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伏笔和悬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②气氛铺垫
•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在走进学校的瞬间, 就感受到了平日所没有的一种寂静,这种寂静和平日的喧 闹差别是那么大,以至于小弗郎士走进教室的时候‚脸多 么红,心多么慌‛!进入教室后,他所看到一切,又是那 么反常,不管是老师的穿着,还是教室后几排板凳上坐着 的那些镇上的人,都让周围的一切一下子陷入了一种‚肃 静‛中,在这反常的肃静里,韩麦尔先生开始了最后一课。 可见,在作者还没有展示最后一课的时候,他就在气氛上 作足了铺垫,让像一片树叶一样天天飘浮在空中的小弗郎 士瞬间掉入了一种无法掌控的气氛中,让法国战败这一国 家大事,一下子和小弗郎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对他的心 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他一下子从懵懂无知中醒悟过来, 变得懂事、善于感知,并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很好地 塑造了出来。
• 《孔乙己》第一部分交代描写的故事发生的具体 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就是为下文孔乙己的出现 及性格命运的揭示作了一个铺垫。在那样没有同 情心、没有友爱的社会环境下,不会营生的孔乙 己只能在世人们的讥笑取乐声中消失蒸发,根本 没有生存之地。世人如此麻木冷漠,不具有同情 友爱之心,其根源就是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 • 欧· 亨利《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 吉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吉姆夫妇毅然舍弃如 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 爱情。
• 以场面或情节为悬念。
• 《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 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 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 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 好10万支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 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 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
• 《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 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 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 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 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 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 伏笔是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 作出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有助于作品达 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它为了前后 照应,使读者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 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俄国作 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 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 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 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 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的照应。
• ②衬托式铺垫。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 情节。刘鹗《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 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 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 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 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作品 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 ③反差式铺垫。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 反。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 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 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 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 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 的情节构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 艺术效果强烈。 • ④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述、 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 物件的出现暗藏伏笔 •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1段,特意交代 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 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3 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 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 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 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 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肖像描写暗藏伏笔
• 《婴宁》这篇小说里,作者着力刻画的是 婴宁的外貌及其嗜花爱笑的特征。在婴宁 出场的一刹那,作者用了寥寥数字刻画出 婴宁的风华绝代:‚拈一枝梅花,容华绝 代,笑容可掬。‛恰恰是这数十字,作者 已经为以后描写婴宁的嗜花爱笑的性格埋 下伏笔。足见作者之用心良苦。
文学作品中铺垫、伏笔和悬念的区别
• 1、基本概念
•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 事物、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 进行铺陈描述,来引出、烘托重要的情节 和内容的一种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后 文的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形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 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里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 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 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 垫。
• 以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
• 《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 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 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 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 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 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 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 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 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
• 铺垫的种类 • ①情节铺垫
• 在一篇小说中,作者会写很多的情节,以此来推 动故事的发展。在《丑小鸭》这篇童话中,作者 设计了丑小鸭在沼泽地受到野鸭们的嘲笑、讥讽, 在老太婆家里受到猫和母鸡的捉弄,在老农家被 追打狼狈不堪地逃跑等故事情节。这些情节一步 步把丑小鸭推到可怜境地的同时,也水到渠成地 为作者最后揭示作品的主题作好了铺垫。没有前 面的这些故事情节,这个主题就没有说服力。
• 以环境描写为悬念。
• 《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 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 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 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 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 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 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 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 设臵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 以人物的神态描写为悬念。
• 《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 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 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 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 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 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 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 读者的注意。
• 伏笔之后一般有照应,所谓前有伏笔,后需照应, 上挂下联,结构谨严是也。
• 细节描写暗藏伏笔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第2、3段写到, ‚闪‛到李小二店中的两人,大把给钱, 大碗要酒喝。‚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 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 话。’‛‚只听差拨说道:‘都在我身上, 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小说开头细致描 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 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 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 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
• 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 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 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 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 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 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办事谨慎的 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 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 合情合理。
• 散文《背影》的开头一段叙述:‚我与父亲不相 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里的‚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既开篇扣 题又设臵悬念——为什么最不能忘记,这个背影 有什么非同寻常的意义呢?于是驱使读者集中注 意力去探寻这一背影的意义。还有《核舟记》开 篇一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人到底奇 巧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高超的雕刻技巧手法呢? 这些念想一下就会涌上读者心头,还是抓紧读完 下文吧。 • 悬念的设臵并不是一概放于文首,那些险象环生, 尺水兴波的好文章就得力于文中悬念的设臵。
• 动作描写暗藏伏笔
• 《项链》中玛蒂尔德丢项链虽是偶然性事件,但 蕴含着必然因素,她在舞会上‚狂热‛、‚兴 奋‛、‚沉迷‛,‚陶醉‛地翩翩起舞,以及后 来丈夫给她披衣服,‚她急忙闪开‛并‚飞快地 奔下了楼梯‛,‚浑身哆嗦‛着在河边找马车, 在这种陶醉、慌乱之中,为她弄丢项链埋下了伏 笔。那些身边总是跟着女佣或随从的太太、老爷 们,大小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自己操心, 一切行动自然是从从容容,怎么会丢失戴在脖子 上的项链?
• 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 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 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 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埋下伏笔。 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 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 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 人物语言描写暗藏伏笔
• 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最出乎读者意料的 莫过于结尾佛来思节夫人道出项链是假的这一情 节了。惊叹之余稍加回味就不难发现,在此之前 作者借助人物语言做了两次暗示。第一次是佛来 思节夫人对玛蒂尔德提出借项链要求时的回答 ‚当然可以‛。‚可以‛而且‚当然‛,项链自 然不是贵重物了。第二次是找项链时珠宝店老板 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去的,我只卖 出这个盒子。‛这就等于告诉读者,青缎盒子里 盛的是一挂另外配的假项链。两次暗示,含而微 露,蓄而后发,是情节高潮不可或缺的伏笔。
• 人物交代暗藏伏笔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开篇交代李甲与杜十娘 是在‚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相遇 的。在介绍李甲与杜十娘时,十分自然地顺便提 及柳遇春。看似闲散之笔,实际上却颇具匠心。 只有在这里‚先露一个消息‛,到后面情节发展 上需要柳遇春这个人物时才不会显得突然,使故 事发展得合情合理。小说后文写到李甲为赎杜十 娘四处筹金却‚并无铢两‛时,正是柳遇春在关 键时刻援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这便是对前文伏笔 的照应。因有伏笔,而使照应显得顺理成章、符 合逻辑。
• 悬念,就是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 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 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 • 设臵悬念就是安排一些情节,把读者的胃 口吊起来,造成一种情节的跌宕起伏,使 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而起伏变化的效 果。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照应)。 • 《谁是最可爱的人》用标题设悬,《背影》 用开头倒叙设悬,还有《祝福》《清兵卫 与葫芦》等。
• ③环境铺垫 • 鲁迅《孔乙己》,作者先是介绍了二十多 年前咸亨酒店的布局,这就是社会环境的 交代。因为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 高‛的封建时代,孔乙己宁肯穷死,也不 愿意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穷 到活不下去走上偷窃的道路,还百般为读 书人的偷窃作冠冕堂皇的狡辩。
• ①背景式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 境。《皇帝的新装》第1段极力描述皇帝如 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 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 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作 品中的环境描述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 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 环境描写暗藏伏笔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林冲含 冤受辱,被发配沧州,高俅等还想将他臵之死地而后快。 为了实施‚火烧‛的阴谋,林冲由天王堂被调往草料场。 随着情节的展开,作者一路点染,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 大雪‛到‚那雪正下得紧‛再到‚看那雪,到晚越下得 紧‛,真实地传达出了特定情景下自然景色的精神意境, 唤起了读者对风雪寒冷之中,社会逼迫之下的主人公的深 切同情。而尤其令人赞赏的是文中的风雪描写如草蛇地线 织入情节之中,成了人物行动的契机。正是由于风狂雪大, 林冲才有向火取暖后的打酒之行;正是由于雪越下越大, 屋塌火灭,林冲才能死里逃生,并于山神庙得悉陆谦等的 阴谋,直至手刃仇敌,逼上梁山,完成了由隐忍苟活到造 反求生的性格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