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糖的甜度来源及甜味剂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探糖的甜度来源及甜味剂介绍

中文系00620073 欧阳淼

关键词:糖 甜度 分子结构 甜味剂 味感

能够享受食物感知味觉,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们从小就知道糖是甜的,也几乎没有一个小孩子会不喜欢甜的食物。这种感性的认识背后有着怎样的奥妙呢?这里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开始讨论“糖为什么是甜的”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把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和问题清楚地解释一下。

1.关于糖的基本认识

1.1此“糖”与彼“糖”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所说的糖即碳水化合物。糖可以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三类。单糖是指不能再水解的最简单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比如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低聚糖是指聚合度小于或等于10的糖,如麦芽糖、蔗糖。而当聚合度大于10则称之为多糖,也叫多聚糖,比如淀粉和纤维素。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只有少数几种能够形成结晶的单糖和低聚糖具有甜味,其他糖类的甜度一般随聚合度的增大而降低以至丧失,例如淀粉、纤维素等,它们不能形成结晶,也无甜味。

所以在我们所讨论的这个题目里,多糖并不在这个范畴里面。可见我们这里的“糖”,指的是生活中惯用的一类具有甜味物质的总称。

必须清楚的是,此“糖”非彼“糖”。这样,我们的研究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1.2并非只有糖具有甜味

具有甜味的化合物,小到非常简单的有机物,大到分子量很大的蛋白质。就其化学组成而言,包括脂肪族的羟基化合物(如醇类、糖类及其衍生物)、醛类、酰胺类、酯类、氨基酸、磺酸化合物、卤代烃等。比如乙醇的5%的水溶液有微弱的甜味。

1.3如何衡量糖的甜味?——“甜度”

一般以甜度来表示糖的甜味程度。甜度是糖的一种物理性质,它目前还不能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量测定,只能采用感官比较法。甜度以蔗糖(非还原糖)为基准物,一般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0。由于甜度是相对的,也可以成为比甜度。

甜味是由物质分子的构成所决定的。糖甜度的高低与糖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子存在状态和外界因素有关。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小,则甜度也小;糖的α型和β型也影响糖的甜度。

1.4生活中常用的糖有哪些?

1.4.1葡萄糖(glucose)

葡萄糖的甜度仅为蔗糖的65%~75%,其甜味带凉爽感,适合使用,可用于静脉注射,能被多种微生物发酵。

1.4.2果糖(fructose)

果糖的吸湿性特别强,很难从水溶液中结晶,它容易被消化,不需要胰岛素就能直接在人体中代谢,适于幼儿和糖尿病患者食用,并且果糖是糖类中最甜的。

1.4.3木糖(w oo d sug a r)

木糖在人体内不容易被吸收,是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65%,可供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食用,也不能被微生物发酵,吸湿性小。

1.4.4蔗糖(sucrose)

蔗糖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较多,为无色透明的单斜晶体。蔗糖的甜味纯正,甜度大,是用量最多的甜味剂。

1.4.5麦芽糖

麦芽糖是植物种子发芽时,因酶分解淀粉产生的中间产物,尤其在麦芽中含量较高。麦芽糖在糖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甜度约为蔗糖的1/3,甜味较爽口柔和,不像蔗糖那样会刺激胃黏膜。

1.4.6乳糖

乳糖是人和哺乳动物乳汁中的特有成分,在人乳和牛羊奶中的含量分别是5~7%和5%,有α—和β—两种构型。乳糖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它对气体和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较强,可用做肉类食品风味和颜色的保护剂,添加于烘烤食品中发生Mai ll a r d反应,易形成诱人的金黄色。乳糖不能被酵母发酵,但在乳酸菌作用下能引起乳酸发酵。

1CHO 1CH2OH

2CHOH 2CO

3CHOH 3CHOH

4CHOH4CHOH

5CH2OH 5CHOH

(葡萄糖)

6CH2OH

(果糖)

麦芽糖(即α—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糖苷)

图1-1

我们知道,糖是甜的,但有些对糖味感有障碍的人不论尝到多甜的东西也没有感觉。可见,糖的甜味一方面是由分子的性质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人的味感。所以这里作为必要的补充对感觉味道的生理基础进行简要的介绍。

2.味感的生理基础——人是如何感觉甜味的?

2.1味感

味感(gust a t i o n)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尽管对味感的分类存在着种种分歧,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只有甜、苦、酸、咸4种基本的味感。

2.2味感的生理基础

味感形成的基本途径包含以下过程:食物溶解在唾液中,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体(t a ste rece p tor),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然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而感受到味道。

口腔内的味感受体主要是味蕾(t a ste b u d),其次是神经末梢。人的味蕾数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对味的敏感也随之降低。

不同的味感物质在味蕾上与不同的组分作用,例如甜味物质的受体是蛋白质。不同的味感物质在味蕾上有不同的结合部位,尤其是甜味、苦味和鲜味物质,其分子结构有严格的空间专一性要求。这反映在舌头上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敏感性。一般来说,人的舌前部对甜味最敏感,但也有个体差异,不存在绝对意义。

关于为什么有些物质的味道是甜的,前人已经作出了很多探索。这里展示一些比较典型的理论。

3.关于甜度提出的一些理论学说

3.1呈甜机理(夏氏学说)

1967年夏伦贝格尔(Sha lle nb erger)提出有关甜味“构——性关系”的AH/B生甜团学说。他认为在甜味剂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能形成氢键的基团—AH,叫质子供给基,如—OH、—NH2、=NH等;同时还存在一个有负电性轨道的原子B,叫质子接受基,如O、N原子等,呈味物的这两类基团还必须满足立体化学要求,才能与受体的相应部位匹配,在味感受器中,这两类基团的距离约为0.3n m,因此,甜味分子中的B基团与AH上质子之间的距离也必须在0.25—0.4n m,这样当两者接触时彼此能以一双氢键偶合,产生甜味感觉的初级响应,而且甜味的强弱与一双氢键的强弱相关。

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它没有考虑物质分子的空间卷曲折叠效应,不能解释甜

图3-1

3.2 K i er对夏氏学说的补充

由于种种不足,K i er又对Sha lle nb erger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甜味分子中还可能存在着一个具有适当立体结构的亲脂区域,即在距AH基团约0.35n m和距B基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