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识别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胎盘早剥的识别及处理

一、胎盘早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血管病变

2、机械性因素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腹部直接触地等)、行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盘早剥。此外,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儿娩出过快或羊水过多于破膜时羊水流

出过快,使子宫内压骤然降低,子宫突然收缩,也可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二、胎盘早剥早期症状有哪些?

1.轻型,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若发生于分娩期则产程进展较快。

腹部检查:子宫软,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若出血量多则胎心率可有改变,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局部(胎盘早剥处)压痛。

产后检查胎盘,可见胎盘母体面上有凝血块及压迹。有时症状与体征均不明显,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才发现胎盘早剥。

2.重型,以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

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

腹部检查:触诊子宫如板状有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最明显。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而子宫压痛多不明显。子宫比妊娠周数大,且随胎盘后血肿的不断增大,宫底随之升高,压痛也更明显。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间歇期不能很好放松,因此胎位触不清楚。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胎儿多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胎心多已消失。

三、胎盘早剥的治疗

1.纠正休克;

2.及时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

(2)剖宫产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轻型胎盘早剥,但有胎窘征象,需抢救胎儿者;重型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产妇病情恶化,处于危险之中又不能立即分娩者。

3.防止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1)输新鲜血;

(2)输纤维蛋白原;

(3)输新鲜血浆;

(4)肝素;

(5)抗纤溶剂。

5.预防肾功能衰竭。

四、胎盘早剥应该如何护理?

1.维持正常的血容量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面色、阴道出血、腹痛的情况,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液体输入。禁止肛查,慎作阴道检查,以防再次的大出血。

2.缓解缺氧观察宫缩和胎儿,防止胎儿缺氧,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给予间断或连续性吸氧,从而改善胎盘血液供应情况。定时的测量宫高和腹围,宫体压痛的范围和程度,密观胎心、胎动,若发现子宫板状并有压痛,胎心音胎位不清,提示病情严重应立即处理。

3.治疗配合护理协助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

(1)经阴道分娩者应先行人工破膜,缓慢流出羊水,缩减子宫的容积,并用腹带包裹腹部,压迫局部使胎盘不再继续剥离,也能促进子宫收缩,加速产程,产程中继续监测血压、脉搏、宫底的高度、压痛,阴道出血和胎心音。

(2)估计在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或产程无进展,胎儿有宫内窘迫者,宜迅速行剖宫产,并及时抢救。

(3)分娩后注意观察凝血功能障碍及产后大出血的并发症产生,尤其注意全身出血倾向、阴道出血及血液不凝的现

象,并配合做好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测定。

(4)子宫—胎盘卒中者,经治疗无效者,应做好子宫全切除手术准备工作。

4.预防感染、心理护理。

五、胎盘早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妊娠晚期出血,除胎盘早剥外,尚有前臵胎盘、子宫破裂及宫颈病变出血等,应加以鉴别,尤其应与前臵胎盘及子宫破裂进行鉴别。

1、前臵胎盘轻型胎盘早剥,也可为无痛性阴道出血,体征不明显,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胎盘下缘,即可确诊。

2、先兆子宫破裂往往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强烈宫缩、下腹疼痛拒按、烦躁不安、少量阴道流血、有胎儿窘迫征象等。以上临床表现与重型胎盘早剥较难区别。但先兆子宫破裂多有头盆不称、分娩梗阻或剖宫产史,检查可发现子宫病理缩复环,导尿有肉眼血尿等,而胎盘早剥常是重度妊高症患者,检查子宫呈板样硬。

六、胎盘早剥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DIC与凝血功能障碍

2、产后出血

3.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