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_第八章_国际资本流动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学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 銀行結算資金流動等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1
四、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的特點
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巨大,脫離實物經濟而獨立增長
◆ 國際資本流動增長速度遠遠快於經濟與國際貿易 的增長;
◆ 國際資本流動的增長不受世界經濟週期的影響;
國際資本流動結構與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 國際資本流動方向多樣化,投資管道與方式大大增加 ◆ 投資主體多元化, 機構投資者成為間接投資主力軍 ◆ 國際資本流動證券化趨勢加強;
偿债率
当年应偿还本金与利息 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 入
100
%
償債率的警戒線為:20%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1
2. 負債率
负债率
当年年末外债余额 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
入 100 %
負債率的警戒線為:100%
3. 外債依賴率
外债依赖率
当年年末外债余额
当年GNP
100 %
外債依賴率的警戒線為:8%
對外借款 直接投資 其他投資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1
行業
外商直接投資的行業結構 (單位:萬美元)
1999
2000
2001 2002 (1-9) 2003(1-9)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1
外商直接投資的地區結構 (單位:萬美元)
地区
2000年
2001年
2004年
广东
1128091 1193203 13929265
★ 在衡量一國外債負擔時,應綜合都考慮以上 各項指標。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1
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
20 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特點

《国际资本流动》课件

《国际资本流动》课件

3
全球化因素
贸易自由化、国际合作和全球市场的连通性。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与弊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技术转让和资本积累。

引发金融危机、不稳定的汇率、财富和收入不平等。
国际资本流动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与经济增长 率之间的关系。
全球股市的波动对国际证券投资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PPT课 件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 同类型资本流动的利弊。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全球经济现象。
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1 定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跨国边界的资金投资和资本转移。这种流动可以包括股票、债券、外 汇和直接投资。
2 重要性
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增加了投资机会,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 率。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直接投资
在外国企业或资产中进行实际 投资,如设立子公司或购买股 权。
证券投资
通过购买外国的股票、债券或 其他证券进行投资。
外汇交易
通过买卖外汇来进行投机或风 险管理。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
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
政治因素
政策稳定性、法律环境和政府的干预。
大规模外汇交易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 的影响。
结论和总结
1பைடு நூலகம்结论
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
2 总结
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 利与弊以及案例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全球经济的脉络。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融资概要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融资概要

2.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Operation Lease),也称服务性租赁(Service Lease), 是—种不完全支付租赁,规定出租人除提供融资外,通常也提供特别 服务,如保险和维修等。经营租赁有下列特点。 第一,不完全支付。基本租期内,出租人只能从租金中收回设备的部 分垫付资本,需通过该项设备以后多次出租给多个承租人使用,才能 补充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和其应获利润。因此,租期较短,短于设备 有效寿命。 第二,可撤销。在租赁期满之前,承租人预先通知出租人就可中止合 同,退回设备,以租赁更先进的设备。 第三,租赁物由出租人批量采购,这些物件多为具有高度专门技术, 需要专门保养管理,技术更新快,购买金额大,且通用性较强并有较 好二手货市场,垄断性强的设备,需要有特别服务的厂商。出租人提 供维修管理、保养等专门服务并承担过时风险,负责购买保险,因此, 租金较金融租赁高得多。 第四,在经营租赁方式下,承租人账务上仅作为费用处理,而资产仍 在出租人的账簿上。这种租赁业务一般由制造厂商租赁部或专业租赁 公司经营。
(二) 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贸易资金流动 2. 银行资金流动 3. 保值性资本流动 4. 投机性资本流动 投机者一般是利用以下几种市场行情的变动进行投机活动 (1) 利用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动进行投机性的外汇买卖 (2) 利用利率的变动或国别利差,将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调往 利率高的国家,以取得较高的利息收益 (3) 利用国际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调动短期外汇资金买卖不 同国家的证券,以牟取投机利润。
3. 国际贷款 (1) 政府贷款(2)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 国际银行贷 款 4. 出口信贷 (1) 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放市 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 (2) 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紧密结合。 (3) 国家成立发放出口信贷的机构,制定政策,管理 与分配国际信贷资金,以弥补私人商业银行资金的不 足,改善本国的出口信贷条件,加强本国出口商夺取 国外销售市场的能力。 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 式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用外资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表现在中国通过利用外 资引进的先进技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总体偏低。 外资与内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 2、内外资政策脱节。表现在政策和政策执行层面上,内外 资的差别待遇依然存在; 3、外商“独资化”倾向明显; 4、原来有效的政策由于加入WTO不能再继续实行,新的替 代政策缺失; 5、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不协调,“走出去”相对滞后。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即资本超越国界的转移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原因
-----资本供求 -----风险差异 -----利率汇率变动 ------经济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种类
-----根据流向可以分为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根据资本属性可以分为官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 ------根据资本流动期限可以分为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资本流 动。
长期资本流动形式 1、国际直接投资
2、国际证券投资 3、国际中长期信贷

国际直接投资: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另一个国家进行的厂矿企 业投资,并获得该厂矿企业管理控制权的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1)开办新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子公司或同别 国资本创办合资企业),收买现有的外国企业,参加跨国 公司等。 (2)收买并拥有外国企业的股票达到一定的比例。 (3)保留利润的再投资。即投资国在其国外企业获得的利润并 不汇回本国,而作为保留利润对该企业进行再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属于一种间接投资,是指在国际债券市 场上发行和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买卖上市的 外国企业股票等的投资。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现代国际金融学时期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研究背景,分析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及国际金融市场发 展。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国 际金融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
案例分析方法
通过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融实 践进行案例分析,提炼经验和教训。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经济学原理和国际金融理论,对 国际金融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逻辑推 理。
国际资本流出可分散母国投资风险,获取更高收益;但也可能导致 母国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增长;但同 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波动和风险传递。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与政策
01
管理措施
02
实行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兑换和转移进行限制 ,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04
CATALOGUE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 2
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由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 汇兑以及有价证券、黄金和外汇的买卖活动所组 成的市场。
功能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外汇买 卖、风险管理、国际结算以及信息传递等。
3
分类
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 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衍生 金融工具市场等。
牙买加体系
1976年牙买加协议确立了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 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背景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黄金储备占全球70%以 上,为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节 的固定汇率制度;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 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学教学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学教学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金融机构的杠杆化交易,促使美国次贷
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3
东亚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的过度波动导致了东亚金融危 机的发生,促使亚洲的货币、股票、债 务市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2009年希腊爆发财政危机,2 01 1 年欧债 危机爆发,严重影响了欧洲区域的金融 市场和市场的核心,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对策建议
制定有效且合理的监管和管理政策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2015). 金融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 J. C . H ull (2017). O ptions, Futures, and O ther D erivatives,
Prentice H all. 3. 张旭(2010). 国际金融, 北京大学出版社.
类型
资本流动类型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和短期资本流动。
挑战
资本流动增加了国际金融市 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 大了经济风险。
影响因素
1
利率差异
国家的利率差异是吸引资本流入或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经济增长预期
资本更倾向于流向预期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
3
汇率变动
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大,投资者会在汇率波动趋于有利时转移资金。
4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影响资本流动的增长和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经济发展
资本流动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全球的贸 易网络。
货币供应量
资本流动对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的影响可以影响金 融市场的稳定性。
汇率变化
资本流动可以导致汇率的变化,影响国际市场的竞 争和关系。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信贷融资
(一)国际贸易信贷融资 国际贸易信贷融资是指与贸易有直接关系的信贷融资。 根据融资期限的长短,可以将国际贸易信贷融资分为短期融资、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 根据银行的融资对象,可以将国际贸易信贷融资分为进口融资和出口融资。 根据融资主体,国际贸易信贷融资可以分为商业融资和银行融资。
银行给出口商提供的融资品种
“建设—经营—移交”
三、国际证券融资
(一)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融资是指一国政府当局、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地方社会团体以及国际组织机构 等单位,通过在国外市场发行以某种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券而进行的融资活动。 (二)国际股票融资 国际股票融资是指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以筹集资金为目的,向境外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股 东权利的股票的国际融资方式。境内公司赴境外上市有以下几种途径: 1.境外直接上市(IPO) 2.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形式) 3.境外买壳上市或反向兼并 4.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境外分拆上市。 5.境外存托凭证(DR)
二、外债的衡量指标
指标
定义
偿债率
负债率
债务率
短期债 务比例
阈值 一般国家:控制在20%以内为宜;发展中国家: 应控制在25%以内,危险线为30%
国际公认的外债负债率标准是控制在20%以下
国际公认的债务率标准是小于100%,即外债余额 增长速度不超过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受市场波动影响大,短期债务比例不宜超过25%



三、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四)外债风险管理 在外债的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使用工具和制定制度,对外债风险进行 化解、分散、补偿等。外债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
1.控制期限错配风险 2.衍生工具锁定风险 3.建立偿债风险基金

清华版《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

清华版《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 心。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全球经济稳 定。
05
清华版《国际金融》第八章重点与难
点解析
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基础
1 2 3
资本流动的定义与分类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向另 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资本流动的动因
资本流动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套利、风险分散、 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 动资本在国际间流动。
资本流动的传导机制
资本流动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利率、汇率和资产 价格等渠道,这些渠道相互作用,影响资本流动 的方向和规模。
国际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 型和规模的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02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
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经济增长
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
国际资本流入为资本输入国提供了发 展所需的资金,有助于推动其经济增 长。
国际资本往往伴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 理经验,有助于提高资本输入国的生 产效率和竞争力。
就业机会增加
资本流入带来的投资和生产活动将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市场 的活跃度。
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资本流动有助于全球 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全球经济效率。
经济增长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为全球经济 提供了重要的增长动力, 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金融市场一体化
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金融 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使得 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

08国际资本流动.pptx

08国际资本流动.pptx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续)
(二)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证券投资是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外币有价证券(股票、 债券等)而进行投资的方式。 证券投资又称间接投资,具有三个特点: 1.涉及金融资本的国际性转移,目的是获取股息、红利,不以
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目的。 2.具有灵活性,但需依赖发达的国际证券市场。 3.证券投资涉及到债权债务关系,构成有价证券发行国的外债。
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金融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第四节 货币危机理论
总目录
2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
作用的有资本的供求、利率与汇率水平,各国的经济政 策、防范风险的考虑因素等。
返回
7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续)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
注意:这里指的是国际资本自由、顺利流动的条件。 国际资本在国与国之间自由、顺利流动的条件是: ❖取消外汇管制或外汇管制较松。 ❖存在完善、健全的国际金融市场。
返回
3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续)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定义: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是指资本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即资本在国际间的单向、 双向或多向流动。 具体包括:贷款、援助、输出、输入、投资、债务的增加、债权的取得, 利息收支、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外汇买卖、证券发行与流通等等。 注意:资本可以是货币形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包括设备、技术、原 材料和劳动力等)。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直接关系反映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一)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内涵 指1年或1年以下期限的各种金融资产,其中包 括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大多数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 1.保值性资本流动 2.投机性资本流动 3.贸易资金融通
5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
6
一、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国际 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 英国、法国、德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资本输 出国,其中英国的资本输出占第一位,资本输入 国主要为北美和大洋洲各国,其次为中国、埃及、 印度、土耳其及非洲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
23
3、欧元体系内部的问题 (1)欧元区先天运行体制设计上有缺陷。 有统一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但是 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部 欧元建立在超国家的协议基础上,没有统一 的主权经济体,因此没有统一的经济周期和财政 政策,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只能更多地使用财政政 策,扩大赤字。
24

第八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1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2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国 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 织之间的资本流出与流入。
3
二、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及其表现形式


(一)直接投资 (二)证券投资 (三)国际贷款
4
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及其类型
20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1、危机国家自身的原因 从冰岛的情况来看,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 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银行体系疯狂 扩张。在2007年冰岛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高达 11倍。 迪拜因为长期以来外资和房地产没有实体经济 的支撑,一旦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资金链的破裂,必 然使得他的房地产泡沫磨灭。 希腊的问题在加入2001年加入欧盟之前就产生 了,当时他们非常急于加入欧盟,但是又不能满足 加入欧盟的相关条约规定的预算赤字占比不得超过 3%,负债率不得超过60%的指标,因此他们采取 种种手法来隐瞒他的实际债务,比如说他们修改记 帐方式。 21

《国际金融》ppt课件

《国际金融》ppt课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
提供国际融资和投资平台,促进国际 贸易和资本流动,实现全球资源配置 和风险分散。
国际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传统金融工具
包括外汇、股票、债券等,具有 标准化、流动性强和透明度高等
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
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具有高 风险、高收益和杠杆效应等特点。
创新金融工具
包括结构化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 等,具有定制化、灵活性和复杂性 等特点。
国际金融使得资本可以 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 进了国际间的投资合作 。
调节国际收支
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操 作,可以调节一国的国 际收支平衡,维护经济 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为各国提供了 融资和投资平台,有助 于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 发展。
02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01
02
03
金本位制
谢谢聆听
两国利率差异影响汇率,高利率国家货币升 值,低利率国家货币贬值。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影响汇率,顺差国家货币 升值,逆差国家货币贬值。
02
01
资产市场理论
资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资本流动、投 资者预期等因素影响汇率变动。
04
03
03 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等。
1 2
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 价值。
保障公司财务安全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财务稳健运 行。
3
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关注长期利益,实现公司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 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讲义(PPT 71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讲义(PPT 71张)

他主张按照投资者的动机来区分 两类资本。按照他的定义,短期资本 是投资者为特定目的在短期内改变其 流动方向的资本。
短期资本流动的分类
因具体动机表现为四种类型:
1.平衡型短期资本流动。平衡逆差的信用资

2.保值性短期资本流动。
3.收入型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型短期资本流动。
流出减少外汇储备,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给。 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其他手段抵消短期流动的影 响。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跨国公司 内部。这一理论的要点是: 1 、为了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始终获得最 佳经济效益,避免东道国的外部市场交易障 碍,使一部分中间产品的交易在跨国公司的 内部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跨国公 司统一控制的、规则便利的内部交易市场。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二)利率差异理论
最早研究的是国家间的借贷资本。
该理论假定,在各国经济都能够完全 相互开放、商品市场交换比较成熟、竞争 也充分的条件下,资本总是要从其供给相 对充足、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资本供给 相对不足、利率较高的国家,而且这种流 动会持续到两国的利率水平大致相近为止。
(三)短期资本流动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金德伯格认为,按 照期限把资本划分成长期资本或短期 资本不适合作理论分析。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转移定价方法举例: 1)成本转移:中国大陆合资企业A公司一直以“高 价收购母公司原材料、低价出口产品”的方法 将利润转移到位于维京群岛的控股公司。 2)服务费用:国外的母公司可以以某种价格标准 向国内的子公司提供某种虚构的服务。如中国 大陆合资企业B公司每年向其在国外的母公司支 付 “中国大陆市场产品调查费” 。 3)投资魔术:抬高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价 格,减少自有资本。如成立中国大陆合资企业C 公司时,国外母公司规避中国《公司法》以工 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入股比例的规定。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B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B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 危机B
(二)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
按资本流动期限划分: 1、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或者规定使 用期限的资本流动。 (1)国际直接投资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家的企业部 门进行的投资。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 危机B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 危机B
二、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九月危机”是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以来遭遇的最 大的一次危机。危机发生的原因如下:
首先,德国不顾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单方面提 高利率的举措使得德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无法进行有 效的政策协调,使得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稳定机制难 以维系,这是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 二、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三、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四、亚洲金融危机币 危机B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
(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
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给 世界经济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在此期间,伴随着大萧 条而出现的世界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 溃,严重动摇了整个国际信用体系。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 危机B
n 保值性资本流动:又称“资本外逃”,是指短期资 本的持有者为了使资本不遭受损失而在国与国之间 调动资本所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n 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 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谋取利润所引起的资本国际 流动。
国际金融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 危机B
n 狭义:主要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 信心的时候,通过外汇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 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国际资本移动PPT课件

国际资本移动PPT课件
地位; (六)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国货币汇率的频繁
波动,促进和加快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
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流动。
三、国际投资者的动因和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追
求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具体实践中,投 资的动机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为了追求和实现利
润的最大化而进行的跨国界的移动。
根据投资的时间长短:
长期投资
垄断阶段经 济现象
短期投资
根据资本持有者的性质: 国家投资 私人投资
根据资本的特性和作用: 对外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FDI)
(二)国际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企
业和政府的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股 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和直接投资的区别是: 证券投资者一般只能取得债券、股票的股息
和红利,对投资企业无经营和管理的直接控制权。
(二)国际证券投资
类型: 国际股票投资和国际债券投资
国际债券投资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FDI流量 6440 8650
13000 7810 6510 6530 7000
一、对外直接投资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四种方式:
其一,开办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 其二,合资或合营企业(实行有限责任制); 其三,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 其四,进行利润再投资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或借贷资本,以及与国外投资相联系的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在国际间流出与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资本从国内流向国外,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流入是指资本从国外流入国内,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入。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包括:1)资本流动的规模,即资本流出额、资本流入额、资本流动总额和资本流动净额;2)资本流动的方式,即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投资利润再投资等;3)资本流动的类型,即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4)资本流动的性质,即官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国际资本流动按流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按资本流动方式,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是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通常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创办新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利润再投资。

2)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也称国际间接投资,是指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并获取一定的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3)国际贷款国际贷款主要指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政府贷款是各国政府或政府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国际金融机构向其成员国政府提供贷款。

国际银行贷款是指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借贷。

出口信贷,是指由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他国进口商及其所在国银行提供的一种贷款。

2.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为期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国际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从性质上可分为银行资本流动、贸易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

是指由各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资金调拨而引起的国际资本转移。

贸易资本流动。

是指由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资本转移。

保值性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持有者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或保证资本的盈利性而进行的国际资本转移。

投机性资本流动。

是指资本持有者在投机心理的支配下,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金价、证券和金融商品价格变动的差异,进行各种投机活动而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

投机性资本流动有四种方式;(1)在没有外汇抵补交易下从另一种货币谋求更高收益的资本流动,(2)对暂时性的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资本流动,(3)预测汇率将有永久性变化的资本流动;(4)与贸易有关的投机性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诱因资本供求利率差异汇率变动经济政策和风险防范四、资本流动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是影响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2.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益。

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使顺差减少,以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促进商品出口。

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可以绕过关税壁垒占领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也会带来消极影响: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增加潜在的国际竞争对手。

会对本国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3.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缓解或弥补资本输入国的“储蓄缺口”,促进当地资本形成,使其发挥出经济增长的潜能;提高投资能力,从而提高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增长率。

可以弥补资本输入国的“外汇缺口”,增加进口能力,解决输入国急需进口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的需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输出国为了获取新技术所能带来的利润,或迎合输入国对外来资本中技术的偏好,往往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向输入国提供比较先进的技术,从而改善了资本输入国的技术装备。

此外,直接投资也可以输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资本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消极影响是:资本流动往往引起利率和汇率波动,甚至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的推行。

对外国资本产生依附性。

冲击民族工业,挤占国内市场。

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4.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促使国际分工深化。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

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一、国际债务与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1.国际债务的定义国际债务即外债,一国的国际债务可定义为“对非居民用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对国际债务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一是债权方必须是非居民,对本国居民的负债,包括外币负债均在国际债务之列;二是债务必须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按此定义国际债务不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它不是“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计算国际债务的口径大致分为以下几项:1)官方发展援助,即经合组织成员国提供的政府贷款和其他政府贷款;2)多边贷款(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贷款);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4)债券和其他私人贷款;5)对方政府担保的非银行贸易信贷(卖方信贷);6)对方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如买方信贷等);7)无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如银行同业拆借等);8)外国使领馆、外国企业和个人在一国银行中的存款;9)公司、企业等从国外非银行机构借入的贸易性贷款。

2.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1)偿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

这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偿债率=(当年应偿还债务本金+当年应付债务利息)/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一般认为偿债率指标在20%以下是安全的。

(2)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

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主要参考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负债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参考数值为100%。

(3)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这个比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或一国总体的债务风险。

一般以8%作为安全线(4)短期债务比率即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和一年以下期限的短期债务所占的比重。

国际上公认的参考安全线为25%以下。

(5)负担的指标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以作为参考,比如:(a)一国当年外还本付息额当年GNP的比率,根据经验数据,这个比率控制在5[%]以下是安全的;(b)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外汇储备额的比率,该指标一般控制在3倍以内;(c)当年偿还外债利息额与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额的比率。

二、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1.国际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地追求高速经济增长债务国缺乏有效的外债宏观调控,管理混乱。

外债投向不当,投资效率和创汇率较低。

2.债务危机爆发的外因20世纪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

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利率和汇率的上浮。

两次石油提价使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进口支出扩大。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

三、国际债务危机缓解的方案与措施 1.国际金融机构采取的措施 2.发展中国家缓解债务危机的对策重新安排债务债务资本化债务回购限制偿债在1987年7月召开的联合国第七届贸易和发展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代表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四种方法:缓、减、免、转。

所谓“缓”,就是债权者不逼债。

债权国、国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债务国协商,妥善安排,延长还债期限,在促进债务国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偿债。

所谓“减”,主要指降低贷款利率,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所增加的外债,有一半是由于利率提高造成的,因此,债务国迫切要求西方债权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利率。

所谓“免”,就是豁免最不发达国家所欠的全部或部分债务。

所谓“转”,就是将债务转换为直接投资,如债务资本化,利息资本化等。

发展中国家还推行积极的经济调整以缓解国际债务危机的冲击①重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不少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调整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图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这两种战略更好地结合起来,并积极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以减少对少数发达国家传统性的经济依赖;②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促使经济的稳定增长,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在宏观指导思想上需要协调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改善国际收支三者之间的关系;③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

一是坚持工农业均衡发展,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将农业视为优先发展的部门,二是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放松价格管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3.债权国政府缓解国际债务危机的方案:贝克计划主要内容是:(1)债务国应在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支持下,采取综合的宏观管理和结构调整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降低通货膨胀;(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发挥中心作用与多边开发银行协力增加提供更有效的结构性和部门调整贷款,对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债务给予金融上的支持;(3)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主,联合其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以后3年内对15个主要债务国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

布雷迪计划具体内容是:(1)商业银行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债权与债务双方根据市场原理,就削减累积债务余额和减轻利息负担达成协议,并付诸实施;(2)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将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旨在促进债务国经济调整的贷款的一部分,用于削减债务和减轻债息;(3)债权国政府应在制度上为商业银行削减债务作出保证,并从资金方面给予支援;(4)债务国政府在根据与商业银行达成的协议削减债务的同时,还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所规定的经济调整计划,采取促进本国外逃资本回流、促进国内储蓄的政策,并奖励债务的股权化。

密特朗方案该方案要求债权国大量放宽对最贫穷国家的偿债条件,对中等收入的债务国,主张分配一笔专门的特别提款权,以资助建立一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管理的担保基金,保证对转换成债券的商业贷款支付利息。

日本大藏省方案该方案主张允许债权银行把债务国所欠债务部分转换成有担保的债券。

债务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入相当于担保的一笔存款,债务的余额可以重新安排,包括长达5年的宽限期,在此期间,利息支付可以降低、中止甚至免除。

在这种情况下,双边和多边机构增加对债务国的贷款。

四、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启示1.发展中国家举借外债应根据国情选择适度的借债规模2.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外债结构3.扶植和发展出口产业,提高偿还能力,稳定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4.建立集中统一的外债管理机构,加强外债管理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1.金融危机的综合性 2.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效应传染效应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渠道发生:贸易渠道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