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流水对土壤侵蚀的分析太行山区水土流失

合集下载

《流水地貌》流水侵蚀与沉积

《流水地貌》流水侵蚀与沉积

《流水地貌》流水侵蚀与沉积《流水地貌:流水侵蚀与沉积》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流水扮演着一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它通过侵蚀和沉积这两种神奇的力量,塑造出了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是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破坏和搬运的过程。

当雨水从天空落下,汇聚成小溪、河流,它们便开始了自己的“雕刻之旅”。

在地势陡峭的山区,河流的流速较快,其侵蚀能力也更强。

河水像一把锐利的刀,不断冲击着河岸和河床,使得岩石逐渐破碎、脱落。

久而久之,山谷变得越来越深,峡谷也就此形成。

比如,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流水侵蚀的杰作。

湍急的江水在漫长的岁月里,硬是将坚硬的岩石切割成了高耸陡峭的峡谷,令人叹为观止。

在河流的上游,由于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常常会形成下切侵蚀。

这种侵蚀力量能够使河床不断加深,形成深而窄的“V”形河谷。

而在河流的中游和下游,随着地势逐渐变得平缓,侧蚀作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河流会不断地冲刷河岸,使得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蜿蜒曲折的河流,那就是流水侧蚀的结果。

除了河流,瀑布也是流水侵蚀的典型代表。

当河流流经断层或者陡坡时,水流会垂直跌落,形成壮观的瀑布。

而瀑布下方的潭水在水流的冲击下,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瀑布向上游后退。

比如北美洲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后退,这正是流水侵蚀的威力。

流水的侵蚀作用不仅改变了地表的形态,还影响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活。

一方面,它为一些生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过度的侵蚀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与侵蚀相对的是流水沉积,这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减缓,搬运能力下降,将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的过程。

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突然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骤减,大量的泥沙、石块等物质会堆积在山口处,形成扇状堆积地貌,也就是冲积扇。

在我国的华北平原,就有许多由河流冲积扇连接而成的广袤平原。

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宽阔,水流平缓,更容易发生沉积作用。

通过流水对土壤侵蚀的分析太行山区水土流失

通过流水对土壤侵蚀的分析太行山区水土流失

通过流水对土壤侵蚀的实验分析太行山区水土流失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地表植被的覆盖程度,降水时间,降水强度,土壤的情况是导致水土流失大小的重要因素。

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强调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

(2)通过实验让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获得关于水土流失的知识,认识保持水土,植树种草的重要性。

正确掌握如何治理水土流失。

其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二、实验用品:(1)硬板纸一块,(2)草一些,能覆盖木板即可。

(3)水盆一个。

(4)喷水壶一个。

(5)不同的土壤如:黄土、沙土各一些。

(6)清水。

三、实验过程:a、一人负责支起硬板纸,并调节倾斜角,按要求依次放置硬板纸上的覆盖物。

(变化不同的木板倾角,并且放置不同的覆盖物的时候要调整倾角)b、一人负责喷水,并按时间、喷水强度喷水。

(时间不同,强度不同)c、一个学生掌握过程时间时间,作详细的实验记录。

d、同时一人还要在不同土质材料上做试验。

在试验的时候,要在木板只有土壤,别什么也没有覆盖物的情况下做一次实验。

e、完成实验记录,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使得记忆特别深刻。

四、实验结论:(1) 水土流失的大小与降水强度、降水时间长短、地形坡度的大小、地表植被覆盖的好坏有密切的关联。

(2) 植物对降水有较大的节留作用,良好的植被能迟滞雨水从地表中流出的时间,控制地表经流,减少对地表的冲刷作用。

(3) 不同土质,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尤其是黄土流失的最为严重。

地表草木的疏密造成水土流失的程度也不同。

(4)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在于水土保持,而重要的是要植树造林。

五、结合以上实验,针对我校学生对太行山的了解,分组讨论太行山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的学生说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开采林木,有的同学说过度开垦耕地,有的同学说下雨对冲击泥土流失。

六、教师小结(1)太行山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坡度大,黄土广泛分布,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

(2)太行山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坡耕地,城镇、道路、工矿区建设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和土壤颗粒被雨水或水流带走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农田、坡地和修复过的裸露土地上尤为突出。

水土流失对于土地生产力和环境稳定性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总结。

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降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降雨过程中,强烈的降雨将土壤表面的颗粒冲刷走,沟壑和深层次的河道形成,造成土地的侵蚀。

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强度的增加都会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

二、坡度和坡长坡度和坡长都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当坡度超过一定值时,重力作用使得雨水迅速流淌,提高了土壤被侵蚀和冲刷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坡度愈大,产流速度愈大;而坡长对产流速度影响不大,但对侵蚀速度影响较大。

因此,坡度愈大,土壤流失的风险愈高。

三、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和采伐森林等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的保护作用,使土壤暴露在水雨侵蚀之下,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四、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是减缓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

植被的根系能稳定土壤,抵抗雨水和水流的冲击,减缓土壤侵蚀和流失。

同时,植被的枝叶和地面茎叶能有效阻挡雨滴的直接冲击,降低雨滴对土壤的破坏。

缺乏植被覆盖的区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五、土地耕作方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过度耕作和犁地时没有采取措施保护土壤,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易被水流冲刷。

此外,缺乏合适的田间排水设施也会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

六、人类活动和管理不当人类活动和管理不当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例如,大规模的土地改造工程和建筑活动,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土壤,使原本稳定的土壤遭受水流冲刷和侵蚀。

此外,排放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进入河道,使河水富含有机物和重金属,加速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抗侵蚀能力。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和人为交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坡度和坡长、土地利用方式、植被覆盖率、土地耕作方式、人类活动和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水土流失程度。

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保护和改善山区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山区生态平衡的工作。

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发展理念或思路,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得到满足。

侵蚀是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侵蚀对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侵蚀会对山区的土壤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由于水流的冲刷和风力的吹蚀,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会被带走,导致土壤贫瘠化。

土壤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导致土地利用率的下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侵蚀,是提高山区土壤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侵蚀还会破坏山区的水资源。

侵蚀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减少,水质下降,从而影响山区和下游地区的供水问题。

侵蚀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泥沙含量,加剧河道淤积,增加了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侵蚀,是保障山区水资源供应和减轻灾害风险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侵蚀还会对山区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土壤质量的下降和水资源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山区的植被生长和动物栖息地。

侵蚀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为了保护山区的生态系统,需要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侵蚀,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侵蚀是山区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侵蚀,是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侵蚀防治措施,包括建设护坡、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人工固土等。

也需要加强山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提高山区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并加大科研力度,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而实现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太行山崇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太行山崇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太行山崇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摘要:本项研究选择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北易县旺龙沟崇陵小流域3种典型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6月到9月每5天测定一次土壤水分)和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996年6月~9月土壤含水量历史资料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年内季节变化主要随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林地和间作地对土壤水分有滞后作用;通过分析3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展间作(农林间作、林药复合等)和培育浅根性植物是太行山干旱山区水土保持及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干旱山区;土壤水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类型在太行山干旱山区,土壤水分成为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研究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对太行山干旱山区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及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山区水土运移规律及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

近些年来,众多学者在研究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因素(质地、容重)与土壤水分常数(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饱和持水量和土壤入渗率等)及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方面比较多。

但是,在太行山干旱山区以土地利用结构及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该项研究地点位于太行山干旱山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崇陵小流域,选取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利用结构及类型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

1实验区概况崇陵流域实验基地位于河北省易县境。

位于115°21’E,39°23’N,海拔85~300m,面积约为6km2。

流域长4.4公里,平均宽1.5公里。

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起伏不大,高程在50~180米之间,为低山丘陵区,山丘以花岗片麻岩构造的为主,多呈浑圆状,坡度较缓,多为10°~25°之间(占流域总面积的45%以上)。

(见图1、2)土壤以砂壤土为主、黄土为次,并集中分布在沟谷区,土层厚度1~2m,但黄土的厚度可达10m以上。

河北太行山片麻岩山地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河北太行山片麻岩山地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型植被 。 2 试 验方 法
松林地入渗过程 的渗润阶段持续约 3 0 a r i n ,土壤
人 渗率 下降 6 0 m i n后 , 入 渗速率 达 到稳定 。 不 同植 被 类 型下 , 采 用双 环 人渗 法 测 定 的稳
2 0 0 9年 7 — 8月 在 试 验 流域 选 择 了刺 槐 林 地 和 荒 草地 进 行 双 环 人 渗试 验 , 结 合 金 明[ 7 J 在 油 松
摘要 : 该文分析了保定市水土保持试验站不同植被( 刺槐林、 荒草和油松) 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 稳渗率依次为刺槐
林地 0 . 9 m m / m i n , 荒草坡地为 0 . 7 mm / mi n , 油松林地为 0 . 6 5 m m / mi n 。 并采用 H o  ̄ o n 公式 、 K o s t i a k v 公式和 P h i l i p 人渗公式对 人渗过程进行模拟 , Ho r t o n 模 型更适于不同植 被类 型土壤入渗模 拟。
5 mi n 左右 ; 到8 0 m i n后 , 基本达 到稳 渗 阶段 。 荒 草 地人渗过程的渗润阶段持续 1 0 m i n左 右 , 到 1 3 0 a r i n左右 土壤水 分人 渗进 入稳定 人渗 阶段 。 油
壤、 地形地貌等 自然条件在太行山区具有典型代 表I l 生。刺 槐林 、 荒草 和油 松 是试 验基 地 的 3种 典
林地 的双环人渗试验 , 测定不同植被下的人渗过 程和 稳定 入渗 率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0 4
・ -
渗率依次为 : 刺槐林地为 0 . 9 m m / m i n ; 荒草坡地为 0 . 7 m m / mi n ; 油松 林地 为 0 . 6 5 m m / m i n 。稳定 入渗率

4.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解析版)

4.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4.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A.针叶林B.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灌木林4.随海拔升高,该区森林的碳密度()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5.森林碳储量集中分布在陡、急、险坡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降水丰富B.热量条件好C.风化层深厚D.人类活动少【答案】3.D 4.C 5.D【解析】3.利用表格中每种森林的碳储量除以其碳密度,就可以得到森林面积。

据此可计算得知灌木林的面积是最大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随海拔升高,该区森林的分布依次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林。

结合表格中不同森林类型的碳密度,可以判断出,随海拔升高,该区森林的碳密度先升高后降低。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陡、急、险坡处,人类活动难以到达,森林植被多保持自然状态,生物量大,且枯枝落叶层厚,森林碳储量分布集中。

因此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人类活动少,D正确;陡、急、险坡降水不一定丰富,A错误;热量条件主要与海拔有关,B错误;陡坡风化层往往较薄,C错误。

故选D。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成土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是影响我国土地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图示意河北省土壤侵蚀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存在差异的甲、乙、丙、丁四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土壤侵蚀以风力侵蚀为主的是()A.甲B.乙C.丙D.丁7.图中丁地土壤遭受水力侵蚀比较微弱,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深厚,植被茂密B.地处平原,河流流速慢C.土壤紧实,质地粘重D.聚落密集,土壤硬面化【答案】6.A 7.B【解析】6.根据图示可知,该图为河北省,甲位于河北省西北部,2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属于半干旱区,且甲更加靠近冬季风源头,风力侵蚀明显,A正确;乙位于燕山南坡,属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与夏季风的迎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风坡,处于半湿润区,土壤以流水侵蚀为主,B错误;并所在为太行山东侧,冬季风背风坡,夏季风迎风坡,处于半湿润区,土壤以流水侵蚀为主,C错误;丁位于华北平原,土壤以流水侵蚀为主,D错误。

华北北部区域土壤侵蚀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

华北北部区域土壤侵蚀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

华北北部区域土壤侵蚀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第一,降雨量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华北北部区域的降雨量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季节性的暴雨易造成土壤侵蚀。

尤其是在山区,由于地势高低不平,水流容易形成立体式侵蚀,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第二,坡度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华北北部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山区的坡度较陡,土壤侵蚀风险也相对较高。

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土壤颗粒被冲刷的机会也越大,导致土壤流失加剧。

第三,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的程度。

华北北部区域的农业产业比较发达,大量的耕地和没有适当措施的农作物栽培会导致土壤暴露在外,容易被风蚀或水冲刷。

浅耕、多年蓄仁皮、梯田等传统耕作方式容易导致土壤侵蚀。

第四,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发展等导致大量的土地开垦和建设,破坏了自然植被覆盖层,增加了土壤裸露面积,使得土壤更容易受到风蚀和水冲刷。

此外,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行为也加速了土壤侵蚀的速度。

时空变化方面,华北北部的土壤侵蚀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华北北部地区的降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暴雨频发对土壤侵蚀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土地用于城市化和工业开发,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破坏和土壤侵蚀的程度。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梯田、沟系治理等措施,减缓水流速度,降低土壤冲蚀程度。

其次,推行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如轮作、间种等,保持农田的覆盖度,减少土壤裸露面积。

此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怎么解决水土流失呢?,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

(1)地形:沟壑纵横,坡陡沟深的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3)土质:我国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质疏松,雨水极易分解,抗侵蚀能力极低,造成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植被: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天然植被已经遭受破坏,加大了土壤侵蚀。

人为因素(1)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发展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加大了土地的载荷。

(3)掠夺性的开发与人为破坏植被引起风蚀和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1)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指恢复植被,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生物措施主要包括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

(2)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措施。

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治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沙效果显著。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应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

DOI:10.3969/J.ISSN.1672 7983.2021.01.010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朱建佳1a,彭晓伟1b,刘耀亮1c,刘金铜2(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园艺科技学院,b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c工商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摘要:为系统了解太行山区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应用InVEST模型模拟太行山区的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现状,并分析了土壤保持与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坡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太行山区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为0.37×108t,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4.3t/hm2,全区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空间上土壤侵蚀强度自南向北逐渐增高;(2)2005~2014年,太行山区土壤保持总量平均为4.58×108t,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40.22t/hm2;(3)太行山区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海拔和坡度较大的高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该区域同时也是土壤侵蚀相对严重区;在合理保护高山区土壤保持服务的基础上,提高中低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有利于水土流失的缓解。

关键词:太行山区;土壤侵蚀;土壤保持;影响因素;InVEST模型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7983(2021)01 0058 09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水土保持学家Wischmeier率先提出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The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USLE),对区域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

该方程经过2次修正后得到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与USLE的结构相同,但引入了土壤侵蚀过程的概念,改进了各因子的含义和算法,因而使用范围更加广泛[2]。

然而,RUSLE只有在美国境内参数才不用调整,且忽略了上游地块自身的泥沙截留能力。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原因一、自然因素1. 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很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啊,那雨就跟泼水似的,一下子来好多。

这么大量的雨水短时间内落到地上,土地根本来不及吸收,就只能被水带着土一起冲走啦。

就像在一些山区,一场暴雨下来,山坡上的泥土就跟着雨水哗啦啦地往山下跑。

2. 地形起伏大。

那些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土就很容易溜走。

你想啊,山又高又陡的,土在上面待着也不安稳啊。

比如说黄土高原,那沟沟壑壑的,土就顺着坡往下滑,时间一长,水土流失就特别严重了。

3. 土壤质地。

有些土壤本身就比较松散,像沙子一样,不怎么黏合。

这种土壤很容易被风吹走或者被水冲走。

就好比我们玩沙子堆城堡,风一吹或者水一冲,城堡就塌了,土就没了。

4. 植被覆盖率低。

这植被就像土地的保护神一样,要是植被少了,土地就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了。

没有树木和草的遮挡,风一吹,土就飞了,雨一下,泥就流了。

像那些过度开垦或者乱砍滥伐的地方,植被没了,水土流失就越来越严重。

二、人为因素1.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好多地方为了多种点庄稼,就把山坡上的树都砍了,开垦成农田。

这种坡地耕种,一下雨,土就跟着水流走了。

还有些地方过度放牧,把草都吃光了,土地也变得光秃秃的,土也就留不住了。

2. 工程建设。

修公路啊、建房子啊这些工程,要挖土、要平整土地。

要是在施工的时候不注意保护土壤,就会造成大量的土被破坏和搬走。

比如说有些工地,把挖出来的土随便堆放在旁边,一场雨下来,土就被冲到到处都是。

3. 矿业开采。

挖矿的时候,会把大量的土石翻出来,而且这些土石很多都没有经过处理就堆放在那里。

矿场周围的植被也被破坏了,就导致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而且那些挖矿后的矿坑,要是不进行修复,也会影响周围的土地稳定性,让水土流失更厉害。

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

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

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对河北太行山区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结合这两种强大的工具,我们希望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风险,为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河北太行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人类活动频繁,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开展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对于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USLE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侵蚀性因子、坡长坡度因子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的确定方法。

然后,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地形数据的提取、土壤数据的分类、降雨数据的空间插值等。

在方法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结合USLE和GIS进行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的具体步骤。

包括建立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计算敏感性指数等。

我们将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展示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的结果,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太行山区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空间分析。

USLE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其通过综合考虑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长坡度、植被覆盖及管理措施等因素,为水土流失的定量评估提供了有效工具。

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评估水土流失敏感区域,为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利用GIS平台,对河北太行山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基础数据进行整合与预处理。

然后,基于USLE模型,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估模型,将各项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并整合到GIS平台中。

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河北专用)(解析版)

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河北专用)(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03地理(河北专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好望角,又称风暴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常形成巨浪。

下图示意好望角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气温常年高于甲地,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沿岸洋流D.盛行风向2.好望角常形成巨浪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壳运动活跃②台风活动频繁③西风漂流势力强盛④大陆轮廓阻挡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1.C 2.D【解析】1.甲乙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地势相似,A错误;两地纬度相近,B错误;甲地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显著,乙地沿岸有厄加勒斯(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显著,所以乙地气温常年高于甲地,C正确;两地的盛行风向都是多为东南风,差别不大,D错误。

故选C。

2.好望角在30°S以南,海域广阔,西风漂流形成环流圈,势力强盛,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形成巨浪,③④正确;好望角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①错误;当地台风活动并不频繁,②错误。

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好望角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位于34°21′25″S,18°29′51″E处。

北距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市52千米。

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等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地理试题)小明家的书桌位于视野开阔的东窗前。

邢台县西部山区水流沙关系分析

邢台县西部山区水流沙关系分析

邢台县西部山区水流沙关系分析邢台县西部山区流域内降水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是造成水沙关系变化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典型小流域水沙变化特性分析,进一步揭示水沙关系不确定性的因素,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产输沙时空分布特征;水沙关系不确定性;降水时空分布;坡底小流域1、研究区基本概况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坡底小流域实验站位于邢台县西部山区城计头乡,东经114°02′,北纬37°05′。

流域面积283km2,河长30.2km,河道直线长度24.4km,河道弯度1.24,流域平均宽度9.37km,河源至河口高程落差900m,河道比降29.8‰。

流域内设有11个雨量观测站,雨量站网密度为25.7km2/站。

该流域农垦面积较小,农田面积占总面积的7.67%。

山林面积大,连年绿化封山造林,基本上消灭了荒山,植被覆盖率为86.3%。

土壤主要以黄土黑土为主。

流域内无大型水利工程,只有几处塘坝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

1.2 流域降水特性分析。

该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且常有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多或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少的现象。

以历年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值K来表示年际变化,该区各雨量站监测的年降雨量资料分析,各站极值比大都在4.0~6.5之间。

如路罗雨量站1963年年降水量为1753.1mm,1986年年降水量为281.8mm,相差6.22倍。

2、流域产沙量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于一个特定的流域来讲,气候是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的丰枯年份,年输沙量显著不同。

由于季节的变化,在一年之内输沙量的分配也极不均匀。

在北方地区,受降水影响,有时一次暴雨的输沙量即为全年的输沙量。

悬移质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在各年输沙总量的差异,一般采用频率计算方法来确定其年际变化特征值。

受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地貌因素的综合影响,输沙量年际变化比较大。

年际变化大小可以用变差系数或极值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加以衡量。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和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水土流失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

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

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

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

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

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⑴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

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

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

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水土流失的类型1、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解析水力侵蚀地区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几点启示

解析水力侵蚀地区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几点启示

解析水力侵蚀地区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几点启示水土资源是重要的地质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人类在对地质资源利用同时也造成对水土资源的直接破坏,其中水土流失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一、土壤侵蚀解析(一)土壤侵蚀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量是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土壤侵蚀速率(侵蚀模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

(二)土壤侵蚀类型1、按外营力种类划分一种土壤侵蚀类型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或两种外营力导致的。

依据外营力种类,土壤侵蚀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等类型。

2、按发生时间划分按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将土壤侵蚀划分为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

现代侵蚀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3、按侵蚀速率划分按侵蚀速率比对成土速度,将土壤侵蚀划分为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

本文解析的对象是发生在现代的超越成土速度的水力侵蚀。

二、水土流失解析(一)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冻融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称为水土流失。

包括土的流失和水的流失。

(二)水力侵蚀形式水力侵蚀的特点是以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按发生发展过程,分为面蚀和沟蚀两种形式。

1、面蚀是指地表径流冲刷坡面表层土壤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面蚀起源于溅蚀,发生在坡面,呈面状,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粒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四种。

2、沟蚀是指由片状水流汇集于沟槽,形成切入地表及以下沟壑,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的土壤侵蚀形式。

沟蚀起源于面蚀,发生在沟壑,呈线状。

面蚀产生的细沟,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方式,分别向长、宽、深三个方向发展,形成侵蚀沟。

根据沟蚀程度及表现形态,自上而下可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

(三)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素养测评(四)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素养测评(四)

单元素养测评(四)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1·北京高一检测)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在2007年6月27日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溶洞形成的因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2. 导致图中石柱形成的因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解析】1选C,2选D。

第1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图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流水堆积形成冲积地貌。

第2题,钟乳石的形成是由于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分解形成碳酸钙沉淀,故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020·临沂高一检测)壶穴主要是由流水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

下图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区壶穴的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对a时期壶穴形成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起伏大B.含沙量大C.水温高D.地表多裂隙4.喀斯特地貌区有利于壶穴形成的条件是 ( )A.降水更丰富B.地势落差大C.岩石抗蚀力弱D.全年气温较高【解析】3选D,4选C。

第3题,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读图a可知,近地表岩层产生节理、裂隙,是该时期壶穴形成地点。

形成壶穴与地表起伏、含沙量、水温差异关系较小。

第4题,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携带砾石或粗堆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抗蚀力弱,岩石容易被溶蚀,有利于壶穴形成。

从图中壶穴的位置可以看出,降水、地势落差、全年气温影响较小。

水土流失隐患及事故处理

水土流失隐患及事故处理

水土流失隐患及事故处理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和事故,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水土流失隐患及事故处理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土流失隐患的表现1、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水土流失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当雨水或水流冲击地面时,如果地表缺乏植被覆盖或土壤结构不稳定,土壤颗粒就会被冲走,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在山区,陡坡上的土壤更容易受到侵蚀,形成沟壑和滑坡的隐患。

2、植被破坏植被是保持土壤稳定的重要因素。

过度的砍伐森林、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会导致植被大面积减少,使土壤失去保护,容易受到雨水和风力的侵蚀。

同时,植被破坏还会影响生态平衡,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水资源失衡水土流失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

大量的土壤被冲走会导致河流、湖泊和水库淤积,减少水资源的存储容量。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使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资源减少,造成水资源的失衡,影响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

4、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物种数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二、水土流失事故的类型1、滑坡和泥石流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由于土壤侵蚀和山体结构的不稳定,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事故。

滑坡是指山体或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则是由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特殊洪流。

滑坡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强大的破坏力,会对下方的居民点、道路、桥梁和农田等造成严重的破坏。

2、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河道淤积,降低河流的行洪能力。

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村庄和城市,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3、土地沙漠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会使土地逐渐失去植被覆盖,土壤变得干燥、疏松,在风力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沙漠化。

太行山土石山区侵蚀性降雨对典型植物措施产流产沙的影响

太行山土石山区侵蚀性降雨对典型植物措施产流产沙的影响

太行山土石山区侵蚀性降雨对典型植物措施产流产沙的影响高磊;饶良懿;崔飞波;李志斌;杜柳红;刘利峰【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17(31)1【摘要】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白马小流域的1个标准小区和4个植物措施小区近5a(2006—2010年)的降雨和径流泥沙观测,研究太行山土石山区的降雨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降雨对典型植物措施小区径流泥沙的影响。

结果表明:(1)太行山土石山区侵蚀性降雨主要集中于5—8月份,7—8月份侵蚀性降雨次数占侵蚀性降雨总次数的54.55%,侵蚀性降雨量占侵蚀性降雨总量的61.19%,故该时期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时期;(2)径流量R与降雨量P、最大30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的乘积PI30呈正相关且在0.01水平上显著;侵蚀产沙量E与最大30min降雨强度I30、径流量R、降雨量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的乘积PI30之间呈正相关且在0.01水平上显著;(3)在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4种典型植物措施的减流效益在17.18%~91.86%之间,差异明显;在B类型降雨条件下各措施的减流效益最低,分别是乔木43.38%、灌木24.44%、人工种草26.59%、自然荒坡17.18%,在E类型降雨条件下各措施的减流效益最大,分别是乔木89.29%、灌木91.86%、人工种草75.56%、自然荒坡66.22%;(4)在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减沙效益:乔木林>灌木林>人工种草>自然荒坡;降雨量最大的A类型降雨和最大30min降雨强度最大的B类型降雨对植物措施减沙效益影响显著。

研究表明,在该地区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4种植物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明显,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总页数】7页(P5-11)【关键词】典型植物措施;减流减沙效益;坡面;北方土石山区【作者】高磊;饶良懿;崔飞波;李志斌;杜柳红;刘利峰【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长治市水土保持试验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黔北浒洋水侵蚀性次降雨对地表径流产沙的影响 [J], 黄选华;高华端;罗金;孙泉忠2.太行山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 [J], 高磊;饶良懿;崔飞波;李志斌;杜柳红;刘利峰3.太行山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 [J], 高磊;饶良懿;崔飞波;李志斌;杜柳红;刘利峰;4.燕山土石山区降雨和下垫面条件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J], 许海超;李子君;林锦阔;姜爱霞5.侵蚀性降雨分类及植被类型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J], 王玲莉;张富;胡彦婷;赵秀兰;包炳琛;张佰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流水对土壤侵蚀的实验分析太行山区水土流失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地表植被的覆盖程度,降水时间,降水强度,土壤的情况是导致水土流失大小的重要因素。

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强调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

(2)通过实验让我们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获得关于水土流失的知识,认识保持水土,植树种草的重要性。

正确掌握如何治理水土流失。

其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二、实验用品:
(1)硬板纸一块,
(2)草一些,能覆盖木板即可。

(3)水盆一个。

(4)喷水壶一个。

(5)不同的土壤如:黄土、沙土各一些。

(6)清水。

三、实验过程:
a、一人负责支起硬板纸,并调节倾斜角,按要求依次放置硬板纸上的覆盖物。

(变化不同的木板倾角,并且放置不同的覆盖物的时候要调整倾角)
b、一人负责喷水,并按时间、喷水强度喷水。

(时间不同,强度不同)
c、一个学生掌握过程时间时间,作详细的实验记录。

d、同时一人还要在不同土质材料上做试验。

在试验的时候,要在木板只有土壤,别什么也没有覆盖物的情况下做一次实验。

e、完成实验记录,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使得记忆特别深刻。

四、实验结论:
(1) 水土流失的大小与降水强度、降水时间长短、地形坡度的大小、地表植被覆盖的好坏有密切的关联。

(2) 植物对降水有较大的节留作用,良好的植被能迟滞雨水从地表中流出的时间,控制地表经流,减少对地表的冲刷作用。

(3) 不同土质,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尤其是黄土流失的最为严重。

地表草木的疏密造成水土流失的程度也不同。

(4)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在于水土保持,而重要的是要植树造林。

五、结合以上实验,针对我校学生对太行山的了解,分组讨论太行山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的学生说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开采林木,有的同学说过度开垦耕地,有的同学说下雨对冲击泥土流失。

六、教师小结
(1)太行山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坡度大,黄土广泛分布,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

(2)太行山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坡耕地,城镇、道路、工矿区建设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实验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我们从学习热情、能力培养、知识掌握方面比较。

地理实验的优势所在,尽管我们在教学中受到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地理实验将会是我们地理课堂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地理教师相信自己会成为改变学生一生的教育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