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班级:政教师范121

学号:1203012007

姓名: 张文文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秦始皇灭六国,置郡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国家。毋庸置疑,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在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七雄并争,但为什么最终完成统一的大任落在了秦国肩上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始皇能在当时统一天下,顺应了天下权势变化的潮流,是历史的必然。但同时也是‚历史地使然‛,众多的历史原因使秦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完成了其千秋霸业。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多因多果的,接下来我会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

一、主观方面

秦的统一,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秦国和东方六国相比,在统一行进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

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十分彻底,使得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战国初期,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六国,为了增强实力,在诸侯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秦的历代君主都励精图治,积极变革。秦穆公带领秦国进入五霸后,秦孝公即位下令招贤开启商鞅变法。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

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从而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封建制度的最早确立,土地私有为其奠定了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方便了税收和交换。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流过打下了坚定基础。

3、历任秦王的个人的才能。

历任亲王的的雄才大略在秦的统一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知人善任,重用人才,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比如说韩非子,李斯等人;部署全国的战略和策略.那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

4、采取正确的军事策略 ---- 远攻近交。

秦王嬴政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灭韩国,秦王赢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

228年,灭赵国;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国;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二、客观原因

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单只有以上主观原因,它是主客观原因相统一的,在当时大的背景潮流下,客观原因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历史合理性和历史正当性。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天下统一是必然的,由此,六国被统一也是必然的,只是秦国由于自身原因实力领先其他国家,从而能统一其他国家。而能在这个时期统一,也是因为历史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经济的发展到了这一阶段足够支撑统一所需的物质资源,这时,动乱也到了一个极乱的时期,不能再乱下去,民众的承受能力也到了极限,这时必须要将天下统一,这是一个最适合的时期,历史也走到了这一步。

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表现是西周以来的政治上的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的井田制遭到瓦解,私有制出现。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要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或者变法本质上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也适应了当时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历史的进步,所以讲变法是必然的。通过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方面确立了私有制的地位,是历史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名族、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有助于国家的统一。

3、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们渴望统一。

春秋争霸,战国争雄,长期的战乱促使百姓流离失所,贫困不堪,给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破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从而过上安定的生活。

3、其他六国的‚无能‛。

在此,我将引用苏洵的《过秦论》来表明我的观点,并以此来论证六国的‚无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可见,六国的行为也加深了他们的灭亡。所以,后人一定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5、抗击北方匈奴的入侵,也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

七国战乱时期,匈奴常带兵南下趁机侵占中原领土,侵扰人民,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战乱时期匈奴的入侵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争夺天下政权的情况下,各国都无心或无力顾及匈奴的骚扰,在这个时候想要集中力量去抗击匈奴,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

6、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

春秋末,孔子开始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平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私学的兴起,在当时思想纷繁的情况下,造就了一批的人才。例如鬼谷子门下的苏秦,孙膑等。这些人都是当时各国竞相争抢的有才之人,当时的各国开始把人才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在当时,‚尚贤‛的思想广泛流行,求贤、招贤、抢贤、买贤、偷贤最为常见,甚至到了求而不得‚斩杀之‛的地步,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在当时人才的重要性。

成就大事,靠的不光是自身的能力,有的还有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一系列的综合下才会发生一件惊天动地大事,才会成就一个伟大的人。前人的功过成败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教训,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多名族的封建国家,他是伟大的,称他为千古一帝当之无愧。后人对他做重重评价,然而我认为,我们根本无权评说历史,有的,只是无尽的崇敬、敬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