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课件

合集下载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理解肖邦忘不了祖国、祖国的文化、人民和亲人的深情,身在异国他乡眷恋故国之情。

学习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以肖邦故园为背景,展开想象的写作手法。

体会肖邦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故园的热爱之情。

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介绍肖邦故园的文章。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身处异国他乡,对祖国、亲人、朋友以及那故园的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眷恋。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简介背景:19世纪上半叶的波兰正经历着动荡和被奴役的痛苦。

肖邦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度过的。

后来他去巴黎,过着流亡的生活,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感情奇特的人。

本文是作者通过对肖邦故园的描写来展现肖邦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本文主要写了肖邦故园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提问: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了肖邦故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部分(3~5)介绍了肖邦故园现在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6~8)通过叙述肖邦在故园的生活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请简述这一线索的作用。

明确: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一线索使得文章脉络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

叙述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和景物;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肖邦故园》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有许多令人陶醉的句子,其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就是描述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赵《肖邦故园》ppt

赵《肖邦故园》ppt
简朴、清寒、简陋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 至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怎样的变化?
波兰人最珍贵的古迹, 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 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 民族精华!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3)、 1、2两节还写到了曾经“相当热闹”的 “富丽堂皇”的斯卡尔贝克家族宫殿式府第和贵 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5)联系全文说说“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
①“故园” 孕育了肖邦的音乐,为肖邦音乐创作提供了灵 感,是他的音乐的源泉;
②肖邦又用他的音乐来寄托他对祖国故土的满腔热爱和无 限眷恋。
③正是肖邦音乐的永恒魅力,巨大影响和肖邦的伟大人格, 使“故园”成为了“圣地”、“殿堂”,成为了波兰民族 最坚韧的纽带和精神支柱。
把肖邦故居比喻成轮船,把绿色的花园 比喻成海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肖邦故居 的景色与肖邦音乐很般配,已融为一体。
品味探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肖邦是在这儿出生的。虽然他在热那佐瓦沃拉
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 便迁居华沙了。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 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探望故里。
(12)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 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 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3)、 1、2两节还写到了曾经“相当热闹”的 “富丽堂皇”的斯卡尔贝克家族宫殿式府第和贵 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有什么作用?
(4)、“肖邦故园”仅仅是指肖邦的故居吗?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对作品情感及音乐要素的把握与呈现
01
作品情感的理解
通过分析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如思乡之情、对祖国的热爱等,培养
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02
音乐要素的运用
掌握肖邦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学习如
何运用这些要素来呈现作品情感和意境。
03
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与掌控
在演奏中将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
节奏变化
作品中的节奏灵活多变,有时采用复杂的复合节奏,有时则强调稳定的节拍感, 为音乐增加了动力和张力。
演奏风格表现
演奏技巧
作品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如快速跑动、和弦有力、音阶流 畅等,对演奏者的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
演奏风格
肖邦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演奏时要充分体 现这种风格,把握好旋律的歌唱性和情感的表达,使演奏更 具感染力。
段落解读
1 2
第一段落
作品开篇以柔和的旋律和轻柔的和声描绘出故 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肖邦对故园的温柔回忆 。
第二段落
作品逐渐转向高潮,运用强烈的节奏和激情的 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3
第三段落
作品以柔美的旋律和安静的和声逐渐平息,表 达出肖邦对故园的永恒怀念之情。
艺术特色
旋律优美
作品以柔和优美的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怀念 之情。
作品背景
《肖邦故园》是肖邦在1840年代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它以波兰巴洛克风格为背景,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思念 之情。
这首作品是肖邦在远离祖国的巴黎所写,通过音乐表达了 他对波兰故土的怀念和热爱。
创作背景
《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与肖邦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肖邦在1848年离开波兰, 来到巴黎生活,期间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波折。

《肖帮故园》课件

《肖帮故园》课件

肖邦简介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 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 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 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 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肖 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 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 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 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 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 词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 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 运回波兰,以表达他对民族、国家的热爱。
伟大的艺 术作品是 民族的更 是世界的 民族精神 的支柱

魂像 聆 亲和 听 密那 肖 交个 邦 谈高 的 。贵 音 的乐 灵就
肖邦长得很英俊,中 等身材,白肤褐发, 他的眼睛十分有神, 鼻梁微微弯曲,长发 自然地下垂,小心翼 翼地卷着,从他身上, 可以看到处处流露着 温柔潇洒而可爱的姿 态。
问题探究
2.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段文字有 什么作用? 本段文字紧承上段而来,指出这里昔日“富 丽堂皇”的“生活的痕迹已荡然无存”,“消失 得无影无踪”,而“一座简朴的小屋”却一直保 留了下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突出了 肖邦故居的特殊地位,并进一步指出这幢“小屋” 成了“古迹”“圣地”“殿堂”。这样写,不仅 初步点明了“肖邦故园”的人文价值,而且巧妙 地为下文进一步从周围自然环境与艺术家创作的 关系入笔来叙述“肖邦故园”确定了一个观察、 评价的视角。

必修三《肖邦故园》课件

必修三《肖邦故园》课件

2.语言雅致亲切,抒情浪漫。 比如第一部分对肖邦故园的历史回顾就是用一种抒
情的笔调写成,第7段的遣词造句的精雕细刻,再比如第 26-27段,作者忽然用了第二人称“你”,一下子拉近 了读者的距离。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本文中更是恰到 好处,比如第五部分,在描写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 季美景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它像一只轮船,漂浮 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小屋),“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 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樱花),“像是为蜻蜓和 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 铃铛”(冬天的树木)这样的比喻贴切生动,把景物写活 了,而再把景物与肖邦的音乐对照起来,赋予风景以精神, 赋予音乐以形象,则是更难能可贵的。
评价: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 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 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 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 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 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 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 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 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 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 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 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 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xx年xx月xx日•作家作品•背景知识•文本分析目录•评价与反思01作家作品肖邦简介19世纪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创作丰富肖邦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包括4部叙事曲、23首练习曲、19首圆舞曲等。

爱国主义情怀肖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对波兰民族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作品风格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肖邦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音乐色彩的渲染。

要点一要点二独特的钢琴语汇肖邦运用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创造出独特的钢琴语汇,使钢琴这件乐器在音乐表现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族色彩浓厚肖邦的作品融入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元素,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要点三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研究综述研究价值目前国内外对肖邦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分析、演奏技巧、作品风格等方面,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现状未来对肖邦作品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肖邦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其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研究展望02背景知识波兰是欧洲的一个古老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音乐、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波兰国家历史波兰文化具有多样性,包括民间舞蹈、音乐、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同时,波兰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这些历史事件对波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兰文化特点波兰文化与历史背景肖邦故园的由来肖邦故园位于波兰的波茨南地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庄园。

它曾经是肖邦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也是肖邦音乐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肖邦故园的现状现在,肖邦故园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音乐爱好者前来参观。

同时,这里也成为了波兰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肖邦故园的历史与现状03文本分析文本主题这部作品主要围绕着肖邦的故园展开,通过描述故园的景色、氛围以及与肖邦音乐创作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肖邦音乐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肖邦故园》 ppt课件

《肖邦故园》 ppt课件
在这一节中,作为背景音乐的就是文中提及的忧伤的奏鸣曲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又称“葬礼进行曲”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 是这样的一个悲秋?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 ――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 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 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肖邦的音乐
•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 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 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 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 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 “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 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1.在此出生:无限眷恋,常探望故里。 2.青春年少:总爱坐在河边,坐在树下。 3.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告别。
4.1848年国外来信 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眼前浮现出了故乡的景色
5.临终前:最后一组玛祖卡舞曲出自故里,和 这片土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本细读---品味评点
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 乐结合起来的?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景色有什么特点?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只有:
声音清脆
没有:
呈现音乐特征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静寂、孤独
对于艺术家而言,“无论童年记
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 影响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 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弗洛伊德
课堂小结:
肖邦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 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 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它已经渗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 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 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 量的威力。 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 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 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 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被后人所景 仰和膜拜。
作者简介
雅—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 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 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 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
一个人的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它 们会转化为日后的艺术创造,成为作 品中反复出现的旋律和意象。本文对 肖邦出生地的自然风景作细腻描绘, 对他的音乐作品作深入分析和比较, 深刻说明祖国和故乡是肖邦音乐创作 的源头活水。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 就没有肖邦的音乐,波兰是肖邦音乐 的灵魂;反过来,肖邦音乐又成为波 兰民族精神的体现。
嫩黄色的 栗树新叶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 嫩的翅膀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粉红色的 日本樱花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船歌中的一串串
琶音
通感
f小调叙事曲开头 的几节 通感
悠扬 清丽
簌簌声、芬芳的 香味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通感
故园四季—秋
景物
引发联想
呈现音乐 特征
金黄的树冠 马祖卡的故乡 寂静的草坪
花园的林阴小 忧伤的奏鸣
道,玲珑剔透 曲结尾令人
的小桥,落叶 难忘的三重
的沙沙声

热烈而 感伤
评点对话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肖邦故居.jpg
肖邦塑像
2、朗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红的字。
富丽堂皇 荒诞不经 树影婆娑 玲珑剔透
永诀
历尽沧桑 寥寥无几 心荡神驰 渊源 绚丽
整体感知
一(1-2) 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肖 二(3-8) 阐述肖邦故居及周围环境与艺术家 邦 创作的密切联系。
三(9-12) 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故 四(13-19)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 园 五(20-27)用细腻的笔触写四季景色,并把它
《肖邦故园》ppt
肖 邦 画 像
肖邦(1810─1849) 波兰作曲
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 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 音乐,七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 八岁登台演出,不足二十岁已出 名。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 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 钢琴作曲家之一。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重奏
呈现音乐特征
热烈而 感伤
g小调波兰舞曲
故园四季—冬
景物
花园的树木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水晶装饰物,发出银 铃般清脆的响声,像 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比喻
声音清脆
没有: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只有: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呈现音乐特征
静寂、孤独
小结
文章虽然大都在描写肖邦故乡的自然景色, 但主题却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 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本文通过肖 邦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 地说明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没有波兰, 就没有肖邦,就没有肖邦的音乐,波兰是肖 邦音乐的灵魂。而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 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体现。祖国与人就具 有这样双向的意义。
阅读1~~3段
• 1、思考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何种 手法写肖邦故园?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出肖邦的伟大
• 故居 • (永存)
宫殿式府第 (荡然无存)
• 过去 • (简陋、清寒)
现代 (圣地、殿堂、古迹)
1.读4-8段故居和肖邦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①课本第四节有一句话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 题。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 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肖邦和他的故 园之间自然也就有密切的联系。”
E大调练习曲《离别》
• 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 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 优美的旋律。

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
的曲调也值得。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
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
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

肖邦故园 优质课件

肖邦故园 优质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 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 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 • 1.异国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所产生的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净化了儿时之国的画面,不再只是描写 乡村质朴之景,不仅是描写离情别绪,而是在表 达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 • 2.肖邦音乐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故乡、祖 国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肖邦音乐表现了乡音、 乡愁和爱国情感。
秋天的特点: 寂静、忧伤
请从修辞角度点评画线 的句子。 运用通感和拟人的 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肖邦故园的 秋景能使人回忆起 肖邦的音乐,体会 到音乐中忧伤的情 绪。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 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 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 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 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 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 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 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 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 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 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 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 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 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 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 唱的歌”。
走进故园
景(故乡)是什么样的?
•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 简朴、清寒、简陋 • 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情是什么样的?
• ①肖邦对故园的情感 • 眷恋与不舍 • ②故园对肖邦的影响 • “渊源关系” • ③作者对肖邦的敬仰 • “支柱”“促膝谈心”
这些特点是怎么显现出的?
• 对比。 • 作者把“相当热闹”、“富丽堂皇”与 “简朴的”“伶仃孤苦”的小屋进行对比, 突出了肖邦故居的非同寻常。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教育。
19岁赴维也纳深造,后 移居巴黎,成为欧洲最
著名的钢琴家之一。
因肺结核病逝于巴黎, 享年39岁。
音乐成就
01
02
03
创新精神
在钢琴演奏技巧上进行了 大胆的创新,将钢琴艺术 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品丰富
创作了大量的钢琴独奏曲 、协奏曲、室内乐和艺术 歌曲等。
风格独特
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情感丰富、细腻,被誉为 “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每年都有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和游 客前来参观,感受肖邦的音乐氛
围,了解波兰的历史和文化。
03
《肖邦故园》的文学特色与主 题
文学风格与特点
浪漫主义情怀
作品充满着对波兰故土的热爱和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
浪漫主义气息。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作者通过描绘肖邦的音乐创作与故 园的关联,将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 ,为读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
晚期风格
在肖邦的晚期,他的音乐风格达到了巅峰。这个时期的作 品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展示,展现出更加深沉和 内敛的特点。
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
肖邦的音乐对后世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和创作灵感,还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作曲家都深受肖邦音乐的启发,将其 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推动
肖邦的音乐作品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练习曲等作品要求演 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这促使钢琴演奏技巧不断进步和创新。
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
肖邦的音乐作品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他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在于他通过音乐表 达情感的方式。他的音乐充满了情感和诗意,为后来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 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使主题 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 支柱和坚韧纽带。 第五部分(第20—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 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如诗如 歌如画,令人陶醉、回味不已。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1:14:49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52021/3/52021/3/5M ar-215- 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 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成为音 乐学院学生。肖邦还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 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 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 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31年肖邦去巴黎,并很快在巴黎成名,被 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 小提琴家,名扬全欧。) 1835年,肖邦认识了一 位波兰贵族的女儿,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不是 贵族,而遭到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 女作家乔治·桑,一直到1847年两人才关系决裂 而分手。
1907年,鲁迅就曾把他的作品介绍给我国读者 ,并高度评价他的诗“虽至今日,影响波兰人之心 者,力犹无限”。
青春颂(密茨凯维支) (节选) 到处是没有心、没有灵魂,只有骸骨的人们;
青春!把你的翼翅给我吧! 我要翱翔于这死灭的世界之上,
向幻想的天堂的境界飞行, 那里:神圣的热情产生了奇迹,
洒下了新奇的花朵, 以希望掩覆着它的黄金的光明。
衰老已经将他遮蔽了── 那低垂着打皱的额头的人, 他只模糊地望着这世界, 用了他的疲倦的眼睛。
青春!从低低的地平线上, 飞吧,像太阳一样地照临,
炽烈地穿过了 这人类的大群! (读本第一册)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作者密茨凯维支简介 密茨凯维支(1798——1855),波兰著名爱国诗 人,出生于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当时,波兰已被沙俄 、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在大学时代,他参加了 反对俄、奥、普三国的秘密小组,积极从事波兰复国 运动。1823年被沙皇政府逮捕,次年被放逐到俄国。 早期作品有抒情诗《青春颂》、长诗《格拉席娜》和 诗集《歌谣和传奇》。
字音
马厩 jiù 夙愿 sù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 缱绻 qiǎn quǎn 玲珑剔透(tī) 簌簌 sù
通衢大道 qú 瘠薄 jí bó 命运多舛 chuǎn 天籁 lài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第3—8段),阐述肖邦故居及故居周围的环 境以及四季的景色与肖邦创作的密切联系。 第三部分(第9—12段),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 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热爱。从出生地, 到少年时代探望故里,青年时代告别故园,再到在异 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 满腔热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密茨凯维支在俄期间写有《克里米亚十四行诗》 和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1823—1832年间写成 诗剧《先人祭》,揭露波兰被瓜分时期,沙俄对波兰 人民的野蛮统治和对波兰爱国青年的残酷迫害。代表 作《塔杜施先生》,反映波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统治 的斗争,描写波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
1848年,密茨凯维支在罗马组织波兰军团,力 图推翻奥地利统治,未获成功。1855年到君士坦丁 堡,打算再度组织军队抗击沙俄,但不久病逝。
阅读思考 肖邦爱不爱国?根据课文回答肖邦的爱国情怀体现 在哪里?
屈原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苏武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郑成功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林则徐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阅读思考与讨论
肖邦故居(故居生活、故居风光 等)与肖邦 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 讨论:为什么我们去参观肖邦故居时会觉得自己 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 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 钢琴家李斯特等。
1849年,肖邦逝世后,பைடு நூலகம்体被埋葬在巴黎彼尔· 拉什兹墓地,而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 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故居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西北约50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 佐瓦沃拉。现在的肖邦故居纪念馆是二战后重建的。一 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故居外的庭院风景 如画,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名贵花草树木,院内竖 立着肖邦的雕像。室内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存放着肖邦 少年时代的作品和他曾经使用过的“长颈鹿”竖式钢琴 。每到周日,这里都要举行音乐会,由世界各地著名的 钢琴家弹奏肖邦的作品。溪水潺潺,琴声飘飘,这里悠 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散步。
文本15 肖邦故园
作者:密茨凯维支
肖 邦 简 介
肖邦,波兰作曲家,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 《钢琴奏鸣曲》、《圆舞曲》、《夜曲》等。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 ,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 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奏,被誉 为“波兰的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与贝多芬、海顿 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 俄国沙皇亚历 山大一世曾出席过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肖邦一枚 钻石戒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