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二次问题

合集下载

解题秘诀二次函数最值的4种解法

解题秘诀二次函数最值的4种解法

解题秘诀二次函数最值的4种解法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掌握了解题的秘诀和方法,就可以更好地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四种解法来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一、二次函数的最值根据导数解法要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法来解决。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表示为一般式:f(x) = ax^2 + bx + c。

2. 对函数进行求导,得到导函数:f'(x) = 2ax + b。

3.导函数表示了二次函数的斜率,要求函数的最值,就是要求导函数为零点时的x值。

4. 解方程2ax + b = 0,求得x = -b / 2a。

5.将求得的x值代入二次函数,计算得到对应的y值。

6.x和y的值就是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二次函数的最值根据顶点法解法顶点法也是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表示为一般式:f(x) = ax^2 + bx + c。

2.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顶点的x值为-x/2a。

3.将求得的x值代入二次函数,计算得到对应的y值。

4.x和y的值就是二次函数的最值。

三、二次函数的最值根据平移法解法平移法是一种通过平移变换求解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表示为一般式:f(x) = ax^2 + bx + c。

2.将二次函数表示为顶点形式:f(x)=a(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3.根据函数的几何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就是顶点的纵坐标k。

四、二次函数的最值根据因式分解解法因式分解是一种求解二次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函数表示为一般式:f(x) = ax^2 + bx + c。

2.将二次函数进行因式分解:f(x)=a(x-x1)(x-x2),其中x1和x2为二次函数的两个零点。

3.根据函数的几何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为x轴与二次函数的拐点处的纵坐标。

通过以上四种解法,我们可以灵活地解决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二次方程与求解问题方法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二次方程与求解问题方法

五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二次方程与求解问题方法二次方程是数学中重要和常见的内容之一。

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我们首次接触到了简单的二次方程,并学习了求解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数学中简单二次方程的认识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一、认识简单的二次方程简单的二次方程可以写成一般形式:ax² + bx + c = 0。

其中,a、b、c均为已知数。

在五年级数学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二次方程是首项系数a为1的二次方程。

例如:x² + 3x - 4 = 0二次方程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可以是开口向上,也可以是开口向下。

我们通过图像可以了解二次方程的性质和解的个数。

二、求解简单的二次方程问题的方法在求解二次方程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几种方法的步骤。

1.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适用于一些较简单的二次方程,其步骤如下:首先,将二次方程化简为(x ± a)(x ± b) = 0的形式。

然后,通过分解得到等式左右两边的值,并令之为0,得到对应的两个方程。

最后,解出方程,即可得到二次方程的解。

例如:x² - 5x + 6 = 0我们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 - 2)(x - 3) = 0因此,可得到方程的解为x = 2或x =3。

2. 配方法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易通过因式分解法解的二次方程,其步骤如下:首先,将二次方程化简为完全平方的形式,即(x ± a)² = b。

然后,展开方程,并进行系数比较,得到对应的方程。

最后,解出方程,即可得到二次方程的解。

例如:x² - 6x + 8 = 0我们通过配方法将其化简为(x - 3)² - 1 = 0展开方程得到x² - 6x + 9 - 1 = 0,化简得到x² - 6x + 8 = 0因此,可得到方程的解为x = 3 ± 1,即x = 2或x = 4。

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

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

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二次函数在数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函数,其表达式一般形式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是指在给定一系列二次函数的情况下,求出它们在特定范围内的和。

一、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及其性质。

一般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c分别代表函数的系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其关键点是顶点。

二、二次函数的求和公式在求解二次函数的求和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特定的公式来简化计算过程。

下面给出二次函数求和的公式:设有n个二次函数,它们分别为f1(x)、f2(x)、...、fn(x),我们需要求它们在区间[a, b]内的和S。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求和公式如下:S = ∫[a,b] (f1(x) + f2(x) + ... + fn(x))dx = ∫[a,b] f1(x)dx + ∫[a,b] f2(x)dx + ... + ∫[a,b] fn(x)dx其中,∫表示积分运算符,[a,b]表示积分的区间范围。

通过将多个二次函数逐个积分,并将结果相加,即可求得它们在区间[a, b]内的和S。

三、二次函数求和问题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求和问题的具体操作,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子:求函数f(x) = 2x^2 + 3x + 4在区间[1, 5]内的和S。

解:根据求和公式,我们将函数f(x)逐个积分,并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所求的和S。

∫[1,5] (2x^2 + 3x + 4)dx = (2/3)x^3 + (3/2)x^2 + 4x | [1,5]将上限值(5)代入并减去下限值(1)代入,得到:S = [(2/3)*(5^3) + (3/2)*(5^2) + 4*5] - [(2/3)*(1^3) + (3/2)*(1^2) + 4*1]通过简化计算,可得到S的具体数值。

高中数学 三个“二次”及关系素材

高中数学 三个“二次”及关系素材

三个“二次”及关系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研究包含二次曲线在内的许多内容的工具.高考试题中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难点磁场已知对于x 的所有实数值,二次函数f (x )=x 2-4ax +2a +12(a ∈R )的值都是非负的,求关于x 的方程2+a x=|a -1|+2的根的取值范围.●案例探究[例1]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和一次函数g (x )=-bx ,其中a 、b 、c 满足a >b >c ,a +b +c =0,(a ,b ,c ∈R ).(1)求证:两函数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2)求线段AB 在x 轴上的射影A 1B 1的长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函数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运用能力.属于★★★★★题目. 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熟练应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及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错解分析:由于此题表面上重在“形”,因而本题难点就是一些考生可能走入误区,老是想在“形”上找解问题的突破口,而忽略了“数”.技巧与方法:利用方程思想巧妙转化.(1)证明:由⎩⎨⎧-=++=bxy c bx ax y 2消去y 得ax 2+2bx +c =0Δ=4b 2-4ac =4(-a -c )2-4ac =4(a 2+ac +c 2)=4[(a +43)22+c c 2]∵a +b +c =0,a >b >c ,∴a >0,c <0 ∴43c 2>0,∴Δ>0,即两函数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 (2)解:设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为x 1和x 2,则x 1+x 2=-ab 2,x 1x 2=ac .|A 1B 1|2=(x 1-x 2)2=(x 1+x 2)2-4x 1x 2]43)21[(4]1)[(44)(4444)2(2222222++=++=---=-=--=a c a c a c a ac c a a ac b a c a b∵a >b >c ,a +b +c =0,a >0,c <0∴a >-a -c >c ,解得a c ∈(-2,-21)∵]1)[(4)(2++=a c a c a c f 的对称轴方程是21-=a c .a c ∈(-2,-21)时,为减函数 ∴|A 1B 1|2∈(3,12),故|A 1B 1|∈(32,3). [例2]已知关于x 的二次方程x 2+2mx +2m +1=0.(1)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1,0)内,另一根在区间(1,2)内,求m 的范围. (2)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0,1)内,求m 的范围.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属★★★★级题目.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熟知方程的根对于二次函数性质所具有的意义. 错解分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对方程的根进行限制时,条件不严谨是解答本题的难点.技巧与方法:设出二次方程对应的函数,可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然后用函数性质加以限制.解:(1)条件说明抛物线f (x )=x 2+2mx +2m +1与x 轴的交点分别在区间(-1,0)和(1,2)内,画出示意图,得⎪⎪⎪⎪⎩⎪⎪⎪⎪⎨⎧->-<∈-<⇒⎪⎪⎩⎪⎪⎨⎧>+=<+=>=-<+=65,21,21056)2(,024)1(,02)1(,012)0(m m R m m m f m f f m f ∴2165-<<-m . (2)据抛物线与x 轴交点落在区间(0,1)内,列不等式组⎪⎪⎩⎪⎪⎨⎧<-<≥∆>>10,0,0)1(,0)0(m f f⎪⎪⎪⎩⎪⎪⎪⎨⎧<<--≤+≥->->⇒.01,2121,21,21m m m m m 或(这里0<-m <1是因为对称轴x =-m 应在区间(0,1)内通过) ●锦囊妙计1.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1)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y =ax 2+bx +c ;y =a (x -x 1)(x -x 2);y =a (x -x 0)2+n .(2)当a >0,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M ,最小值m ,令x 0=21(p +q ). 若-ab2<p ,则f (p )=m ,f (q )=M ; 若p ≤-a b 2<x 0,则f (-a b2)=m ,f (q )=M ;若x 0≤-a b 2<q ,则f (p )=M ,f (-ab2)=m ;若-ab 2≥q ,则f (p )=M ,f (q )=m .2.二次方程f (x )=ax 2+bx +c =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1)方程f (x )=0的两根中一根比r 大,另一根比r 小⇔a ·f (r )<0; (2)二次方程f (x )=0的两根都大于r ⇔⎪⎪⎩⎪⎪⎨⎧>⋅>->-=∆0)(,2,042r f a r abac b (3)二次方程f (x )=0在区间(p ,q )内有两根⎪⎪⎪⎩⎪⎪⎪⎨⎧>⋅>⋅<-<>-=∆⇔;0)(,0)(,2,042p f a q f a q ab p ac b (4)二次方程f (x )=0在区间(p ,q )内只有一根⇔f (p )·f (q )<0,或f (p )=0(检验)或f (q )=0(检验)检验另一根若在(p ,q )内成立.(5)方程f (x )=0两根的一根大于p ,另一根小于q (p <q )⇔⎩⎨⎧>⋅<⋅0)(0)(q f a p f a .3.二次不等式转化策略(1)二次不等式f (x )=ax 2+bx +c ≤0的解集是:(-∞,α])∪[β,+∞)⇔a <0且f (α)=f (β)=0; (2)当a >0时,f (α)<f (β)⇔ |α+a b 2|<|β+a b 2|,当a <0时,f (α)<f (β)⇔|α+ab 2|> |β+ab2|; (3)当a >0时,二次不等式f (x )>0在[p ,q ]恒成立⎪⎩⎪⎨⎧><-⇔,0)(,2p f p a b或⎪⎩⎪⎨⎧≥≥-⎪⎪⎩⎪⎪⎨⎧>-<-≤;0)(;2,0)2(,2q f p ab a b f q ab p 或 (4)f (x )>0恒成立⎩⎨⎧<==⎩⎨⎧<∆<⇔<⎩⎨⎧>==⎩⎨⎧<∆>⇔.00,0,00)(;0,0,0,0c b a a x f c b a a 或恒成立或 ●歼灭难点训练一、选择题1.(★★★★)若不等式(a -2)x 2+2(a -2)x -4<0对一切x ∈R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2] C.(-2,2] D.(-∞,-2)2.(★★★★)设二次函数f (x )=x 2-x +a (a >0),若f (m )<0,则f (m -1)的值为( ) A.正数 B.负数C.非负数D.正数、负数和零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3.(★★★★★)已知二次函数f (x )=4x 2-2(p -2)x -2p 2-p +1,若在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f (c )>0,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4.(★★★★★)二次函数f (x )的二次项系数为正,且对任意实数x 恒有f (2+x )=f (2-x ),若f (1-2x 2)<f (1+2x -x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5.(★★★★★)已知实数t 满足关系式33log log aya t a a= (a >0且a ≠1) (1)令t=a x,求y =f (x )的表达式;(2)若x ∈(0,2]时,y 有最小值8,求a 和x 的值.6.(★★★★)如果二次函数y =mx 2+(m -3)x +1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的右侧,试求m 的取值范围.7.(★★★★★)二次函数f (x )=px 2+qx +r 中实数p 、q 、r 满足mrm q m p ++++12=0,其中m >0,求证: (1)pf (1+m m)<0; (2)方程f (x )=0在(0,1)内恒有解.8.(★★★★)一个小服装厂生产某种风衣,月销售量x (件)与售价P (元/件)之间的关系为P =160-2x ,生产x 件的成本R =500+30x 元.(1)该厂的月产量多大时,月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300元?(2)当月产量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解:由条件知Δ≤0,即(-4a )2-4(2a +12)≤0,∴-23≤a ≤2(1)当-23≤a <1时,原方程化为:x =-a 2+a +6,∵-a 2+a +6=-(a -21)2+425.∴a =-23时,x mi n =49,a =21时,x max =425.∴49≤x ≤425. (2)当1≤a ≤2时,x =a 2+3a +2=(a +23)2-41∴当a =1时,x mi n =6,当a =2时,x max =12,∴6≤x ≤12.综上所述,49≤x ≤12.歼灭难点训练一、1.解析:当a -2=0即a =2时,不等式为-4<0,恒成立.∴a =2,当a -2≠0时,则a 满足⎩⎨⎧<∆<-002a ,解得-2<a <2,所以a 的范围是-2<a ≤2.答案:C2.解析:∵f (x )=x 2-x +a 的对称轴为x =21,且f (1)>0,则f (0)>0,而f (m )<0,∴m ∈(0,1), ∴m -1<0,∴f (m -1)>0. 答案:A二、3.解析:只需f (1)=-2p 2-3p +9>0或f (-1)=-2p 2+p +1>0即-3<p <23或-21<p <1.∴p ∈(-3, 23). 答案:(-3,23) 4.解析:由f (2+x )=f (2-x )知x =2为对称轴,由于距对称轴较近的点的纵坐标较小,∴|1-2x 2-2|<|1+2x -x 2-2|,∴-2<x <0. 答案:-2<x <0三、5.解:(1)由log a 33log aya t t =得log a t -3=log t y -3log t a由t =a x知x =log a t ,代入上式得x -3=xx y a 3log -,∴log a y =x 2-3x +3,即y =a 332+-x x(x ≠0).(2)令u =x 2-3x +3=(x -23)2+43 (x ≠0),则y =a u ①若0<a <1,要使y =a u有最小值8,则u =(x -23)2+43在(0,2]上应有最大值,但u 在(0,2]上不存在最大值.②若a >1,要使y =a u有最小值8,则u =(x -23)2+43,x ∈(0,2]应有最小值∴当x =23时,u mi n =43,y mi n =43a由43a =8得a =16.∴所求a =16,x =23. 6.解:∵f (0)=1>0(1)当m <0时,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分别在y 轴两侧,符合题意.(2)当m >0时,则⎪⎩⎪⎨⎧>-≥∆030mm 解得0<m ≤1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是{m |m ≤1且m ≠0}. 7.证明:(1)])1()1([)1(2r m m q m m p p m m pf ++++=+ ])2()1()1()2([]2)1([]1)1([22222+++-+=+-+=++++=m m m m m m p m p m pm pm m r m q m pm pm)2()1(122++-=m m pm ,由于f (x )是二次函数,故p ≠0,又m >0,所以,pf (1+m m)<0.(2)由题意,得f (0)=r ,f (1)=p +q +r ①当p <0时,由(1)知f (1+m m)<0 若r >0,则f (0)>0,又f (1+m m )<0,所以f (x )=0在(0,1+m m)内有解; 若r ≤0,则f (1)=p +q +r =p +(m +1)=(-m r m p -+2)+r =mrm p -+2>0,又f (1+m m )<0,所以f (x )=0在(1+m m,1)内有解.②当p <0时同理可证.8.解:(1)设该厂的月获利为y ,依题意得 y =(160-2x )x -(500+30x )=-2x 2+130x -500由y ≥1300知-2x 2+130x -500≥1300∴x 2-65x +900≤0,∴(x -20)(x -45)≤0,解得20≤x ≤45 ∴当月产量在20~45件之间时,月获利不少于1300元.(2)由(1)知y =-2x 2+130x -500=-2(x -265)2+1612.5∵x 为正整数,∴x =32或33时,y 取得最大值为1612元, ∴当月产量为32件或33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1612元.。

谈三个二次关系及及综合运用--

谈三个二次关系及及综合运用--

谈“三个二次”关系及其综合运用济钢高级中学 杨同才 2011年7月17日 12:29隋宇为于11-7-17 16:02推荐杨老师的文章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将“三个二次”的问题说的很清楚很全面,很有参考价值。

邵丽云于11-7-19 14:28推荐杨老师的“三个二次”关系及其综合运用这篇文章,以二次函数为主线充分论述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可见杨老师平时教学的用心,值得学习。

一、”三个二次”的关系”三个二次”指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在研究二次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运用导数解决复杂函数性质等问题时,常常转化成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的问题。

”三个二次”将等与不等、数与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有较高的要求。

因而在高考试题中将近占一半的试题与“三个二次”问题有关,作为教师进一步澄清三者的内在联系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有很大帮助!“三个二次”中,一元二次函数最为重要,在初中学生就专题学习了二次函数,研究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和实际问题中的最值,往往作为中考试题的最后一个压轴题。

初中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规范解法,如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等。

只有一元二次不等式及解法在初中仅是初步了解。

初中阶段对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学习都是彼此独立的,对于“三个二次”的横向联系缺乏认识。

升入高中才真正揭开三者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三位一体”的思考方式审视问题、解决问题。

在“三个二次”中一元二次函数2y=a +b +c x x 是重点,从它的配方形式22b 4ac-b y=a ++ 2a 4x a ⎛⎫ ⎪⎝⎭中充分反映了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以容易的观察出何时取最值,也能考查出自变量x 取关于2b a-对称值时函数值的取值特点。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压轴题40个问题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之二次函数压轴题40个问题

中考复习之二次函数压轴40个问题主要题型:1.二次函数之面积问题2.二次函数之特殊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3.二次函数之特殊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4.二次函数之线段最值问题5.二次函数之角度问题题目: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第1问.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设:设二次函数解为y=a(x+1)(x-3)将(0,3)代入得a=-1,故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x +3第2问.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1.判断∆BCD的形状;解:D(1,4),B(3,0),C(0,3),方法一:BC=32,CD=2,BD=25,BC2+CD2=BD2,故∆BCD是直角三角形;方法二:KCD =1,KBC=-1,KCD∙KBC=-1,故CD⊥CB,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yxBCAODyxBCAODyxBCAODyxBCAOD第3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 2. 四边形ABDC 的面积解:BC:y =-x +3,铅垂法:E(1,2)DE=2,S BCD ∆=21∙2∙3=3 S ABDC 四=21∙4∙3+3=9第4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 1. 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求∆PBC 面积最大值及P 点坐标;解:方法一:设P(m,-m+2m+3)S PBC ∆=21∙3∙[-m 2+2m+3-(m+3)] =23(-m 2+3m),当m=23时,S 有最大值,此时P(23,415)S m ax =827 方法二:平移BC 至抛物线相切时,面积可取最大值设切线为y =-x +n,与抛物线y =-x 2+2x+3联立得x2-3x +n -3=0,∆=0,n=23,y =415,故P(23,415)S m ax =827y xBCAODy xBCAODEy xBCAOD第5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5点M 为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M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N,求MN 的最大值;解:设点M(m,-m 2+2m+3),BC:y =-x +3,则点N(m,-m+3)MN=-m 2+2m+3-(-m+3)=-m 2+3m 当m=23时,MN m ax =49第6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OC=3,OA=1,顶点为D, 6. 在对称轴上找一点P,使∆ACP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最小值解:点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连接BP,则BP=AP,PA+PC=PB+PC,当点B 、P 、C 三点共线时,可取最小值,此时P(1,2),∆ACP 周长的最小值为10+32第7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 1. 在y 轴上找一点E,使∆BDE 为直角三角形,求出E 点坐标, 方法一:y xBCAOPDy xBCAODy xNBCAODMy xBCAOD P1.DE ⊥BE 时,设E(0,m)易知∆DEF~∆EBO,OE DF =BO EF ,即m 1=34m-,m=3或1,故E 1(0,1)、E 2(0,3)2. DE ⊥DB 时,设E(0,m)易知∆DEN~∆BDM,BM DN =DM EN ,即m 1=34m -,m=27故E ;(0,27)3. DB ⊥BE 时,设E(0,m),易知∆DBF~∆BEG,BG DF =EG BF ,即m -2=34,m=-23,故E 4(0,-23)第8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 在y 轴上找一点F,使∆BDF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F 点坐标;2. BD=DF,设F(0,m),22)4()01(m -+-=25,m=4+9 或4-19,F 1(0,4+19);F 2(0,4-19)yxFBCAODExyN MBCAODExy GFEBCAODxy BCAODF2.BD=BF,设F(0,m),22)0()03(m -+-=25,m=±11,F 1(0,11),F 2(0,-11)3.DF=BF,设F(0,m),22)0()03(m -+-=22)4()01(m -+-,m=1,F 4(0,1)第9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 1. 求抛物线上一点N,使S ABN ∆=S ABC ∆;解:设N 点的坐标(m,n),则∆ABC 与∆ABN 底相同,故n=±3,-m 2+2m+3=3或者-m 2+2m+3=3得m 1=0,m 2=2,m 3=1-7,m 4=1+7,N(0,3),(2,3),(1-7,-3),(1+7,-3)第10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OB=OC=3,OA=1,顶点为D, 1. 在抛物线上找一点Q,使S BDQ ∆=S AOC ∆解:设Q(m,-m 2+2m+3),S AOC ∆=23,BD :y =-2x +6,铅垂高QS=|-m 2+2m+3-(-2m+6)| S BDQ ∆=|-m 2+2m+3-(-2m+6)|∙21∙1=23得m=0或4Q(0,3),(4,-5),xBCAODFBCAOD FBCAODFBCAODN第11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在抛物线上找一点E,使BE 平分∆ABC 的面积; 解:BE 平分∆ABC 的面积,故BE 经过AC 的中点,AC 中点(-21,23),BE:y =-73x +79; 与抛物线联立得-x 2+2x +3=-73+79x =-74或722,E(-74;4919)或(722;491849)第12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 =1,顶点为D 1.在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MB -MC|取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解:点B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A,连接MA,则MB=MA,MA -MC<AC, 当点A 、C 、M 共线时,|MB -MA|m ax =AC=10, AC:y =3x x +3,M(1,6)第13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M 、N 为对称轴上的两点(M 在N 点上方),且MN=1,求四边形ACNM 周长的最小值; 解:A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B,连接BN,则BN=AN,将点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C’、N,则C’N=CM, 故CM+BN=C’N+BN,当C’、N 、B 共线时,取最小值(CM+BN)m in =13,故ACNM 周长得最小值为1+10+13BCAODQABCODEABCODM第14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E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在抛物线上找一点F,使得点四边形ACFE 为平行四边形; 解:设E(1,m)F(n,-n 2+2n+3),A(-1,0),C(0,3),A 平行至点C 与E 平移至点F, n=1+1=2,m+3=-n 2+2n+3,m=0,故E(1,0)F(2,3)第15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M 为y 轴上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找一点N,使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解:当 ACM 为等腰三角形时,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问题 1.ACNM 为菱形时,M(0,3),N(1,0),2.AMCN 为菱形时,M(0,34),N(-1,35),3.ACMN 为菱形时,M(0,3+10),N(-1,10)ABCODMNABCODM NC'ABCODEFABCODMN ABCONDM4.ACMN 为菱形时,M(0,3-10),N(-1,-10)第16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E 为x 轴上一点,以BE 为边的正方形BEFG ; 另一点G 在抛物线上,求点F 坐标;设E(m,0)则EF=|-m 2+2m+3|由EF=EB 得3-m=|-m 2+2m+3|,m=0或m=-2故F(0,3)或F(-2,-5)第17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E ⊥y 轴于点E,交直线BC 于点G ;过点G 作GF ⊥x 轴,连接EF,求EF 的最小值;连接OG,则OG=EF,当OG ⊥BC 时,OG 最小,即EF 最小,故EF m in =233x C,OB=OC=3,OA=1,顶点为D1.M 在抛物线上CB 上方一点过点M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E,则ME 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设M(m,-m 2+2m+3),BC :y =-x +3,E(m,3-m),ME=-m 2+2m+3-(3-m)=-m 2+3m,当m=23ABCONDMABCNODMGCABO EFF CABOE GFEGCABOPFEGCABOP时,ME m ax =49第19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求一点P,使∠POC=∠PCO ; 解:点P 在OC 得垂直平分线上,-x2+2x +3=23,x =1±210P 1(1-210,23)P 2(1+210,23)第20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1.E(2,-2),M 为x 轴上一点,且∠EMO=∠CMO ; 1.M 在右侧时,易知∆CMO~∆EMG,设M(m,0)则有2-m m =23,m=6 2.M 在左侧时,同理易知∆CMO~∆EMG ,m m --2=23,m=6(舍) 第21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P 是直线y =x 上的动点,当直接y =x 平分∠APB 时,求点P 的坐标; 如图,∆PAO ≅∆PEO,此时OE=OA=1,故E(0,-1),EB :y =31x -1,与y =x 得x =-23,P(-23,-23) ECABOMPPCABOCABOEMG第22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点P 在抛物线上,且∠ABP=∠CBD,求P 坐标;解:C(0,3)D(1,4)B(3,0)tan ∠CBD=31,故tan ∠PBO=31,OE=1或者OF=1,PB :y =-31x +1或y 且=31x -1,联立可得P 1(-32,911)P 2(-23,-23)第23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1.在抛物线上找一点P,使∠ACP=450;方法1:∠OCB=∠ACP=450,得∠ACO=∠ECB,故tan ∠ECB=31,作EH ⊥BC,设BH=m,则EH=m;CH=3m,故4m=32,m=423,E(23,0)故CE:y =-2x +3,联立得P(4,-5) 方法2:由12345模型得tan ∠ECO=21得E(23,0)第24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P 在抛物线上,∠DBP=450; 由tan ∠CBD=31,∠CBD+∠CBP=450,而∠PBO+∠CBP=450,故tan ∠PBO=31,BP:y =-31x +1,P(-32,911) ECABOPPEFCABODPPHECABOPDP第25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点P 在抛物线上,∠PCB=150,求点P 的坐标;解:由∠BCO=450得∠PCO=30或∠PCO=600,故PC:y =-3x +3或y =-33x +3联立得P(2+3,-23)P(2+33,3328-)第26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1.直线y =31x -1与y 轴交于点E,求∠EBC -∠CBD ; 由tan ∠DBC=tan ∠EBO=31,故∠EBC -∠CBD=450第27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1.过点P(3,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F 、G 、FM 、GN 分别垂直于x 轴,求PM,PN ;设F(1x ,1y )G(2x ,2y ),直线y =k (x +3)与抛物线y =-2x +2x +3联立得2x +(k -2)x +3k -3=0;1x +2x =2-k ,1x •2x =3k -3,PM •PN=(1x +3)(2x +3)=1x •2x +3(1x +2x )+9=12CABOPDPPF CABODPEECABODENMGFCABOPD第28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P 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PE ⊥AB,求BEAE的值,若PE 2=AE •BE,求P 点坐标 设P(m,-m 2+2m+3),AE=m+1,BE=3-m,BE AE =mm -+31,(m+1)(3-m)=(-m 2+2m+3)2得m=1+3,P(1+3,1)第29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M 为直线y =33x 3上的点,N(0,-1),求23BM+MN 的最小值, 过点B 作I ⊥x 轴,MH ⊥I,∠MBH=600,MH=23BM,23BM+MN=MH+MN,当N 、M 、H 共线且垂直于I 时取最值(23BM+MN)min=3第30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M 为直线y =33x 3上的点,求21BM+OM 的最小值 过点B 作I:y =3x -33,MH ⊥I,∠MBH=300,MH=21BH,21BH+OM=MH+OM,当Q 、M 、H共线且垂直于I 时取最值(21BM+MN )min=233xy EBCAOPxy BCA O MN H第31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M 为直线y =33x 3上的点,求22BM+OM 的最小值 过点B 作I,I 与直线MN 夹角450,MH ⊥I,∠MBH=450,MH=22BM,22BM+OM=MH+OM,当Q 、M 、H 共线且垂直于I 时取最值两着色三角形相似,得cos150=426,(21BM +MN)min=423-63第32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在AB 上是否存在点M,使CM+21BM 取最小值. 过点B 作I,I 与x 轴夹角为300,MH=21BM,21BM+CM=MH+CM,当C 、M 、H 共线且垂直于I 时取最值(21BM+CM)min=2333+第33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xy BCAMO Hxy BCAMOHxy BCAO M EHM 是抛物线上一点,作MH ⊥x 轴,交BC 于点E,当ME:EH=3:2时,求M 点的横坐标, 设M(m,-m 2+2m+3),则E(m,3-m),ME=-m 2+2m+3-(3-m),EH=3-m,ME:EH=3:2 即有-m 2+2m+3-(3-m)=23(3-m) m=23第34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顶点为D P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PAB=2CBD,求P 点坐标. tan ∠CBD=31,tan ∠PAB=tan2∠CBD=43(12345模型) 设P(m,-m 2+2m+3)(1)tan ∠PAB=1322+++-m m m =43,m=49,P(49,1639)(2)tan ∠PAB=1322+--m m m =43,m=415,P(415,1657)第35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F(1,415)直线y =417,(1)证明:M 上任意一点到直线y =417距离等于到F 点的距离, M(m,-m 2+2m+3),MH=417-(-m 2+2m+3)=m 2-2m+45MF=222)41532()1(-++-+-m m m =m 2-2m+45,故MH=MF xyEBCAOMHxy BCAODPP第36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F(1,415)直线y =417,(2)证明:N(2,-1)M 为抛物线上一点,求NM+MF 的最小值 由(1)可知MF=MH,故NM+MF=MN+MH,(NM+MF)min=421第37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BAC 的角平分线交y 轴于点M,绕点M 作直线I,与x 轴交于点E,与A 交于点F,求证:AE 1+AF 1为定值 过点M 、F 、C 作x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点G,交AM 于点H 、I ,易知:∆AEM~∆HFM,∆AFH~∆ACI,AO GM =AC CG ,CI GM =AC AG ,相加得AO GM +CI GM =AC CG +ACAG=1 即有AO 1+AC 1=GM 1,同理可得AE 1+AF 1=GM1=1+1010第38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P 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且tan ∠APC=21,求出点P 的坐标; 过点C 作CE ⊥AC,取一点E 使CE=2AC,过点C 作MN||x 轴,作A M ⊥MN 、EN ⊥MN,易知∆ACM~∆CEN,CN=6,EN=2,E(6,1),P 为以AE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交点AE 的中点F,F(25,21) xy BCOFMHxy BCNOFMHA过点易知AE HF AFACGM AO =CG AC ,GM CI =AGAC,GM AO +GM CI =CG AC +AGAC =1即有1AO +1AC =1GM,同1AE +1AF =1GM =11010xy H G FEMBCOIPF=225,设P(m,-m 2+2m+3),PF 2=(m -25)2+(-m 2+2m+325)2=225m=255,y =2531--,P(255,2531--)第39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直线y =x -3与抛物线交于点P,在x 轴正半轴上找一点E,使tan(∠PBO+∠PEO)=25 在x 轴上找一点F,使tan ∠HPF=25,∠HPF=450+∠BPH=∠PBO+∠PEO=450+∠PEO, 故∠BPF=∠PEO,故∆BEP~∆BPF,BP BE =BF BP ,即253-m =21525,m -3=320,m=329故E(329,0)第40问: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OB=OC=3,OA=1,顶点为D 对称轴与BC 交于点E,在直线BC 上找一点P,使∆ABP 与∆DEB 相似,∠BED=1350=∠ABP,故P 在CB 的延长线上,DE=2,BE=22,AB=3,1.当∆EDB~∆BAP,AB DE =BP EB ,即42=BP22,BP=42,P(7,-4) 2.∆EDB~∆BPA 时,BP=22,P(5,-2)AxyN MPFEBCOAH PE FAxyIHEBCODP 1P 2。

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定值问题(八大类型)-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学生版)

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定值问题(八大类型)-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学生版)

二次函数与线段最值定值问题(八大类型)考向分析题型一二次函数与单线段最值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5,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5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以点A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G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G作GE垂直于y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D,过点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F,连接EF,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G的坐标.题型二二次函数与将军饮马型问题2.如图1,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4,0),B(1,0)两点,过点B的直线y=kx+23分别与y轴及抛物线交于点C,D.(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表达式;(2)动点P从点O出发,在x轴的负半轴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为何值时,△PDC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3)如图2,将直线BD沿y轴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与x轴,y轴分别交于E,F两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在直线EF上是否存在点N,使DM+MN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其最小值及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三二次函数与胡不归型线段最值问题3.已知抛物线y=-1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两点(点A在点B左2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Ⅰ)当b=2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Ⅱ)若点P是y轴上一点,连接BP,当PB=PC,OP=2时,求b的值;(Ⅲ)若抛物线与x轴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4,0),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Q是线段DE上一点,点NQ的最小值.N为线段AB上一点,且AN=2BN,连接NQ,求DQ+54二次函数与三线段和最值问题4.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 过A、B两点,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C.(1)求b、c的值;(2)如图1,点D为AC的中点,点E在线段BD上,且BE=2ED,连接CE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M,求点M的坐标;(3)将直线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交y轴于点G,连接CG,如图2,P为△ACG内一点,连接PA、PC、PG,分别以AP、AG为边,在他们的左侧作等边△APR,等边△AGQ,连接QR①求证:PG=RQ;②求PA+PC+PG的最小值,并求出当PA+PC+PG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二次函数与线段倍分关系最值问题5.抛物线y=-x2+4ax+b(a>0)与x轴相交于O、A两点(其中O为坐标原点),过点P(2,2a)作直线PM⊥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其中B、C不重合),连接AP交y轴于点N,连接BC和PC.(1)a=3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BC的长;(2)如图a>1时,若AP⊥PC,求a的值;(3)是否存在实数a,使APPN =12若存在,求出a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六二次函数与线段乘积问题6.已知直线y=12x+2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抛物线y=12x2+mx-2经过点A,和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D是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第三象限,求△ABD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2,经过点M(-4,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P、Q,连接CP、CQ分别交y轴于点E、F,求OE•OF的值.备注: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b2a,4ac-b24a7.抛物线y=ax2+c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位于x轴下方.(1)如图1,若P(1,-3),B(4,0).①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D是抛物线上一点,满足∠DPO=∠POB,求点D的坐标;(2)如图2,已知直线PA,PB与y轴分别交于E、F两点.当点P运动时,OE+OFOC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分别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B=O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点D是抛物线顶点,点P(m,n)是在第二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分别连接BD、BC、BP,若∠CBD=∠ABP,求m的值;(3)如图1,过B、C、O三点的圆上有一点Q,并且点Q在第四象限,连接QO、QB、QC,试猜想线段QO、QB、Q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4)如图2,若∠BAC的角平分线交y轴于点G,过点G的直线分别交射线AB、AC于点E、F(不与点A重合),则1AE+1AF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压轴题速练一、解答题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试问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ADG的面积是△BDG的面积的35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4x+c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点A的坐标为(-5,0).(1)求点C的坐标;(2)如图1,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求点P到直线AC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2,若点M是抛物线上一点,点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M使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32x+c与x轴交于点点A(-4,0),B(1,0),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QB+QC最小?若存在,请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为AC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作PD⊥AC,垂足为点D,连接PC,当△PCD与△ACO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4.如图,抛物线y=-12x2+bx+c过点A3,2,且与直线y=-x+72交于B、C两点,点B的坐标为4,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为抛物线上位于直线BC上方的一点,过点D作DE⊥x轴交直线BC于点E,点P为对称轴上一动点,当线段DE的长度最大时,求PD+PA的最小值.5.抛物线y=ax2+bx-3(a,b为常数,a≠0)交x轴于A-3,0两点.,B4,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C0,4,D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D不与点A,C重合).①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当点D 在该抛物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②E是线段AB上的动点(点E不与点A,B重合),且CD=AE,连接CE,BD,当CE+BD取得最小值时,求点D的坐标.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ax 2+bx +2a ≠0 与x 轴交于A -1,0 ,B 3,0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为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交线段BC 于M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线段BC 于N ,求△PMN 的周长的最大值.(3)若点N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二次函数y=-14x2+12m-1x+m(m是常数,且m>0)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动点P在对称轴l上,连接AC、BC、PA、PC.(1)求点A、B、C的坐标(用数字或含m的式子表示);(2)当PA+PC的最小值等于45时,求m的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当m取(2)中的值时,若∠APC=2∠ABC,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8.已知抛物线y=x+1(m为常数,m>1)的顶点为P.x-m(1)当m=5时,求该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2)若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C(点A在点C左侧),与y轴交于点B.①点Q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动点,当AQ+BQ的最小值为22时,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Q 的坐标.②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H,过点P作PD⊥BC,垂足为D,若BC=8PD,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9.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顶点为P,与x轴相交于点A-1,0和点B.(1)若b=-2,c=-3,①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x=m(m是常数,1<m<3)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BP相交于点G,当MG取得最大值时,求点M,G的坐标;(2)若3b=2c,直线x=2与抛物线相交于点N,E是x轴的正半轴上的动点,F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动点,当PF+FE+EN的最小值为5时,直接写出顶点P的坐标.10.如图,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坐标分别为-2,0,4,0,交y轴于点C.(1)求出抛物线解析式:5时,请求(2)如图1,过y轴上点D做BC的垂线,交线段BC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当EF=35出点F的坐标;(3)如图2,点H的坐标是0,2在抛物线上,把△PHQ沿HQ翻折,,点Q为x轴上一动点,点P2,8使点P刚好落在x轴上,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11.抛物线y =ax 2+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1,0 、B 4,0 、C 0,2 三点.点P 为抛物线上位于BC 上方的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过点P 作PF ⊥x 轴于点F ,交BC 于点E ,连结CP 、CF .当S ΔPCE =2S ΔCEF 时,求点P 的坐标;(3)过点P 作PG ⊥BC 于点G ,是否存在点P ,使线段PG 、CG 的长度是2倍关系?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4,0.、B1,0、C0,4(1)求抛物线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2)如图(1),若点P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若S△PAC=20,求点P的坐标;(3)如图(2),点M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C重合),过点M作MH垂直AC于点H,求MH的最大值.13.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C2,3点为D.(1)求抛物线及直线AC的解析式.(2)设点M3,m,求使MN+MD的值最小时m的值.(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E作EF∥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点E,F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4.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A2,0,且与y轴于交于点B.(1)求a与c的关系式;(2)若a=1时,点P2,1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①若过B点的直线l:y=kx+m(k≠0)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证明:直线l平分∠OBP;②设过P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N点,则1PM+1PN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15.如图1,抛物线y=ax2+2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F为抛物线顶点,直线EF垂直于x轴于点E,当y≥0时,-1≤x≤3.(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是线段BE上的动点(除B、E外),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①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求四边形ACFD的面积;②如图2,直线AD,BD分别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M、N两点.试问,EM+EN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16.已知抛物线y=-x2+2kx-k2+4的顶点为H,与y轴交点为A,点P a,b是抛物线上异于点H的一个动点.(1)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请用含a的式子表示b;(2)若a=1,作直线HP交y轴于点B,当点A在x轴上方且在线段OB上时,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3)在(1)的条件下,记抛物线与x轴的右交点为C,OA的中点为D,作直线CD,过点P作PF⊥CD 于点E并交x轴于点F,若a<3,PE=3EF,求a的值.17.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A2,0.且经过点3,1(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直线l:y=-x+m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B、C两点(C点在B点的左侧),与对称轴相交于点P,且B、C分布在对称轴的两侧.若B点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为n,且CP=t·BP(2≤t≤3).①试探求n与t的数量关系;②求线段BC的最大值,以及当BC取得最大值时对应m的值.18.如图1,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1,0 ,B 3,0 ,与y 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①如图2,过点C 作x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D ,连接BC ,BD .当S △PBC =2S △DBC 时,求点P 的坐标;②如图3,若点P 在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连接OP 与BC 交于点E ,求PE OE的最大值.19.抛物线y=ax2-4经过A、B两点,且OA=OB,直线EC过点E4,-1,点D是线段,C0,-3OA(不含端点)上的动点,过D作PD⊥x轴交抛物线于点P,连接PC、PE.(1)求抛物线与直线CE的解析式;(2)求证:PC+PD为定值;(3)在第四象限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C、P、E、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2,0,,点B4,0与y轴交于点C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H⊥x轴于点H,交直线BC于点Q,求PQ+5CQ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5(3)如图2.将地物线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y1=a1x2+b1x+c1a1≠0,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G,点M是x轴上一点,点N是新抛物线上一点,若以点C、G、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

专题14 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二次函数的分类讨论问题1、已知抛物线y =﹣16x 2﹣23x +2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交y 轴于C 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H 点,分别以OC 、OA 为边作矩形AECO .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如图2,P 为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在对称轴上有一动点M ,当四边形AOCP 面积最大时,求|PM ﹣OM |的最大值.(3)如图3,将△AOC 沿直线AC 翻折得△ACD ,再将△ACD 沿着直线AC 平移得△A 'C ′D '.使得点A ′、C '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A ′ED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 y =13x +2;(2) 点M 坐标为(﹣2,53)时,四边形AOCP 的面积最大,此时|PM ﹣OM |有最大值√616; (3)存在,D ′坐标为:(0,4)或(﹣6,2)或(−35,195).【解析】(1)令x =0,则y =2,令y =0,则x =2或﹣6,△A (﹣6,0)、B (2,0)、C (0,2),函数对称轴为:x =﹣2,顶点坐标为(﹣2,83),C 点坐标为(0,2),则过点C 的直线表达式为:y =kx +2,将点A 坐标代入上式,解得:k =13,则: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13x +2; (2)如图,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点H .四边形AOCP 面积=△AOC 的面积+△ACP 的面积,四边形AOCP 面积最大时,只需要△ACP 的面积最大即可,设点P 坐标为(m ,−16m 2−23m +2),则点G 坐标为(m ,13m +2),S △ACP =12PG •OA =12•(−16m 2−23m +2−13m ﹣2)•6=−12m 2﹣3m ,当m =﹣3时,上式取得最大值,则点P 坐标为(﹣3,52).连接OP 交对称轴于点M ,此时,|PM ﹣OM |有最大值,直线OP 的表达式为:y =−56x ,当x =﹣2时,y =53,即:点M 坐标为(﹣2,53),|PM ﹣OM |的最大值为:|√(−3+2)2+(52−53)2−√22+(53)2|=√616. (3)存在.△AE =CD ,△AEC =△ADC =90°,△EMA =△DMC ,△△EAM △△DCM (AAS ),△EM =DM ,AM =MC ,设:EM =a ,则:MC =6﹣a .在Rt△DCM 中,由勾股定理得:MC 2=DC 2+MD 2,即:(6﹣a )2=22+a 2,解得:a =83,则:MC =103,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N ,交EC 于点H .在Rt△DMC 中,12DH •MC =12MD •DC ,即:DH ×103=83×2,则:DH =85,HC =√DC 2−DH 2=65,即:点D 的坐标为(−65,185);设:△ACD 沿着直线AC 平移了m 个单位,则:点A ′坐标(﹣6√10√10),点D ′坐标为(−65+√10185+√10),而点E 坐标为(﹣6,2),则A′D′2=(−6+65)2+(185)2=36,A′E 2=(√10)2+(√102)2=m 2√104,ED′2=(245+√10)2+(85+√10)2=m 2√101285.若△A ′ED ′为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当A′D′2+A′E 2=ED′2时,36+m 2−√104=m 2+√101285,解得:m =2√105,此时D ′(−65+√10185+√10)为(0,4);△当A′D′2+ED′2=A′E 2时,36+m 2+10+1285=m 210+4,解得:m =−8√105,此时D ′(−6510185+10)为(-6,2);△当A′E 2+ED′2=A′D′2时,m 2√10+4+m 2√101285=36,解得:m =−8√105或m =√105,此时D ′(−65√10185√10)为(-6,2)或(−35,195).综上所述:D 坐标为:(0,4)或(﹣6,2)或(−35,195).2、已知抛物线1l :212y ax =-的项点为P ,交x 轴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且sin ABP ∠=.(1)求抛物线1l 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A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C ,交y 轴于点D ,若ABC ∆的面积被y 轴分为1: 4两个部分,求直线AC 的解析式;(3)在(2)的情况下,将抛物线1l 绕点P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抛物线2l ,点M 为抛物线2l 上一点,当点M 的横坐标为何值时,BDM ∆为直角三角形?【答案】(1)21128y x =-;(2)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14y x =+;(3)点M 横坐标为16-+16--16-+16--BDM ∆为Rt ∆.【解析】(1)当0x =时,2122y ax =-=- △顶点()0,2P -,2OP = △90BOP ∠=︒,△sin OP ABP BP ∠==△BP ==△4OB ===△()4,0B ,代入抛物线1l 得:1620a -=,解得18a =,△抛物线1l 的函数解析式为21128y x =- (2)△知抛物线1l 交x 轴于A 、B 两点 △A 、B 关于y 轴对称,即()4,0-A △8AB =设直线AC 解析式:y kx b =+点A 代入得:40k b -+= △4b k =△直线AC :4y kx k =+,()0,4D k △14|4|8||2AOD BOD S S k k ∆∆==⨯⨯= △21248x kx k -=+,整理得:2832160x kx k ---= △128x x k += △14x =-△284C x x k ==+,()284488C y k k k k k =++=+△2(84,88)C k k k ++ △21||32||2ABC C S AB y k k ∆=⋅=+ △若0k >,则:=1:4AOD OBCD S S ∆四边形 △15AOD ABC S S ∆∆= △()218325k k k =⨯+ 解得:10k =(舍去),214k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14y x =+ △若k 0<,则8AOD BOD S S k ∆∆==-,()232ABC S k k ∆=-+△()218|32|5k k k -=⨯-+解得:10k =(舍去),214k =(舍去)综上所述,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14y x =+. (3)由(2)得:()0,1D ,()4,0B△抛物线1l 绕点P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抛物线2l △抛物线2l 解析式为:22128y x =-- 设点M 坐标为21(,2)8m m --△若90BDM ∠=︒,如图1,则0m < 过M 作MN y ⊥轴于点N△90MND BOD BDM ∠=∠=∠=︒,MN m =-,22111(2)388DN m m =---=+ △90MDN BDO MDN DMN ∠+∠=∠+∠=︒ △BDO DMN ∠=∠ △BDO DMN ∆∆△BO ODDN MN=,即BO MN DN OD ⋅=⋅ △21438m m -=+解得:116m =-+,216m =--△若90DBM ∠=︒,如图2,过点M 作MQ x ⊥轴于点Q△90BQM DBM BDM ∠=∠=∠=︒,4BQ m =-,2211(2)288MQ m m =---=+ △90BMQ MBQ MBQ DBO ∠+∠=∠+∠=︒△BMQ DBO ∠=∠ △BMQ DBO ∆∆△BQ MQDO BO=,即BQ BO MQ OD ⋅=⋅△()214428m m -=+解得:116m =-+216m =--△若90BMD ∠=︒,则点M 在以BD 为直径的圆除点B 、D 外的圆周上 显然以AB 为真径的圆与抛物线2l 无交点,故此情况不存在满足的m综上所述,点M 横坐标为16-+16--16-+16--BDM ∆为Rt ∆. 3、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二次函数y=12x 2+bx+c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交于B 、C 两点,与x 轴交于D 、E 两点且D 点坐标为(1,0)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BDEC 的面积S ;(3)在x 轴上有一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右运动,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C 是以P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运动的时间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若动点P 在x 轴上,动点Q 在射线AC 上,同时从A 点出发,点P 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 以每秒a 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C 运动,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 相似,若存在,求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y =12x 2−32x +1;(2)92;(3)t =1或3;(4)a =23√5或65√5【解析】(1)将B (0,1),D (1,0)的坐标代入y=12x 2+bx+c , 得:{c =1b +c +12=0,解得:{b =−32c =1故解析式y=12x 2−32x +1;(2)设C (x 0,y 0), 则有 {y 0=12x 0+1y 0=12x 02−32x 0+1 , 解得{x 0=4y 0=3, △C (4,3),由图可知:S=S △ACE -S △ABD ,又由对称轴为x=32可知E (2,0),△S=12AE•y 0-12AD×OB=12×4×3-12×3×1=92; (3)设符合条件的点P 存在,令P (t ,0): 当P 为直角顶点时,如图:过C 作CF△x 轴于F ;△Rt△BOP△Rt△PCF , △BOPF=OP CF ,即 14−t =t3, 整理得t 2-4t+3=0, 解得a=1或a=3; 故可得t=1或3.(4)存在符合条件的a 值,使△APQ 与△ABD 相似, △当△APQ△△ABD 时,AP AB=AQAD , 解得:a=6√55;△当△APQ△△ADB 时,AP AD=AQ AB , 解得:a=2√53,△存在符合条件的a 值,使△APQ 与△ABD 相似,a=6√55或2√53.4、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C (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 A +PC 的值最小?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答案】(1)223y x x =-++;(2)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3)点M 的坐标为()1,1、()1,2、81,3⎛⎫ ⎪⎝⎭或21,3⎛⎫- ⎪⎝⎭.【思路引导】()1由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 的坐标,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利用配方法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3设点M 的坐标为()1,m ,则CM =,AC ==AM =AMC 90∠=、ACM 90∠=和CAM 90∠=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m 的值,进而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 【解析】解:()1将()1,0A -、()0,3C 代入2y x bx c =-++中,得:{103b c c --+==,解得:{23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如图1所示.当0y =时,有2230x x -++=, 解得:11x =-,23x =,∴点B 的坐标为()3,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3(1)4y x x x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0y kx d k =+≠, 将()3,0B 、()0,3C 代入y kx d =+中, 得:{303k d d +==,解得:{13k d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x =-+.当1x =时,32y x =-+=,∴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3设点M 的坐标为()1,m ,则CM =,AC ==AM =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90AMC ∠=时,有222AC AM CM =+,即22101(3)4m m =+-++,解得:11m =,22m =,∴点M 的坐标为()1,1或()1,2;②当90ACM ∠=时,有222AM AC CM =+,即224101(3)m m +=++-,解得:83m =, ∴点M 的坐标为81,3⎛⎫⎪⎝⎭;③当90CAM ∠=时,有222CM AM AC =+,即221(3)410m m +-=++,解得:23m =-, ∴点M 的坐标为21,.3⎛⎫- ⎪⎝⎭综上所述: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点M 的坐标为()1,1、()1,2、81,3⎛⎫⎪⎝⎭或21,.3⎛⎫-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一次)函数图象的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由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找出点P 的位置;()3分AMC 90∠=、ACM 90∠=和CAM 90∠=三种情况,列出关于m 的方程.5、如图,动直线 y =kx+2(k >0)与 y 轴交于点 F ,与抛物线 y =14x 2+1 相交于A ,B 两点,过点 A ,B 分别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C ,D ,连接 CF ,DF ,请你判断△C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CFD 是直角三角形.见解析。

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研究包含二次曲线在内的许多内容的工具.高考试题中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其中二次函数图象是连接三个“二次”的纽带,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认真研究、熟练掌握.本文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三个“二次”的基本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谈谈有关三个“二次”的四类重要题型:(一)解含参二次不等式例1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a-1)x-1>0(a∈R)分析当a=0时,此不等式为一次不等式,可直接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当a≠0时,要分a>0与a<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看方程ax2+(a-1)x-1=0根的情况.解①当a=0时,得x<-1.②当a>0时,不等式可化为(x-1a)(x+1)>0,解得x1a.③当a<0时,不等式可化为(x-1a)(x+1)<0,若1a<-1,即-1 若1a=-1,即a=-1,则不等式解集为空集;若1a>-1,即a<-1,则-1<x<1a.综上所述,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a};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当-1 当a=-1时,不等式解集为空集;当a<-1时,不等式解集为{x|-1<x<1a}.变式若关于x的不等式ax2+(a-1)x-1>0的解集为{x|x12},求实数a的值.由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关系,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0,12?(-1)=-1a,12+(-1)=-a-1a,解得a=2.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二次项系数若含有参数应讨论二次项系数是等于0,小于0,还是大于0,然后将不等式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形式.注意: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参数时,参数的符号影响着不等号的方向.(2)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即讨论判别式Δ与0的关系.(3)确定无根或有一根时可直接写出解集,确定方程有两个根时,要讨论两根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解集.(二)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例2 求函数f(x)=x2-2ax,x∈[0,4]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析函数f(x)在区间[0,4]上的单调性不确定,因此需对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解 f(x)的对称轴为x=a.当a≤0时,f(x)在[0,4]上单调递增,f(x)min=f(0)=0;当0 当a≥4时,f(x)在[0,4]上单调递减,f(x)min=f(4)=16-8a.所以f(x)min=0,-a2,16-8a, a≤0,0 a≥4.f(x)max=max{f(0),f(4)}=0,16-8a, a≥2,a<2.变式1 已知函数f(x)=-x2+8x,求f(x)在区间[t,t+1]上的最大值h(t).解 f(x)的对称轴为x=4.当t+1≤4即t≤3时,h(t)=f(t+1);当t<4<t+1即3<t<4时,h(t)=f(4);当t≥4时,h(t)=f(t).所以h(t)=-t2+6t+7,16,-t2+8t, t≤3,3<t<4,t≥4.变式2 已知函数y=-x2+ax-a4+12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求实数a的值.解令f(x)=-x2+ax-a4+12,函数的对称轴为x=a2,当a2≥1即a≥2时,ymax=f(1)=-12+34a=2.解得a=103∈[2,+∞).当0 当a2≤0即a≤0时,ymax=f(0)=-a4+12=2,解得a=-6∈(-∞,0].所以a=103或a=-6.求解二次函数y=ax2+bx+c(a≠0)在给定区间[p,q]上的最值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函数在[p,q]上的单调性.常用方法是:(1)当a>0时求最小值或当a0时最大值为max{f(p),f(q)},当a<0时最小值为min{f(p),f(q)}.(三)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3 已知不等式mx2-2x-m+1<0.(1)若对所有的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2)设不等式对于满足|m|≤2的一切m的值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分析(1)不等式mx2-2x-m+12,不等式不恒成立;当m≠0时,函数f(x)=mx2-2x-m+1为二次函数,需满足图象开口向下且方程mx2-2x-m+1=0无解,即m<0,Δ=4-4m(1-m)<0,则m无解.综上可知不存在这样的m.(2)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由于已知m的取值范围,不妨换个角度,把它看成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在m∈[-2,2]上恒成立,求参数x的范围.解设g(m)=(x2-1)m+(1-2x),则其为一个以m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或常函数),其图象是线段,由题意知当-2≤m≤2时该线段在x轴下方,即g(m)max<0.所以g(-2)<0,g(2)<0,即-2x2-2x+3<0,2x2-2x-1<0.解得-1+72<x<1+32.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x|-1+72<x<1+32}.变式1 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当x≥0时,f(x)是减函数,如果当x∈[0,1]时不等式f(1-2x2+4a2)+f(4ax-3)≥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得,f(x)是奇函数,所以f(1-2x2+4a2)≥f(3-4ax),又因为f(x)在R上是减函数,所以1-2x2+4a2≤3-4ax,即x2-2ax+1-2a2≥0对x∈[0,1]恒成立.下面转化为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令g(x)=x2-2ax+1-2a,对称轴为x=a,当a≤0时,g(x)min=g(0)=1-2a2≥0,得-22≤a≤0;当0 当a≥1,g(x)min=g(1)=2-2a-2a2≥0,因为a≥1,所以无解.综上,{a|-22≤a≤33}.变式2 设函数f(x)=x2-1,对任意x∈[32,+∞),f(xm)-4m2f(x)≤f(x-1)+4f (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解由题意得:(xm)-1-4m2(x2-1)≤(x-1)2-1+4(m2-1)恒成立,即(1m2-4m2-1)x2+2x+3≤0恒成立,即1m2-4m2-1≤-2x-3x2恒成立.因为g(x)=-2x-3x2=-3x2-22在[32,+∞)上是增函数,故当且仅当1m2-4m2-1≤g(32))即可.解得m≤-32或m≥32.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方法:解决恒成立问题一定要清楚选谁为主元,谁是参数.一般地,知道谁的范围,就选谁做主元,求谁的范围,谁就是参数.对于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恒大于0就是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给定的区间上全部在x轴上方,恒小于0就是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给定的区间上全部在x轴下方.1.一元二次不等式在x∈R上恒成立:(用Δ法)ax2+bx+c>0(a≠0)a>0,Δ<0;ax2+bx+c<0(a≠0)a<0,Δ<0.注意:a=0的情况.2.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①化归为区间最值问题:f(x)>0f(x)min>0;f(x)<0f(x)max<0.②分离参数法: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以上就是对三个“二次”之间关系的几种题型的处理. 综合起来,可以这样说:一元二次方程是寻找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截取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段,而研究二次函数则是探索无数函数中的一类特殊的函数关系.。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含答案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含答案

z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一、增长率问题例 1 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 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 ,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 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解设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根据题意,得200(1 —20%)(1+ x)2= 193.6 ,即(1+x)2= 1.21,解这个方程,得x i = 0.1 , X2=— 2.1 (舍去).答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10%.说明这是一道正增长率问题,对于正的增长率问题,在弄清楚增长的次数和问题中每一个数据的意义,即可利用公式m(1+x)2= n求解,其中m v n.对于负的增长率问题,若经过两次相等下降后,则有公式m(1 —x)2= n即可求解,其中m >n.二、商品定价例2 益群精品店以每件21 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 该商品可以自行定价, 若每件商品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 —10a)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不得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 元,需要进货多少件?每件商品应定价多少?解根据题意,得(a—21)(350 —10a) = 400,整理,得a2—56a+775 = 0 ,解这个方程,得a1 = 25 , a2 = 31.因为21 p+20%) = 25.2,所以a2=3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350 —10 a= 350 —10 X25 = 100 (件).答需要进货100 件,每件商品应定价25元.说明商品的定价问题是商品交易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种考试的热点例3 王红梅同学将1000元压岁钱第一次按一年定期含蓄存入“少儿银行”,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的年利率已下调到第一次存款时年利率的90%,这样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530元,求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假设不计利息税)解设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为X.则根据题意,得[1000(1+ x)- 500](1+0.9 x) = 530.整理,得90X2+145 x —3 = 0.解这个方程,得X i~0.0204 = 2.04% , X21.63.由于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所以将X2~—1.63 舍去.答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约是 2.04%.说明这里是按教育储蓄求解的,应注意不计利息税四、趣味问题例4 一个醉汉拿着一根竹竿进城,横着怎么也拿不进去,量竹竿长比城门宽4米,旁边一个醉汉嘲笑他,你没看城门高吗,竖着拿就可以进去啦,结果竖着比城门高2米,二人没办法,只好请教聪明人,聪明人教他们二人沿着门的对角斜着拿,二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城,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解设渠道的深度为x m,那么渠底宽为(x+0.1)m,上口宽为(x+0.1+1.4)m.则根据题意,得2(x+0.1+ x+1.4+0.1) x= 1.8,整理,得x2+0.8 x—1.8 = 0.解这个方程,得X1 = — 1.8 (舍去),X2= 1.所以x+1.4+0.1 = 1 + 1.4+0.1 = 2.5.答渠道的上口宽2.5m,渠深1m.说明求解本题开始时好象无从下笔,但只要能仔细地阅读和口味,就能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例5 读诗词解题:(通过列方程式,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年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解设周瑜逝世时的年龄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 - 3.则根据题意,得x2= 10(x —3)+ x,即X2-11X+30 = 0,解这个方程,得x= 5或x= 6.当x = 5时,周瑜的年龄25岁,非而立之年,不合题意,舍去;当x = 6时,周瑜年龄为36岁,完全符合题意.答周瑜去世的年龄为36岁.六、象棋比赛例6 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恰好比赛一局,每局赢者记2分,输者记0分.如果平局,两个选手各记1分,领司有四个同学统计了中全部选手的得分总数,分别是1979 , 1980 , 1984 , 1985.经核实,有一位同学统计无误•试计算这次比赛共有多少个选手参加•解设共有n个选手参加比赛,每个选手都要与(n —1)个选手比赛一局,共计n(n —1)1局,但两个选手的对局从每个选手的角度各自统计了一次,因此实际比赛总局数应为2 n(n —1)局由于每局共计2分,所以全部选手得分总共为n(n —1)分•显然(n—1)与n为相邻的自然数,容易验证,相邻两自然数乘积的末位数字只能是0, 2 , 6,故总分不可能是1979 , 1984 , 1985,因此总分只能是1980,于是由n(n —1) = 1980,得n2—n —1980 = 0 ,解得n1 = 45 , n2=—44 (舍去).答参加比赛的选手共有45人.说明类似于本题中的象棋比赛的其它体育比赛或互赠贺年片等问题, 法求解• 七、情景对话例7 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图1对话中收费标准. 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 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解设该单位这次共有 x 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 •因为1000 >25 = 25000 V 27000,所以员工人数一定超过 25人.则根据题意,得[1000 — 20(x — 25)] x = 27000.整理,得 x 2 — 75X +1350 = 0,解这个方程,得 x i = 45 , X 2= 30.当 x = 45 时,1000 — 20( x — 25) = 600 V 700,故舍去 x i ;当 X 2= 30 时,1000 — 20(x — 25) = 900 >700,符合题意.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说明 求解本题要时刻注意对话框中的数量关系,求得的解还要注意分类讨论,从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结论都可以仿照些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 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増加1 人人均放游费用降低20元 旦人均册费用不得低于700人均旅游费用海1000元.八、等积变形例8 将一块长18米,宽15米的矩形荒地修建成一个花园(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为 原来荒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精确到0.1m )(1 )设计方案1 (如图2)花园中修两条互相垂直且宽度相等的小路(2)设计方案2 (如图3)花园中每个角的扇形都相同 .以上两种方案是否都能符合条件?若能,请计算出图2中的小路的宽和图3中扇形的半径;若不能符合条件,请说明理由 解 都能.(1)设小路宽为 X ,则 18x +16x — x 2=^ X18 X15,即 x 2— 34X +180 = 0 ,解这个方程,得x = 2 ,即x ~ 6.6.(2)设扇形半径为 r ,则 3.14 r 2 =X18 X15 ,即卩 r 2疋 57.32,所以 r ~7.6.明 等积变形一般都是涉及的是常见图形的体积,面积公式;其原则是形变积不变; 积也变,但重量不变,等等九、动态几何问题例9 如图 4所示,在△ ABC 中,/ C = 90?/SPAN> , AC = 6cm , BC = 8cm ,点 P 从 点A 出发沿边AC 向点C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C 点出发沿CB 边向点B 以2cm/s 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X ,或形变(2)点P 、Q 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 PCQ 的面积等于△ ABC 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 )设 x s 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 8cm 2,所以 AP = x cm , PC = (6 — x )cm , CQ =2x cm.则根据题意,得(6 — x ) 2x = 8.整理,得X 2— 6x +8 = 0,解这个方程,得 x i = 2, X 2=4. 所以P 、Q 同时出发,2s 或4s 后可使△ PCQ 的面积为8cm 2.(2)设点P 出发x 秒后,△ PCQ 的面积等于△ ABC 面积的一半•1 1 1则根据题意,得 2(6 — x ) 2x =2 x2 x6 X8.整理,得 x 2— 6x +12 = 0.由于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不存在使厶 PCQ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一半的时刻•说明 本题虽然是一道动态型应用题,但它又要运用到行程的知识,求解时必须依据路程=速度x 时间.十、梯子问题例10 一个长为10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距墙角6m.(1) 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m ,求梯子的底端水平滑动多少米? (2) 若梯子的底端水平向外滑动 1m ,梯子的顶端滑动多少米?(3 )如果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等于底端向外滑动的距离,那么滑动的距离是多少米?解 依题意,梯子的顶端距墙角 =8 (m ).(1 )若梯子顶端下滑1m ,则顶端距地面7m.设梯子底端滑动x m.因为/ C = 90?/SPAN>,所以AB ="汙\取匸=用卜『=10(cm )(2)点P、Q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的面积等于△ ABC的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72+(6+ x)2= 102,整理,得x2+12 x—15 = 0 ,解这个方程,得X i~ 1.14 , X213.14 (舍去),所以梯子顶端下滑1m,底端水平滑动约1.14m.(2)当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时,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8 —X)2+(6+1)2= 100.整理,得X2—16X+13 = 0.解这个方程,得X1~ 0.86 , X2 ~ 15.14 (舍去).所以若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则顶端下滑约0.86m.(3)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8 —X)2+(6+X)2= 102,整理,得2x2—4x = 0,解这个方程,得X1 = 0 (舍去),X2= 2.所以梯子顶端向下滑动2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2m.说明求解时应注意无论梯子沿墙如何上下滑动,梯子始终与墙上、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十一、航海问题例11如图5所示,我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 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恰好位于AC 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往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精确到0.1海里)解(1) F位于D的正南方向,贝U DF丄BC•因为AB丄BC, D为AC的中点,所以DF =2 AB = 100海里,所以,小岛D与小岛F相距100海里.(2 )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 = x海里,AB+BE= 2x海里,EF= AB+BC -(AB+ BE)—CF= (300 - 2x)海里.在Rt△ 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 100 2+(300 - 2x)2,整理,得3x2-1200 x+100000 = 0.lOtK/6 10(K/6解这个方程,得X1 = 200 —孑 ~ 118.4 , X2 = 200+3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118.4海里.说明求解本题时,一定要认真地分析题意,及时发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从图形中寻找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布列一元二次方程十二、图表信息例12 如图6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划分成12 X12个小正方形格,将边长为n (n 为整数,且2w n< 11 )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纸片按图中的方式,黑白相间地摆放,第一张n Xi的纸片正好盖住正方形ABCD左上角的n刈个小正方形格,第二张纸片盖住第一张纸片的部分恰好为(n - 1) X n —1)个小正方形.如此摆放下去,直到纸片盖住正方形ABCD的右下角为止.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正方形纸片边长n的取值不同,冼成摆放时所使用正方形纸片的张数也不同,请填写下表:纸片的边长n23456使用的纸片张数(2 )设正方形ABCD被纸片盖住的面积(重合部分只计一次)为S i,未被盖住的面积为S2.①当n = 2时,求S i : S2的值;解(1 )依题意可依次填表为: 11、10、9、8、7.②是否存在使得S i = S2的n值?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S1 = n2+(12 - n)[n2—(n - 1)2] = - n2+25 n - 12.①当n = 2 时,S1 = - 22+25 X2 - 12 = 34 , S2= 12 X12 - 34 = 110.所以S1 : S2 = 34 : 110 = 17 : 55.1②若S1 = S2,则有—n2+25 n —12 =? X122,即n2—25 n +84 = 0 ,解这个方程,得n1 = 4 , n2= 21 (舍去).所以当n = 4时,S1= S2.所以这样的n值是存在的.说明求解本题时要通过阅读题设条件及提供的图表,及时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对于求解第(3)小题,可以先假定问题的存在,进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看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来加以判断.十三、探索在在问题例13 将一条长为20cm 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做成一个正方形.(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7cm 2,那么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能等于 12cm 2吗?若能,求出两段铁丝的长度;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解(1)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 x cm ,则另一段为(20 — x ) cm.当 x = 16 时,20 — x = 4,当 x = 4时,20 — x = 16 , 答 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4cm 和16cm.(2)不能.理由是:不妨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 y cm ,则另一段为(20 — y ) cm.则由题意得I 4丿+1 4丿=12,整理,得 y 2— 20 y +104 = 0,移项并配方,得(y — 10) 2 =—4v 0,所以此方程无解,即不能剪成两段使得面积和为12cm 2.说明 本题的第(2 )小问也可以运用求根公式中的 b 2 — 4ac 来判定 若b 2 — 4ac >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 b 2— 4ac v 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题中的b 2 — 4ac =— 16 v 0即无解.十四、平分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问题例14 如图7,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 = DC = 5 , AD = 4 , BC = 10.点E?^下底边BC 上,点F 在腰AB 上.(1 )若EF 平分等腰梯形 ABCD 的周长,设BE 长为X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 BEF 的面积; (2) 是否存在线段 EF 将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是否存在线段 EF 将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 : 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此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则根据题意,得 =17,解得 X i = 16X 2 = 4 ,Be K解(1 )由已知条件得,梯形周长为12,高4,面积为28.过点F作FG丄BC于G,过点A作AK丄BC于K.12 - K则可得,FG= 总,込24所以S A BEF=BEFG=—§ x2+ x (7 < x < 10).2 24(2)存在.由 (1 )得—5 x2+ 5 x = 14,解这个方程,得x i = 7, X2 = 5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此时BE= 7.(3)不存在•假设存在,显然有S A BEF : S多边形AFECD = 1 : 2,2 16 28即(BE+BF):(AF+AD + DC) = 1 : 2.则有一5 x2+ 5 x =3 ,整理,得3x2—24x+70 = 0,此时的求根公式中的b2—4ac = 576 —840 V 0,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实数X.即不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 : 2的两部分.说明求解本题时应注意:一是要能正确确定x的取值范围;二是在求得X2 = 5时,并不属于7 < X W 10,应及时地舍去;三是处理第(3)个问题时的实质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探索问题的存在性.十五、利用图形探索规律例15 在如图8中,每个正方形有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1 )观察图形,请填写下列表格:正方形边长 13黑色小正方形个数 正方形边长 24黑色小正方形个数(2 )在边长为n (n > 1)的正方形中,设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个数为P 2,问是否存在偶数.n ,使P 2= 5P i ?若存在,请写出 n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解(1)观察分析图案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1、3、5、7、…、n 时,黑色正方形的个 数为1、5、9、13、2n — 1 (奇数);正方形的边长为2、4、6、8、…、n 时,黑色正方形 的个数为4、& 12、16、2n (偶数)•(2 )由(1 )可知n 为偶数时P 1 = 2 n ,所以P 2= n 2— 2n .根据题意,得n 2 — 2 n = 5 x 2n ,即n 2 —12 n = 0,解得n 1= 12 , n 2 = 0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偶数n = 12,使得P 2 =5P 1.n (奇数)n (偶数)P i ,白色小正方形的说明本题的第(2)小问是属于存在性问题,求解时,可以先假设结论存在,进而从中找到数量关系,使问题获解综上所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延续和发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然后通过解方程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要善于将普通语言转化为代数式,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和、差、倍、分、超过、剩余、增加、减少”等等,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或特殊的等量关系,如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中的一些特殊关系等等.。

二次函数常见压轴题目类型

二次函数常见压轴题目类型

二次函数常见压轴题题目类型 一:定值问题1.如图,直线1y x =+与抛物线222y x mx m m =-++交于A,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

求证:无论m 为何值,AB 的长总为定值。

2.如图,抛物线243y x x =-+与x 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将直线BC 沿y 轴向上平移交抛物线于点M,N ,交y 轴于点P ,求PM PN -的值。

3.如图,已知直线()90y kx k k =-<与抛物线223y x x =--交于A,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P ,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过点B 作BD ⊥x 于点D ,求证:PD PC ⋅为定值。

4.如图,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C (0,8),并且经过A (8,0),点P 是抛物线上点A,C 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 作直线8y =的垂线,垂足为点F,点D ,E 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PE,DE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猜想并探究:对于任意一点P ,PD 与PF 的差是否为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二.二次函数与角度问题1.如图,抛物线232y x x =-+-与x 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P 在抛物线上,∠ACB=∠BCP ,求点P 的坐标物线,且DM 平分∠OME,求点E 的坐标。

3.抛物线2y a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顶点为C,点P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x 轴的下方。

(1)如图1,若点P (1,3-),B (4,0),①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D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满足∠DPO=∠POB ,求点D 的坐标(2)如图2,在(1)中的抛物线解析式不变的条件下,已知直线PA 、PB 与y 轴分别交于E 、F 两点,点P 运动时,OE+OF 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出改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物线第四象限上一点,∠PCB=∠ACO ,求点P 的坐标5.如图,过点(1,4-)的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10,(30)A B -,,,与y 轴交于点C 。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含答案整理版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含答案整理版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含答案整理版一、汽车长途行驶问题问题描述:某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已经过两个小时,此时与起点相距180公里。

问汽车行驶多少小时能与起点相距510公里?解决方法:设汽车行驶的小时数为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60x + 180 = 510。

将方程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60x = 510 - 180。

化简得:60x = 330。

通过移项可得:x = 330 ÷ 60 = 5.5。

答案:汽车需要行驶5.5小时才能与起点相距510公里。

二、商品折扣问题问题描述:一件商品原价300元,商场进行打折促销,最终价格为192元。

问打了多少折扣?解决方法:设打折的折扣率为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00 × (1 - x) = 192。

将方程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300 - 300x = 192。

通过移项可得:300x = 300 - 192 = 108。

化简得:x = 108 ÷ 300 = 0.36。

答案:商品打了36%的折扣。

三、跳水运动员问题问题描述:某跳水运动员从3米高的平台跳下,每次跳水后下一次的距离比上一次距离减少2米。

已知他一共跳了5次,最后一次跳了9米。

问他第一次跳了多高?解决方法:设他第一次跳的高度为x米。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x - 2) + (x - 4) + (x - 6) + (x - 8) = 9。

将方程变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5x - 20 = 9。

通过移项可得:5x = 9 + 20 = 29。

化简得:x = 29 ÷ 5 = 5.8。

答案:该跳水运动员第一次跳了5.8米。

四、炒股问题问题描述:小明通过购买股票进行炒股,他买入了股票A,每股价格为30元。

经过一段时间后,股票A涨了10%,小明决定抛售,以每股33元的价格卖出。

问小明一共赚了多少钱?解决方法:设小明买入的股票A的数量为x股。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0x × 1.1 = 33x。

二次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

二次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

二次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示例文章篇一:《二次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找工作有时候还得经历二次面试,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紧张又期待的事儿!就拿我表哥来说吧,他前段时间找工作,第一次面试感觉还不错,结果又接到了二次面试的通知。

他当时那心情,就跟我们考试前似的,七上八下的。

那二次面试到底会问些啥问题呢?比如说,“你能详细说说上次面试后,你为这个岗位又做了哪些准备?”这可不好回答啊!要是我,我可能会说:“哎呀,我认真研究了公司的业务,还跟做这行的前辈请教了好多呢!” 可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准备了”,那多没诚意呀!再比如,“你对我们公司的文化和团队氛围有什么新的理解?”这时候,你要是啥都不知道,那不完蛋啦?得提前做好功课呀!还有像“如果入职后发现工作内容和你预期的不太一样,你会怎么办?”这就好像我们写作业,发现题目比想象中难,能放弃吗?当然不能!得想办法解决呀!回答这些问题可有技巧啦!首先,得真诚,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就像我们跟好朋友聊天,实实在在的才好。

其次,要有条理,不能东一句西一句,让人听着迷糊。

我跟你们说哦,有一次我表哥的朋友参加二次面试,面试官问他:“如果让你带领一个团队完成一个紧急项目,你会怎么做?”他居然紧张得结结巴巴,说话都没个重点。

这能行吗?咱们得像讲故事一样,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

比如说:“我会先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时间节点,然后合理分配任务,鼓励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还有啊,回答的时候要自信!别老是低着头,声音小小的。

要抬起头,大声地告诉面试官:“我能行!”这就好比我们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得有那股子冲劲!二次面试就像是一场战斗,我们得准备好武器,勇敢地冲上去。

只要我们准备充分,表现出色,还怕拿不下这个工作吗?所以呀,同学们,以后咱们要是遇到二次面试,可千万别害怕,用我告诉你们的这些技巧,一定能成功的!示例文章篇二:《二次面试问题及回答技巧》哎呀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找工作的时候,二次面试可太重要啦!这就好像我们考试的附加题,答对了就能拿高分,答错了可能就前功尽弃啦!我听我表哥说过他的二次面试经历,那叫一个紧张刺激!面试官问他:“如果工作中遇到了和同事意见不合的情况,你会怎么办?”表哥想了想,说:“我会先冷静下来,认真倾听同事的想法,就像我们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一样,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可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把任务完成得更好嘛!然后我会分析我们意见不同的地方,找到共同点,再一起商量出一个最合适的办法。

二次函数的变形和性质的推理归纳

二次函数的变形和性质的推理归纳

二次函数的变形和性质的推理归纳一、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一般形式:y = ax^2 + bx + c (a ≠ 0)2.顶点式:y = a(x - h)^2 + k3.标准式:y = a(x - m)^2 + n二、二次函数的变形1.横向平移:h → h + p,m → m + p2.纵向伸缩:a → k * a (k > 1 或 0 < k < 1)3.横向拉伸:a → k * a (k > 1 或 0 < k < 1),m → m + p4.旋转:顶点(h, k) → (h + p, k + q)三、二次函数的性质1.开口方向:a > 0 时,开口向上;a < 0 时,开口向下2.顶点坐标:(-b/2a, c - b^2/4a)3.对称轴:x = -b/2a4.判别式:Δ = b^2 - 4ac5.Δ > 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6.Δ = 0: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7.Δ < 0: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四、二次函数的增减性1. a > 0 时:2.x < -b/2a 时,y随x增大而减小3.-b/2a < x < +∞ 时,y随x增大而增大4. a < 0 时:5.x < -b/2a 时,y随x增大而增大6.-b/2a < x < +∞ 时,y随x增大而减小五、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1.顶点:最小值(a > 0)或最大值(a < 0)2.开口:a > 0 时,向上;a < 0 时,向下3.交点:Δ > 0 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Δ = 0 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Δ < 0 时,与x轴无交点4.对称性:以直线x = -b/2a为对称轴六、二次函数的应用1.最值问题:求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交点问题:求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3.范围问题:求函数值域4.几何问题:求抛物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七、二次函数的变换规律1.横向平移:改变顶点横坐标2.纵向伸缩:改变函数值3.横向拉伸:改变顶点横坐标,同时改变函数值4.旋转:改变顶点坐标八、二次函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抛物线:如投篮、射击、跳伞等运动的轨迹2.二次函数模型:如物体运动、人口增长、商品销售等领域的数学模型以上是对二次函数的变形和性质的推理归纳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

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的4种解法

微信公众号
从小学数学-------------------------------------------------
解法二:铅锤定理,在求二次函数三角形面积最值问题,运用非常多。 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分别表达出铅锤高度和水平宽度,然后利用铅锤定理的 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必有最大值。
微信公众号
从小学数学-------------------------------------------------
原 题 :在( 1)中 的 抛 物 线 上 的 第 二 象 限 是 否 存 在 一 点 P,使 △PBC 的 面 积 最 大 ? 若 存 在 , 求出 P 点的坐标及△PBC 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考试题型,大多类似于此。求面积最大值的动点坐标,并求出面积最大值。 一般解题思路和步骤是,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用代数式表达各线段的长。通过公式计 算,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式,则坐标和最值,即出。
解法一:补形,割形法。方法要点是,把所求图像的面积适当的割补,转化成有利于面 积表达的常规几何图形。请看解题步骤。
微信众号
从小学数学-------------------------------------------------
解 法 二 : 铅 锤 定 理 , 面 积 =铅 锤 高 度 ×水 平 宽 度 ÷2。 这 是 三 角 形 面 积 表 达 方 法 的 一 种 非 常 重要的定理。 铅锤定理,在教材上没有,但是大多数数学老师都会作为重点,在课堂上讲解。因为, 铅 锤 定 理 ,在 很 多 地 方 都 用 的 到 。这 里 ,也 有 铅 锤 定 理 的 简 单 推 导 ,建 议 大 家 认 真 体 会 。
解法四:三角函数法。请大家认真看上面的解题步骤。 总之,从以上的四种解法可以得出一个规律。过点 P 做辅助线,然后利用相关性质,找 出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设动点 P 的坐标,然后找出各线段的代数式,再通过面积计算公式,得出二次函数顶点 式,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对于同学们中考数学来说,只要你熟练掌握解法一和解法二,那么二次函数几何综合题 中,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教案: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教案: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教学目标1. 会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2. 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 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加强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意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三个二次”之间的联系。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一看(看是否标准型,非标准型须转化为标准型),二算(计算判别式及对应方程的解),三写(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不等式(1)03532-2<-+x x (2)03-2<-+x x二、新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那现在看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综合问题。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典型例题来研究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典例:例、 关于的x 不等式04)2(2)2(2<--+-x a x a 对于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一)讨论系数① 当0)2(=-a 即2=a 时,原不等式变成常数不等式 。

② 当0)2(≠-a 时,原不等式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分类讨论①当0)2(=-a 即2=a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04<-,∴2=a 时,不等式恒成立。

② 当0)2(≠-a 时,不等式04)2(2)2(2<--+-x a x a 是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此时对应方程04)2(2)2(2=--+-x a x a 应满足⎩⎨⎧<∆<-002a (这一充要条件是通过借助函数4)2(2)2(y 2--+-=x a x a 的图像,在图像上找出x 时0y <取什么值,而得到的。

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练习:不等式012<--kx kx 的解集为全体实数,求k 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提问,学生思考)1. 若典例中的不等式变为04)2(2)2(2≤--+-x a x a 呢?2. 若典例中的不等式变为04)2(2)2(2>--+-x a x a 呢?3. 若典例中的不等式变为04)2(2)2(2≥--+-x a x a 呢? (以上三个问题由学生来完成)三、小结通过典例,得到以下结论:不等式02<++c bx ax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解集为R ),则系数应满足的条件:⎩⎨⎧<-=∆<0402ac b a 或⎩⎨⎧<==00c b a (其他三种形式的不等式所得结论由学生自己归纳)。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及解题技巧(个人整理)

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及解题技巧(个人整理)

一、二次函数线段最值问题1、平行于x轴的线段最值问题1)首先表示出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2)用右侧端点的横坐标减去左侧端点的横坐标3)得到一个线段长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2、平行于y轴的线段最值问题1)首先表示出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2)用上面端点的纵坐标减去下面端点的纵坐标3)得到一个线段长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3、既不平行于x轴,又不平行于y轴的线段最值问题1)以此线段为斜边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此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平行于x轴、y轴2)根据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表示出直角顶点坐标3)根据“上减下,右减左”分别表示出两直角边长4)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斜边的平方(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5)得到一个斜边的平方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6)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7)根据所求得的斜边平方的最值求出斜边的最值即可二、二次函数周长最值问题1、矩形周长最值问题1)一般会给出一点落在抛物线上,从这点向两坐标轴引垂线构成一个矩形,求其周长最值2)可先设此点坐标,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和再乘以2,即为周长3)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2、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三角形周长最值1)首先判断图形中那些边是定值,哪些边是变量2)利用二次函数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到两条变化的边,并求其和的最小值3)周长最小值即为两条变化的边的和最小值加上不变的边长三、二次函数面积最值问题1、规则图形面积最值问题(这里规则图形指三角形必有一边平行于坐标轴,四边形必有一组对边平行于坐标轴)1)首先表示出所需的边长及高2)利用求面积公式表示出面积3)得到一个面积关于自变量的二次函数4)将其化为顶点式,并根据a的正负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最值2、不规则图形面积最值问题1)分割。

突破中学数学二次函数的八个难题

突破中学数学二次函数的八个难题

突破中学数学二次函数的八个难题第一难题: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在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时,确定顶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顶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将二次函数标准形式转化为顶点形式来得到。

标准形式为y = ax^2 + bx + c,而顶点形式为y = a(x - h)^2 + k,其中(h, k)为顶点坐标。

为了确定顶点坐标,可使用以下公式:h = -b / (2a)k = c - b^2 / (4a)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第二难题:求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要求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只需令y = 0,然后解方程。

同样地,要求二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只需令x = 0,再解方程。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

第三难题: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对称轴是二次函数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对称轴方程为x = -b / (2a)。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对称轴方程,从而确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第四难题:求二次函数的焦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焦点坐标为[(h, k + 1 / (4a))],其中(h, k)为顶点坐标。

通过计算顶点坐标,我们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焦点坐标。

第五难题:求二次函数的图像方向图像方向用来描述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图像方向,需要根据a的值进行判断。

若a > 0,则图像开口向上;若a < 0,则图像开口向下。

第六难题: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最值是指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最值的计算方法如下:最小值: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顶点的y坐标;最大值:当a < 0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顶点的y坐标。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最值。

第七难题:求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交点要求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交点坐标,需要将直线方程代入二次函数方程,并解方程得到交点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a(-2a-1)-a2 4a =8,
解得 a=-4 或 a=0(舍去).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f(x)=-4(x-2)(x+1)=-4x2+4x+7.
2.已知函数 f(x)=4x2-4ax+a2-2a+2 在区间[0, 2]上有最小值 3,
求实数 a 的值.
解:
由已知 f(x)=4(x -
a 2
)2
-
2a+2.
∵f(x) 在区间[0, 2]上的最小
值为 3, ∴可分情况讨论如下:
(1)当
a 2
≤0,
即 a≤0 时,
函数 f(x) 在[0, 2]上是增函数.
∴ f(x)min=f(0)=a2-2a+2. 由 a2-2a+2=3 得: a=1 2 .
∵a≤0, ∴a=1- 2.
(2)当
0<
a 2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
有关知识: 图象形状; 对称轴; 顶点坐标; 与 x 轴交点坐标; 截 x 轴线段长.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
1.当 a>0 时,
抛物线开口向上,
函数在(-∞,
-
b 2a
]上单调递
减,
在[-
b 2a
,
+∞)上单调递增,

x=
-
b 2a
时,
f(x) 取得最小值,
为 4ac-b2 .
4a
2.当 a<0 时,
<2,
由 -2a+2=3
即 得:
0<a<4 时,
a=-
1 2
(0,
f(x)min=f( 4), 舍去.
a 2
)=-2a+2.
(3)当
a 2
≥2,
即 a≥4 时,
函数 f(x) 在[0, 2]上是减函数.
∴ f(x)min=f(2)=a2-10a+18. 由 a2-10a+18=3 得: a=5 10.
o x1=x2 x
o
x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 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x1, x2 (x1<x2)
有两相等实根 没有实根
x1=x2=
-
b 2a
ax2+bx+c>0 (a>0)的解集
{x | x<x1 或 x>x2}
{x | x≠- 2ba}
R
ax2+bx+c<0
(a>0)的解集 {x | x1<x<x2}
一、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一般式: y=ax2+bx+c(a≠0); 2.顶点式: y=a(x -m)2+n(其中(m, n)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两根式: y=a(x -x1)(x -x2)(其中x1, x2为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
的横坐标); 注: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 做题时, 要根据题设条件, 合理地设出解析式.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f(x)=-4x2+4x+7.
解法二: 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设f(x)=a(x-m)2+n, ∵f(2)=f(-1)=-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1 2
,
∴m=
1 2

又 f(x) 的最大值是 8, ∴n=8.
∴f(x)=a(x -
1 2
)2+8,∵f(2)=-1,
∴a(2
-
1 2
)2+8=-1, ∴a=-4.
故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f(x)=-4(x-
1 2
)2+8=-4x2+4x+7.
解法三: 利用二次函数的两根式. 由已知 f(x)+1=0 的两根为 2 和 -1,
故可设 f(x)+1=a(x-2)(x+1), 从而 f(x)=a(x-2)(x+1)-1.
即 f(x)=ax2-ax-2a-1. 又 f(x) 的最大值是 8,
抛物线开口向下,
函数在(-∞,
-
b 2a
]上单调递
增,
在[- b 2a
,
+∞)上单调递减,

x=
-
b 2a
时,
f(x) 取得最大值,
为 4ac-b2 .
4a
四、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判别式
△=b2-4ac 二次函数
△>0 y
△=0 y
△<0 y
y=ax2+bx+c (a>0)的图象
x x1 o x2
∵a≥4, ∴a=5+ 10.
综上所述, a=1- 2 或 a=5+ 10.
3.已知函数 f(x)=ax2+(b-8)x-a-ab, 当 x(-3, 2)时, f(x)>0,
当x(-∞, -3)∪(2, +∞) 时, f(x)<0.
(1)求 f(x) 在[0, 1]上的值域;
(2) c 为何值时, ax2+bx+c≤0 的解 集为 R.
a=-3, b=5. [12, 18]; c≤- 1225.
五、典型例题
1.已知二次函数 f(x) 满足 f(2)=-1, f(-1)=-1, 且 f(x) 的最大值 是 8, 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法一: 利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设f(x)=ax2+bx+c(a≠0), 则
4a+2b+c=-1,
a-b+c=-1,
4ac-b2 4a
=8.
解得
a=-4, b=4, c=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