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过程管理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过程管理程序
-----------------------------------------------------------------------------------------
-----------
1 目的
保证测量过程的设计满足顾客、集团公司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确保在要求的不确定度限值内满足预期使用要求,防止出现错误测量结果,通过监视迅速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产品的符合性、达到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实施、控制和监视及改进。
3 相关术语
3.1 测量过程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3.2 测量过程的确认
通过提供测量过程能够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客观证据。
4 职责
4.1 工程机械部
4.1.1 负责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实施和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的监督管理。
4.1.2 负责对外贸易结算的测量过程实施、有效性确认和验证。
4.2 技术中心负责将技术指标、产品标准及技术规范、顾客、法律
法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公平性的要求,转化为可以测量的量,并对测量过程进行策划、设计。
4.3 总计控师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测量过程使用单位进行有效性验证;
4.4 各计量技术机构负责管理范围内的测量过程的确认、实施和改进,参
与测量过程验证,建立测量过程台帐,对测量过程控制和监视。
4.5 相关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参与本部门、本单位有关的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确认和有效性验证。
5 工作程序
5.1 测量过程的要求
5.1.1 机械工程部应识别测量过程,根据测量管理体系确认规范要求,将识别的测量过程纳入测量管理体系范围内。
机械工程部根据风险原则,对其中重要的测量过程协助使用部门进行策划、设计、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加以控制。
5.1.2 本标准实施前对集团公司已运行的测量过程经集中识别,确认合格后继续使用,对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编入《高度控制测量过程一览表》,并按规定进行监视和管理。
5.1.2 新建立的测量过程,在投用前应进行策划、设计、有效性确认。
5.1.3 测量过程设计应按规定形成文件。
5.1.4 纳入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的控制程度分为“高度”和“一般”两类,其要求:
a) 对测量过程失控可能会引起工艺过程失控、产品不合格、造成人身安全影响的重要测量过程,要求高度控制。
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要求对其全部影响进行控制,对高度控制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确认应按A类测量设备管理,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性验证,确保持续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b) 对一般控制的测量过程,要求对测量设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实现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即可;
c)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安排对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最终实现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5.2 测量过程的策划
5.2.1 由机械工程部负责计划测量过程增加计划,并根据内审和评审的意见,协助测量过程所在部门策划持续改进测量过程的管理。
5.2.2 在测量过程的策划实施阶段,机械工程部组织技术中心和测量过程所在单位,根据测量过程的重要程度和风险原则确定其控制程度。
5.2.3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的测量过程,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策划:
a) 测量过程名称、所在部门和控制程度;
b) 测量过程管理各阶段的任务、时间安排和职责分工;
c) 明确对测量过程规范的要求,包括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制定规
范时应识别和考虑的影响量。
5.2.4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的策划,应形成“测量过程项目计划书”,由使用单位提出,机械工程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5.2.5 一般控制测量过程的策划可以不形成书面文件。
5.3 测量过程的设计
5.3.1 测量过程策划文件审批后,由技术中心组织测量过程的设计。
5.3.2 测量过程的设计内容包括:
a)测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
b)识别测量过程的要素并确定其控制线,要素和控制线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对称;
c)测量过程控制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5.3.3 测量过程的设计应有必要的记录,作为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的依据。
5.4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需要高度控制的重要测量过程应进行测量不确
定度的评
定。
不确定度的评定应在测量过程确认有效前完成。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执行。
具体要求按《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5.5 测量过程的确认
5.5.1 完成对测量过程不确定度评定后,应进行测量过程的有效性确认。
5.5.2 有效性确认应将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和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形成报告。
如果计量特性符合计量要求,确认有效,否则应对测量过程设计进行改进,直到确认有效方可实施。
5.6 测量过程的实施
5.6.1 测量过程的实施由测量过程各使用单位或计量技术机构完成。
机械工程部监督管理。
5.6.2 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应在测量过程所规定的要求下实施,以确保持续满足计量要求。
a) 使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
b) 应用规定的测量程序;
c) 可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d)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e) 使用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要求的人员;
f) 测量结果应按合适的报告方式记录;
g) 按规定实施测量过程的监视。
5.7 测量过程的控制和监视
5.7.1 为确保测量过程在要求控制限值内进行,防止出现错误结果,应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和监视,以便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7.2 一般控制的测量过程采用简单方法,可以利用相同或不同的
方法重
复测量,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分析计量特性、测量设备抽检、环境条件监测、测量人员监视等方法实施控制。
5.7.3 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应用简单和复杂的控制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核查标准和控制图,利用核查标准和控制图,采用统计技术,
对收集的测量数据或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作出测量过程的综合评价,同时对测量过程的全部要素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间隔实施控制。
5.7.4 一般控制和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都要制定控制程序、控制方法和控制限,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和纠正预防措施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过程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5.7.5 测量过程失控的可能原因:
a) 测量设备的准确度不够;
b) 测量方法程序不当;
c) 测量频次太低;
d) 环境条件失控;
e) 操作人员的能力不够;
f) 测量数据记录不真实。
5.7.6 当测量过程出现不合格时,按照《不合格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5.8 测量过程的分析改进
5.8.1 测量过程所在单位按规定程序和时间间隔对测量过程分析控制效果和稳定性,当测量过程失控时,分析造成失控的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5.8.2 根据改进方案,制定改进措施,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具体要求按《预防纠正管理程序》的
规定执行。
5.8.3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是测量过程分析和改进的依
据。
5.9 测量过程的记录
5.9.1 测量过程使用单位及部门应保存测量过程的相关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的符合性,内容包括:
a) 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的项目计划书;
b) 测量不确定度评审报告;
c) 测量过程有效性确认报告;
d) 测量过程监视和控制记录;
e) 纳入测量管理体系高度控制测量过程一览表;
f) 测量过程分析改进措施和实施记录。
5.9.2 测量过程记录按《计量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5.10 对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应做适当标识。
6 相关文件
6.1 《计量确认管理程序》
6.2 《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6.3 《计量记录管理程序》
6.4 《监视管理程序》
6.5 《不合格管理程序》
6.6 《纠正预防管理程序》
7 相关记录
7.1 《测量过程确认报告》
7.2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一览表》7.3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单》7.4 《测量过程有效性验证报告》
7.5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8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