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怀诗专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咏物抒怀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咏物抒怀诗一、李绅《忆放鹤》忆放鹤李绅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
闲整素仪三岛①近,回飘清唳九霄闻。
好风顺举应摩②日,逸翮③将成莫恋群。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④。
【注释】①三岛: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②摩:接近。
③逸翮: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
④濆:水边,岸边。
1.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鹤的羽毛如雪一样洁白无瑕,白鹤在池水里与白云的倒影共舞,顾影自怜,自在逍遥。
B.颔联从仪态和鸣声两方面直接写白鹤,并借仙境和云天来烘托出白鹤的俊逸神采,不同凡俗。
C.诗人认为白鹤应乘风展翅高飞,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高傲世,不应贪恋安逸的群居生活。
D.本诗回忆当初放鹤的情形,前两联凸显了白鹤的超凡脱俗,后两联表达对白鹤的期许和喜爱。
【答案】1.①以翱翔碧空的白鹤与老死江边的凫鹭对比,表达了对志存高远的白鹤的喜爱和赞美,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
②以展翅凌云的白鹤来托物言志,寄寓诗人高远的志向(不甘平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解析】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作者以白鹤与凫鹭进行对比,一个翱翔碧空,一个老死江边,“凌励”“坐看”,表明作者白鹤的喜爱和赞美,“更怜”“老”,表现了作者对对贪图安逸(没有追求)的生命的鄙视。
“凌励坐看空碧外”,白鹤乘风展翅高飞,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诗人自己特立独行、孤高傲世,志存高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C【解析】C.“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高傲世”分析错误,应是“展现自己的高远志向,奋勇向上”。
二、郑觉斋《扬州慢ꞏ琼花》扬州慢ꞏ琼花郑觉斋弄玉①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
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②。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
中考语文复习咏物抒怀类(10首)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专题咏物抒怀类何为咏物抒怀类古诗?这类古诗有什么特点?咏物抒怀类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在这类诗中,诗人通常通过对某一具体物体的外形、特点、品性等进行细致的描绘,以表达其内在的情感、志向、理想和精神品质。
这些物体可以是自然界的景物,如山水、花鸟、风雪等;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物品,如器物、建筑等。
特点:1.托物言志:这类古诗通常会选择某一具体的物体或景象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这个对象特征的深入描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或哲理。
如王冕的《墨梅》就是通过描写梅花的风格,来反映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2.即事抒怀:这类古诗的作者往往因为某一具体的事物或事件而有所感触,进而发而成诗。
他们的诗歌通常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典型的即事抒怀之作。
3.融合自然、社会、历史感触:这类古诗的作者往往会将自然景物、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与自己的情感、思考相结合,从而表达出对自然、社会、历史的独特感触。
如咏史诗多以特定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主题:咏物抒怀类古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通过对具体物体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人生态度或哲理思考。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1.庐:代表诗人的居所,象征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车马:通常代表繁忙的世俗生活,这里用来对比诗人所追求的宁静和自由。
3.菊花: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代表着高洁、坚贞和隐逸的品质,与诗人的人格追求相契合。
4.东篱:篱笆围绕的菜园,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5.南山:代表大自然和永恒,与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呼应《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咏物抒怀类古诗

咏物抒怀类古诗以下是一些咏物抒怀类的古诗,供您参考:1.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4. 《咏煤》(左河水):亿年修炼变乌金,地动天惊静养身。
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
5. 《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6. 《石榴》(郭沫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7. 《林亭咏》(张九龄):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8.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张养浩):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
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渚溢做良田,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咏物抒怀的古诗词

咏物抒怀的古诗词1、《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梅花/梅》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相思》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五类咏物抒怀诗及其常见情感

五类咏物抒怀诗1.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 《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 《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 《咏雪》——傅察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2.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 《咏灯》——李昪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2. 《扇子诗》——李石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
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3. 《剪刀》——徐夤宝持多用绣为囊,双日交加两鬓霜。
金匣掠平花翡翠,绿窗裁破锦鸳鸯。
4. 《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诗一、咏物抒怀诗内涵:咏物抒怀诗是指诗人借助自然风物,包括天象、植物、动物及人工物品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该物体的外形、特点、品性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寄寓其中,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理想和精神品质。
二、咏物抒怀诗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咏柳》;苏轼《海棠》2、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如初唐诗人虞世南的《咏蝉》4、以物喻人类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如北宋宰相李纲的《病牛》5、托物言理类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如苏轼的《琴诗》三、标志1.抓题眼:题目一般都是以某种动植物或者某件东西命名,有的时候再前面加一个“咏'“题”“赠”“赞”字。
2.找意象A.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莲(荷)、松等。
梅:傲骨挺立,高洁,淡泊兰:孤芳自赏,幽真竹:清雅淡泊,谦虚,坚毅,喻指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不俗不艳,隐逸莲(荷):高洁,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松:不畏严寒,坚忍不拔B.动物常见的有蜂、蝉、蚕、燕、雁等。
蜂:勤劳、无私蝉:悲哀,感慨人生短暂易逝;高洁,表达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蚕:辛苦,勤劳雁:思乡怀人,抒发羁旅之悲C.自然景物夕阳:感慨年华易逝,时光不再月:望月思人、怀乡,表达思念之情柳:与“留”音近,代指离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3.看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咏物抒怀诗歌10篇

咏物抒怀诗歌10篇咏物诗托物言志,在详细描写上常常用到拟人、比方、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咏物抒怀诗歌,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镜潭朝代:唐朝|:韩愈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林亭咏朝代:唐朝|:张九龄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用完朝代:元朝|:张养浩咏喜雨用完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
数年空希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改变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北苑侍宴杂咏诗·水朝代:唐朝|:徐铉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
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
南池杂咏五首·寒山朝代:唐朝|:皎然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
无事负轻策,闲行蹑幽踪。
众山摇落尽,寒翠更重重。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朝代:唐朝|:骆宾王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山中五咏·春早朝代:唐朝|:皇甫冉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像。
咏桃朝代:唐朝|:李世民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咏雾朝代:唐朝|:苏味道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雪里朝代:宋朝|:陈著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诗

练习2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 已经凋谢。 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 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 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她在凋谢的 时候紧紧地抱着枝头, 任北风呼啸也不凋落。
《画菊》是宋元诗人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 ,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 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 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 言。
马诗
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 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
李贺 于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愤懑之情。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李贺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我的马儿戴上金子做的马笼头,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 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
苏轼 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
若言弦上有琴声,
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 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
放在匣中何不鸣。 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
若言声在指头上, 品)。
何不于君指上听。
练习3
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
征唐王朝由强盛到衰落的沧 病柏 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
杜命甫运时局的忧虑。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咏物抒怀的诗歌

咏物抒怀的诗歌整体构思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咏物抒怀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咏鹭朝代:宋朝|作者:陈著玉雪毛衣□□□,平生惯弄碧潺潺。
春风唤起双飞兴,不得鱼虾也入山。
咏晓朝代:唐朝|作者:温庭筠虫歇纱窗静,鸦散碧梧寒。
稍惊朝珮动,犹传清漏残。
乱珠凝烛泪,微红上露盘。
褰衣复理鬓,馀润拂芝兰。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朝代:唐朝|作者:卢纶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北苑侍宴杂咏诗·松朝代:唐朝|作者:徐铉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
繁阴堪避雨,效用待东封。
咏邻人兰花朝代:宋朝|作者:刘克庄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咏不开牡丹朝代:宋朝|作者:陈著一种仙根自洛阳,春深何事不花生。
芳心未必全羞涩,犹恨东风用力轻。
咏柳花朝代:唐朝|作者:薛能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
发自谁家树,飞来独院春。
朝容萦断砌,晴影过诸邻。
乱掩宫中蝶,繁冲陌上人。
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
会向慈恩日,轻轻对此身。
咏春雪朝代:隋朝|作者:陈子良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新亭朝代:唐朝|作者:韩愈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
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咏物抒怀诗》专题精品课件

古诗词题材 分类鉴赏
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战诗 羁旅思乡诗 怀古咏史诗 山水田园诗 送别抒怀诗 闺情宫怨诗 即事抒怀诗
题 材
鉴赏
分 内容
类
概念内涵 形式标志 思想情感 常用手法
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是指内 容上以某一物为 描写对象,抓住 其某些特征着意 描摹,借以抒发 思想感情的诗歌。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 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 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 想情操。
借松写人, 托物讽喻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衬托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 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沁人心脾 的“暗香”。表达了作者仍倔强地 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思想品格。
衬托手法, 象征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
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 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 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 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 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和 设问, 由总到 分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 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 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 想。
拟人,
托物言 志
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咏物抒怀类诗歌

咏物抒怀类诗歌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宋·雷震《村晚》
5、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唐·王驾《春晴》
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李商隐《嫦娥》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1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
咏物抒怀诗专题

咏物抒怀诗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2020湖南衡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莎衣[注]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兼葭影里和烟卧,菡苗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莎衣:藉衣。
诗的尾联构思精巧,历来为评论家称道。
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①卒章显志。
尾联在前三联写曩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由物及人,画龙点睛,足有千钧之力。
②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无论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拿裳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
③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情怀。
【参考译文】
无论穿著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柔软绿草织成的袭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生活,实在是最最相宜。
夏日在清凉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衰衣。
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裳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随便堆放在渔舍里。
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肯轻易拿裳衣去换取。
咏物抒怀组诗

咏物抒怀组诗杨春国山回路转兰舟细浪不知倦,绿水青山相对恋。
路转风清平野宽,泉流花吐碧云现。
梦中情长伴唯留芳意早,不曾后悔已颜老。
千寻百变梦中醒,万缕情丝满怀抱。
新梦愁消新梦愁消去远方,甜馨事静入怀香。
星辰零落风摇翠,道路逶迤月吐芒。
墨雨星高眨眼心神宁,月下沉辉梦境照。
笔落砚田不识愁,诗来墨雨犹堪笑。
跟着感觉走若非俗事化行廉,安得闲情感觉甜。
无问来迟歧路叹,多愁梦短岁华淹。
清梦回首云闲见月临,水阔起波沉。
纵使连烟野,依然度碧浔。
相携清梦晓,静听故人音。
尚忆心犹在,知怜情亦深。
桃花时节粉颜相映树腰窈,露叶攀枝添气机。
苞嫩晴梢随野色,瓣香巧蕊得春衣。
名园壁静鸟鸣夜,娇媚村幽月照辉。
新雨南来田地湿,桃花时节蝶蜂飞。
运道入夜经秋俱未宁,人情涉世神闲定。
劳生魂梦寻无常,过眼烟云恨不胜。
心魂离别回看冷落席,驱驰踏破悲孤石。
智能网络慰心魂,天地乾坤烟雨碧。
清和老树微风安宿鸟,斜阳轻暖满芳沼。
清和平野水天遥,绿暗春深烟月晓。
从容淡定步壑归途起夕烟,故园晚景最缠绵。
冰霜遍野冷风月,草木满山星影连。
数载细寻多曲径,几回相识动心田。
从容烂漫感时变,聚散生离皆宿缘。
精武尚存青山疏影叠前峰,侠骨忠魂化玉龙。
日照心田丹气吐,烟迷世路剑光重。
道途云雨多愁事,精武英雄写国容。
孤月都门怀远志,晚风万里景方浓。
瑶台论坛百感新愁今到来,群英荟萃聚瑶台。
传承文化属天地,客梦京华识睿才。
诗人有梦青山变幻送愁容,月夜清空水墨浓。
情感言谈成妙句, 俊才书卷系心胸。
新愁旧梦碧落江天雁列行,翠微岸草蝶飞扬。
烟浮花气出郊外,月照柳丝遮道傍。
云水何妨朝暮改,杯觞斟满酒浓香。
故园乡路至今在,旧友边城忧苦长。
智慧之花文明智慧出东方,触发英雄动曙光。
犹望花开芳草茂,永无止境世人忙。
乡路徘徊路上乡愁牵,谈笑窗前梦少年。
灯影未消悬落照,蟾光空在散孤烟。
清泉清磬洒微雨,野草野花争碧鲜。
庭院静听飞鸟宿,道途遥隔小溪连。
清路乐曲音符伴海潮,方言倾吐放歌尧。
尘埃落定多慷慨,山岳铄金披画雕。
精选咏物抒怀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6、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9、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10、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1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1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4、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9、山螟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20、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2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2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0、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4、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3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6、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37、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3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咏物抒怀诗鉴赏专题资料讲解

咏物抒怀诗鉴赏一、何谓咏物抒怀诗?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生活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将自己的感情凝注于所咏之“物”或所叙之“事”,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
二、特点归纳:1、形似: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3、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等;(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3)描写角度: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咏物抒怀诗鉴赏方法1.体察物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品味寄托。
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
体会诗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四、咏物抒怀诗思想内容及情感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远大抱负,老当益壮的情怀。
2、抒写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3、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常见物象及象征意义五、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六:鉴赏示例:1.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菊花特点: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宁死不屈所言之志:不愿同流合污,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手法:托物言志拟人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远大抱负,老当益壮的情怀。
2.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骏马形象特点: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抒怀诗鉴赏
一、何谓咏物抒怀诗?
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生活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将自己的感情凝注于所咏之“物”或所叙之“事”,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
二、特点归纳:
1 、形似: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2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3 、艺术手法
( 1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等;
(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 3 )描写角度: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咏物抒怀诗鉴赏方法
1 .体察物态。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品味寄托。
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 .明辨技巧。
体会诗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四、咏物抒怀诗思想内容及情感
1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远大抱负,老当益壮的情怀。
2 、抒写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3 、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常见物象及象征意义
五、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六:鉴赏示例:
1.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
菊花特点: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宁死不屈
所言之志:不愿同流合污,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手法:托物言志拟人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或者远大抱负,老当益壮
的情怀。
2.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 1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问题 2 :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骏马形象特点: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所言之志: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抒写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七、咏物抒怀诗实战演练
1 .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思考: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注 :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 678 )。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
问题 : 诗中的蝉具有什么特征 ? 用了什么手法 ?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3. 读下面诗歌完成回答问题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题 :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4. 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问题 : 这首诗中的蝉具有怎样的形象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1 捻 (ni ǎ n) :持取,捻弄
( 1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 2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 ( 4 分)
6. 读下面诗歌完成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 ( 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7. 读下面诗歌完成回答问题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8.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6 分)
水仙花[宋]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 淡扫蛾眉篸①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宋]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篸:同“簪”。
②水沉:沉香木。
③酴醿(t ú m í):花名,色白味香。
( 1 )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 2 分)
( 2 )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 4 分)
咏物抒怀诗鉴赏参考答案
1. 答: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的坚毅;对比,以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其高洁守志;托物
言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格远志。
2. 附答案 : 诗中的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环境压力大 , 不得意。
在写法上先用起
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又用比喻的方法,以“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以“飞难进”喻政治上不得意,“响易沉”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整首诗用比兴的手法委婉曲
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凄恻的感情。
3.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4. 形象特点是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
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5. 【参考答案】( 1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
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 2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
写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
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6. 答:步骤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
动 ( 步骤一 ) 。
步骤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③表现了诗人结
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7. 答:步骤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8. 答案:( 1 )晶莹澄澈,幽香弥漫。
(第 1 点如答“清雅高洁”等也可)
( 2 )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
②第二首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再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的幽香。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