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一:某校教师严某布置了家庭作业,其中12名学生没有完成。严某让他们罚站,其中一个学生站立半个小时之后摔倒并把门牙磕掉,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并赔偿损失。
案例二:郑州二七区实验小学开展教师学习探讨教育惩戒和体罚的活动。
谈谈你对教育惩戒和体罚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体罚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应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当学生犯错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惩戒就会发展为体罚。案例一中的教师的做法显然混淆了这一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教育惩戒不同于体罚,它是指适度和必要的惩罚。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的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的行为的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能接受,口服心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二、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喊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以后你们每天都这样喊,我给你们10块钱。”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第三天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5元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四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1元钱,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从此,他们再也不大喊大叫了。
(1)上述案例中,老人用的是心理学的什么原理?(8分)
(2)如果你是教师,谈谈这个故事对教学有什么启示。(12分)
【参考答案】
(1)老人使用的心理学原理是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互转化的原理。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内在因素而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源于个体的外部因素而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根本动机,来源于对事物本身
的兴趣。而外部动机是事物的附属动机,来源于事物能够带给个体的利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转化。老人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孩子们制造噪音本来是来源于他们的兴趣,是内部动机。老人通过给他们金钱这种方式,将孩子们制造噪音的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
(2)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如下:①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学习最内在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学习才能持久,并且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外部动机时,要注意技巧。首先,不能够在学生有学习的内部动机时采取外部奖励。这样会使学生的动机发生转移,从学习为了兴趣转移为学习为了奖励。其次,使用奖励时要注意程度和方法,尽量不要使用物质奖励。
②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强化与消退,来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消退是一种无强化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本案例中,老人充分运用了强化和消退的作用,首先运用金钱作为强化物,来增加孩子发生吵闹行为的概率;接着,运用消退的作用,通过逐渐减少金钱的额度来慢慢减少孩子在门口发生吵闹行为的概率;最终达到消除孩子的吵闹行为的结果。
【提示】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招教和教师
资格证考试中对教学原则的考查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再是
简单的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具体种类的记忆,而是通过教学中教学
原则的具体运用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真题示例:
1.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
引导学生对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现,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 (2013洛阳伊川招教)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巩固性
原则
2.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叫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了( )。(2013郑州二七招教)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巩固性
原则
3.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
则是( )。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4.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A.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
B. 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D.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1. B 2. C 3. D 4. A
【提示】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在教学方法的考查中小编发现考生往往不能正确区分各个教学方法之间的区别,这也是出题者的出发点,在复习教学方法时考生要认真理解记忆各个教学方法,能正确区分不同教学方法的内涵。
【易混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的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的全面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明别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真题示例: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 讨论法
B. 谈话法
C. 讲授法
D. 演示法
答案:B 本题考查谈话法的含义。
判断题: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的方法。( )
答案×解析: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