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拉动经济的增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方向的研究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大关,达到了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为社会主题的时代,开始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城镇化的历史性变化使许多学者对此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尤其是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城镇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那么,城镇化究竟是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还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呢?大概有两大观点:1、城镇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2、城镇化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一、城镇化拉动经济的增长

我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人均GDP从1978年的379元上升到2013年的41775元,2013年是1978年的110倍。在此期间,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中国成为世界上城镇人口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之一,沿海地区成为中国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人口大省和人均耕地水平较低的地区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迁出地。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这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劳动力。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之一。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在“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贡献为三个百分点左右。那么,究竟城镇化是如何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的?

1.普遍提高社会生产率

城市人口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有50%以上已经集中在二、三产业,而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一产业,由第一产业大规模地转到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二、三产业,这说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质的飞跃。社会生产率提高,当然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2.城镇化进程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农村人口减少,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收入。土地要向种田高手集中,一个人承包几百亩,发展规模经营,机械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我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和拥有其他生产资料较少,不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操作,目前农业生产多数以家庭单位,生产率低。下图是我国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情况。

由以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提高农业生产率,规模化经营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途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需要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发现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必然会让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土地不仅是农户的收入来源,也是他们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稳定的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后,他们才有可能退出农业。所以,只有当城镇化顺利推进后,才能使农民安全的离开土地,土地才可能自由流动,从而使土地向部分种植能收集中,留在农村的农民生产资料增加,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有限的土地上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没有多少社会分工,生产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农业产业化,并建立相应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这样可以解决分散的、信息缺乏的、能力有限的千千万万小农生产,从而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受益。

3.城镇化促进国内市场延伸,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我国城镇化促进了需求的增长,一种是外延式的增长,一种是内涵式的增长。外延式增长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消费数量上升,对产品的需求必然增加。这种需求的增长导致市场扩展从而影响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但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没有多少影响。内涵式的增长则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对产品的需求增加,这是社会经济增长进步的表现。由于工业企业在城镇集中,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各企业间的协作,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产生了经济的集聚效益;商业企业在城镇集聚,有利于商品信息的交流和商品交换的夸大,降低了流通费用,增加商业利润。城镇人口的增多,对住房需求以及相关需求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住房需求又将派生出对住房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人口增多,对公共基础设施的

需求也将会增长。城市人口大规模增加,将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服务业、各种市政设施产生需求,其总规模与住房需求相当。

4.收入提高,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进城务工者,农产品种植者,收入提高,会扩大消费,来拉动积极地曾长。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许多专家怀疑,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接近尾声,从这方面来讲,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对经济增速来说是有意义的。一方面,从需求的角度,消费成为支撑高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发达国家,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中间力量。尤其是像日本和韩国这样的出口导向的国家,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则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

城镇化会拉动经济的增长,当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城镇化不能拉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城镇化为什么又不能拉动经济的增长呢?

二、城市化不能带动经济的增长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

统计途径上采取常住人口,大部分的乡-城流动人口计入之列,这部分人口一到春节就回家了,因为亲人还在农村,不想发达国家那样,劳动力在城市,家属也在城市,并且我国进城务工者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并没有享受到市民待遇特别是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半拉子城镇化”。所谓的半拉子城镇化,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那么就可能造成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符合的情况。从历史经验来看,城市化率与经济的发达程度不相匹配时,往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像挪威、荷兰、日本等高收入国家具有较高的城市化率,同样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国家也具有非常高的城市化率。其中委内瑞拉的城市化率高达94%,相较于同样是城镇化率超过90%的日本,其人均国民收入却仅仅是后者的1/4。城镇化具有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财富的集聚效应,同时也矛盾的积累效应和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当后者大于前者时,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困境,拉美地区尤为典范。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并不是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率也不断提高,但并不能证明城市化是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原因,而城市化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根据有关研究,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才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