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课
一、课时1课时
二、课堂教学思路
通过学习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使学生明白是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课中立足于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中西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主找到后印象主义与西方现代派美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三、课型欣赏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以形写神”特点,西方传统人物造型的“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
通过学习理解中西人物化造型手法得异与同,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地了解与热爱,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
1、对中国人物画造型崇尚“以形写神”特点的理解;代西方人物画造型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特点的理解。
2、“神似”固然终于“形似”,但“神”离不开“形”,画面之行时艺术形象之神的载体。
3、西方人物造型关于中国人物画造型观的不同处,是西方人物形象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美”。
六、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传神”,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之间的异与同。
七、教学用具
1、媒体设备
学情分析
中国的美术人物绘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
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以其生动的神韵蜚声国内外,是世界文明中一颗闪光的明珠。
传统中国美术人物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所有美术作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中国美术人物绘画,其创新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诸多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通过学习中西美术人物的不同造型特点,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两个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找到中西美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工艺美术品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理解中西美术手法得异与同,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效果分析
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用品,精心选取典型的的范例作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如,引导、提问、设问,讨论、学生轮流板书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学习中、西美术人物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中、西美术人物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找到中西美术人物特点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使学生通过对中、西美术人物的特点的了解,深化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含义的认识。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和审美理想在美术中的体现。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理解中、西美术手法的异与同,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以形写神”特点,西方传统人物造型的“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
比较中西古典人物画的不同之处
1、中国绘画:画人物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使用线条、简练、概括。
西方绘画:西方人物形象是在真实基础上追求“理想美”。
描绘体积、光影、写实、再现
2、任何美术形象的造型创造都是客观形象与主观表现的结合,只是一些画家使用了相对客观写实的手法,另一些画家更注重追求主观表现性艺术效果。
评测练习
一、分组讨论
中国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西方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从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
讨论结果:学生分组板书。
二、巩固与练习:教师引导比较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的不同之处
中、西美术比较
1、中国绘画:画人物求神似,神似重于形似;使用线条、简练、概括。
2、西方绘画:西方人物形象是在真实基础上追求“理想美”。
描绘体积、光影、写实、再现
3、任何美术形象的造型创造都是客观形象与主观表现的结合,只是一些画家使用了相对客观写实的手法,另一些画家更注重追求主观表现性艺术效果
三、作业布置
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造型的“传神”?
2、怎样理解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
课后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努力利用课内和开拓课外资源,选取典型范例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鉴赏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本课,努力挖掘学生所关注的、熟悉的美术作品,选取了典型性、有针对性、有感染力、有较强说服力的作品,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一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理解中西美术手法的异与同,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作品,这样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感受也比较深刻。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活动引领教学。
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学生只有在亲身实践、体会和感悟中去学习,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确道理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受到启发。
本课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与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如在导入环节中展示的不同环境的图片,尤其是从中西美术人物不同特点的变化,以及中国美术人物绘画从传统到现代不断发展演变,中间穿插视频,鲜明的对比,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强大的震撼力,深深触动了学生,使学生获得印象深刻的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思维体验获得深刻的理性思考。
精彩的课堂一定是以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载体贯穿其中。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活动引领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讨论、交流、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提问,分组讨论、板书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尤其是小辩论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辩论中提高认识、激发思维、张扬个性!成长访谈环节是本课的拓展延伸,通过学生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反思,能更好的认识到顺境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珍惜,健康成长,较好的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好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因此本课中巧妙设计了科学合理、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能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设计中国美术人物的特征和西方美术人物的不同处和相同处。
那关键在于什么的问题,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追求的艺术目标不同。
学会辩证地看待中西美术人物不同特征,深化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含义的认识。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明传统和审美理想在美术中的体现。
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品的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理解中西美术手法的异与同,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
所以课堂上我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活动作出及时的评价,给予学生适当地肯定和鼓励;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把课堂看作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沟通。
因此要和学生一起融入课堂,用自己良好丰富的情感去感染、触动学生,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课堂也就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2.精彩的课堂缘于“动态”,缘于“生成”。
这样的课堂才能对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生成越来越多的“引领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从而就能更有效地去实施动态生成性教学,使课堂成为孩子自由翱翔的天空。
3.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尽可能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各种课堂活动,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课标分析
《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特点》是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课。
主要是学习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的不同特点, 使学生理解中、西绘画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了解中、西人物绘画的的经典作品,体会中、西人物美术的不同魅力,形成对世界艺术文明的珍惜与热爱。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欣赏中西美术人物作品的能力,通过领悟中西方不同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绘画中的体现,能分析鉴赏中西方美术人物作品的不同特点。
过程与方法:利用自主学习、问答、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把知识内化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西美术人物造型特点的认识,体会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对中国人物画造型崇尚“以形写神”特点的理解;对西方人物画造型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特点的理解。
“神似”固然重于“形似”,但“神”离不开“形”,画面之行时艺术形象之神的载体。
西方人物造型关于中国人物画造型观的不同处,是西方人物形象在“真实”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美”。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传神”,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之间的异与同。
难点解决措施:
本课的难点是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传神”,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
这部分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解决。
以《击鼓说唱俑》和《蒙娜丽莎》来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