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功能特异性与相对特异性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腧穴功能特异性与相对特异性
一.腧穴功能特异性
腧穴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作用上 所存在的差异,即某一穴位对某些病或某些脏腑、器官具体作用的 特点,这是区别腧穴的要点。
来自百度文库
(一)穴位与非穴位功能作用的差异:
腧穴特异性首先表现在穴位与非穴位在针灸效应上的差异。临 床和实验均证明,针灸穴位作用明显,针灸非穴位大多作用不明显 或无作用。
⑥对心肌梗死的影响 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针刺心包经 “内关”穴,有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与结扎对照组比较, 恢复灌流后2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心外膜心电图ST段 升高平均值有非常显著差异,针刺胃经“足三里”穴则无此效应, 与结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内关”与“足三里”两穴相 比,在松扎后2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针刺“内关”穴在 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效应方面与“足三里”穴相比存在着非常 显著的差异(见图2—23)。
⑦对胃气上逆的作用 有人比较了针刺足三里、内关和水沟加承浆三组穴位对胃气上 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抑制效应为:足三里穴组>水沟加承 浆穴组>内关穴组,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⑧对针刺麻醉的影响 A、人体实验证明,针刺不同经脉的穴位对人体各部痛阈和 耐痛阈提高程度是不同的。针刺合谷穴时,比较额、胸、背、腹、 腿5个测痛部位的痛阈,可以看出腹、背部痛阈提高较多,胸、腿、 额部痛阈提高较少。以针刺后40分钟测得的数值进行比较,腹部 与额部相比有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背部5个测痛点在针 刺合谷穴时,其耐痛阈均有提高,且具有显著意义;针刺足三里 穴仅对其中1个点耐痛阈提高有显著意义;针刺郄门穴或大陵穴对 其5个点耐痛阈的提高均无显著性意义。 B、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动物不同穴位也可观察到不同镇痛 效应。例如,分别针刺猫的“胃俞”、“足三里”、“内关”、 “陷谷”、“太冲”、“膈俞”、“髀关”等不同穴位和非穴位 肩部三角对痛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皮层诱发电位抑制作用各不相 同,其中以“胃俞”的抑制效应最强,“足三里”次之,“内关” 又次之,而电针肩部三角肌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差。
①针刺对膀胱内压的影响 如给猫膀胱内充以等渗温氯化钠溶液50ml后,针刺“次髎”穴, 运针2-3秒后即可见到膀胱内压升高,运针15秒可使膀胱内压升高 0.39-0.98kPa,针500次有效率达90.00%以上;而用同法针刺非穴 点(“次髎”穴向外旁开1cm处),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针200次升 高率仅为1%,且膀胱内压升高不超过0.196kPa。 又如针刺家兔“膀胱俞”穴引起膀胱收缩,同时观察下丘脑后 部和延髓网状结构单位放电,针刺“膀胱俞”穴可使兴奋型单位放 电增加,抑制型单位放电减少,针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达 97.82%,而针刺非穴对照组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仅1.50 %。
③对肾泌尿的影响 针刺健康人足.少阴肾经照海、复溜等穴有明显促进泌尿作用, 针刺足阳明胃经解溪、足三里穴及胃俞穴则对泌尿几乎没有什么影 响。 ④对心脏的影响 给犬注射毒毛花苷K或G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律不齐, 然后分别针刺心包经“内关”穴、肾经“交信”穴和非穴位点,可 以看到针刺“内关”穴可使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不齐完全消失,针 刺“交信”穴效果则差,针刺非穴点几乎无任何改变。 ⑤对胃肠运动影响方面 针刺“足三里”穴有明显抑制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活动的作用, 针刺“内关”穴虽有此作用,但效果却差得多。
②针刺对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针刺健康人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吞噬指数(每个白细胞吞噬细 菌平均数)由1.74上升至3.67,吞噬能力(每100个白细胞中有吞 噬能力的白细胞数即其百分数)由48.16%上升至71.25%,针刺 前后比较差异显著;针刺非穴位点,白细胞吞噬指数由1.62降至 1.50,吞噬能力由49.44%降至47.11%,针刺前后比较无显著 差异。
(三)同经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①主治部位不同 肺经穴位一般对胸、肺、咽喉、气管鼻等部位有一定的作用, 但肺经不同穴位主治部位又各有所侧重,少商、鱼际等穴治疗咽喉 疼痛疗效较好;太渊、列缺等穴主治偏重于鼻塞、咳嗽等症;孔最 穴常用于主治喘咳;尺泽、天府等穴则较多用于呛咳、咯血等症。 又如五输穴都是治疗该经疾病的重点穴位,但它们也各有不同的特 殊作用,如《难经· 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 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②作用程度的差别 针刺胃经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等穴都可使肠鸣音增加,但以 足三里穴的作用最强。
③作用方向的差别 针刺膀胱经次醪、膀胱俞等穴对膀胱内压影响主要为升压 效应,而针刺同经的肾俞穴则主要产生降压效应。 ④同经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和远道取穴,针灸效果也有明 显的差异 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踝关节周围组织,造成类似急 性关节炎的局部红、肿、热(皮温升高)、痛(对机械刺激敏感)的 模型,观察三组穴位电针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刺激诱发放电的 抑制情况,结果以病变局部取穴的“太溪”和“商丘”两穴针 效最好,循经取穴的“阴谷”、“阴陵泉” 针效较差,远道取 穴的“俞府”、“大包”则没有针效.
(二)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穴位针刺效应与其所属经脉的络属规律有明显对应关系,本经 穴位对其所属脏腑器官的影响较异经穴位明显,即所谓“经络所过, 主治所及”。 ①对胆囊运动的影响 如针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可增加胆囊运动和排泄能力,而针 刺非胆经穴位如侠白、尺泽、太渊或非穴位点则无显著影响。
③对针刺麻醉的影响 采用辐射热刺激家兔鼻部引起甩头反应作为痛反应的时间阈值, 手法捻针针刺“合谷”穴区和非穴区,结果发现,针刺前痛反应时 5次测定平均值为6.10土1.92秒,针刺“合谷”穴后5次测定的平均值 为17.60±3.31秒,较针前平均延长288.53%,出针后反应时逐渐恢 复到对照值;在非穴点以同样手法针刺,其反应时在实验全时程无 明显变化,但再针刺“合谷”穴,痛反应时又出现明显延长。表明 针刺动物“合谷”穴与非穴点镇痛效应有明显不同。
②对膀胱收缩的影响 用测量膀胱内压的方法观察针刺对膀胱收缩的影响,一组为本 经膀胱俞、次髎穴和任脉中极穴,另一组为异经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阴陵泉穴和足少阴肾经阴谷穴。结果是前组穴位远较后组穴位有效。 动物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针刺家兔膀胱经“膀胱俞”、“次髎” 穴和任脉“中极”、“关元”、“曲骨”等穴能引起膀胱收缩,针刺 胃经“足三里”、肾经“阴谷”、脾经“三阴交”和“阴陵泉”等 穴则效应差得多。
一.腧穴功能特异性
腧穴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作用上 所存在的差异,即某一穴位对某些病或某些脏腑、器官具体作用的 特点,这是区别腧穴的要点。
来自百度文库
(一)穴位与非穴位功能作用的差异:
腧穴特异性首先表现在穴位与非穴位在针灸效应上的差异。临 床和实验均证明,针灸穴位作用明显,针灸非穴位大多作用不明显 或无作用。
⑥对心肌梗死的影响 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针刺心包经 “内关”穴,有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与结扎对照组比较, 恢复灌流后2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心外膜心电图ST段 升高平均值有非常显著差异,针刺胃经“足三里”穴则无此效应, 与结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内关”与“足三里”两穴相 比,在松扎后2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针刺“内关”穴在 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效应方面与“足三里”穴相比存在着非常 显著的差异(见图2—23)。
⑦对胃气上逆的作用 有人比较了针刺足三里、内关和水沟加承浆三组穴位对胃气上 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抑制效应为:足三里穴组>水沟加承 浆穴组>内关穴组,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⑧对针刺麻醉的影响 A、人体实验证明,针刺不同经脉的穴位对人体各部痛阈和 耐痛阈提高程度是不同的。针刺合谷穴时,比较额、胸、背、腹、 腿5个测痛部位的痛阈,可以看出腹、背部痛阈提高较多,胸、腿、 额部痛阈提高较少。以针刺后40分钟测得的数值进行比较,腹部 与额部相比有明显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背部5个测痛点在针 刺合谷穴时,其耐痛阈均有提高,且具有显著意义;针刺足三里 穴仅对其中1个点耐痛阈提高有显著意义;针刺郄门穴或大陵穴对 其5个点耐痛阈的提高均无显著性意义。 B、动物实验表明,针刺动物不同穴位也可观察到不同镇痛 效应。例如,分别针刺猫的“胃俞”、“足三里”、“内关”、 “陷谷”、“太冲”、“膈俞”、“髀关”等不同穴位和非穴位 肩部三角对痛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皮层诱发电位抑制作用各不相 同,其中以“胃俞”的抑制效应最强,“足三里”次之,“内关” 又次之,而电针肩部三角肌部位的抑制作用最差。
①针刺对膀胱内压的影响 如给猫膀胱内充以等渗温氯化钠溶液50ml后,针刺“次髎”穴, 运针2-3秒后即可见到膀胱内压升高,运针15秒可使膀胱内压升高 0.39-0.98kPa,针500次有效率达90.00%以上;而用同法针刺非穴 点(“次髎”穴向外旁开1cm处),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针200次升 高率仅为1%,且膀胱内压升高不超过0.196kPa。 又如针刺家兔“膀胱俞”穴引起膀胱收缩,同时观察下丘脑后 部和延髓网状结构单位放电,针刺“膀胱俞”穴可使兴奋型单位放 电增加,抑制型单位放电减少,针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达 97.82%,而针刺非穴对照组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仅1.50 %。
③对肾泌尿的影响 针刺健康人足.少阴肾经照海、复溜等穴有明显促进泌尿作用, 针刺足阳明胃经解溪、足三里穴及胃俞穴则对泌尿几乎没有什么影 响。 ④对心脏的影响 给犬注射毒毛花苷K或G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律不齐, 然后分别针刺心包经“内关”穴、肾经“交信”穴和非穴位点,可 以看到针刺“内关”穴可使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不齐完全消失,针 刺“交信”穴效果则差,针刺非穴点几乎无任何改变。 ⑤对胃肠运动影响方面 针刺“足三里”穴有明显抑制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活动的作用, 针刺“内关”穴虽有此作用,但效果却差得多。
②针刺对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针刺健康人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吞噬指数(每个白细胞吞噬细 菌平均数)由1.74上升至3.67,吞噬能力(每100个白细胞中有吞 噬能力的白细胞数即其百分数)由48.16%上升至71.25%,针刺 前后比较差异显著;针刺非穴位点,白细胞吞噬指数由1.62降至 1.50,吞噬能力由49.44%降至47.11%,针刺前后比较无显著 差异。
(三)同经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①主治部位不同 肺经穴位一般对胸、肺、咽喉、气管鼻等部位有一定的作用, 但肺经不同穴位主治部位又各有所侧重,少商、鱼际等穴治疗咽喉 疼痛疗效较好;太渊、列缺等穴主治偏重于鼻塞、咳嗽等症;孔最 穴常用于主治喘咳;尺泽、天府等穴则较多用于呛咳、咯血等症。 又如五输穴都是治疗该经疾病的重点穴位,但它们也各有不同的特 殊作用,如《难经· 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 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②作用程度的差别 针刺胃经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等穴都可使肠鸣音增加,但以 足三里穴的作用最强。
③作用方向的差别 针刺膀胱经次醪、膀胱俞等穴对膀胱内压影响主要为升压 效应,而针刺同经的肾俞穴则主要产生降压效应。 ④同经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和远道取穴,针灸效果也有明 显的差异 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踝关节周围组织,造成类似急 性关节炎的局部红、肿、热(皮温升高)、痛(对机械刺激敏感)的 模型,观察三组穴位电针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刺激诱发放电的 抑制情况,结果以病变局部取穴的“太溪”和“商丘”两穴针 效最好,循经取穴的“阴谷”、“阴陵泉” 针效较差,远道取 穴的“俞府”、“大包”则没有针效.
(二)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穴位针刺效应与其所属经脉的络属规律有明显对应关系,本经 穴位对其所属脏腑器官的影响较异经穴位明显,即所谓“经络所过, 主治所及”。 ①对胆囊运动的影响 如针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可增加胆囊运动和排泄能力,而针 刺非胆经穴位如侠白、尺泽、太渊或非穴位点则无显著影响。
③对针刺麻醉的影响 采用辐射热刺激家兔鼻部引起甩头反应作为痛反应的时间阈值, 手法捻针针刺“合谷”穴区和非穴区,结果发现,针刺前痛反应时 5次测定平均值为6.10土1.92秒,针刺“合谷”穴后5次测定的平均值 为17.60±3.31秒,较针前平均延长288.53%,出针后反应时逐渐恢 复到对照值;在非穴点以同样手法针刺,其反应时在实验全时程无 明显变化,但再针刺“合谷”穴,痛反应时又出现明显延长。表明 针刺动物“合谷”穴与非穴点镇痛效应有明显不同。
②对膀胱收缩的影响 用测量膀胱内压的方法观察针刺对膀胱收缩的影响,一组为本 经膀胱俞、次髎穴和任脉中极穴,另一组为异经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阴陵泉穴和足少阴肾经阴谷穴。结果是前组穴位远较后组穴位有效。 动物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果,针刺家兔膀胱经“膀胱俞”、“次髎” 穴和任脉“中极”、“关元”、“曲骨”等穴能引起膀胱收缩,针刺 胃经“足三里”、肾经“阴谷”、脾经“三阴交”和“阴陵泉”等 穴则效应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