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史的立场考察翻译_读Andre_Lefevere编_翻译历史文化_

合集下载

文化翻译观指导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外宣英译研究

文化翻译观指导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外宣英译研究

083[摘 要]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提出,对民族文化译介中文化内涵的体现及翻译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的服饰种类繁复,是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精粹,其多姿多彩的服饰特征与文化特色使中华服饰焕发出无穷的光彩。

服饰的英译介绍在民族文化外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文化翻译观为视角,发掘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探讨民族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款式设计名称、刺绣工艺及服饰外宣语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以文化为基本翻译单位的原则下,合理采用注释、图像法、增译补充法、释译法等翻译策略,为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交换,同时尽可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使译文具备时代性。

力求译文从文化层面体现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在语言层面上确保译文的可读性,进而推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文化翻译观;英译;文化内涵文化翻译观指导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外宣英译研究覃雨薇民族服饰源于该民族不断进行的社会民俗活动,它不仅是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丰富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

从交流层面上看,民族服饰能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等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文化层面来看,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世居民族社会文化的图腾,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因子。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广西居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历史悠久的民族,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是展现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广西身处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与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的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力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译介工作是顺应时代之势。

本文将基于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开英译研究,以发掘适用于经贸往来、文旅宣传和学术研讨的翻译策略,为促进广西本土文化走出去,保持民族服装文化的多样化面貌,发挥积极意义。

文化翻译视阈下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成功案例研究

文化翻译视阈下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成功案例研究

文化翻译视阈下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成功案例研究作者:邢佳仪张智敏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4期摘要:随着文学交流的多元化,中国儿童文学的对外输出也日益蓬勃。

其中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在哈珀柯林斯公司引入海外后广受好评,获得的成功与其翻译也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文化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翻译策略,进行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案例研究。

关键词:儿童文学;文化翻译;文化功能对等;《淘气包马小跳》一、文化翻译观与儿童文学翻译20世纪70-8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

这一概念最早由Susan Bassnett和Andre Lefevere论文集《翻译、历史和文化》的引言中提出。

两人吸收了Hornby(1990)的观点:Hornby认为德国对立的两大翻译学派:语言学学派和文化学派,可以通过一种“culturally oriented approach”联系起来,两人借用这一观点并将其提炼为“文化转向”。

文化翻译观,即原文和译文的“对等”需通过文化的转化实现,达到“文化功能对等”,将翻译行为放置于时代背景去衡量,更多地考虑文本外的因素,例如商业因素、文学传统、原著地位等。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得到关注。

Klingberg(1986)是第一个对此做出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应以源语言为中心,反对译者的过多改动。

与Klingberg的传统观点不同,Oittnen(2000)提出了“为儿童而译”,认为译者本身对儿童这一群体的观点和看法决定了其译文的呈现,这种观点无疑是动态的。

国内对该领域的起步较晚,但也不乏优秀学术观点。

徐德荣(2004)认为译者的风格、对儿童心智的把握及文化背景差异的了解,是指导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因素。

王珊珊(2008)在分析任溶溶的翻译策略时,将其总结为:模仿孩童、多用口语和发挥创造力。

由儿童翻译研究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文化转向”的应用更为广泛。

翻译方面的参考文献

翻译方面的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3.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4.Hickey, Leo(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5.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6.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7.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8.Nida, 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9.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10.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11.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1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13.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4.Nida, A. Eugen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al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15.Nida, A. Eugene & Taber, R. Char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6.Lefevere, Andre(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17.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8.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ed by Erroll F. Rhode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9.V 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20.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4.21.Williams Jenny & Chesterman Andrew. The Map[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22.Lefevere, And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tex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23.Hermans, Theo(ed.).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Ⅱ,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24.Rose, G. Marilyn.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 Analysi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130.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7. 思果. 翻译研究.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38.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39.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41.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2004.143. 刘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44. 毛荣贵. 翻译美学.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45. 许渊冲. 中诗音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6.《中国翻译》编辑部. 诗词翻译的艺术[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151. 思果. 翻译新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 张南峰的书:中西译学批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摘要:文化转向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试从内部诱因和外部推动力两方面探讨文化转向产生的动因,阐述文化转向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对文化转向进行简单的论述,目的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翻译研究一、引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各种文化思想交织激荡、“百家争鸣”,呈现出一派多元化景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转向”应运而生,为桎梏已久的翻译研究带来曙光。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A Sourcebook)一书中正式提出“文化转向”以来,这一理论就如洪流一般席卷了整个翻译研究领域,影响至今。

许多专家学者对文化转向智者见智、各抒己见。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对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进行简述,以期为国内的相關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文化转向”兴起的动因“文化转向”蔚然成风,不仅仅是因为它凭借自身的优势突破了先前理论的禁锢,更离不开文化转向及文化学派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文化转向”这一趋势是在内外力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一)内部诱因“文化转向”的内部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学派的一些积极主张,他们大力倡导将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从文本自身转移到文本以外的文化语境上,反对翻译是一种简单式的语言转换,并且极力改变翻译在文艺学中的附属地位,积极推动翻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翻译地位的改变西方翻译理论在二十世纪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文艺学的“附庸”,在这种背景下,翻译仅仅被视为是一门艺术,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创造性再现,甚至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

直到1971年,霍尔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中对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学科结构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并首次将翻译研究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ies”,此后,翻译学就开始转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学的名与实》被视为翻译学科的独立宣言。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戴志霍【摘要】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

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

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

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Some literature classic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 Chinese againand again.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ame literary work display the translators'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It is admitted that literary works arenot translated in a vacuum but in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the translation field exist two m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Alienation" and "Adaptation".The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Austin,which were produced in the 1950s and 1990 srespectively,helps us to see how cultural context works on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Alienation" or "Adaptation";whether the "Adaptation"can gain the upper hand as the culture integr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期刊名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4【总页数】5页(P120-124)【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语境;翻译策略【作者】戴志霍【作者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思想启蒙的先导、科技进步的中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文化与翻译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文化与翻译

Edwin Gentzler, Foreword,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by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
• The historic 1976 conference in Louvain, Belgium, which most scholars agree was the conference at which translation studies was founded.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p.15
• Linguistics has undergone a cultural turn, with the ris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as Douglas Robinson has argued a move away from constative towards performative linguistics. The growth of interest in corpus linguistics, pioneered by Mona Baker, is arguably another manifestation of a cultural shift in linguistics.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p.13
• themselves as translators were often contemptuous of any attempts to teach translation, while those who claimed to teach often did not translate and so had to resort to the old evaluative method of setting one translation alongside another and examining both in a formalist vacuum. Now, the ques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object of study has been redefined; what is studied is text embedded within its network of both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e signs.

译者主体翻转下的民族文化翻译取舍研究——英文原著《被遗忘的王国》解读

译者主体翻转下的民族文化翻译取舍研究——英文原著《被遗忘的王国》解读

EnglishTeachersVol.19No.1引言在翻译活动中,翻译主体是决定性因素,但是对“翻译主体到底是什么”这个话题存在争议。

学者们对翻译主体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提出了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的概念,并对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对翻译行为本体而言,翻译行为的翻译主体常指译者主体(刘畅2016);对阐释翻译观而言,译者主体是对源语理解阐释的人,是翻译过程的唯一主体,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刘畅2016);对文化翻译观而言,翻译主体是译者主体的文化意识体现。

上述观点都承认翻译主体即译者主体,把译者主体视为翻译的灵魂,此观点在文化翻译实践中尤其突出,认为译者主体在文化传播及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

中华民族文化走向西方世界的过程是漫长的,从最初的贸易活动所带去的文化冲击到现今的全方位文化交流,翻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纵观中国文化翻译历史,在中国文化主体意识还未觉醒前,西方的传教士和先期的探险者是中国文化翻译的主体,他们把在中国看到的、听到的选择性地翻译成英语,带回西方世界。

近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意识觉醒后,诸多中国本土翻译学者致力于将中国文化系统完整地呈现给西方国家,从本土翻译工作者的角度批判纠正了过去由于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翻译偏差。

两种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由西方译者主导,后者由本土译者主导。

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中,翻译是主要途径,译者是重要主体。

在文化翻译译者主体研究中可以发现,在中西方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交替出现,多次翻转,影响着文化翻译的学术研究方向。

顾彼得(Peter Goullart,2007)在《被遗忘的王国》(Forgotten Kingdom)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云南生活期间体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生活。

顾彼得既是作者也是译者。

该书对研究民族文化翻译策略有着特有的价值,它翻转了本土译者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翻译的取舍问题有着很深的参考意义。

一、译者主体翻转内涵(一)翻译主体与译者主体在研究翻译主体时,人们通常都会认为翻译主体就是译者,因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执行者,他作为文字的转换中介,一方面需要理解原文的文字意义和文化表现内涵,找到两种语言可以转换的空间;另一方面需要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和文化交流能力把原文及其隐含的文化元素重新表达出来。

从勒菲维尔“文化转向”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从勒菲维尔“文化转向”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从勒菲维尔“文化转向”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往往会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译者需要综合考虑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语法结构、词汇意义、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在这个背景下,勒菲维尔(Lefevere)提出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强调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勒菲维尔看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层面的转化。

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本文将以勒菲维尔的“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并以勒菲维尔的论述为例,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于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同的事物可以被赋予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英文中的“tea”对应中文中的“茶”,而在日文中则是“お茶”。

这种语言层面的差异往往源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并选择最贴合目标语言文化环境的表达方式。

否则,翻译结果可能会产生歧义,甚至失去原本的意义。

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时,由于中西方诗歌的形式和韵律有很大区别,译者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来保持原诗的韵味和意境。

如果译者忽视了文化因素,盲目地进行语言转换,就会导致原著的风格和情感在翻译过程中丧失。

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的忠实度产生影响。

勒菲维尔指出,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意义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审美标准。

译者需要在语言准确性和文化贴近度之间寻找平衡,保证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作,又能够被目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

简析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作者:朱慧超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09期摘要:文化转向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试从内部诱因和外部推动力两方面探讨文化转向产生的动因,阐述文化转向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对文化转向进行简单的论述,目的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翻译研究一、引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各种文化思想交织激荡、“百家争鸣”,呈现出一派多元化景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转向”应运而生,为桎梏已久的翻译研究带来曙光。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A Sourcebook)一书中正式提出“文化转向”以来,这一理论就如洪流一般席卷了整个翻译研究领域,影响至今。

许多专家学者对文化转向智者见智、各抒己见。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对翻译学中的“文化转向”进行简述,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文化转向”兴起的动因“文化转向”蔚然成风,不仅仅是因为它凭借自身的优势突破了先前理论的禁锢,更离不开文化转向及文化学派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文化转向”这一趋势是在内外力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一)内部诱因“文化转向”的内部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学派的一些积极主张,他们大力倡导将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从文本自身转移到文本以外的文化语境上,反对翻译是一种简单式的语言转换,并且极力改变翻译在文艺学中的附属地位,积极推动翻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翻译地位的改变西方翻译理论在二十世纪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文艺学的“附庸”,在这种背景下,翻译仅仅被视为是一门艺术,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创造性再现,甚至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

直到1971年,霍尔姆斯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中对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学科结构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并首次将翻译研究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ies”,此后,翻译学就开始转变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学的名与实》被视为翻译学科的独立宣言。

文化转向角度下英诗汉译研究

文化转向角度下英诗汉译研究

文化转向角度下的英诗汉译研究摘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美国诗人朗费罗《人生礼赞》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译文和译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理想,译本与原本的出入所在,以及这一改写模式的理论依据。

从而说明,翻译研究与译入语的文化及时代特征密切相关,一部翻译作品是一座桥梁,在传递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凸显译者和译入语的文化氛围和理想。

关键词: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亨利·朗费罗《人生礼赞》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翻译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间交流与传播的必要手段。

翻译传递的不单单是纯粹的语言文字的形式转换,更是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融合程度。

西方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发展历程,据文字记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一直到1976年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明确提出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y),这一命题才真正明确翻译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从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角度来研究翻译问题。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把目光投射到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

他们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忠实与否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以及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得翻译研究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

亨利·朗费罗(1807-1882)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作家。

三十六岁时已声名鹊起,随后出版的诗集更使他在英语诗歌世界的地位仅仅次于大洋彼岸的丁尼生(tennyson)。

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备受赞赏。

去世后,他的雕像被放在象征作家最高荣誉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有此殊荣的美国诗人。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简述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简述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简述作者:高新宇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2期摘要:翻译学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经历了蓬勃的发展,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cultural shift)把翻译推向一个崭新的台阶。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既对应了文化功能对等论的内容,又和后殖民翻译观一脉相承。

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之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见解,在译坛上独树一帜。

从介绍其主要成果入手,简单归纳评述她的主要译学思想和贡献。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一、宽广的学术研究视阀苏珊·巴斯奈特是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和著名诗人,英国沃里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校长。

她游历多国,有丰富的求学、教学经历,精通英、意、法、西等多种语言,对欧洲各国文学和文化有较深刻的研究,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又使她在翻译研究方面建树颇多。

巴斯奈特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

巴斯奈特的学术研究视野极为宽广,除翻译研究以外,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旅行文学研究、传媒研究等文化研究的诸多课题都在她的学术视野之内。

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的特色在于将之与文化研究的诸多课题联姻,进而生发出新的学术增长点。

巴斯奈特在1980年出版了以《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直接命名的专著,以回应“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荷兰著名翻译理论家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提出的建立翻译研究独立学科的倡议。

在这本著作中,巴斯奈特勾勒了翻译研究的学科框架,回顾了翻译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并为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翻译研究》分别于1991年和2002年两次修订,并多次再版,现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

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一、概述Andre Lefevere的翻译研究范畴“赞助人”、“诗学规范”和“意识形态”已广为人知,但其立论的前提,即翻译作为文学改写形式之一和文学系统理论常常为人们所忽略,而这些恰好是他的文学及翻译理论的精要所在。

从纵向上看,Lefevere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译论期、思想转折期和发展成熟期从横向上看,Lefevere的核心概念与其他翻译观的最明显的区别是他对翻译本质的界定,即翻译是对文学最重要的改写形式。

Lefevere理论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便利有效的分析框架,同时对文学史研究也有启迪。

1. 翻译与文学改写的关系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在文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到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复杂活动。

在这翻译与文学改写之间存在着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学改写。

在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时,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等问题。

为了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原作,译者往往需要对原作进行一定的改写,包括调整句式、增减内容、改变修辞手法等。

这种改写既是对原作的一种解读和再创造,也是对目标语言读者的一种适应和迎合。

文学改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

与传统的翻译不同,文学改写更加注重对原作风格、情感、意境等方面的再现和传承。

改写者往往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重新表达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改写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还需要对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翻译与文学改写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翻译中包含着改写,而改写也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

无论是翻译还是改写,都需要译者或改写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以及对原作和目标语言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只有才能真正实现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传承。

2.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背景及其对翻译与改写关系的贡献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 Lefevere)是一位在国际翻译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的理论背景深厚,融合了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翻译学以及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Andre Lefevere的翻译理论

Andre Lefevere的翻译理论

代表论文
1980: Translating literature/Translated literature 1991: Translation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search for the center 1993: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Recent, less recent and to come 1994: Introducti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efevere 的主要翻译思想
(一)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
把翻译研究的着眼点从语言学派最为关心的 语言结构及语言形式对应问题,转向目标文 本与原文本在各自文化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
(二)翻译中的操纵概念(manipulation)
译者在处理原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 目的而有权也一定会取己所需,对文本进行改 写。 翻译就是对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的改写,改 写就是对文本的操纵,改写就是使文本按操纵 者所选择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里产生影响 和作用。
Andre Lefevere的翻译理论
Andre Lefevere简介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来自译和比较文学教授,原籍比利时。 当代西方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领域十分重要 的理论人物。
代表作品
1975:Translation Poetry: 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 1977:Translating Literature: The German Tradition from Luther to Rosenzweig 1992: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

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评介

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评介

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评介王晨溪
【期刊名称】《新校园(理论版)》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本文评介了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编写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Sourcebook)一书.该书集录了自公元前106年到公元1931年之间的西方学者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与智慧,强调了翻译的历史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和坚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首先指明了此书的参考价值,然后对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当前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
【总页数】1页(P190)
【作者】王晨溪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及其对当今翻译研究的影响[J], 吴博
2.翻译效应学视域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千禧年还是渊薮 [J], 王崧珍;刘瑞强
3.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J], 石春让
4.论翻译研究的文化新视角——探寻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实质 [J], 陈甜
5.翻译研究经典再现——《翻译论集》修订本评介 [J], 黄焰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环境视野下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

社会环境视野下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

校园英语 /社会环境视野下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肖容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朱芯苇【摘要】Lefevere的翻译思想不同于尤金·A·奈达等强调的功能对等,他认为翻译的核心概念应该强调对翻译本质的界定,即翻译对文学进行了重要的改写,而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宏观的社会环境则是其非常重视的翻译视角。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前者是翻译的基石,后者则为翻译作品的本质再现添砖加瓦,以达到满足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美学要求。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社会环境视野下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

第一部分将对Andre Lefevere的翻译理论及其核心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本文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将其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本文最后一部分将探索该理论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社会环境 翻译实践 文学改写 宏观视角作为比较文学学者和翻译理论家,Lefevere提出的一系列翻译概念大大拓展了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

他与Bassnett 一起,对文学作品翻译研究提出了“文化改写”这一概念,更新了传统的翻译理论库,鼓励翻译研究者们将翻译重点从微观分析的视角转移到基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宏观视角。

一、Lefevere的翻译理论Lefevere 并不认为翻译只凭纸上谈兵即可成功,恰恰相反,他认为翻译与文化、意识形态、诗学观息息相关。

事实上,每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与文化根源。

例如:中国古代强调男权主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制约下,当局便制定了《女戒》这样的规则条款,要求所有女性一律遵守,时刻警醒自己的地位,对男性应当顺从和谦卑。

同样地,只要文学作品存在翻译的必要,便会受到诗学观、文学、意识形态等方面限制和影响。

从宏观视角出发,处在社会大变革或是人的意识形态发生大的扭转时,翻译后的目标语作品可能会与原文存在较大的误差。

Lefevere认为翻译实践是在社会文化的范畴内进行,并且绝不是简单的语言间的转换,而是一项复杂的活动。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Origin 2
• 接下来是准备期。到了60 年代,捷克和斯洛 伐克的一些研究者,如列维(JǐvíLevy) 、米科 (FrantiÍek Miko) 和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 ,响应麦克法兰的号召,共同努力探 寻新的方法使翻译研究系统化。他们所提 出的理论构架与后来多元系统理论有很多 相似之处。
Disadvantages of Prescriptive
studies
• 它总认为自己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并想把它的应用范围 推广到天下所有的翻译上去(如奈达之于动态对等论), 或者总有别的什么人想这样去做(如后人之于严复的信达 雅论)。然而它却没有看到或是不愿意承认世界上实际存 在着各种各样的翻译,其中有符合这种规范性标准的,但 是,同时也有不少翻译是不符合这种标准或者不完全符合 这种标准的。规范性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不足是,它把自己 局限在语言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把翻译仅仅看作是一种语 言艺术。而不太考虑文化的大环境。即使涉及到了文化, 最终的目标还是落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上,过分专注于翻 译技巧的钻研。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规范性的翻译研 究总是脱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
Example 1
•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出 了两个中译本。我们的评论家,从规范的 角度出发,分析哪个是直译,哪个是意译, 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描写翻译学派却说, 出了两个译本是件大好事,充分反映出中 国真的开放了。
Achievement
•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 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 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派对翻译有两个基 本的认识。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 (partiality ), 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原文百分之百统统翻到译文中去。在这 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认识,即任何翻译都经过 了译者程度不等的摆布(manipulation),因此同一个原 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 的译文。这儿要特别强调的是,描写翻译学派并不想完全 推翻传统的规范性的翻译标准。他们是想解构 (deconstruct) 传统的翻译理论, 也就是对传统的翻译 理论当中的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提出批评,而不是想摧毁 (destroy)传统的翻译理论。

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

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2期)Total No .312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科项目《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2—08—06作者简介:那洪伟(1979—),女,吉林长春人。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那洪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兴起为我国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国内翻译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过于夸大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文化研究也不能取代翻译中的语言研究。

关键词: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反思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134—02翻译之事,由来已久。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更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与文化交流的桥梁。

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自建立以来,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不断更新,文化学派的出现与兴起更是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对国内译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同传统的翻译理论一样,翻译的文化转向也存在不足,我们应辩证地看待。

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渊源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一个成功的译者来说,对两种文化的熟悉程度远比对两种语言的熟悉程度重要,因为文字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是有意义的。

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对比与重构,把翻译看作是孤立的语言现象,看作是两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忽视了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针对这一现象,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和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 )在1990年合编了《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1]主张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因为,“语言非浸透于文化语境中无法生存,文化非以自然语言为核心亦无法生存”。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翻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翻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翻译)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1 翻译(总题数:20,分数:40.00)1.Coincidentally, the trip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ut forward by Yan Fu in China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proposed by______in the west.(分数:2.00)A.John DrydenB.Alexander Tytler √C.Gideon TouryD.George Steiner解析:解析:Tytler提出:首先,翻译应完整复写出原文的思想;其次,写作风格应与原作相同;第三,翻译应当像原文一样流畅。

2.Some well-known translators or translation theorists in China have put forward different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 translation. Among them, " Resemblance in spirit" is advocated by______.(分数:2.00)A.Qian ZhongshuB.Fu Lei √C.Lu XunD.Lin Yutang解析:解析:“神似”的翻译标准是由傅雷提出的。

关于翻译标准,钱钟书提出的是“化境”论,鲁迅主张的是“宁信勿顺”,林语堂的翻译理念则是“忠实、通顺、美”。

3.Chinese translations which have been conveniently simplified and made easy are like wine diluted with water. "This famous remark about the quality of a translation is made by______.(分数:2.00)A.Zhi Qian(支谦)B.Dao An(道安) √C.Xuan Zang(玄奘)D.Hui Yuan(慧远)解析:解析:道安认为,对原文的过分简化犹如“加水稀释后的葡萄酒”。

从文化翻译观看民俗文化翻译

从文化翻译观看民俗文化翻译

从文化翻译观看民俗文化翻译作者:李芸泽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9期摘要:民俗文化的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本文分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并探讨了文化翻译观在民俗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翻译观;翻译一、民俗文化简介民俗文化,也称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逐渐形成的代代相传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它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因此,近几年学术界很多专家也将其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瑞士的霍夫曼--克莱耶在《民俗学文献录》一书中把民俗分为象征物、惯习及其原物、技艺与一般艺术、民间诗歌故事戏剧等共18类,因此,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深中国对外交流,让外国游客感受浓厚的中国风土人情,体会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

二、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许多我国深层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民俗文化内涵。

近几年来,我国翻译界对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民俗文化”并含“翻译”进行高级检索,期刊论文共87篇,据统计,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13篇,占14.9%,硕士论文21篇,占24%,目前尚未找到该方面的博士论文,这说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领域有待拓展。

综观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国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大体可归类为民俗翻译策略与技巧、民俗翻译问题与现象分析、翻译理论探讨、综合论述与评价等四个方面。

(姚丽文:2013)在国外,该领域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Mona Baker、Kirsten Malmkjaer 等学者自90 年代开始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外国文化中汲取营养; 他们都通晓外语 (有 有很大启发意义。
的还懂数门) , 一方面直接从外语中汲取包括
安德列 勒夫维尔是一位勤勉的学者, 近
思想、情感、创作手法、表现技巧在内的养分, 三十年来, 他的论著、编著和论文不下百种,
充实或激发自己的创作, 一方面又直接做翻 他的论点和他的名字为国际比较文学界和翻
之为西方文化的精华, 翻译时惟恐不忠实; 而 我们从中也可以探测出译者或那个时代的文
对于其他没有这种声望的文化, 态度就不大 化观。归化 洋化问题, 与意译 直译, 或再创
相同了。例如菲茨杰拉德翻译波斯文的《鲁拜 造 等值问题, 其实是一类性质的问题, 这里
集》时就相当自由, 因为他认为翻译波斯诗人 我们也可以看出, 翻译现象不能仅从语言方
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著述。其原因是认为外来 就倾向于意译, 导致“归化”。
的文本有可能比自己的文本获得更大的声望
Geo rge Steiner ( 1975 ) 在 A f ter B abel
或成功。换言之, 译作者是在诉诸另一文本的 书中曾问道: 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是应
权威性。比如世界文学名作的翻译 (见本书第 该使译文的语言接近原文的语言, 从而有意
中写道:“恨余无学, 不能著以勉吾国人, 则但 安然不动, 他领着读者走向作者; 要么是尽量
有多译西产英雄之外传, 俾吾种亦去其倦蔽 让读者安然不动, 他领着作者走向读者 (用钱
之习, 追蹑于猛敌之后, 老怀其以次少慰乎?” 钟书先生生动的语言说, 译者一是使读者动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探寻译者的动机、译 身到外国去, 一是使作者动身到本国来)。”施
时不需担心译文有何“偏离”, 他甚至还认为 面去理解, 它在根本上反映出文化史意义。
要用点艺术来帮助波斯诗人提高。显然, 紧扣
三是翻译与模仿和创造。
·7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从文化史的立场考察翻译
——读 A nd réL efeve re 编《翻译 历史 文化》Ξ
一 单从 译 ( tran sla ting) 的角度看, 翻译 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双语转换的过程, 是将一 种语言文字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 来的过程。我们大多数翻译研究针对的就是 这样一个翻译过程。可是要完整地看待翻译 现象 ( tran sla tion ) , 有许多问题就不是单从 语言可以解释清楚的。 站在翻译史的立场上, 不论中外, 我们都 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1) 一种文化为什 么要通过翻译从外部引进文本? 这样做是否 意味着自身文化的不足? 2) 是谁为自己的 文化引进了外国文化中的文本?换言之, 是谁 翻译的、为什么而译? 是译者选择文本还是有 别 的 什 么 因 素? 3) 译 入 语 文 化 ( recep to r cu ltu re ) 的读者是否信任译者和译本? 可以 说, 译本是那些不需要译本的人译给不懂原 文的人看的, 因此对于不懂原文的读者来说, 这些译本起的作用应同自己母语文化的文本 的作用一样。4) 是不是还应考虑到, 在一定 历史阶段, 并不是所有语言都平等, 有些语言 比另一些语言享有更显赫的地位? 就像在特 定文化中, 某些文本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如 《圣经》, 如《古兰经》等。5) 为什么会产生替代 外国文本的译本? 为什么不是先以自己的语 言产生类似的文本?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 能仅从语言上找到解释, 还必须考虑文化, 考
溯到翻译。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和创 最后有一章, 叫“长篇论述”, 内容包括上述几
作相得益彰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当时的 方面。这种编排与我们的理解有较大出入, 我
重要文人作家, 如鲁迅、茅盾、胡适、郑振铎、 们尽管可以不同意, 但编者是精心规划的。最
巴金、冰心、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等, 无不 重要的是, 这种翻译研究, 会对总的文化研究
2页)。又比如中国近代史上严复、林纾等人的 识地造成异国的风味, 意思也不那么明确呢?
做法。严复在从事西学翻译之前, 曾写过《原 还是应该将原文的语言加以归化, 译成译者
强》、《论世变之亟》等时论, 其中介绍了西方 和读者使用的通顺自然的语言呢?谁都会说,
进步的民主、自由思想, 但反响并不大。他真 最好是二者兼得。但这常常又不大可能。我们
(译出) 语言
译者
语言 (译入)
译法分为三种, 不过与上述略有区别。他认为
文化
文化
一种译法是旨在了解外界, 因而对翻译的形
式要求不高, 是介绍性的翻译; 另一种译法是 用语言表示是, 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
旨在吸取外国文本中的精神内容加以再创 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
作, 是模仿性的翻译; 还有一种译法是要求比 动。其中译者处于居中的位置, 他的素质 (对
译介绍, 在译文中模仿、借鉴外国文本。这些 译界所熟知。令人痛惜的是, 1996年3月, 安德
活动, 既培育了中国现代文化、白话文学, 又 列 勒夫维尔以52岁的盛年, 病逝于美国得克
造就出一批不朽的作家和作品, 功莫大焉。
萨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任上。我们谨以此文

表示对他的悼念。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出, 从文化史的立场 考察翻译, 我们的收获会更为丰富。我们不妨
的文本更能获得成功。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译文读者带来对原作尽可能准确、完整的理
林纾自己不写小说, 却在后半生二十多年间 解, 而又不让读者感到离开了自己的母语氛
译了一百八十种外国小说, 也是借重外国文 围, 他该怎样做呢? 他面前有哪些道路可走?
本的典型例子。他在《剑底鸳鸯》的译本序言 依我看只有两条路。译者要么是尽量让作者
窗户或这条渠道, 外域文化会进入到本族文 则更喜欢模仿, 他们不是亦步亦趋地翻译, 而
化, 有时这种输入不是平和的, 而是挑战式 是将外国的思想、情感之花朵移入本国土壤,
的。雨果甚至说:“当你向一个民族奉上译文, 即采用归化译法。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第
那个民族几乎总把这翻译看作是对抗自己的 三章中也说法国人出于对本国文化的自豪,
柯 飞
考虑一个文化翻译论的研究方法, 即, 不是单
·7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G. Steiner (1975) 曾概括说, 西方翻译史 从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翻译, 而是从语言、文
上基本上是三种翻译类型, 一是严格的直译, 化、译者三方面结合来研究翻译。用图形表
包括逐词对译; 二是忠实而又较自由地 译, 示:
可称为意译; 三是模仿, 再创造式地翻译。这
三类译法对原文的跟随程度递减。德莱顿是 这样区分三种译法的, 并主张意译; 歌德也将
虑译者 (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媒介) 的因素。 我们也可以带着种种思考中的问题翻阅
美 国 学 者 安 德 列 勒 夫 维 尔 (A ndré L efevere) 教授编的一本西方翻译论集《翻译
历史 文化》。就像罗新璋 (1984) 编的《翻译 论集》收集了中国近两千年间关于翻译的重 要论述, 这本《翻译 历史 文化》论集收集了 两千年间 (从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古罗马政论 家西塞罗到本世纪三十年代) 西方学者思考 翻译问题的重要论述, 其中包括昆体良、哲罗 姆、马丁 路德、培根、施莱格尔、阿诺德、蒲 朴、施莱尔马赫、洪堡特、歌德、伏尔泰、雨果、 泰特勒、雪莱等五十余位西方著名作家、思想 家的论述, 论题丰富, 有纵深的历史感, 又有 活跃的现实感。从这本论集中, 我们可以了解 西方译论的概貌, 还可以进而开展东西方译 论的比较研究。
一项暴力活动。”(本书18页)
往往将外国题材本国化。而类似的事例, 在近
对待翻译的态度会影响到译法以及对译 代中国、日本的翻译史中都屡见不鲜。因此上
法的评价。这实际也反映了一种文化态度。西 方的译家非常尊重希腊文、拉丁文的著作, 视
述 Steiner 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予以回答。归化 或洋化并无正误之分, 它们各有其文化意义,
较高的、在形神两方面都应逼似原作的翻译 两种语言、文化的熟悉)、动机、所处环境、文
(本书第75—77页)。歌德的高明之处在于, 这 化观、翻译观、甚至年龄、性格都有可能影响
三种译法都是跨文化传通所必需的, 具体采 到他的翻译; 而语言与文化又相互作用。
用哪一种或哪几种要视译者的目的和文化的

需求, 在多大程度上采用原文的形式也有赖
二 安德列 勒夫维尔是一位研究比较文学 的学者, 他研究翻译问题, 着重点自然不放在 语言翻译技巧, 而是放在翻译对于文化的影 响上, 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 用。他编的翻译论集, 重点也是在对于文化的 思考上, 不是翻译技巧论集。我们可以从三点 来看看这种文化翻译论。
一是关于译本的产生。 中外历史上都有这种现象: 某个文化, 在
安德列 勒夫维尔编这本翻译论集, 不是
于译者的认识。比如注重吸收外域语言文化 按通常的以年代为序编排, 而是分若干专题。
的翻译往往较多地仿用外国形式, 初显生硬、 有意思的是, 他是按翻译所受限制的程度来
别扭, 最终有可能为母语文化所吸收, 从而丰 安排专题及其先后顺序。编者认为翻译要受
富母语文化。无论三种译法中的哪一种, 都能 到种种限制, 而语言并不是最主要的, 因此他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达一种新的思想时, 有时首先是依靠译本, 原文, 就倾向于直译, 导致“洋化”; 注重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