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务派遣业务不断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劳务派遣制度、用工安全和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劳务派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劳务派遣、制度、用工安全、权益保障、对策正文:一、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1.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对于劳务派遣的政策法规并不明确,给企业和用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企业在执行劳务派遣时,存在合法性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用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困难,污染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生态环境。

2.操作不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的从业人员的经验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操作也不规范。

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情况时,容易带来企业的疑虑,影响企业对于劳务派遣业务的信任度。

3.需求强烈不平衡目前我国从事劳务派遣的机构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工作量不平衡的情况。

一些机构的业务量过大,导致缺少人员,在服务质量和用工效率上都存在问题。

而一些机构又由于业务量太小,无法保证稳定的收入,从而影响企业规模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用工安全存在的问题1.用工信息泄露劳务派遣对于用工人员的信息保护十分重要,但事实上,很多用工人员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2.用工质量不稳定很多劳务派遣机构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了降低用工质量的方式,导致用工人员的水平具有不稳定性。

一些用工人员技能不足,工作水平低下,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3.职业安全不保障在工作过程中,用工人员往往需要进行一些危险操作,比如高空作业、机器操作等,但在劳务派遣时,企业有时会忽略用工人员的职业安全,导致用工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

三、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1.薪资待遇低在劳务派遣过程中,一些用工人员的薪资待遇低,且缺乏相应的福利待遇。

这不仅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也会影响用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

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

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

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动力供给模式,通过该模式,人力资源可以跨国界流动,为不同国家的企业提供灵活的劳动力资源。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劳务派遣的实践和法律框架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在不同国家的情况,并分析不同国家对劳务派遣的规范及其影响。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与特点劳务派遣指的是一国企业将本国劳动力派遣到另一国家的企业工作,派遣期限一般较短,由单次到数月不等,旨在满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需求。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企业雇佣成本、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国际交流等。

不同国家对劳务派遣的定义略有差异。

例如,德国将劳务派遣定义为“一种在劳动力市场上将劳动力用于约定期限的特殊形式”。

而日本的定义则更为严格,将劳务派遣限定为“派遣劳工从事非全日制的短期雇佣工作”。

由于各国对劳务派遣的定义存在差异,导致对此模式的法律监管也存在差异。

二、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1.德国的劳务派遣德国是一个劳务派遣模式相对成熟的国家,其对劳务派遣的法规严格规范。

在德国,劳务派遣公司必须获得特定许可证,并遵守一系列的法规,包括对劳务派遣员工的薪酬、工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德国还规定了派遣员工的最长、最短派遣期限,并对派遣员工享有的福利进行了保护。

这种严格的法律框架,一方面保护了派遣员工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成本。

2.美国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劳务派遣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劳动力供应模式。

根据美国法律,劳务派遣被视为共同雇主形式,即劳务派遣公司和接受派遣员工的企业共同对员工承担雇主责任。

在美国,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劳动权益,如薪酬、工时、福利等。

由于法律的相对宽松,劳务派遣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零售、物流和医疗等行业。

3.日本的劳务派遣日本是劳务派遣模式的先行者,其对劳务派遣的监管比较严格。

根据日本的《劳务派遣法》,劳务派遣公司必须获得特定许可证,且被派遣员工在同一工地的连续派遣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劳务派遣制度指的是一种用人单位将有关劳动者派遣给其他用人单位从事工作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国内外都有存在,其存在与否、发展状况、争议与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差异。

下面将从国内外的劳务派遣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争议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劳务派遣制度的国内外情况。

在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的较早。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劳务派遣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用工市场上占据较大比重。

在这些国家,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和需求波动,普遍采用向劳务派遣公司租借劳动力的方式。

劳务派遣制度在这些国家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它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

然而,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待遇一般较低,导致劳务派遣制度受到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批评。

比如,在美国,劳务派遣员工常常面临着低工资、缺乏福利和职业保障等问题,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劳务派遣制度是否剥削劳动力的争议。

此外,劳务派遣制度也容易被用来规避劳动法律和规定,使得用工单位能够规避雇佣正式员工所需承担的各种成本和责任。

相比之下,在中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相对较晚。

在近几十年的开放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劳务派遣制度。

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政府进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为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劳务派遣制度也因此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然而,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劳务派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正式工与劳务派遣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很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于正式工。

其次,劳务派遣制度也加剧了用人单位的用工不稳定性,他们更容易通过替代性用工免除劳动关系以及相关的员工福利和权益。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经济学、劳动法学、社会学等。

本篇文档就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分析劳务派遣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劳务派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劳务派遣制度的定义和起源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兴起,由于能够实现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经营,以及提高劳动力灵活性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在国内,劳务派遣制度则起源于19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劳务派遣制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国内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1.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在国外,劳务派遣制度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劳务派遣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雇佣形式,尤其在金融、工业、IT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日本的劳动派遣制度国家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等。

2.国内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从国外引进以来,国内的劳务派遣制度已经不断成长和完善。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劳务派遣人员已达680万人。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派遣不再只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也涉及到了更加高端的技术服务领域。

三、劳务派遣制度面临的问题1.劳动关系性质不明确由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较为模糊,劳务派遣人员在获得劳动权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2.安全隐患鉴于劳务派遣工人常常在第三方企业或场所工作,而人员的管理和安全防范也相应缺乏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定责和追究责任。

3.劳动力流动性强跨企业的流动性、就业期短、无固定工作地点等特点,都会影响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给公司的行业市场地位造成困扰。

四、劳务派遣制度的前景展望1.在发挥宏观作用方面,完善劳动派遣的政策体系,使劳动派遣在国内的务实应用能够进一步夯实;2.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流动工人的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使得这些人群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3.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劳务派遣制度,鼓励劳动派遣人员积极为企业做贡献,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赢。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研究不足和展望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务派遣的实践效果和法律规制方面,对于劳务派遣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 益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劳务派遣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二是 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务派遣制度,比较其优劣,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三是研究劳务派遣与其他就业 形式的关系,探讨如何促进各种就业形式的协调发展。
派遣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更加优质的派 遣服务,满足企业的需求,推动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
提升劳务派遣服务质量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劳务派遣服务的质量,提高 派遣机构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 优质的派遣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等制度,严格落实风险控制和合规经营要求。
03
建立举报投诉机制
建立举报投诉机制,鼓励企业和劳动者积极举报投诉派遣机构的违法
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推动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的措施
引导企业合理使用派遣员工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在生产旺季、临时性岗位等方 面合理使用派遣员工,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
加强派遣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发达国家的应用
在许多发达国家,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一种 重要的劳动就业方式。例如,在荷兰、法 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劳务派遣的应用 较为广泛。
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等,劳 务派遣也逐渐得到应用。这些国家在应用 劳务派遣制度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 题。
劳务派遣制度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 献综述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员流动的加大,我国对外劳务输出领域逐渐扩大。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对我国对外劳务输出进行研究。

一、现状分析1.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规模逐年增加,劳务输出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对外派出劳动者已经超过1000万人。

2.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劳务输出可以为各国提供廉价但高质量的劳动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3.管理体制还需完善。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明确的政策法规、规范的劳务派遣机构和有效的监管机制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和保护,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维护。

二、发展对策1.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

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经济支持措施,为劳务输出机构和劳务输出人员提供帮助。

2.提高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服务质量,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价值。

同时,也要加强对劳务输出国家的了解,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服务,增强我国劳务输出的竞争力。

3.完善管理体制。

要完善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的运作,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劳务输出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国际合作。

要加强与劳务输出国家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和合作机制。

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劳务输出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劳务输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在规模和市场前景上具备发展潜力,在政策支持、服务质量、管理体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与改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它通过将雇佣关系分割为三方关系,即用工单位、劳务派遣企业和劳务工,实现了用工的灵活性和经济效益。

然而,随着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一些问题和争议也逐渐浮出水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进行客观的评估。

近年来,劳务派遣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使用劳务派遣员工代替直接雇佣员工。

这不仅能够提高用工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减少用工单位在员工福利和保障上的支出。

然而,劳务派遣行业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劳务派遣企业存在不合法经营和违规操作的情况,导致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的权益受到侵害。

其次,劳务派遣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劳务工容易遭受欠薪、工时过长等问题。

再次,劳务派遣工作的不稳定性和非规范性使得劳务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面临一定的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严格执法,打击和整治违规经营的企业。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劳务派遣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用工单位和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劳务派遣企业应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重视员工权益的保护。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用工机制,确保员工的薪资、工时等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提升劳务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此外,用工单位也应该审慎选择劳务派遣企业,加强对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和监督。

用工单位应与劳务派遣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劳务工的需求和关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劳务工个体也应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同时,劳务工也应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遭受侵害时及时寻求帮助和维权。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现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一、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写作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低技能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而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造成失业人口激增,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促使顾客需求多样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劳务派遣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国《劳动合同法》己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弥补了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的法律空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最大程度上保护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对劳务派遣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研究(一)国内关于劳务派遣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1.劳务派遣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手段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为2700万人,主要由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内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构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人员总数占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5.9%。

学者李滨生认为由于派遣工工资及福利待遇远低于企业直接雇佣的员工,且可以避免直接用人可能带来的种种不确定风险,劳务派遣用工成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种手段。

[1]2.劳动者逆向派遣问题突出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用人单位形式,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中雇主直接雇佣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特点。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新兴的特点,使得存在着严重的逆向派遣的现象,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学者陈珺媚、陈益杰从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总结必须严格规定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承担的各自责任和连带责任的范围,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劳务派遣行为进行监管。

[2]3.劳动者同工同酬难以实现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所必须遵循的,然而我国很多的用人单位却达不到同工同酬,这样就严重损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劳动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自身部分岗位的用工需求通过劳务派遣机构委托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

通过劳务派遣,用人单位可以灵活调配人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用工效率。

劳务派遣也为一些求职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随着劳务派遣行业的不断增长,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将正常用工岗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实施,导致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受损。

一些劳务派遣机构存在资质不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给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接下来将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探讨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劳务派遣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问题概述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劳务派遣工人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不公平待遇,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劳务派遣工人的合法权益,也对整个劳务派遣行业的形象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亟需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加强对劳务派遣工人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劳务派遣工人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在公平、安全、有尊严的环境下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稳定的劳务派遣市场,推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1.劳务派遣制度不规范:目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利用制度漏洞进行非法操作,给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带来困难。

2.劳务派遣工人权益受损:劳务派遣工人在工资、社保、工作环境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有些劳务派遣工人甚至面临拖欠工资、缺乏社保等问题。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劳务差遣问题研究综述1.外国对劳务差遣的研究劳务差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差遣机构不单在本国展开差遣业务,其业务也延长到了其余国家,成为跨国性的差遣机构。

劳务差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含洁净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术和低薪资的低端差遣服务;另一类是包含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差遣服务。

2001年,Peck 等人经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域的劳务差遣用工方式的发展状况,发现了劳务差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可是,在波及公司中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好多公司仍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差遣员工。

2002年,Kunda等人经过研究52位身为劳务差遣员工的高技术专业人材选择作为劳务差遣员工的原由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差遣员工会获取比成为某个公司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可是他们也会感觉忧虑,没法真实融入工作的公司。

劳务差遣发展中固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差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旧以相对低技术和低薪资的低端差遣服务为主,他们的往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外国的文件也波及劳务差遣员工同工不一样酬、工作能力等问题。

1998年,Segal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差遣员工和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别,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取的收入会比劳务差遣员工多15%-20%,而劳务差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比以前多出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差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一样样待遇,开始履行“非鄙视原则”。

2010年,Jeroen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剖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差遣员工在公正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一样。

2011年,Jahn等人的研究表现了劳务差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剖析了差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差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跟着差遣员工工龄的增添不停减小,这类变化特别发生在女性身上。

并且劳务差遣员工转正以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追上那些向来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差遣员工在差遣形式工作中,能够更快的累积自己能力。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⒈引言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中介,将劳动者派遣到需求单位从事工作。

在当前的劳动市场中,劳务派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⒉劳务派遣的问题⑴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当前的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尚不够完善,这给部分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制度提供了空间。

⑵劳动权益保护不足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相对薄弱,包括工资待遇低、工时过长、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⑶劳动关系复杂劳务派遣中存在三方关系,即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和需求单位,这导致劳动关系复杂,权责不清。

⑷不同地区的管理差异不同地区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存在较大差异,这给企业在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地区工作时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扰。

⒊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⑴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明确劳务派遣的管理范围和流程,规范劳务派遣的操作行为。

⑵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劳动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⑶明确劳动关系加强劳务派遣三方关系的管理,明确各方的权责,提供清晰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确保劳务派遣过程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⑷加强跨地区协调管理加强不同地区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协调,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为企业在地区间派遣劳动者提供便利和指导。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附件一:劳务派遣合同范本附件二:劳务派遣协议样板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劳务派遣: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作为中介,将劳动者派遣到需求单位从事工作的制度。

⒉劳动权益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权益,包括工资待遇、工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护。

⒊三方关系:劳务派遣中存在的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和需求单位三方之间的关系。

⒋地区间协调管理:不同地区针对劳务派遣的管理进行协调,确保不同地区的管理标准和流程一致。

国外劳务派遣的现状就业质量以及政策研究

国外劳务派遣的现状就业质量以及政策研究

然而,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劳务派遣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存在差异,可能导致跨国劳务派遣出现法律冲 突。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部分劳动者可能无法了解劳务派遣的真实情 况,从而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四、总结与建议
总体来看,国外劳务派遣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等方面 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劳务派遣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劳动者权益的侵 害、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劳务派 遣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国际合作:由于跨国劳务派遣可能存在法律冲突,因此需要加强国 与国之间的合作。通过制定国际统一的劳务派遣政策和标准,确保各国劳务派遣 市场的协调发展。
2、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劳务派遣政策的制定和监管。例如, 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准入机制和市场监管制度,以维护市场秩序。此外,还应加 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一、国外劳务派遣的现状
劳务派遣是指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单位工 作的用工方式。在国外,劳务派遣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等 多个领域。其现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多样化:劳务派遣的目的既包括解决临时性、辅助性岗位的用工需 求,也包括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高用工灵活性等。
1、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权益:劳务派遣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 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同时,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提供法 律保障,减少了劳动纠纷的发生。
2、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公司可以将部分人力资源管 理工作外包出去,从而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知识分享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知识分享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1.国外对劳务派遣的研究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派遣机构不仅在本国开展派遣业务,其业务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成为跨国性的派遣机构。

劳务派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括清洁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派遣服务。

2001年,Peck 等人通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劳务派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不过,在涉及企业核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派遣员工。

2002年,Kunda等人通过研究52位身为劳务派遣员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选择作为劳务派遣员工的原因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派遣员工会获得比成为某个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但是他们也会感到焦虑,无法真正融入工作的企业。

劳务派遣发展中虽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派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然以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为主,他们的通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国外的文献也涉及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等问题。

1998年,Segal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得的收入会比劳务派遣员工多15%-20%,而劳务派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比之前多出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平等待遇,开始执行“非歧视原则”。

2010年,Jeroen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派遣员工在公平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同。

2011年,Jahn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分析了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随着派遣员工工龄的增加不断减小,这种变化尤其发生在女性身上。

而且劳务派遣员工转正之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赶上那些一直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员工在派遣形式工作中,可以更快的积累自身能力。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
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劳务派遣将更加国际化,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多选择
劳务派遣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促进就业:劳务派遣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效率:劳务派遣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经济发展:劳务派遣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问题:劳务派遣也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劳动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
社会公平受损:劳 务派遣可能导致社 会贫富差距扩大, 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
劳务派遣利弊的权衡与选择
优势: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劣势:员工稳定性差,缺乏归属感 选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派遣方式 发展对策:加强监管,保障员工权益,提高派遣服务质量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 适用条件:用人单位需要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 适用条件:劳务派遣公司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 适用条件:劳务派遣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
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不足
劳务派遣员工职业发展受限
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待遇较低
劳务派遣员工工作稳定性较差
劳务派遣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律法规不完 善:缺乏对劳 务派遣的明确
规定和监管
企业追求利益 最大化:通过 劳务派遣降低 成本,逃避责

劳动者权益保 护不足:劳务 派遣员工往往 面临工资低、 福利差等问题
降低企业风险:劳务派遣公司承担 员工工伤、社保等风险,降低企业 风险。
劳务派遣的弊端
员工权益受损:劳务 派遣员工可能面临工 资待遇、社会保险等 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劳动关系不稳定:劳 务派遣员工可能面临 频繁更换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不稳定等问 题
企业责任缺失:劳务 派遣企业可能存在逃 避社会责任、不履行 劳动法规定的义务等 问题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制度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使用,尤其是用工单位,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更是对这一制度发展到了滥用的地步,以至于违背了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在国外的发展对我们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制度特点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该制度在我国存在的不足,以及又将如何完善这一制度。

关键词:劳务派遣;国内外发展;现状;不足劳务派遣是指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和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其派遣到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内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挥,监督,以完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用工方式。

这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适用并展了劳务派遣制度。

虽然这样一种用工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例如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的欠缺,劳动者的晋升机会受限,这些看似只关系劳动者方面的问题,实则对企业的长足发展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则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及现状(以日本、美国为例)劳务派遣制度因其灵活的用工形式,以及积极作用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用工形式得到了普遍的适用,同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有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侯力,于山梅(2006)《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平力群(2010)《日本劳务派遣制度改革及其问题》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状况,发展过程,发展背景,以及迅速发展的原因,这些对我国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关于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是与其终身雇佣制度不可分割的,正是在以终身雇佣制的基础上才滋生了派遣制的土壤。

由文献可知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禁止阶段,列举许可阶段和列举不许可阶段。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美国劳务派遣制度主要受联邦和州法律的规 定,包括派遣机构资质、派遣工权益保护、 雇主责任等方面。
行业现状
对我国启示
美国劳务派遣行业规模庞大,涉及多个行业 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美国劳务派遣制度在保护派遣工权益、规范 派遣机构行为、明确雇主责任等方面对我国 劳务派遣制度有借鉴意义。
欧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派遣制度
起源与演变
欧洲劳务派遣制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传统 临时工到全职派遣工的转变,逐渐形成了具有欧洲特色的 劳务派遣体系。
行业现状
欧洲劳务派遣行业规模较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如制造 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法律规定
欧洲劳务派遣制度主要受欧盟法律和各国国内法律的规定 ,包括派遣机构资质、派遣工权益保护、雇主责任等方面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劳务派遣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提高用工灵活性:劳务派遣可以满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提 高用工灵活性。
降低用工成本:通过劳务派遣,企业可以减少招聘、培训、社保等方面 的成本,降低用工成本。
劳务派遣的优势与风险
• 专业分工:劳务派遣单位专注于劳动者的招聘、培训、社保 等方面的事务,提高专业分工效率。
05
劳务派遣制度的未来发展
劳务派遣制度的创新发展
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务派遣制 度将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高匹配效率和服
务质量,实现数字化转型。
灵活就业支持
劳务派遣制度将更加注重对灵活 就业的支持,为求职者提供更多 元、更灵活的工作机会。
绿色劳务派遣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劳务派遣行 业将注重绿色发展和环保,推广低 碳、环保的工作方式。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以派遣机构介绍劳动力到用工单位为主的用工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就其效率与合法性而言,劳务派遣制度也遭遇到了争议。

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劳务派遣制度的利弊与问题。

国内文献综述从国内文献的角度来看,劳务派遣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以下是总结国内文献中的主要观点:1.劳务派遣能随时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用工成本。

2.劳务派遣制度存在大量“三不原则”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不享受劳动者福利),而且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职业能力有限等问题。

3.中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的管理,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的流程和机制。

4.劳务派遣制度发生纠纷时,需要依法申请仲裁和诉讼,保护双方权利和利益。

综上,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能够提高社会就业率和竞争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

国外文献综述从国外文献的角度来看,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以下是总结其主要观点:1.在日本,劳务派遣制度属于一种“非常规就业”,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劳务派遣工人的合法权益。

2.德国对劳务派遣的监管较为严格,要求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必须签订合同,派遣员工的工资不能低于用工单位的员工工资。

3.美国的劳务派遣制度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派遣员工的福利和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派遣公司则能获得巨大的利润。

综上,国外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讨论主要关注于从制度层面提高派遣员工的权利和福利,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障派遣员工的权益,以及减少用工单位对员工的不公待遇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结论与建议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表明,它们既有利可能也存在弊端和问题。

从国内国外文献综述的角度来看,采用劳务派遣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派遣员工的权益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的劳动法规,并在实践中严格落实。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1·引言劳务派遣是一种雇主将员工暂时或长期分派到另一家企业或组织工作的方式。

这种形式的雇佣关系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常见,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涉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劳务派遣的定义与形式2·1 劳务派遣的定义劳务派遣是指雇主将自己招聘的员工派遣到另一家企业或组织工作,受派遣企业或组织支付派遣费用,并由派遣企业为派遣员工提供工资、社保等福利待遇的一种劳动关系。

2·2 劳务派遣的形式劳务派遣可以分为长期派遣和短期派遣两种形式。

长期派遣通常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员工以派遣形式在受派遣企业或组织工作。

短期派遣则是指员工以派遣形式在受派遣企业或组织工作一段较短的时间,例如临时项目或季节性工作。

3·劳务派遣的问题3·1 工资待遇不平等由于劳务派遣员工与受派遣企业或组织的直接雇佣员工存在不同的用工关系,往往导致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较低,缺乏公平性。

3·2 社保待遇不明确派遣员工的社保待遇常常存在问题,例如无法享受受派遣企业或组织提供的完整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障。

3·3 职业发展受限劳务派遣员工的职业发展通常受限,很难得到提升的机会,也无法参与受派遣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培训和晋升计划。

3·4 劳动关系不稳定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雇佣关系是由派遣企业管理的,因此存在劳动关系不稳定的风险,例如突然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

4·劳务派遣的对策4·1 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监管,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

4·2 完善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制度建立起派遣员工与受派遣企业或组织直接雇佣员工工资待遇平等的制度,并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确保派遣员工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

4·3 规范派遣员工的社保待遇明确派遣员工的社保权益,确保他们能够享受与受派遣企业或组织直接雇佣员工相同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障。

劳务派遣问题研究及规制

劳务派遣问题研究及规制

劳务派遣问题研究及规制劳务派遣是指员工通过劳务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由劳务派遣企业派遣至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一种用工模式。

近年来,劳务派遣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制措施。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问题进行研究,并介绍现行的规制措施。

一、劳务派遣问题的背景与现状1. 劳务派遣的起源与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模式,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劳务派遣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行业。

在一些新兴行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劳务派遣成为了常见的用工方式。

2. 劳务派遣问题的存在然而,劳务派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存在不足。

由于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劳务派遣工人常常面临合同不明晰、待遇不公等问题。

其次,劳务派遣模式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派遣工人的流动性较大,使得就业市场变得不稳定,不利于劳动力的长期发展。

此外,劳务派遣还存在社会保障等问题,给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劳务派遣问题的研究进展1. 劳务派遣的经济效应研究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对劳务派遣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发现,劳务派遣能够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也对劳动者的收入和就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这种用工模式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等。

2. 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研究为了解决劳务派遣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明确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规范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劳务派遣行为的监管。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等对劳务派遣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在中国,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如《关于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等,以加强对劳务派遣的监管和管理。

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的文献分析,讨论了劳务派遣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问题防范,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劳务派遣概念原因问题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

国内研究者已从法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管理学等领域对劳务派遣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

笔者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归类,将其归纳为概念研究;产生的原因研究;问题防范研究三类。

现综述如下:一、劳务派遣概念研究研究首先须对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

如程小兵、黄爱民、沈陆萍(2003)认为,人才派遣实质上是通过人才派遣专业公司以服务合同或劳务合同来实现的服务交易。

占德小(2007)则认为,劳务派遣是指要派机构(即用工单位)根据自己的事业需要,向派遣组织(包括从事劳务派遣事业的派遣公司和职业介绍机构)提出用人要求,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组织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派往要派机构,在要派机构的指挥和监督下工作(提供劳务),要派机构向派遣组织支付派遣费用,派遣组织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

在国内有关劳务派遣的研究中,笔者阅读文献时发现:劳动保障部门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劳动力派遣或劳务派遣,人事部门称其为人才派遣或人才租赁,在台湾称为“劳动派遣(Dispatched employment)”。

1999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北京市劳务派遣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及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在描述灵活就业形式时,使用了“劳务派遣”。

此后,官方文件已较多地使用“劳务派遣”,如《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2004)、《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2004)等。

狄永华(2007)认为,使用“人才派遣”、“劳务派遣”称谓都不妥而使用“劳动力派遣”表明派遣的是人而不是物,这符合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核心原则,能够突出我国劳动法保障劳动者人身权益的实质;他还指出“劳动力派遣”是一种用工制度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1.国外对劳务派遣的研究
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派遣机构不仅在本国开展派遣业务,其业务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成为跨国性的派遣机构。

劳务派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括清洁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派遣服务。

2001年,Peck 等人通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劳务派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不过,在涉及企业核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派遣员工。

2002年,Kunda等人通过研究52位身为劳务派遣员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选择作为劳务派遣员工的原因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派遣员工会获得比成为某个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但是他们也会感到焦虑,无法真正融入工作的企业。

劳务派遣发展中虽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派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然以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为主,他们的通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国外的文献也涉及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等问题。

1998年,Segal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得的收入会比劳务派遣员工多15%-20%,而劳务派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比之前多出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平等待遇,开始执行“非歧视原则”。

2010年,Jeroen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派遣员工在公平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同。

2011年,Jahn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分析了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随着派遣员工工龄的增加不断减小,这种变化尤其发生在女性身上。

而且劳务派遣员工转正之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赶上那些一直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员工在派遣形式工作中,可以更快的积累自身能力。

同时,Jeroen等人也指出劳务派遣用工在近几年发展快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程度,同时也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除了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等问题外,劳务派遣员工很难获得工会的支持和保障。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不是与企业签订的,企业的工会往往会将劳务派遣员工排除。

2008年,Shire等的研究中指出,德国和日本的企业的工会只会更多的防止企业的正式员工被劳务派遣员工取代,而不会关注
劳务派遣员工的职业发展。

只有荷兰的企业工会开始关注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条件等情况。

同年,M.A.Malo等人的研究发现企业临时雇佣的员工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可能性非常小。

2.国内对劳务派遣的研究
国内学者认为劳务派遣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企业用工、管理等成本,降低企业在用工中的风险,促进就业三个方面。

2005年,程浩等人认为用工单位可以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用工和管理的成本。

2006年,段波认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用工单位可以灵活使用劳务派遣方式,根据市场形式的变化调整实际用工人数,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

2008年,何旺兵认为使用劳务派遣方式可以使用工单位的法律和招聘风险降低。

国内学者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2004年,丁海珍等人认为我国劳务派遣的产生和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所以我国劳务派遣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转变观念、用工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2005年,程洁和李黎认为用工单位存在“逆向派遣”、“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劳务派遣行业的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2006年,王晓庄认为被派遣者在用工单位无法享受到其和正式员工
同等的升职、培训等机会,对用工单位缺乏归属感和信任感。

到2014年,蒋建武等指出,用工单位单方面追求用工成本
减少,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区别对待的行为,会引发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务纠纷,还会让劳务派遣员工缺乏组织归属感。

此外,现有的研究对劳务派遣中实现同工同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3年,孙波和林镓茵提出通过任职资格设计岗位职级,建立统一的以职能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定岗定编和岗位职责梳理等实施同工同酬的建议。

2014年,李军和王保莲提出了用工单位自觉遵守对被派遣员工的“三性”要求,建立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提供人性化的关怀,明确在劳务派遣过程中要派企业和派遣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吸纳派遣员工加入职工组织,为派遣员工制定弹性的社保制度等对策解决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

3.研究述评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现已在世界各国普及。

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收入方面差异是现有的被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为我国与外国的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过程中的分化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低端服务派遣依然是劳务派遣的主力军。

对于劳务派遣的研究,国外主要针对劳务派遣员工权益问题、劳务派遣市场状况和工会对劳务派遣员工态度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偏向于了劳务派遣法律法规、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

随着劳务派遣这种用工
方式的广泛使用,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全面。

参考文献:
[1]杨静波.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及用工原因探析[D].浙江大学,2014.
[2]陈艳.四川省劳务派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蒋建武,赵珊.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动态发展研究:面子和身份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11(4):541-547.
[4]李军,王保莲.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4(10):40-42.
[5]孙波,林镓茵.企业如何在劳务派遣中落实同工同酬[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1):87-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