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合集下载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页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八部分练习题。

在学生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例2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例题分两个小题教学:(1)小题学习两个因数末尾都为零的乘法,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2)小题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零、另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这些问题学生都是有知识基础的,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逐步总结归纳出计算方法。

(二)核心能力本节课以笔算教学为主,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以多种算法解决乘法运算问题,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对比交流,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名师课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复习任务(1)口算12×10= 23×10= 32×30=8×13= 6×50= 24×20=(2)笔算151×23= 507×4= 280×3=(二)课堂设计1. 复习导入同桌交流课前的复习任务,互相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出示:6×50=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一个0。

)出示:24×20=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一个0。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标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应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探究: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如20×5、30×4等。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规律,发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讲解:讲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如因数中间有0时,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应数量的0。

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相应数量的0。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巩固计算方法。

5. 应用:让学生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计算人数等。

6. 总结: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

2. 运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环节,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四年级上4.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四年级上4.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四年级上4.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四年级上 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哦!首先,咱们来看看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30×50。

这时候,我们可以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也就是 3×5=15。

然后,数一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就可以啦。

在 30×50 中,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 2 个 0,所以在 15 的后面添上2 个 0,结果就是 1500。

再举个例子,计算 400×20。

先算 4×2=8,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 3 个0,就在 8 后面添上 3 个 0,得到 8000。

那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又该怎么算呢?比如说 105×3。

我们要按照正常的乘法步骤来计算,先用 3 去乘 105 个位上的 5,得到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

再用 3 去乘十位上的 0,0 乘任何数都得 0,再加上进位的 1,十位上就是 1。

最后用 3 去乘百位上的 1,得到 3,结果就是 315。

又比如 208×4,先用 4 乘 8 得 32,个位写 2,向十位进 3。

4 乘 0 得0,加上进位的 3 得 3,十位写 3。

4 乘 2 得 8,百位写 8,结果就是832。

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忘记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 0。

有时候一粗心,就容易少添或者多添 0,这样可就错啦。

二是计算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时,该进位的一定要进位,不能漏了。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

比如:1、 230×40=2、 560×70=3、 308×5=做完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哦。

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来检查,也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含试卷)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含试卷)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梁雯姬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能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列竖式计算的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出示预习单:1、看书自学p67的例5和例6,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04×8(2)280×3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比较这两组题在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尝试用简便方法算一算1500×6=4、你有什么疑问?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检查一。

(1)试算604×8=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同伴交流后反馈。

师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一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字,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若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若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试着用竖式计算280×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同伴交流后反馈。

师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第一种: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第二种: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0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师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3)比较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注意什么?师:相同点: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2、相同数位要对齐3、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 算乘法》
2023-11-07
目录
• 导入新课 • 新课教学 • 巩固练习 • 小结与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回顾之前学过的乘法运算规则。 复习如何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引入新课
通过举例,引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针对讲解速度稍快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解速度,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确保学 生能够跟上讲解节奏。
对于忽视细节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易错点,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强调进位等细节问 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为了增加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可以适当缩短其他环节的时间,如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和示范 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 ,如小组合作、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 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思考:如果一个数的中间或末尾没有0,那么这个数的 乘法运算可以怎样简便?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03
巩固练习
总结词
强化训练,提升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教材第XX页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强化训练因数中间或 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提升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04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规则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的简便算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乘法运算中的零。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3. 小组活动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如102 × 3步骤一:将因数中间的零省略,转化为12 × 3步骤二:计算12 × 3 = 36步骤三:在乘积中间加上省略的零,得到最终结果 306(2)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如20 × 5步骤一:将因数末尾的零省略,转化为 2 × 5步骤二:计算 2 × 5 = 10步骤三:在乘积末尾加上省略的零,得到最终结果 1003. 活动环节:(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并总结规律。

(2)抢答游戏:教师出示题目,学生举手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43×26=
12×34=
复习导入
课件PPT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零, 此题如何口算呢?
情景导入
4800
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1)160×30= ______
怎样笔算更简便?
可以这样想: 16×3=48,10×10=100 48×100=4800 所以160×30=4800
×
5 2 8
0
5280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05×50=
1 5
3 0 5
2 5
5 0
×
0
15250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每户一年的保洁费是40元,一幢楼有120 户,一年的保 洁费是多少元?
学以致用
40×120 =4800(元)
课件PPT
答:全程有1560千米。
学习目标
2.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计算方法。
1.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确定积末尾的0个数。
复习导入
35×2=
70
19×5=
95
250×3=
750
140×6=

980
16×5=
80
17×5=
85
18×3=
54
13×6=
78
280×3=
840
350×2=
700
口算。
课件PPT
2. 计算。
1118
408
×
4 3
8 6
2 5 8
1 1 1 8
2 6
1 2
×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206×40、320×50等。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25×40、125×80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进行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拓展:总结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进行拓展练习。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练习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运用数线图或计数器辅助展示乘法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题型,包括口算、笔算和实际应用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分享他们的解题策略,增强集体智慧。

4. 适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含清晰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准备练习纸和答案模板,方便学生练习和自我检查。

3. 准备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购物场景中的计算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或个人练习的形式。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 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0的个数及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a. 示例讲解:展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例子,如206×30。

b.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计算规律。

c. 讲解计算方法:将0前面的数字相乘,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加上0。

3. 讲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a. 示例讲解:展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例子,如250×4。

b.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计算规律。

c. 讲解计算方法:将0前面的数字相乘,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0。

4. 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能否独立完成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题目。

b. 学生能否理解并解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规律。

2.5.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2.5.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2.5.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三年级的孩子,我感到一种责任和期待。

今天我要讲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三节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我手中的教材,详细地介绍了这个课题。

从乘法的意义,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孩子们将在这一节课中,掌握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意义,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理解数学的逻辑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会有点难以理解。

所以,我将重点讲解这个问题的规律,并尽可能地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让孩子们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卡片,以及一些颜色鲜艳的贴纸。

我希望用这些教具和学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我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这个课题。

然后,我详细地讲解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并用PPT和卡片,展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接着,我让孩子们进行随堂练习,我用贴纸作为奖励,激励他们。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大字写下了这个课题,并用彩色的粉笔,画出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

七、作业设计我给孩子们留下了一道题目:“20乘以50等于多少?”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期待着孩子们的作业,期待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我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将这个规律,应用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中。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知识,也希望他们能够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孩子们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地方。

我用了大量的例子,通过PPT和卡片,展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当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实际上就是在乘以一个10的倍数,例如20乘以50,可以看作是2乘以5,再乘以10的平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案: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二节“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小明在买水果,苹果每千克30元,香蕉每千克20元,小明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例题讲解:我们以2002×30为例,来讲解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2002分解为2000+2,然后进行分配律展开,即:2002×30 = (2000+2)×30 = 2000×30 +2×30接着,我们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得到:2000×30 = 600002×30 = 60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2002×30 = 60000 + 60 = 600603. 随堂练习:1001×40503×504. 教学过程细节: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注意因数中间或末尾的零,并进行分解和分配律展开,然后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在随堂练习中,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1. 将因数分解为整百、整千等与零的组合;2. 运用分配律进行展开;3. 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4. 将计算结果相加。

七、作业设计2004×504005×402. 答案:2004×50 = 1002004005×40 = 16020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提高拓展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以下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请计算以下各题,并思考如何简化计算过程:
102 × 205
400 × 500
600 × 800
-探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
3.实践应用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讲解计算法则,如:先将非0的数相乘,然后根据因数中0的个数,在结果后面添加相应数量的0。
2.演示: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计算,如:20 × 30,40 × 50等,并解释每一步的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
2.讨论主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涉及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家的客厅长10米,宽6米,现在要在客厅铺上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瓷砖,请计算需要多少块瓷砖。
4.小组合作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以下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请各小组讨论并计算以下题目,然后分享你们的计算方法和心得:
三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 乘法竖式的书写规范。

3.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规律,熟练运用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新课介绍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计算规律。

示例:206 × 3 = 618分析:首先计算6 × 3 = 18,然后在结果中间插入一个0,得到618。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4.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详细描述
例如,25×40=1000,其中25和40的末尾都有零,相乘的结果是 1000,结果末尾有两个零。
总结词
多个末尾有零的因数相乘,结果的末尾零的个数等于因数末尾零的个 数之和。
详细描述
例如,50×200=10000,其中50和200的末尾都有零,相乘的结果是 10000,结果末尾有三个零。
特殊情况实例
后面加上三个零,得到1500。
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规则
总结词
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零时,只需将非 零数字相乘,然40 times 20$时,只需 将4和2相乘得到8,然后在结果后面 加上两个零,得到800。
总结词
如果只有一个因数末尾有零,则只需 将该因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并将结 果后面加上一个零。
解析3
700 × 90 = 63000,因为700和90末尾都有零,相乘时, 先忽略末尾零,计算7和9的乘积,再在结果后面添加相应 数量的零。
解析4
50 × 60 = 3000,因为50和60末尾都有零,相乘时,先忽 略末尾零,计算5和6的乘积,再在结果后面添加相应数量 的零。
05
总结与回顾
总结
总结词
当一个因数的中间和末尾都有零时, 结果的末尾零的个数等于因数末尾零 的个数,中间零的个数等于因数中间 零的个数。
详细描述
例如,250×4=1000,其中250的中间 和末尾都有零,4的末尾有零,相乘的 结果是1000,结果中有一个中间的零和 两个末尾的零。
04
练习与答案
练习题
01
题目1
计算 150 × 200
例如,20×30=600,其中20和30的中间都 有零,相乘的结果是600,结果中只有一个0。
总结词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在数学中,我们学习到了乘法运算,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

首先,我们来看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当一个数的因数中间有零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进行乘法运算。

举个例子,我们要计算102×301的结果。

其中,102是一个三位数,301是一个三位数。

我们可以将该乘法分解成两个步骤,首先计算102×300的结果,然后再加上102×1的结果。

这样的分解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避免了繁琐的手工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仅适用于因数中间有零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当一个数的因数末尾有零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性质和规律来进行乘法运算。

举个例子,我们要计算25×40的结果。

其中,25是一个两位数,40是一个两位数。

我们可以观察到,因数40的末尾有一个零,相当于我们需要计算25×4再加上一个零。

根据乘法的结合律,我们知道25×4的结果是100。

因此,25×40的结果就等于1000。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快速得出结果,而无需进行繁琐的手工计算。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在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时,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乘法运算。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我们可以利用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算法和优化方法。

这样可以减少计算时间和计算资源的消耗,提高计算效率。

综上所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情况。

通过简便的计算方法或者观察规律,我们可以快速得到乘法的结果。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这种乘法情况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合理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优化算法,实现更高效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第66-69页。

例4例5例6教学目标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3、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竖式板演,回顾算法824×5=313×6=(2)集体听算,重温规律9+0=872-0=100+0=3407-0=小结:“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任何数减“0”也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0有关的乘法计算。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一)故事情境,引出规律1、教学例4.(出示课件)你能把图意跟大家说一说吗?谁愿意跟大家讲一讲?算式是0+0+0+0+0+0+0=0我觉得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7个0相加就可以写成0×7=0(个)或7×0=0(个)师:想一想,0×3=?9×0=?0×0=?你发现了什么?生:都得0.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 巩固练习,提升认识p66:“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二)现实情境,自主尝试1.学习例5.请看下面与0有关的计算问题,你能解决吗?读完题后先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竖式算法:(三)数学情境,深化理解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8×3=607×5=309×4=小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教学例6.(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90元。

一共需要多少钱?(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理解这个概念。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则。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个规则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则。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这个规则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乘法的基本概念。

乘法就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比如,2乘以3等于6。

2.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特殊的乘法情况,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比如,20乘以30。

我们可以将20和30分别拆分成2和3,然后在中间或末尾加上一个0。

所以,20乘以30等于2乘以3再乘以10,也就是60。

3.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50乘以40。

同样地,我们可以将50和40分别拆分成5和4,然后在中间或末尾加上一个0。

所以,50乘以40等于5乘以4再乘以10,也就是200。

20乘以30等于多少?50乘以40等于多少?5. 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20乘以30等于600,50乘以40等于2000。

同学们做得很好!200乘以3等于多少?300乘以4等于多少?7. 我们再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200乘以3等于600,300乘以4等于1200。

同学们依然做得很好!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下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2. 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例子:20乘以30等于600,50乘以40等于2000。

作业设计:200乘以3等于多少?300乘以4等于多少?2.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找出一些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其中的规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乘法计算。

但是对于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练习题:教师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20乘以5等于100,40乘以5等于200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徐红艳)
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在经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才能完成。

只有学生本人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但在很多学校里,我们仍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即使像容器、接收器一样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可到面临实际应用时,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这种“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清楚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水平和技能,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摆在首位。

我班是创新教学改革实验班,我在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中实行一些有益地尝试。

案例描述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
你是怎么口算的?
让学生自己表述想法。

你能用口算的方法实行笔算吗
2. 学生尝试笔算并板演。

3.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和大家的实行比较。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你能使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思维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出现课堂的高潮。

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你看老师提的问题中包含几个问题?
(1)出示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生1:包含2个问题;生2:因为它有“各”字)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己表述想法。

(4)请同学们分组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见图1)
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
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个步能够省
略不写吗?
让学生自己交流想法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小组汇报。

780×54 208×40 107×130
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 第一关:首先来到的是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个步,积反正得0能够省略不写。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先让学生判断(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当完了医生,我们再去哪里呢?
2. 第二关:选择超市。

(1)400×520最简便的写法是()(见图3)
(2)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
B、10000
C、1000
(3)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4
C、5
(4)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 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完成了数学王国的旅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案例分析
这是我校创新教学改革示范课,得到了一致地好评,关于这个案例我们能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 既然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为什么没有从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引入?
2. 为什么出示材料是书中的例题却当作练习讲?书中的例题是已经提出问题的,而本节课却让学生自主提问题,学生问题基础上筛出例题中的问题?
3. 为什么这节课改示范课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呢?
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

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

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实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注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
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

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

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即使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理解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使用层面。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使用。

在综合使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个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

上课一开始,
一句话的课前组织教学,“同学们格外有精神,老师可带劲呢!”,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实现了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因为本节课对数学活动实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自主构建中来,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由此,学生是快乐的,课堂是快乐的,无围栏的教育是快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