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精选中考比较阅读题(部编教材初二)201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精选中考比较阅读题(部编教材初二)2019.5
九、2006太原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
步南:④不可名状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三、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
1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十一、2006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三、阅读与探究(共4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2)不可具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三、(共40分)(一)8.(1)格外(或:特别、尤其)(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9.D(2分)10.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11.(1)第一空:一(或:1)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
十二、2006天门(正卷)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1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1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___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
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2分)
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3分)
二十、2008年荷泽市小石潭记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十六、(09南京)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
(13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裂缝。
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
(1)《次北固山下》:□(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答案:1.(2分)D
2.(2分)B
3.(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4.(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5.(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三十二、(2010年辽宁省锦州市)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
(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ì):荠菜。
⑥舁(yú)夫:轿夫。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冽冽: (2)佁然不动佁: (3)西折纤秀长
曲西: (4)尽溪,平坦如荠尽: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译文:
1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答:
1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
答:
(一)文言文阅读(12分)12.(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13.(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2分)
14.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1分)
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
(1分)
15.杜甫。
(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1分)
三十四、2011年吉林省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____________ 代和 _________代文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悄怆幽邃(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答:
12、苏轼在《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
(2分)
答:
13、两篇短文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④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⑤。
意适⑥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注释】①伏息:平息。
②杖策:拄着拐杖。
③乱流:横渡江水。
④幅巾:古代男子用绢束发。
⑤劳:慰劳。
⑥意适:心情畅快。
14、文中“闻子瞻至”中“闻”的意思是。
(1分)
15、请根据选文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
(2分)
答:
16、选文记叙了子瞻谪居黄州时出游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答:
(一)文言文阅读(15分)9.唐宋(共1分,每空0.5分)10.(1)忧伤的样子(2)“躺着休息”或“睡觉”(共2分,每小题1分)11.围绕“水清”回答即可。
(2分)12.围绕“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荇交错纵横”回答即可。
(2分)13.柳宗元的心情围绕“乐与忧”回答即可;苏轼的心情围绕“欣喜悠闲与失意悲凉”回答即可。
(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14.“听说”或“知道”。
(1分)15.围绕“娱情山水(热爱自然),与山中人相处融洽(山中人热情好客)”回答即可。
(2分)16.围绕“身处逆境可以通过寄情山水、结交朋友等方式来排解苦闷”或“处于逆境中应该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回答即可。
(2分)
三十五、(龙东地区农垦、森工·2011)(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
(共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1)以其境过清.()(2)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2.两文各突出了水什么特点?(2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分)
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10.(1)凄清(2)说出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评分标准:重点词语“澈”翻译正确1分、语句流畅得1分。
(2)在小溪岸上走来走去,为这里景色无人欣赏感到失望(闷闷不乐)。
评分标准:重点词语“怅然”“之”翻译正确1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1分。
12.甲文:清澈透明;乙文:水流湍急。
评分标准:甲文答出“清澈”即可得1分、乙文答出“湍急”即可得1分。
13.借景抒情。
示例:甲文借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动静结合。
示例:甲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乙文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评分标准:答出借景抒情或动静结合1分,举例正确1分。
三十九、(扬州市·201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
者。
(元结《右溪记》,有删节)【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②休:美好。
③阴:树荫。
荫:遮蔽。
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
⑤裨(bǐ):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凄.神寒骨()⑵悉.皆怪石()⑶不可名.状
()⑷为之怅.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胜境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裨形胜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疏凿芜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境过清其.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分)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分)
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2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3分)
①②
③
答案:10.(4分)⑴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⑵全,都。
⑶说出⑷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⑴(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得分点:“犬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
)
⑵(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
(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
意思对即可。
)
⑶(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
(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
意思对即可。
)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3分)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
(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
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
)
③景色都很优美。
(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
)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
(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
)(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
得满3分为止。
意思对即可)
四十、(2012年陕西)
【甲】自渴①。
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注释】。
①渴(he)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小竹。
③麻(xiu),竹荫.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
B.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侧皆诡石怪
木
C.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卒入于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其长可十许
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
分)
1、(1)搭桥,架桥(2)越过,经过(3)落入(4)弯曲,翻卷来源
2、C2分)
3、(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2分) (2) 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2分)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四十一、(2012年天津市)阅读《小石潭记》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冽:凉
B.卷石底以出卷:弯曲
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
D.乃记之而
去去:离开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影.布石上
B.潭西南
..差互
..而望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
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阅读文言文,回答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
②建:树立。
③倚:偏颇。
④体道:包含仁德。
⑤虚受:虚心接受。
⑥砥砺:磨练。
⑦名行:名节操行。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竹本固固:(2)夫如是如是: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分)
1.C
2.A
3.D
4.(1)稳固(2)像这样(2分)
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
(3分)
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
(2分)
四十二、(2012年菏泽)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夜雪大作。
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
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
[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
[3]流行:远行。
坎止:静止。
1、【甲】文的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③任之.而已()④辄.复不遂
()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4、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
(2分)
5、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乙文表现了。
1、唐代柳宗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大约②明亮③它④都
3 、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②当时原本是打算乘船到沙市的,竟然被大雪所阻挡了
4、水清夜静
5、甲文抒发了作者因被贬官后内心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凄苦,忧伤、愤懑之情。
乙文写出了作者在夜雪中感受的情趣,表达了随遇而安,任其自然的感情。
四十四、(2013年辽宁锦州)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 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
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
②罅(xià):缝隙,裂隙。
③掉:摇动。
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⑤掣折:转折。
⑥欹(qī):斜靠。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
..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凌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2分)
选文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四十五、2013苏州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全石以为
..底自以为
..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尉果笞.广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
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
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
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
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奈何公亦颠倒若是?②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