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全集)---WORD
第九讲:舆论学R
二、舆论与民意、舆情的关系
张克生在其专著《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中 认为,舆情可以认为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 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 (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涵的 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 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 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简 单地讲,就是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 即社情民意。
三、舆论的八要素
(一)舆论的主体:公众 1、舆论的主题是自在的(不是有组织的),对外部 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直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 问题有详尽看法的人群。 2、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 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 志。 (1)他们有共同的或接近的观点 (2)他们是自愿参与的,具有自主性 3、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 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成为“模拟公众”,他们 发出的信息是组织的信息,会影响社会其他人,但 是他们发出的信息不是舆论。
三、舆论的八要素
(六)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又称“舆论的韧性”,任何舆论都要持 续一定的时间,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 关。如果人们舆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 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 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三、舆论的八要素
(七)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功能表现,即一定能够以自 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舆论客体。
二、舆论与民意、舆情的关系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报告》一书中认为:第 一,民意是舆论的一种类型,是人民的意识、 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也是一种一致性的 意见;第二,民意是任何个人或小团体凭借宣 言无法自我标榜的,只能靠量化的数据结果来 认定;第三,民意是公正和正确的,因为它反 映了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历史要求; 最后,民意是判定社会问题真理性的尺度,是 推动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根本性和决定性力 量,民意不可违。
(完整word版)舆论学 教学大纲
《舆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其它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认识舆论及其要素(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外学者关于舆论的不同说法和本门课程“舆论学”中研究的“舆论”;舆论的八要素;关于非舆论的几种常见类型。
⑵教学难点对舆论和非舆论界限的区分,舆论常常被误指非舆论的东西。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本节分别从传统社会的舆论、现代社会的舆论出发,探讨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了解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达到对舆论及舆论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舆论的八要素本节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从舆论的七个必要因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非必要因素质量问题,达到对舆论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本节为了给舆论下定义,指出了几种不是舆论的情况,分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⑵基本要求(完整word版)舆论学教学大纲了解和认识舆论的概念及舆论学的产生发展情况.理解舆论的八要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质量问题。
掌握区分舆论和非舆论的方法, 从而达到认清“什么不是舆论”的目的.(二)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舆论功能的发挥,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⑵教学难点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完整word版)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1.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2.研究目的和任务:探讨舆论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和法则来改造社会.3.舆论学是研究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见如何让制约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1.民本主义舆论观源于西周,在春秋时期得到实践和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由如家学派完成。
理论基础:周公的“以德论天",儒家的“借天为说”。
2.轻言主义舆论观以法家学派为代表,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理论基础:法家学派,韩非“因道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第一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1.个体的“责任伦理”2.个体的“信念伦理"二.公共领域的前提与保证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证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对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宪政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一.关于社会目标的设定1。
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社会目标—--公共管理决策——-社会效果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自我尊重与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3。
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理性与非理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理性--合理,理性-——不合理,非理性—--合理,非理性—--不合理.二.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1.专业水平,科学意识:决策过程的程序性和阶段性,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2。
利益平衡,轻重缓急:政治,社会经济。
三.舆论作用发挥1。
舆论反馈社会效果的目的与作用2。
前提与保证: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政治透明;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保证是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适度性。
3.反馈社会效果的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反馈。
(完整word版)舆论学教学大纲
舆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英文) :舆论学/The public opinion 课程编码:Z315321总学时/总学分:32/2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0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选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新闻媒体的相关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舆论现象概说(2学时)教学内容:舆论是一种自在的社会意识;舆论的表现形态;舆论形态的历史考察。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辨识现实社会中的舆论现象,了解舆论与一般意见和议论的区别,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舆论的特点;理解舆论既是一种社会集合意识又具有客观自在性的特点。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第二章舆论的要素(2学时)教学内容:舆论的外部要素;舆论的内部要素。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的内部及外部要素,理解领会舆论各个要素的内涵及特征。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三章舆论的功能(4学时)教学内容:何谓舆论的功能;舆论功能的表达方式。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的各项功能,理解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机制。
本章难点是舆论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舆论学1 至2章
舆论的功能表现是自在的,而引导舆论则是自为 的。因而,调查现实的各种舆论对于舆论客 体将产生、已经产生何种影响,是进行舆论 引导的前提之一。
第八节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份 舆论的质量: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 理智程度。 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主导舆论,是大多数 公众的意志,这种意志应当尊重,至少要得到重视。 舆论中同时含有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是正常的。
第四节 舆论的数量
舆论的数量指的是舆论的一致性程度。不是指的舆论有多少 种说法和多少种不同的态度。 围绕一个舆论客体产生的各种意见,如果处于众说纷纭的境 地,呈现几乎无限的多样性,那么便不存在关于这个客体 的舆论。 因而,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 观标准。 把握舆论的数量,目的在于了解关于某一舆论客体的不同舆 论的力量对比。对于舆论导向来说,这也是估量舆论,以 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引导的依据之一。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 不仅要考虑某一舆论的数量, 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 , 不仅要考虑某一舆论的数量 , 同时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强度,二者要兼顾。 同时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强度,二者要兼顾。 在我国, 在我国 , 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如何进入社会管理和政治 操作中? 操作中?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都期望代表自身利益的舆 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二、舆论监督 广义: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通过公共论坛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主体:一般公民和新闻媒体。 对象:各级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 载体:公共论坛。 三、什么不是舆论 ①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②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③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④避免随意地“舆论认为……” ④避免随意地“舆论认为……” ⑤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完整版)舆论学试题
(完整版)舆论学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固有的,是一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是固有的,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2.质询并作出答复,是非总统制国家的议会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方式。
3.我国大众传媒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4.从舆论要素间的关系看,舆论发生畸变的路径一个是客体信息的扭曲或失实,另一个则是主体对相关信息的妄断5.舆论的民主政治效应主要表现在舆论影响政府权力的存在形式, 舆论维护和促进国家权力间的均衡, 舆论影响政治决策, 监督功能是舆论民主政治效应的主要表现6.舆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舆论的信息功能,指导功能,沟通功能,监督功能。
7.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是我国政治民主的基本形式8.作为舆论客体的社会问题,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即公共性,冲突与反常性,以及现实性。
9.舆论测量方法包括直观的舆论考察和科学的民意测验两类10.议会是资产阶级议政的中心,是党派立脚和论战的场所。
11.日常生活道德舆论的特征有群体性、具有约束力、具有_渗透性12.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要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__与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
13.舆论传播同质化__将导致舆论生态的结构性失衡14.舆论领袖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_媒介和消息源并且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15.加强主流网站建设,要从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和__新闻单位网站网站上下功夫。
16.舆论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匿名和虚拟性,以及泛化__和分散的特点17.评价类媒介舆论是以媒介为中介,以言论_、访谈、调查等形式公开传播的意见形态。
18.舆论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__,期望对于事态的发展给予一定影响。
19.舆论引导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首要任务,也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期望和要求。
20.舆论引导方式需要做出调整,由过去的灌输式、指导式、居高临下的方式转变为服务式、谈心式、平等交流式。
舆论学(全集)---WORD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
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 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
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9.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1988年刘建明写的《基础舆论学》和杨张乔写的《声张自我的艺术》,两书较早地对舆论现象作出系统的探索。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第二节 舆论的要素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二、众说纷纭的舆论定义 三、本课程的舆论定义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权威辞书的解释 《辞海》——
舆论:公众的言论。
对人们的行为有支持、约束等影响。有多样性与变动性的特点。 其形成过程一般为:(1)问题的发生;(2)意见的表露;(3)意 见的扬弃与综合。 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时势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是调节决 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 按范围可分为社会舆论、阶级舆论与集团舆论。按性质分,有进步舆 论、保守舆论、反动舆论等。 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PUBLIC OPINION
第二节 舆论的要素
舆论的八大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公众 1、舆论的主体---公众,即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 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具有自主意识这是视为舆论主体的必要条件,否则, 具有自主意识这是视为舆论主体的必要条件,否则,公众意 见也许并不是真正来自公众。 见也许并不是真正来自公众。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 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仅是对公众的模拟,称为“ 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仅是对公众的模拟,称为“模拟公 众”。 其他机构、 公众 VS 媒体 VS 其他机构、组织 公众 VS 人民 VS 群众 VS 群体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伊丽莎白·Fra bibliotek曼-纽尔提到的舆论
舆论学2014年第二章
如:整形安全
明星整形(新)
3 . 与未来相关的现实性
如:克隆人;航空航天技术。
4 . 即是现在,也是未来的问题。 如:网络安全问题。
第二节
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
舆论的主体公众与大众、群众、群体这样的概念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一个数量相对比较多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 区别:舆论的主体之所以能称之为公众,首先是要具有 问题的相关性,也就是舆论问题相关所及的那些社会成员;同
2.与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相关 如:就业观念的转变,养老观念的转变。
《厦门研究生
3.社会公共问题的转化
竞考当工人 》
私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
《15岁网瘾少年弑母砍父 》 专业化问题转化为公共性问题:媒介干预犯人审判问题。
二、冲突性和反常性 舆论关注的对象往往不是一个常规性的问题,而是一个 打破常态的问题。如:
事件:08年5月28日工商银行
绵竹分行利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买了
56双耐克鞋,而开的发票是雨衣雨 靴,被查处。 ——《京华时报》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发生机制: 1. 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相适应——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 2. 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的张力——社会问题凸现
躲猫猫事件:2009年1月24岁 男青年李乔明在看守所中与狱友 玩“躲猫猫”游戏时头部受伤, 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物质上: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9月三鹿集团
个人精神发展:《炫富广告引发舆论声讨 房地产行业成为众矢之的》
房地产广告中含有的“奢华”、“至尊”、“顶级享受”等内容,不
切合目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传统
德,不利于社会和谐,遭到人们声讨。 如广告语 只献给巅峰世界的杰出人物; 非董事谢绝参观; 打造世界级群岛富人区; 尊崇豪宅只给少数人享受; 让有身份的人悠然起来。 ——2007 年5 月27 日 《民主与法制时报》
(舆论学)01059094-胡雪
姓名:胡雪学号:01059094科目:舆论学指导教师:刘艳婧2013年10月10日摘要:本文从大众传媒与舆论关系的角度,说明大众传媒对舆论的较强的会影响并分析传媒影响舆论时所遇到的受众自觉不自觉地抵制。
笔者认为,舆论现象必然要与大众传媒的影响相提并论,因此需要把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受众对传媒影响力的抵制的因素考虑在内,以便准确地判断传媒"舆论"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性。
关键字:大众传媒,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信息的获得也更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人们不再仅从单向传播的纸媒或广播去被动的接收信息,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获取认知的渠道和范围更加广泛,大众传媒的影响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它对现代舆论的传播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舆论的概念法国启蒙时代的卢梭认为:“舆论即公意,公意是公众意见最大的公约数。
公意是唯一的立法依据,是社会公约的基础。
他将舆论分为“公意”与“众意”。
众意着眼于私人的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公意是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约定、公共意愿。
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合的意志”。
他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人民的考虑并非永远正确,人民也会被腐蚀,也会受骗。
”[1]李普曼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
”[2]笔者比较倾向于陈力丹学者关于舆论的定义,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
”[3]不可否认,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为我们了解外界信息、异国风情提供了窗口,这个世界成了真正的“地球村”,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感知外面的世界。
现代舆论学(第14章)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发起公益活动、 倡导社会价值观、提供专业知识等 方式引导公众形成正确认知。
Part
03
公众人物与舆论关系
公众人物对舆论影响
引领社会风尚
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言行举止往往能够引领社会风 尚,对公众价值观产生影响。
放大社会议题
公众人物通过自身影响力,能够将某些社会议题放大,引发更多 关注和讨论。
提高批判性思维
个人在面对各种舆论观点时,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盲 目跟风或轻信他人观点,而是要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强化网络道德意识
在网络空间中,个人需要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不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等不良言论 。
积极参与公共讨论
个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舆论学将更加注重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海 量舆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 国际化视野拓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舆论学将更加注重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全球范围内的舆论现象和传播 规律,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快速响应和积极沟通
在品牌危机发生时,企业应快速响应并积极与公众沟通,及时传递 正面信息,消除负面影响。
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途径
明确品牌定位和价值观
企业应明确品牌定位和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塑造独特的 品牌形象。
多元化传播途径
企业应通过广告、公关、社交媒体等多元化传播途径,将 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受众。
舆论现象分类
政治舆论
舆论学 陈力丹
(2012-09-02 15:45:47)转载▼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陈力丹的专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1999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20千字,六次以上印刷。2012年6月该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再版,255千字。这次再版正文基本保持原貌,只在第七章第三节中增补了一小节“‘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的本意”。鉴于书出版于13年前,需要讨论十几年以来传播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舆论问题,书前添加了导言一和导言二,导言一主要阐述舆论的基本理念,导言二阐述了web2.0条件下的流言、意见的流通。
目 录
写在前面
导言一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
导言二流言、意见的流通与Web2.0环境
第一章 认识舆论……………………………………………………………
第一节 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传统社会的舆论
现代社会的舆论与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
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第三节 讯息性本文的接受与引导舆论…………………………………………
讯息性本文不同于文艺本文的接受特征
讯息接受的认识论信息模型
依据讯息接受特征对舆论的引导
第七章 大众传播媒介引导舆论的几种方式……………………
第一节 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
传统引导类型
内部引导类型
他人引类型
一家媒体或一个记者仅就一个事项主动设置议程,算不上很大的问题,但若所有大众传媒均按照一个基调“主动设置议程”,而不考虑这个传媒的议程是否是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那性质便是愚民了。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传媒必须首先尊重人民,当然包括尊重人民的意愿。只有在深刻理解、尊重人民意愿的基础之上,才谈得上领导人民奔小康。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胡锦涛同志说过:“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胡锦涛,2007)保障人民在这方面的权利,传媒的领导机关和其工作人员,就需要有制衡他们权力的监督权力,不能任由他们随心所欲“代表”人民主动设置议程来左右人民想什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了解真正民意和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以讨论的方式来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舆论学
第三章舆论的本质特征第一节舆论的定义舆论定义是人们对舆论本质特征的简要概括。
不同时代、不同场合、不同角度以及舆论本身的复杂性,使其界定各不相同。
广义的舆论,是指社会上同时存在的多种意见,各种意见的总和或纷争。
狭义的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其一致性意见。
常用狭义概念,因为人们谈论舆论的存在,常指社会中的某种具体意见,剖析某种意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指向或量化怎样,以及有何影响,并不过多分析多种意见的纷争状态。
关于舆论定义的几个核心问题:一、社会公众。
舆论主体。
众人之论。
群体性精神意识活动。
舆论的发起者为谁?1、民众说。
V·O·Key《舆论和美国民主》:“舆论是为平民百姓所持有,为政府所小心采纳的意见。
”美·企鹅公《社会学辞典》:“舆论是有关公共利益问题的群众意见的收集和分析。
”(排斥政府、精英,纯民间意识。
)2、精英说。
W·A·Mackinnon《关于英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舆论的兴起、进步和现状》:“舆论是社会中最有知识、最有教养、最有道德的人所持有的对任何给定问题的看法。
”(另一极端。
平民精英缺一不可。
)3、多数、大多数、全体说。
张小虎《关于舆论和报刊的关系》:“舆论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现实问题趋于一致的共同意见和愿望。
”(有或然性,有时可能是少数。
)民主国家,多数原则总体是被认可的,民主政府能有效地使大多数意见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尽管这个程度从未被精确地确定。
国家政策表达多数人意愿,大多数投票者对候选人赞成与否极为重要。
当然,多数原则并不总被认可并且有效,多种因素也可导致少数原则,但多数原则最为理想,即便不总能实现,却是舆论成立的基础。
二、意见形式。
舆论由意见构成,最终表现为群体或公众意见。
舆论不是心议腹诽,“思考过程即将结束时”的口头言谈何时到来,难以判断,但“有意识的理性的公共讨论”,意味着舆论必须用意见来表达。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第一篇:舆论学讲稿第七讲第七章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
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
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
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
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
舆论学
日志返回日志列表舆论学精华全集!by盐丫头2012-6-13 12:33阅读(42)•赞•转载(17)•分享(1)•评论(3)•复制地址•举报•更多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毕业季第一章1、1762年,卢梭(Rousseau,J)首次将拉丁文字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2、捷克作家昆德拉(Kundera,M)“媚俗”说“Kitsch”(媚俗)。
它对舆论的认识是站在文化经营的角度,更多地考虑的是舆论在商业化社会中的非理智成份问题。
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3、舆论这个概念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
1、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有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志。
社会成员的主体性①客观条件:具备社会行为能力、权利。
②主观条件:能力、文化和表达力2、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①舆论客体的公共性②舆论客体的反常性、冲突性③舆论的现实性3、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4、舆论数量的起点:在于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这时,这种意见可称为“舆论”。
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韧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二、舆论的非必要要素——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第二章一、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及评价?1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李普曼核心思想:舆论是一个意见的大杂烩,公众不能理解政府运作,其发表的意见是可疑的,价值是有限的。
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洛克/卢梭/边沁/杰弗逊/马克思核心思想:从政治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给予舆论比较多的肯定。
《舆论学概论》(324页精品)
甚至影响社会决策。
精选课件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 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信息广泛迅速地传 播的同时,在特定时期围绕特定话题而 发生的公众表达越来越多。从“芙蓉姐 姐”到“踩猫”事件,再到“范跑跑” 现象,围绕单一话题而形成的公众,不 仅拓展了公共表达空间,增强了社会交 流,而且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比如 2007年6月的“黑砖窑”事件,最初主 要是一些寻找孩子的家中群体借助媒体 发布消息,随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成 为公共话题,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从而最终导致了政府的相关行动。
或者针对某人或某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
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某事说开去,有
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
为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
发表了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
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的
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 汉语中的“舆”,本指车厢,转义为车。 《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 即舆人是为造车匠,又指与车有关的各色人 等。后来,舆人又指驾车的人,称“舆丁” 或“差夫”,是差役中的一种,人数众多。 所谓“舆者,众也”。春秋末期,人分十等, 舆人为第六等。《左传·昭公七年》中说: “人有十等,……皂臣舆,舆臣隶……”杨伯 峻注引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仆臣台义》: “舆则众也,谓卫士无爵又无员额者。”舆 人因此取得与坐车官吏相对应的一般老百姓 的广泛含义。“众”字本身就有等级地位的 色彩。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谓众, 后演化成与管对应的概念。我国学者徐向红 指出,中文里关于舆论表示群众言论这一说 法,至少在周朝就大量出现了。先秦典籍中 的舆论精选,课主件要有“庶人之议”、“国人之议” 和“舆人之议”这三种提法。
舆论学文档
舆论学1. 引言舆论学是一门研究公众舆论形成、传播和影响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新闻传媒、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舆论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舆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2. 舆论学的定义舆论学是研究公众舆论形成、传播和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们在社交媒体、新闻传媒等平台上进行意见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舆论学不仅关注舆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还关注舆论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3. 舆论学的发展历程舆论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研究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然而,舆论学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舆论学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舆论学逐渐成为新闻传媒、政治学等领域的重要学科。
4. 舆论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个人的认知和态度等。
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新闻传媒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选题、报道方式和观点倾向等来影响公众的舆论。
除了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也成为影响舆论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从而影响其他人的看法。
同时,个人的认知和态度也会对舆论形成产生影响。
不同的认知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舆论倾向。
5. 舆论学的应用舆论学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新闻传媒领域,舆论学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供更准确、客观的报道。
其次,在政治学领域,舆论学可以帮助政治家和政府了解公众的态度和意见,从而制定更符合大众需求的政策。
此外,舆论学还在广告、公关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广告领域,舆论学可以帮助广告商了解公众的喜好和购买意向,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在公关领域,舆论学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应对舆论危机,保护品牌形象和声誉。
6. 总结舆论学作为一门研究公众舆论的学科,对于理解舆论形成、传播和影响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舆论学.教案详稿(第三章)
第三章 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一、反映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较大范围内舆论的产生和消失往往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和引导公众的结果。
媒介改变着公众的时空观,使得个人无法经历和参与的世界性的变化,仿佛就在眼前。
媒介成为人们的“导航圈”。
从现代舆论的发展史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舆论的勃兴,同初期的党派政治宣传,以及随后急遽增长的商业广告、大众文化娱乐等需要求一起,直接刺激着一系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连诞生。
18世纪末开妈,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把大众媒介的职能或性质定位在“社会舆论的机关”上,尽管他们各自对媒介的性质还会有另外的认识。
二、舆论历史发展中的三种趋势与传媒美国舆论学研究者Herbst S.发现舆论在社会历史中有三种趋向:1.大众意见的传播从“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的转向;2.意见表达与衡量的日益合理化;3.意见的结合逐渐无名化大众传播媒介同时还拥有空越时空的能力,当它们随着工业化浪潮而来的时候,很快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响亮的社会发言人。
三、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Four-cell matrix of social influences on public opinion纳入规范的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信息式的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第二节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拷贝世界一、感性世界与拷贝世界感性世界:在马克思的理论视界中,感性世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类世界,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开放的世界。
而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只有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
感性世界的现实性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性世界的统一性必须通过现实的、开放性的人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实现;感性世界的开放性始终以现实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为内容。
2李普曼《舆论学》
2李普曼《舆论学》Public OpinionWalter LippmanChapter I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 1There is an island in the ocean where in 1914 a few Englishmen, Frenchmen, and Germans lived. No cable reaches that island, and the British mail steamer comes but once in sixty days. In September it had not yet come, and the islanders were still talking about the latest newspaper which told about the approaching trial of Madame Caillaux for the shooting of Gaston Calmette. It was, therefore, with more than usual eagerness that the whole colony assembled at the quay on a day in mid-September to hear from the captain what the verdict had been. They learned that for over six weeks now those of them who were English and those of them who were French had been fighting in behalf of the sanctity of treaties against those of them who were Germans. For six strange weeks they had acted as if they were friends, when in fact they were enemies.But their plight was not 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st of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They had been mistaken for six weeks, on the continent the interval may have been only six days or six hours. There was an interval. There was a moment when the picture of Europe on which men were conducting their business as usual, did not in any way correspond to the Europe which was about to make a jumble of their lives. There was a time for each man when he was still adjusted to an environment that no longer existed. All over the world as late as July 25th men were makinggoods that they would not be able to ship, buying goods they would not be able to import, careers were being planned, enterprises contemplated, hopes and expectations entertained, all in the belief that the world as known was the world as it was. Men were writing books describing that world. They trusted the picture in their heads. And then over four years later, on a Thursday morning, came the news of an armistice, and people gave vent to their unutterable relief that the slaughter was over. Yet in the five days before the real armistice came, though the end of the war had been celebrated, several thousand young men died on the battlefields.Looking back we can see how indirectly we know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nevertheless we live. We can see that the news of it comes to us now fast, now slowly; but that whatever we believe to be a true picture, we treat as if it were the environment itself. It is harder to remember that about the beliefs upon which we are now acting, but in respect to other peoples and other ages we flatter ourselves that it is easy to see when they were in deadly earnest about ludicrous pictures of the world. We insist, because of oursuperior hindsight, that the world as they needed to know it, and the world as they did know it, were often two quite contradictory things. We can see, too, that while they governed and fought, traded and reformed in the world as they imagined it to be, they produced results, or failed to produce any, in the world as it was. They started for the Indies and found America. They diagnosed evil and hanged old women. They thought they could grow rich by always selling and never buying. A caliph, obeying what he conceived to be the Will of Allah, burned the library at Alexandria.Writing about the year 389, St. Ambrose stated the case for the prisoner in Plato's cave who resolutely declines to turn his head. "To discuss the nature and position of the earth does not help us in our hope of the life to come. It is enough to know what Scripture states. 'That He hung up the earth upon nothing' (Job xxvi. 7). Why then argue whether He hung it up in air or upon the water, and raise a controversy as to how the thin air could sustain the earth; or why, if upon the waters, the earth does not go crashing down to the bottom?... Not because the earth is in the middle, as if suspended on even balance, but because the majesty of God constrains it by the law of His will, does it endure stable upon the unstable and the void." (1)It does not help us in our hope of the life to come. It is enough to know what Scripture states. Why then argue? But a century and a half after St. Ambrose, opinion was still troubled, on this occasion by the problem of the antipodes. A monk named Cosmas, famous for his scientific attainments, was therefore deputed to write a Christian Topography, or "Christian Opinion concerning the World."(2) It is clear that he knew exactly what was expected of him, for he based all his conclusions on the Scriptures as he read them. It appears, then, that the world is a flat parallelogram, twice as broad from east to west as it i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In the center is the earth surrounded by ocean, which is in turn surrounded by another earth, where men lived before the deluge. This other earth was Noah's port of embarkation. In the north is a high conical mountain around which revolve the sun and moon. When the sun is behind the mountain it is night. The sky is glued to the edges of the outer earth. It consists of four high walls which meet in a concave roof, so that the earth is the floor of the universe. There is an ocean onthe other side of the sky, constituting the "waters that are above the firmament." The space between the celestial ocean and the ultimate roof of the universe belongs to the blest. The spa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sky is inhabited by the angels. Finally, since St. Paul said that all men are made to live up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how could they live on the back where the Antipodes are supposed to be? With such a passage before his eyes, a Christian, we are told, should not 'even speak of the Antipodes.'"(3) Far less should he go to the Antipodes; nor should any Christian prince give him a ship to try; nor would any pious mariner wish to try. For Cosmasthere was nothing in the least absurd about his map. Only by remembering his absolute conviction that this was the map of the universe can we begin to understand how he would have dreaded Magellan or Peary or the aviator who risked a collision with the angels and the vault of heaven by flying seven miles up in the air. In the same way we can best understand the furies of war and politics by remembering that almost the whole of each party believes absolutely in its picture of the opposition, that it takes as fact, not what is, but what it supposes to be the fact. And that therefore, like Hamlet, it will stab Polonius behind the rustling curtain, thinking him the king, and perhaps like Hamlet add:"Thou wretched, rash, intruding fool, farewell!I took thee for thy better; take thy fortune."2Great men, even during their lifetime, are usually known to the public only through a fictitious personality. Hence the modicum of truth in the old saying that 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 There is only a modicum of truth, for the valet, and theprivate secretary, are often immersed in the fiction themselves. Royal personages are, of course, constructed personalities. Whether they themselves believe in their public character, or whether they merely permit the chamberlain to stage-manage i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distinct selves, the public and regal self, the private and human. The biographies of great people fall more or less readily into the histories of these two selves. The official biographer reproduces the public life, the revealing memoir the other. The Charnwood Lincoln, for example, is a noble portrait, not of an actual human being, but of an epic figure, replete with significance, who moves on much the same level of reality as Aeneasor St. George. Oliver's Hamilton is a majestic abstraction, the sculpture of an idea, "an essay" as Mr. Oliver himself calls it, "on American union." It is a formal monument to the state-craft of federalism, hardly the biography of a person. Sometimes people create their own facade when they think they are revealing the interior scene. The Repington diaries and Margot Asquith's are a species of self-portraiture in which the intimate detail is most revealing as an index of how the authors like to think about themselves.But the most interesting kind of portraiture is that which arises spontaneously in people's minds. When Victoria came to the throne, says Mr. Strachey,(4) "among the outside public there was a great wave of enthusiasm. Sentiment and romance were coming into fashion; and the spectacle of the little girl-queen, innocent, modest, with fair hair and pinkcheeks, driving through her capital, filled the hearts of the beholders with raptures of affectionate loyalty. What, above all, struck everybody with overwhelming force was the contrastbetween Queen Victoria and her uncles. The nasty old men, debauched and selfish, pigheaded and ridiculous, with their perpetual burden of debts, confusions, and disreputabilities--they had vanished like the snows of winter and here at last, crowned and radiant, was the spring."M. Jean de Pierrefeu(5) saw hero-worship at first hand, for he was an officer on Joffre's staff at the moment of that soldier's greatest fame: "For two years, the entire world paid an almost divine homage to the victor of the Maine. The baggage-master literally bent under the weight of the boxes, of the packages and letters which unknown people sent him with a frantic testimonial of their admiration. I think that outside of General Joffre, no commander in the war has been able to realize a comparable idea of what glory is. They sent him boxes of candy from all the great confectioners of the world, boxes of champagne, fine wines of every vintage, fruits, game, ornaments and utensils, clothes, smoking materials, inkstands, paperweights. Every territory sent its specialty. The painter sent his picture, the sculptor his statuette, the dear old lady a comforter or socks, the shepherd in his hut carved a pipe for his sake. All the manufacturers of the world who were hostile to Germany shipped their products, Havana its cigars, Portugal its port wine. I have known a hairdresser who had nothing better to do than to make a portrait of the General out of hair belonging to persons who were dear to him; a professional penman had the same idea, but the features were composed of thousands of little phrases in tiny characters which sang the praise of the General. As to letters, he had them in all scripts, from all countries, written in every dialect, affectionate letters, grateful, overflowing with love, filled with adoration. They called him Savior of the World, Father of his Country, Agent of God,Benefactor of Humanity, etc.... And not only Frenchmen, but Americans, Argentinians, Australians, etc. etc.... Thousands of little children, without their parents' knowledge, took pen in hand and wrote to tell him their love: most of them called him Our Father. And there was poignancy about their effusions, their adoration, these sighs of deliverance that escaped from thousands of hearts at the defeat of barbarism. To all these naif little souls, Joffre seemed like St. George crushing the dragon. Certainly he incarnated for the conscience of mankind the victory of good over evil, of light over darkness.Lunatics, simpletons, the half-crazy and the crazy turned their darkened brains toward him as toward reason itself. I have read the letter of a person living in Sydney, who begged the General to save him from his enemies; another, a New Zealander, requested him to send some soldiers to the house of a gentleman who owed him ten pounds and would not pay.Finally, some hundreds of young girls, overcoming the timidity of their sex, asked for engagements, their families not to know about it; others wished only to serve him."This ideal Joffre was compounded out of the victory won by him, his staff and his troops, the despair of the war, the personal sorrows, and the hope of future victory. But beside hero-worship there is the exorcism of devils. By the sam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heroes are incarnated, devils are made. If everything good was to come from Joffre, Foch, Wilson, or Roosevelt, everything evil originated in the Kaiser Wilhelm, Lenin and Trotsky. They were as omnipotent for evil as the heroes were omnipotent for good. To many simple and frightened minds there was no political reverse, no strike, no obstruction, no mysterious death or mysterious conflagration anywhere in the world of which thecauses did not wind back to these personal sources of evil.1. Hexaemeron, i. cap 6, quoted in The Mediaval Mind, by Henry Osborn Taylor, Vol. i, p. 73.2. Lecky, Rationalism in Europe, Vol. I, pp. 276-83. Id.4. Lytton Strachey, Queen Victoria, p. 725. Jean de Pierrefeu, G. Q. G. Trois ans au Grand Quartier General, pp 94-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
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 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
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9.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1988年刘建明写的《基础舆论学》和杨张乔写的《声张自我的艺术》,两书较早地对舆论现象作出系统的探索。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11.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12.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
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第二节传统社会时期的舆论一、原始时代的舆论1.原始社会的人类以自然方式表达共同意见,成为最初的舆论。
当先民形成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原始人类的合群性,构成舆论的人际环境。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传说都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舆论。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
如:中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歌——《康衢谣》2.这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 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 决策功能3. 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二、奴隶制社会的舆论特点:1. 阶级舆论的出现奴隶主阶级舆论的中心内容是忠君、天命和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斗争形式。
2. 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游说:以口头劝说方式到处推销意见。
这种方式构成了奴隶制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三、封建社会的舆论特点:1. 产生城镇舆论2. 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这一时期出现了“舆论”一词。
这一时期的舆论活动:禁锢与文字狱;东汉末年的清议;魏晋时期的清谈与玄学;明东林党的聚议;明清时代的民本思想;历代的谏官和谏臣。
四、近代社会的舆论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言论自由是舆论形成的政治保障,也是社会舆论最终形成的充分保证;报纸反映舆论;提出新闻控制思想,主张自由是相对的;舆论控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 把报纸视为制造革命舆论,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无产阶级派: 在新闻舆论引导中增强党性;在人民当中实行舆论不一律,对反革命实行舆论一律;重视舆论导向、舆论调查。
思考题1.舆论演变和社会变革有哪些关系?2.在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舆论多元化的现象?第二章解析舆论——舆论的三要素社会知觉:1.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刘建明)对某一具体对象发出的意见:2.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喻国明)公共意见:3. 舆论是多数人对某一种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
(储玉坤)舆论一般意义+导向: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陈力丹)上述地定义虽出发点不同,但都涉及到了这几个词“人”、“意见”(影响)、“问题”(现象、事件等)。
5.构成舆论的三大要素:舆论的主体——公众舆论的存在形式(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意见舆论的客体——问题第一节舆论的客体一、舆论客体内涵:舆论要针对的客观事物。
这些客体可以是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也可以是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社会生活中,只有那些与公共事务相关,同时又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才是舆论的客体。
二、舆论客体的特点(一)公共性在社会学中,社会中的问题分成三类:一是私人性问题(占97%)二是专业性问题(占1%-2%)三是公共性问题(占1%左右)舆论关注的问题,首先一定是公共性的问题。
“公共性”内涵: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即是对于广泛的社会成员而言的利益相关性。
所谓“公共性”问题,就是和人们社会利益相关,和人们社会关系相关,和人们社会观念相关的那些问题。
1.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从物质上来说,一类是从个人的精神发展条件来讲。
个人精神发展:《炫富广告引发舆论声讨房地产行业成为众矢之的》房地产广告中含有的“奢华”、“至尊”、“顶级享受”等内容,不切合目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传统德,不利于社会和谐,遭到人们声讨。
2.与社会关系与社会观念相关如:就业观念的转变,养老观念的转变。
《厦门研究生竞考当工人》3.社会公共问题的转化私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15岁网瘾少年弑母砍父》专业化问题转化为公共性问题:媒介干预犯人审判问题。
二、冲突性和反常性舆论关注的对象往往不是一个常规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打破常态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发生机制:1.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相适应——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2.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的张力——社会问题凸现3.社会意识的调整——舆论问题的平息如:“理所当然”的拾金不昧。
由此,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物权法》规定:当拾到失物归还的时候,可以向失主索取相应的报偿。
结论:舆论问题的出现由于运动失衡现象造成的,即在社会实践和既有的文明成果之间形成不均衡时,社会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舆论的反常性容易引起人们意见的冲突性。
三、现实性1 .当前的现实性内涵:针对那些与人们当前的现实利益、现实关系、现实观念发生冲突和反差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如:环境保护问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2 .与历史相关的现实性历史问题,但与人们现实的利益、现实的某种社会关系、现实的某种观念相关。
如:整形安全3.与未来相关的现实性如:克隆人;航空航天技术。
4.即是现在,也是未来的问题。
如:网络安全问题。
第二节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舆论的主体公众与大众、群众、群体这样的概念异同点:相同点:都是一个数量相对比较多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
区别:舆论的主体之所以能称之为公众,首先是要具有问题的相关性,也就是舆论问题相关所及的那些社会成员;同时,这些社会成员还要具有相应的意见表达的主体性。
一、问题的相关性——第一规定性能否成为公众的社会成员,它有一个关键的介质,这个介质就是某一公共性的舆论问题。
与某一舆论问题相关的这些社会成员可以成为该舆论的表达主体。
1. 公众这一概念虽然是一个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但它本身不是一个确定的数量上的概念。
如:事件:09年国庆60年2. 公众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公众这个概念,不是一个确定的数量上的概念,也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关键是共同的利益、兴趣和某种偏好将公众联系在一起。
IT过劳死(华为员工胡新宇)IT人生存状态调查:77.8%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二、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所谓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是指有自主意识,同时又有完全的行使社会行为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人。
这种行为的主体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行为能力的制约。
如:客观条件:部队从业人员。
主观条件能力:植物人、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第三节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一、集合性1.从外延和内涵角度的解析(1)外延上意见的集合性:指意见在人群中的覆盖范围。
包含:首先,意见的集合不是别人、少数人的意见,而是相当多的社会成员的意见集合。
其次,舆论的集合不是单一化的意见,是多样化的、多元的。
(2)从意见的内涵角度来考察意见本身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种成分,它不是单一的认知成分,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成分或者是单一的行为的准备态,而是这三种成分的复合体。
2舆论意见的集合性之现实作用舆论在社会上有极大的作用,主要以舆论压力体现出来,这种压力与舆论的集合性联系在一起。
事件:北京奥运会上,国奥队出征八国赛惨败,球迷愤慨,“谢亚龙下课”成为流行语比较散乱意见互动整合形成大体一致这种大多数表达出来的舆论意见会对决策层产生或者强烈或者微弱的影响,社会公共管理者不能无视这些意见。
舆论的集合性能使个体的能力得到加强,实现个人难以实现的目标,也能够对社会管理决策发挥作用。
二、表层性作为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的表层意识。
这种表层性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这种表层意识是指老百姓面对社会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而不是深藏内心的想法,即所谓的公开性。
二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讲,舆论意见居于社会心理的最表层。
社会心理有三个层次的分解:具体意见表层(气态):活跃的社会态度中层(液态):流动的价值观深层(固态):缓慢的为舆论意见的表层性,表明舆论在形成过程中互动和整合的可能。
集合性和表层性是对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本身的特殊规定性。
第三章舆论传播的形态与属性第一节舆论传播的形态一、潜舆论所谓潜舆论,包括两个类型:一是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二是知觉到而又不易确切捕捉到的公众情绪。
(一)信念型舆论内涵:是指人们基于以往具有的生活经验、固有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基本的好恶等标准而做出的舆论。
预存立场相近的公众,其信念构成舆论的深层内容。
事件:08年5月,汶川地震震出先逃教师“范跑跑”。
信念型潜舆论的生成大多依赖于人们对于社会的固有认识,主要是一种公众对普遍的社会事件进行评价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