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附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
本课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分析
1、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当作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因为学以致用,但作为文言文教学,文言教学要务实,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训练。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年来,语文教学倡导人文性,却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记得钱梦龙在答复别人攻击他时,写了一篇文章《“方格”之内贵在“圆融”》,专门分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他强调一定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性”统一起来。如果说以前是忽视了人文性,现在则有忽视工具性的倾向,其中文言文的教学尤其如此。一篇文言文,老师往往组织学生热烈地讨论,老师不断的启发翻新,似乎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但真正要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文言,学生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什么不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文言的能力?古文教学注重基础扎实,必须严格地正音正字,读通读顺,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疏通句式。因此,本节课我导入新课后,就首先梳理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让学生自学,然后轮流回答。
2、将“体会文章疏淡的笔墨中蕴含的深情,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设置为第二个教学目标,是由《项脊轩志》这篇文章的特点决定的。《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
如;笔墨纡徐平淡,悱恻动人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这篇散文以其朴素悲凄之亲情感动人心,因而成为经久不变的必选篇目载入语文教材。正因为如此,学习《项脊轩志》,必须体会文章疏淡的笔墨中蕴含的深情,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不仅如此,还必须把这一个教学目标当作教学重点。为此,课堂上我重点安排了讨论探究的环节,让学生讨论这样两个问题:“(1)项脊轩究竟是什么样的书斋?(2)找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评点这一段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最后,我设置了“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的目标,是结合《项脊轩志》的特点决定的。《项脊轩志》是一篇饱含人生苦难沧桑之后,用血和泪铸就一篇感人至深,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的千古名文。因此,结合这样的文本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者内心,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亲人。为此,课堂上我不仅让学生在探讨归有光的“母亲”、“祖母”、“亡妻”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她们的心跳,感受到她们的气息,感受她们的喜怒哀乐;而且更是布置了唤醒学生感恩意识的作业:“请大家寻找记忆中的片段,表达对家人的赞美。”
因此,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很容易达到德育的目标。
教学后反思和修改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钱梦龙在答复别人攻击他时,写了一篇文章《“方格”之内贵在“圆融”》,专门分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他强调一定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性”统一起来。如果说以前是忽视了人文性,现在则有忽视工具性的倾向。本节课我虽然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性”统一起来了,但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讲解,速度太快,用的时间不够多。仅仅通过幻灯片让学生做做题,自我感觉这一块的教学不够生动。要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枯燥为活跃”还要让形式更活泼。比如让学生抢答,把现代文句子让学生用文言句式来回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