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陇东道情皮影的前世今生摘要:陇东皮影艺术是陇源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有浓郁的地方民间特色。
陇东地区的皮影戏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源于道教的环县道情皮影更是名传国内外,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
陇东庆阳的皮影制作工艺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造型特点,显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装饰风格。
关键词:陇东道情皮影甘肃环县文化环县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流行于甘肃东部的庆阳环县及其周边地区。
当地人称之为皮影戏“小戏”,本地人将由人装扮演唱的秦腔称为“大戏”,将用影人表演的道情皮影戏称为戏等,是现存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环县道情皮影戏也逐渐进入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使得环县道情皮影戏得到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
本文对陇东道情皮影的历史发展进行综述。
一、前世——历史渊源陇东道情是从道观中的道教音乐演变而来,故考察陇东道情的由来,当从道教开始述说。
道教是从原始巫教中脱胎出来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将夏商周以来的巫史文化、神仙方术、民俗信仰、神话传说综合起来,吸收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等诸学派之所长,形成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和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其中,音乐成为表达宗教信仰,宣传教理、教义的重要手段。
道情渊源于古代道观音乐,它原是道士传经布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后来发展成为抒情、叙事的民间说唱。
它是在道教宣传教理教义的活动中自然产生的。
元代燕南芝庵指出“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
”明代朱权说“道家所唱者,……慨感古今,有乐道徜徉之情,故曰道情。
”可见道情是道教世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道教是道情产生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新编《环县志》在“环县道情皮影戏”一节中说:“环县道情源于渔鼓道情,约于清初传入本县。
清末至民国时,经民间艺人长期艺术实践,使其不断发展提高,自成一家,形成了今日之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道情剧种。
”为什么称作“渔鼓道情”呢?因为渔鼓和简板为道情象征性乐器。
美育视角下鉴赏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美育视角下鉴赏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和重要仪式中都能够见证它
的存在。
从美育视角来看,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传统文化。
很多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弥补现代文化中不足的部分。
听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可以让人们抚今追昔,不忘初心,进而更加的珍惜传统文化,让我们努力把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延续不止。
其次,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提升传统节日的气氛。
民族民间音乐伴随着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热闹的场面添加一抹浓浓的民族特色,提高家庭聚会活动的氛围,让传统节日更加的精彩。
最后,民族民间音乐可以传承文化的智慧。
民族民间音乐是充满了精深文化内涵的作品,
可以让人们去体会文化的深刻,分析文化的精髓。
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体会到文化的渊源
和活跃,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音乐在美育视角上有其重要意义,无论24节气,还是重要仪式,都
不会有完整恰当的气氛,没有民族民间音乐,它们就都缺失不足。
我们都有责任去维护保护民族民间音乐,让它久久流传,弥补现代文化的空缺,不断进步社会的美育。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美学鉴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旋律和节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音乐的审美特点、文化融合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鉴赏与文化内涵。
一、音乐的审美特点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达情感。
它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如忧愁、喜悦、思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
它运用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色,使音乐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旋律的变化。
它以其独特的旋律构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旋律风格,如南音、北音等。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节奏的变化。
它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展现了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二、文化融合的美学鉴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族音乐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得以融合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等。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古代文学的精华。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和散文被融入到音乐中,形成了音乐作品的文学性,使音乐更具诗意和意境。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哲学思想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等,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使音乐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元素。
民间艺术中的歌曲、舞蹈等元素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三、艺术表达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音乐通过艺术表达,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体现在音乐中,如山水画的意境被融入到音乐中,使音乐具有了自然的韵律和美感。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苗晓力(软件学院学号1330200232)摘要: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歌舞这种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文化越来越繁荣。
中国传统音乐是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情感、意志的抒发。
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作品,现在已经成为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精品;经典;流行;民族;很幸运可以选到展演导聆这门艺术类精品课程,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想要更过的了解音乐能带给我们的感受。
接下来我谈谈我对中国传统乐器和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
一、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
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优秀曲目很多,传统的琴曲风格多样,富于草原特色,曲调委婉,多是描绘自然风光或对马的歌唱。
如《朱色烈》、《凉爽的杭盖》、《四季》、《牧马人之歌》《鄂尔多斯的春天》、《万马奔腾》、《欢乐的草原》、《牧马人》、《鄂尔多斯高原》等。
比如,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先生作曲的一首演奏技巧复杂的马头琴独奏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级计算机本科1班姓名: 吴芳敏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
以五声音阶为主。
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2)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3浅谈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深远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具有强大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在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不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
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审美体验,被其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吸引,从而不断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例如:歌曲《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于1938年,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采用带再现变化的复三部曲式,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全曲采用激昂的旋律,表达出无数革命人向往并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与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延安精神。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学习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的精神,从而坚定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培养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民族音乐的学习对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这首乐曲表现了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弹尽粮绝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涵盖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顽强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
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音乐不仅抽象,而且转瞬即逝,没有画的直观,也无文学作品的具体。
所以,在鉴赏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的把握以及方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其精髓所在。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方法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其根源可追溯到四千年多前的原始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歌舞这种表现形式;到了商周时代,随着时间的沉淀,音乐文化已经较为发达;在后续的中国历史上,音乐文化繁荣昌盛之局面更是屡见不鲜。
中国民族音乐,是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结晶,还是中华民族情感、意志、力量以及追求的艺术抒发。
中国民族音乐经历了千年的沉淀,积累了人民的无穷艺术智慧与创造才能,不仅拥有鲜明的本土性和民族性,还拥有优秀的传承性以及世界性。
所以,有必要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进行充分的发掘、鉴赏。
当然,在鉴赏的过程中,要注意重点的把握以及方法的运用,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一、创作背景的了解以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为例。
《二泉映月》的作者华彦钧是一位盲人艺术家。
他自幼丧母,30岁时便因病致盲。
在动乱的社会中,他生活无着,十分窘迫,最终流落街头,遍尝了人世间的艰难困苦,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流浪卖艺生涯。
但是华彦钧并没有被艰难的生活所击败,反而愈加好学,不断从其他艺人那里学习民间音乐,并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从民间艺人中脱颖而出,创作了诸如《二泉映月》在内的传世佳作。
《二泉映月》是作者在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涯中,反复演奏、多次琢磨、不断加工而创作完成的,与其说是音乐作品,还不如说是作者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
深情辗转的旋律,有悲怨,有伤感,时而沉闷压抑,时而激昂奋进,将作者心中的酸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如果不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无法了解其精髓。
二、旋律的鉴赏毫无疑问,对于民族音乐而言,旋律最能表现民族特性,是各种民族音乐最为显著的特征。
旋律植根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气质、生产模式以及生活习惯综合作用的结果,最能够表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情感走向。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800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民间音乐是指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以口头传承为主的音乐形式,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哪些种类。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唐卡舞、壮族的锣鼓舞等等。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们来谈谈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首先是地域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其次是群众性,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最后是多样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种民族民间音乐——京剧。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被誉为“中华戏曲之花”。
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唱腔、身段、化妆等手段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除了京剧之外,我还喜欢听一些其他的民族民间音乐,比如说二泉映月、梁祝等等。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节奏,还能让人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最后,我想说的是,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传承它们。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来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吧!。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鉴赏,并讨论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云南民间音乐富有异域风情,表现出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点,而西北民间音乐则保留了丝路交往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融合了汉人音乐的元素。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接受和传播能力。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情感,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就展现了川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剧情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四川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艺术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比如,木兰歌歌颂了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茉莉花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社会进步,它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其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民族音乐鉴赏之《梁祝化蝶》赏析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轮回,时至今日,淀积着的民族文化无不饱含风霜雪雨,在沧桑中透漏着荡气回肠和令人震撼的东西,而民族音乐则是这些令人震撼的东西当中的一种。
民族音乐,主要指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传唱的风格通俗、曲风简单,便于民间众人理解的歌曲。
音乐从来都是用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从音乐中体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音乐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良策。
民族音乐在陶冶情操之上则更是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对于《梁祝化蝶》这首古筝曲子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梁祝化蝶》这首曲子是中国传统曲子之一,它由古筝演奏,故而其音调具有古筝特有的清新、柔和,全曲大约4分半,题材是梁祝故事中祝英台最后扑进梁山伯的坟墓之中,化蝶于梁山伯双宿双飞的情节。
曲子开始时以低音渲染气氛,烘托出了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主要以悲伤为主,而中间部分则是高低音结合,体现出来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诉的悲伤感情以及对自己即将嫁于他人的无奈,而之后音调再次急变,表示出故事情节再次发生变化,梁山伯坟墓突然破裂开,梁山伯魂魄出现在他坟墓之上,似乎在呼唤祝英台,曲子结尾音调悲凉而又平和,声音逐渐降低,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而去,且渐渐地远离我们,也远离了这个让人无奈的世界。
全曲以一种轻柔而又悲凉的音调叙述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梁祝感情故事的悲伤与无奈。
梁祝故事原文如下: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但是祝英台不甘心女子不能进入学堂学习,于是她女扮男装混入学堂进行学习。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进入学堂后,祝英台遇见了梁山伯,并且成为了知己,整天呆在一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梁祝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然而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知道他们在一起学习的三年时间过去,梁山伯去祝英台家里拜访时才发现祝英台的秘密,而此时梁山伯心理已早已烙下了祝英台的影子。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民族音乐鉴赏论文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民族音乐鉴赏论文关于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以“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视角,探讨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认为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以注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使其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民族环境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V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V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文化、历史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音乐形式。
包括中国各大民族的音乐形式,如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
它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式1. 听前准备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演奏的特色。
因此,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相关的音乐资料、历史文化书籍,做好必要的了解准备。
2. 音乐鉴赏的主要要素在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旋律:旋律是中国民间音乐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诉说情感的关键。
民族音乐旋律的特征在于其独特的感性和色彩,具有浓墨重彩的思想性、感情性、审美性。
(2)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础,通过声音和节奏的交织来传递各种情感。
中国民间音乐节奏清晰分明,节奏变化相对简单,节拍清晰明朗,节奏感鲜明。
(3)乐器:中国民间音乐充满了大量的原创乐器。
从丝绸、竹子、骨头,到牛皮、石头、金属,乐器素材广泛,独特的乐器演奏技巧和声音效果,可以完美地表现旋律和节奏。
(4)表演:民族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真实的、民间的音乐表现。
经过演奏者的传承和演绎,传统的民间音乐表演风格成为民间音乐的一部分。
3. 鉴赏思路鉴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它的文化背景和形式。
在听音乐时,应多次反复听同一首曲子,例如,先关注曲子的好听与否,再观察其中具体的构成因素,如旋律、节奏、乐器。
此外,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通过放慢音乐的节奏或配合展示画面或物品等方式来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感与美感。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无处不在,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音乐乃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会欣赏音乐便的重要性,只有懂得欣赏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那份神秘、微妙,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这学期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我主要有以下五点的认识:一、对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认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还有就是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很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以独特的精神内涵与流动特性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部类,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中包括绘画的气运及诗歌的意韵,在中国古代,音乐是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诗和画了。
中国人常用“诗情画意”一词来表达美的境界,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民族音乐注重情趣和意境,强调“善”与“美”的结合,向善中求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说抽象的文字可以表达抽象的情趣。
诗词是用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动人的意境,而绘画则是用图画来描绘美丽的图景。
中国绘画中有“工笔”、“写意”两大类,工笔画细致入微、精雕细刻,追求的是“形似”;写意画是用笔放纵、造型概括,追求“神似”。
而“传神”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追求。
正是受这种意境的影响,中国音乐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的综合体。
它所映现的也正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中国民歌鉴赏800字
中国民歌鉴赏800字中国民歌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它是中国古老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中国大地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歌,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中国民歌的鉴赏。
一、中国民歌的定义中国民歌是中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劳动、情感等方面创作的歌曲。
它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是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进步、传递情感、唤起共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民歌的分类中国民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照地域分,可以分为东南沿海、西南山区、北方平原、西北高原等四大地域类型。
按照内容分,可以分为民间工艺歌、民间爱情歌、民间婚姻歌、民间劳动歌、民间节日歌、民间祭祀歌、民间战争歌、民间英雄歌等多种类型。
按照形式分,可以分为古老的散曲、新落成的歌曲、吟诗歌、断章等。
三、中国民歌的特点1. 多样性中国民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非常丰富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主题、乐器、演唱方式等方面。
2. 民间性中国民歌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民生活、传递了人民情感、记录了人民历史。
它不是高雅艺术,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3. 日常性中国民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歌曲,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真实记录。
因此,它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4. 艺术性中国民歌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性的音乐形式。
它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而且演唱技巧也非常高超。
四、中国民歌的鉴赏1. 歌词中国民歌的歌词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民歌的主题、情感以及创作背景等。
因此,在鉴赏民歌时,需要重点关注歌词的意义和情感。
2. 乐曲乐曲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鉴赏要素。
中国民歌的乐曲有着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旋律,通过乐曲,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歌的情感。
音乐鉴赏论文
学生姓名:任 x 杰 学号:2009xxxxxxx摘要:《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阿炳(本名华彦钧 1893—1950)创作的一首流传很广、 艺术造诣深厚、 民族风格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由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和极其美妙的旋律 , 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已被国际乐坛公认为 世界不朽的十大名曲之一。
《二泉映月》曲调纯朴健康 , 音乐形象典型深刻 , 乐曲 以阿炳故乡无锡惠泉山 "天下第二泉 "的月夜为背景 , 抒发了在旧社会痛苦生活煎 熬中阿炳满腔悲愤之情。
寄托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体现了阿炳坚强 不屈的精神 , 具有很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二泉映月;阿炳;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是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一首流传很广、 艺术造诣深厚、 民族风格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由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极其美妙的旋律 , 在世界音 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已被国际乐坛公认为世界不朽的十大名曲之一。
《二泉 映月》曲调纯朴健康,音乐形象良好,是一首感情浓厚,不可多得的经典名曲。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 作品 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 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 显示了中国二胡 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奖”。
、《二泉映月》作曲者的背景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 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
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
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 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 从此流落街头, 靠卖艺糊口。
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 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
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 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
在音乐艺术 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 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 创作上也有所建树。
【精品】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欣赏论文
【关键字】精品浅谈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与情感传播姓名:钟彩霞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5级2班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休息人民在生活和休息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休息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休息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
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
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休息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
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他们还借山歌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
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
”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民谣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中国民谣概述: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
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
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
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
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著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
"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
《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2、民谣的界定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
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
言无乐而空歌。
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
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
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
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
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
主要存在于《左传》、《史记》,及《汉书》到《清史稿》中的历代《五行志》中(2)生活民谣,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创作的有关经济生活,婚姻家庭,祭祀宗教以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的民谣。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赏析八篇关键词:审美心理;情感体验;天人合一;音乐品位;心灵境界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处于“百家争鸣”境况之中的古代艺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成熟期。
以《诗经》为代表的春秋时期的音乐,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趋向,展示着决定民族艺术的民族审美心理世界。
一、民族审美心理流变的历程在音乐领域美学所涉及的问题是音乐的价值问题。
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部体系完备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进而,乐律理论方面的“三分损益法”问世,加之孔子所编纂的歌辞集《诗经》,标志着古代音乐艺术从自发走向了自觉阶段,为此后中国的音乐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石和创作的物质借鉴。
中国近现代学界趋向一致地认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真正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
”它为华夏艺术的民族化,即民族审美心理的对象化,其中包括欣赏的习惯、口味、评价的标准等勾勒了草蛇灰线。
《诗经》中,以“风”为纲目的庶民百姓音乐,流丽婉转,多繁音促节,直率地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朴实美。
以“雅”为纲目的奴隶主阶级享用的音乐,其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
其乐舞阵容浩大,乐器穿透力强劲,给人以崇高、壮丽、恬静美的感受,显示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吕氏春秋》)的统治者心目中的社会现实。
以“颂”为纲目的宗庙祭祀的乐舞,节奏沉郁,声调悠长,彰显了远古图腾崇拜的遗风和神秘的宗教象征美的特征。
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既是儒化音乐的确立期,也是俗化音乐的滥觞期。
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人中国,宫廷乐舞除继承“颂”的传统外,又融入了佛教音乐的色彩,社会整体的审美趣味,则向“天人合一”的方向倾斜。
以乐琴、相和声、商清乐为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寄情山水,或状物寓意,显示出人l生和自然的和谐美。
隋唐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社会审美心理要求音乐革新的呼声日高,音乐艺术顺应时代做出了反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
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
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
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
(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
(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
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戏曲音乐戏曲是一种综有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器乐两种万分。中国传统戏曲约360多个剧种,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十分复杂。
戏曲音乐包括唱腔(声乐)和器乐部分戏曲唱腔的特点:抒情性、叙述性、戏剧性。戏曲唱腔的来源:一是民间歌舞音乐发展而来,二是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戏曲唱腔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与曲艺音乐的曲牌体来源相近;板腔体是在一对上下句结构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板式变化,以梆子、皮黄为代表而发展起来。器乐的特点:大多处于伴奏、陪衬和较次要的地位,一般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用于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器乐的独奏大多在开场(闹场)、过场、终场或某些大段表演中;此外器乐还有一个功能,用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的歌舞音乐。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后又有化妆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三者的特点: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舞,除扭秧歌外,常伴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常见有:地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讴歌和对苦难生活的倾述。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其中纯朴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鲜活,真挚感人。
说唱音乐一般分为八类: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也有分为两大类:牌子曲类与鼓书类,即唱曲子与说书两大类。牌子曲类说唱音乐:唱腔由“曲牌”构成的说唱音乐曲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韵文部分都标有曲牌名称。历史上,宋代的鼓子词、金元的诸宫调、明清的各种莲花落、牌子曲和部分道情都属此类。现有的牌子曲类有两种,一是以宋元的词调、南北曲和明清俗曲为唱腔发展至今的,有河南大调曲子、兰州鼓子、单弦牌子曲、青海赋子、陕西关中曲子、湖南常德丝弦、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四川清音、湖北渔鼓、广西文场等。
器乐与乐种独奏音乐的主要类别与特征:目前对乐器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根据乐器发音的特性划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电鸣乐器五大类;二是根据演奏方法分为吹奏乐器、擦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四类。乐种概述:我国传统乐种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很广,类别繁多。一般分为五个: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
戏曲音乐戏曲是一种综有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音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器乐两种万分。中国传统戏曲约360多个剧种,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十分复杂。
戏曲音乐包括唱腔(声乐)和器乐部分戏曲唱腔的特点:抒情性、叙述性、戏剧性。戏曲唱腔的来源:一是民间歌舞音乐发展而来,二是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戏曲唱腔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与曲艺音乐的曲牌体来源相近;板腔体是在一对上下句结构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板式变化,以梆子、皮黄为代表而发展起来。器乐的特点:大多处于伴奏、陪衬和较次要的地位,一般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用于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器乐的独奏大多在开场(闹场)、过场、终场或某些大段表演中;此外器乐还有一个功能,用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山歌的种类: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大类。
山歌在我们祖国分布的非常广泛,有四川山歌,云南山歌,湖北山歌等等。山歌的艺术特征:坦率、直露的表现手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自由、悠长的节奏和节拍高亢的曲调,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小调歌曲小调又称小令、俚曲、俗曲、小曲等,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音乐曲折而细致。特点:音乐表现特点:表达的途径较曲折,或寓意于叙述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表现方法较细腻,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音乐形式特点: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活多变;旋律线较曲折、流利;乐段的结构形式变化较多;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的运用都较丰富。小调的种类:小调可以分为吟唱调、歌谣曲和时调三种。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规整均衡的节奏与节拍;曲折多样的旋法。
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韵散间用,叙事与代言相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与民歌的不同处与戏曲音乐的不同处:表现方法(演戏是现身中的说法,而弹词是说法中的现身);唱腔方面。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 达
学号:1017220201
院系:建筑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劳动号子号子又称为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号子的功用:一方面,起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号子的音乐表现的限制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唱者就有较大的余力去发挥号子的艺术表现。号子的演唱形式,最常见的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的劳动的指挥者。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现在流行音乐很流行,很多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并不知道我们自己的民族还有很多动听的民族歌曲。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美的意识的产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的歌舞音乐。秧歌: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后又有化妆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三者的特点: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舞,除扭秧歌外,常伴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常见有:地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
南方的歌舞音乐。采茶:主要流行在江西、浙江、闽西、粤北等地的民间歌舞。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渐形成歌舞形式,称为“茶灯”,近二三百年来发展为戏曲形式,一般为“二小戏”(小生、小旦)和“三小戏”(多一小丑),剧情简单,以歌舞为主。
基本特点:曲调丰富、大多保持原民歌特色,生动活泼。江西采茶戏最多,此外湖北的黄梅采茶戏、广东的粤北采茶戏、广西的采调等,都各具特色。花鼓:流行在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各地的民间歌舞,近百年来发展成地方戏曲形式。起源于民间小调、渔鼓、高跷等,因其最初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名。其演出形式、艺术风格与采茶戏、花灯戏相似。代表性种类: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四川花鼓戏等。代表作品有:《洗菜心》、《阳雀》、《铜钱歌》。
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起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等作用,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有关。如东北的《哈腰挂》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学唱《黄河打硪号子》;《打夯歌》农事号子:一般在农事劳动中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如《舂米号子》船渔号子:其所伴随的劳动有水运、打渔、船务等。如《黄河船夫曲》、《川江船工号子》号子的艺术特征:1、表现方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2、节奏的律动性;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领与和相结合的歌唱方式:交替呼应式;重叠式;综合式。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