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
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的阶段性演进及其指标设置
下三 个方面 :. a对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和预测 , 日本企 如
业 采 用 第 三 利 润概 念 来 评 价 MI 经 济 效 益 ; 罗 斯 将 投 资 S的 俄
经 济 效 益 系 数 作 为衡 量 I s经 济 效 益 的 基 本 指 标 来 测 量 系 统 运 行 后 经 济效 益 的提 高 等 。 b 对 信 息 系 统 本 身 质 量 的 评 价 。 .
外 部 界 限 , 信 息 能在 组 织 内部 和 外 部 畅 通 无 阻 地 流 动 和 共 使 享 。这 两 者 综 合 地 反 映 了信 息技 术 在 企 业 中 应 用 的状 况 。而 从 人 们 的思 想认 识 角 度 来 讲 , 们 对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的 理解 是 人
c对 信 息 系统 进 行 多 指 标 综 合 评 价 。考 虑 到 信 息 系 统 是 一 个 .
展 、 理 再 造 和 制 度 创 新 等 方 面 向 信 息 化 转 变 的 过 程 。基 于 管
我 国 企 业 多为 中小 企 业 , 金 缺 乏 、 力 不 强 等较 为 普 遍 的现 资 实
从作为 自动化的工具和信息 沟来自的手段 , 到决策支 持直至促
使 企 业 运 作模 式 和组 织 结 构 的变 化 , 一个 相 当漫 长 的 学 习 是 与适 应 的 过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业 在 向 信 息 化 建 设 较 为 成 企
功 的 企业 学 习 的 同 时 , 在 不 断 地 总 结 自己 在 信 息 化 道 路 上 也 的 经 验 和 教 训 , 断 加 深 对 企业 信 息 化 的 认 识 。 不
实 , 对 WT 框 架 下 国 际 市 场 竞 争 的 新 形 势 和 新 要 求 .建 面 O “ 设有 效益 的信 息 化 ”成 为 理论 上 和实 践 上 亟待 解 决 的 问题 。 , 国 内对 于信 息 系 统 评价 或 预测 的 已有 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以
论煤炭企业CIO的选拔与培训
科 之 学 友
Fnfieme rd e au i S nA ts e occ r
28 0l o ̄ 1 o- , E 国
论 煤炭 企 业 CI 的选 拔 与 培训 O
郑 海 山
( 阳煤 集团升华通讯有限责任公 司。山西 阳泉 050 ) 4 0 0
副 总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拥有 与财务 副总裁 相同的权 力, 在强化为 其他业务部 门服务 意识 的前提下 , 在某 些方面拥有
比其他副总裁更大的权力 和整体协调能力。 1 C0不仅是企业信息 化 的负责人 , 而且还必须有相应 的行政管理权 力 , 并参 与企 业战 略决策。 国外企业对 CO的地位给予足够重视 。从 2 I O世纪 8 O年代 开始 ,I CO的地位 和作 用逐 渐开始被 企业界认 识并 接受 。2 0 01 年 , 对 英 、 、 、 4国 30名 CO进 行 的 一项 调 查 显 示 , 在 美 德 法 4 I 4国 企业 CO发挥 的作用正 由单纯的 内部技 术支持转 向参与全局性 I 管 理与 决 策 。
20 0 3年 1月 2 3日由 I C 国际数 据集团 ) I D ( 和《T经理世 界》 主办 、 计算 机世界 》 《 协办 的 “ 中国首届 CO” I 评选 活动于北京 揭 晓, 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财务 总监安宁先生等 5 O位企业 信 息主 管获 得了“ 0 2年度优 秀 CO 称号 , 20 I” 海尔 集团副总裁 梁 海山等 5 位企业信息 主管荣获 “ 年度杰 出 CO 称号。 I” 从 总体上看 , 国企业的生存环境 我 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与国 外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 , 国企业 CO的位置还不能完全等同于 我 I 国外企业的 CO 因此应在以下两方面保持正确 而清醒的认识 : I, () 1 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与行业地域性 和相关 性较 大 , 根据
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
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作者: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年10月22日本文选自:中国计算机用户-赛迪网2002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以全面评估中国境内各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
该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并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本刊从《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摘录了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旨在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该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效能指标和评议指标三部分组成。
基本指标是反映信息化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指标,是对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的标准化客观定量分析,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内容如表。
该体系第一次提出把“效益指数”作为评测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总分计算方法:I=∑(Pi*Wi),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的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权重表将基本指标划分成5个大类,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每一类的权重设计为:战略地位:10%;基础建设:20%;应用状况和效益指数:50%;人力资源:15%;安全:5%;各个指标的具体权重,以权重表(另发)形式落实。
二.重点效益指数计算方法:1. 库存资金占用率(%):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的计算方法为:指标分值: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80%以上得100分,降低60%以上得80分,降低50%以上得60分,降低20%以上得20分,降低20%以下得0分。
国资委发布《央企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企业信息化_82
国资委发布《央企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企业信息化关于印发《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资发2008113号各中央企业:为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根据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特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00八年七月四日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通过开展中央企业信息化评价,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核心竞争力,结合中央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以《指导意见》提出的中央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为依据,建立特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中央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过程和信息化效果作出评价。
第四条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现状,数据采集要真实准确,做到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第五条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以中央企业的总体水平为对象,实行初评和复评相结合。
评价结果共分五个级别。
第六条国资委根据年度评价结果编制中央企业年度信息化报告。
第二章初评第七条初评是通过指标数据采集计算各中央企业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数,确定初评结果。
第八条初评指标体系由指标和指标权重两部分构成。
指标包括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指标权重是指按照德尔菲法确定的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的权重。
第九条指标数据采集与指数计算方法。
(一)按照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国资委编制《年度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数据采集表》(以下简称《数据采集表》),并由中央企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情况,真实、准确地填报数据。
公司信息化方案范本(四篇)
公司信息化方案范本公司信息化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公司信息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公司信息化方案的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运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生产力,增强企业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将对公司信息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公司信息化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环境,明确信息化的定位和价值定位,确定信息化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
通过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技术架构设计和系统集成,构建起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体系,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确保信息化方案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互契合。
其次,公司信息化方案的实施应注重组织机构的优化和流程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协作效率。
通过推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全面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数据整合,实现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公司信息化方案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
例如,建立企业级信息化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实现企业各项业务的数字化化管理。
同时还可以结合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建立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平台,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
在安全保障方面,公司信息化方案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数据保护机制、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措施,有效防范信息泄露、网络攻击和数据破坏等安全风险,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公司信息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的十大关键
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的十大关键作者:李大伟张倩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01期[摘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化效益评价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的意义与特点,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的十大关键,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结合、直接效益评价与间接效益评价结合、有形效益评价与无形效益评价结合、长期效益评价与短期效益评价结合、宏观效益评价与微观效益评价结合、成本评价与效益评价结合、手工评价与自动评价结合、不同性质的信息系统和企业分别进行评价、多专业人员协同工作进行评价。
最后,以中国石油某大型信息系统为例,对其主要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信息化;效益;评价;现状;关键;油气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33[中图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061- 031 引言“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从信息化的层次看,从低到高可分为部门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其中企业信息化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效益”是指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
效益是信息化的动力和唯一目标,有效益的信息化才能良性发展。
信息化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建设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投资动辄上亿元,但最终可能以失败告终,信息化的效益问题已成为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据美国的统计数据:80%~90%的信息技术投资并未达到预定目标或超过预算,40%以部分失败告终或最终放弃,不到25%完全符合目标,只有10%~20%满足所有既定标准[1]。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
个性化需求 的满 足 ,目的是保 持企 业 的市 场竞 争 优势 。 企业 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绩效评价创造 了信息技术条件 。
在信息化环 境下 ,可 以为 战略 业绩 评 价提 供技 术 条件 ,
—
第2 9卷
20 第月 0 年66期 1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o 总2 N6 o9 . 1 第
第2卷 第 6 9 期
20 月 0 年6 1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第.o 总2 N6 09 . 1 .
20期 0
企 业 信 息化 绩 效 评价 与 实 证研 究
陈宪 宇
( 浙江财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院,杭州 301) 108
[ 摘 要 ] 企业信息化绩效直接 影响着企 业信 息化 在企业战略 中的有效 实施。本 文在 国内外研 究
注客户资源 的开发和 利用 ,关注客 户价值 的增加 和客 户
系——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 试行) ,以全面评 估中 国境 内各企业 的信息化 发展 和应 用。总 的说 来 ,国
内的研究 对企业信 息化绩效评价 的非财务指标还处 于一
收 稿 日期 :2 o— 1一 2 09 l 6 9 一 O
资源整合 , 它集人 流 、物流 、信 息流 于一体 , 目标是 实
现企业 内部供应链管 理 ;S M解决 企业 之间的 协调 和企 C 业外部资源整合 ,目的是实 现整个供 应链管 理 ;C M 关 R
了企业信息化 的评 价体 系指标。20 ,国家信息化 测 02年 评 中心 正式推 出了 中国第一个 面向效益 的信息化 指标 体
与经 营管理能力 。无法 度量就无 法管理 。企业 信息化 绩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填空题、简述题题库答案
1.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规划、 ___、___、___等 4 大环节。
参考答案:组织、实施、评价2.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 IT 服务管理主要包括___、性能管理、问题管理、故障管理等。
参考答案:配置管理3.信息系统由人、硬件、 ___、数据和处理规程等五个部份组成的。
参考答案:软件4.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筛选和判别,信息的___ 和排序,信息的计算和研究,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
参考答案:分类5.信息传递是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将信息资源传递给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信息接收者6.从技术层面看,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构建信息网络、开辟___、利用信息资源等三个层面的工作。
参考答案:信息系统7.CIO 应该具备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知识; 而且要有沟通、协调和___能力。
参考答案:项目管理8.信息系统文档主要包括___、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参考答案:系统手册9.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___、组织、实施和评价等 4 大环节。
参考答案:规划10.管理的 4 大职能是计划、组织、 ___和控制。
参考答案:指挥11.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主要包括; 纸张印刷存储技术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以及___技术等。
参考答案:光盘存储12.信息系统出入、硬件、 ___、数据、处理规程等五部份组成。
参考答案:软件13.生产运作被分为创造性生产和___运作两大类,而创造性生产又被分为流程式生产和离散式生产。
参考答案:服务性14.根据信息用户的类型,我们可以将信息需求分为个人信息需求和___需求。
参考答案:组织信息15.国家信息化体系的 6 个要素是信息资源、 ___、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材队伍、信息化孽镶法规和标准规范。
参考答案:信息网络16.信息系统文档主要包括: ___、用户手册、管理员手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
23025702
价体 系。 该评价体 系包括: 组织建设 、 基础建设 、 应用状况、 效益指数四个一级指标。 文章为了避免指标权重人为确定的主
观性 ,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 重, 并在此基础上用蛛 网图比较企业信息化存在的差距 。 关键 词 : 业信 息化 ; 价指 标 ; 成分 分析 企 评 主
维普资讯
一2 0 0 6年 第 1 1期
一现 代管 理 科学
一发展 战略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研究
●傅 铅 生 朱 海 荣 刘 嘉 鸣
摘要 : 文章从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出发 , 根据 目的性、 学性等原则, 科 研究建立一个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科学评
二 、企 业 信 息 化 水 平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建 立 的 原 则
A 基 础 建设
计 算机联 网率
信 息化 投入 额 占固定 资产投 资 比重 信 息化 安全 措施 应用 率
企业 信 息化是 一 个 动态 化 的 目标 ,其 动 态性 表 现在 :
一
方 面信 息 技术本 身在不 断 发展 , 息 化 水平 与信 息技 术 信
决策信 息 化水平
应用 状况 核心 业务 流程 信息 化水 平 信 息化 安全措 施应 用率 B 管 理信 息化 的应 用水平
。
认识 到 自身信 息化 水平 , 如何 有 效地 进行 信 息化 建设 。通
过 衡量 信 息化 的现 状 , 出其 中的不 足 , 析 原因 , 找 分 总结 经 验 , 出 改善 的手段 和方 法 , 企 业 的决 策 层 提供 科 学 的 提 为 依 据 。 面高 效地 实 现企业 信 息化 。 全
一
、
企业信 息 化 的 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 (5)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 (5)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 (5)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 (5)2.1 信息化战略规划 (5)2.2 信息化组织架构 (5)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 (5)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 (5)3.1 网络基础设施 (5)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5)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 (5)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 (5)4.1 企业资源计划(ERP) (5)4.2 客户关系管理(CRM) (5)4.3 供应链管理(SCM) (5)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5)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 (5)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 (5)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5)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 (5)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 (6)6.2 数据质量与分析 (6)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 (6)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6)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6)7.3 人才激励机制 (6)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6)8.1 项目规划与立项 (6)8.2 项目实施与监控 (6)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6)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 (6)9.1 IT运维管理 (6)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 (6)9.3 信息化绩效评估 (6)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 (6)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 (6)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 (6)10.3 合规与审计 (6)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 (6)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 (6)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6)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6)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6)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6)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6)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 (6)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 (6)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 (7)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 (8)2.1 信息化战略规划 (8)2.1.1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定义与作用 (8)2.1.2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 (8)2.1.3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 (8)2.2 信息化组织架构 (9)2.2.1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构成 (9)2.2.2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 (9)2.2.3 信息化组织架构的实施与优化 (9)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 (9)2.3.1 信息化政策的作用与制定原则 (9)2.3.2 信息化制度的类型与内容 (10)2.3.3 信息化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10)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 (10)3.1 网络基础设施 (11)3.1.1 互联网基础设施 (11)3.1.2 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 (11)3.1.3 城域网与局域网 (11)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 (11)3.2.1 数据中心建设 (11)3.2.2 云计算平台 (11)3.2.3 云计算应用 (11)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 (11)3.3.1 计算机设备 (12)3.3.2 服务器设备 (12)3.3.3 存储设备 (12)3.3.4 网络设备 (12)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 (12)4.1 企业资源计划(ERP) (12)4.1.1 ERP系统的核心模块 (12)4.1.2 ERP系统的实施与优化 (12)4.2 客户关系管理(CRM) (13)4.2.1 CRM的核心功能 (13)4.2.2 CRM的实施与评估 (13)4.3 供应链管理(SCM) (13)4.3.2 SCM的实施与优化 (13)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14)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 (14)5.1.1 信息化生产计划与调度 (14)5.1.2 信息化质量管理 (14)5.1.3 信息化设备管理 (14)5.1.4 信息化物料管理 (14)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 (14)5.2.1 信息化市场调研 (14)5.2.2 信息化广告传播 (14)5.2.3 信息化客户关系管理 (15)5.2.4 电子商务 (15)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15)5.3.1 信息化招聘与选拔 (15)5.3.2 信息化员工培训 (15)5.3.3 信息化绩效管理 (15)5.3.4 信息化员工关系管理 (15)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 (15)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 (15)6.1.1 数据治理的重要性 (15)6.1.2 数据治理框架 (16)6.1.3 数据标准化 (16)6.2 数据质量与分析 (16)6.2.1 数据质量概述 (16)6.2.2 数据质量提升策略 (16)6.2.3 数据分析 (17)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7)6.3.1 数据安全 (17)6.3.2 隐私保护 (17)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 (17)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7)7.1.1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18)7.1.2 提高人才实践能力 (18)7.1.3 培养创新型人才 (18)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 (18)7.2.1 完善培训体系 (18)7.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8)7.2.3 提高培训质量 (18)7.3 人才激励机制 (18)7.3.1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 (19)7.3.2 建立晋升通道 (19)7.3.3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9)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9)8.1.1 项目目标与需求分析 (19)8.1.2 项目可行性研究 (19)8.1.3 项目立项 (19)8.2 项目实施与监控 (20)8.2.1 项目组织与管理团队 (20)8.2.2 项目进度计划与任务分配 (20)8.2.3 项目监控与调整 (20)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20)8.3.1 项目评估 (20)8.3.2 项目风险管理 (20)8.3.3 项目收尾 (20)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 (20)9.1 IT运维管理 (20)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 (21)9.3 信息化绩效评估 (21)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 (22)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 (22)10.1.1 制定信息安全策略 (22)10.1.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2)10.1.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22)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 (22)10.2.1 网络安全概述 (22)10.2.2 网络安全技术 (22)10.2.3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23)10.3 合规与审计 (23)10.3.1 合规概述 (23)10.3.2 合规管理 (23)10.3.3 审计与监督 (23)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 (23)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 (23)11.1.1 创新机制的概念与构成 (23)11.1.2 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4)11.1.3 创新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24)11.2 信息化研发项目 (24)11.2.1 信息化研发项目的特点 (24)11.2.2 信息化研发项目的管理策略 (25)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25)11.3.1 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25)11.3.2 创新成果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25)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5)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25)12.1.1 人工智能技术 (26)12.1.2 5G通信技术 (26)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26)12.2.1 数字建设 (26)12.2.2 企业数字化转型 (26)12.2.3 数字经济发展 (26)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26)12.3.1 加强顶层设计 (26)12.3.2 建设人才队伍 (27)12.3.3 深化创新驱动 (27)12.3.4 优化发展环境 (27)12.3.5 拓展国际合作 (27)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1.2 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意义与目的第2章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组织2.1 信息化战略规划2.2 信息化组织架构2.3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第3章信息化基础设施3.1 网络基础设施3.2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3.3 信息化设备与硬件第4章信息系统应用4.1 企业资源计划(ERP)4.2 客户关系管理(CRM)4.3 供应链管理(SCM)第5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5.1 信息化与生产管理5.2 信息化与市场营销5.3 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第6章数据资源管理6.1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6.2 数据质量与分析6.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7章信息化人才与培训7.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7.2 信息化培训与教育7.3 人才激励机制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8.1 项目规划与立项8.2 项目实施与监控8.3 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第9章信息化服务与支持9.1 IT运维管理9.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TSM)9.3 信息化绩效评估第10章信息化安全与合规10.1 信息安全策略与制度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10.3 合规与审计第11章信息化创新与研发11.1 创新机制与文化建设11.2 信息化研发项目11.3 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第12章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12.2 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12.3 信息化发展策略与建议第1章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概述1.1 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国外合作社信息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合作社信息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蔡淑芳【摘要】Proceeding with such indexes as basic environment , applied level , human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foreign cooperatives ,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zation of Chinese cooperatives ,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increasing the gov-ernmental investment , going ahead in local area ,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al focus , and synthesizing the external forces .%从信息化基础环境、应用水平、人力资源、实施效果等指标入手,对国外开展合作社信息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合作社信息化中加强教育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坚持局部先行、规划发展重点、综合外部力量等建议。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47-150)【关键词】国外;合作社;信息化;经验【作者】蔡淑芳【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其进展和成效。
下面是一份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的试行版本,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类指标:1.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硬件设备投入的比例,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等。
2.软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投入比例。
3.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指企业信息化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的使用率,可通过设备运行时间和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二、信息资源类指标:1.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程度:指企业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的程度,包括数据标准、数据分类、数据集成等方面的指标。
2.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指企业信息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程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查询、信息利用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三、业务流程类指标:1.业务流程优化程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的程度,包括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流程自动化等方面的指标。
2.业务响应速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可通过业务处理时间、业务排队时间等指标进行衡量。
四、人员管理类指标:1.信息化人员比例:指公司信息化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包括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
2.培训覆盖率:指企业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的覆盖率,包括培训人数、培训课时、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指标。
五、安全保障类指标:1.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信息安全进行的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2.应急响应能力: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备份恢复、灾备恢复等方面的指标。
六、成本效益类指标:1.信息化投入产出比:指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比等指标。
2.成本节约程度:指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成本节约情况,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信息化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信息化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为保障集团统一信息平台的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优越性,使集团信息平台成为有效益的业务管理平台。
根据《信息化工作考核细则(试行)》(什么什么 [2009]19号)与《什么什么什么有限公司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信息化工作考核由公司考核小组组织实施。
二、信息化考核列入公司考核的基础管理考核。
三、考核内容及分值
信息化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四、本办法未尽事宜,在执行过程中再行完善。
五、本办法自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执行。
信息化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信息化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为保障集团统一信息平台的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优越性,使集团信息平台成为有效益的业务管理平台。
根据《信息化工作考核细则(试行)》(什么什么 [2009]19号)与《什么什么什么有限公司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信息化工作考核由公司考核小组组织实施。
二、信息化考核列入公司考核的基础管理考核。
三、考核内容及分值
信息化工作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
四、本办法未尽事宜,在执行过程中再行完善。
五、本办法自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起执行。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机考2套标准真题题库及答案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机考2 套标准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 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15 题,共45 分)1. ( )是标准的本质特征。
A 科学B 统一C 重复D 逻辑2. 最高层面的信息化规划是( )。
A 信息化战略规划B 信息系统规划C 信息化项目计划D 组织战略规划 3. 与信息内涵相近的词有( )。
A 数据、消息、数字B 媒体、知识、情报C 音信、消息、情报D 数据、通告、新闻4. 在软件使用过程中,由于新的硬软件配置、数据环境、数据格式、输入输出方式、存储介质等的改变,要求软件做出的调整和修改被称为( )。
A 改正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5. 项目收尾时要进行合同收尾,它要完成( )、文档整理。
A 财务核算B 项目总结C 采购审计D 成本计算6. 管理大师德鲁克有句明言:“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就是强调 ( ) 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A 测量B 决策C 评价D 比较7. 按照IBM 的定义,“智慧地球”包括三个维度, ( )不在其中。
A 能够提供基于位置服务(LBS)B 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C 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D 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因此获得更智能的洞察。
8.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它以 ( )、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商议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A 科学B 法规C 数据D 常识9. 在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体系中, ( )不属于应用状况的二级指标。
A 计算机联网率B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C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D 决策信息化水平10. 下列哪些类型不属于信息化组织机构。
( )A 隶属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机构B 与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部门C 领导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机构D 由信息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信息化机构11. 我们将既具备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称之为( ). A 程序员 B 系统分析员 C 信息用户 D 客户12. 信息化涉及组织外部的多个利益主体,但 ( ) 不属于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一、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出发,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指标体系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决策服务,为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从领导、战略、应用、效益、人力资源、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
2、简约性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4、可延续性所设计的指标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二、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本指标适用于企业信息化状况的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
企业自测时,可有助于了解自身信息化基本状况,进行初步的横向行为对比分析;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
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三、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计算方法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可以根据指标加权获得无量纲化总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基本指标具体填报内容,见《企业信息化基本数据采集表》(另发)。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1.信息化重视度(分)(1)企业信息化工作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最高领导者是一把手,得100分;是二把手,得70分;是三把手,得50分;是部门领导得30分。
(2)首席信息官(CIO)职位的级别设置:a)正式设置CIO职位,得50分,否则得0分。
b)CIO的职位级别处于企业最高层,得50分,处于中层,得25分计算方法:a)项得0分,则要素得总分为0,否则,将a)和b)的得分相加。
(3)信息化规划和预算的制定情况a)单列信息化规划,得50分,分散在总体规划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得0分b)单列信息化预算,得50分,分散在总体预算中,得25分,无成文的信息化预算,得0分计算方法:将a)和b)得得分相加。
本指标总分:(1)、(2)、(3)的得分相加除以3。
2.信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口径包含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培训、聘用专业IT技术人员发生的直接费用、通讯设备、维护费用投入。
本指标的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10050%产投资比重息化投入总额占固定资近3年平均的本企业信⨯企业成立时间少于3年的,可以按照实际成立时间计算。
3.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计算机拥有量的计算口径为:能够正常运转的大、中、小型机以及服务器和工作站,并包括主频在75MHz (含)以上的PC 机。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总分最高为100分):100员工总数运转的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的能够正常⨯4.网络性能水平(分)企业网络的出口带宽小于128K (含)得30分,在128K 和512K (含)之间得50分,在512K 和2M (含)之间得70分,在2M 和10M (含)之间得80分,在10M 和100M (含)之间得90分,在100M 以上得100分。
通过调制解调器(ISDN )和普通上网,带宽在128K (含)以下,即使可以同时开辟多个联接通道,得分依然按30分计。
5.计算机联网率(%)计算机的统计口径与指标3相同。
本指标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100运转的计算机总量本企业拥有的能够正常机总量接入企业内部网的计算⨯6.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盖率(%)企业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销售、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6个领域的信息采集时,信息化手段占有重要位置的,每覆盖一个领域得16分,全部覆盖,得100分。
7.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分)本指标计分方法:如果没有建立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得0分。
在具备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企业网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流程的跟踪与监控的得5分,实现面向外部的电子公文交换的得5分,每实现一个其它功能(见下列举)得1分,总分乘以3.85,满分为100分。
其它功能包括:文档共享、收文管理、发文管理、会议管理、签报管理、周报(月报)管理、信息集成、信息发布、业务讨论、电子、个人数据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日程安排、决策支持(具备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等。
8.决策信息化水平(分)本指标为定性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初步支持。
中级水平: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
高级水平:采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进入管理决策智能化。
9.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初级水平为50分,中级水平为80分,高级水平为100分。
级别划分标准如下:初级水平:信息化覆盖部分主要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自身及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在主要业务流程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并能实现及时充分的数据共享。
高级水平:主要业务流程全部实现最优控制。
10.企业门户建设水平(分)指标得分计算方法:a)对以下服务对象覆盖一个得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服务对象列表:企业员工、招聘对象、管理者、决策者、最终客户、供应商、其它合作伙伴b)对以下服务功能覆盖一个得1分, 总分乘以6.25,满分50分服务功能列表:信息发布、网上采购、网上销售、客户网上自助服务、员工入口、移动商务、消息自动传送、业务报警功能指标总分为两者之和。
11.网络营销应用率(%)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占总销售额/采购额的比例计算口径:以下两点满足其一,即认为是经电子商务产生的销售额/采购额:- 线上沟通并达成交易- 采取在线支付方式%全年总销售额售额当年电子商务产生的销网上销售率=%当年全部采购额购额当年电子商务产生的采网上采购率=指标得分=网上采购率×50+网上销售率×5012.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a)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覆盖率,计分方法:覆盖1项加1分,结果乘以6.25。
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包括: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b) 管理信息化的数据整合水平,计分方法:以下数据库,有2个实现共享为2分,3个实现共享为3分,依次类推;结果乘以6.25。
数据库包括: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分销、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
指标总分为 a)和b)的分数相加13. 人力资源指数(分)指标分值=有大专(含)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占员工总数的百分比×10014.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指标由2部分构成,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如下:a) 掌握专业IT 应用技术的员工的比例,指掌握专业IT 技术得员工占全部正式员工的比例。
计分方法:该比例大于15%,得35分,10%-15%,得28分,5%-10%,得24分,3%-5%,得17分,1%-3%,得10分,1%以下,得5分。
b) 管理层非专业IT 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统计口径为:管理层包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接受过2小时以上的正式培训,方可进入培训覆盖的X 围。
计分方法:管理层非专业IT 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覆盖率(%)×65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5. 学习的电子化水平(分)a) 电子化学习的员工覆盖率,计分方法:50企业全部员工的数量量子化学习项目的员工数正式参与企业组织的电 b) 电子化学习中,可供选择的学习领域的覆盖率,计分方法,以下各选项有1项加1分,总分乘以7.2,满分50分。
选项包括:管理、营销、财务、企业文化等、生产及工作技术、技能、规章制度等。
指标总分为以上两部分分值之和。
16.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计算口径:用于信息安全的费用包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信息安全培训、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支出。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该比例大于30%,得100分,20%-30%,得90分,15%-20%,得80分,10%-15%,得70分,5%-10%,得50分,5%以下,得20分。
17.信息化安全措施应用率(%)本指标计分方法: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及制定严格的员工信息安全制度,得2分,每采取一个其它安全措施,加1分,结果乘以7.6,满分100分。
其它安全措施包括:-本地实时备份-本地定时备份-异地实时备份-异地定时备份-拥有2个(含)以上的ISP-安装了防火墙-安装了企业级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全面安装了单机版杀毒软件,并严格按照供应商要求按时升级- 安装了加密系统- 建立了虚拟专用网- 档案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流量相关的设备有备份18. 库存资金占用率(%)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的资金/全部流动资金 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的计算方法: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后库存资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指标分值: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80%以上得100分,降低60%以上得80分,降低50%以上得60分,降低20%以上得20分,降低20%以下得0分19. 资金运转效率(次/年)数据采集的跨度不得超过3年。
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增长幅度的计算方法: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后企业流动 指标分值:企业流动资金每年的周转次数是原来的5倍以上得100分, 3-5倍得80分, 2-3倍得60分,1-2倍得20分。
20. 企业财务决算速度(日)此项指标考察企业实现一次完整的虚拟财务决算所需要的时间。
指标得分计算方法:实现24小时以内完成决算为100分;1日至10日为80分;10日至20日为60分;20至30日为30分,30日以上为0分。
21. 增长指数本指标为综合考核指标,是根据现阶段对信息化的认识制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指标考察企业自身销售收入的增长比率、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行业平均利润增长比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企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考察,以及与同期行业状况的比较,判断企业信息化在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计算方法:增长指数=K 1×+-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比率企业自身销售收入增长K 2×+-率行业平均利润的增长比率行业平均利润的增长比率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K 3×企业自身的销售收入增长比率+K 4×企业自身利润的增长比率 K 1、K 2、K 3、K 4为各项的系数,具体数值以另发的形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