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回肠新膀胱术21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7例疗效探讨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7例疗效探讨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7例疗效探讨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死亡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7例。

57例均获随访6~84个月,平均67个月,5年生存率58.1%。

结论: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2000年8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7例膀胱癌患者,对其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术后获得随访的共计57例,失访4例。

观察疗效、近远期并发症、患者生理、社会活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膀胱癌患者中,男47例,女10例,年龄36~71岁,平均55.7岁。

膀胱移行上皮癌49例,膀胱腺癌5例,膀胱鳞癌3例。

新发膀胱肿瘤5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复发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等离子切除术后复发4例。

TNM分期:T1N0M0 7例,T2N0M0 32例,T2N1M0 6例,T3N1M0 12例。

术前尿道膀胱镜证实尿道内无肿瘤,肿瘤距尿道内口在2 cm以上。

术前常规全腹B超、胸片、泌尿系增强CT+尿路重建等检查,未发现上尿路病变及远处转移。

1.2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取下腹正中直切口,男性患者参照吴阶平[1]及周芳坚等[2]报道的膀胱全切术式。

女性患者同时切除双侧附件、子宫、部分阴道前壁、尿道内口,清扫盆腔淋巴结。

距回盲瓣约20 cm截取回肠约40 cm,行肠吻合恢复肠道连续。

截取的肠道剖开,W形折叠缝合成球状,新膀胱最低位开口与原尿道内口吻合,新膀胱内保留F20三腔尿管;双侧输尿管内置单J管两侧腹腔引出,新膀胱置腹膜外。

盆腔低位保留一引流管。

关闭切口。

1.3术后处理术后加强营养支持,监测血糖,定期查血液分析、电解质。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2.2术后护理
2.2.1基础护理①术后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体温,③记录24h出入量。因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同时肠管暴露时间长,体液丧失多,故补液量一定要充足。④体位及活动:患者术后因引流管较多,活动不方便,卧床时间较长,术后第1天即开始活动四肢尤其是下肢,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给予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指导正确咳痰,防止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肺部并发症,严防压疮发生。鼓励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⑤饮食:患者因行肠吻合,故待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给予拔除胃管,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增加到全量流质饮食,7—9天无不适开始进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食物要求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保证充足营养,利于伤口愈合。⑥水、电解质的监测:新膀胱系回肠段做成,新膀胱内液体、电解质、废物可经肠粘膜重吸收,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常见为不同程度的高氯代谢性酸中毒。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并监测电解质变化,故术后常复查电解质。⑦皮肤护理:术后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及干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并在受压部位垫以松软的小枕,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防及减少压疮发生的可能。
1.3结果20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从尿道排尿。18例每次排尿达350ml以上,余2例每次排尿亦能达到200~300ml以上。3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性尿失禁,3~6个月后缓解。2例胃肠减压拔管后进食过早,出现了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24个月,本组患者经过锻炼后白天均能完全控制排尿,只有2例夜间偶有尿失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女6例,男14例,年龄为50~76岁。术前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确诊为膀胱癌。其中13例为移行性细胞癌,5例为腺癌,2例为上皮混合细胞癌,X线、彩超及CT检查,提示无膀胱外远处及淋巴结的转移。

膀胱癌患者应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膀胱癌患者应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膀胱癌患者应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4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应用膀胱全切原位结肠新膀胱术,观察组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高于观察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1 d白天控尿恢复率为71.4%低于观察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且控尿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效果膀胱癌是在泌尿系统中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于保留膀胱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均需应用膀胱全切术。

术后需重建膀胱,理想效果应为与正常膀胱生理机能最大限度接近,主要特点为顺应性高、内压低、容量高以及抗反流机制有效等[1]。

W形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于1988年被外国学者提出[2],该重建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与上述特点更加符合,因此在膀胱全切术后重建新膀胱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亦有结肠重建膀胱术,亦有较好效果。

本文选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肿瘤远处转移、尿道狭窄、尿道转移、腹腔严重疾病以及尿失禁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2,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4±9.2)岁;癌症类型:16例为尿路上皮癌,2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1例为肉瘤样癌,1例为鳞腺癌;合并症:4例贫血,2例肾积水,4例泌尿系感染。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6:1,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7.2±8.6)岁;癌症类型:15例为尿路上皮癌,2例为腺癌,2例为鳞癌,1例为肉瘤样癌,1例为鳞腺癌;合并症:5例贫血,1例肾积水,4例泌尿系感染。

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19例报告)

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19例报告)

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年第2l卷第5期49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19例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福州350003)周辉良郑清水告)吕夷松曹林升薛学义罗义麒毛厚平林曦高锐魏勇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勃起和射精功能的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0年1月一2006年6月膀胱移行细胞癌19例,男性,平均年龄50.9岁,为保留性功能,改善控尿,行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保留精囊、输精管、双侧神经血管束及大部分前列腺包膜,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术后病理报告T2。

NoM013例,T2bNoM06例。

平均随访39个月(6—78个月),死亡率0,均未发现局部及远处转移;平均手术时间5h,平均出血400ml;白天控尿率100%(19/19),夜间尿失禁10.5%(2/19);全部患者均保留勃起及逆行射精功能,IIEF一5平均22分;新膀胱储尿囊容量350一一480ml,充盈压13—25cmH20,残余尿量10—60ml。

结论对有选择的病例采用保留性功能的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可以更好的保留阴茎勃起射精及控尿功能。

关键词回肠新膀胱;全膀胱切除术;膀胱肿瘤;阴茎勃起;射精中图分类号R737.14Sexualitypreservingcystectomyandneobladderforthetreat—mentofbladdercarcinomain19patientsLvYisong,CaoLinsheng,XueXueyi,LuoYiqi,ZhouHuiliang,ZhengQingshui,MaoHouping,LingXi,GaoRui,WeiYongDepartmentofUrology,TheFtrstAffiliatedHospita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zhou350003.ChinaAbstract0bjectiveToevaluatetheoncologicaloutcomeandfunctionalresultsofoursexualitypreservingcystectomyandneobladderinbladdercarcinoma.MethodsBetweenJanuary2000andJune2006,19patientswereselectedforasexualitypreservingcystectomywithorthotppicurinarydiversion.Averagepatientagewas50.9years.Duringtheoperation,thevasadeferens,seminalvesicles,prostaticcapsuleandneurovascularbundleswerepreserved.Acompleteclinicalevaluationwasperformedinthefollowup.ResultsPostoperativepathologicalstagewasT2小loMoin13casesandT2bNoMoin6cases,andmeanfollow—upwas39months.Mortalitywas0.Nolocalordistantrecurrenceswereobservedandallthepatientswerealive.Themeanoperatingtimewas5hours;themeanbloodlosswas400m1.Completedaytimecontinencewasreachedinallpatients(100%)andnighttimeincontinencewasfoundin2patients(10.5%).Normalerectilefunctionwaspreservedinallpatients(100%);themeanIIEFscorewas22,butallpatientshadretrogradeejaculation.Themeancapacityoftheneobladderwas420m1.Cystometryshowedthefillingcapacitypressurewas21cmH,O,andthemeanresidualvolumewas45m1.ConclusionSexualitypreservingcystectomyandneobladderinselectedpatientswithbladdercancerisfeasible.Functionalresultswithregardtoerectilefunctionandurinarycontinenceareexcellent.Keywordsneobladder;cystectomy;bladderneoplasms;penileerection;ejaculation传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导致大多数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

21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及体会

21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及体会

采用S P S S l 3 . 0 软件对 数据进 行统 计学处 理 ,计 数资 料采t 检验 , 计量型 数据采 用均数 土标准 差( ±s ) 检验 ,计量 资料采 用) c 检验 , P <0 . 0 5 ,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2 . 1两组患者 的心理情况 比较
叶 明 媚
( 广 宁县人民医院 ,广 东 肇庆 5 2 6 3 0 0 )
【 摘要 】 目的 分析 和探 讨腹 腔镜 下膀 胱 全切除 回肠 代膀 胱 术患者 的护 理措 施 。方法 以我 院 2 0 1 0年 2月至 2 0 1 1 年1 2月收治 的采 用腹腔 镜 下膀 胱 全 切除 原位 回肠 代膀 胱术 治疗 的 2 1 例侵 润 性膀 胱 癌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回顾 性 分析 其 临床 资料 ,分析 并 总结护 理 要 点 。结果 本 组
感 等 四个 因子得 分均 低于 对照 组 ,说 明心 理干 预对 糖尿病 患 者的 心 理 健康 有重要 的积 极作用 。治疗 组发 生低血 糖为 1 6 . 6 7 %,对 照组为
4 3 . 3 3 %,可能是 由于治疗组患者 的情 绪稳定 ,体 内各激 素分泌相对 平
衡 ,起到有效 控制血糖作用 ,再加上治疗 组患者积极配 合治疗 、 自觉
( 1 7 1 : 1 4 0 ・ 1 4 1 .
疗 ,可有效控 制血糖 ,生活基 本恢复正 常。谢翠 华等 ’ 研究表 明 ,糖 尿病 患者具有压 抑、 自卑 、急躁等心理 ,易发生心理 障碍 ,主要为躯 体化 与焦 虑,若 未能足够重视 ,会使其生 活质量 受到严重 的影响 。
2 1  ̄ 1 J 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及体会
底深部重要结构进行细致精确的处理,术中患者出血量小,对尿道括

原位回肠膀胱术15例临床分析

原位回肠膀胱术15例临床分析

原位回肠膀胱术15例临床分析尹清江;王玉杰;陈晓;何先东【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30)002【摘要】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存在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

我科2000~2006年5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原位回肠膀胱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72-172)【作者】尹清江;王玉杰;陈晓;何先东【作者单位】新疆哈密红星医院泌尿外科,新疆,哈密,839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新疆,伊宁,8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4【相关文献】1.保留性神经的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34例临床分析 [J], 周鑫;邢金春;周中泉;陈实新;刘荣福;陈斌;王惠强;陈跃东;王永锋2.改良拖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原位回肠膀胱术中的应用 [J],赵洪波;丁文彬;刘鲁东3.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J], 郑斌;吴齐全;王钢;刘晓明;周克文;樊晓栋;朱伟智;翁国斌;姚许平4.根治性膀胱切除中回肠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比较 [J], 郭培超;高宇奎;连朋超;于海舟;杨过;孟庆军5.多模式镇痛模式在达芬奇膀胱全切联合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J], 庞秀丽;田谋利;陈娟;王额尔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22例报告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22例报告
【K wold_】Bladder tumor;Laparoscopic;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膀 胱 癌 是 我 国最 常 见 的泌 尿 系肿 瘤 ,根治 性 膀 胱 癌 全 切术 是 肌 层 浸 润性 膀 胱 癌 的标 准 治 疗 方 法 。 与 开放性 手术相 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失血量少 、术 后 疼 痛 较 轻 、恢 复快 等 特 点 。惠州 市 中心 人 民医 院 自 2005年 10月至 2013年 1O月共 开 展 22例腹 腔 镜下膀胱全切除 .原位 回肠膀胱术 ,获得 良好效果 , 现报 告如 下 。
DOI:10.3877/cma.j.issn.1674—3253.2015.02.010 作者单位 :516001广东 ,惠州市 中心人 民医院泌尿外科 通讯作者 :董忠 ,Email:dongzh269@sina.com
(电子版)2015年 4月第 9卷第 2期 Chin JEndourol ̄ lectronic基 Icion),Ap煎1 2Q! , !!: 『0 2
资料 与方法
一 、 临床 资 料 收集 2005年 10月 至 2013年 1O月 ,惠州 市 中 心 人 民 医 院 泌 尿外 科 采 用 腹 腔 镜 下 膀 胱 根 治 性 切 除 一原位 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患者 22例 ,男 18例 ,女 4例 ,年 龄 38~78岁 ,平 均 62岁 ,均 确 诊 为 浸 润性
【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 膀胱根治性切 除 .原位 回肠新膀胱术 治疗肌层浸 润性 膀胱癌 的手 术疗效 及并发症 。 方法 回顾 性分析惠州市 中心 人民医 院 自 2005年 lO月至 2013年 1O月开展腹腔 镜 下膀胱 根治性 切除 一原位 回肠新膀 胱术患 者 的临 床资料 ,22例 确诊 为浸润 性膀胱 癌患者 ,其 中男 18例 ,女 4例 ,对 手术 时 间 、出血 量及 随访 结果 等进行 分 析 。结果 平均手 术 时间 为 6.5 h,平 均 出 血量为 362 ml,无 中转 开放 手术 ,无 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所有 患者手术切缘均 为阴性 。术后 随访 12~ 106个 月 ,随访期 间死亡 7例 ,其 中与肿瘤相关死亡 5例。结论 腹 腔镜下膀胱根 治性切除 .原位 回肠 新膀 胱术在具有腹腔镜技术的综合医院开展是可行的 ,其并发症较少及具有较好 的新膀胱功能 。

21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21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t r e a t me n t o f b l a d d e r c a n c e r .M e t h o d T h e n u r s i n g me a s u r e s i n c l u d e d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l a c a r e ,b o we l a n d b o d y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n u r s i n g o f d r a i n a g e t u b e, i l e a l b l a d d e r i r r i g a t i o n, b l a d d e r f u n c t i o n l a e x e r c i s e a n d b a s i c n u r s i n g c re a .Re s u l t s N o
现 代临床 护理 ( M o d e m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 )2 0 1 3 . 1 2( 5 )
2 1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 围术期的护理
曹运 霞 , 林 惠芳 , 张鸣一 , 何 燕妮 , 刘莎
( 惠 阳 区人 民 医 院 泌 尿 外 科 , 广东 惠州 , 5 1 6 2 1 1 )
o r t h o t o p i c i l e l a n e o b l a d d e r t r a u ma c o n t i r b u t e s t o mo r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d u e t o l a r g e s u r g i c l a t r a u ma . T h e r e f o r e ,g o o d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c a r e i s i mp o r t a n t f o r 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o p e r a t i o n s .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临床进展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临床进展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临床进展引言膀胱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并在适当的时候排出。

然而,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切除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术后的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手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旨在介绍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临床进展。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的基本原理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是指,在切除患者原有膀胱的基础上,利用患者的肠道组织重新构造新的膀胱,从而达到恢复排尿、储尿功能、保留性功能的目的。

手术主要分为两步骤,第一步是切除原有膀胱,并保留两个输尿管和输尿管口以及一个输尿管口所在的三角区;第二步是在盆腔内将回肠组织进行内窥镜下的缝合,形成新膀胱。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的临床应用优点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具有如下优点:1.能够彻底切除患者的癌变膀胱,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由于新膀胱是由患者的肠道组织重建的,因此排尿和储尿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3.减少了手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创伤,因为新膀胱不会影响男性患者的前列腺和射精功能。

4.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腹膜炎等。

缺点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存在一些缺点:1.手术时间较长,约为6-8小时。

2.由于新膀胱是由肠道组织重建的,因此在术后可能出现腹泻等肠道问题。

3.术后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和护理。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的进展和应用前景随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生物材料、3D打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会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是一种新型的膀胱癌治疗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和应用前景。

临床医生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改进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21例原位新膀胱术的观察与护理

21例原位新膀胱术的观察与护理

救赢得 时间。术 后 24~48 h,严 密观察患 者 四肢 躯干 的感觉 、 学 学 报 ,2001,7(1):95—99
运动与术前有什 么区别 、损 伤平 面是 否上 升 等。如有 进行性
(2OO8—02—28收稿 ,2OO8—04—08修 回 )
加重 ,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 有无 喉上 、喉 返神 经损 伤并 发症 :
时 用 药 物 缓 解 疼 痛 。
咳 ,可禁 流质饮食 ,改固体饮食和补液治疗 。喉 返神经损 伤可
2.1.3术前准备 气管 、食 管推移训 练 :术前 1周协 助患 者进 出现声音嘶 哑 ,嘱 患 者不 要 紧张 ,可 进 行发 音 训练 。本 组 喉
行气管 、食管 推移 训 练。 目的 是适 应 手术 时 气管 、食管 的牵 上 、喉返神经损 伤各 1例 ,经 治疗 后完 全康 复 ,未残 留任何 后
后保持 张 口、浅 咳 ,将痰咳 至咽喉部迅速 将痰 咳出。将无效 咳 家属 一些康复训 练的方法 以及并 发症 的预防 ,指导 家属继 续
嗽变为有效 咳嗽 ,促进痰 咳出 ,同时 减轻 因咳痰 引起 的刀 口疼 完成康 复训练计划 ,出院后要 与其保持 联系 ,随时督促 患者继
痛 ㈨ 。
定 颈部 ,由专人护送 。 回病 房后 ,取 半 卧位 ,两侧 颈肩 部置 沙 颈椎前路手术 是 目前治疗脊髓型 颈椎 病和颈椎外 伤等可
袋 以固定头 部。术后协助 患者抬 臀 ,按 摩骨 突部 位 防止压 疮 靠有效 的方法之一 ,围手术期正确 全面的护理至 关重要 ,因此
发生 。保 持呼 吸 道 的通 畅 ,常 规 给 予雾 化 吸 人 ,Bid,连 用 3 护理人 员要有全心 全意为患者服务 的敬业精 神 ,尊 重 、理解 患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 (附20例报告)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 (附20例报告)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附20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10-09T09:39:38.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许琛谢群杨信曹明奎[导读]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具有容量大、压力低、无明显全身营养及代谢紊乱;操作简单,患者生活质量高。

许琛谢群杨信曹明奎(珠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珠海 519000)【摘要】目的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例膀胱癌患者采用膀胱全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

结果随访12~18个月,20例完全可控排尿,其中2例早期夜间不同程度尿失禁;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静脉肾盂造影及贮尿囊造影均无贮尿囊输尿管返流和肾积水;去带乙状结肠储尿囊术后经尿道自然排尿,尿量>300ml,最大尿流率>20ml/s,剩余尿<30ml。

结论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具有容量大、压力低、无明显全身营养及代谢紊乱;操作简单,患者生活质量高。

无并发症,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术式。

【关键词】乙状结肠尿流改道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080-03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对20例膀胱肿瘤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后采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尿道新膀胱术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40~64岁,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其中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15例,复发性膀胱癌5例。

3例伴高血病,5例有糖尿病,20例均无肿瘤远处转移,术前常规行尿道膀胱镜检查尿道未见癌灶。

2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各重要脏器功能,伴内科疾病者需行相应处理,均予调整治疗至病情稳定,血压平稳,血糖<7.0 mmolL。

存在呼吸道,泌尿系感染者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气管内全麻并留置尿管,取下腹正中切口,先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离断双侧输尿管。

分别结扎切断左右侧膀胱上动脉,游离左右输精管并切断。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分析1.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南怀化 418000;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6例,女性6例。

年龄46-72岁。

T2期32例,T3期20例,T4a期10例。

单发肿瘤36例,多发肿瘤26例。

腹腔镜组32例,开放手术组30例。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

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0±8)min、(360±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7)ml、(680±8)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0.5)天、(14±0.3)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放手术组发生不全性肠梗阻1例,经禁食及保守治疗恢复,术后尿失禁1例,予以长期留置导尿。

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回肠新膀胱【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ileal neobladd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2 patients with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December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56 cases were male and 6 cases were female. 32 cases in T2 Stage,20 cases in T3 Stage,10 cases in T4a Stage.36 cases with Single tumor,26 cases with multiple tumors . 32 cases in Laparoscopic group,30 cases in open surgery group . Operative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laparoscopic group or open surgery group was(480±8)min、(360±5)min respectively,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the laparoscopic group or open surgery group was (250±7)ml、(680±8)ml,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of the laparoscopic group or open surgery group was(9±0.5)days、(14±0.3)days. Their wrere one case with incidence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one case with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open surgery group,they were recoveried by fasting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r be treated with long-term indwelling catheterization. Conclusion Advantages of more clearer during operation,less trauma,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n treating with Urinary bladder neoplasms,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with ileal neobladder maybe a better choice.[Key words] Laparoscopes;Urinary bladder neoplasms;Cystectomy;Ileal neobladder.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临床治疗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Studer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21例

Studer正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21例

肌 张力不足 , 膀胱的压力超过 了尿道外括约肌 的阻力时尿液 当新
便溢 出。为保证 病人夜 间充分 睡眠 , 傍晚后 减少饮 水量 , 好 闹 定
钟每 隔 3~ h唤醒病人排尿 1次 。 4
3 讨 论
13 结果 .
2 例病人术后均 获随访 , 后 3个 月 内有 排尿前 及 l 术
熟睡后少许遗尿 者 l 6例 ( 6 , 7 %) 白天排 尿可 控率 10 。1 % 0% 0 患者偶 有熟睡后遗尿现 象 , 间采 用闹钟 每 隔 4 夜 h提 醒定 时排 尿
1 临床 资 料
时排尿 , 即每次排尿前检查 并确 定膀胱 最高点 , 手掌置 于腹 部 将 膀胱最高点 , 患者收缩腹肌 , 憋气用 力 ( a a a动作 )靠 腹压 排 Vl l sv ,
尿( 用双手保 护腹股 沟 区 , 避免 斜疝发 生 ) 。排 尿 时随新 膀胱 的
下降用掌心 向下 做环 形按 摩 , 摩 5 i/ 左右 , 胱顶 部下 降 按 mn次 膀
约肌 功能 , 以便及早恢 复控尿 能力 。训 练时 以 3种体 位进行 ( 卧
位、 坐位 、 站位 )在深吸气的 同时做 提肛动作 , 持 3 4/ , , 保 ~ s次 呼
气 时放松 , 复 进行 , 3 m n内坚 持 内收 1 。根 据 个 人体 反 每 0i 0次 能, 练习 4~ 6次/ 。使患者 学会提 高尿 道 内压 力 而不会 增加腹 d
患者加强腹 肌训练 : 患者的体力制订锻炼计划 。起初 可借助健 依 身器训 练 , 每天上 、 下午 各 1次 , 以不感 到疲 劳 为度 , 随着 体力 的
渐渐恢 复 , 逐步进入仰 卧起 坐训 练阶段 , 每天 上午 、 午 、 下 晚上各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21例临床分析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21例临床分析
肝 外 侧 缘 暴 露 贯 通 腔 , 除 血 凝 块 及 坏 死 组 织 , 细 结 扎 创 清 仔
医药 杂 志 , 0 7 2 ( ) 6 5 2 0 , 9 1 :4 6 .
[ ] 胡 斌 , 4 邓 剑 , 福 才 . 手 术 治 疗 腹 部 外 伤 性 肝 破 王 非 裂6 5例 体 会 _] 中 国现 代 医生 ,0 7 4 ( 1 :o5 _ J. 20 ,5 1x)5 一l E ] 董 国徽 , 德 汉 , 玉 勤 . 伤 性 肝 破 裂 7 5 袁 李 外 8例 诊 治 分 析 [] 新 医学 ,0 73 ( 1 :3 —3 . J. 2 0 ,8 1 ) 777 9
学 , 0 7,7 9 6 6 2 0 2 ( ):5 6 .
[] 林 3
丰, 洪
伟 . 伤 性 肝 破 裂 3 诊 治 分 析 E3 福 建 外 6例 J.
瘘 等 并 发 症 。对 此 我 们 曾 有 教 训 , 本 组 有 2例 刀 刺 伤 患 即 者 , 脏 贯 通 伤 口明 胶 海 绵 填 塞 后 缝 合 , 后 腹 腔 仍 活 动 性 肝 术 出 血 。经 再 次 手 术 探 查 , 现 填 塞 的 明 胶 海 绵 被 推 出 腔 外 , 发 腔 内 积 聚 大 量 血 凝 块 , 有 活 动 出 血 。 经 电 刀 切 开 贯 通 伤 的 仍
须 切 开 暴 露 贯 通 腔 彻 底 止 血 , 能 有 效 防 止 术 后 再 出 血 和胆 才
参考文献 :
E3 黄 洁 夫 . 部 外 科 学 E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1 1 腹 M] 北 人 20 :
15 一 52 O1 .
E 3 负 国凡 , 2 张
练 . 伤 性 肝 破 裂 的 外 科 治 疗 E] 临 床 医 外 J.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32例临床疗效分析》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32例临床疗效分析》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32例临床疗效分析》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32例临床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膀胱切除术后新膀胱重建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膀胱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Radical Cystectomy with Orthotopic Neobladder Reconstruction Using Sigmoid Colon)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本文通过对32例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存质量等相关问题。

二、患者资料与方法1. 患者资料本组共收集了32例接受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2.5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癌或其他需要全膀胱切除的疾病。

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及生存质量等相关数据。

三、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1. 手术效果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死亡病例。

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新膀胱组织结构完整,无肿瘤残留。

2. 术后恢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15天左右。

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生活。

术后定期随访,多数患者的排尿情况得到改善,无严重的尿道感染和尿液返流现象。

四、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本组病例中,共发生并发症7例(21.9%),主要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换药、引流等,大部分并发症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并逐渐好转。

五、生存质量评估根据术后随访结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多数患者表示在术后短时间内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部分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和生理障碍,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

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26例报告

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26例报告

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26例报告童炎岳,雷樟铭,万里军,葛峰,徐存志,蔡松良【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由于具有维持正常生活适应和原位排尿的特点,易为患者同意,最近几年手术方式不断改良,手术并发症在减少。

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6年11月,对26例膀胱癌患者实施了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成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性22例,女性4例。

年龄33-80岁,平均64岁。

膀胱移行细胞癌21例,膀胱腺癌3例,膀胱鳞癌2例。

TNM分期:T2N0M0 13例,T3aN0M0 5例,T3bN0M0 3例,T3bNlM0 5例。

其中尿路上皮性肿瘤的WHO分级:G2 7例,G3 19例。

既往有膀胱肿瘤电切或部份切除术史l-5次12例,肾盂癌手术1例。

手术方式膀胱全切:采纳蔡松良等[1]提出的顺行和逆行相结合的膀胱全切手术方式。

取下腹正中切口,在腹膜外,常规分离膀胱顶部、侧壁上半部及底部,切断输尿管后,改逆行分离。

以食指紧贴前列腺包膜,环行分离前列腺与直肠间隙至前列腺底部中间,在双侧精囊间沟向上向外分离膀胱颈侧韧带及精囊尾部即将含有膀胱动脉的侧韧带处于食指的把握当中。

现在精囊与直肠已分离,将该束组织切断结扎,对侧同法进行。

结扎切断前列腺耻骨韧带后紧靠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将膀胱、前列腺和精囊整块切除。

女性患者视情形保留内生殖器及尿道内口,其他与男性相似。

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在距回盲部15cm处起截取40cm带蒂回肠,恢复肠道持续性。

以肠钳操纵带蒂回肠后,在系膜对侧全长剖开回肠段,将肠段排成W形,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吻合于新膀胱的三角区,将输尿管插入贮尿囊纵行缝合输尿管外膜及贮尿囊全层5-6针。

在回肠膀胱外与输尿管固定1-2针。

在回肠膀胱的底部选平坦处与后尿道外翻缝合,留置20-22F Foley导尿管,通过吻合口进入贮尿囊。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临床分析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临床分析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临床分析汪金荣;何乐业;戴英波【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tal cystectomy and W-shape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for bladder cancer. Methods: Total cystectomy and W-shape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were performed on 29 male patients and 3 female patients. Atfer the cystectomy, 35-40 cm terminal ileal segment was isolated to make W-shape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Bilateral uretero-ileal anastomoses were constructed by nipple technique, urethral stump was sutured to the lowest portion of the ileal pouch. Results: All surgeries were completed successfully. Patients were able to void by increasing the abdominal pressure, daytime continence rate was 87.5% and nighttime continence rate was 78.1%. The mean neobladder capacity was 410.6 mL and the mean postvoid residual urine was22.7 mL at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ileal neobladder leakage occurred in 3 (9.4%) patients, mild ileus occurred in 2 (6.3%) patients, ileo-urethral anastomosis stricture developed in1(3.1%) patient, and dysuria occurred in 3 (9.4%) patients because of the mucus.HTe complications were treated properly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Erection was preserved in 5 of the 9 male patients with normal erectile function, and normal sexual function was preserved in 1female patient who underwent uterus-sparing cystectomy. HTe mean follow-up was 15 months.One patient died of distant metastasis and pneumonia, while other patients survived without tumor. Conclusion: Total cystectomy and W-shape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have the advantages of voiding through the native urethra, satisfactory continence, low complication rates of upper urinary tract damage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 W-shaped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may be considered as the ifrst option of urinary diversion atfer cystectomy.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should focus on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21例报告

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21例报告

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21例报告钟德生;韩垂栋;吴开碧【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026)003【摘要】目的:探讨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对21例膀胱肿瘤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W形回肠代膀胱术,并对术式进行改进.结果:21例手术时间平均4.5小时,随访12~60个月,平均3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白天控尿良好者19例(90.5%),夜间控尿良好者18例(85.7%).术后12个月贮尿囊容量360±45ml,充盈压16.1±4.3cmH20,最大排尿压84.8±20.4cmH2O,最大尿流率17.4±5.9ml/s.新膀胱造影发现新膀胱呈球形,完全位于盆腔,未见输尿管返流.B超及IVU检查发现原上尿路积水3例均明显减轻,其余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和上尿路积水征象.肾功能正常.结论: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新膀胱容量大,内压低,顺应性好,功能接近于正常膀胱,保持原位排尿,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页数】2页(P419-420)【作者】钟德生;韩垂栋;吴开碧【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平远,514600;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平远,514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5【相关文献】1.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附21例报告) [J], 刘孝华;张银高;梁骏;吴建华;阙新祥;谭大清2.改良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12例分析 [J], 程新登;李志江;徐雪良;徐旻3.改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 [J], 杨金瑞4.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附36例报告) [J], 肖亚军;邢毅飞;肖传国;曾甫清;李兵;屈峰;庞自力;鞠文5.改良膀胱全切正位可控W形回肠代膀胱术(附10例报告) [J], 余兆雄;蔡勇;杜国顺;胡清;王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 分 类 号 : 77 1 R 3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87 2 1 )40 9 -1 10 14(02 0 -2 60
膀胱全切术 +原位 回肠新膀 胱术 目前 已成 为治疗 浸润性 膀胱癌的标准术式… 。20 0 7年 1月 一 0 1 l , 2 1 年 2月 我们 对 2 1 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原位 回肠新 膀胱术 , 对 并 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随访 ,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
现代泌尿外科 ,0 6,1 6)3 8 2 0 1 ( :4 . [] 5宋 斌, 姜华茂 , 司淑斌.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体会 [ ] 中 J.
国 医学 工 程 ,0 1 l ( :-. 2 1 ,9 4)67
收稿 日期 :0 20 -2 2 1-40
密, 可采用连续吻合法 , 尿道 吻合对位 要准确 , 重新 留置导尿管
3 3 膀胱颈重建 .
回肠新膀胱术 的吻合方法采 用 M l i 手 ec o hr
术 方 法 重 建 膀 胱 颈 , 新膀 胱肠 片下 围绕 尿道 残 端 行 间 断 吻 将
术后 2~ 4个月患者均有膀胱充 留感 , 可用腹 压排 尿 ,1 2 例患者
全部获得随访 , 随访 6~2 ( 4 平均 1 ) 月 。膀 胱 容量 20— 8个 1 4 0 l残余尿 1 9 m 。1 3m , 0— 8 l 例术 后 3个 月出现排 尿 困难 , 考虑 新 膀胱颈部和后尿道 吻合处狭窄 , 定期行尿道扩 张 , 2个月后症 状消失 。本组无输尿 管梗 阻 及返 流 , 发 现尿 道 残端 肿瘤 复 未
术 , 后 常 规 行 彩 超 和 I U检 查 , 发 现 输 尿 管 返 流 。 ( ) 术 V 未 4 尿 漏 及 结 石 : 组 出现 1 贮 尿 囊 尿 漏 , 尿 囊 吻 合 时 要 仔 细 严 本 例 贮
[] 4 伊岱旭 , 尚范 , 廖 吴用样 ,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8 例 临床报告 [ ] 等. 2 J.
韦文 华( 宁明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宁明 520 ) 350
摘要 : 回顾性分析 5 0例婴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 , 观察并分析其发病原 因 , 给予 中药退黄合剂 、 消炎利 胆片 、 护肝功能 保
及病 因治疗 , 观察 治疗 效果 。5 患儿 的病因分布 : O例 巨细胞病毒感染 1 , 6例 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 ( 6 D) G P 缺乏症 1 , 1例
2周 多 可 痊 愈 。另 外 术 后 应 控 制 新 膀 胱 内感 染 , 效 预 防 结 石 有
5 黄 疸婴 儿 病 因分 析及 临床 观 d C i ia s rain o 0 C s so a n ie B be i o ia ay i n l c lOb ev t n 5 a e fJ u dc a is o n o
治 疗 , 提 高 治愈 率 , 善 患 儿 预 后 。 以 改
关键词 : 婴儿 ; 黄疸 ; 因 病 中图分类号 : 7 55 R 2 .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0 18 7 (0 2 0 .270 10 —14 2 1 )40 9 .1 2 )×1 L者 3 2 0/ 3例 ;6 D活性低于正常者 1 例 ; GP 1 巨细胞病毒
黏膜 内翻过多 , 引起术 后黏 膜增 生新膀胱 颈部狭 窄 , 造成排 尿 困难 。最后关闭腹膜 , 将新 膀胱放 置在 腹膜外 , 复膀胱 的生 恢 理性位置 , 腔留置多孔硅胶 管引 流, 盆 术后 2 5 B液持续 冲 . %S 洗膀胱 , 3周拔除导尿管 , 观察 患者 排尿情况 , 导患者利 用腹 指
两侧 的盆侧筋膜 , 可有效 保 护其 中含有 的血 管神经 束 , 本组 3
例行保 留血 管神 经束 的术式 。集束缝扎 膀胱侧后韧带 , 耻骨后
间隙缝 扎阴茎背深静脉丛 , 紧前列 腺尖部 切断 尿道 , 贴 切除 膀 胱, 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 。游离 回盲部 , 常规切除 阑尾 , 回盲 距
患者训 练定量和定 时排 尿 。若考虑膀胱颈部 吻合 口狭 窄 , 可
通 过 尿 道 造影 和 尿 道镜 检查 确诊 , 取 尿 道 扩 张 或 经 尿 道 电 切 采 术 治疗。( ) 谢紊 乱 : 组截 取肠 管 3 m , 肠 管排 成 “ 2代 本 0 l回 u”
[] 2 尹清江 , 王玉杰 , 陈
12 手术方 法 气 管插 管麻 醉 , 游离 双侧 输尿 管 下端 , . 先 离
断, 沿膀胱后壁和腹膜 间隙游离 至膀 胱颈部 、 列腺包膜 和精 前
囊 。8例行盆腔淋 巴组织 清除术 、 分别标记 送病理 。用 超声刀 游离膀 胱颈部 和前列 腺尖 部包膜 时 , 仔细分 离 , 防止损 伤尿道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发, 白天均可 自行排尿 , 术后 大于 5个月者无夜 间遗尿 , 术后 6 个月 1 8例复查 B超无 肾积水表现 , 复查生化在正常范 围。
3 讨 论
原位 回肠膀胱术是膀胱全切除术理想 的尿 流改道术 式 , 回 肠新膀胱具有容量 大 、 压力低 、 顺应 性高 等优点 , 自行 排尿 , 能
压排尿 。
2 结果
是否 出现漏尿 和返流起关键 的作用 。本组 2 1例采用非乳 头式
输尿管再植术 , 即输尿管黏膜 沟吻合 法 , 截取 回肠 的远端 将 4 m不剪 开 , c 于远端回肠的对系膜缘 剪开肠壁约 1O m, . c 输尿管 内置人双 J 管并 固定于 回肠壁 , 将输 尿管拖入 回肠 内 1O m,. .c 5 0可吸 收线连续缝合输尿管浆肌层与 回肠壁全层 。再缝合 回肠 浆膜 层包埋输 尿管 。此法 操作简 单易行 , 抗返 流效果 确切 。 且 输尿管黏膜沟吻合 新膀胱 , 用 回肠 包埋缝 合 的压力抗 返流 , 利
M dDanTet o i ra g
提供 了 出 口阻 力 , 保 自主 排 尿 。 确
现代 诊断与治疗
2 1 Ma 3 4 02 y2 ( )
・9 2 7・
的发 生 。 参考文献 :
[] 1赵 亮. 回肠新 膀胱 术 的疗效 观察 [ ] 吉林 医学 ,0 0,1 1 ) J. 2 1 3 (3 : 晓 , 回肠新膀胱术 1 等. 5例l 临床分 析[ ] 新疆 J.
医科大学学报 ,0 7,0 2 :7 . 20 3 ( ) 12 [] 3 张海 民, 郑军华 , 国华 , 回肠新膀胱术 治疗膀胱 癌 [ ] 第二军 黄 等. J.
医大 学 学 报 ,0 7,(0) 16 . 20 8 1 :0 4
形, 术后胱容量 2 0— 3 m , 1 4 0 l容量合 理 , 是减少重吸收的重要措 施 。代谢性 酸中毒 的发 生 率 明显 降低 , 组 未 出现 电解质 紊 本 乱 。( ) 3 输尿管返流 : 本组 均采用非 乳头样 输尿管新 膀胱 再植
和经济负担 , 缩短住院时间 ,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
3 1 回肠新 膀胱 的制作 . 原位 回肠 新膀胱术 要求新膀胱 不能 影响 回肠 的正常功 能 , 以合理 长度 的肠 管获 得容量 大 、 顺应 性 高的贮尿囊 , 将肠 管对 系膜缘 纵形剖 开并作 “ 形 排列 缝制 , u” 切断 了回肠肠 壁的环状肌 , 明显减轻 了肠壁 的收缩 性 , 新膀 胱 的顺应性增加 , 形成低 压的 回肠新 膀胱 , 降低 了术 后尿失 禁及 上尿路梗阻的发生率 , 很好地保护 了肾功能 。由于末 端 同肠再 吸收功能少 , 随着时 间的延长 、 且 黏膜绒毛 的萎 缩 , 重吸收能 其 力 明显下降 , 术后患者可基本保持水 电解质平衡 。回肠新 膀胱 术仅截取 3 c 0 m肠段 采用“ 形排列缝合 , U” 简化 了手术 , 短手 缩 术 吻合时 间, 还避 免因贮尿囊过大 引起 的并发症 。
10 . 9 1
34 并发症及防治 .
() 1 排尿异常 : 原位 回肠新膀胱 术后接近
生理 排尿 , 但要指导患 者进行 贮尿 和排尿 功能 的训练 , 恢复 来 回肠 新膀胱的充盈感觉 和正 常 的排 尿功能 。残余尿 的测 定可
以指 导锻炼排尿功 能 , 余尿量 >10 , 留置 导尿 管 , 残 0 ml需 指导
另外 , 回肠去管化制作的贮尿囊低压以及输尿管 本身静止 或蠕
动时产生的压力也起 到了抗返流 的作用 。
手术 时 间 为 10—20( 均 2 0 m n 平均 术 中输 血 量 9 8 平 3 ) i, 20 l 2 m 。术后出现尿漏 1例 , 重新 留置 导尿 管 2周 后痊 愈。手
1 1 一般资料 .
本 组共 2 1例 , l , 3例 , 男 8例 女 年龄 3 6 5— 6
明显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本组 2 l例 患者 随访结 果表 明 , 本
术式符合 正常生理排 尿 , 不需外 接集尿 袋 , 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 均 5 .) 平 62 岁。6例为初发 ,5例为术后复发 。常规行 c 、 1 T 膀 胱镜活检 , 临床分期 为 T 期 8例 , 期 1 , 3例 术后病 理报 告 : 移行细胞癌 1 , 9例 腺癌及 2例。

2 月, 4个 膀胱容量 2 0~ 3 m , 1 4 0 l 残余尿 1 9 m , 输尿 管返 流 , 0— 8 l无 白天均可 自行排尿 , 术后大于 5个月者无夜 间遗 尿 ,
术后 6个月 2 例 复查 B超均提示无 肾积水 , 1 复查 肾功能 、 电解质在正 常范 围。 关键词 : 膀胱肿瘤 ; 膀胱全切 ; 回肠新膀胱术
王成元 , 张道 习 ( 淮北矿工 总医院泌尿外科 , 安徽 淮北 250 ) 300
摘要: 2 对 1例 T ~期 膀 胱 癌 患 者行 原位 回肠 新 膀 胱 术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2 0 i, 均 输 血 量 2 0 l 1 患 者 全 部 随访 6 , 3 mn 平 2 m 。2 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