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学
《微生物的酶》PPT课件
牛胰核糖核酸酶 的活性中心
四、酶的分类与命名
• (一)酶的分类 • 1、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 • 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把酶化分为6类,即 • 1、水解酶类:是催化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的酶。 • 2、氧化还原酶类:是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 • 3、转移酶类:是催化底物因团转移到另一有机物上的酶。 • 4、异构酶类:催化同分异构分子内的基团重新排列。 • 5、裂解酶类:催化有机物裂解分小分子有机物。 • 6、合成酶类:催化底物的合成反应。
• 其原因是:
• ①高浓度的底物降低了水的有效浓度,降低了分 子扩散性,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速度。
• ②过量的底物与激化剂结构,降低了激活剂的有 效浓度,也会降低酶促反应速度。
• ③过量的底物聚集在酶分子上,生成无活性的中 间产物,不能释放出酶分子,从而也会降低反应 速度。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一、酶的组成
• 但是在少数情况下,有一些辅助因子是以共价键和酶蛋白 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的,不易透析除去,这种辅助因子称 为辅基。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与铁卟啉辅基结合较牢固, 辅基铁卟啉不易除去。所以,辅基与辅酶的区别只在于它 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并无严格的界限。
一、酶的组成
• 辅酶及辅基一般在酶促反应中起携带及转移电子、原子或 功能基中间体的作用,因此有的辅酶或辅基也叫做底物载 体。
反应的活化能 • 2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 酶对底物及催化的反应有严格的选择性(专一性),一种
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一定 的化学反应,这种对底物的选择性称为酶的专一性。如蛋 白酶只能水解蛋白质、脂肪酶只能水解脂肪、而淀粉酶只 能作用于淀粉。 • 3 反应条件温和 • 酶催化的反应是在常温、常压和近中性的溶液条件下进行。 酶本身是蛋白质,故强酸、强碱、高温、高压、紫外线、 重金属盐等一切导致蛋白质不可逆变性的因素,都能使酶 受到破坏而丧失其催化活性。
微生物酶
微生物酶微生物酶是指起着催化作生物体系中特定反应的、由微生物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作为催化剂的微生物酶,它可以加速三种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和合成反应。
微生物酶可以在活细胞内进行催化作用,也可以透过细胞作用细胞外的物质;前者称内酶,后者称外酶。
酶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过程是一个两步反应:E(酶) + S(基质)→ ES(复合物)→ E(酶) + P(底物)酶的活性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的物理环境条件有:温度、需氧。
量和pH值,这些条件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
在特定的条件下,微生物细胞才会产生大量的活性酶,即微生物酶。
在生成过程中,控制环境条件是很重要的,以使决大部分活性酶能完整保存下来。
当微生物细胞生成活性酶后,它们会钝化,并和酶一起保留下来,以不同的方式,分几个阶段使酶净化。
目前,还没有科学的名称来对用于制造酶的微生物体命名。
但那些含酶物质中酶活性是能够保证的。
为了最佳利用酶的催化功能,我们必须熟悉一些影响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因为酶是一种生物化合物,且由大量蛋白质组成,所以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下原则对用于化学方面的大多数生物酶来说,都是适合的。
环境的 PH 值对酶的活性和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最佳活性会因不同酶的 PH 值的变化而变化。
在 PH 值变化时,不同酶的活性有差异。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温度。
因为酶是生物催化剂,至少部分地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它们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环境温度升高会使酶的活性成倍增强。
当达到最佳温度时,温度在高就会引起酶的迅速退化,活性也就会降低。
然而,不同种类的酶对温度的抵抗力和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从枯草菌素中提取的细菌酶对热的敏感度就比从米谷蛋白中提取的真菌酶低。
一些由某类细菌发酵而来的淀粉酶甚至能在沸水中短暂保持稳定性,并在 70-80 摄氏度之间达到最佳活性。
我们的实验室已经发现大约 85% 从地衣类物质和淀粉酶中提取的酶能在高温中保持活性,但米谷蛋白酶在此高温中就要失去大于 90% 的活性。
微生物酶
究和应用倍受关注,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国内外成功地 问世很多提纯并稳定的酶产量。在我国,生物酶制剂是属 于朝阳产业。
过去 10 年里,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基因工程
和蛋白质工程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 以及对各个应用行业的引入和实践,把酶制剂产业带入了 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浪潮, 世界生物技术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产业结构和产品 结构的调整,世界酶制剂产业表现活跃。2001年世界酶制 剂年销售额达 16亿美元,我国各种工业酶制剂总产量超过 32万吨,产值6亿多元,应用覆盖洗涤剂、纺织、酒精、白 酒、啤酒、味精、有机酸、淀粉糖、制药、制革、饲料、 造纸、果汁、肉、蛋、豆、奶、面制品加工等诸多工业领 域,创造工业附加值数千亿元。
程、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可用于食品保鲜领域的主要是酶 工程,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催化特性。
在相对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它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度,而
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而且在反应过程中,酶本身不 被消耗。
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对周围环境很敏感,表现在不
耐高温,遇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紫外光等会失去活性, 故酶催化反应一般都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酶制剂品种和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生产企业逐步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极具价格优势。
体制构架完善。
酶制剂的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我国酶制剂工作的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
个问题:
1 、我国酶制剂的开发主要是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经费 不足。国家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而企业对开发酶制剂的投 资热情不高。 2、我国已有酶制剂企业规模太小,无法同国外公司竞争。
微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微生物酶是指由微生物生产的蛋白质,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微生物酶在生物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
下面将从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对微生物酶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一、微生物酶的分类微生物酶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产生微生物的分类进行分类。
1. 按作用特点分类(1)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氧化还原酶等。
(2)水解酶: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3)转移酶:如转氨酶、糖基转移酶等。
(4)缩合酶:如聚合酶、合成酶等。
2. 按产生微生物分类(1)真菌酶:由真菌生产的酶,如木质纤维降解酶、纤维素酶等。
(2)细菌酶:由细菌生产的酶,如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酶、α-淀粉酶等。
(3)酵母酶:由酵母生产的酶,如酒精酶、脱氢酶等。
二、微生物酶的作用机制微生物酶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酶的催化作用和酶的作用方式。
1. 酶的催化作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能够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在酶活性中心发挥催化作用,使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
2. 酶的作用方式酶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亚基、辅助因子、底物亲和性、催化机制等方面。
亚基是酶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反应中转移化学基团,促进反应的进行。
辅助因子是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辅助物质,如金属离子、辅酶等,能够增强酶的催化能力。
底物亲和性指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亲和力强的酶能够更快结合底物,进行催化作用。
催化机制是酶促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步骤,其方式主要包括酶-底物结合、底物转变、产物释放等步骤。
三、微生物酶的生产微生物酶的生产主要包括微生物菌种选育、酶生产培养、酶提取纯化等步骤。
1. 微生物菌种选育微生物菌种选育是酶生产的首要步骤,关系到酶产量和酶活性等关键指标。
一般通过对自然界中分离的微生物菌种进行筛选和改良,培育出高产、高效的酶源菌株。
2. 酶生产培养酶生产培养是指将选育好的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促使其产生目标酶。
微生物细胞外酶及其应用
微生物细胞外酶及其应用在生物体内,有着许多微生物。
这些微小的生物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活动作用。
其中,微生物分泌的分解酶可以帮助生物体进行物质的分解,以利于其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这些微生物分泌的分解酶主要指细胞外酶,这些酶分泌到环境中,通过生物的代谢活动,完成其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对微生物细胞外酶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细胞外酶概述微生物细胞外酶是指存在于微生物分泌物中的酶,主要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均用于分解并消化生物有机物,从而促进其生长与发育。
微生物细胞外酶也可用于生物燃料产生、纺织品整理、食品加工、制药等多种行业。
微生物细胞外酶可大规模制备,绿色环保、反应效率高等特点也使得其在分子生物学与工业中大有可为。
二、微生物细胞外酶的种类及应用1、蛋白酶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
此外,蛋白酶也被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中。
工业中,蛋白酶主要用于饲料、蛋白酸奶等制品的加工制造,以及金属清洗、生物燃料产生等行业中的应用。
2、淀粉酶淀粉酶可作为医药和化学工业中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天然高噻纤维素、淀粉等的生产领域。
此外,淀粉酶也可用于食品加工中。
3、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可水解纤维素,从而分解出可被生物体吸收利用的单糖。
此外,纤维素酶也可用于生物燃料产生、纺织品整理等领域中。
4、超氧化物盐酶超氧化物盐酶用于深海超深全球海洋作业,以及其中的微生物活动分析等领域。
此外,超氧化物盐酶也可用于食品贮运、酿酒、药物合成等行业领域。
5、青霉素酶青霉素酶作为一种有效的酶可用于抗生素的产生中。
目前,已有许多针对青霉素酶的研究被开展。
此外,青霉素酶也可用于芳香酮查抄等领域。
6、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可用于分子诊断、化学分析、制药等领域。
这些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当今许多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主要的手段之一。
三、微生物细胞外酶的有用性与前景微生物分泌的酶远比化学合成的酶更具有生物学效率。
微生物分泌的酶所需的能量较少,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和研究
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和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生物酶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微生物酶是指微生物分泌的各种酶类物质,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工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传统的微生物酶研究往往是基于已知酶类的改良和优化,但随着新的酶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微生物酶得以被发现并应用。
下面将从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研究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1. 深海微生物酶的发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深海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深海微生物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深海微生物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对于这些微生物而言,为了适应深海的高压、低温、高盐等极端环境,它们的生物体内产生的酶类物质也是非常独特的。
近年来,科学家们成功地从深海微生物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等,这些酶可以在较为苛刻的环境下高效地催化反应,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2. 技术创新助力新型微生物酶的发现传统的酶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手工筛选和实验室试验,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采用了更为高效的酶筛选和鉴定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成功地发现了许多新型微生物酶。
二、新型微生物酶的研究新型微生物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的特性、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酶的作用机制和提高其应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酶的特性研究酶的特性研究包括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结构特征、专一性等方面。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酶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酶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为酶的改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 酶的结构研究酶的结构研究是酶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
通过对酶的结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酶的催化机理和反应过程,并为酶的结构改良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也越来越成功地采用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对酶的三维结构进行研究。
微生物酶的应用与研究
微生物酶的应用与研究微生物酶是指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包括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
它们能催化化学反应,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微生物酶的应用与研究。
一、医学领域中微生物酶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微生物酶是一类重要的工具。
例如,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是微生物酶的两个典型例子,它们都能催化DNA和RNA的合成。
其中,DNA聚合酶主要应用于PCR技术中,而PCR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RNA聚合酶则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和治疗,如乙型肝炎病毒RNA聚合酶在乙肝的检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微生物酶还可用于药物合成和代谢产物的检测。
例如,糖尿病患者常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来判断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此时常采用微生物酶的检测技术。
二、工业领域中微生物酶的应用微生物酶在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酒类、味精、酱油、醋等发酵类产品的制造,均是利用微生物酶来促进发酵过程。
此外,微生物酶还可用于纺织、皮革、造纸和印染等工业的生产过程中。
例如,在纺织工业中,微生物酶被用于处理棉花和麻纤维的松软和去除绒毛。
在皮革工业中,微生物酶则应用于皮革鞣制和皮毛毛退色等工艺。
在造纸和印染工业中,微生物酶则被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漂白和除染操作等。
三、微生物酶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微生物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当前,对于微生物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酶的酶学研究:这种研究主要在探究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底物特异性和活性等方面开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微生物酶的各种应用。
2.微生物酶的发掘和筛选:这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型的微生物酶的发掘和筛选,探究其对生物体内的基本代谢过程的影响和应用。
3.微生物酶的基因工程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探究微生物酶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善微生物酶的性能,提高微生物酶的应用价值。
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ppt课件
第二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微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变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 能量守恒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是通过生物氧化反应来实现的 生物氧化–––微生物在细胞内酶作用下把营养物质氧化的过程
附窑睬胁淤豫穿般锑力恰炳应捧菏妥纱普清样掠跋铆祝应藏汉背厚丁吟帐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酶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包熙候绵元赂吹迟俯瘸镑殷滴请浇辕咖颠希羹狐需疑西净汪雌珐歹伍横劫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酶
玫综闰惺查居亥巴卓肛斗具琶镇揽薯吻陈煌峨约戚艳演天穗革垢芽锤怔辨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2-磷酸甘油酸
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丙酮酸激酶)
脱氢
氧化磷酸化
盒丹吃对虞它腾倾盈捉古句懂铺者射割惧付刽隐化烧仗溢射铱梭瞪御走谴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
(1)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由酶催化) (2)反应步骤繁多,但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彼此协调,且逐步进行,表征了新陈代谢具有严格的顺序性 (3)对内外环境具有高度的调节功能和适应功能。
新陈代谢的特点
舍惊怔疫脚诉脸咕袁撩救锡蔓愈束昨黑镣馋麻霄碳矢茨剃慢霞亩阅牲馋灼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酶与代谢
第三章 微生物酶
二、菌种的分离 菌种的分离是整个工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菌种的分离是整个工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分离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意以下几个问题: • • 分离培养基的确定。 分离培养基的确定。 分离培养条件的选择,如培养温度、湿度、好氧或厌氧 分离培养条件的选择,如培养温度、湿度、
培养等; 培养等; • 在分离的最初阶段一般不给予严密的培养条件, 在分离的最初阶段一般不给予严密的培养条件,尽可能
八、微生物酶的提取方法 微生物酶的提取工作是为进一步了解酶的特性、 微生物酶的提取工作是为进一步了解酶的特性、完善酶开 发后续工艺的前提和基础。 发后续工艺的前提和基础。酶的提取按照不同的提纯要求又可 分为酶的粗提及酶的精提。 分为酶的粗提及酶的精提。 1.酶的粗提 1.酶的粗提 工业生产上用到的微生物酶一般用量都很大,纯度要求 工业生产上用到的微生物酶一般用量都很大, 也不很高。如果待开发的酶是工业用途的话,则提取方法可 也不很高。如果待开发的酶是工业用途的话, 以比较粗放。具体的提取流程如下: 以比较粗放。具体的提取流程如下:
而且最好是产胞外酶的菌株。 而且最好是产胞外酶的菌株。 • • 产生的酶便于分离和提纯,得率高。 产生的酶便于分离和提纯,得率高。 营养要求低。 营养要求低。
六、最佳产酶条件的初步确定 培养方式的确定——固体法;液体法 固体法; 1. 培养方式的确定 固体法 2. 最佳培养条件组合 3. 胞内酶和胞外酶 胞外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胞外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分离提取容易,且不必破碎细胞,因而也就省去 分离提取容易,且不必破碎细胞, 了去除核酸的工艺; 了去除核酸的工艺; (2)胞外酶的生产不受可获得生物量的限制,因而容 胞外酶的生产不受可获得生物量的限制, 易得到较高的酶产量; 易得到较高的酶产量; (3)胞外酶活性显现的最适条件与产酶菌株的最适生 长条件往往一致。 长条件往往一致。
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
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在生物学领域中,酶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蛋白质之一。
酶的主要功能是加速生化反应速率,使得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能够有效地进行。
微生物酶是一类酶的亚类别,它们是在微生物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酶。
微生物酶的分类微生物酶大多数以催化剂的形式存在,常见的有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按照它们所催化的反应类型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举个例子,淀粉酶主要催化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而纤维素酶则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苷等物质。
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与普通酶的催化机制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对底物分子进行引导、识别、结合和解离等过程,从而加速底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速率。
简单来说,微生物酶通过调整反应的转化能,在常温下促使既定反应发生且反应速率更快。
在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中,催化剂和底物之间的反应速率与它们之间的键能有关,键能越小、反应的中间体稳定性越好,则反应速率越快。
当它们接触到催化剂时,催化剂将与底物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然后释放初始的反应物和催化剂中间产物,从而反复循环,推动反应物转化为产物。
通常,微生物酶的催化将涉及几个基本的步骤,包括识别、结合、催化和解离。
首先,催化剂需要在底物中选择正确的位点进行结合,也就是识别作用。
其次,催化剂需要与底物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即结合作用。
然后,催化剂通过减少空间位阻、改变反应物的电子状态或引起化学键的裂解等方式促进反应的进行,即催化作用。
最后,催化剂必须解离,以便在反应完成后重新形成复合物。
总的来说,微生物酶的催化机制非常复杂,它需要广泛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学技能才能够完全理解。
由于酶对人类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微生物酶的研究将在生物科学、医学、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生物酶作用特点
微生物酶作用特点微生物酶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特殊催化剂,它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微生物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等。
本文将从微生物酶的作用特点入手,对其进行详细解释,并扩展到微生物酶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1. 高效催化作用:微生物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点,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微生物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可以选择性地催化特定底物的转化,同时不影响其他反应物或产物。
这种高效催化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得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 温和反应条件:相比于化学催化剂,微生物酶的催化反应可以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酶的催化反应一般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进行,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
这种温和的反应条件不仅可以降低能量消耗,还可以保持反应物的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纯度。
3. 选择性催化:微生物酶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催化作用,可以选择性地催化某种底物的转化,而不影响其他反应物或产物。
这种选择性催化可以避免副反应的产生,提高反应的纯度和产物的纯度。
同时,微生物酶的选择性催化还可以用于合成手性化合物,产生具有特定光学活性的分子。
4. 可逆催化: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是可逆的,可以在反应物和产物之间进行来回转化。
这种可逆催化可以在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反应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需要时改变反应方向,实现底物的合成或降解。
5. 适应性强:微生物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底物特性。
微生物酶可以在不同的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下活性,适应不同的反应条件。
同时,微生物酶对于不同的底物也具有适应性,可以催化不同结构的底物的转化。
微生物酶作为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食品工业: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面包、啤酒和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微生物酶催化淀粉、蛋白质和乳糖的转化,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微生物酶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微生物酶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微生物酶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特殊酶类,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酶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微生物酶的筛选方法微生物酶的筛选是实现其应用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微生物酶筛选方法:1.1 传统筛选法传统的微生物酶筛选法主要基于菌落形态、发酵液特性及酶活性等性质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通过纯化、酶活测定等方法进行后续筛选和鉴定。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效率较低。
1.2 诱导剂法诱导剂法是一种通过添加适当的诱导物来增强微生物产酶能力的筛选方法。
通过优化诱导剂浓度和培养条件,可提高目标酶的表达水平和活性。
1.3 基因工程筛选法基因工程筛选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目标酶的基因导入宿主微生物中,使其产生特定的酶。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针对目标酶进行筛选和利用,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
二、微生物酶的应用研究微生物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生物能源微生物酶在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酶促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或化工产品,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2.2 食品工业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酶解剂、发酵剂、漂白剂等。
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加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并减少对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2.3 制药领域微生物酶在药物合成、生物催化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酶的催化反应,可以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纯度,降低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生成。
2.4 环境保护微生物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利用微生物酶对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可以实现废水处理、土壤修复等环境保护工作。
三、微生物酶研究的挑战与展望微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酶稳定性、酶活性的调控、合成途径的优化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酶的应用潜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提高酶的稳定性酶的稳定性是影响酶应用的重要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工程改造酶的结构和界面,提高其稳定性和耐高温、耐酸碱等能力。
微生物易产生的酶
微生物易产生的酶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
微生物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其中一种重要的代谢特征就是它们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酶。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和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易产生的酶及其应用。
1.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常见的酶类,在微生物中广泛存在。
它能够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
葡萄糖氧化酶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血糖检测、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等领域。
2. 淀粉酶:淀粉酶是一类能够将淀粉分解为糖类的酶。
微生物中的许多菌种都能够产生淀粉酶,如曲霉、酵母等。
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和饲料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改善产品的质量。
3. 蛋白酶:蛋白酶是一类能够降解蛋白质的酶。
微生物中的许多菌种都能够产生蛋白酶,如细菌、真菌等。
蛋白酶在食品加工、皮革工业和生物清洁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降解蛋白质废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混合酶:混合酶是由多种不同酶组合而成的复合酶。
微生物中的一些菌种能够产生混合酶,如厌氧菌、乳酸菌等。
混合酶具有多种催化作用,可以同时催化多个底物的反应,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燃料和环境工程等领域。
5. 脂肪酶:脂肪酶是一类能够催化脂肪的水解反应的酶。
微生物中的一些菌种能够产生脂肪酶,如假单胞菌、放线菌等。
脂肪酶在食品加工、洗涤剂和生物柴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降解脂肪废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6.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
微生物中的一些菌种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如木霉菌、链霉菌等。
纤维素酶在纸浆工业、饲料工业和生物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7. 脱氢酶:脱氢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
微生物中的一些菌种能够产生脱氢酶,如青霉菌、乙酸菌等。
脱氢酶在生物合成、药物代谢和环境修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催化多种底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或降解有害物质。
微生物酶的作用
微生物酶的作用1、微生物酶的概述微生物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微生物酶是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酶,具有高纯度、高效性、不同温度和pH稳定性等优点。
微生物酶在纺织、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微生物酶的种类微生物酶根据其反应的基质和反应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α-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乳酸菌蛋白酶等。
3、微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制酸奶时需要添加乳酸菌,乳酸菌会分泌蛋白酶和木糖醇转移酶等微生物酶,使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产生了酸味,同时还能促进乳制品的消化吸收。
利用蛋白酶可以制作黄酒、甜酒等;利用淀粉酶和葡萄糖酸酶制备果蔬酱料和饮料。
微生物酶可以作为面包、饼干、面条等的添加剂,使得食品更具有口感和营养价值。
4、微生物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微生物酶在医药领域中有丰富的应用,例如,利用蛋白酶可以治疗肿瘤、促进肠道吸收;丝氨酸脱氨酶可以促进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生长和修复。
此外,微生物酶还可以用于制备核酸医药、肆虐素等,为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微生物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微生物酶在环保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有些微生物酶可以利用化学反应使得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得到氧化分解而减少污染;有些微生物酶可以利用氨基酸代谢途径使得废水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而降低氮的含量。
此外,微生物酶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很强,可以应用于天然环境下的生态修复。
6、微生物酶的研究发展随着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广泛。
在微生物酶的分离、提取、纯化等方面,研究者们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例如,分离酶活性高的微生物,利用超滤、离子交换等技术提高酶活性纯度。
同时,在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酶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应用等方面,研究者们也在开展深入的研究。
7、总结微生物酶以其天然、高纯度和多样性等特点,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酶工程技术与应用
微生物酶工程技术与应用引言微生物酶工程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通过工程手段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提高酶的生产效率和特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概述微生物酶的发酵过程开始,分析微生物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并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微生物酶的发酵过程微生物酶的发酵过程是指将微生物培养于合适的培养基中,在一定的温度、pH和氧气供应条件下,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能力产生特定酶的过程。
酶生产的较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使得微生物酶成为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酶类资源之一。
发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培养前期、发酵过程、产酶过程和酶提取纯化过程。
二、微生物酶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微生物酶工程技术是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应用于微生物酶的研究和开发中,通过对酶的基因进行改造、表达和优化,以使其产量和活性达到最佳状态。
微生物酶工程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包括:基因克隆与筛选、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酶活性改良等。
基因克隆与筛选是微生物酶工程的基础,通过提取和克隆酶的基因,获得目标基因。
表达调控是通过改变酶基因表达水平和调控受体表达来提高酶的产量和稳定性。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是通过分析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性质。
酶活性改良是通过蛋白质工程的手段,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
三、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首先,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原料,例如利用酶的催化活性对药物进行合成、修饰等。
其次,微生物酶工程技术也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医学诊断试剂。
例如,利用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某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此外,微生物酶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
通过对生物药物酶的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可以提高生物药物的产量、纯度和稳定性。
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
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酿造微生物和应用酶学,这听起来像是科学家们的秘密武器,但实际上,咱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你知道吗?一杯美味的啤酒、一块香喷喷的奶酪,甚至是一碗热腾腾的酸奶,都是这些微生物的杰作。
真是不可思议,竟然是一些看不见的小家伙们在背后默默地工作,给我们带来如此美好的享受。
就好比是厨师在厨房忙碌,而我们只需享用最后的美味大餐。
说到酿造微生物,那可是个庞大的家族,酵母、细菌,各种各样的种类比比皆是。
尤其是酵母,那个小小的家伙可是啤酒和面包的灵魂。
想想看,没有它,我们的生活会少了多少乐趣啊!想象一下,没有泡沫的啤酒,面包也没有那松软的口感,那生活可真是索然无味。
对了,你听说过“酵母的魔法”吗?它们不仅能让面团发起来,还能把糖变成酒,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小精灵。
再说说应用酶学,这可是一个神奇的领域。
酶就像是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比如说,洗衣粉里就有酶,能帮助我们把那些顽固的污渍搞定。
还记得那次在外吃饭,结果一不小心把番茄酱洒到了衣服上吗?如果没有酶的帮忙,那个污点可能要陪着你到老。
酶的应用真是无处不在,从食品加工到洗涤剂,再到生物燃料的生产,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
酿造微生物和应用酶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哎呀,这可是个妙不可言的组合。
酿造微生物通过发酵产生的产物,常常会成为酶的良好“营养”。
就像是小孩子们的玩伴,彼此成就,互相促进。
比如,酵母在发酵的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能产生一些酶,这些酶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这些美味的食物,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聊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这些微生物和酶的工作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说白了就是一个“变变变”的过程。
酵母吃糖,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结果它们消化后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哦,对了,那个二氧化碳就是啤酒泡沫的来源,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至于酶,它们就像是小小的工匠,负责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微生物代谢环境难降解性有机物的酶学
2)生物蓄积性。难降解性有机物一般具有低 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征,能够在多数生物 脂肪中发生生物蓄积。 3)半挥发性和高毒性。有的难降解性有机物 具有半挥发性,可以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 移,它们对人和动物一般具有毒性作用,有的 可以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 机能失调,有的甚至引起癌症等严重疾病。
建议今后要加强开展对这类有机物降解的 微生物的筛选和相关酶学的研究,进一步研 究这些污染物的代谢或共代谢途径和机理, 为工程化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依据。
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一些关键的酶起到了 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关键酶对这类 物质的代谢效果,Hannik等、Rosser等已经将 细菌的PETNR(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 reductase基因转入到烟草等植物体内,获得成 功表达,植物在污染土地里生长良好。
对烷烃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历史已久,起初只 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处理水体中的浮 油,到了20世纪转变成油品的深加工和利用, 比如利用油品生产单细胞蛋白等。 当面临处理油料污染的问题时,人们不禁要 了解微生物对烷烃类物质的氧化过程,何种 酶参与了烷烃类物质的羟基化作用等。
对这类物质的处理,保护环境也引起了广泛 重视。尽管这类物质在自然界寿命长,微生 物处理PCBs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研究表明以 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为主的微生物 能够降解PCBs,降解作用很复杂,这主要取决 于PCBs的种类,还取决于氯的含量。
有些微生物尽管含有编码的PCBs酶基因,但 是只能降解含3~4个氯基团的PCBs,但是也 有些微生物表现出很强的降解能力。
全球人口增长迅速,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 类自身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 用强度达到空前规模,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 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酶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微生物酶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微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微生物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微观生物世界中的一类生物体,他们能够制造许多不同种类的酶,对于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作用。
微生物酶是指在微生物体内分泌的一类酶,它们在分解污染物、制造食品、医疗和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酶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以及它们未来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酶研究的最新进展微生物酶具有广泛的种类和功能,其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在微生物酶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酶种类和功能,以找到更好的制造过程和途径。
下面是微生物酶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1. 微生物酶的多酶体系微生物酶的多酶体系是指在微生物体内同时存在多种酶,通过协同作用完成一系列生化反应的过程。
这种方式在生物催化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家们最新发现,微生物体内存在的多酶体系能够加速分解和转化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效率。
2. 微生物酶的四级结构微生物酶的分子结构是四级结构,包括原发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每一个结构都对于酶的功能和作用有重要影响。
最新的研究发现,微生物酶的四级结构是通过形态学变化和互作相结合来完成的。
3. 微生物酶的生物合成微生物酶是通过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生物合成途径合成的,这一过程涉及多个生化步骤,其中包括基因编辑和转录、翻译和修饰等。
由于不同微生物体内酶的生物合成途径存在差异,因此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基因编辑和生化改良技术,以实现更优化的微生物酶制造过程。
微生物酶的应用前景微生物酶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以下三个方面为当前较为热门的应用领域:1. 化学废物处理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需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有毒物质的释放更是让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微生物酶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分解和降解化学废物,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
同时,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微生物酶种类和多酶体系,以提高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食品加工微生物酶在食品加工中已经被大规模使用。
微生物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酶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生物工程是工程学科中涉及生物科学的一支。
它围绕着生物反应和生物制品的应用展开,因此研究生物分子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而微生物酶作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已成为生物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药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因其高效、特异性和可控性等优点而逐渐走向成熟。
1. 微生物酶的特性微生物酶指生存在微生物体内的催化活性物质,在生物界的分布极广。
与植物和动物酶相比,微生物酶拥有许多优点。
例如,微生物酶具有广谱性、高效性和耐受性,可适应不同的物质反应过程。
此外,它们的表达量较高,成本低廉,易于储藏和管制,具有易于检测、固定和重整的特点。
2. 微生物酶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领域,微生物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制药、食品、饲料、染料和制浆、造纸等方面。
例如,微生物酶在生产抗生素和酶类制品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内酰胺酶(penicillin acylase)的生产在医药界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其所制备的半合成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菌治疗。
3. 微生物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除了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微生物酶还被用于环境保护。
这些应用主要涉及纳污处理以及对有害物质的分解。
例如,微生物酶可以有效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和烷基苯,以安全、环保的方式处理废水。
同时,微生物酶也可以用来分解硝基芳香族物和双酚A等有毒物质,以降低它们的环境危害。
4. 微生物酶在新技术中的运用目前,鉴于微生物酶的许多优点,人们在生物技术和药物制剂等方面使用微生物酶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也正在增加。
例如,蛋白酶、脂酶和聚糖酶等酶类,可以被应用于制备次世代DNA测序技术中的DNA文库制备、片段拼接、测序和塑性筛选等过程中。
此外,在药物制剂中,某些薄膜片和控释剂等产品,也会采用一些微生物酶催化合成的方法制造。
结论总而言之,微生物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与此同时,利用酶学知识开发出具有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和技术创新。
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微生物酶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环境工程等。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酶的功能,研究人员常常需要对微生物中的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和酶学性质的研究内容。
一、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是指将微生物中的酶从其他组分中分离出来,并获得高纯度的酶样品的过程。
一般而言,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细胞破碎:首先需要将微生物细胞破碎释放酶。
常见的破碎方法有超声波破碎、高压破碎和球磨破碎等。
2. 细胞层析:通过柱层析技术,可以将酶从细胞裂解液中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柱层析方法有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3. 酶活测定:利用酶活测定方法可以确定酶的纯度和活力。
常用的酶活测定方法有酶促反应法、比色法和荧光法等。
二、微生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微生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是指对酶的催化活性、底物特异性、酶动力学参数和酶稳定性等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可以为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催化活性:通过测定酶在不同底物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可以确定酶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等。
2. 底物特异性:通过测试酶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活性,可以确定酶对底物的特异性。
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荧光法和质谱法等。
3. 酶动力学参数:通过测定酶在不同底物浓度下的催化速率,可以确定酶的酶动力学参数,如酶的最大催化速率和米氏常数等。
4. 酶稳定性:通过测定酶在不同pH值、温度和离子浓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可以确定酶的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有热失活曲线法、酶活测定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结论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对于更好地利用酶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酶样品,而通过酶学性质的研究可以了解酶催化活性和特性,为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深入研究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将有助于推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课程名称微生物酶学姓名学号专业年级院、所年月日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1.1淀粉酶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
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
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
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糖化酶又称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此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以葡萄糖为单位,依次作用于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此酶作用于支链淀粉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带有α-1,6-糖苷键的寡糖;作用于直链淀粉后的产物几乎全部是葡萄糖。
此酶产生菌主要是黑曲霉(左美曲霉、泡盛曲霉)、根霉(雪白根酶、德氏根霉)、拟内孢霉、红曲霉。
异淀粉酶又称淀粉α-1,6-葡萄糖苷酶、分枝酶,此酶作用于枝链淀粉分子分枝点处的α-1,6-糖苷键,将枝链淀粉的整个侧链切下变成直链淀粉。
此酶产生菌主要是嫌气杆菌、芽孢杆菌及某些假单孢杆菌等细菌。
1.2蛋白酶蛋白酶系催化分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群酶的总称,它作用于蛋白质,将其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游离氨基酸。
此酶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蛋白酶、动物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又可分为细菌蛋白酶、放线菌蛋白酶、霉菌蛋白酶等);按其作用形式可分为肽链内切酶、肽链外切酶;按所产蛋白酶性能分为酸性蛋白酶、霉菌蛋白酶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最适pH=2~5)产生菌主要是黑曲霉、米曲霉、根霉、微小毛霉、似青霉、青霉、血红色螺孔菌等的某些种;中性蛋白酶(最适pH=7~8)产生菌主要是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微白色链霉菌、耐热性解蛋白质杆菌等;碱性蛋白酶(最适pH=9~11)主要产生菌为枯草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镰刀菌等。
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大多是几种酶的混合物,只不过是主次之分而已。
另外,改变培养基的组成或者菌种经诱变,可以改变产酶的性能,例如,据报道,黑曲霉的变株可生产碱性蛋白酶,米曲霉的变株可生产酸性蛋白酶。
1.3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β-1,4-葡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因此纤维素酶又有纤维素酶复合物之称。
通常认为主要包括C1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
C1酶主要作用天然纤维素,将其转变成水合非结晶纤维素;CX酶又可分为CX1酶和CX2酶,CX1酶是内断型纤维素酶,它从水合非结晶纤维素分子内部作用于β-1,4-糖苷键,生成纤维糊精和纤维二糖,CX2酶为外断型纤维素酶,它从水合非结晶纤维素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作用于β-葡萄糖苷酶又称纤维二糖酶,它作用于纤维二糖,生成葡萄糖。
这些酶协同作用可将纤维素彻底降解为还原糖-葡萄糖。
纤维素酶可破解富含纤维的细胞壁,使其包含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同时又可将纤维降解为可被畜禽机体消化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研究较多的是真菌,对细菌和放线菌研究很少。
当前用来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主要是木菌、黑曲霉、青霉和根霉,此外,漆斑霉、反刍动物瘤胃菌、嗜纤维菌、产黄纤维单孢菌、侧孢菌、粘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也能产生纤维素酶。
由于纤维素酶难以提纯,实际应用的纤维素酶(尤其在饲料工业中)一般还含有半纤维素酶和其他相关的酶如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1.4半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是分解半纤维素(包括各种降戊糖与聚己糖)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β-葡聚糖酶、半乳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
这些酶的主要作用就是降解畜禽消化道内的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畜禽下痢,从而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半纤维素酶主要由各种曲霉、根霉、木霉发酵产生。
在饲料工业中应用较多的是β-葡聚糖酶,它主要由曲霉、木霉和杆菌属类微生物产生,它应用于以大麦替工玉米的日粮中,借以降低饲养成本,而达到与玉米相同的饲喂效果。
1.5果胶酶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通称,也是一个多酶复合物,它通常包括原果胶酶、果胶甲酯水解酶、果胶酸酶三种酶。
这三种酶的联合作用使果胶质得以完全分解。
天然的果胶质在原果胶酶作用下,被转化成水可溶性的果胶;果胶被果胶甲酯水解酶催化去掉甲酯基因,生成果胶酶;果胶酸酶切断果胶酸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进入糖代谢途径被分解放出能量。
工业生产果胶酶的菌种主要是霉菌,常用菌种有文氏曲霉、苹果青霉、黑曲霉、白腐核菌、米曲霉、酵母等,此外,木质壳霉、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孢霉、镰刀霉也能产生果胶酶。
饲料工业中果胶酶多用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
1.6脂肪酶脂肪酶作用于脂肪中的酯键,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生产脂肪酶的微生物主要有假丝酵母、园酵母、黑曲霉、根霉、白腐核菌、白地霉、青霉、毛霉、镰刀霉及假单孢菌、无色杆菌、葡萄球菌等。
1.7植酸酶植酸酶是降解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的酶。
饲料中玉米、大豆、豆饼及谷物中的磷,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和植酸盐中,这种形式的磷不能或很少被单胃动物利用,同时,植酸和植酸盐还是影响动物体内微量元素消化利用的螯合剂,严重影响二价阳离子矿物元素的利用,最终导致饲料成本增加、磷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将植酸和植酸盐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盐,供动物吸收利用,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和骨骼矿化程度,减少饲料中磷源的添加和粪便中磷的排出,减少环境污染。
产生植酸酶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霉菌和细菌。
2微生物酶的生产2.1培养基培养基不同,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和酶形成能力也不同,因而在培养基中提供适当而丰富的营养物,是菌体生长和酶大量产生的重要前提。
酶制剂生产中所用原料主要包括碳源(包括能迅速利用的单糖、双糖和缓慢利用的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氮源(包括豆饼粉、花生饼粕、鱼粉、蚕蛹粉、酵母粉、玉米浆等有机氮源和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源)、无机盐和诱导物,固体发酵往往还要加入一定量利用通风的载体如稻壳、玉米皮等。
实践证明,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通常用C/N表示)就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繁殖和酶的生成。
当C/N比值过小时,即培养基中氮源过多,造成微生物生长过盛,而碳源供应不足,容易引起菌体衰老和自溶,造成氮源浪费和酶产时下降;如果C/N比值过高,即氮源不足,微生物生长过慢,一方面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量的微生物来产酶,也会造成碳源粮费和酶产量下降。
因此,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特性,恰当地选择适宜的C/N比值,是提高酶产量的重要措施。
微生物酶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方式。
与其他培养方式相比,液体深层发酵具有如下优点: 1)液体悬浮状态是许多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环境;2)在液态环境中,菌体、底物、产物(包括热)易于扩散,使发酵在均质或拟均质条件下进行,便于检测、控制,易扩大生产规模; 3)液体输送方便,易于机械化操作; 4)产品易于提取精制。
与液体发酵相比,固体发酵具有如下缺点: 1)生产工艺主要限于耐低水活性的菌中; 2)微生物生长速度较慢,产物有限; 3)大规模操作时,产生的代谢热较难散去,生产过程中固态发酵参数难以准确测定,难以实现操作的机械化及控制的自动化; 4)生化反应器的设计还不完善,传统的发酵方式易染杂菌。
但是,固体发酵也具有很多液体发酵所不具备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培养基简单,多为便宜的天然基质; 2)基质的低含水量可大大减少生化反应器的体积,不需要废水处理,较少环境污染,常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后处理加工方便; 3)不一定连续通风,一般可由间歇通风或气体扩散完成; 4)产物的产率可较高; 5)设备简单,投资小,能耗低。
由于饲料工业附加值低,饲料用酶无需精制,因此,采用固态发酵更为合适。
国内复合酶制剂的生产一般采用固态发酵,液态发酵主要用于植酸酶的生产或生产单酶制剂用于复配合酶制剂。
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是由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完成的。
在发酵生产中,只有环境条件能够被直接调节和控制。
除培养基成分及其浓度外,接种量、温度、pH、溶解氧等环境变量也都能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在固体发酵中,发酵空间的空气湿度及物料含水量也严重影响菌种的代谢活动和产酶量。
菌种不同,生产酶制剂所需工艺条件也不同,其最佳工艺参数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
只有为培养物提供一个最适的环境,菌体的代谢活动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酶产量才高。
2.4酶的提取在发酵基质中,酶都与大量的其他物质共同存在,而且酶的含量比其他物质要少得多,因此工业用酶需从大量的其他物质中将酶分离出来。
但饲料用酶无需纯酶,且发酵所用基质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促生长因子等成分对畜禽生长都是有利的,因此饲料用酶无需精制,只要将发酵基质进行浓缩(对液体发酵来讲)、干燥获得粗酶制品即可。
2.5酶的保藏酶是生物活性物质,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表面活性剂、高温、紫外线等一些理化因素易引起酶结构发生变化,造成酶的失活,保藏时应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对于酶的保藏,要保持酶长期不失活,关键要控制好水分和温度两个条件。
一般含水量高时酶易失活,含水量超过10%,在室温或低温下均易失活;含水量降至5%时,在室温或低温下较稳定,温度越高,越易失活。
因此最好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品,特别是酶制品含水分较高时,更宜低温保存。
日光照射有时也引起某些酶的失活,因此酶应避免日光直射。
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铁、铅、汞、银等)会抑制酶的活力,甚至会使酶失活,应尽量避免与这些物质接触。
酶的底物和某些物质具有保存酶的作用,因此酶贮存时应根据酶的不同特性添加酶的稳定剂或进行包被处理,以使酶长期保存不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