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概念的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济学概念的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撰写: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它探讨了人们在面临稀缺资源时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经济学关注的范围广泛,从个体决策、市场运作到国际贸易,几乎所有与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相关的领域都能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中找到。
通过研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系统运作的规律,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围绕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以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经济学的定义和它的研究范围。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供求关系、机会成本到边际效用等方面进行解释。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回顾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并探讨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不仅仅是理论框架,更是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个人和组织的决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之,本文将全面介绍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而在经济决策和问题解决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结构来解释经济学的概念:1. 引言:在本部分中,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本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以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1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在这一小节中,将详细解释经济学的含义,并阐明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读者将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以及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这一小节中,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阐明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效用理论等。
读者将了解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分析方式,以及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资本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
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指随着厂商投资的增加,
预期利润率递减。
流动性(Liquidity):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
顺利变现的能力。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
产 品
C:转移价值,或称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C 1 : 折旧; V: 工资。
产品价值构成 = C + V + M M:利润和税金; V+M:新创造价值。
工业总产值 = C + V + M 工业增加值 = C1 + V + M 工业净产值 = V + M
例:服装的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服装
生产过程
PDI = PI - 个人税 - 非税支付 = 消费 + 储蓄 =C + S
一、GDP核算的基本方法
1.核算的原则 (1)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不计算中间产
品的产值; (2)只计算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新生产
的产品的价值; (3)按市场价格来进行计算。
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
劳动力:V
劳动手段(厂房、设备等):C 1 C 劳动对象(原材料等):C 2
(Gross National Products vs.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二、国内生产净值(NDP)
三、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四、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其中不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我国目前以生产法 GDP 为准。
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概述一、经济学的定义1. 传统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简单的生产和分配活动,经济学就可以研究这种生产和分配方式背后的规律,如怎样分配猎物才能保障部落成员的基本生存并促进部落的发展等。
- 它着重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例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但人们对住房、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却不断增长。
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之间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现代定义的拓展- 在现代,经济学的范畴进一步拓展到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这意味着不仅传统的物质资源的配置在研究范围内,像时间这种无形资源的配置也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例如,人们如何在工作、休闲和学习之间分配时间,以实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
- 同时,经济学还研究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过程。
家庭要决定如何分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企业要决定生产多少产品、雇佣多少劳动力等,政府要决定财政政策(如税收和支出水平)和货币政策(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这些决策过程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学的分类1.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例如,它研究家庭如何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效用,企业如何决定生产的产量和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 核心理论- 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往往会上升。
例如,在水果市场上,如果某一年苹果丰收(供给增加),而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没有相应大幅增加,那么苹果的价格就会下降。
- 消费者理论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引言: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个体、组织和国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以及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
本大纲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又系统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建立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部分:经济学的概述1. 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 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 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方法和工具。
2. 经济体系与经济制度- 不同经济体系的比较和特点。
- 主要经济制度的分类与特点。
3. 基本经济问题- 研究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 供求关系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基础1. 个体行为与市场- 边际效应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在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 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2. 生产和成本理论- 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品的概念。
-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计算和比较。
3. 市场结构和竞争- 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 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影响。
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
-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干预手段。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1. 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和分析方法。
2.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 经济增长理论和影响因素。
3. 就业与失业- 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就业和失业的测量方法和政策应对。
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和影响。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5. 货币与货币市场- 货币与货币的功能和货币市场的作用。
-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相关原理和工具。
结语:经济学基础是每个经济学学习者的入门课程。
通过本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大纲能为经济学基础教学提供一个系统和全面的框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更高级领域和应用。
经济学专业综合概述

07
其他行业:从事与 经济学相关的工作, 如财务、审计、税
务等工作
就业前景
1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 就业前景广阔,市
场需求量大
2
金融行业、咨询行 业、政府部门等为
主要就业方向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对经济学 人才的需求不断增
加
4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职场上具有竞争
优势
职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学专业的毕业 生在金融、咨询、政府等部门有广泛的 就业机会,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创新能力培养:经济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未 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2
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状况:中 国经济学专业发展 迅速,研究领域广 泛,人才需求量大
7
专业就业方向与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01
银行业:从事金融 分析、风险管理等
工作
02
证券公司:从事证 券分析、投资顾问
等工作
03
保险公司:从事保 险产品开发、精算
等工作
04
咨询公司:从事市 场研究、数据分析
等工作
05
政府部门:从事经 济政策制定、经济
分析等工作
06
教育行业:从事经 济学教学、研究等
工作
才需求旺盛
4
经济学专业人 才需要具备扎 实的理论基础
和实践能力
3
专业主要开设院 校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南开大学 ● 武汉大学 ● 浙江大学 ● 厦门大学 ● 中山大学
国外知名院校
01 哈佛大学
新古典经济学概述

新古典经济学概述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初至今发展的一门经济学流派,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对经济现象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核心理论和方法进行概述。
一、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理性选择、边际分析和市场竞争。
首先,理性选择假设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
其次,边际分析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最后,市场竞争假设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
二、核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和价格理论。
消费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进行消费选择,涉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生产理论分析企业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进行生产决策,研究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
价格理论关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研究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
三、方法新古典经济学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
其中,微观经济学通过个体行为建模来研究市场机制和经济交互作用。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体经济变量为研究对象,关注总量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的效果。
四、应用和争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对经济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其研究成果包括供给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效率理论等。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也面临一些争议,如理性选择假设的合理性、市场竞争假设的适用范围等。
结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其基于理性选择、边际分析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假设为基石,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分析框架。
通过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和价格理论等核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解释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
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其成果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也面临一些争议。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原理 - 简明易懂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原理 - 简明易懂的经济学基础知识1. 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个体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学科。
它提供了理解经济活动和决策背后的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生产、消费和政府等各方面的运作。
2. 基本概念在进一步探讨经济学原则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就导致资源稀缺性。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来满足不同需求之间的权衡。
•机会成本: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了其他可能性。
这些被放弃的部分即为机会成本,也就是我们放弃得到的最高价值替代品。
•效率与公平:经济学追求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分配的平衡。
效率指资源以最有效、最优化的方式利用;而公平涉及收入分配、社会正义等因素。
3.供需关系该部分介绍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供需曲线的解释和相关概念:•需求:指市场上买家愿意购买一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关系,即价格上升则需求下降,反之亦然。
•供应:指市场上卖家愿意出售一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应与价格正比关系,即价格上升则供应增加,反之亦然。
•均衡: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达到市场均衡。
这时候没有货物积压也没有过多需求。
4.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资源(劳动、资金等)的影响程度:•边际收益递减:当我们增加一单位资源时,最初会看到效益递增;随着资源继续增加,效益递减并最终趋于平稳。
•边际成本:指为了使用或获得更多资源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
决策者通常会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来做出最优决策。
5.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经济学中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考虑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有以下几个要点:•机会成本:如前所述,机会成本是我们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替代品的价值。
•比较优势:指一个人、公司或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相对于其他可替代者更具竞争力。
6.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解释了市场无法完全有效运作的情况:•外部性:指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对除买卖双方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经济学基本知识概述

经济学基本知识概述
第一部分:经济学的定义与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它涉及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之间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行为。
第二部分:经济体系
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经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主要的经济体系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第三部分:供求关系和市场
供求关系是指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资源分配。
第四部分:经济增长和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则涉及经济结构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
第五部分:货币和通货膨胀
货币是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存储的一种资产。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升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第六部分:国际贸易和全球化
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交换货物和服务的过程。
全球化则涉及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和相互依赖。
第七部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经济效率下降的情况。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修复市场失灵。
第八部分: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影响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和衰退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以上是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学基础知识概述

经济学基础知识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有限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学科。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经济学的应用广泛,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包括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主要理论和应用领域。
一、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选择、生产、分配和消费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它关注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并研究这些决策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
定量方法包括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用于揭示经济规律和预测经济现象。
定性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用于探讨经济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和市场)的行为和决策,包括供求关系、市场均衡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行为和发展趋势,包括国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四、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领域。
在微观经济学中,个人、企业和政府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在宏观经济学中,政府可以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
此外,经济学还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相交叉,共同研究经济与社会领域的问题。
五、结语经济学是一门关乎社会福利的学科,通过研究经济现象和运用经济理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文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希望读者能够对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相关领域。
(以上回答均为虚构,仅供参考)。
经济学基础知识(入门级)

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均衡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价格 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市场结构与价格形成
市场结构
根据生产者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因素,将市 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
政府决策
政府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利益、利益集团、社会舆论等,需要权 衡各种利益诉求。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国家间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来满足各 自需求,国际贸易理论探讨了比较优 势、贸易壁垒等议题。
国际金融
国家间资金流动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 影响,国际金融理论涉及汇率制度选 择、国际资本流动等议题。
04
经济学应用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当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垄断、外部性、公共 品等。
政府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行政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如反垄断法、环保 法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公共选择与政府决策
公共选择
公共品和服务的提供需要集体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如何通过民主决策机制 来决定公共资源的分配。
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 实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最大化。
经济学的重要性
02
01
03
经济学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制定合 理的经济政策和商业战略。
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市场机制、价格体系和供需关系, 预测经济趋势和变化。
经济学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财务规划和投资理财的指导 ,提高个人经济福祉。
100%
通货膨胀
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经济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产值分配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其独特性在于对经济生活的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就业前景。
一、经济学专业概述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方向。
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学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在本科阶段,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经济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化的课程,如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
研究生阶段还需要学生完成独立的科研项目,写作毕业论文,培养科研能力。
二、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前景是学生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1.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工作的机会较多。
例如,可以在国家统计局从事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工作,或在财政部门从事财政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工作。
此外,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监管机构、公共管理机构等岗位就业。
2.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
毕业生可以在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研究、投资分析、风险管理等工作。
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较多,且薪资待遇相对较高。
3.企业和咨询机构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企业和咨询机构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市场营销、策划分析、投资评估等职位,为企业提供经济分析和战略决策支持。
咨询机构也需要经济学专业的人才进行市场调研和经济咨询等工作。
4.研究机构和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致力于经济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科研项目和教学岗位。
经济学原理概述

经济学原理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配置的学科。
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本文将概述经济学原理,以帮助读者对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是指人类面临的资源有限而需求无穷的现实情况。
基于稀缺性原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人们面临选择时,必须考虑利用资源的效率和效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
2.选择成本原理选择成本原理也被称为机会成本原理,它强调每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选择某一项活动时,放弃了从其他可行选择中获得的最高效益的那部分成本。
经济学家通过比较机会成本来衡量决策的效益。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认为,决策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家鼓励人们在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量,而在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减少产量。
4.需求与供给原理需求与供给原理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需求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供给则指生产者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价格在需求和供给之间起着平衡的作用,通过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5.市场效率原理市场效率原理认为,在竞争市场中,自发的交易将导致资源的最优分配。
市场效率在经济学中是目标之一,理论上,竞争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6.机制设计原理机制设计原理研究如何设计机制来实现特定目标。
通过制定适当的规则和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机制设计被广泛运用于拍卖、契约和公共政策等领域。
7.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原则。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应专注于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
比较优势可以实现贸易的互利效益。
总结:经济学原理是解释和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从稀缺性到比较优势,这些原理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经济学的概述
1 了解经济学
从资源的分配到决策制 定,经济学研究我们如 何理解和应对日常的经 济问题。
2 核心原理
供求关系、效率和公平 的平衡、市场和政府的 相互作用是经济学的核 心原理。
3 扩展领域
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分 析,还包括行为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等实践性领 域。
人力资本是个人通过学 习和培训所积累的知识 和技能,对经济增长和 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 响。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 分配资源,需要政府干预来解 决。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包括监管、补贴和税 收等手段,用于纠正市场失灵 和促进公共利益。
市场效率
市场效率是指在没有市场失灵 的情况下,市场可以有效分配 资源并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供应者和需求者,没 有任何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价格。
劳动力与资本
1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供求关系 决定工资率的市场,不 同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 情况决定了工资率的高 低。
2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提供资金和 融资机会的市场,资本 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资 本的价格和利率。
3 人力资本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 和分析。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实场结构
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由一个单一的供应者控制,影响了 价格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供应者,但产品有 差异化。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个供应者控制,具有 较高的垄断程度。
需求和供给
1 市场均衡
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 作用,市场可以达到均 衡状态,决定商品的价 格和数量。
经济基础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边际变动的经典解释
• 生活中的很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 而往往涉及到一些其他利益或影响。人们 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
• 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放弃考试或 一天学习24小时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要 多花一小时复习功课而不看电视。
编辑ppt
原理四:激励反应原理
由于人们通YO过UR比SU较BT成ITL本E G与OE收S 益HER做E 出 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 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持续 上升。通俗地Y说OU,R SUBTITLE GOES HERE
编辑ppt
• 最惊人的通货膨胀:1921年1月,德国一 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 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 7000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 类似的程度上升。
编辑ppt
编辑ppt
案例
编辑ppt
分析
编辑ppt
小结
• 以上4个原理讨论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以下3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互相交易
的。
编辑ppt
原理五:比较优势原理/交换(贸易)原理
YOUR SUBTITLE GOES HERE
编辑ppt
编辑ppt
• 核心内容: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编辑ppt
原理六:“看不见的手”原理
述经济理论
编辑ppt
第四,代数表达 法,或称模型法。 用函数关系来表 述经济理论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的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
在物理学中,均衡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
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
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概述)_图文

问题2: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将用来 做什么?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 你可以用来学习,或睡眠、娱乐,或打工赚钱。俗 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 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在此时间是宝贵的,你必须将你的时间作最合理的 安排。
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和劳务的 成本,由于成本提高,结果企业赚到的利润减少了, 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降低了,出售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最终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 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 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人类需求(欲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是困 扰人类的永恒矛盾。因此提出微观经济学回 答的基本问题: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选择”最优的资 源配置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人类需要 解决的永恒主题。
11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1.What——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How——如何生产,即采用什么样的生 产方式生产。
7
一、资源的稀缺性
1.资源的概念:经济学往往把资源概括为人们
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 被表述为劳动、资本、土地及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资 源。
2.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 土地、矿藏、水、生物、海洋、 气候、 环境 社会资源 劳动、资本、人才、技术、信息
8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不要付出任何代价,也就 是说这个世界所有资源十分充裕,丝毫不存在“稀缺”那么 你还有偏好吗?你还能够作出选择吗?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资源的稀缺就不会有经济学,因此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 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 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
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
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
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
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现代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现代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初中1.经济学基础概念
- 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 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市场
- 供需关系和价格形成
- 产权与市场经济
2.微观经济学
- 决策者行为与理性选择
- 企业与市场结构
- 成本与利润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理论
3.宏观经济学
- 国民收入与生产总值
- 通货膨胀与失业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货币与金融政策
- 国际贸易与汇率
4.经济问题与政策
- 社会福利与公共物品
- 贫富差距与社会保障
- 环境与资源管理
-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 失业与社会保障
以上仅为现代经济学知识的初步概述。
如果您对特定领域或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者更多详细信息的需求,请告知我,我将热情为您提供更专业的说明。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概述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概述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学传统之一,它涵盖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概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在市场中表现为购买力。
供给则指企业或其他供应者愿意生产和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在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下,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二、供给与成本供给与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是基于成本和利润的平衡。
成本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如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
企业根据这些成本决定生产的数量和价格,以求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三、边际效用与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是指个体对某一商品或服务额外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单位额外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个体应该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满足最大化。
四、竞争与垄断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
竞争市场存在多个供应者和需求者,市场价格和数量由供需双方的博弈决定。
垄断市场则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供应者控制,其决策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力。
西方经济学关注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垄断市场的管制。
五、边际效益与外部性边际效益是指个体对经济活动的额外收益。
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对其他非市场参与者产生的外部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考虑和纠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六、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指的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失灵是指自由市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高效地分配资源。
西方经济学探索市场失灵的原因,并提供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
七、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总产出的增加,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扩张。
经济发展则更综合地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概述

其它相关的话题
重商主义学派 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 资本市场 私有化经济 激进派经济学 全球商品链
经济学家
大卫·休谟(David Hume) 亚当·斯密(Adam Smith)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世界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经济学概念
劳动价值 剩余价值 博弈论 边际效用
均衡价格论 有效需求 理性预期 货币主义 马克思主义 凯恩斯主义 古典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外部效应 圣彼得堡矛盾
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 际贸易等问题。 基于宏观分析只是微观层面的整 合, 部分经济学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存在学术价 值,但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这种分类法。 一般情况下, 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 大化”这假设之上, 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 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 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 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 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 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 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 其学派旗帜鲜明的 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 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 都一定有被事实推 翻的可能性 (refutable by facts) , 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 因为下一次的事件 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点: 1. 研究人预期在不同的选择下“将会怎 样”; 2. 探讨人在选择下“该为“规范 经济学”, 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 “实证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需求量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条件:1)有购买欲望;2)有支付能力 本质:有效需求
需求量:
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如一年)的某市场上,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5
需求影响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 消费者的偏好 对未来价格的期望 规则制度……
200 300 400 500
需求量 (台) 125,000 105,000 85,000 65,000
价格
500 400 300 200 100
Q=K-200P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需求量
10
需求定理
☺ 需求定理:
☺
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随价格
上升而减少,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增加
若政府对某产品进行补贴,
结果会如何?
P
PE’
PF
供给表: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
P 供给曲线(S)
0
★供给定理:其它条 件不变,供给量随价 格上升而增加,供给 量随价格下降而减 少。 Q
21
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变动
供给量变动
P
P
0
Q0
Q
22
需求与供给分析
需求及影响因素 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需求与供给弹性
给的交点决定产品的市场 PE
价格, 这个价格叫均衡价
格, 这时的供给或需求量
叫均衡量。
O
E D
QE
Q
25
均衡价格的形成
价格均衡机制
当价格高于PE时
D<S => 价格下降 当价格低于PE时
D>S => 价格上升
P
超额供给
S
D<S N1
PE
E
N2
D
D>S
超额需求
O
QS QD QE QS QD Q
26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1
本章内容
1.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2 需求与供给分析
1.3 企业
2
需求与供给分析
需求及影响因素 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需求与供给弹性
3
需求及影响因素
(1) 什么是需求、需求量? (2)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3)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4) 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
Q
28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2)
D不变,S变动
P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S0---S1
N1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N0
S0---S2
N2
O
S1
S0 S2
D
M1 M0 M2
Q
29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供求定理:
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 数量下降; 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 数量减少;
的期望
产品的价格 产品的成本 生产者对未来价格
其他商品的价格 技术进步……
19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S=f (Px, Ps,C, E…)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自身价格对供给的
影响,则供给函数为:
S=f(P)
20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 变动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 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 量同方向变动
30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供求定理:
供求变动 D
S 不变 D S
D 不变 S
PE
QE
31
征税(补贴)对价格和销售量的影响
征税的结果,均衡价格提 高了,销售量减少了
税金由谁负担?承担比例?
16
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1. 什么是供给、供给量? 2.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3.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4. 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动
17
供给/供给量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供给量:
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提供给市场的商品量。 条件:销售欲望、供应能力
18
供给影响因素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 什么是均衡价格
(2) 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3)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是怎样影响均衡价格的
(4) 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24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
当D=S时
时的市场价格。
Pd = Ps = PE
P S
均衡价格:市场需求与供
思考:
你的生活中,所有商品都遵守需求 定理吗?举例说明。
11
需求曲线的种类
个人需求曲线A
个人需求曲线B
行业需求曲线
P
QA
Q
QB
Q
QA+B
Q
12
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
,它不
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表、方关程系(需求函
数)或一条曲线
需求量:则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之上,消费 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特定 。
数量
13
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1)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
因素不变,商品本身
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
需求量的变动。
P
表现:沿着需求 曲线变动。
0
Q
14
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2)
需求的变动:价格不
变,其他因素的变动
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
动。
P
表现:整个需求
曲线的移动。
0
Q
15
需求与供给分析
需求及影响因素 供给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需求与供给弹性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作用,一
旦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则有自动恢复
的趋势。
27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
S不变,D变动
P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0---D1
N1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0---D2
N0 N2
O
S
D1
D0
D2
M2 M0 M1
6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表示影响需求因素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
函数。
Dx=f (Px, Ps, T, I, E, A,…)
某洗衣机的需求函数:
D=-200P+200I+0.5A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自身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则需求函数为:
D=f(P)
7
需求函数、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 求 表:表示商 品价格与需求量之 间关系的表格。
价格 (元)
200
300
400
500
需求量 (台) 125,000 105,000 85,000 65,000
8
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需求曲线: 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P 需求曲 线(D)
0
Q
9
洗衣机的需求函数、表、曲线
价格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