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实验室、诊断(内科学课件)

缺铁性贫血实验室、诊断(内科学课件)

病历摘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RBC 3.02× 1012/L, Hb61g/L, WBC 6.5 ×109/L, PLT280×109/L,HCT 0.25, MCV73f1, MCH21pg, MCHC27%, Ret 1.2%。尿常规(一) , 粪常规(一) 、粪隐 血(一) 。血清铁4.37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0.12,总铁结合力 79.1μmol/L,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3.4mg/L,血清铁蛋白7.8μg/L。 叶酸、维生素10mmHg/65mmHg, R 20次/分, P 96次/ 分。神志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中度贫血貌。巩膜无明显黄染. 睑结膜苍白。皮肤无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率 96次/ 分, 律齐,心尖区可及Ⅰ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 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 音(一),双下肢无水肿。
三、铁代谢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 <8.95μmol/L
↑ >64.44μmol/L
转铁蛋 白饱和


<15%
血清转 铁蛋白
受体

>8mg/L
血清铁蛋 白
↓ <12μg/L
四、红细胞卟啉代谢
游离原卟啉
锌原卟啉
>0.9μmol/L
>0.96μmol/L
游离原卟啉/ 血红蛋白
>4.5μg/gHb
五、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三、 IDA
A 血清铁蛋白<12μg/L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
B
于15% C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D FEP/Hb>4.5μg/gHb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诊断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是反映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30-175g/L,女性为120-160g/L。

低于正常范围则提示贫血的可能,而且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程度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二、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3-5.8)×10^12/L,女性为(3.8-5.1)×10^12/L。

红细胞计数的下降也是贫血的重要表现之一,与贫血的程度密切相关。

三、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大小,正常范围为(80-100)fl。

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减小则见于微小细胞性贫血。

因此,红细胞平均体积的测定对于贫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体积不均匀程度的指标,其正常范围为11.5%-14.5%。

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提示红细胞大小分布不均匀,常见于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慢性疾病性贫血。

综上所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贫血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性贫血的
类型和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对于疑似贫血患者,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
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低于4.0×10^12/L,成年女性低于3.5×10^12/L,可以诊断为贫血。

2. 血红蛋白浓度(Hb):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 <110g/L,孕妇Hb<10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不过,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

3. 红细胞压积(Hct):成年男性低于0.40,成年女性低于0.35,可诊断为贫血。

此外,网织红细胞也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指标,它可以反映骨髓红系细胞的增生情况,并可以作为考察贫血疗效的指标。

同时,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贫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极重度(Hb≤30g/L)。

请注意,这些标准只是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

如果有贫血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参考值】:0.7~1.5 g/L 【临床意义】: • Hp减少,提示溶血存在,血管内溶血时显著
减低
• Hp增加,提示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创伤、
风湿性关节炎、SLE等 • 鉴别肝内外阻塞性黄疸
– 肝内阻塞性黄疸显著减少或缺乏 – 肝外阻塞性黄疸正常或增高
4.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 test)
【意义】 脆性增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脆性减低 缺铁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 一种后天获得性血细胞膜缺陷的克隆性疾病,临床上可表 现血管内溶血、栓塞、全血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骨髓 衰竭。
• 大多数PNH患者异常克隆与正常造血并存,使本病的诊断 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受到限制。
【原理】膜蛋白缺陷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增 加,在弱酸血清(pH6.6~6.8)中,经37℃ 孵育后红细胞发生溶血。
【临床意义】正常人阴性,阳性见于阵发性 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该法敏感性较 高。特异性高。
Ham试验
PNH不同时间尿样
4.蔗糖水溶血试验
【原理】 蔗糖离子浓度低,增强补体与红细 胞结合,使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蔗糖进 入红细胞而致溶血。
【结果判定】阴性 【临床意义】溶血时阳性
6.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 (methemalbumin test)
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接着分 解为高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 红素白蛋白
【结果判定】阴性
【临床意义】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管 内溶血
7.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改变
【临床意义】正常阴性。PNH本试验常为阳 性。可作为PNH筛选试验,阴性可排除,阳 性应作Ham 试验。
5.蛇毒溶血试验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有关铁指标的几个检验项目
项目 血清铁 参考值 10~30 560~1680 男15~200 女12~150 均值 20 1120 108 81 单位 umol/L ug/L ug/L ug/L
血清铁蛋白
血清转铁蛋白
28.6~51.9 40 2.0~3.5 2.75 一分子TRF可结合两个铁原子。
umol/L g/L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实验鉴别
血液 疾病 铁 缺铁性 贫血 β -地贫 骨髓
总铁结 铁饱 合力 和度 增高
正常 正/低 正/低
铁蛋 白 减低
正/ 高 增高 增高
转铁 蛋白 增高
正常 减低 正常
贮存 铁粒幼 铁 细胞 减低
正/高 正/高 增高
减低
正常
减低
正常 减低 增高
减低
正常 正/高 增高
慢性感染 性贫血 减低 铁粒幼细 胞贫血 增高


男女红细胞数量在15~40岁期间差别明显,主要是 雄激素睾酮的原因。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 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减少,DNA合成正常。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 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正常,DNA合成减少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正常细胞 大细胞 小细胞
有关铁指标的几个检验项目
4、血清总铁结合力:参考值:50~80umol/L 均值65 通常情况下,仅有1/3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转铁蛋白T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铁饱和度正常为30~38%)。 当TRF结合铁到半饱和时,部分铁会结合到其他蛋白如清蛋 白上。 血清总铁结合力测的是:血清中的转铁蛋白在最大限度结合 铁时所结合的铁量,实际反映的是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未饱合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力减去血清铁。 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所占的百分比。 5、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意义同转铁蛋白,升高见于缺铁性贫 血和溶血性贫血。降低见于肾衰、再障、慢性病贫血。

贫血的实验检查

贫血的实验检查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类
• 贫血类型
MCV
• 大细胞性贫血

• 正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MCH ↑ N ↓ ↓
MCHC N
N N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类
• 贫血类型 • 大细胞性贫血 • 正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常见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 慢性感染性贫血、 慢性肝肾疾 病所致贫血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 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胃肠道疾病: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胃酸缺乏、 慢性胃炎、肠炎等
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 要的病因。 消化道溃疡、肿瘤、钩虫病、痔出血, 月经过多等。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缺铁 血红素合成减少 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 白含量下降 胞浆少、细胞小;但对细胞分裂、 增殖影响小,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 明显。
• MCV升高,RDW升高。
(一)血象
• 网织红细胞计数值常轻度增高。
• 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可见成熟粒细 胞核分叶过多及少数幼粒细胞。
• 血小板计数值一般正常。
(二)巨幼贫骨髓象
• 增生明显活跃。
•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40 %,以早、中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并出现巨幼 红细胞常>10%,形态学特点为: 胞体多增大,胞核增大,染色质疏松,呈颗粒 状似海绵,着色浅淡,巨晚幼红细胞核形可呈 花瓣状,胞浆中易见Howell—Jolly 小体。 “大、红、松”
(二)骨髓像
• 巨核系细胞数量大致正常,但也可见巨 型变.部分巨核细胞核呈分叶状。

贫血分类和病理机制

贫血分类和病理机制

贫血分类和病理机制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

引起贫血, 原因多种多样, 发生的机制也是错综复杂的。

贫血的分类和情况复杂, 这也是导致临床诊断困难和不易找到病因的原因。

贫血诊断的实验室手段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到的贫血诊断的主要实验室手段有:1. 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得出的血红蛋白, 血细胞浓度, 血细胞压积, 网织红细胞;2. 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镜检, 各种涂片化学染色方法学;3. 血清铁蛋白, 维生素 B12, 叶酸,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内因子抗体等化学发光检测方法;4. 生化方法测定胆红素, 珠蛋白等, 免疫溶血实验, 细胞遗传学等方法。

贫血的常见分类而诊断贫血也特别需要注意与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 因为实验室方法和症状只能判断患者是否贫血, 而找到贫血的病因才能有效进行治疗。

引起贫血的三种基本情况是骨髓有效生成减少, 出血和溶血。

下面对贫血的常见分类进行概述:1红细胞容量根据红细胞容量分类, 可分为稀释性贫血和绝对性贫血。

2贫血的程度根据贫血的程度分类, 分为极重度贫血 Hb< 30 g/L,重度贫血 Hb 30~60 g/L,中度贫血 Hb>60~90 g/L,轻度贫血 Hb >90 g/L。

3贫血发生进程根据贫血发生的进程分类, 分为急性贫血 (病程< 6个月), 慢性贫血(病程>6个月)。

4红细胞形态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分类, 依据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分为大细胞性贫血 MCV >100 fL, 正常细胞性贫血 MCV 正常,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 80 fL, 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MCV< 80fL。

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1) 叶酸及 (或) 维生素 B12 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2) 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 某些继发性贫血, 如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某些感染, 如结核。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

贫血鉴别诊断实验报告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鉴别诊断的方法,了解贫血的不同类型以及可能的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和诊断依据,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预防。

实验步骤:1. 实验组织采集及制备:采集被试者的血液样本,并将其分为不同的实验组织。

2. 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指标测定:对不同实验组织中的红细胞数量和指标进行测定,如红细胞总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3. 血红蛋白测定:对实验组织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可以通过使用血红蛋白试纸或者自动化血球计数仪进行测量。

4. 鉴别诊断:根据实验结果,对被试者的贫血类型进行鉴别诊断。

5. 分析原因:根据不同贫血类型的特点和可能原因,分析造成贫血的具体原因。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将贫血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总数较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较低。

可能原因包括缺铁、吸收不良等。

2. 增生性贫血:红细胞总数较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高,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或偏高。

可能原因包括骨髓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等。

3.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较低。

可能原因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4. 内分泌性贫血:红细胞总数正常或略低,红细胞指标正常或略低,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或偏高。

可能原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根据不同贫血类型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原因,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讨论造成贫血的具体原因。

例如,在缺铁性贫血中,可能由于摄入铁质不足、吸收不良、慢性失血等原因导致铁元素不足,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和血红蛋白合成。

在溶血性贫血中,可能由于遗传性缺陷、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从而影响红细胞数量和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鉴别诊断方法,如血片染色、骨髓穿刺等,以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补充铁剂、激素治疗等。

综上所述,通过贫血鉴别诊断实验,可以帮助了解贫血的不同类型以及可能的原因,为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诊断依据。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程序和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程序和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程序和诊断・继续教育园地・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检查外周血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比积(hct)。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需要借助红细胞三个平均值等参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每个贫血病人必须检查的项目,它对于鉴别贫血的基本性质有重要意义。

直方图的观察分析,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等特征的观察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必要的生化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溶血性贫血又是一大类贫血,病因很多,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检查。

骨髓检查必须掌握临床适应证。

有关贫血的诊断,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1.推论有没有贫血和贫血的程度,可以通过检查hb、rbc常;女性由于月经和内分泌影响,rbc和hb都比男性偏低;妊娠中后期,由于血容量增加,rbc和hb相对减低;激动、恐惧、寒冷会使rbc和hb一时性增高;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rbc和hb偏高。

此外,血容量的变化(如脱水和水肿)也会影响rbc、hb和hct的检测结果。

2.从形态学分类上对贫血的类型作出确诊,可以通过四个参数,即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红细胞平均值hb浓度(mchc)以及红细胞容积原产阔度(redcellsvolumedistribution,rdw)进行分析,见表1、2。

其中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程度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

仪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测量10万个红细胞的体积,计算出均值(x)和标准差(s),然后计算出结果。

参考值范围01115~01145。

3.贫血形态学分类时,还应融合红细胞直方图分析。

和hct三个参数得出结论。

其中以hb检查最为关键,成年男性两次检查hb10g/lhb与增加0133×1012/lrbc数相当。

但是,缺铁性贫正常的红细胞直方图,其峰值所对应的是红细胞的mcv,其底线的宽度基本代表rdw,基本上呈现一个正态曲线。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 637400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的时候会被诊断为贫血。

这当中尤以血红蛋白的减低作为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红细胞和红细胞比容相较于血红蛋白而言无法准确地反映贫血问题,也无法判断患者贫血的程度。

所以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目的是判断患者贫血的原因,以及具体的疾病类型。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了三项,一是血常规检查,二是骨髓检查,三十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

在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将贫血进行分类。

具体来讲就是从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进行的分类,一般称之为红细胞形态分类。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更好地为最终的诊断提供科学合理的线索,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网织红细胞计数主要是可以用来反映和判断患者骨髓红系增生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患者骨髓红系代偿的状态。

外周血涂片也属于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内容,用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以及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同时也会用于观察红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形态情况中,所以会在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疟原虫、异常细胞等问题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指的是骨髓细胞涂片检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可以更好地观察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也可以更好地看到患者骨髓细胞的成分,针对骨髓细胞的比例、形态的变化加以判断。

除了骨髓细胞涂片检查之外,骨髓活检也是其中主要的内容。

骨髓活检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在结构方面、增生程度方面以及造血组织的细胞成分和形态变化等几个方面的情况,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对于这一点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骨髓检查比较常见于白血病的检查当中,另外在一些人们没有听过或者不够熟悉的检查中也比较常见,比如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髓外肿瘤细胞浸润等几种疾病中,通过骨髓检查能够增加最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医生制定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骨髓检查与其他的贫血实验室检查项目而言,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骨髓在取样方面便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学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学
平均0.45L/L 女 0.37~0.48L/L(37~48%容积% )
平均0.40L/L
5
临床意义
1.血细胞比容增高 (1)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 (2)各种原因所致的RBC绝对性增多 2.血细胞比容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 由于贫血类型不同,RBC体积大小也有不 同,血细胞比容的减少与RBC数减少并不一定 成比例。 因此,必须将RBC、Hb和HCT三者结合起 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更有参考意义。
巨幼细胞贫血
N/↑ ↓
↓↓

N
慢性炎症、尿毒症、 肝病、肾病
N/↑ ↓↓ ↓ ↓ ↓↓ ↓
缺铁贫、珠蛋白生 成障碍性贫血等
(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自学)
RDW: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是反映外周血细 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 测量而获得。
3
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应用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又称血细 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PCV)是指血细胞 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用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
4
参考值 微量法:男(0.467±0.039)L/L
女(0.421±0.054L/L 温氏法:男 0.40~0.50L/L(40~50容积% )
6
(二)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将同一份血液标本测得的RBC、Hb 和HCT三项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可得 红细胞的三种平均值。
Automatic hematocyte analyzer
7
1.平均红细胞容积 (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MCV)

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新进展-sTfR

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新进展-sTfR

血清铁( serum iron, SI)
生 化
总铁结合力( total iron blinding capacity, TIBC)
转铁蛋白饱和度( saturation rate of transferring, TS)
红细胞原卟啉(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 EP )
骨髓象
不同阶段铁状态的 实验室检查特点
铁状态的不同阶段
超载 正常 衰竭
铁缺乏
血清铁蛋白
N
转铁蛋白饱和
N
N
红细胞原卟啉
NN
N
红细胞平均容积
N
N
N
N
血红蛋白
NN
N
N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检测难点
• 有很多患者处于亚临床状态应及早检出,
及时补铁以避免缺铁的危害
• 应有确切的指标判定是否需要补铁或继续
补铁(过度补铁于身体有害)
sTfR的临床意义(一) ——早期组织铁缺乏的可靠指标
传统的检查方法中,没有一项可单独作为仅有 早期组织缺铁的可靠检测指标
1990年,Skikne 等,放血试验 sTfR 是早期组织铁缺乏的可靠指标, 完全可用
来评估人群中的铁状况。
惟一能对IDE 做出诊断的敏感指标,可反应造 血组织早期缺铁,及时补铁以免病情进展。
III期=IDA: Hb<正常, MCV、MCH、
MCHC均<正常;sTfR增高,贫血症状明显
缺铁与实验室指标变化
缺铁性红细胞生 成期(IDE)的界 限
铁正常 I期 贮存铁耗尽 贮存铁
转运铁(铁转运到铁复合物 中)
功能铁复合物 ( 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

《实验诊断学》贫血、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内容整理

《实验诊断学》贫血、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内容整理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贫血的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下限。

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最为重要。

贫血是一种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疾病。

贫血的检查:(1)按形态学分类1. 按MCV、MCH、MCHC分类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MCH=Hgb/RBC(Pg)正常参考值:27~32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MCHC=Hg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可分成四类: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白血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2. Bessman分型即按MCV/RDW分型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RDW: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即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

可分成六类:小细胞同质性贫血——轻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不同质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正细胞同质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正细胞不同质性贫血——早期缺铁性贫血大细胞同质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大细胞不同质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2)按病因学分类1.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骨髓抑制(感染)、骨髓替代(纤维化)2. 红细胞破坏增加:内部——膜、酶、珠蛋白;外部——免疫、感染、DIC、铅中毒3. 失血:急性失血、慢性溃疡、月经紊乱、血红蛋白尿(3)按骨髓增生程度(仅适用于国内)增生性贫血:缺铁贫、溶贫、巨幼贫(幼红细胞≥20%)增生低下性贫血:再障、纯红再障(幼红细胞<10%)(4)其它帮助诊断贫血类型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百分比法0.5~1.5%绝对计数法(24~84)×109/L意义: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观察疗效(治疗性试验),病情观察的指标四、常见贫血的实验诊断(1)缺铁性贫血:血象——MCV、MCH、MCHC减小,RDW升高骨髓象——有核细胞、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较小骨髓铁染色——胞内铁阳性率降低,是金标准(2)巨幼细胞性贫血血象——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中粒核分叶增加骨髓象——出现各阶段巨幼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五、贫血的诊断要点贫血是综合性的,应找出贫血原因,才能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实验室检查策略:血液检查是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可缺少的措施,检查由简而繁——外周血象、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分析检查、红细胞脆性试验、特殊检查。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NAP 实验性治疗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定义: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 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临 床表现有贫血、出血及感染,一般无肝 、脾、淋巴结肿大。 分型:急性AA 慢性AA
临床表现
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和发热
肝、脾、淋巴结一般无肿大 临床类型
急性再障
临床表现
贫血貌。可有黄疸,常有舌炎、 消化不良、腹胀、腹泄或食欲不 振等消化道症状,半数以上患者 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手足麻木, 体位感觉障碍,运动失调,精神 抑郁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细胞性贫血(Hb↓、RBC ↓ 、MCV↑、MCH↑) 红细胞内常伴有卡波环、豪-杰小体 白细胞正常或减低,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血小板正常或减低,可见巨大血小板 网织红细胞增多或正常
慢性再障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正常形态 白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血小板↓ 网织红↓ 急性再障:网织红<15×109/L 白细胞<0.5×109/L 血小板<20×109/L 慢性再障:偏高
血象
网织红细胞减少


2.BM象:造血细胞↓, 脂肪↑↑ AAA:
多部位穿刺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以成熟细胞为主,巨核 缺如。 非造血细胞(网状细胞、纤维细胞、组织嗜 碱细胞等)比例增高 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被非造血细胞取代。
1
全血细胞减少
2
诊断 要点
网织红明显下降(<0.5×109 /L)
骨髓增生明显减低
3
4
巨核细胞减少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概述 定义:以单纯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障碍为特 征的一种贫血。 病因:获得性,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 感染、药物及其他 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无感染、无出血、 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贫血实验室诊断

贫血实验室诊断
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各称。
2、贫血的分类
常用的贫血分类有两种,即贫血的形态学和病因学分类。 (1)Wintrobe分类法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血片中最为分明,应结合 血片观察。 (2)MCV/RDW分类法,由Bessman于1983年提出的
分类法。 ★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的程度,用红细胞体 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与MCV结合对贫血分类诊断 和鉴别有临床意义。 (3)贫血形态分类时,还应当结合红细胞直方图分析。
乏或显著减少。
(6)血清铁增加。
(7)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
3.再生障碍性贫血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细胞正 常色素型,Ret<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5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血小板<10-20×109/L。慢性再障:Hb和Rbc
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Ret>0.01 (0.8%-2.3%,最多可达3-5%,多数可>
(3)明确是Vit-B12还是叶酸缺乏或两者都 缺乏。
①血清叶酸测定(放射免疫法)< 6.8nmol/L(<3ng/ml)。
②红细胞叶酸测定(放射免疫法)< 227nmol/L(<100ng/ml)。
③血清Bit-B12测定<74-103pmol/L(100140ng/ml)。
(4)经叶酸或Bit-B12治疗有效。 (5)胃液分泌量减少,游离盐酸大多数缺
单核细胞离开血循环,进入组织后变成组织细 胞,再能分裂增殖,成熟后成为巨噬细胞。
血小板与止血功能有关。
血浆的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各种不同性质、不 同功能的化学物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各种凝 血和抗凝血因子、补体、抗体、酶、激素、脂 质、电解质、营养物质、各种代谢产物以及许 多其他化学物质。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

根据贫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可以将其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疾病相关性贫血等几种类型。

首先,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疲劳、头晕、心悸、气促等症状。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

但仅凭临床表现往往难以确定贫血的具体类型,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其次,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手段。

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红细胞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医生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另外,贫血的病因分析也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根据贫血的病因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疾病相关性贫血等几种类型。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生存期缩短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造血功能减退,慢性疾病相关性贫血则是由于慢性感染、肿瘤、慢性肾病等疾病导致的贫血。

综上所述,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病因分析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贫血的患者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有着深入的了解,对于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红细胞MCV和RDW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RDW和MCV RDW正常MCV正常 RDW正常 MCV↑ RDW正常 MCV↓
RDW↑ MCV正常 RDW↑ MCV↓ RDW↑ MCV↑
疾病举例 急性失血、溶血、慢性疾病性贫血 再障、MDS、肝病性贫血 轻型地贫、慢性疾病性贫血 早期造血物质缺乏、双相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缺铁性贫血、HbH病、红细胞碎片 巨幼贫、自身免疫性贫血、MDS、化疗后
根据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三、失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
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 再障、纯红再障、MDS
骨髓造 血功能 障碍
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 髓瘤、癌转移、骨髓纤维化)
继发性贫血(肾病、肝病、 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造血物 质缺乏 或利用 障碍
4. 过去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近年来因减肥
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贫血分类
一。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 二。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 三。根据血清缺铁指标及网织红细胞测定结果 四。根据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MCV,MCH,MCHC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形态
学类型
MCV(fl) MCH(pg) MCHC 病因举例
贫血概念
定义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 蛋白含量低于正常。
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 标准。
贫血标准
❖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 ❖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110g/L ❖ 孕妇血红蛋白浓度<100g/L为贫血
参考值
❖ 血红蛋白量: 男性:120~160克/L 女性:110~150克/L
大细胞
3
4
4.17 3.53
140 116
101.7 102
33.6 32.9
330 322
0.12 0.126
0.424 0.36
小细胞
5
6
7
4.04 3.35 2.37
99
65 46
84.2 73.4 65.4
24.5 19.4 19.4
291 264 297
0.131 0.194 0.199
0.34 0.246 0.155
人群贫血状况
1. 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 儿童高于中青年。
2. 约有 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 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致使新生儿从母体中 吸收的生血物质的补给不足,体格及智力发育受 到严重影响,产生厌食、挑食、对各种感染抵抗 力减退等。
3. 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女性的例假、怀孕 时自身及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 都是直接原因。
血容量对贫血诊断的影响
❖ 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 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 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 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
血管内溶血
❖ 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 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 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 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 映贫血的程度。
❖ 红细胞数: 男性: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贫血分级
❖ 轻度:91~110g/L ❖ 中度:61~90g/L ❖ 重度:31~60g/L ❖ 极重度:≤30g/L
年龄
❖ 新生儿偏高,2周后逐渐下降。
❖ 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 %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
蛋白病。 4.血清铁(SI)降低、铁蛋白(SF)正常或增高:多数为慢
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贫血,应根据临床情况作进上步检查。
有关铁指标的几个检验项目
1、血清铁SI:血清铁是指血清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三价铁。 铁离子在血清中不会游离存在,80%以上与转铁蛋白结合。 参考值:10~30umol/L。(560~1680ug/L) 均值20umol/L
正常细胞
性贫血
80-100 27-34
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 <80 <26
320360
<320
急性失血、溶血,造 血功能低下,白血病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 血,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
单纯小细 胞性贫血 <80 <26
大细胞性
贫血
>100 >34
320360
320360
感染、中毒,如慢性 炎症,尿毒症
巨糼细胞性贫血
❖ 男女红细胞数量在15~40岁期间差别明显,主要是 雄激素睾酮的原因。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
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减少,DNA合成正常。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 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正常,DNA合成减少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正常细胞 12 RBC 4.43 4.38 Hb 124 127 MCV 90.3 90.9 MCH 28 29 MCHC 310 319 RDW 0.13 0.119 HCT 0.4 0.398
贫血形态学类型确定后的进一步检验项目
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首选铁代谢的检验项目,如铁蛋 白(SF),血清铁(SI),骨髓铁染色等。
1.铁缺乏:多为缺铁性贫血,应结合临床资料找病因。 2.高铁血症:应再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骨髓铁染色,如发现
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有助于铁粒幼细胞贫血的诊断。 3.正常或增多:可见于血红蛋白病,如地贫、不稳定性血红
2、血清铁蛋白: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是变性聚合 的铁蛋白)的形式贮存在骨髓、肝、脾等多种组织和细胞中, 以及血浆中。多种组织细胞均可合成铁蛋白,包括炎症时的 组织细胞、癌细胞。肝可处理铁蛋白,患肝病时肝细胞受损 功能下降,使血清铁蛋白升高。
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 缺铁贫、铁粒幼贫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巨幼贫
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膜异常 红细胞 内在缺陷 红细胞酶异常
血红蛋白异常
免疫溶血因素 红细胞 外在异常 理化感染等因素
其他
遗传性球形、椭圆形、口形 红细胞增多症,PNH
红细胞G-6-PD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 地贫、异常Hb病、 不稳定Hb病 自身免疫性,药物诱发, 血型不合输血
微血管病性溶贫,物理、化 学、生物因素致溶贫
脾功能亢进
贫血的诊断过程
一、询问病史: 饮食习惯,药物史,有害毒物接触史,出血史,慢性疾
病,输血史,地区流行病史等。
二、详细的体格检查: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粘膜是否苍白,有无
紫癜、黄疸等。
三、根据血常规结果,确定贫血的形态学类型,确定进一步 检查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