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

为适应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夏平

2011年3月17日,在武汉市2010年度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中,市建委建管办主任夏平进行了发言,总结了去年一年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情况,并对“十二五”总体目标及2011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2010年是城市建设高峰年,环线道路、轨道交通、过江通道等一大批完善城市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超高、超规模、超深基坑的房屋建筑工程比重越来越大,全年监管的建筑工程达到7178万m2、市政工程投资额超过320亿元,监管质量和难度均创历史新高。

面对严峻的城市建设管理现状,“全市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全市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谈到去年全年的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夏平从五个方面做了细致的发言。

(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保证了建筑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开展建筑企业资质监督检查,实施动态监管机制,清除不符合条件的企业538家。重点扶持22家企业晋升一级资质、48家企业晋升二级资质,一批钢结构、电子、环保工程等专业承包企业的资质结构得到优化。

骨干企业发展渠道进一步拓宽。高等级资质企业的培育力度得到加大,一批骨干企业组建联合体,全面参与地铁、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和多元化经营带动了建筑业整体的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44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3亿元。

积极争取企业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办法,继续畅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绿色通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建筑安装企业由原来的8%下调到5%。

(二)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

认真办理市政协3号建议案。调动各方力量,出台了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以发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应用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及验收阶段标准执行率、新型墙材自给率均达到100%。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建设。颁布实施《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到65%;确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申报项目39个、面积467万m2,武汉火车站光电建筑一体化工程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启用;出台《武汉市绿色建筑示范管理试行办法》,确定国际博览中心等30个绿色建筑示范创建项目,海山金谷、武汉万科高尔夫5期住宅项目已向国家住建部申报三个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加大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市政工程、远城区和农村地区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使用含量逐年增长,预拌砂浆取得新突破,全年使用散装泥量602万吨、商品混凝土2469万方;确定10家生产企业作为我市新型墙体料研发基地,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材料生产企业发展到169家,年生产能力达到62亿标砖,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三)完善监管机制,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突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加大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审查机构行为。继续实施分类和差别化监管,加强全市重点工程、保障性住房以及超高层、大空间结构等技术难度较大、危险源较多工程的监管,实行深基坑工程专项管理。出台《加强建设监理行业管理若干意见》,规范监理、检测行业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落实监理、检测企业质量责任。认真开展重点工程“四比一创”活动的检查验证,落实重点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联合检查机制,工程质量监督到位率、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均为100%。

狠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市、区安全督查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开展了人工挖孔桩、建筑起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专项治理活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年查处各类安全隐患9702处,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11家、安全生产从业人员考核合格证7名,对发生事故的31家责任单位、34名责任人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14家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安全监管受监覆盖率、开工项目安全措施审查率、开工前技术交底率均达到100%,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定出台拳的《武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开展全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综合整治年活动,持续保持文明施工的高压态势,组织日查夜巡868次,检查工地9740次,召开现场会15次,集中约谈存在不文明行为的参建单位224个次,下次限期整改文书551份,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15个项目27家企业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8家企业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优良予以“红榜”公布,建设工地外部形象和内部管理明显改善,施工扬尘、带泥上路行为得到有限遏制。继续改善务工人员生产生活环境,认证挂牌农民工培训学校521所,培训农民工3万余次,新建施工现场农民工简易住房21.9万㎡,建筑工地农民工生活环境和作业条件显著改善。

(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市、区建管部门以开展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专业和劳务分包市场行为,严查无证施工、施工图未经审查以及无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等违规违法行为。全年对各类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违法建设行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598份,立案查处206起,结案198起。

严格落实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布办法。对148起建设市场不良行为予以记录和公布,暂停了25家假设单位招标发包和施工许可,限制45家工程施工企业、14家监理企业、3家咨询企

业、1家设计企业、4家检测机构参与工程投标,限制23名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24名项目监理人员参与从事建筑业的活动。

进一步规范投标行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完善了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点子招标评标试点工作,法定公开招标率、投诉办结率实现100%。

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出台《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和竣工结算审查报备案率100%,妥善解决各类工程合同和结算结算纠纷600余次。加强建筑领域拖欠款的处理工作,接访2000多人次,协调处理238个拖欠工程款项目,涉及资金3.5亿元。

(五)推进管理创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有形建筑市场的政务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基本建成建设工程网上交易平台,完成了《2010年度武汉市有形建筑市场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加强工程造价、城建档案收集和装饰装修行为管理。测算发布武汉地区立交、高架桥等专项工程部分材料市场参考价格信息和市政工程经济指标,编制完成《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计价定额及基价》。围绕服务城建重点工程,全面记录重点工程建设活动,城建档案收集资料、报建项目档案业务跟踪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强化既有公共建筑装饰工程监管,突出装饰装修投诉处理,投诉处理率达100%。

建管队伍建设有加强。积极开展市、区建管队伍交流培训,集中进行执业培训,加大对区级监管执法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管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以创先争优、创建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为载体,加强作风建设,监管部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办事程序明显优化、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昌区建管站被评为武汉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市建筑市场管理站被评为武汉市“反渎职侵权,促依法行政”优秀单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被评为全国优秀现金工作质量监督站。

全市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各项工作对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一些深层系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建筑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违法承发包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市政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工程功能性质量通病、安全生产事故一段时间集中高发、高坠事故多发以及拆除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同时也对“十二五”的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十分关键。

总体目标是: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突破85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稳定在6%以上;创全国优质工程10-15项,省优质工程占全年竣工工程的15%以上,推广新技术15项,简历新技术示范工程50项,编制省级工法350项;全面执行居住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每万元建筑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5%,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培育建立10~15个绿色墙材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