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合集下载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指的是什么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指的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指的是什么
导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身体哪方面的疾病,相信不仅仅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方面的困惑,应该又恨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听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身体哪方面的疾病,相信不仅仅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方面的困惑,应该又恨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听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种疾病吧,那么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到底指的是什么了,有事哪些原因导致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概述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病等。

臀上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腰、腿、臀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

二、病因病机
臀上皮神经发自腰1~3神经的后外侧支,在骶棘肌外缘穿出,通过腰背肌筋膜进入皮下,跨越髂嵴分布到臀部后方的皮肤。

一般认为,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腰背筋膜与髂嵴行程的骨纤维管固定。

腰部不当运动使神经在髂嵴的骨纤维性管道外口处卡压,或周围瘢痕组织以及脂肪疝嵌顿压迫,或偏出正常的走行位置,神经支瘀血、水肿,形成条索,即中医伤科所称“筋出槽”。

也有人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观察提出臀上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多处卡压点的可能。

部分臀上皮神经卡压是由于上腰段的小关节紊乱引起,通过手法或神经阻滞可以缓解神经支的卡压症状。

神经的多重卡压理论认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产生可以缘于神经干多处受到压迫,即使每处的压迫不足以产生临床症状,而加在一起则完全可能造成功能障碍。

提示临床上产生症状的神经卡压,不能仅仅注意该神经的人臀点部位,必。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1.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行径途中的骨纤维管、筋膜的出入点、神经本身因损伤、水肿、粘连而受到卡压,引起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疼痛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位置较深,区域模糊。

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慢性期可见臀部麻木,无下肢麻木;行走、站立均痛,起坐闲难、疼痛加重、腰部使不上劲,需扶物或由人帮助,腰部功能活动受限。

对侧肢体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屈膝屈髋试验阳性,可在臀部查到明显的压痛点。

2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的疼痛常超过膝关节且在腹压增加时可加重病症,直退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根椎旁压痛试验阳性,CT、MRI 可明确鉴别。

(2) 梨状肌综合症:在臀中部可找到横条状的病变,该部位有明显压痛,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受限并加重疼痛。

(3) 腰 3 横突综合征:该疾病的特征性压痛点在腰三横突尖部作鉴别。

(4) 腰椎管狭窄症:其疼痛比拟重。

腰后伸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反射、感觉均可出现异常,并且根据 CT、MRI不难做出鉴别。

治疗:1.在腰臀部循臀上皮神经的行径路线查找明显的压痛点,选择确定治疗部位,然后针对治疗点进行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力量大小以病人有酸胀痛感,但不抗拒为准,时间为 30rain ,每天一次。

2.中频电刺激治疗:每日两次。

3.口服甲钴胺、维生素 B1、B6 等营养神经性药物。

4.针灸治疗:常选用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委中、环跳、阿是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一天一次。

5.局部封闭:用复方倍他米松 0.5mL 和 2%利多卡因 3mL混合液在髂嵴中点或髂嵴中下 2~3 cm 压痛点处注射, 1 次/ 5 d ,3 次 1 疗程。

讨论 : 〔1〕一般认为臀上皮神经来源于 L1-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外侧支有肌支和皮支:肌支支配竖脊肌,皮支走行至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处穿出腰背肌筋膜后层到皮下,然后跨越髂嵴到臀部为臀上皮神经,分布于臀部和股外侧皮肤,入臀以后继续在筋膜中下行,可达股后下部。

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摘要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作用机理。

方法8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3例)。

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配合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相互补充,事半功倍,疗效确切。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法;针刀;红外偏振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行经过程中受到肌肉、筋膜、骨性纤维管的卡压或嵌顿,而引起的腰臀部疼痛[1]。

临床中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混淆误诊率高。

本院收治患者80例采用手法配合针刀,辅以红外偏振光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2015年收治的8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58例,女22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1~3个月。

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3例)。

1. 2 诊断标准①患者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

②第三腰椎横突处和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有固定压痛点或胀麻感,并向大腿后方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1. 3 治疗方法1. 3. 1 治疗组①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屈膝屈髋位,俯卧位时腹部垫枕,充分放松腰臀部肌肉,按本院“邵氏无痛治疗法”[2],重点对腰方肌、腰大肌、腹内外斜肌、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及腰背筋膜进行手法治疗,尤其是针对一些条索样、增厚、团块样病灶采用增力点压,松解粘连,酸困即可,避免放射,20~3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

②针刀治疗:俯卧位,选出治疗点,根据手法治疗位置,选取病灶明显,如条索状、团块状按之酸困,顽固且不易松解开的病灶,同时选取腰3横突、髂嵴中部易卡压处作为治疗点,常规消毒铺巾,刀具Ⅰ型4号,直型针刀,操作时,针刀与肌束走行平行,分别进行横向、纵向松解,有吃针感,治疗后局部病灶明显松弛,拔出针刀,压迫创可贴覆盖即可,1次/周,3次为1个疗程。

臀上皮神经损伤小针刀疗法

臀上皮神经损伤小针刀疗法

臀上皮神经损伤小针刀疗法臀上皮神经损伤又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臀上皮神经在其越过髂嵴及穿出臀部深筋膜处受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综合征。

该病占急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40%~60%,易反复,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无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沿大腿后侧放射至膝关节的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较固定.活动时疼痛加剧。

臀上皮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慢性腰痛”、“筋出槽”的范畴。

腰痛之因,不外外感和内伤二因。

寒湿腰痛,多因劳作汗出外感风寒,或久卧湿地。

寒湿之邪客于经络,气血阻滞.痹阻不通所致。

腰肌劳损,多因劳累过度,闪挫跌仆,经筋络脉受损,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体位不正,都可致气滞血疲,脉络多损、发为腰痛。

肾虚腰痛,多因久病肾虚,或房劳过度,精血耗伤,肾脉失于濡养,亦可造成腰痛。

臀上皮神经损伤小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第三腰椎横突点,髂嵴中后部。

操作规程:①松解臀上皮神经入臀点的粘连和瘢痕:在髂嵴中后部压痛点定位。

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髂骨骨面,刀体向上移动,当有落空感时,即到达髂嵴上缘臀上皮神经的入臀点,在此纵疏横剥2~3刀,深度不超过1cm,以松解臀上皮神经入臀点的粘连和瘢痕。

②解腰3横突点的粘连和瘢痕:从腰3棘突中点旁开3cm,在此定位。

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直达横突骨面,将刀体向外移动,当有落空感时即到达腰3横突尖,在此用提插刀法切割横突尖的粘连和瘢痕2~3刀,深度不超过0.5cm,以松解臀上皮神经在横突尖部的粘连和瘢痕。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臀上皮神经损伤小针刀疗法二针刀定点:腰部竖脊肌外侧缘与髂嵴线交界处即臀上皮神经穿出骨纤维管处,及其外侧亦可抇及的压痛点。

操作规程:患者俯卧,腰部垫薄枕,暴露腰臀部皮肤。

常规消毒,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点皮肤垂直,刺入直达骨面后先纵行剥离1次,再横行剥离1次,退针至0.5cm处再重复1次纵横剥离。

出针后用灭菌纱布压迫针孔3~5分钟,创可贴覆盖。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评价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评价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评价目的优选临床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方法将198例诊断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分为五组,分别采用口服药物、推拿按摩、局部封闭、中药离子导入、针刀治疗等方案进行治疗后进行评价。

结果从短期效果看,口服药物的总有效率为88.9%,推拿按摩总有效率为83.3%,局部封闭的总有效率为87.8%,中药离子导入总有效率为71.8%,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针刀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从远期疗效看,口服药物的总有效率为88.9%,推拿按摩总有效率为88.9%,局部封闭的总有效率为90.9%,中药离子导入总有效率为87.5%,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8.6%。

针刀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结论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标签: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且较肥胖者,女性居多,属于中医学“筋出槽”的范畴[5]。

为优选临床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该研究通过对该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198例进行分析,由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分别选择口服药物、推拿按摩、局部封闭、中药离子导入、针刀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由患者在完全知晓的前提下自行选择治疗方案,共分为5组,具体为口服药物27例,推拿按摩36例,局部封闭33例,中药离子导入32例,针刀治疗70例(其中有41例是因选择非针刀治疗后感疗效欠佳又选择针刀治疗的)。

病程1周~2年2个月,平均1年3个月;年龄21~69岁,平均35岁;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8个月。

1.2 治疗方法1.2.1 口服药物常用的非甾体类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罗昔康等,肌肉痉挛重者服强筋松、美索巴莫、氯唑沙宗,或给予地西泮2.5 mg,3次/d,有助于缓解痉挛。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95例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95例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95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痛”等。

是指臀上皮神经经过臀部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多见。

多为一侧腰臀部弥散性疼痛或麻木,呈钝痛、酸痛等,向臀下方及胸窝放射,临床上比较多见,且常可误诊为腰突症。

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一般治疗、神经阻滞及针刀治疗本病9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病例共95例,其中男66例,女29例;年龄18~62岁,其中18~20岁2例,21~30岁25例,31~40岁33例,41~50岁20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3例。

病程7天~3年。

右侧发病47例,左侧发病33例,双侧发病15例。

病史:有腰臀部损伤史55例,受风寒湿因素者26例,长时间坐姿不正者9例,无明显诱因者5例。

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腰臀部疼痛,尤以臀部疼痛明显,呈弥散性疼痛,或钝痛、酸痛、刺痛或撕裂样疼痛,呈持续性或休息痛,有时向臀下方及大腿后放射,但不超过梋窝,在弯腰、行走、坐起等动作时疼痛加重,腰部不能用力。

体征:腰部及患侧髂后上棘的外下方按压时疼痛明显,或有条索状物,触压时患者感到酸胀麻困疼痛难忍,并且向大腿后侧放射。

伴L3横突尖压痛60例,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18例,膝腱、跟腱反射均无异常,肌张力正常,病理体征未引出。

影像学检查:62例患者有CT或MRI检查,示L4-5轻度膨出者多见,但无根神经性症状,95例均有X线检查,示正常者38例,腰椎侧弯19例,骨质增生57例。

一般治疗:①休息;②中频治疗,1次/日,20分钟/次;③针刺患侧大肠俞、气海俞、秩边、环跳、殷门等腧穴,1次/日,30分钟/次;④TDP灯烤电,1次/日,30分钟/次。

臀上皮神经阻滞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

以臀上部最明显的压痛点为穿刺点,此点多位于髂棘中点下方2~3cm处,针垂直刺入皮肤,然后针尖朝上逐渐向髂棘下缘斜刺,由浅入深向皮下刺入皮肤及筋膜下肌肉层作扇形浸润注射,一般注入消炎镇痛液10~15ml。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身体疼痛问题,其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就是一种容易被忽视但却会给人带来不小困扰的病症。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臀上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是从腰 1 到腰 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发出的,它穿过了多层肌肉、筋膜等组织,最终分布在臀部的皮肤区域。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条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的“电线”,如果这条“电线”在某个地方被卡住或者受到了压迫,就会出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臀上皮神经被卡压呢?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外伤。

比如不小心摔了一跤,臀部着地,或者受到了直接的撞击,都可能导致局部的组织损伤,从而压迫到臀上皮神经。

第二种是长期的姿势不良。

像是长时间弯腰干活、久坐不动,尤其是坐姿不正确,会让臀部的肌肉和筋膜处于紧张状态,增加了对神经的压力。

第三种是寒冷刺激。

在寒冷的环境中,臀部的肌肉和筋膜容易收缩,也可能会挤压到神经。

当臀上皮神经受到卡压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最明显的就是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刺痛、酸痛或者胀痛,有时候还会像电击一样。

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臀部的上方、外侧,甚至可能会延伸到大腿的后侧。

除了疼痛,还可能会有麻木感,感觉臀部和大腿的皮肤像是被打了麻药一样,知觉变得不灵敏。

有些人还会出现肌肉无力的情况,比如走路的时候感觉腿使不上劲。

要诊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发生时间、原因、特点等。

然后进行身体检查,看看疼痛的部位、有没有压痛点、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没有异常。

有时候还会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比如 X 光、CT 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疾病等。

对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

比如休息,让受伤的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

物理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像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的压迫。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案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案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 年11月 第6卷/第32期V ol.6, No.32 Nov. 2019146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案仉贵龙1,张镭潇2,樊效鸿1*(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关键词】臀上皮神经;拔罐;拨针【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32.146.01患者唐某某,男,35岁,于2018年10月10日因“反复性右侧腰臀部疼痛3月余”就诊。

病史:2年前因长时间久坐后出现右侧腰臀部疼痛剧烈,遂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经10次针灸推拿治疗后,效果明显。

3月前,患者因拾重物后反复出现右侧腰臀部疼痛,再经针灸推拿治疗1月后疼痛未明显缓解,遂再来我科就诊。

刻下症:久站后右侧腰臀部酸痛,夜间尤甚,疼痛拒按,右侧腰部肌肉僵硬,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暗紫,有瘀斑,脉涩。

证属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操作上采用Z 型拨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部和臀部,医者带一次性无菌口罩及手套,碘伏酒精常规消毒,消毒后在右侧三焦俞穴处注射2%利多卡因5 mL ,继而用破皮针在三焦俞穴处破皮,再选用体长150 mm 、中部直径2~3 mm 、前端逐渐变细到 1~2.5 mm 并为半圆弧形的Z 型拨针,通过三焦俞穴处进入皮下,顺着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方向(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环跳),来回拨动3~5次后取出Z 型拨针,紧跟局部拔罐5~10 min 以祛瘀,结束后伤口贴以无菌敷料。

患者缓慢起身,顿感右侧腰臀部疼痛缓解。

一周一次治疗,连续5周,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效果明显,行动如常人。

3个月后电话随访,无明显不适。

按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走行区间受到卡压或嵌顿等损伤而引起的腰臀部疼痛,有时疼痛可向小腿释放,又称之为“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臀上皮神经一般来自L1-L3后外侧束,故L1-L3横突旁肌肉僵硬会造成局部卡压,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腰臀部或腿部疼痛[1-3]。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本组采用痛点小针刀松解及推拿。

结果:随防1个月到半年,本组66例中治愈70例,占85.3%,无效者为零,有效率为100%。

结论:小针刀口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小针刀;推拿;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常见,臀上皮神经卡压病变由T12-l3的脊神经后外支的皮支组成。

在深筋膜下段成一钝角转折,向下外走行,穿出皮下浅筋膜,跨越髂嵴,经骨纤维管进入臀筋膜,有多支分布[1]。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劳动强度的增加,此病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

笔者用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6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38-76(平均49.2)岁。

有腰臀部急慢性损伤19例,有风寒湿侵犯24例,无明显受伤或风寒湿侵犯23例。

坐骨神经痛23例,椎间盘突出18例,梨状肌损伤10例。

1.2诊断标准[2]为患侧臀部有疼痛或麻木感,有时可出现大腿后外侧反射痛,有或无外伤史。

局部有明显压痛,其中以“出孔点”、“横突点”及“入臀点”压痛较为明显。

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物、触痛明显。

推压痛点可诱发大腿外侧疼痛加重。

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一般腰髓部影像无特征性表现,血沉、抗“O”、肌电图无明显异常。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出局部疼痛感觉障碍为主;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1.4病例排除标准痛点皮肤破损溃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刺激;严重出血倾向者。

2.治疗方法2.1小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根据病人主诉疼痛部位寻找压痛点,如能诱发大腿外侧疼痛加重的压痛点则为最佳,找到1-3个痛点,用龙胆紫标记(通常以腰3横突端点、髂嵴点(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上方穿腰背筋膜点)为主要治疗点,配合阿是穴(臀上皮神经走行处有条索状物或压痛处即是取穴处)为次要治疗点)。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护理PPT课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护理 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预防措施 04. 护理案例分析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概 述
定义和病因
01
定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在通过坐骨结 节时受到卡压,导致臀部和大腿后外侧疼痛的综合征。
02
病因:
03
03
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活动
04
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避 免跷二郎腿
05
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 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加强锻炼
增强腰背肌 力量:通过 锻炼腰背肌, 提高脊柱稳 定性,减轻
神经压迫
保持正确坐 姿:避免长 时间久坐, 保持正确的 坐姿,避免
跷二郎腿
控制体重: 保持正常体 重,减轻腰 部负担,降 低神经压迫
症状和诊断
症状:臀部疼痛、 麻木、感觉异常
诊断: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神 经电生理检查
病因:长期久坐、 不良坐姿、外伤、 腰椎疾病
治疗: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
01
02
03
04
治疗方法
04
手术治疗:针对严重病例,
可考虑手术减压
03
康复训练:加强腰背肌和
臀部肌肉力量训练
02
物理治疗:热敷、按摩、
制定护理计 划:药物治 疗、物理治 疗、康复训 练等
实施护理措 施:药物治 疗、物理治 疗、康复训 练等
观察患者反 应:疼痛缓 解、麻木消 失、感觉恢 复正常等
调整护理计 划:根据患 者反应,调 整药物剂量、 物理治疗强 度、康复训 练方案等
01
02
03
04
05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一)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一)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一)【摘要】目的总结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治疗经验。

方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结果非手术治疗47例,手术治疗2例,症状均获缓解。

结论本病主要靠症状、体征诊断,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下方tinel’s征阳性;利多卡因封闭试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症状重,慢性疼痛或顽固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臀上皮神经在穿过髂嵴部位受到卡压所产生的腰臀部弥散性疼痛;感觉异常,向臀下方及腘窝放射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

临床表现易与臀部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大腿肌肉拉伤及肌筋膜炎等疾病相混淆。

主要靠症状、体征确立诊断。

根据病因病情采取手术及非手术均可取得很好疗效。

现将收治的该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7年10月,其诊治臀上皮神经卡压征49例。

其中男36例,女13例。

年龄12~76岁,平均50岁。

双侧发病1例,其余均为单侧发病。

左侧27例,右侧22例。

非手术治疗47例,手术2例。

1.2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以卡压点封闭为主。

采用利多卡因、氢化强的松龙、立美达及得宝松。

按常规剂量,可反复局部封闭,最多达6次。

症状重者卧床,减少活动,以减轻对臀上皮神经的刺激。

急性发作者早期理疗可能使症状加重,可局部冷敷,待3~4天后局部理疗。

同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

手术病例在骶棘肌的外缘与髂嵴的交点或其稍内侧找到臀上皮神经后,找到卡压点,解除卡压或将臀上皮神经切断。

1.3结果非手术治疗3~6周,疼痛缓解。

但皮肤麻木感恢复较慢,需3~5个月。

有7例在随访1~3年中发现在较大运动量活动后,疼痛麻木又复出现,但较首次发病时明显变轻。

手术组2例术后疼痛即消失,随访1~3年症状无复发。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体征及针刀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体征及针刀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体征及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GENES)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被称作臀上皮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等。

臀上皮神经经过髂嵴骨纤维管处,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卡压或者嵌顿等损伤而引起的疼痛。

疾病居腰腿痛疾病发病的第2位,约占16.38%,仅次于腰后关节紊乱综合症,可见其发病率之高。

然而,现阶段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临床漏诊率高,误诊率可达50%。

其中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本病的重视,以及查体和问诊的不完善。

1解剖臀上皮神经是由L1-3脊神经后外侧支组成的,从胸腰筋膜穿过后于髂嵴平面到达臀上皮肤。

分布于臀上部、髂嵴周缘及大粗隆皮肤。

臀上皮神经主要分三支,内侧支、中侧支和外侧支。

各支在行程中穿过坚厚的腰部肌层与胸腰筋膜,并通过骨纤维隧道跨过坚硬的髂骨嵴后到达臀上部,臀上皮神经容易受到嵌顿。

其中内侧支和中侧支更易被卡压,继而出现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或感觉迟钝或痛觉过敏。

临床表现及体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臀上皮神经支配区的臀上部疼痛、麻木和感觉减退,少数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但其腿部疼痛多不超过膝关节平面。

同时,很多患者会主诉臀上部烧灼样感觉过敏。

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相鉴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腰痛,通常处于一侧,弯腰起坐、穿低腰牛仔裤或腰带较宽会加重上述症状。

脊柱正中无任何症状或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脊柱正中疼痛和压痛。

查体可见髂骨嵴处有明显压痛点,并向臀部放射疼痛,有时可触及髂周条索状结节。

触诊时需先定位髂后上棘,沿髂后上棘向外约6-7cm,且后正中线向外7-8cm可定位到压痛点,这对明确诊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非常重要。

另外,Tinel征可阳性,可查及臀上部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但肌肉收缩运动无影响。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X、CT和MRI多无明显异常,这可与腰突、骨折、肿瘤等引起腰臀部疼痛相鉴别。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一、概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痛”等,以腰臀部酸痛或撕裂样疼痛为主要表现。

容易与腰肌劳损等疾病相混淆,患者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针刀1~2次即可治愈该病。

二、局部解剖1、T12-L3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皮支组成大部分走形在软组织中①四段: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②六点:出孔点、横突点、入肌(骶棘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

2、一管:骨性纤维管道(髂嵴、骶棘肌、腰背筋膜)臀上皮神经入臀后分为三支(前、中、后),在筋膜中穿行,中支最粗大,最长者可到达臀后部腘窝水平以上。

(此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痛不过膝的原因)三、病因病理1、解剖因素臀上皮神经在髂嵴骨纤维管处容易受到卡压。

2、损伤因素如躯干向健侧国度弯曲或者旋转时,臀上皮神经受牵拉,引起神经的急、慢性损伤,可导致臀上皮神经在横突点、出筋膜处的多重卡压。

3、患侧腰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

呈持续性,很少间断。

4、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界限。

5、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不放散,长不过膝。

患侧臀部可有麻木感。

6、患者常诉起坐困难,弯腰时加重。

四、诊断要点多数患者在腰3横突及髂嵴中后份压痛,直抬高试验阴性,腱发射正常。

五、治疗1、针刀治疗体位:俯卧位体表定位:髂嵴中后部压痛明显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髂嵴骨面针刀向上移动有落空感时,到达髂嵴上缘的骨性纤维管。

六、注意事项对病情严重,针刀松解髂嵴出卡压效果不明显时,需作患侧臀上皮神经经腰3横突点的松解。

针刀操作方法参考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针刀操作方法。

七、手法治疗针刀术毕,患者仰卧位,屈膝屈髋1~2次。

八、康复治疗针刀术后,即患者仰卧30分钟。

术后48小时,嘱患者做弯腰锻炼。

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九、药物治疗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

——————————————————————————————。

谨防卡压臀上皮神经引发腰疼

谨防卡压臀上皮神经引发腰疼

17专家门诊·预防与治疗不良等。

还可有尿道刺激症状:当肠管与输尿管或膀胱相通时,肠内容物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的症状。

肠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大出血、黄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神志昏迷等。

通过仔细的查体、观察引流液性状,及时、准确地判读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降钙素原(PCT)和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胆红素水平,并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经瘘道造影等手段,可提高肠瘘的早期诊断阳性率,为肠瘘的快速治疗奠定基础。

临床上应根据肠瘘部位、大小、症状及相应的病因等,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早期腹腔内感染及粘连严重,手术干预困难且并发症较多,一般只进行合理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消除、炎症消退、营养状态改善和腹腔粘连松解后,再手术切除肠瘘,重建消化道。

抗感染治疗主要以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碳氢霉烯类(青霉素)等为主。

肠瘘的手术治疗有穿刺抽脓、清创引流、肠管吻合术及堵瘘等。

术后患者取半卧位,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不要洗澡,不要沾水,可以使用湿毛巾避开手术部位擦浴。

关注引流管的情况,防止堵塞。

同时,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复查的项目可有血常规、生化全套、腹部B超检查等。

饮食方面,患者术后1周之内不宜进食,一般会给予胃肠外营养。

5~7天后方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10~14天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可正常饮食。

普通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但不宜剧烈运动。

谨防卡压臀上皮神经引发腰疼指导专家:科瑞仕优合诊所专家工作站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壮关英整 理:储光照/徐立凯当人体弯腰时,臀上皮神经会处于被肌肉卡压的状态;再用力端起重物,恢复身体直立时,肌肉用力收缩,再次挤压臀上皮神经。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频繁的弯腰活动,便会导致臀上皮神经在跨越髂嵴这片区域内不断地遭受磨损,继而出现疼痛。

臀上皮神经损伤(共10张PPT)

臀上皮神经损伤(共10张PPT)
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臀上皮神经受损 -疼痛
肌肉或筋膜受损-充血、水肿、炎症- 瘢痕、变性、粘连-压迫神经或血管- 疼痛。
臀上皮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1 外伤史。 2 腰臀部疼痛,多为刺痛、酸痛或撕裂 样疼痛。 3 有大腿后部牵扯痛,不过膝。 4 体位变动时疼痛加重。
臀上皮神经损伤
诊断 1 临床表现。 2 腰部及臀部肌紧张,散在压痛(臀上皮神经分布 区)。 3 髂嵴最高点2-3cm处可触及条索状物,伴有疼 痛、酸、麻、胀感。 4 对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无神经根刺激征。 5 X-ray一般无异常表现。
臀上皮神经损伤
治疗 1 卧床休息。 2 药物治疗。 3 针灸、理疗、按摩。 4 封闭治疗。 5 手术治疗。
臀上皮神经损伤
推拿治疗 目的:改善血运,促进炎症吸收。 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部位及取穴:腰臀部和患肢及肾俞、秩 边、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等。 手法:滚、揉、按、擦、点压、弹拨。
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上皮神经损伤
定义 又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臀上皮 神经受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 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损伤
发病特点 占急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40%-60%, 易反复。无年龄特点。
臀上皮神经损伤
病因病理 解剖:L1-3脊神经后支组合而成。支 配臀部及大腿前侧皮感和肌肉运动。
臀上皮神经损伤
注意事项 1 注意休息,卧床。 2 加强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3 注意手法伤
预后 2 腰臀部疼痛,多为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
占急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40%-60%,易反复。 肌肉或筋膜受损-充血、水肿、炎症-瘢痕、变性、粘连-压迫神经或血管-疼痛。
易反复,早期疗效佳。 又叫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臀上皮神经受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及护理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及护理

心理护理
01
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给予 患者关心和支 持
02
倾听患者的感 受和需求,提 供心理疏导和 安慰
03
帮助患者了解 疾病知识,减 轻焦虑和恐惧
04
鼓励患者参与 康复活动,增 强自信心和自 我价值感
3
康复锻炼
运动疗法
臀桥运动: 锻炼臀部 肌肉,缓 解疼痛
猫牛式: 拉伸背部 肌肉,缓 解紧张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 及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康复锻炼 04. 注意事项
1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布 洛芬等,用于缓 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药:如 乙哌立松等,用 于缓解肌肉紧张 和痉挛
神经营养药:如 甲钴胺等,用于 促进神经修复和 功能恢复
谢谢
2
补充维生素B族:如绿叶蔬菜、水 果等,有助于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 生冷等,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4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避免脱水, 有助于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生活习惯调整
1 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 2 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提重物 3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4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6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 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
避免长时间坐在硬质座椅上, 选择有适当支撑的座椅
避免长时间穿紧身衣物, 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适当调整坐姿和站姿
保持良好姿势
STEP1
STEP2
STEP3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96例体会

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96例体会

总 之 , 恶 性 阻 塞 性 黄 疸 的 治 疗 中 , T D 以 其 成 功 率 在 PC
高 、 果明显 、 发症少且处理 相对简单等优 势 , 效 并 已成 为 不 宜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的 恶 性 阻塞 性 黄 疸 患 者 的 首 选方 法 J 。
[ 参 考 文 献 ]
能 , 在 透 视 下 造 影 以 了解 原 因 , 要 时 更 换 导 管 。 可 必
PC T D操 作 相 对 简单 , 成功 率 高 , 组 病 例 成 功 率 10 本 0 %。
对多 支 胆 管梗 阻者 可分 别 穿 刺 引 流 , 件 允 许 者 可 放 置 胆 管 条 支架 。治疗 效 果 明 显 , 组 均 为 年 老 患 者 , 合 并 多 种 并 发 本 因 症 , 原 发 病 变 已 处 晚期 , 去 了手 术 根 治 的 时机 。经 皮 经 肝 或 失
[ ] 杨 林 , 晓 东 , 朝 华 , .P C 在 恶 性 梗 阻 性 黄 疽 中 的 应 用 4 谢 王 等 T D [] J .现 代 预 防 医 学杂 志 ,07 3 ( )5 2 0 20 ,4 3 :0 —5 3 [ ] 贺 能 树 , 恩 惠 .中华 影像 医学 介 入 放 射 学 卷 [ ] 5 吴 M .北 京 : 民 人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n o r a o t rt rd i a C i s a dWetr dc e 0 0A r 1 ( 0 d r un l f ne a dT a io l hn e n s nMe i n 1 p , 9 1 ) J I g e tn e e i 2
d , 刀治疗 臀上 皮神经 卡压 综合 征 9 xt 6例 体会
杨 海文 , 罕怿 , 言川 马 郭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5.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 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 神经炎]的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
01 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保 持乐观的心态
02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身心,减 轻心理压力
03 增强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 心,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04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 医生的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x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
01 合 征 [ 臀 上 皮 神 经 炎 ] 02 合 征 [ 臀 上 皮 神 经 炎 ]
的基本知识
的预防和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
03 合 征 [ 臀 上 皮 神 经 炎 ] 04 合 征 [ 臀 上 皮 神 经 炎 ]
的生活注意事项
的心理调适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 神经炎]的基本知识
03
02
物理治疗:采用 热敷、按摩、针 灸等物理方法进 行治疗
04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久坐、保持 良好的坐姿、加 强锻炼等
康复锻炼
01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 当活动
03
加强腰背肌锻炼,如 游泳、瑜伽等
05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 抗炎药、止痛药等
02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 免跷二郎腿
04
热敷、按摩等物理治 疗方法
06
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 神经炎]的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维生素 B12的食物摄入, 如瘦肉、鸡蛋、 牛奶等
减少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的摄 入,如辣椒、油 炸食品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摄入, 如新鲜水果、蔬 菜等
保持饮食清淡, 多喝水,避免 便秘

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袁平

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袁平

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袁平发布时间:2023-05-16T06:44:12.22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袁平[导读] 目的:本文探讨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仪陇县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省仪陇县 637676摘要:目的:本文探讨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方法:此次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对比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7.30%,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的治疗效果确切,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微针刀;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效果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Superior clunial nerve entrapment syndrome,SCNES)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腰臀部持续性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急性加剧者可出现大腿后外侧的放射痛,疼痛一般位于膝关节以上,弯腰明显受限,体检时压痛点多在L3横突、髂嵴中点等处,有时可触及痛性条索状物,按压时患者常感酸胀、麻木感【1】。

在治疗上中医手段多种多样,分别为小针刀、铍针、针灸、推拿、中药及综合治疗等方法,而超微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显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选取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抓阄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7例,诊断参照《神经卡压综合征针刀整体松解治疗与康复》【2】,所有患者常述起坐困难,弯腰时疼痛加重,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向臀部及大腿后外侧放射,患侧臀部可有麻木感,但无下肢麻木,经X线检查示腰椎骨盆均无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行径途中的骨纤维管、筋膜的出入点、神经本身因损伤、水肿、粘连而受到卡压,引起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疼痛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位置较深,区域模糊。

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慢性期可见臀部麻木,无下肢麻木;行走、站立均痛,起坐闲难、疼痛加重、腰部使不上劲,需扶物或由人帮助,腰部功能活动受限。

对侧肢体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屈膝屈髋试验阳性,可在臀部查到明显的压痛点。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的疼痛常超过膝关节且在腹压增加时可加重症状,直退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根椎旁压痛试验阳性,CT、MRI可明确鉴别。

(2)梨状肌综合症:在臀中部可找到横条状的病变,该部位有明显压痛,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受限并加重疼痛。

(3)腰3横突综合征:该疾病的特征性压痛点在腰三横突尖部作鉴别。

(4)腰椎管狭窄症:其疼痛比较重。

腰后伸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反射、感觉均可出现异常,并且根据CT、MRI不难做出鉴别。

治疗:
1.在腰臀部循臀上皮神经的行径路线查找明显的压痛点,选择确定治疗部位,然后针对治疗点进行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力量大小以病人有酸胀痛感,但不抗拒为准,时间为30rain,每天一次。

2. 中频电刺激治疗:每日两次。

3.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B6等营养神经性药物。

4.针灸治疗:常选用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委中、环跳、阿是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一天一次。

5.局部封闭:用复方倍他米松0.5mL和2%利多卡因3mL混合液在髂嵴中点或髂嵴中下2~3 cm压痛点处注射,1次/5 d,3次1疗程。

讨论: (1)一般认为臀上皮神经来源于L1-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外侧支有肌支和皮支:肌支支配竖脊肌,皮支走行至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处穿出腰背肌筋膜后层到皮下,然后跨越髂嵴到臀部为臀上皮神经,分布于臀部和股外侧皮肤,入臀以后继续在筋膜中下行,可达股后下部。

臀上皮神经从起始到终止,大部分行走于软组织中。

当臀上皮神经在其越过髂嵴及穿出臀部深筋膜处受嵌压时即产生疼痛。

除了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神经损伤外,躯干向健侧过度弯曲旋转时,臀上皮神经受牵拉,可发生神经的急慢性损伤,或向外侧移位造成神经水肿粘连而出现症状。

(2)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

但如果疏于鉴别诊断,且过分依赖影像学资料,往往将其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进行不恰当的治疗。

①臀上皮神经卡压症:有腰臀部疼痛,尤以臀部疼痛明显,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

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侧放射,但常不超过膝关节。

患侧臀部可有麻木感,但无下肢麻木。

患者常诉起坐
困难,由坐位改为直立位时或直立位下坐时,感到腰部无法用力,疼痛加剧。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骶部疼痛伴患侧大腿后面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痛,甚至放射至足背外侧。

疼痛为酸胀痛,麻木也以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为主,休息后症状缓解,劳累及腹压增加(打喷嚏、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时疼痛加重;
②臀上皮神经卡压症:一般在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有压痛或触及条索状物,直腿抬高试验大部分阴性,但10%的患者可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腿反射正常,肌力、感觉正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棘突或棘突旁有压痛,按压时可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出现患肢肌力及感觉减退。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