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合集下载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比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比大小”。

教材中通过引入水果图片,让学生认识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学会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大小,并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大小,并运用比较符号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卡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卡片和实物,讲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举例说明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比较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题目包括:比较水果大小、比较动物身高、比较物品重量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例题如下: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大小的符号: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大小题目一:比较水果大小苹果>橘子香蕉<橙子西瓜=草莓题目二:比较动物身高兔子>猫狗<狮子大象=长颈鹿题目三:比较物品重量书本>铅笔篮球<足球书包=椅子2. 作业答案:题目一答案:橘子<苹果;香蕉<橙子;西瓜>草莓题目二答案:兔子>猫;狗<狮子;大象<长颈鹿题目三答案:书本>铅笔;篮球<足球;书包>椅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随堂练习、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设计的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77页的“比较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步骤,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比较学具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1. 观察2. 比较3. 表示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1)苹果和橙子(2)书本和笔记本(3)小鸟和飞机2. 小组内互相比较身高,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如:家具、交通工具、动植物等。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生动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来作为实践情景引入的部分。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t;、>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

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2.同桌互找互说。

一人说另一人听。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 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 比大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1~5这几个数字,并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本课时《比大小》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能够比较1~5这几个数字的大小,进一步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和比较还比较基础,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还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1~5这几个数字,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数字之间的大小差异。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操作教学法: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字大小比较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1~5这几个数字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教学。

2.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1~5这几个数字,用于学生操作和实践。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1~5这几个数字,并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找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1~5这几个数字的组合,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小卡片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大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故事、游戏等趣味性强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如:数越大,包含的元素越多;数越小,包含的元素越少。

(3)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

(2)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高。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数学》教科书P35页的1、2、3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丨人教版(11张)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丨人教版(11张)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 十位上的数一样,再比个位, 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4 > 58
45 < 47
在 里填上“<”“>”或“=”。

41 45
68 < 78
69 = 69
57 > 56
80 < 90
98 > 89
98 60
65
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8 78
十位上的数一样,再比个位, 68 78
数就大。 ②比100小1的数是( )。
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十位上的数一样,再比个位,
比一比
42里面有4个十。
37里面有3个十。
42 > 37


比 百位十位个位 百位十位个位
23
25
23 < 25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 十位上的数一样,再比个位, 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百位十位个位 百位十位个位
81
18
81 > 18
Hale Waihona Puke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 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说出1~100中个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说出1~100中十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填一填
① 比69大1的数是( 7)0,比69 少10的数
是( )59,。
9
②比100小1的数是(99 )。 ③ 40比( 3)9大1, 比( )小411。
38 说出1~100中个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数学的学习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较大小的经验,但对符号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比较方法:让学生观察、操作实物,引导他们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学习比较符号:通过游戏和练习,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比较符号“>”、“<”、“=”。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2《比大小》课件(15张PPT)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2《比大小》课件(15张PPT)
3.2《比大小》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3
4
3
2
探究新知
3=3 等号
3等于3
探究新知
3>2
大于号 3大于2
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探究新知
3<4
小于号 3小于4
记忆:小尖头,对小数。
实践巧记
大口朝大数, 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 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同用等号。
实践应用


2=2 5 >2 3< 5
在 里填上“>”“<”或“=”。
<
>

>
>
<
<

数一数,比一比。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4
5
4
5 >4
按要求涂一涂,比一比。 ○○○○
4
4
5
4
2
4
(答案不唯一)
你能猜出袋子里有多少只口罩吗? 袋子里可能有(2或3或4 )只口罩。


2< 3 4 >3 5=5
… … … …
5 >4
4 >1
实践应用
数一数,比一比。
( 2 )只
( 1 )只 2 >1
( 2 )只 ( 5 )朵 2<5
比一比,填一填。 (1)
5>3
读作:( 5 )大于( 3 )
(2)
(3)
2< 4
读作:( 2 )小于( 4 )
3= 3
读作:( 3 )等于( 3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比大小的概念,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比大小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比大小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比大小的概念。

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大小的学习。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实物:水果、玩具等具有大小不同的实物。

3.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几种大小不同的实物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哪个大、哪个小。

2. 学习比大小(20分钟)1.讲解比大小的概念,并通过实物让学生进行比大小练习。

2.让学生模仿老师比大小,然后让学生两两合作进行比大小活动。

3. 操作练习(15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2.辅导学生对比大小时的思路和方法。

4. 拓展活动(10分钟)1.让学生自带实物进行比大小游戏,如比大小接力等。

2.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提出扩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大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大小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初次接触比大小概念时,需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学生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做比大小游戏,锻炼他们在生活中的比大小能力。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比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三课时

比大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三课时

教案:比大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册别:上册版本:人教版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大小的概念。

2.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 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象,另一张是一只蚂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象比蚂蚁大。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苹果,另一张是一只小橘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苹果比小橘子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狗,另一张是一只小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狗比小狗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猫,另一张是一只小老鼠,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猫比小老鼠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鱼,另一张是一只小鱼,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鱼比小鱼大。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熊,另一张是一只小兔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熊比小兔子大。

3.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只大鸟,另一张是一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鸟比小鸟大。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大小概念,并学会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大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小不同的物品。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大小是怎么比较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苹果和小苹果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长度等特征来进行比较。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数字,如3和5。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3和5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来进行比较。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或数字,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品和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

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操作。

在《比大小》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比较物体大小,掌握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2.难点:学生能独立地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并正确运用比较符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实物、比较符号等教具。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组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积木、珠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积木、珠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比较符号“>”、“<”、“=”,并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

如:“这个积木比那个积木大,所以我们用‘>’来表示。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解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比大小》章节。

我们会通过对比不同数字的大小,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地比较两组数字,并能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正确地表示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比如桌子和椅子的数量,让学生试着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2. 讲解:然后我会拿出数字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解释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比如3>2,表示3比2大;3<4,表示3比4小;3=3,表示3和3相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例题,比如7>6,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这些符号来比较数字。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一些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并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

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板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例题,比如“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小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等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相等”。

七、作业设计1. 5 > 42. 6 < 73. 3 = 3答案:1. 5 > 42. 6 < 73. 3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比较。

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出一些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和朋友一起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说课课件

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 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用动作表示“>”“<”的 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 出算式。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和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 慧,提高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符号“〉”、“〈”、“=”的含义。 2、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 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 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 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 ,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 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4.认识“>”、“<” (1)认识“>”。 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 状, (2)认识小于号。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 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或 二、
三、 2 1 , 2>1或1<2
2√5 2<5或5>2
板块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 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比较物体大小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来理解比较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比较。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比较任务。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比较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较的方法,如大小、多少、高矮等,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多少等,巩固所学知识。

4.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比较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方式展示比较的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思考,可以通过课后教案、教学日志等方式进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判断10以内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准备:教具(如数字卡片、水果模型等)、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数量,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了解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

(2)学生两人一组,用计数器或小棒等学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如比较3和5的大小。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比较大小方法的教授。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写一写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不同数比大小: 相同数比大小: 开口大,朝大数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归纳总结: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再用“>”“<”“=”来表示比较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在 里填上“ > ” “ < ”或“=”。
5 >4
2< 5
3 <4 3 >2
4 = 4 辨析: “ > ” “ < ”
1< 5
或“=” 容易 写错或方法错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比大小:
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或“=” 连接。如果两个数相等,就用“=”连接;如果两 个数不相等,就用“>”或“<”连接
3>2
大于号
读作:3大于2
有1只小猴,就有1根香蕉,第3只小猴没有香蕉,3只小 猴,2根香蕉,小猴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多,我们就说3 大于2,这个符号叫大于号。
3< 4
小于号
读作:3小于4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梨,小猴没有了,还多1个梨,3只小猴, 4个梨,小猴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我们就说3小于4,这个符 号叫小于号。
2. “>”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都对着大数。 (2)不同点: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数一数,比一比。
2
1
2>1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2
5
2<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描一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3 1 ~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 比大小
RJ 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写一写。
比一比,谁写得最好。



问题: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这 些水果够分吗?
操作:摆一摆,把想法表示出来。
3= 3
等号 读作:3等于3 有1只小猴,就有1个桃,有3只小猴也有3个桃, 小猴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 ,这个 符号叫等号。
2. “>”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开口都对着大数。 (2)不同点:大于号开口向左,小于号开口向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