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纹样

图腾纹样
图腾纹样

浅析图腾纹样

摘要: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图腾文化”中的传统纹样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凤”纹样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也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凤鸟作为一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飞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一种驱邪消灾、纳福迎祥瑞之鸟,与华夏民族传统的思维认知观念、审美创造思想、价值道德判断等紧密相联。在一定程度上凤鸟象征了华夏民族精神理念,体现出古典的审美形式。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有着中国文化渊源的凤纹则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形式和文化符号,对其进行研究和运用就成为了一种新的灵感来源。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腾纹样;凤纹;现代设计

作为世界上文化脉络存续及发展较为完整的中华文明,以其所独有的生存环境、社会背景及多元化的民族、民俗等特点造就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和表达方式。蕴含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图腾文化”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所谓图腾,在一定程度上即“纹样”,也称“纹饰”,它必须依附于工艺品或工业品的本体上,是不具有独立价值的,纹样的本质包括了其功能基础、符号意义以及审美价值。长久以来,传统文化中的“图腾文化”一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这是因为它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腾文化中的传统吉祥纹样源于商周,流传于秦汉,成熟于宋,兴盛于明清。它不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腾是对某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的有母的的崇拜。图腾崇拜是初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图腾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已经源远流长,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我们不难发现图腾承载并且反应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 一龙图腾 说到图腾,就不得不说到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动物——龙。说它是动物,实际上无人见过龙的庐山真面目。《尔雅翼.释鱼》说:“龙,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角似鹿,头似驼,颈似蛇,腹似蜃,磷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只有具有伟大的“包容”与“和谐”精神的中国人,才有本事 将诸多不相干的物质原件,高度调和而构成和谐的有机体。这与其说是中国人创造 天才的表现,毋宁说是民族文化、心理、性格、精神、思维、以及道德的综合反映。1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云龙,中国人最喜欢以龙为山川、城镇、爱子……..命名。像青龙,天龙,飞龙之类的名字,遍地都是;蟠龙,飞龙,升龙之类的艺术造型,随处可见。中国的皇帝着龙袍,坐龙椅,以龙来装饰自 己的宫殿器物,服饰,并把自己认作龙,所谓龙颜、龙体、龙座、龙子龙孙无不适 指皇帝言的。中国的百姓也喜欢用龙来比喻英雄,如“龙虎斗“,”龙游浅水“、”龙眼识珠“。中国民间每年正月,各地都有耍龙灯的活动;五月端午,江南水乡则 有龙舟竞渡。生下贵子,最大的祝愿就是”龙凤呈祥。“无一不说明:中国人心中 最大崇拜物就是龙。 龙无疑是帝王的象征,但这种象征已经深深植根与远古的龙图腾中。闻一多曾说过:“图腾式的民族社会早已变成了国家,而封建王国又早已变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这时一个图腾生物已经不是全体族员的共同祖先,而只是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2其实当时原始的民主政体被封建专制政体代替之后,民族周身的神经即开始 麻木,唯有皇帝才是民族最活泼的灵魂,皇帝即等于整个民族,皇帝所崇拜的图腾, 1《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刘毓庆 2002年出版 2《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一卷第70页

中国从古到今的吉祥图腾有哪些

中国从古到今的吉祥图腾有哪些? 【麒麟献瑞】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龙生九子】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 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 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 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 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 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 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 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 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见于周、成于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挻 吩厣褡谠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中国传统文化之图腾

一 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民俗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家都曾卷入这一热潮,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研究或考察过这一稀奇的文化现象。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资料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文化遗迹直至近代的各种图腾文化现象均有发现。云南少数民族中,新平鲁魁山彝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图腾意识,滇池地区的彝族村寨和武定三台山彝族尚有较为完整的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及与此相关的神话。 滇池地区的萨咪族主要崇拜虎和龙,山地氏族崇虎,认为群体的祖先是吃虎奶长大的。近代彝族各村寨均有在寨门立石虎的习俗,并将披虎皮作为最大的殊荣。水边氏族传说其始祖是女人与“龙”交配而生,并有龙父人母的神话。祭龙仪式是人们宗教生活中的盛典,不但祭水龙也祭地龙,村社后山均有神树林,林中的“龙树”是宗族的祖先和保护神,攀折神树被视为掘其祖坟,将受到习惯法严酷的惩罚,甚至有杀身之祸。恰普鲁氏族崇拜蜘蛛,认为蜘蛛曾经保护过群体的始祖;阿的氏族崇竹,传说他们的祖先在竹林中生出;阿卡氏族崇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鸟卵孵化出来的。总之萨咪部落氏族繁多各有其名,据呗耄经书记载,原始的氏族名称尚有青牛、白马、黑熊、黄狗等氏族,亦有白鹭、青雀、黑鹰、绿水鸟等氏族。wù@①@②山各氏族有女子与蛇交配而生其始祖的神话,九连山各氏族则有男子与牝狼结合而生族祖的传说。 云南新平鲁魁山大寨黑彝,元江沙马头及大明庵各寨彝族,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尚保留有许多的图腾名称,例如獐子、绵羊、岩羊、水牛、蛤蟆、白鸡、绿斑鸠、黑斑鸠、黑甲虫、细芽菜、香苕草、芭蕉叶及象牙、茭瓜、饭箩、猪槽等各式各样的图腾名称[1]。时至今日,鲁魁山大寨彝族的图腾文化遗迹还十分明显,尽管由于大寨的迁徙和氏族人口的流动,他们的图腾制主要以残余的形式遗存下来,并与其它民间信仰交融混杂而汇为一流。 云南武定县万德白露等地的彝族,在三四十年代亦十分盛行图腾制,他们的氏族名称有蜂氏族、虎氏族、鸟氏族,以及獐子、白鹿、猴子、黄牛、蛇族、水族、地族、火族、风族、山族、及牛、马、鸡、羊、鸭、谷、竹、梨树、酒壶等各种氏族。近年来我们曾多次到武定调查图腾文化,发现他们的图腾观念在逐渐消失,人们不再把图腾奉为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氏族组织以图腾命名的习俗亦仅见于巫师经典,唯有古老的口头文字中保留有少许神话。 在彝文史籍中亦可找到不少古代图腾制的实例。《梅葛》中说,在讨亲嫁女的那天,要用树枝搭棚子,青松毛铺地;要用“五炷喜香一壶酒,一支羊膀半爿肉”去迎新人。姑娘不愿走,哀哀地唱着哭嫁的歌:“什么是鸟王?凤凰是鸟王。凤凰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竹鸡箐鸡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绿斑鸠带信来,我才到你家;布谷鸟带信来,我才到你家……”这些动物几乎全是近代彝族的图腾,这从民族学调查中可以获悉。《梅葛》又说,楚雄州彝族生小孩必须到图腾神物前去祈祷并取名字,这样娃儿容易养育。“马樱树下清水流,清水挑来洗娃娃,娃娃就象马樱花……松树林中取名字,荞子花中取名字……”,这里的松树、荞子和马樱花,都是近代楚雄彝族的图腾植物,著名的昙华山插花节便是实例。 滇南彝族的图腾就更丰富了,从史诗《查姆》中反映出来的即有石蚌、苍鹰、尖刀草、小绿雀、葫芦、蜂等。据史诗《查姆》说,洪水泛滥后,天神为了寻找人烟,派出各种动物四处寻觅,“喜鹊啊喜鹊,你成天到处飞,格见着大葫芦?”喜鹊叽叽喳喳地叫:“没有见到兄妹俩,要是见着嘛,早早飞来将喜讯传。”由于喜鹊良心好,天神封它专门传喜讯,从此以后“喜鹊房前来做窝,站在枝头唱得欢!”这便是后世人们喜欢喜鹊的原因,亦是古代彝族视为图腾的缘由。 蜜蜂在帮助天神寻找人烟时也十分努力,所以天神也给予它相当的荣誉:“辛勤的小蜜蜂呵,世上百花任你采,四季鲜花你先尝;鲜花酿蜜香又甜,后世子孙喂养你!”从此以后“百

中国的图腾文化

中国的图腾文化 实例举出中国社会五千年以来有关于龙图腾相关的 设计作品,深入探讨其美学原理及形式美学表现手法,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龙文化在中国的图腾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 人们对于古代社会关于龙图腾相关设计的美学价值。 中国人的图腾“龙”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与图腾文化,中国古代的匈奴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他们以游牧为生,生性好战,性格刚毅,整个民族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等等。这些图腾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特质或是民族需求而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图腾文化。所以图腾文化作为最古老最原始最奇特的文化现象,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它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 龙,传说是一种身上长有鳞片、长了一对角、似蛇非蛇但是比蛇大数倍,即会飞又会走,能隐能现,能腾云驾雾的一种神话动物。虽然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象征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中国人还是把龙这种神异的动物作为

代表整个中国的图腾。很多年来,各族人民视龙为神物。龙不仅是民族的象征,龙也是中国帝制时期的皇帝象征物。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帝治理的国家兴旺发达称“龙腾虎跃”等等,由此可见龙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所创造设计出的作品来看,更能体现出这一图腾神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与艺术文化交流中间的重要性。 龙文化 一说到龙,很多外国人都会想到中国,可见在无形之中,龙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象征,而要我说它更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久远的一种文化,同时也是延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虽然龙是臆想出的灵物,但是它却影响了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古代的中国,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一种信仰。我认为龙文化对于中国文化进程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文化形 式是在艺术表现形式当中。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创造事物,并且这些活动是与当时所处的年代应有的艺术创造息息相联,中国人早期的创造事物的活动与人民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人们也常从社会现象的细节中得到艺术的启发,并创造出又实用又美观的事物。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设计当中,龙的形象随处可见,形式也多样多彩,其中包含着雕刻、陶瓷器皿、剪纸、装饰、建筑、染织、刺绣等。许多的设计都饱含着中国人对于龙的崇拜、强大的象征及中国传统的审美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图腾崇拜

中国历史上的图腾崇拜 摘要:本文从图腾的涵义、图腾崇拜这两个方面介绍了图腾,阐述了自古以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图腾;图腾崇拜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 一、图腾的含义和图腾物 (一)图腾的含义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其他民族中也有与此意义相同的名称。图腾说虽然来自于西方学者,但是通过分析古籍中的有关记载,中国远古氏族部落也有过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样的图腾崇拜时期。 图腾是产生于原始时代的一种十分奇特的文化现象,其产生的基础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原始人先后产生了三种图腾涵义:图腾是血缘亲属;图腾是祖先;图腾是保护神。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于是图腾崇拜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所以有时候运用图腾来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图腾物 纵观历史上个民族的图腾物象,种类非常之多,被尊为图腾者,从多至少依次是动物植物无生命物自然现象人。图腾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取决于该地区的动物群和植物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图腾基本上是该地区或相邻地区的存在物,如无虎之地绝不会以虎为图腾。各地区氏族在选择图腾时,往往偏重于大动物,如果一个部落所在地有象、虎、豹、熊等,则多以这些动物为图腾。 最早的图腾物很可能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与人类较为相似,比较容易被认为是同类。植物图腾的种类也有很多,主要是一些可食或可用的,如松、柏、稻、荞、等等;而无生命物和自然现象的图腾出现得要晚一些,前者有石、工具、人造物和生活用具等,后者有太阳、月亮、星星、雷、火、风、云、海等。 人们一般都会以为一个部落、氏族或者家庭都只有一个图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图腾崇拜历史上,固然有只崇拜一个图腾的群体,但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腾的群体也不少见。例如海达人尊崇鹰图腾,在一个家庭的前柱上,顶端作大鹰,底下为熊,两种都是男主人的图腾,中间刻狼,是女主人的图腾;另一家庭的前柱上,狗和鱼雕于顶上,下为大乌鸦,最下是杀人鲸,前两者是女主人的图腾,猴子是男主人的图腾。

中国图腾标徽-吉祥符号

中国先民用丰富的暗示力和 象征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 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 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 融为一体,超脱而浑厚。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直到明清的吉祥符号,这种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都有所体现,并在艺术设计的美学领域中具有极高的借鉴、赏析价值。如何运用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设计服务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面与之对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象中国那样把自然的地位放得如此重要,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华夏文明发源地)富裕而开阔,到处是奔跑的犀牛与大象。人们生活在山泽原野之中,与宇宙天地及自然界奇禽异兽的活泼生命相接触,感受到无穷的气与魔力,他们用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超脱而浑厚。纵观中国绘画,始终融意境与画面,以流动的、有规律的线纹与天地间的大气流动相协调,把绘画艺 术带入一个耐人回味的性灵境界。如俗称'马一角、夏半边'的 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即以边角之景捕捉自然界最精美的 部分,生'以小观大,以偏概全,以虚拟实,以意造境'的效果, 获得'笔有尽而意无穷'的趣。其实,不仅是绘画,从远古时期 的图腾直到明清的吉祥符号,这种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都有所体现,并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图腾即徽帜,是严格的族象征,

当原始人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后,该地一种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因有益,或因有害,就对其产生崇拜,这就是原始图腾。这时的自然图腾崇拜物,是区别不同人类群体的标志,在与之共处的过程中,原始人就把它们当作了保护神。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酋长和奴隶社会的贵族,利用图腾神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把自己说成是祖先神在世间的代表,于是出现了祖先象征,即大量的人与动植物合一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纹样

中国官服纹样 麒麟纹 一品为麒麟。 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 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 麟为长。”是龙、凤、麟、龟 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 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 是:“麒,仁兽也。麋身牛尾, 一角。麟,牝麒也。”“麒 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 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 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 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 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 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 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龙纹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 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 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 又能兴云致雨, 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 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 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 等都“乘雨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 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 叫螭龙,无角的叫虬。龙作为服饰的纹 样,当在夏商之际就已经产生。「十二章 服」中的龙纹,根据唐朝孔颖达「龙取 变化无方」的解释,是图腾象征和崇拜。 如《周易》中就记载:「象曰:潜龙勿用, 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斗牛纹 《名义考》:“斗牛如龙而觩角。” 觩角即角作曲貌,一如弓鞬式。 形异于龙、蟒之角。《埤雅》:“虚 危(星名)以前像蛇,蛇体如龙”。 故知斗牛纹并非牛形,而是一种 想象的形象。《宸垣识略》:“西 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 遇阴雨作云雾……且视之,湖冰 破裂一道已纵去。”亦谓非真牛 形。又故宫太和殿脊兽中有斗牛 一兽,头不作蟒形,遍体作鳞片, 尾与麒麟尾相似。此兽纹亦用于 服饰。斗牛纹服,决于飞鱼之服, 属赐服之一。 飞鱼纹《山海 经·海外西经》:“龙鱼陵 居在其此,状如狸(或曰龙 鱼似狸一角,狸作鲤)。” 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 如龙,鱼身一角。《明史·舆 服志》: “张瓒为兵部尚书服蟒? 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 服蟒’。张瓒对曰:‘所服 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 非蟒也’。”至明时,飞鱼 纹类蟒形,有鱼鳍、龟尾, 亦有两角。飞鱼服是次于蟒 衣的一种荣重服饰。

中国古典图腾美术教案

中国古典图腾美术教案 【篇一:神秘的图腾柱教案】 课题:神秘的图腾柱 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类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述说法、欣赏法、提问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了解图腾柱,开发想象思维,用各种方法完成有自己特 色 的图腾柱。 教学目标: 1.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品 2.能选择泥塑或者绘画的方法,尝试把各种形象组合成一个图腾柱。 3.对图腾柱艺术发生兴趣,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选择泥塑或绘画等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教学难点: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柱造型。 教具: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我们来接触一下又神秘又怪异的图腾柱。 2.请同学们翻开书本,什么叫图腾柱,在书本里找出答案。培养学 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 3.图腾柱从古代人的崇拜对象演变成为现代人的装饰品,更由于其 神秘美丽、风格独特的造型,也成为了广场、公园、游览区的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讲授新课: 1.出示印第安图腾柱图片,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在哪些地方有这种感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征。看,由一个串一个的形态夸张的怪人\怪兽构成的图腾柱,多么神秘,怪异. 眉毛:很粗很浓很长,感觉很凶狠 眼镜:很大,圆圆的的瞪着人,看的更远、更多(作用) 鼻子:很大,鼻孔也很大 嘴巴:大红色的,很大,还有牙齿露在外面,让人觉得可怕

3.提问知道有什么有中国特色的图腾柱?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 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 上的蹲兽组成。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 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 4.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图腾柱 的造型特点。作业布置:创造出与众不同、夸张变化的神秘图腾柱。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教师小结:对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图腾拄的作 品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 【篇二:小学美术中国龙教案】 教学目标:人美版三年级下册《中国龙》教学设计大镇第三小学xxx 1.认知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龙的历史、特征。 2.能力目标:在自学、合作交流中使学生能抓龙的动态及头、身、 尾部特征,并创作出龙的绘画。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龙的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并用线条绘 制出一条龙的图案。 教学难点:利用正确的作画步骤,抓住龙的各部分特征,利用线条 的变化画出龙的动态。 教法:启发引导法、互动探索法、直观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你们想不想 知道这扇神奇的大门后面有什么? (播放舞龙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舞龙)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些种图腾?分别代表什么?图腾是原 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龟、龙,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不屈、顽强、团结,龙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也就是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为龙.由此可见古代的图腾有蛇,麒麟,马,鬛,鹿,狗,鱼,牛等等。除了动物图腾外还有植物图腾。中国古代的图腾大致有以下这些:【麒麟献瑞】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

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龙生九子】 老大:赑屃(bi xi):喜负重,多放于神功圣德碑下。老二:螭吻:眼力好,多放于屋顶。老三:浦牢:嗓门大,多放于钟顶上。老四:狴犴(bi an):性情凶猛异常,面部狰狞可怕,多放于牢狱大门之上。(还有的说,此物名叫椒图,放于百姓门上,口中叼有门环,用来敲门。)老五:饕餮(tao tie):饭量巨大,据说可吞海吞鲸,放于锅盖上。老六:[虫八][虫夏](pa xia):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老七:睚眦(ya zi)非常凶残,好吃肉喝血,多放于刑场之上。老八:狻倪: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为百兽之王。老九:螭首: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天中辟邪】图案:钟馗、蝙蝠。解题: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

中国古代图徽设计

中国古代图徽设计 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面与之对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一,即所谓的‘天人合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象中国那样把自然的地位放得如此重要,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华夏文明发源地)富裕而开阔,到处是奔跑的犀牛与大象。人们生活在山泽原野之中,与宇宙天地及自然界奇禽异兽的活泼生命相接触,感受到无穷的气与魔力,他们用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迹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超脱而浑厚。 纵观中国绘画,始终融意境与画面,以流动的、有规律的线纹与天地间的大气流动相协调,把绘画艺术带入一个耐人回味的性灵境界。如俗称‘马一角、夏半边‘的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即以边角之景捕捉自然界最精美的部分,生‘以小观大,以偏概全,以虚拟实,以意造境‘的效果,获得‘笔有尽而意无穷‘的趣。其实,不仅是绘画,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直到明清的吉祥符号,这种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都有所体现,并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 图腾即徽帜,是严格的族象征,当原始人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后,该地一种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因有益,或因有害,就对其产生崇拜,这就是原始图腾。这时的自然图腾崇拜物,是区别不同人类群体的标志,在与之共处的过程中,原始人就把它们当作了保护神。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酋长和奴隶社会的贵族,利用图腾神在民众中的崇高地位,把自己说成是祖先神在世间的代表,于是出现了祖先象征,即大量的人与动植物合一的艺术形象。 这些神秘而精美的图腾标徽,有许多都体现出现代设计的成功法则。如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的人面鱼纹,生活在西安半坡的氏族以渔猎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久而久之,人面鱼纹就成为半坡氏族的主图腾,它以太阳与鱼复合为人面祖先像,以双鱼作双耳,以鱼尾作人面唇须与头徽,相辅相成,同时具有‘黑白’的双关效果。又如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中象牙雕刻上的双凤朝阳纹,太阳与鸟是河姆渡文化先民的祖先崇拜物,以两只鸟形与一个日形共用,组成一个左右对称的图徽,取得均衡稳定的视觉效果。最巧妙的要数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徽‘,即神人兽面像,其最上端为一弓形冠,冠下为一倒梯形人脸,冠顶饰放射状羽毛纹,兽面眉脊与鼻下为血盆大口,人的腿呈盘膝状置于兽嘴下,兽耳同是人臂,人足同是兽须,人面与兽面又是人体与兽头的搭配,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是远古图徽共用形的绝妙实例。 纵观这些美妙的图徽,我们不得不为前人的聪明智慧而叹服。那些自然界常见的,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被美化、神化,融入自己的情感与寄托,设计成各种各样富有寓意,充满情趣的图徽。如把自然中最普通的图形加以抽象变形,使之在似象非象的同时演绎为别有含义的符号;共用形,即以最简约的方式体现要表达的寓意,运用‘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的形式美法则;互动形与适合图形,使抽象的形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产生圆浑往复的气量感…… 06环艺 彭丹57#

中国古代图腾、姓氏

中国古代图腾 概述: 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图腾崇拜,比如中国人的图腾一般为龙,俄罗斯则有熊图腾的崇拜。 著名图腾: 【天中辟邪】 图案:钟馗、蝙蝠。 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一琴一鹤】 图案:七弦琴,弦琴”。 见于周、成于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史?赵挻 吩厣褡谠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鹤鹿同春】 图案:桐、鹤、鹿。 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同春”祝颂长寿之词。【马上平安】 图案:信使骑马奔驰送家书。 “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 【麒麟送子】 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状元及第】 图案: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骑龙上。 冠,帽子也,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长辈期望孩子长大有出息,科举成功,高中状元屯。骑龙,如同鲤鱼跳龙门而成龙一般,出人头地也。“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