 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在呼吸过程中,声带、气管、支气管等结构协同 作用,确保气体顺利进出肺部。
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耳鼻咽喉疾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 治疗方法。如慢性鼻炎可以使用鼻炎药水 、抗过敏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耳鼻咽喉疾病,如扁桃体 炎、声带息肉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等可用于治疗慢性 咽炎等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 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刺激性 气体的吸入等。
03
嗅觉感受器
鼻腔内有嗅觉感受器,能够接收气味分子并传递到大脑,产生嗅觉。
嗅觉的产生过程
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结合
当气味分子通过鼻腔进入鼻腔内部,与嗅觉感受器结合,引发一 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神经信号传递
嗅觉感受器将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 脑皮层,产生嗅觉。
大脑解析气味
大脑对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进行解析,识别出不同的气味,并产生相 应的感知和记忆。
鼻子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呼吸功能
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入口,能够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
持人体正常代谢。
嗅觉功能
鼻子能够识别各种气味,帮助 人们辨别环境中的气味变化, 如食物的新鲜程度、危险的气 体等。
Hale Waihona Puke 清洁过滤功能鼻子能够过滤吸入的空气中的 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 下呼吸道和肺部不受外界污染 物的侵害。
耳鼻喉头颈外科PPT课件 咽的解剖及生理
![耳鼻喉头颈外科PPT课件 咽的解剖及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7dae6daa00b52acec7ca59.png)
腺样体疾病
一、急性腺样体炎:
常见于3-10岁的儿童,男女无差别。 【病因】 细菌或病毒感染。 【表现】 鼻塞、发热、头疼、全身不适等。 【检查】 小儿鼻内镜、小儿纤维鼻咽镜。 【治疗】 休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减充血剂滴鼻。
二、腺样体肥大 (adenoid vegetation)
儿童6-7岁时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多见于3-4岁儿童,成人罕见。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全身症状:
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 磨牙,遗尿等。
检查:
✓ 视诊“腺样体面容” 。 ✓ 鼻内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红色团块状隆起。 ✓ 触诊:鼻咽部顶后壁触及淋巴组织团块。 ✓ CT,MRI。
【治疗】
及早手术切除。
✓ 刮除术 ✓ 鼻内窥镜下电动吸切术 ✓ 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
鼻咽部—咽后淋巴结—颈深淋巴结上群。 口咽部—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中群。 喉咽部—穿过甲舌膜—颈深淋巴结中群。
第二节 咽的生理学
咽的生理学
一、呼吸功能: 二、吞咽功能: 三、言语形成: 四、防御和保护功能: 五、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六、扁桃体及咽淋巴环的免疫功能:
咽部疾病
急性腺样体炎 腺样体肥大 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
嗽等轻微症状。 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口臭。 扁桃体增生肥大,睡时打鼾,吞咽及言语共鸣障碍。 隐窝脓栓被咽下,细菌、毒素被吸收,出现消化不
良、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检 查】
1. 扁桃体与舌腭弓慢性充血。 2. 扁桃体表面不平,有疤痕,扁桃体缩小,扁
桃体与咽腭弓粘连(纤维型)。 3. 挤压隐窝口有黄、白色干酪样物排出。 4. 常有一侧或两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四章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0d21a90740be1e650e9ab2.png)
·鼓室下壁。鼓室下壁又称颈静脉壁,为一薄骨板,将下鼓室与颈内静脉和颈静脉球相隔。鼓室下壁 先天性缺损时,颈静脉球突入鼓室,透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蓝色的颈静脉球。
·鼓室前壁。鼓室前壁又称颈动脉壁,其下部通过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鼓室前壁有两个开 口,为鼓膜张肌半管开口和咽鼓管鼓口。
·鼓室后壁。面神经垂直段在此通过。鼓室后壁上部有鼓窦入口,鼓室借此与鼓窦及乳突相通。 ·鼓室内壁。鼓室内壁又称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鼓室内壁正中为鼓岬,其后上方为前庭窗(卵圆 窗),后下方为蜗窗(圆窗)。前庭窗上方为外半规管凸和面神经管凸。面神经的水平部管凸位于前庭窗 上方。外半规管凸位于面神经管凸后上方,易被胆脂瘤破坏而引起眩晕。
图4-3 正常鼓膜的结构
(2)鼓窦。鼓窦为鼓室后上方较大的含气空腔。鼓窦向前与鼓室相通,向后通乳突小房。鼓窦上方 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是乳突小房与鼓室相通的要道,也是中耳乳突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3)乳突。乳突腔呈蜂窝状,内含许多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小房,且各小房彼此相互连通, 其内由 无纤毛黏膜覆盖。乳突后壁借骨板与乙状窦和颅后窝相隔。根据乳突小房发育程度的不同,乳突可分 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4类。
4.1.1 耳的应用解剖
耳共分为3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见图4-1)。
图4-1 耳的组成及结构关系
1.外耳
耳鼻咽喉科ppt课件
![耳鼻咽喉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336fa77232f60dccca123.png)
编辑版ppt
10
急性扁桃体炎
【检查】
1. 一般查体:体温升高急性面容,咽部 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腭弓最 严重,扁桃体隐窝可有脓性分泌物。
2.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
高。
编辑版ppt
11
急性扁桃体炎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 查体 + 血常规
1.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
• 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 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 4~6日;
•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 主要侵犯1~7岁小儿
编辑版ppt
5
疱疹性咽峡炎
• 表现为咽部充血,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数个 (少则1~2个,多达10余个)小的(直径1~ 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红 晕加剧扩大,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此种黏膜 疹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也可位于软腭,悬雍垂, 扁桃体上,但不累及齿龈及颊黏膜。
编辑版ppt
3
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常见病多发病------ “四炎一聋” 鼻炎鼻窦炎 咽炎及扁桃体炎 喉炎 中耳炎 耳聋
编辑版ppt
4
疱疹性咽峡炎
• 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 )引起的以急性发热 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 传播快;
编辑版ppt
14
慢性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
1.常有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
2.小儿患者可出现睡眠打鼾、呼吸不畅、吞 咽或言语共鸣障碍。
3.可出现消化不良或头痛、乏力、低热等全
身反应。
编辑版ppt
15
慢性扁桃体炎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及生理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及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adc8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7.png)
演讲人
目录
01. 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 02. 耳鼻咽喉的生理功能 03. 耳鼻咽喉疾病的病理机制 04. 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耳鼻咽喉的解剖 结构
1
耳部解剖
01
外耳:包括耳 廓、外耳道和
鼓膜
02
中耳:包括鼓 室、咽鼓管和
听小骨
03
内耳:包括耳 蜗、前庭和半
规管
04
耳神经:包括 听神经、前庭 神经和面神经
底
06
鼻咽:位于鼻腔 和口咽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7
口咽:位于口腔 和喉部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8
喉咽:位于喉部 和气管之间,是 呼吸和消化系统
的共同通道
09
声带:位于喉室 两侧,是发声的
主要器官
பைடு நூலகம்10
鼻窦:位于鼻腔 周围,是鼻腔的 附属结构,具有 调节温度和湿度
的功能
耳鼻咽喉的生理 功能
耳鼻咽喉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4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 者的症状、病程、 家族史等
实验室检查:如血 液检查、分泌物培 养等,了解病变的 性质、病因等
体格检查:检查耳 鼻咽喉的形态、功 能、分泌物等
内镜检查:如鼻内 镜、喉镜等,直接 观察病变的形态、 范围等
影像学检查:如X 线、CT、MRI等, 了解病变的部位、 范围、性质等
进入气管
气管:输送氧 气,排出二氧
化碳
鼻腔:过滤、 湿润、温暖空
气
喉部:发声, 调节呼吸
肺:进行气体 交换,维持生
命活动
发声功能
01
声带振动:声带在气流 作用下产生振动,发出 声音
喉解剖生理、喉炎、喉肿瘤
![喉解剖生理、喉炎、喉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8af3f042aeaad1f346933fc9.png)
四、扩散转移
直接扩散
扩散转移
淋巴转移:
声门上区癌转移率 33.3~62.0%;
声门下区癌转移率 13~20%;
声门区癌甚少转移。
扩散转移
血行转移:
- 全身转移率为1~4%。 - 肺最多,次为肝、骨。
扩散转移
五、临床表现
▪ 声门上型 ▪ 声门型 ▪ 声门下型 ▪ 声门旁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喉的血管
喉上动脉 甲上动脉→喉上动脉→喉上部
喉下动脉 甲下动脉→喉下动脉→喉下部
静脉:喉上、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分别注入甲状腺上、下静脉。
喉的淋巴引流Laryngeal lymphatic circulation
按喉淋巴管分布的关系,把喉的淋巴分为4区,各 区淋巴管间互不相通。
声门上区:淋巴丰富 杓会厌襞前端→梨状窝前壁→甲状舌骨膜→颈总动脉分叉 处
三、分区分期
声门上区 声门区 声门下区
分区分期
喉上部 声门上部 声门区 声门下区
诊断
UICC分期
UICC 国际抗癌协会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TNM
T 原发肿瘤 Primary Tumor N 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Lymph Nodes M 远处转移 Distant Metastasis
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锁 骨下动脉
运动支→除环甲肌以外的所 有喉内肌
感觉支→声门下区感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小儿喉解剖特点
高: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 松:小儿喉黏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 小:小儿喉腔、声门狭小 软:小儿喉软骨较成人软
喉的生理功能
Physiology of Larynx
咽解剖生理及生理咽炎-PPT课件
![咽解剖生理及生理咽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f4607c3c1ec5da51e2702d.png)
3. 全身治疗 (1) 抗病毒药物 (2) 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3) 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4. 中医中药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 六神丸等。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
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
弥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
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
下方—鼻咽峡。
两侧—咽鼓管咽口、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园枕、咽隐窝;
咽峡由上方的悬 雍垂和软腭游离缘、 下方舌背、两侧舌
上唇
软腭 腭咽弓 扁桃体 腭舌弓 舌 下唇
腭弓和咽腭弓所围悬雍垂 咽后壁 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两弓之间为腭扁桃 体,咽腭弓的后方 有咽侧索。
口腔顶盖称腭。前2/3为硬腭,由 上颌骨腭突和腭骨组成;后1/3为软腭; 口腔下方为舌和口底部,舌后端有盲孔, 舌后1/3为舌根,有舌扁桃体。
防御保护功能
主要通过咽反射来完成。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与咽肌的运动, 尤其是吞咽运动密切相关。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扁桃体为末梢免疫器官,其生
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同时可
以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
体,如T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 及免疫球蛋白等。
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是咽
织构成,内含
许多结缔组织 网、淋巴滤泡、 淋巴滤泡间组 织。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686f76f1aff00bfd51e15.png)
19:46
(4) 外壁: 主要由鼓膜构成。鼓 膜为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有 弹性的薄膜,成人呈椭圆形、浅漏 斗状,高约9mm、 宽约8mm、厚 0.1mm。鼓膜自外上斜向内下,与 外耳道底约成45°角,婴儿鼓膜的 倾斜度更为明显,几成水平位。
19:46
•
防御保护功能 咽黏膜的腺体分 泌液中含有溶菌酶,有杀菌和抑菌 作用。在吞咽或呕吐时,咽肌收缩 可暂时封闭鼻咽和喉部,避免食物 返流入鼻腔或吸入气管。 • 免疫功能 咽部的淋巴组织构成 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可抵御经 口、鼻侵入的病原体。
19:46
•
共鸣作用 咽腔可根据发声的 需要而改变其大小和形状,产生 共鸣,从而增强发声效果 。 • 调节中耳气压 吞咽时,由于 腭帆张肌收缩,咽鼓管咽口开放, 空气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以调节 中耳与外界气压的平衡,维持中 耳正常的传音功能。
19:46
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ostiomeatal complex)
指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解 剖区域(即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 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 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 、前 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19:46
19:46
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 前
19:46
19:46
•
腭扁桃体 俗称扁桃体,位于舌腭弓与咽腭 弓之间的扁桃体窝中,左右各一, 表面有10~20个隐窝开口。隐窝深 浅不一,常有细菌存留。扁桃体上 隐窝的盲端可深达扁桃体被膜。扁 桃体外侧面为结缔组织被膜,与咽 肌附着不紧密,易于手术剥离 。
19:46
咽的生理
•
呼吸功能 咽腔是呼吸的通道, 对吸入的空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 的作用,但弱于鼻腔。 • 吞咽功能 当食团接触舌根及咽 峡粘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吞咽动 作一经发动即不能中止。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4:喉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4:喉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39006c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0.png)
喉(一)解剖一、喉的位置1.发音器官,呼吸的重要通道。
2.上通口咽,下接气管。
前面皮肤、皮下组织、颈部筋膜及带状肌两侧甲状腺上部、胸锁乳突肌及深部重要血管神经后方喉咽及颈椎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下方。
上端为甲状舌骨膜与舌骨,通向咽部(相当于第3颈椎平面)。
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连接气管(相当于第6颈椎)。
3.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和粘膜构成。
二、喉软骨单一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
成对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
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共同构成喉支架——喉部最大的软骨。
喉结:左右两块甲状软骨板在前方正中融合形成,男性甲状软骨前缘角度较小,上端向前突出,称为喉结,为成年男性的特征。
女性近似钝角,喉结不明显。
1.环状软骨甲状软骨的下方。
第一气管环之上,形如环,前部称弓,后部称板。
是喉软骨中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保持喉的形状和呼吸通畅至关重要。
以环甲膜与甲状软骨连接。
2.会厌软骨位于喉的上部,扁平形如叶片状;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黏膜下组织疏松,发炎时易肿胀;会厌防止食物进入喉腔。
3.杓状软骨形似三角锥体,位于环状软骨的上外缘;与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
三、喉的连接1.环甲关节2.韧带3.环杓关节4.甲状舌骨膜四、喉韧带及喉膜喉的各软骨之间,喉和舌骨、气管之间均由纤维韧带互相连接。
1.甲状舌骨膜喉上神经内支、喉上动、静脉经此进入喉内。
2.环甲膜喉梗阻经此行环甲膜切开或穿刺。
3.喉弹性膜宽阔的弹性组织,左右各一,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称为方形膜。
4. 韧带舌会厌韧带甲状会厌韧带舌骨会厌韧带环甲关节韧带环杓后韧带环气管韧带五、喉肌喉内肌:位于喉的内部,与声带运动有关喉外肌:位于喉的外部,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作用是使喉体上升或下降,固定喉体。
六、喉腔喉腔以声带平面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1.声门上区声带平面以上的区域,包括喉前庭、室带、喉室喉前庭:位于喉入口和室带之间喉入口: 会厌游离缘、双侧杓会厌襞、杓区、杓间区室带:也称假声带,喉腔侧壁上软组织隆起,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并与之平行喉室:介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梭形腔隙。
耳鼻喉学课件咽部解剖生理
![耳鼻喉学课件咽部解剖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2fc95ec77da26924c5b0cf.png)
2021/4/27
12
2021/4/27
13
咽隐窝
咽鼓管 咽口
2021/4/27
咽鼓管圆枕
14
顶后壁:由蝶骨体、枕骨底部和第1、2颈椎构 成。鼻咽顶外侧靠近颅底的破裂孔和岩尖,封 闭破裂孔的纤维组织与咽腱膜相连,肿瘤组织 易借此通道易侵入颅内。顶部与后壁移行处粘 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集聚,称腺样体 (adenoid),又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肥大
咽部的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的淋巴组织所局限时,可扩散 或转移至相应的外环淋巴结。
2021/4/27
28
咽后淋巴结
下颌
淋巴结
咽
的
淋 颌下淋巴结 巴
组 织
颏下淋巴结
2021/4/27
咽淋巴环
腺样体 咽鼓管 扁桃体 腭扁桃体
咽侧索 舌扁桃体
29
咽淋巴环
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 腭扁桃体 舌扁桃体
2021/4/27
咽峡(fauces),系由上方的悬 雍垂(uvula)和软腭游离缘、 下方舌背、两侧腭舌弓 (glossopalatine arch)和腭 咽弓(pharyngopalatine arch) 所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口咽后壁平对2、3颈椎体。
2021/4/27
19
2021/4/27
咽峡isthmus of fauces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 舌弓腭咽弓及舌背共同围成。
2021/4/27
21
扁桃体
2021/4/27
22
喉咽
后壁平对第 36 颈椎; 前面自上而下有会厌、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
所围成的入口,称喉入口,经此通喉腔。在 喉入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名为梨状窝 (pyriform sinus),梨状窝下端为食管入口。 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称环后隙 (postcricoid spa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局部症状:咽喉痛,吞咽 时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
3、检查:会厌充血、肿胀, 严重时可见球形会厌,可以形 成脓肿
治疗: 抗感染:抗菌素+糖皮 质激素 气管切开术 其他
急性喉炎:喉粘膜的急性卡他
性炎症,好发于冬春季节
病因:
1、感染:初为病毒可继发细 菌感染
2、用声过度
3、其他
症状:声嘶 咳嗽、咳痰 喉痛
喉的生理
1、呼吸 2、发音 3、保护下呼吸道 4、屏气
喉的急性炎症 性疾病
急性会厌炎:急性声门上喉炎,
耳鼻喉科急症,成人及儿童均 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病因:1、感染:细菌感染为主
2、变态反应
3、其他
病理:
急性卡他型:多见
急性水肿型:易发生喉阻塞
急性溃疡型:少见,病情发展 迅速且严重
临床表现:
治疗:声休 雾化 抗感染及中药
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6m~3y
儿童,易发生喉阻塞--儿科 急症。
病因: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或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流 感、麻疹、百日咳
临床表现:声嘶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喘鸣和吸气
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
鉴别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 喉白喉;喉痉挛
治疗: 1、 抗感染+糖皮质激素 2、 气管切开 3、 支持治疗
病因: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 当 病理:早期水肿;中期纤维化 及透明变性;晚期上皮增厚及 角化 临床表现:声嘶:间隙性 治疗:禁声
手术
声带息肉:
病因: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 病理:Reinke间隙局限性水肿, 血管扩张或出血,表面为正常 鳞状上皮
临床表现:持续性声嘶
治疗:手术
声门下区、杓区、杓会厌皱 襞存在粘膜下层,炎症时容 易肿胀
Reinke间隙
喉腔
声门上区
声门区
声门下区
声门旁间隙:前外界-甲状 软骨;内下界-弹性圆锥; 后界-梨状窝粘膜
血管
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分出的喉 上动脉及环甲动脉;甲状腺下 动脉分支喉下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分别 汇入甲状腺上、中、下静脉, 最终汇入颈内静脉。
喉的应用解 剖学
分界:上端为会厌下缘,下 端至环状软骨下缘,成人相
当与第3~5颈椎平面。
组成:软骨、肌肉、韧带、 纤维结缔组织和粘膜
软骨:单个及成对
单个:会厌、甲状、 环状软骨
成对:杓状、小角、 楔状软骨
韧带及膜
韧带:甲状会厌、环甲关节、 环杓后、舌骨会厌、舌会厌、 环气管韧带
膜:甲状舌骨膜、环甲膜、 喉弹性膜
喉肌
喉外肌: 升喉肌群:甲状舌骨、下颌 舌骨、二腹、茎突舌骨肌
降喉肌群:胸骨甲状、胸骨 舌骨、肩胛舌骨、中咽缩及 下咽缩肌
喉内肌: 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 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 声带紧张肌:环甲肌 声带松弛肌:甲杓肌(声带肌) 会厌活动肌:杓会厌肌及甲状 会厌肌
粘膜
大部分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 皮。
淋巴
声门上区-颈深上淋巴结 声门下区-颈深下淋巴结 声门区-淋巴组织较少
部分喉切除术的理论基础
神经
迷走神经的分支:喉上及喉返神 经 喉上神经:内支:感觉
外支:运动-环甲肌 喉返神经:左侧-主动脉弓
右侧-锁骨下动脉 支配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内肌
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1、 组织疏松,容易发生肿胀 2、 位置较高 3、 软骨钙化不全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上、
下呼吸道的急性弥漫性炎症, 2y以下儿童多见,好发于冬季。
病因:气候+小儿免疫功能低 下。
病理:粘膜充血、分泌物增多、 形成伪膜及干痂
临床表现:急性喉炎+气管支 气管炎表现
治疗: 气管切开 抗感染+糖皮质激素 支持治疗
喉的慢性炎症 性疾病
慢性喉炎:喉部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
病因:用声过度
有害气体及粉尘
鼻腔、鼻窦或咽部慢性 炎症
急性喉炎迁延
下呼吸道慢性炎症
病理:粘膜扩张充血、淋巴细胞 浸润、间质水肿、粘液腺分泌增 加。
型 肥厚性:以室带肥厚多见 萎缩性:声门闭合不全
治疗:去除病因 雾化吸入 中药
声带小结:歌唱者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