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中人格美

合集下载

从美学视角下诠释现代竞技体育悲剧

从美学视角下诠释现代竞技体育悲剧

从美学视角下诠释现代竞技体育悲剧作者:张俊龙都玉华李健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摘要:面对竞技体育的悲剧事件,剖析竞技体育悲剧的对象及其精神本质,阐释竞技体育悲剧美是一种催人奋进之美、积极之美的美学理念,发掘悲剧人物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与挫折和失败对抗的不懈精神带给我们的非凡意义。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悲剧美学意义体育悲剧美是体育美的基本范畴之一,而体育悲剧美又蕴涵着崇高的精神美——意志品质美。

在残酷的体育竞赛场上,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其实,失败的悲剧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它能使更多的人真正的认识到体育悲剧的精神美在于它背后所反映着的人生真谛: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一、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对象美学悲剧性是一个严肃的领域,悲剧中的“悲”应该具有特定的深刻的社会内容,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人物,并不是指所有失败者。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了一个关于悲剧的著名论断:“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竞技体育悲剧的关键——精神美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美蕴涵着崇高的精神美,精神美也就是意志品质美。

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战术、智慧和体力的角逐,而且也是精神、意志、思想和作风的较量。

竞技体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在不断塑造着胜利者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大量的悲剧人物。

正是那些在悲剧中不断奋斗、超越自我豪情壮志的运动员的现实行动中,毫无保留的转化生命的搏击,以最勇敢的行为最高尚的灵魂袒露出人生价值的真谛。

竞技者唯有在遭遇挫折和惨败时,才会显露他们内心的世界,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说,体育悲剧能够更直接、更显著地塑造人格美。

体育悲剧是在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中诞生和发展的,它是体育运动的最高精神境界。

其美学意义在于它激发人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以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形容人格美的句子

形容人格美的句子

形容人格美的句子
1. 他的人格美让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感到温暖,仿佛阳光洒落在身上一般。

2. 她的人格美不仅体现在她的美丽外表,更体现在她真诚善良的内心。

3. 他的人格美是种坚强的力量,让他能够克服所有困难,迎接生活的挑战。

4. 她的人格美如一朵花儿绽放在春日的阳光下,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芳香。

5. 他的人格美源于他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高度尊重和关怀。

6. 她的人格美是一种汇聚了智慧和善良的灵性力量,能够温暖世界上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

7. 他的人格美给人一种安心感,让人感到仿佛置身在沐浴在太阳光下的青草原上。

8. 她的人格美如一汪清澈明亮的小溪,在旁人眼中,顷刻间就能感受到她的纯净和善良。

9. 他的人格美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吸引着人们不断接近他的内心世界。

10. 她的人格美如同一束迷人的阳光,能够照亮他人的生活,带来生的勇气和动力。

结合人物实际,谈谈人格美

结合人物实际,谈谈人格美

结合人物实际,谈谈人格美语文中的人格美同学们,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经久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向来就不缺乏人格美。

如花木兰的忠孝英勇,阿凡提的聪明机智,贝多芬的执着顽强,汤姆·索亚的正义勇敢等,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的鲜明性格,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让人领悟人格的魅力,使人得到人格的审美愉悦。

语文中的人格美也有多种类型。

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应紧扣住文学类课文的语言内容,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以发现人物形象的人格美,真正欣赏到语言艺术之美。

同时,通过对人物人格美的鉴赏,不断发育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艺术修养。

这里介绍两种风格的人格美。

一是寄情山水的人格美。

例如,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体裁非常独特,脍炙人口。

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景中托意,借景寓情,展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同时也倾注了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吟唱出既清丽又凄幽的情调,堪称山水人格化的典范之作。

永州山水之美就是作者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相忘,和谐精彩。

《永州八记》的创作背景有其特殊性。

柳宗元青年时代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逐步成为文坛领袖、政坛新锐。

其后数年,柳宗元又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坚分子,励志革新,作风凌厉,积极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抱负。

顺宗驾崩,革新失败,革新派人士遭遇贬谪。

柳宗元先贬邵州刺史,后贬永州司马。

同时被贬的包括刘禹锡等八人,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州位于今湖南零陵,在唐代还是一个僻远荒凉的地区。

“永州司马”只是安置贬谪官员的一种闲职。

柳宗元,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身处恶劣环境,怀才不遇,心情郁闷可想而知。

永州十年,是他生平困厄、心情孤寂的十年。

十年穷蹙,彰显了一代文豪的大家风范,郁郁才思得以激发,立言为文,悲恻动人。

《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段太尉逸事状》……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等,这些取得光辉杰出成就的汗青之作,几乎全部源于“永州时期”。

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蕴

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蕴

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蕴作者:曹轶婷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6期悲剧,素来被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然而,很多人却认为,中国是没有悲剧的。

因为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故事,大都倾向于大团圆结局,就算是《梁祝》这种男女主人公都死去的故事,也要最后再加上一个化蝶双飞的结局。

确实,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追求和谐与善恶有报的观念,使得中国没有出现像西方那样彻头彻尾的惨烈悲剧。

但是,笔者认为,《赵氏孤儿》这部作品却有着很深的悲剧意蕴。

它与中国其他或以大团圆或以小美满为结局的作品相比,有着更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那么什么是悲剧意蕴呢?朱光潜曾谈到:“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1]笔者觉得,如果一部作品只是单纯地表达对悲哀人生深切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悲悯情怀,面对劫难却逆来顺受或麻木不仁,而没有对苦难和不幸加以抗争的话,那这部作品毫无悲剧意蕴可言。

而唯有在面对悲哀的人生的进行顽强的反抗,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力求改变这种看似宿命的结局,在面临无数倍大于自己的强力时展现出蹈死不顾的抗争精神,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这才是真正的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而《赵氏孤儿》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以及剧中主要人物如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所展现出的人物形象都符合这一含义,而且与其他作品的悲剧性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般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大多都具有这些特点:首先,结局一定是大团圆的。

比如《窦娥冤》里的窦天章为女儿平冤昭雪,《梁祝》里的双方都化蝶而去,虽然主角均已死去,但作者还是会以另一种形式让主角有个好结局,满足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和谐观念。

第二,都会利用超现实的力量来实现大团圆结局,窦娥化成鬼魂来到父亲案前,反复将公案翻到自己的那一页从而引起父亲对自己冤案的注意;祝英台来到梁山伯墓前痛哭,感动了上天,于是雷雨大作,坟墓劈开,祝英台跳入墓中,与梁山伯团圆。

正是由于这两点,这些作品中虽然也展现了个人的反抗精神,但是其反抗精神与《赵氏孤儿》相比,就差很多。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

他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通过他流传下来的不朽诗篇,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政治生涯,还有古今中外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可以体味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人格;独立不迁;爱国主义引言两千多年来,屈原研究及楚辞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人格,尤其是他那种峻洁纯美,独立不迁,归结到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产生影响和意义是广泛深远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综合国力大比拼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倡屈原这种峻洁纯美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本文试图从屈原的作品、生平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屈原的人格美。

一、通过屈原的诗篇展现屈原的人格美。

屈原遗留于世的作品不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总共就有23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创立了“楚辞”,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他还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

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歌德谈话录》),屈原就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受到广泛推崇。

在2010 年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采访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开场,总理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人民网)可见屈原的思想流传之深远。

1、《橘颂》追求的内外美统一、独立不迁的品格今天,怀着敬仰之情品读了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文章里体现作者追求的那种光辉峻洁、独立不迁的品质,更激起我对这位传世伟人的崇敬和缅怀。

浅谈屈骚美学的人格美

浅谈屈骚美学的人格美

浅谈屈骚美学的人格美儒家思想是屈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屈原发展儒家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

理解屈骚美学应从人格美、情感美和艺术美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本文先来谈谈人格美。

一.外在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在《离骚》中他自我评价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外在美”和“精神美”是屈原所看中人格美的两个方面,并认为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他所指的“精神美”是各种美德的结晶,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和锤炼。

这实际上是屈原评价人格美的基本标准和基本范畴。

在《橘颂》和其他诗篇中,屈原还具体的说明了“精神美”的内容。

就是“怀乎故都”、“哀民生之多艰”、“独立不迁”、“横而不流”、“中正”、“耿介”、“秉德无私”、“重仁蹈义”等。

耿介就是端直不屈,坚定自己的立场,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屈原在作品中提出人除了具备“精神美”外,还应具有的“外修美”。

他认为喜好美饰是“外修美”的一种表现。

美丽的鲜花,芬芳的香草,装扮着诗人的形象,外显着诗人的心灵,象征着诗人品格的高尚和坚贞。

这种“奇美化”的装饰,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它却使诗人的形象升华到了文学史上空前美好的地步。

朱熹说:“佩服愈盛而明,志意愈修而洁也。

”(《楚辞集注?离骚》)在《离骚》开篇,他谈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体现出屈原对仪表美、服饰美的重视。

描写佩玉、佩芳这方面的诗句也很多。

佩玉在先秦是一种风尚,如“何琼佩之偃蹇兮,众?B然而蔽之。

”(《离骚》)“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佩芳是一种美好品德的象征。

在屈原的作品中数次提到佩芳、采芳、食芳、植芳。

如“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湘君》)“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离骚》) 这种外在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反映了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式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式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式
【多选题】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是()。

A.高速行驶时,最美司机吴斌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刺入腹部。

危急关头,他没有拨打120,而是强忍剧痛将车停稳,疏散乘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B.美乡村教师李元芳左腿肌肉严重萎缩,脊柱侧弯严重变形。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常年跪在板凳上坚持给学生讲课。

C.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王锋先后三次勇闯火海,救出六人,并及时呼叫楼上十多名住户脱险,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98%,几乎成了炭人。

几个月后,王锋因感染不幸逝世。

D.大的渐冻症女博士娄滔不仅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还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以救助更多的病患。

E.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最美教师张莉莉一把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辗轧,导致下身全面截肢。

正确答案:ABCDE。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摘要:悲剧意蕴包括两个层次。

悲剧意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但中国悲剧艺术没有最终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成为“悲感”基础上的“乐感”文化,它有一个嬗变过程。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与悲剧意识相对立的、根深蒂固的反悲剧意识。

它带来了中国悲剧美学特征的复杂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蕴;辨析;嬗变;缘由一、什么是悲剧、悲剧意蕴我们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1],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悲剧?古希腊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对人生存的悲剧本质和抗争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的阐释。

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命运是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支配一切,包括神,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正直、坚强的英雄选择断然与命定的命运做勇敢地斗争,渴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只是一场悲剧,但他们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原来我们是可以反抗的,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以为正确。

而终于有一天,欧里庇得斯开始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反抗决定自己的命运。

悲剧就是与强大的宿命抗争。

古希腊的悲剧震撼人心,长久地滋养着人类的创造力,就在于弱小无助的人一定要抗争那不可抗争的宿命的精神,人对死亡、苦难甚至看起来是真理的的抗争本性。

这就是古希腊悲剧的精神,真正的悲剧精神。

而我国传统悲剧理论起源很晚,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

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i]]476-477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ii]]朱光潜则认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

《白鹿原》中人物形象描述的悲剧美

《白鹿原》中人物形象描述的悲剧美

《白鹿原》中人物形象描述的悲剧美摘要《白鹿原》作为20世纪90年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刻画,对中国历史变革中交错复杂的民族生存命运进行揭示,使得小说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面貌,也承载着作者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厚重表达。

本文将结合《白鹿原》中的人物角色特征,通过其命运的演变和环境的更迭,运用审美理论来认识和把握人性的悲剧之美,并从作品中的各色人物的生死浮沉与命运的悲欢离合,来展示人化世界的顽强。

关键词:《白鹿原》人物形象审美品格悲剧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悲剧意识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人类理性的感知生存环境后的一种观念,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性。

从《白鹿原》的人物情节的叙述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在历史变迁下的人物命运的悲剧与多舛。

作为对中华民族精神所还原的文化载体,研究和细分《白鹿原》中人物形象的鲜明特征,从其选择的人生道路与实践自我生命价值的历程中,将传统思想对人性的忽视与封建宗法对人情伦理的规范,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过程中,越发凸显了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悲剧性。

细细数来,作为封建宗法思想代表的白嘉轩,从他的人生演变中见证了阶级消亡的悲剧之美;作为儒学思想代表的朱先生,从他的“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印证了追求美化愿景与现实之间的文化悲剧;作为被剥削的仆人代表鹿三,从其忠厚的性格与被奴役的地位上,表现了逆来顺受的性格悲剧,从渴望摆脱受奴役的、充满反抗精神的黑娃身上,显现更多的是生命的困惑与迷惘;从田小娥以及众多女性的悲剧生命中,则更是将封建礼教的残忍与对女性“奴性规则”的界定,越发注定了女人的悲剧。

一从《白鹿原》中窥探出的民族精神与悲剧特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演变历程,而形成于其中的普遍性的民族精神,往往与其民族的伦理、民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等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说的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和宗教伦理道德观。

同样,陈忠实在《白鹿原》里所描绘的半个世纪以来的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种种人物形象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征紧密相连,而在整个小说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悲剧性特征,从浑厚、绮丽、波澜诡异的笔触中,再现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的生死沉浮,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历史的缩影。

理解悲剧意蕴教学设计

理解悲剧意蕴教学设计

理解悲剧意蕴——研读剧本,探究悲剧意蕴教学目标1.了解悲剧和悲剧意蕴的概念,理解《雷雨》、《窦娥冤》与《哈姆莱特》的悲剧意蕴。

2.思考悲剧的美学价值,理解单元人文主题——“良知与悲悯”。

教学重难点了解悲剧和悲剧意蕴的概念,理解《雷雨》、《窦娥冤》与《哈姆莱特》的悲剧意蕴。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一、推送学习任务单二、学生思考悲剧的概念;自行查阅《窦娥冤》改编本《金锁记》,了解故事结局。

【课堂活动】一、活动过程任务一、明确悲剧和悲剧意蕴的概念自由发言你认为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意蕴又体现在哪里?明确: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朱光潜认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

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

”悲剧意蕴:首先是对悲哀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无尽的悲悯情怀,即现实的“苦难意识”或“人生悲剧感”,这是构成悲剧的浅层意蕴;但是,悲剧是选择,选择战斗,选择抗争。

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而悲剧就是人在面临无数倍大于自己的强力时蹈死不顾的抗争精神,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格意识,以挺立的人格来决定人类光明的前景,争取人类最终的胜利,崇高而伟大,“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核心精神,即悲剧的深层意蕴。

任务二、回顾三部戏剧,把握悲剧意蕴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请回顾三部戏剧,找出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是怎么被“毁灭”的呢?理解体会三部戏剧的悲剧意蕴。

1.分组各选择一部戏剧,找出主人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梳理人物的“反抗”,做好记录。

2.分组派代表分享,注意结合具体情节、语言等进行分析和解说。

明确:任务三:体会悲剧的美学价值,思考悲剧的意义1.阅读材料,讨论:你喜欢这样的结局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改编?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结论,在班级分享。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摘要】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

曹雪芹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同情她的不幸,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让弱者的自我毁灭来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呼唤女性的觉醒。

林黛玉她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一场悲剧,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她的个性具有启蒙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林黛玉;性格;悲剧美;时代悲剧《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典型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惹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一、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浓重林黛玉父母双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凄凉身世在其内心深处结成了解不开的隐痛,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

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得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

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羸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

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

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

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

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

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她在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

课题研究论文:论《辛德勒名单》的美学意蕴

课题研究论文:论《辛德勒名单》的美学意蕴

97933 美学论文论《辛德勒名单》的美学意蕴电影《辛德勒名单》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殊荣,它还原了当年那血雨腥风的场面,旨在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沉思与反省。

与此同时,影片在创作上采用了多种美学表现手法,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具体表现为暴力美、悲剧美和人格美,以下就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对其含有的美学价值进行解读。

一、暴力美学所谓暴力美学,不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暴力,而是在暴力背后隐藏的某种深层次意义,一种反讽、一种反思、一种批评,也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中,描绘丑恶,正如构思美好的事物一样,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它可以成为追求美的工具,为美服务。

电影《辛德勒名单》中展现暴力美学的场景俯拾即是,如一边是悠扬的钢琴曲,另一边却是咆哮的枪声,钢琴声和枪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悦耳动听的旋律被无情的枪声打破,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元素被融合在同一场景中,无形中放大了德军给犹太人带来的痛苦,其暴力背后向观众所要传达的是德军对犹太人残存的和平希望的无情绞杀,正是暴力对美的破坏和撕裂,才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份难以触及的美,也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暴力美学的精心阐释。

电影在表现德军兽性残暴的同时,也通过暴力美学,颂扬了犹太人民的互助、睿智和勇敢。

电影中一位医生因执意不肯丢下自己的病人而被德军当场击毙,这一场景让许多观众不寒而栗,一个是在救人,另一个却是在杀人,一正一邪、一美一丑,导演将道德评判的话语权交到了观众的手中,而观众心中的道德天平早已发生了倾斜,富有张力的对比就是对德军暴虐行径的无情鞭挞。

从形式上说,暴力似乎主宰了一切,犹太人在德军的淫威之下只能任人宰割,但实际上在暴力与美的对垒中,犹太人的那一分善良之美压倒了一切暴力的形式,美在暴力中得到升华,并愈显鲜明和突出,死亡主题被表现得庄严又雄伟,它激起我们莫大的怜悯和恐惧,然后又使这情感在狂风暴雨的涤荡中得到了惊心动魄的洗涤。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

论屈原的人格美作者:张淑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8级5班)摘要:诗品出于人品,风格即人格,中西诗学都注意奥人格对艺术的境界、格调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这种“德”“言”互谐的传统审美理论,尤其可以通过伟大作家的实践得到令人信服的印证。

屈原,正式以其“言若丹青”的发愤之文,“直若砥矢”的悲剧人格实现了人格与诗格的交融。

那么“处于同一时代,为什么只出现屈原这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诗人?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只发生一次屈原式的、震烁千古的自杀?”①我认为删,最根本的还是应从屈原的人格尤其从他的个性气质来找原因,即把屈原当作一个人,从屈原的主观方面来回答许多被遮蔽的问题。

按李建中先生的说法,人格有三个纬度的内涵,即心理学的纬度、伦理学的纬度和审美学的纬度。

所以,本文对屈原人格美的探究主要是从其(气质性格删去因后文只从道德人格与审美人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道德人格,审美人格这两方面对其人格妹的体现及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屈原;人格;道德;审美屈原是把自己整个生命溶入到诗里去了,他的诗真率地表现着他的为人、他的个性和他的气质。

可以说他的人即是诗,他的诗亦如其人。

透过他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许多方面和我们有着共同呼吸、共同爱憎的人。

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将屈原的人格美忠实地描绘出来。

一,屈原的道德人格美删(一)独立不迁“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这四个字出自屈原早年的作品《橘颂》。

《橘颂》前半赞颂橘树的美好品质,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来)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后半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又说:“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独立不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

它包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

屈原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注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

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悲剧的人生 崇高的人格——浅析《(宽容)序言》中漫游者的人格美

悲剧的人生 崇高的人格——浅析《(宽容)序言》中漫游者的人格美

悲剧的人生崇高的人格——浅析《(宽容)序言》中漫游者
的人格美
赵继发
【期刊名称】《学语文》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序言》一文中的“漫游者”。

作者对他正面着墨极少,没有姓名,没有生平事迹,然而,他却张扬了坚强的个人意志,高扬了人格精神美。

【总页数】1页(P11)
【作者】赵继发
【作者单位】安徽明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失衡的人格悲剧的人生——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人格悲剧[J], 田迎春
2.矛盾心态下的双重人格解读——浅析路遥《人生》中高加林性格的悲剧内涵 [J], 王昭;傅宗洪
3.卑劣人格下的悲剧人生——浅析李斯功过是非、人生悲喜的主要原因 [J], 王秀彦
4.悲剧生涯的人格魅力——诸葛亮形象的崇高美 [J], 王前程
5.变态的人格悲剧的人生——《都市的骚动》中杨洋的人格分析 [J], 王文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

结合具体人物事迹谈谈人格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美国《时代》杂志曾评价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说到:“没有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没有岔道的。

”邓小平是一个意志坚定、不畏挫折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论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他从不畏惧,从不退缩,总能重新站起来。

而最能体现邓小平该品质的就是他的“三起三落”。

第一“落”:1931年8月邓小平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江西瑞金,担任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

邓小平坚决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

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泛滥”,毛泽东的军事路线遭到打压。

邓小平受到“连累”,遭到批判,职务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的警告处分。

之后,邓小平被安排负责主编《红星报》,办得非常成功。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被重新确立。

邓小平调任红一军团,先后担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前敌总指挥政治部副主任。

第二“落“:1967年1月,邓小平被取消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资格。

1969年10月,邓小平惜别北京,被下放江西进行劳动改造。

在江西南昌拖拉机修理厂,邓小平勤勤恳恳的劳动。

曾和邓小平在一个车间劳动的涂宗礼回忆说:“那时,小平年纪大,身体不好,但工作很勤奋,经常干得满身大汗。

夏天天气热,厂里要另外给他准备一个电风扇,也被小平拒绝了。

他说,‘不要,要和大家一样’。

”1971年后,远在江西的邓小平两次写信给毛主席。

1973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4月,邓小平“复出”。

当看到邓小平再次出现时,西方媒体评论到:他是“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第三“落”:1975年秋,邓小平受到批判,1976年,被撤销全部职务,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73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复出。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

下列事例能体现出人格美
1、当你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小动物(例如蜗牛、蚂蚁)时,你会躲着它们走,或者将它们放到安全的地方,而不是无视它们或者无意中踩到它们。

2、你在和朋友聊天时,总是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和故事,并且认真思考后再作回复,而不是打断对方或者随口应付。

3、你在餐厅用餐时,尽量不发出嘈杂的声音,文雅地使用餐具,以及礼貌地向服务员点菜和支付账单。

4、你在公共场合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愿意主动伸手帮忙,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提醒有人掉落物品等等。

5、你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做事认真、不推卸责任,而且时时关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遵循社会道德准则。

6、你在遇到别人犯错或者对你不礼貌时,能够保持冷静,不轻易发脾气,而是用温和的语气解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不满。

7、你在和家人相处时,关心他们的情绪和需要,与其发生冲突时选择和解,而不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者报复对方。

8、你在公共场合,包括网络社交,控制好自己的言论和情绪,不传播恶意信息、谣言或者攻击性言论,在言行中展现自己的素质和人格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中的人格美
摘要:屈原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这更体现了伟大诗人屈原的人格美,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敢于直面人生,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斗争精神。

关键词:屈原《离骚》人格美悲剧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学识渊博,善辞令,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修明法度,举用贤能,克服弊端,富国强兵。

楚怀王昏庸,亲小人远贤臣,并走上亲秦的道路,疏远屈原。

但屈原在长期流放中受尽屈辱,不忘国家,终因忧心国事衰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理想无法实现,最终在汨罗江结束自己的生命。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波澜壮阔的政治抒情诗,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千变万化,处处显现着诗人人格的壮美。

长诗纷繁而不杂乱,变化而又一致,诗人人格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结合,文中有人,诗人人格所特有的悲壮美,伟大的力就像经天纬地的日月一样,激励后人,流芳百世。


屈原博闻强志,长于辞令,才华过人,是楚国的贵族宗亲。

开始,楚王非常信任他。

他二十五岁就被认命为左徒,参与商论国家大事,处理各种外交问题。

他审时度势,主张顺应历史潮流,辅佐楚王兴盛楚国。

他主张在内修明法度,举贤任能,以实现其美政理想;对外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统一天下。

然而在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充满激烈斗争。

以上官靳尚为代表的旧势力顽固派,对屈原的主张
进行了疯狂的攻击,他们进谗言,蒙蔽昏君,施诡计,离间屈原与楚王的关系,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罢其官职,将其降为三闾大夫。

随后怀王又中了秦使张仪“献商于之地”的诡计,竟按照秦的旨意与齐绝交,拆散联盟。

楚王发现上当了,但后悔莫及。

自此之后,怀王更加昏庸无道、没有主见,军事上屡战屡败,外交上听从秦的摆布,内政上听信小人的怂恿与挑拨,不听屈原的忠告。

在子兰的挑拨下,顷襄王竟对怀抱“存君兴国之志”的屈原“怒而迁之”,将屈原流放。

屈原的《离骚》就诞生在他第二次流放期间。

因此,在这场诸侯争霸的风云特别是楚国与秦齐等国军事外交的角逐中,楚国内部进步派与顽固派力量斗争的消长,楚王对屈原的态度变化及处理经历任之——怒之——疏之——黜之——迁之的过程,都清晰明了地反映在《离骚》里。

可以说,《离骚》是楚国当时的一面镜子。

怀王的“不寐”、“众皆进以贪婪”、“吾不能变心从以俗”,这些是屈原悲剧的根源。

《离骚》正是通过屈原与楚王、党人间的矛盾,现实的残忍与理想的崇高的统一,现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来揭示屈原悲剧的本质。

在《离骚》里,丑恶的现实与崇高的理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既斗争又统一,形成绚烂多姿、震撼人心的壮美情景,发出净化心灵的伟大力量,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悲剧的两大因素是现实与理想,它们表现为命运感和崇高感。

命运感是现实,真实地描写现实一切,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情;崇高感就是坚持正义,坚持实现美政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死而无憾。

作者那种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品质跃然纸上,让我们震撼,为之感动。

《离骚》的命运感与崇高感相互交织,表现了主人公的悲剧境界。


屈原的人格美首先表现在他的爱国思想、《离骚》中,屈原表达了他作为高阳帝之苗裔的自豪感,有崇高的使命感,有父亲对他的殷切希望,有他光宗耀祖、造福百姓、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

在血脉上屈原和楚国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同宗的意识让他时刻为国家担心,希望国家强盛。

因为爱国,屈原主张美政,进行变法改革,修明法度,他的各种思想是以国家为中心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就算被流放到朝廷之外,他也心系楚国,就算当时良禽择木而栖的风尚盛行,他也依然选择忠于自己的国家。

当屈原决定远走他乡时,他仍然挂念着楚国,在《离骚》中叙述道:“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屈原从全局利益出发,在考虑问题时也很全面,他设想自己祖国的未来,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牵挂着故国,他的高尚情操让后人敬仰。

其次,屈原具有批判精神。

性格中的执著令屈原一生洁身自好,注重个人素质培养,在险恶的背景下、极其残酷的现实面前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展现出无所畏惧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美。

鲁迅曾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屈原从不逃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始终勇敢地直面惨淡的现实,以批判的态度处理问题。

再次,屈原具有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精神。

屈原不仅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无惧的战士。

他大胆怀疑,眼界开阔,上下求
索,追求真理,正视人生。

他了解整个社会现实结党营私、楚王善恶不分、朝廷内外互相勾结的污浊之气,他更清楚奸佞小人嫉贤妒能、营谋私利、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伎俩。

看到这些,他没有选择随大流,也没选择归隐山林而是进谏忠言,揭露现实,无情批判。

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为正义而献身。

所有这些都渗透在他的诗歌当中,构成了屈原强烈的惨淡的人生和那种上下求索的悲壮精神,这种精神也构成了屈原人格美的一个侧面。

在《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对丑恶的现实进行赤裸裸的揭露,如“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细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

另一方面,他又表现了自己坚持正道、不改理想的决心,如:“虽体解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他历经磨难、饱受艰辛,却始终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积极人生态度。

正因为他爱国爱民的坚定信念,所以他执著地追求着,面对黑暗的现实,仍然不改初衷,不断地探索人生真谛,思索终极真理。

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屈原虽死但他还活着,他的肉体的毁灭,标志着他伟大人格的呈现与升华。

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刻,他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与人生精神提
供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