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章节一: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3 物联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1.4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章节二: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2 无线感知技术2.3 数据采集与处理2.4 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应用章节三:物联网通信技术3.1 物联网传输层技术3.2 物联网网络层技术3.3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3.4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章节四: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4.1 物联网平台概述4.2 物联网平台的关键技术4.3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4.4 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的应用章节五: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技术5.3 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5.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应用章节六: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的应用6.1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6.2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技术6.3 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与控制6.4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案例章节七: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的应用7.1 智慧医疗系统概述7.2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7.3 智能穿戴设备与健康监测7.4 物联网在智慧医疗案例分析章节八:物联网在智慧交通的应用8.1 智慧交通系统简介8.2 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8.3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8.4 物联网在智慧交通案例分析章节九: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9.1 工业物联网简介9.2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9.3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9.4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0.1 农业物联网简介10.2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0.3 智能农业与精准农业10.4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一:物联网在零售业的应用11.1 零售业物联网概述11.2 物联网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11.3 智能供应链管理与优化11.4 物联网在零售业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二:物联网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12.1 能源管理物联网概述12.2 物联网技术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12.3 智能电网与能源优化12.4 物联网在能源管理案例分析章节十三:物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1 环境保护物联网概述13.2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3.3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13.4 物联网在环境保护案例分析章节十四: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4.1 物流物联网概述14.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4.3 智能物流与供应链优化14.4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案例分析章节十五: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概述15.2 新兴技术对物联网的影响15.3 物联网标准化与互操作性15.4 物联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物联网技术导论》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通信技术、平台与中间件、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章节一:物联网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

3. 理解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教学内容:1.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4.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5. 物联网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物联网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联网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二:传感器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3. 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光电效应、电磁感应、热敏效应等。

2.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3. 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举例说明各种传感器的具体应用场景。

4. 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实物展示法:展示各种传感器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外观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感器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感器的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分享各自的观点。

章节三:通信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3. 理解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分类:短距离通信、远距离通信等。

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在悄悄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处在被物联网包围的智慧化时代,什么是物联网?它包含哪些关键技术?课程概述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被称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课程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这四层分别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其中涉及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宽带网络、数据库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以及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本课程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物联网技术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了解其应用领域,为后续深入学习物联网相关的课程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使大一新生或对物联网技术感兴趣的社会从业人员了解物联网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了解其应用领域,为后续深入学习物联网相关技术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物联网的定义及体系架构1.2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1.3物联网的特点及应用第二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2.1自动识别技术2.2RFID技术第三章:EPC系统3.1EPC系统的组成3.2EPC系统的工作原理第四章: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节点4.1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节点4.2传感器节点的应用与发展感知层测验感知层作业第五章:无线传感器网络5.1无线传感器网络5.2传感网与EPC系统第六章:基于位置的服务及定位系统6.1基于位置的服务6.2定位系统第七章:互联网与互联网+7.1互联网概述7.2互联网+概述7.3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第八章:无线网络8.1无线宽带网络8.2无线低速网络8.3移动通信网络网络层测验网络层作业第九章:物联网数据存储9.1数据库概述9.2物联网与大数据第十章:物联网数据分析10.1数据挖掘概述10.2智能算法概述10.3 数据挖掘与智慧决策第十一章: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11.1信息安全概述11.2RFID的安全隐患与保护手段11.3位置隐私及保护手段管理层测验管理层作业第十二章:物联网应用12.1智能物流12.2智能交通12.3智能电网与智慧医疗预备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物联网技术导论 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   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280Z10课程名称(中/英文):物联网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物联网技术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第2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重点介绍物联网的相关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这种定位有别于以大众科普为目标的物联网导论教程。

对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来说,导论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必须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导论必须具有比较专业的内容和紧凑的结构,必须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专业的框架性认知为目标,要紧密联系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反映专业教学内容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因此,本教程以专业核心知识为基本线索,把全面介绍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专业要求放在首位,使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能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和自豪感。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根据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要求,本课程主要承载核心专业知识在物联网基础知识方面的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和发展历史,物联网的系统结构;传感器及其应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射频通信概念、射频通信系统的频段划分、使用情况及工作特点;自动识别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条码、磁卡、IC卡等;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概念与发展历史,WSN的特点和优势、系统结构;物联网的定位技术,定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定位对物联网的意义和作用,定位技术在军事、灾害救援、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Web技术、嵌入式系统和中间件技术;物联网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技术。

能力:本课程通过知识学习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察与实践,进一步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的素质,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工程思维素质,以及理解工程管理实现和技术决策的基本素质。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联网技术课程旨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包括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和安全性等相关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3. 熟悉物联网的数据处理和安全性要求;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联网基础知识-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标准和规范2.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见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3. 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 有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RS485等)- 通信协议和网络架构4.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和传输- 数据存储和处理- 数据可视化和分析5. 安全性要求-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数据隐私和身份认证- 安全性解决方案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课件、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感器的实际操作、通信技术的配置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实践:安排学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学习心得,并从中获得互相学习的机会。

五、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和课程作业等。

2. 项目成果:根据学生完成的物联网项目的设计报告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联网技术导论》(主编:XXX)2. 《物联网通信技术与应用》(主编:XXX)3. 《物联网应用技术与实例解析》(主编:XXX)七、参考资源1. 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2. 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互联网资源和开源项目八、备注本大纲仅作为教学安排的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前景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2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2.3 二维码技术第三章:物联网传输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3.2 互联网技术3.3 边缘计算技术第四章: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技术4.1 物联网平台概述4.2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4.3 物联网平台案例分析第五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技术5.3 物联网隐私保护策略第六章:物联网协议与标准6.1 物联网协议栈6.2 常用物联网通信协议6.3 物联网标准化组织与规范第七章: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7.1 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7.2 智能交通物联网应用7.3 工业物联网应用第八章:物联网项目设计与实施8.1 物联网项目需求分析8.2 物联网系统设计与规划8.3 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九章:物联网产业与发展趋势9.1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9.2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9.3 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物联网技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10.1 医疗健康领域的物联网应用10.2 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10.3 环境监测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难点解析:物联网的定义涵盖了多种技术和应用领域,理解其核心思想需要对相关技术有一定了解。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的扩展。

二、物联网感知技术难点解析:感知技术是物联网获取信息的基础,涉及多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RFID和二维码技术在信息传递和识别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具体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式较为复杂。

三、物联网传输技术难点解析:物联网的传输技术涵盖了多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对于降低延迟和提高效率有重要作用,但理解其工作原理需要深入的知识。

四、物联网平台与中间件技术难点解析:物联网平台是连接设备、数据和应用的关键,中间件技术对于平台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大纲)(2018版)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英文):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 40, 其中, 讲授学时: 24, 实验(实践)学时: 16。

学分: 2.5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本科)开设学期: 第5学期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物联网、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熟练物联网相关技术理论。

为今后深入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作铺垫。

五、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 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联网概论、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物联网网络层技术、物联网应用层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典型应用。

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概念, 开阔学术视野, 启发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学习, 主要让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理解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功能, 了解物联网所需环境及面临的挑战;2.掌握感知层的概念、作用, 理解常见传感器的类型、特征, 了解传感器的语音, 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3.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核心技术及协议,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4.掌握物联网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5.了解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了解物联网网络安全威胁趋势的发展。

6.掌握我国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

7.了解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联网概论(共8学时, 其中实验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物联网发展与背景;了解物联网的定义;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掌握物联网的特点;掌握物联网相关研究与发展。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

《物联网技术导论》教案第一章: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1.4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物联网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与传感器种类2.2 无线传感器网络2.3 遥感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2.4 物联网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物联网传输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3.2 互联网技术3.3 物联网协议与标准化3.4 传输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物联网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4.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4.2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4.3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4.4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第五章:物联网安全技术5.1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挑战5.2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5.3 加密与认证技术5.4 安全协议与安全算法第六章: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6.1 智能家居6.2 智慧医疗6.3 智能交通6.4 工业物联网6.5 物联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七章:物联网平台与生态系统7.1 物联网平台的功能与架构7.2 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营7.3 主流物联网平台介绍7.4 物联网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八章:物联网设备与硬件8.1 物联网设备的分类与特点8.2 常见物联网硬件设备介绍8.3 物联网设备的接口与编程8.4 物联网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与部署第九章:物联网项目管理与实施9.1 物联网项目生命周期与管理方法9.2 项目需求分析与规划9.3 项目设计与开发9.4 项目实施与运维9.5 物联网项目案例分析第十章:物联网技术的未来与发展10.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物联网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创新10.3 物联网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社会建设中的应用10.4 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5 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物联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物联网的定义是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发展历程,了解物联网从产生到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201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八月《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12034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选修课【学分数】 3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时数】36 【编写日期】2015年08月一、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本课程的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选修课。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其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

通过对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传感技术、定位系统、智能信息设备的学习,掌握感知识别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无线宽带网、无限低速网、移动通信网的学习,掌握网络构建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大数据与海量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学习,掌握管理服务层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系统的学习,了解物联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最后还应将物联网前沿状况介绍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掌握物联网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提高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物联网的适应能力。

2.技能与方法本课程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联网相关技术。

待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通过RFID实验箱,掌握低频、高频、超高频和2.4G 有源RFID 读写器、原理机、标签的原理及应用;物联网综合实验箱,掌握低功耗WiFi、ZigBee、Bluetooth 4.0 BLE、IPv6等多种无线传感网络。

通过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几个实际应用案例,掌握综合应用层;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物联网管理:调试与诊断、认知无线电、移动计算中的群智感知,了解物联网前沿技术和应用。

最终,对物联网有一个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并具备运用物联网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特别是一些新技术,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更要关注的是观念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数据不仅是数据体量变大,海量、共享、连接是新时代的人文新观念。

二、课程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课程重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如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

课程难点:物联网概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高度集成的课程,它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要求学生具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总的难点。

具体还涉及: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无线通信技术。

解决办法:首先,要意识到面对如此庞大的内容,学生先修课程不足,再加之对物联网领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的缺乏,对课程内容要有所取舍,详略得当才是。

在36学时教学中,本着有效完成课程目标,重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轻技术细节深入的基本原则,注重建立学生对物联网这一新兴领域的好奇和兴趣。

在管理服务中的大数据与海量存储部分,对Google 数据技术的三宝(即Google File System、MapReduce、BigTable),关注为学生建立大数据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比如从传统思维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为关注相关关系。

通过这样的观念碰撞,培养出对人类的认知和和应对世界交流方式全新挑战的能力。

其次,在选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定的基础知识,如传感网技术等内容;最后,利用练习帮助完成教学目标,在每个练习项目中,设计若干需要学生思考和查证的内容,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帮助理解并建立概念,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体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安排(一)第一章物联网概述主要内容: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核心技术、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教学要求:掌握物联网的发展背景、定义、特征、安全等概念,以及物联网的4层体系结构和功能划分,对物联网有一个全局的认识,激发出探索物联网世界的兴趣。

重点:建立物联网四层的架构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

(二)第二章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主要内容:自动识别技术,包含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历史和现状;RFID技术分析,包含阅读器、天线、标签、频率;RFID和物联网。

教学要求:认识让物品“开口说话,发布信息”是物联网最独特的部分。

掌握各类位于感知识别层的信息生成设备,重点掌握RFID的体系架构、工作原理、标准和它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各类自动识别技术以及RFID。

难点:RFID与其它识别技术的区别。

(三)第三章无线传感网主要内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硬件平台,包含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芯片、供能装置;传感器的操作系统,包含TinyOS、Contiki OS;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包含选路指标ETX、路由协议CTP、数据分发协议、路由协议的新挑战;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如军事监测系统、煤矿监测系统、医疗监控系统。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感知层技术。

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史、传感器的结构、分类、特点、一般特性;了解传感器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体系结构、主要特征、关键技术和现状挑战。

重点:无线网传感器以及无线传网。

难点:无线传感网与RFID的区别。

(四)第四章定位系统主要内容: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系统中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蜂窝基站定位、室内精确定位、WiFi 基站定位;定位技术中基于距离的定位、基于距离差的定位、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成熟的定位系统和新兴的A-GPS、无线AP定位系统;掌握基于各种定位条件的定位技术;明确物联网环境下的定位技术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

(五)第五章智能信息设备主要内容:手持移动设备,从PDA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与物联网;其他智能设备,如车载设备、数字标牌、医疗设备、智能电视;智能设备运行平台、情境感知、任务迁移、智能协作、多通道交互;智能设备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掌握各类传统和现代移动设备的产生背景、功能、特点、应用。

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历史、特点、结构,其中的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基本功能、技术要求、应用领域、发展前景,以及智能手机在物联网中的作用、地位。

(六)第六章无线宽带网络主要内容:无线网络简介,包含基本组成元素、无线网络的类别、无线宽带网络的难点;WiFi:无线局域网,包含IEEE 802.11协议发展简史、IEEE 802.11架构、IEEE 802.11介质访问控制协议;WiMAX:无线城域网,包含WiMAX概述及架构、WiMAX介质访问控制原理简介、无线物联世界。

教学要求: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协议相关知识;无线城域网、WiMAX的相关知识。

重点:无线网络的种类。

难点:掌握802.11即WiMax协议。

(七)第七章无线低速网络主要内容:低速网络协议概述;红外线通信;蓝牙;802.15.4/ZigBee;体域网,包含物理层、网络架构、传感器、体域网应用;容迟网络,包含网络体系结构、DTN网络应用。

教学要求:理解物联网对低速网络的需求,了解红外线通信、蓝牙通信技术;掌握802.15.4/ZigBee 网路体系结构和相关协议;掌握其组网与网络互联。

(八)第八章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内容: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包含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语音、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语音、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语音与数据;3G通信技术和标准,包含TD-SCDMA、W-CDMA、CDMA2000;移动互联网,包含视频电话、手机电视、基于用户情境的服务、移动社交网络、其他应用;4G:下一代移动网络。

教学要求:了解移动通信发展历史;掌握TD-SCDMA、W-CDMA、CDMA2000三种3G通信技术和标准;全面掌握4G技术,包括4G技术(LTE)演进与产业发展概述、LTE高层协议栈关键技术、LTE 网络安全技术、LTE物理层关键技术及SoC设计实现、LTE核心网关键技术、LTE技术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重点:移动网络的基本知识,3G、4G网络的相关协议。

难点:各代多种网络标准和关键技术。

(九)第九章大数据与海量存储主要内容:从网络化存储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包含选址与布局、缆线系统、可靠性分级、能源系统、降温系统;数据中心技术,包含Google File System、MapReduce、BigTable、Hadoop;典型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研究热点;数据中心与云存储。

教学要求:理解物联网对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掌握网络存储体系结构;通过对Google File System等系统的学习,掌握数据中心技术;了解数据中心的研究热点。

重点:数据中心、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难点:与大数据相关的Google File System、MapReduce、BigTable、Hadoop四种技术。

(十)第十章数据库系统主要内容:数据库系统的起源与发展,包含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及其基本组成、新兴数据库简介;关系数据库,包含关系数据库模型、SQL查询语言、常见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与物联网;物联网数据的特点,包含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融合。

教学要求:了解数据库系统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及对数据库的管理;掌握物联网数据库的特点。

(十一)第十一章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主要内容: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与隐私,包含信息安全、物联网与隐私、RFID安全与隐私保护;RFID 的安全现状,包含主要安全和隐私隐患、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包含位置隐私的重要性、位置隐私面临的威胁、保护位置隐私的手段;如何面对安全和隐私挑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建立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概念,并掌握其相关概念;掌握RFID的安全现状与保护机制。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教材:刘云浩.物联网导论(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2013-08-28.学习资源:[1] 王汝传,孙力娟. 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2011-09.[2] 桂小林安健张文东何欣王海晟等. 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6.[3] 彭力. 物联网技术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09.[4] 张翼英杨巨成李晓卉张茜等. 物联网导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08.[5] 物联中国.[EB/OL].[2015-8-10]. /.[6] 中国物联网.[EB/OL].[2015-7-19]. /.[7] 中国物联网第一论坛.[EB/OL].[2015-8-1]./forum.php.六、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先修课要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通信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