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评-登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内容:《杜甫诗三首·登高》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
执教者:温长军
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1)班
授课时间:2010年4月24日上午第2节
评课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2010年4月23日
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持:温长军
记录:张羽
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
——温长军老师执教的《登高》一诗听课感想
温长军:下面,我先把自己上课的一些构想同大家说说——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麽固定的所谓“模式”。

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

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

被明代胡应麟喻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

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

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一、文化性导入。

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
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

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

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

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

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

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

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

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

我所选的这几首诗,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说明,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便发给了学生。

在导语中提到这些诗中的精警之句,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之句的印象。

当然让学生谈感受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因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感知,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一种更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

所以不求深和透。

二、大背景展示。

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这有以下因素来决定。

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

对于杜甫来说,学生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来说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杜甫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麽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情怀。

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

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或缺的语境。

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他出生在唐玄宗登基之年,享年58岁。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

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

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

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等,都体现了杜甫所具有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
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
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
杜甫曾有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
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
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
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草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
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同样重病在身,登高时强打精神。

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我为什麽选择杜甫这些人生的节点向学生介绍呢,我总觉得读杜甫的这首诗,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不可能体会到他那种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

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而一个立体的杜甫也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三、抓住“主脉”,整体把握
(一)朗读。

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同时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决定着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凸显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

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

我不主张使用磁带,让所谓艺术家们的声音代替我们的声音,他们的朗读不是不好,对我的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

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来朗读的。

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后,才听我朗读的。

这里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当然我的朗读体现着我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当然语速很慢,当然充满着哀情,当然几乎是泪光闪闪。

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

(二)悟意,抓“主脉”。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而丰富的。

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等。

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

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

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也是零散的。

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泯灭。

而任何一首诗,无论它的表达多麽曲折隐晦,在意象的展示中,总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出现,在整体感知中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词语,是快捷准确地把握整首诗思想感情的关键。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本中得出。

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

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便拎出诗中的以下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

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道出于文本”的思维指向。

而其他的一切情况都是文本的语境,它们是深度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最基本的是文本。

此诗中诗人的形象应该说是清晰的,但如果领悟到这种地步我又感到是平面的,因为没有联系杜甫的一生的经历和当时的状况。

事实是:一个人的某一阶段,无论感情如何复杂,他往往有一种最主要的情感支配其行动,决定其思想和情绪,作为一个作家他必定从其作品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感情的主脉。

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

可以这样体会,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

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

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主脉”的甄辨、分析,就是一种整和,一种深入,一种综合把握后的清晰,因此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做这方面的引导。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

文章和诗歌的分析如果从其本身所构成的自足的系统来看,它的诗意呈现的规律,一是意象本身的赋予,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比如诗中的“水”意象往往和时间有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

而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其表现是意象前后限制、修饰、表示特点的词,也正是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是精细化阅读所强调的阅读指向。

《登高》的首联诗人为什麽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为什麽“鸟”儿这样低飞徘徊?“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诸种情况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正是通过这些映现着诗人生命的无限凄凉。

也可以说正是诗人心中哀怨、孤独、凄凉才感秋风急骤、天空空茫、声音哀凄等等。

它呈现着诗人的人生经历。

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引导我仅仅抓住景与情的联系着力。

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苍茫辽远的秋之境界。

“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从这里我们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吗?听不出生命悲切的哀音吗?联系杜甫的一生漂泊、磨难重重、事业无成这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大悲哀。

而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

颈联:杜甫善用大数目的词,也爱写壮阔之景象,这些都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

“安得广厦千万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训”。

而“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又表达了什麽内容呢?宋代的罗大经评论此诗句有八意,据此让学生分析出。

“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做客”,羁旅也;“常做客”,久旅也;“百年”,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

而总体上,通过深远意境的营造,抒发了他的羁旅孤愁、多病残生、穷愁潦倒的无尽的哀愁。

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而一“苦”字,可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最后播放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结束。

对杜甫《登高》诗的教读,我采用了文化引题、大背景展示、深情朗读、抓情感主脉、意象探微等步骤,加上适当的旁逸、规律的总结,课堂始终笼罩着和本诗相协调的氛围,课堂互动有序,应该说追求课堂浑厚气象的目标实现了一二。

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堂的浑厚就是课堂的高效率。

浑厚的课堂既有基础的,所谓“工具性”的体现;又有价值、情感的,所谓“人文性”的体现。

好的课堂不可能只是所谓“工具”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思想、情感、价值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的家”;也不可能仅仅是所谓“人文”的,因为人文精神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言而孤立的存在。

语文的课堂教学所应警惕的是离开具体的语言进行空疏:的“坐而论道”式的所谓的人文教育,和只知进行所谓的基础训练而把语言和思想、情感、价值分离的枯燥的工具性操作。

两者有机的整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在工具和人文的长期的争议中,作为我们一线的老师,我们深知要做到课堂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整化,往往并不是由于老师个人观念的问题,而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一堂课如果从人文和工具性上来衡量,工具性体现较强的并不是不知道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情感、价值的功能,而往往是从语言所构成的自足的文章系统中,感悟不到所蕴涵的人文因素。

同样“坐而论道”式的教学,夸夸其谈式的所谓人文精神宣示较强的课,往往是由于不能深入到语言的奥区,不能感悟作者的语言运用之妙,所以也就很难体现语言教学的基础功能。

一句话一切都和一个语文老师的思想水平、语言功底有关。

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人文性”因素离开了基础的语言训练则虚,“工具性”因素离开了思想、情感的挖掘则死。

所以我们应追求两者整化的浑厚的课堂风格。

浑厚的课堂教学有几个要素构成。

㈠要有丰厚的教学内容。

丰厚的教学内容这里并不是指量的增加,而是指质的精粹。

面对同一文本,有的老师上得厚实,有的老师上得寡薄,有的老师一堂课学生什麽也没有学到。

丰厚的内容是课堂具有大气象的基础。

这里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要深刻,能把握阅读的规律,把握旁逸斜出的度。

对文本进行独特而有新意的解读,是使课堂丰厚的重要的因素。

谈及诗歌的“意象”均知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意象所呈射出的情感中,抓住其情感的主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无疑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不少课为什麽学生的收获较小,这和课堂的内容的寡淡有关。

寡淡的课堂既和内容的单调有关,也和感情的投入缺少有关。

课堂上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普遍的知识讲的多,比如文章的线索是按游踪还是按时空、文章中的人物用的是什麽描写、此段用了什麽修辞方法等;而老师对文本独特的体悟讲得少,对文本最具变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讲得少。

当然有的老师本身就对文本没有感觉,或者照搬照抄参考资料就更不用遑论课堂的浑厚了。

所以有些知识今日讲,明日讲,或者是对文本中学生一看就明了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讲,课堂的浑厚怎麽能够体现呢。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老师讲的是较新颖的内容,
本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老师对文本没有独特的感悟和认知,生涩而不圆融,学生的收获同样很小,有时还会感到我们老师把一篇好文章给糟蹋了的感觉,这些都是和浑厚的教学要求相差很远的。

因此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积累,没有独特的思想,真的是求深也难,求透也难,求厚也难。

㈡背景展示的选择。

文章是时代的产物,背景展示有时则十分必要,现在有一种忽视背景的现象。

当然背景如何展示,展示什麽,这要以对文本理解的需要而定,但背景在不少文章中,特别是离我们年代较远的诗文,展示往往十分必要的。

我把背景理解为文章的语境,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

当然,恰切的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浑厚的必要要素。

㈢一点求透。

一堂课平均用力,往往难以达其有深度,学生的感悟也会较平面。

一点求透,不是一课一得,而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特别是能够体现文章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的问题,要能够提升和概括,要能够进行一定的旁逸斜出,也就是说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能使问题抵达学生的心灵。

这同样是课堂教学达其浑厚气象的一个要素。

俗话说“要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㈣营造激情互动的课堂气氛。

课堂死气沉沉或花样百出,都不会产生浑厚的课堂气象,有时还会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

朗读,不少老师乐用磁带,但我认为磁带传出的声音符号是别人的,而不是你的体会之声。

这样教学中学生就会对我们产生一种生涩和隔膜。

你对文本的感悟、感情学生感觉不到,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情激情,情情相生是产生浑厚课堂气象的要素。

试想学生和老师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没有面对文本的真诚对话,我们的课堂有什麽丰厚的内容呢?现在不少课堂是寡情的,放几幅图片,跳几行板书,现代是现代,但老师的情呢!不读不写我们老师通过什麽去感染学生呢!这堂课我把“哀”字写在黑板的中央,且写得很大,目的就是给学生一种视觉的冲击,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

用新的方法,寻找新的角度,创设学生想知又不知,想说又说不出的愤悱之境,也是课堂教学达其互动的重要的手段,此不再赘述。

浑厚的课堂气象,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营造,而丰厚的内容,张弛有度的旁逸斜出,深刻到位的解读,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其重要的因素。

石远琴:教学目标集中准确,足见黄老师教学功力深厚,进步很大,是日臻成熟的高中语文教师。

温老师对云阳本土诗词文化底蕴理解深厚,导语和结语做到了首尾呼应,一节好课就如同写一篇好文章,在结构上一定要做到缜密。

指导“句读”朗读很到位“二二二一式”“二二一二式”,点拨了难字的写法,指导后四句读得低缓,都做得很好。

抓住了“悲”的近义词链条“哀”“悲秋”“孤”“艰难”“苦恨”“潦倒”,理解了诗情,这就是情感线索。

采用了“温故知新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法宝之一,“类比固新”帮助学生理解了“恨”的含义,这就是学
以致用,实词的系统教学。

紧扣文本,对“悲秋”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情。

课外作业设计得很精彩,独到。

比较阅读的拓展做得很有品位,也是难点突破的尝试,因为比较阅读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

建议:概念少用,尤其是“情景交融”的三个特点很难一时解释清楚,毕竟三者是交叉关系。

于忠滨:
一、亮点:
1、一开课,教师让学生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2、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扮演角色的领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3、在朗读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汇报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4、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它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架设了连接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桥梁。

二、一点不足:
课堂容量似太多,有些可讲可不讲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比如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花了约十多分钟,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李晓荣:本节课温老师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

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

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温老师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通过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听课,加深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杜甫的一生。

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快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课堂气氛融洽。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