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逐渐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存在着对这一概念的模糊和误解。
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一种针对不同媒体形式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也被称为信息素养或数字素养。
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批判性指对媒体信息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判断,识别信息的主观意图、信息是否准确等问题。
2.媒体分析能力指对媒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包括对媒体内容的语言、风格、结构、制作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3.媒体创新能力指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创造或设计出符合不同媒体形式特点的媒体产品和信息。
二、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媒介素养1.适应时代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形式不断变化,大学生需要具备掌握和理解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2.提高沟通能力媒介素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沟通效果。
3.防范媒体误导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兴起,信息量大增,同时也容易出现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媒介素养能够让大学生更加理性地识别和辨认这些信息,避免受到误导。
4.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媒介素养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世界。
三、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1.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大学生刚步入大学学习的阶段,需要从一些基本的环节开始,比如提高学生的媒介意识。
可以通过媒介文化的讲座、电影和电视剧的展示、互联网创客分享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习惯和使用规则,从而提高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意识。
2.培养学生的媒介创新能力对于数字媒介的使用,大学生大多只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应用和使用阶段,需要通过实操、试错和创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领域,比如设计、动画、音乐或者应用开发等,通过制作一个自己的媒体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思维。
大学媒介素养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媒介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媒介、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媒介伦理和法律的认知;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1. 媒介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2. 媒介类型及特点3. 媒介信息的辨别与筛选4. 媒介伦理与法律5. 网络行为规范与价值观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媒介素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媒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媒介素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媒介类型和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筛选媒介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 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媒介伦理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类似问题,培养学生的媒介伦理和法律意识。
5. 网络行为规范与价值观教育: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网络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正确的媒介使用方法和网络行为规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作业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媒介素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媒介使用和网络行为方面的改进。
五、教学资源1. 短片、案例、课件等教学素材;2.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3.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媒介素养;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3. 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媒介素养的实用性;4. 加强课堂管理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下高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种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
学生在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必要的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媒介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正确的媒体使用方法,提高媒体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还能够学会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媒体形式和内容,学会运用媒介语言和技巧进行表达和创作。
通过媒体创作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观点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正确的内容。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能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将使学生在面对媒体信息时更加理性和客观,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媒体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和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还能够通过媒介的运用来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媒体,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应当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媒介教育环境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的实践经验
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的实践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大,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应用和评估各种媒介形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为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教育的实践经验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媒介教育实践经验,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
一、学校教育中的媒介教育学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接触各种媒介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媒介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践:1. 整合课程:学校可以将媒介教育与各个学科相结合,将媒介素养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在科学课程中引入实验视频,或者在语文课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媒体报道的真实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丰富的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媒体信息。
3. 开设媒体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媒体课程,专门教授学生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媒介文化、媒体传播、媒介批判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应用媒介。
二、家庭教育中的媒介教育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媒介素养培养的一处关键场所。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媒介教育:1. 视频监控:允许父母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便于监护人能够实时了解孩子使用媒介的情况。
父母可以通过监控录像回放,发现孩子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孩子一起进行讨论和解决。
2. 限制媒体时间:家长可以适当限制孩子的媒体使用时间,以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其他需要的活动,如户外运动、读书等。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沉迷于媒体,影响学习和社交。
三、社会教育中的媒介教育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其他社会机构对个体进行的媒介教育。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媒介教育:1. 开展研讨会和讲座:各种社会机构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和讲座,向公众普及媒介教育的知识和技巧。
大学媒介素养教案
大学媒介素养教案教案标题:大学媒介素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定义。
2. 提供学生发展媒介素养所需的关键技能和知识。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媒体批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媒介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投影仪和音频设备。
2.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料。
3. 媒体素材(如新闻报道、广告、电影片段等)。
4.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解释媒介素养的概念,并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分享一些媒体误导或虚假信息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媒介批判的思考。
知识讲解:3. 解释媒介素养的关键技能和知识,如信息搜索和评估、媒体创作和表达、媒体伦理等。
4. 提供实际案例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技能和知识。
实践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媒体素材(如新闻报道、广告等),并分析其可信度和信息准确性。
6. 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搜索引擎和工具来获取相关信息,并评估其可靠性。
7.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的发现,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讨论和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分析和评估过程,促进他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和应用。
9. 分享其他学生小组的观点和结论,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10.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媒介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建议。
评估: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媒介素养的论文或制作一个相关媒体作品,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12.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扩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参与媒体素养相关的社团或活动,提供更多实践和学习机会。
14.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课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媒介素养。
教案评估:本教案通过引入、知识讲解、实践活动、讨论和总结、评估以及扩展活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应用媒介素养的关键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媒体批判能力和创造力。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全面发展,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媒体包括网络、社交媒体、移动端应用等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媒介素养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和成长,还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未来。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第一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概念及特点;第二部分,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是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方案。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概念及特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再是单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是需要具备全面的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和媒介情感,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营销素养、创新素养等。
因为追求真实、快速地获取信息往往需要使用复杂的技术工具,涉及到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方面,这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特点面对众多的传播渠道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媒体,大学生需要适应各种媒介工具,掌握各类信息的特点和对应的媒介语言,以便更好地在信息传播中获取和传递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开放性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信息,也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想法,开展自主、合作和共同创造的学习和交流。
3.技能化特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不但需要掌握各类传播技巧,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包括搜索工具、安全设置、信息加密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然而,事实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巨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1.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培养媒介素养的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一般指围绕四个方面,即安全使用网络、合理掌握信息、正确解读媒介信息、良好把控时间。
具体来说,包括:
1、安全使用网络,指教育学生在网络使用上注意安全、避免被骗、谨慎网上活动,不介入上当受骗、有害网络行为;
2、合理掌握信息,指通过学习教育让学生掌握网络及其他媒体的运作规则,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合理收集信息,增强对信息的评价能力;
3、正确解读媒体信息,指学生要学会正确地解读媒体信息,正确消化媒体传递的资讯,不畏惧媒体的威力;
4、良好把控时间,指学生要进行自我规范,努力合理安排网络学习和其它活动,有目的、有节奏地行使网络时间,不被媒体绑架,平衡网络与其他活动之间的时间。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4篇)-媒介素养论文-教育论文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4篇)-媒介素养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摘要:新媒介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更便捷地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易受到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
本次调查以徐州工程学院学生为例,分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找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信息的时代。
海量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其学生群体是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受到媒介的影响较大,媒介素养水平各不相同。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笔者以徐州工程学院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工程学院25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204个,有效率为81.6%。
在信度和效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大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本文从媒介接触的种类、目的、时间和结果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媒介接触种类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最高。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的迅速平民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中最流行的媒介,接触比率高达92.1%。
但是,他们和传统媒体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报刊和电视的接触比例分别为23.04%和52.9%。
由此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范围十分广阔。
(二)媒介接触目的进入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辅助排在大学生接触媒介动机中的首位,达到70.1%;有38.1%的同学是为了娱乐;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的占13.1%。
这表明,大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多样化。
(三)媒介接触时间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时间都比较长。
每天使用媒介2-4小时的大学生占32.8%,2小时以内的占12.25%,4-6小时的占31.8%。
如何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如何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大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对自身进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学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
这些媒介各有其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快,信息量也大,访问量大,关注者多。
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微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关键的是更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广播在校园的多个角落都能听到,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泼生动,但转瞬即逝。
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来说单调一些,但是画面对受众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对这些媒介的特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介工作的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媒介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道德应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
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
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传媒专业学什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教师若能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基本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不断自觉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会使实际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活动方案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活动方案一、课程主题“提升媒介素养,明智畅游信息世界”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媒介及其特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
3. 教导学生正确、安全、负责任地使用媒介。
三、课程时间[具体课程开展的时间,例如每周[X]课时,共[X]周]四、参与人员[具体的参与班级或学生群体]五、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一)第一周:媒介初识1. 课程导入- 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媒介的日常使用习惯和认知程度。
2. 知识讲解- 介绍常见的媒介类型,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 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优势。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媒介,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感受。
(二)第二周:媒介信息的分析1. 案例展示-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媒介信息,包括新闻、广告、社交媒体帖子等。
2. 分析方法教学- 教导学生从来源、准确性、客观性、意图等方面分析媒介信息。
3. 实践练习- 学生分组对给定的媒介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第三周:媒介的影响1. 视频观看与讨论- 播放关于媒介对个人、社会产生影响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讨论。
2. 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在受到不良媒介影响时应如何应对。
(四)第四周:媒介使用的道德与法规1. 法规讲解- 介绍与媒介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言论规范、知识产权等。
2. 道德讨论- 针对一些媒介使用中的道德困境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五)第五周:媒介创作与表达1.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媒介作品,如手抄报、短视频、博客文章等。
2. 分享与评价-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第六周:总结与拓展1. 知识回顾- 总结课程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和记忆。
2. 拓展任务布置- 要求学生在课后持续关注媒介动态,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六、课程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成为了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种媒体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媒体技能。
一、培养媒体素养的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媒体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意识:1.课堂教学: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并探讨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组织讨论和辩论: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表达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体。
3.邀请媒体从业者进行讲座: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媒体从业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媒体行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二、培养媒体分析能力媒体分析能力是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媒体背后的意图和影响。
以下是培养学生媒体分析能力的措施:1.教授媒体分析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媒体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六顶思考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分析媒体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意图。
2.提供案例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媒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媒体分析方法,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开展媒体项目: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媒体项目,例如制作媒体报道、拍摄微电影等。
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媒体制作的过程,并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媒体创作能力除了分析能力,学生还需要培养媒体创作能力,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媒体进行表达和交流。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所要致力于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础知识教育。
要求大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媒介信息的特点、来源、传播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分析、评价和利用各类媒介信息,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
其次,促进大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和媒介文化意识。
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敏锐地发现媒介传播中存在的错误、偏见、虚假信息等问题,对此进行批判性思考,避免被错误信息左右。
同时,大学生应该能够主动了解和参与各种媒介文化活动,了解各类媒介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第三,强化大学生的媒介实践能力。
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媒介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媒介操作能力,包括对多种媒介设备和软件的操作,对媒介制作和发布流程的了解,以及对媒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解决和总结的能力。
最后,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应用能力培养。
要求大学生在媒介信息的分析、应用和创新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应用、数字出版、社交媒体等方面应用更是需要大量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不同媒介平台的用途、特点和限制,进而发掘媒介信息在各行业应用的方式和价值。
综上所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在基础知识教育、媒介批判意识和文化意识、媒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创造出多种形式和机会,提高大学生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的素质和竞争力。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2023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里,媒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而现行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在教育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从基础入手,强化媒介素养的根基媒介素养由基础技能和高级技能组成。
基础技能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如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整合和发布等;高级技能则是进一步提升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如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理解等。
因此媒介素养的教育需要从强化基础入手,包括加强语文基础、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等,使大学生能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
二、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媒介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实践课程、媒体实习、制作课程、学术会议等,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三、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媒介素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关注社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助推公益活动等,可以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到媒介素养带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立足于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
在媒介素养的讲授中,需要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不断扩展个人能力,包括提高语言表达、锻炼思辨能力等等。
并且,学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成为胸怀多元文化的时代新人。
总之,在2023年的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中,需要注重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关注以及多元化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媒介素养的增强
学生媒介素养的增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还是互联网、社交媒体,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海量的信息。
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评估和使用这些媒介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还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具备的选择、理解、评估、质疑和创造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媒介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获取能力学生需要知道如何从众多的媒介渠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这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和筛选能力,能够分辨出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2、信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所获取的信息。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视听理解能力,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内容,把握信息的主旨和要点。
3、信息评估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时,学生需要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他们要学会质疑和验证信息,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内容。
4、媒介使用能力学生要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媒介工具,例如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交流,遵守网络道德和法规,避免过度依赖媒介和沉迷于虚拟世界。
5、信息创造和传播能力除了被动地接受信息,学生还应该能够主动地创造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通过写作、制作视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在合适的平台上进行分享。
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虽然媒介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却不容乐观。
1、信息获取盲目很多学生在获取信息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往往只是随意浏览,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所吸引,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信息理解肤浅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一些学生在理解信息时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分析和思考信息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论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论纲一、背景分析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媒介环境下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对媒介环境的认知和利用能力不足,对信息的筛选和审核能力不强,对数字化工具的运用能力有限,媒介沟通能力不足等方面存在问题。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二、建设目标1.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培养他们主动获取、审美、评价、理解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2.增强大学生媒介环境识别与利用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不同媒介传播工具。
3.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审核能力,提高信息辨识能力。
4.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媒介道德观。
三、建设内容1.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学习计划中,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媒介环境的认知和利用能力,提高他们对不同媒介传播工具的应用水平。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审核能力,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2.教材建设:编写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教材,内容包括媒介环境的构成与特点、媒介传播工具的使用技巧、网络信息筛选和审核原则、媒介伦理等内容,教材编写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
3.课外活动:开展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如举办讲座、参观实地、举办比赛、开展社会实践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媒介环境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增强他们的媒介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四、建设手段1.教师培训: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能力,提高他们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2.媒介设备支持:提供先进的媒介设备支持,更新和完善媒介设备,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媒介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随着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媒介素养指个体获取、评价、创造和沟通信息的能力,它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更是一种综合素养。
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媒介意识,提升其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传递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首先,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媒介伦理的教育。
当前,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屡屡发生,媒介伦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媒体,教育学生遵循媒介道德原则,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隐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取是媒介素养的基础,而获取信息的关键是信息检索能力。
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检索工具,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如何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掌握有效的信息处理和应用方法。
第三,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媒体创造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信息时代强调交流和分享,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媒体创造和交流的能力。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教育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
最后,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实践教育的实施。
媒介素养的培养需要实践环节的支撑,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协作,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实践课程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养具备现代信息素养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该注重媒介伦理教育、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的培养、媒体创造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教育的实施。
只有在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促进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为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
高职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和受众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新媒体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面临着挑战和困扰。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体信息的获取、评估、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难以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对高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问题意义新媒体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尤其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对新媒体的认知不足、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媒介批评意识不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加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提升高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问题意义】2. 正文2.1 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是指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具备正确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运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交流的能力。
目前,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媒体依赖性较强。
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媒体过度依赖,对新媒体了解不足,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误导和影响。
2. 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部分学生对媒体信息缺乏批判性思考,容易被媒体误导,缺乏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论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化建设论纲随着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媒介互动。
作为大学生,他们至少要在自身能力范畴内展示良好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在处理信息和媒介方面,人们具备的能力和知识。
为此,高校应建立一个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在媒介方面的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概述媒介素养包括媒介实践能力、媒介敏感度和媒介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些素养互相依托,共同作用。
媒介实践能力是指掌握媒介技术、能熟练使用媒介工具以及在媒介实践活动中拥有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媒介敏感度是指对媒介信息的敏感度,能及时捕捉和分析媒介信息,正确理解和解读媒介信息。
媒介价值观是指建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念,意识到媒介对社会的重要性,对媒介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持有一种负责任和正义的态度。
二、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设计1. 媒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媒介实践活动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实践活动应当涵盖社交媒体、数字出版,以及互联网等方面。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摄影、新闻写作、网站制作和视频编辑等。
此外,大学生还应当学会如何使用各种媒介工具,如Photoshop、Illustrator 等数位处理工具。
2. 媒介敏感度的培养:大学生应通过艺术和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媒介信息的理解。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电影、小说、文学和传媒文学等方面,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媒介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解读信息中的隐含意义。
此外,社交媒体也可以作为课堂中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
3. 媒介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不断强调媒介的重要性,以及创作媒介作品对社会和人类文化的贡献。
在伦理课程的学习中,应当涵盖媒介伦理和商业媒介伦理等方面,以帮助学生了解媒介作品和信息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道德和法律原则的范围内创作媒介作品。
此外,学校应邀请专业人士来校授课,帮助大学生对媒介行业的工作和相关伦理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缺少培育学生媒介素质的机制和意识,导致大学生在面临大量的新媒体信息时,缺乏理性判断,在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對大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践,在学习中建立媒介教育体系,构建相对完善的教育平台,引进高素质教育师资,开展媒介素质教育课程。
标签: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引言新媒体的发展不仅给当今的大学生带来生活和学习的便利,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由于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体平台存在大量消极信息与言论,导致大学生对社会认知出现了意识偏差,容易被新媒体产生的娱乐信息和虚假信息所误导,进而产生错误判断。
由此,高等教育主要目的体现于在大学的学习中注入媒介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客观了解社会的能力,构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质体系。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内容根据高校当今教育现状可知,当今大学生对互联网过度依赖,并每天沉迷于其中。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接触新新媒体内容的渠道更为便捷。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不仅仅只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更是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产生并传播信息,这种互动性和双向性的特征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大学生作为生产和传播信息的主体,对新媒体内容信息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使用感以及满足感。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调查问卷发现,在50%以上的学生每天接触并使用新媒体的时间都在3-4个小时,甚至更久的达到了6小时左右,而这种过度的依赖对媒介素养教育必然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片面性解读媒体内容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的理解主要存在于表面,仅仅通过新闻标题展现的内容进行判断。
现如今,部分新媒体为吸引大众眼球,推出的新闻标题在造句方面运用暴力、消极等文字来显示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推出的内容曲解事实本身,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判断客观事实产生了极大误导,使学生只沉浸在新闻标题带来的娱乐氛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罗怡宁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2期
摘要:新兴媒体的兴起,给大众传播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因素和新媒体时代的全天候、全覆盖、快速性、裂变式的传播特点深深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信息传播环境充斥着复杂的因素,这对大学生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兴媒体;道德失范
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的便捷,它被安装在手机中跟随人们形影不离,网站链接的点击率提高了,在线视频观看量增多了,网络电商的销售量大幅增长了,站在网络时代这个角度看是一种进步一种发展,但是新兴媒体传播的娱乐性强,其中又参杂有较多低俗、虚假和负能量的报道,这些内容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大学生的电脑、手机推送消息中无一例外的充斥着这些消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如何能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获取信息、辨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如何能让高校结合媒介的力量更好地培养在校大学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当代媒介素养严重缺失的形势下,高校应该着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述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是一个外来词。
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合作出版了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批评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目的是为了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对抗大众传媒中的流行文化。
20世纪后期,传媒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生态以及公众对于媒介的理解,人们开始需要寻求媒体化生存,突出强调人们对于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价和使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作为一种素质概念,宗旨是让大众成为能够成熟地运用媒体、创造新的媒体产品以及对众多信息有主观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优质公民。
美国媒介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二)大學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的概念,他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技能,而是指一种宽阔的理论文化视野,这种宽阔的视野建立在完备的知识结构上。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为媒介教育提出明确定义:媒介教育指的是对于
现代传播媒介的研究和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作用跟利用传媒达至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
然而由于媒介本身的复杂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媒介素养教育并不能够通过明确一个定义来统一成一个模式,各个国家、不同文化,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以及对达到这种素养的要求不尽相同。
然而当代媒介发展飞速,利益的趋向使媒介环境存在诸多问题,过分夸大媒体调节生活的功能,一味迎合视听者的低级趣味,让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娱乐消遣之中,从而迷失了理想和信念,失去学习动力,甚至忽视或扭曲现实学习生活中如“诚信”、“道德”等严肃问题,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
甚至过分的依赖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维发展,对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制造了巨大阻碍。
二、新兴媒体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媒体为博人眼球,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新媒体的诞生使得新闻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商业化,些许媒体受到利益的驱使或是受社会上部分受众需求的诱导,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这些媒体的道德标准一降再降,各类花边新闻、名人绯闻应运而生,“黄色新闻”“性丑闻”随处可见,譬如“某某明星出轨”、“某某明星夫妻离婚或被离婚”、“某某富二代又有新欢”、“某地某官员被曝包养小三”这样的信息几乎充斥着各大门户网站的热搜榜头条,给原本普通的新闻内容冠以与内容毫不相干的低俗题名,用夸张、捏造、渲染等手法吸引大众,从中获得利益。
不难看出新闻传播过度追求娱乐效应的严重程度。
新媒体传播“娱乐化”、“低俗化”日趋严重,究其缘由,除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还有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媒体人的道德观念低下,是导致媒体内容娱乐化、低俗化的重要因素。
(二)媒体内容虚假化、商业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及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新闻生产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围观新闻事件,新闻事件更是能在极短时间迅速传播的时代。
这就造成在媒体产业化的激烈竞争中,人人都可以随意夸大新闻事实,或把事实情节表现得离奇,以提高点击率。
在新媒体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许多商家看准了其中的商机,不惜花大价钱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大门户网站的手机客户端上通过诱人、夸大的用词吸引受众的点击率来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是项目做广告推销,甚至有些根本是不靠谱的陷阱。
比如2016年9月初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在疯传一条关于“熊本熊限量公交卡免费领”的消息链接。
点开看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都是要求人们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然后链接分享到朋友圈集赞。
因为熊本熊最近大热,骗子就抓住了这样的时事热点不择手段地进行诈骗,为的就是骗取公众的关注。
事实上,为了骗取公众关注,骗子会不断紧跟新政策和社会热点,将诈骗手段“推陈出新”。
作为未来社会中最有行动力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各种新兴媒体的接触和使用,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来要求自己,正确的利用媒介达到丰富、完善、提高自己的效应。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课程
大学生对于网络、手机上的新兴媒体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可是对“媒介素养”这一名词有可能了解甚少,对于更深一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的涵义的了解肯定更为匮乏。
各高校可以在大学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从理论以及实践层面上,全方位的给大学生传输“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介素养氛围
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以讲座、辩论、知识问答以及情景剧等形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新兴媒体中生活的态度。
在大学校园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力量和文化优势,加大对媒介素养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报纸、社团及网络论坛等能被在校学生迅速接收到信息的传播方式,做好拥有良好媒介素养的带头作用,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媒介素养环境,对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媒介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高校应加快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各高校这方面师资十分缺乏,普遍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主要是依赖本校从事新闻传播类教师,而这些教师不能很好地保证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接受到媒介素养教育。
所以,必须采取—切积极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快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培养。
如在职培训、进修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而且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带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