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评-登高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登高教案优秀11篇
登高教案优秀11篇《登高》优秀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体会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我任教的202班每班56人,是我校高一年级第三层次的理科普通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得热情度不高,尤其对古诗文阅读普遍有畏难心理。
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歌名篇,可是《登高》的雄浑的意境学生是很难品味出来的。
3重点难点赏析本诗的意境,品味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4、1 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语言导入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杜甫的《登高》,就要先了解杜甫的为人,在大家心目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2【活动】朗读朗读1、听录音朗读2、自由朗读3、个别学生朗读4、配乐集体朗读活动3【讲授】赏析首联与颔联赏析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歌,看一幅画,或者看一个人的时候,都有最初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刚才对这首诗歌的一感受是什么呢?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们来品一品这首诗歌。
大家都知道律诗有一个特点,八句诗歌里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我们先看(一)前两联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明确: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十四个字六种景物,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语言凝练。
这些景物都是用哪些词来描写的?(急、高、哀、清、白、飞回)2、情感:悲凉、悲壮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以上的景物和大自然的景物有区别吗?提出意象的概念。
总结(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登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唐·杜甫【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2. 熟练掌握古诗词的朗诵和背诵技巧;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初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2. 熟练掌握古诗词的朗诵和背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登高》这首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
2. 呈现(10分钟)请学生认真听《登高》这首古诗词,了解其背景和内容,初步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意义。
3. 分析(20分钟)请学生朗读和背诵《登高》这首古诗词,帮助他们提高古诗词的朗诵和背诵技巧,并引导他们学习诗歌中的词汇、文句和意象等。
4. 总结(5分钟)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帮助他们加深对《登高》这首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过程清晰,导入有特色,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但对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认知水平没有提前了解,有些学生还存在理解不深、缺乏兴趣和语感等问题,需要通过多练习、多讲解和多演示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
【知识点】1. 诗歌的背景和意义《登高》这首古诗词是唐代杜甫所作,描述了登高远望所感悟到的大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荣辱。
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2. 古诗词的朗诵和背诵技巧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学生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和鉴赏技巧的重要来源。
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和背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思维内涵,提高语感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语⽂_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登⾼》教学设计【学习⽬标】1.认知⽬标:了解杜甫⽣平及写作背景。
品味诗歌的意象,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法。
整体感受诗⼈的感情。
2.能⼒⽬标:通过引导学⽣⾃读,唱读,即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3.情感⽬标:让学⽣从杜甫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崇⾼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奠定的感情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感受诗⼈的情感。
【学习难点】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从⽽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过程】⼀、导⼊以王维的《九⽉九⽇忆⼭东兄弟》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引出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的这⼀天,全家都要⼀起登⾼“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称“登⾼节”。
可是有这样⼀位⽼⼈,⾐衫褴褛,⽼眼混浊,满⾝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对处于战乱的国家,⾯对万⾥之外的故乡,⾯对漫天的落叶,⾯对滚滚长江⽔,百感千愁涌上⼼⼆、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称少陵野⽼,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的政治理想,但因奸⾂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适⼀流⼤诗⼈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年。
755年,⾃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已饿死,⽽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活,强烈的阶级对⽐,使诗⼈留下了“朱门酒⾁臭,路有冻死⾻”的千古绝唱。
⼀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部员外郎,世称杜⼯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诗显⽰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部集》。
三、背景介绍《登⾼》这⾸诗是杜甫于767年重阳节所写,之前我们介绍到杜甫卒于770年,这是他晚期作品。
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古人常有登高临远的情结,登高而赋。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名师教学评价
《登高》名师教学评价一、基础知识积累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2.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二、古诗文阅读1.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
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
3.比较阅读《登高》《登岳阳楼》。
(甲)登高1/ 3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乙)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两首诗是杜甫漂泊南方时期所作,甲诗作于四川夔州,乙诗作于湖南。
反映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分别是什么?(2)这两首诗首联皆对仗工整,但从表达方式上看,两首诗的区别在哪里?(3)结联往往是议论抒情为主的,但抒情的方式不尽相同,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4)这两首诗的意象也是有区别的,具体体现在哪里?(5)下面是对两首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高一作文】登高文学短评
【高一作文】登高文学短评【登高文学短评】李晨潇《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唐朝最经典的七言律诗之一,其中一大原因便是诗人能巧妙地选择意象。
这首诗借重阳节登高一事,叙述了杜甫长期漂泊、老病孤愁、思念家人的晚年生活,为表达情感所选的意象丰富多样、耐人寻味。
全诗视角即诗人登高望远的视角。
“站得高,看得远”,重阳登高,俯瞰大地,本应是心旷神怡的,作者却把它写成了悲中有愁,壮志难酬的。
这其中,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联“猿啸哀”、“鸟飞回”,诗人摘取猿鸟的意象,听感上是怪异、悲哀的,视觉上是孤寂、冷落的。
这与作者此时的身世非常匹配:老病缠身、与家人分隔,登高而不见亲友,欲喜却心生忧愁。
境遇不同,眼前能看到的便和常人不同了。
诗中的所见所闻,都暗含着诗人所感。
再比如“落木”,作者将自己比喻为落叶,在垂暮之年萧萧地落下,有谁能注意到呢?无论怎样的人生,最终不过是在如长江滚滚而流的历史长河中被冲蚀掉罢了。
“落木”“长江”两者一小一大,一弱一强,诗人简单的对比,似乎蕴含着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于自己惨状的一种解脱。
人生短暂渺小,自然永恒不逝,作者在此的思考,给全诗增添了慷慨激昂的意境,描写震撼、扣人心弦。
《登高》这首诗作为律诗,对仗、押韵有严格的要求,而诗人此篇,能够在律诗的限制下自由发挥,所取意象与情感浑然一体,达到了唐朝律诗高度的顶峰,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登高文学短评】李羽铭这首诗只有短短八句话,却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复杂情感。
首先,此诗中有许多的妙字佳句。
此诗中,句句皆对仗,字字皆有律。
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达之作”,更说此诗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比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运用意象的叠加,便将一幅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再比如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仅仅14个字,就把地之远、时之凄惨、久旅、羁旅、迟暮、衰疾、无亲朋和高迥处八层意境展现在我们眼前,表现了诗人在萧条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寂落寞。
登高公开课评价
登高公开课评价《〈登高〉公开课评价》最近听了一节《登高》的公开课,那可真是一场挺有趣的课呢。
一进教室,就能感觉到一种特别的氛围。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登高”,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不过这倒让课堂多了几分轻松的感觉。
老师一上来就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登过高吗?”嘿,这问题一出,底下可就热闹起来了。
有个小胖子立马举手说:“老师,我爬过我们家小区后面的小山坡,那算登高不?”全班哄堂大笑。
这时候老师也笑了,说:“算,当然算啦。
那你在登高的时候有啥感觉呀?”小胖子挠挠头说:“累呗,还能看见好多房子。
”然后老师就引出了杜甫的《登高》。
老师开始读诗的时候,那声音忽高忽低的,就像坐过山车似的。
不过这样倒是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读到“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老师还学起了猿猴叫,虽然学得不怎么像,像只感冒的小猫在叫,但大家都笑得不行,可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句诗里的“猿啸哀”。
在讲解诗句的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我就看着旁边那一组,可有意思了。
有个戴眼镜的同学,像是组长,在那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理解,手还在空中不停地比划着。
其他几个同学呢,有的认真听着,不住点头;有的则眼睛盯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啥。
还有个调皮的同学,偷偷在桌子底下玩笔呢。
这时候老师走过去,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那同学吓得一哆嗦,赶紧坐好,大家又都偷笑起来。
老师又讲到“万里悲秋常作客”,为了让大家体会那种悲秋的感觉,就把窗帘拉上了一半,然后打开多媒体,放了一段秋天落叶飘零的视频,再配上那种低沉的音乐。
嘿,你还别说,那氛围一下子就有了。
我都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置身于那种秋风萧瑟的场景里,能感受到杜甫那种漂泊在外的悲伤了。
再看同学们,一个个都安安静静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时候的课堂就像换了个样子,没有了之前的嘻嘻哈哈,大家都沉浸在诗的意境里了。
这堂《登高》公开课啊,虽然不是那种规规矩矩、一板一眼的课,但就是这种充满生活气息、有欢笑有思考的课,让我觉得特别好。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3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3篇)《登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壹五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登高评价记录
李佳颖:我很喜欢听小白讲课,就是像柏老师说的,那种文人气质让人觉得和这个课和贴合,就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很统一,学生也更能体会诗歌。龙老师刚才讲的也确实很有道理,特别是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多加一些内容,整堂课会显得更有分量,学生也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过要注意一点,给了学生很多时间去自己探讨,还是要把握一个度,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调整思路。
《登高》听课评价表
海南华侨中学听课评价表(《登高》)
任教科目
语文
任教课目
《登高》
任教教师
白建东
任教班级
高一(7)班
任教时间
10年4月29日
任教地点
高一(7)教室
课
组
评
课
记
录
柏启平:小白的课还是很有个人特征的。把自己的气质融入到了自己的课堂上,这就让他的课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体地说有一种文人气质,这种气质很适合将诗歌。我也知道小白本人也是喜欢写诗的,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小白对诗歌的热爱,这种情感是可以感染到学生的。所以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们也都很享受你的课堂,把他们带入了你设置的情景,很好的理解了诗歌。
王欢欢:小白还是有他一贯的风格,文学性很强的一堂课,我觉得这是语文老师应该具有的一种对文字文学的热爱,这就是课堂有了生命和激情,也能激发学生们热爱文学,另外课堂气氛
高一语文登高古诗知识点
高一语文登高古诗知识点古诗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登高》则是古代诗歌中一个常见的题材。
最早的《登高》诗目前可追溯到唐代,但这一主题在以后的朝代中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演变。
在高一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登高》的起源和演变,还需要掌握有关古诗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可以从《登高》的意象入手,这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象描写手法。
《登高》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山、江、云等。
这些意象不仅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山在诗中常常象征着坚定、高傲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江则常常代表着变幻莫测、思绪万千的心境;云则可以用来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波动。
通过了解这些意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登高》诗的深意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登高》这一题材的发展和变革。
《登高》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在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唐代的《登高》诗歌大多以壮志豪情和国家风云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社会现实的关切。
而到了宋代以后,《登高》逐渐从政治议题转向了个人感慨和人生哲思。
宋代的《登高》诗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蕴。
古人在《登高》主题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内涵变化,使得这一题材在古代诗歌中显得尤为重要和丰富。
对于高一语文学生而言,了解这些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是十分必要的。
登高古诗既丰富多样又有深度,通过阅读和分析《登高》诗歌,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除了以上所述的内容,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古诗鉴赏知识。
在读《登高》古诗时,我们需要注意押韵和格律的运用。
古诗一般采用七言或五言绝句的形式,行数和字数有固定的要求。
在韵律上,唐代的古诗常用押韵方式,韵部通常是平声韵。
通过对古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韵律的美妙和诗歌的节奏。
总之,高一语文学习中的古诗鉴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观评课 登高
听了陈梦醒老师讲的《登高》一课,感觉挺好,,无论是朗读、讲解,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直观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脉搏能与老师一起跳动,师生双边活动较好。
一、导入自然,比较识记。
由登高诗导入,分了三类: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既巩固了以往积累的古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
能够运用普通话教学,老师领读,但语言较平淡,在讲述的过程中缺乏点激情,再加强一些会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方式灵活,注重了学生的朗读练习。
整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现得较好。
如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自读、分组读、指名朗读古诗、听课文朗读录音、默写等,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知诗人的情感。
四、老师的讲解很到位,讲出了《登高》诗的意境。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四、建议:1.提倡教师范读、领读,带着学生进入诗中,这样学生朗读的时候能有个借鉴。
2.应该全方位地了解诗意,然后让学生默写,就容易的多了。
3.结合一些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讲解,学生对诗的理解会更好。
高一语文 师评 登高
高一语文师评登高高一语文-师评-登高讲座内容:杜甫三首登高诗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执教者:温长军班:1班,1年级,东港中学3班上课时间:2022年4月24日上午2班评价员:高级1班语文课班全体成员:2022年4月23日课堂评价地点:高级1语言办公室参加者:高级1语言组全体主席:文昌俊记录:张宇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对文昌军老师《登高》一诗的思考温长军:下面,我先把自己上课的一些构想同大家说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应该有固定的所谓“模式”。
教师通过文本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进入文本的境界,达到理解、感知、创造的目的;同样,学生通过文本的生活体验来诱导教师的体验,这将呈现一个动态的课堂生活互动景观。
课堂内容的厚度、丰富的感知、风格的水平和紧张程度也决定了课堂气氛是浓还是淡。
被明代胡应麟喻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
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
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于这首诗的教学,我力求精力充沛,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氛围。
1、文化介绍。
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立志奉献,立志攀登事业巅峰;我想起了陈子昂“不见古人,不见来者,想天地久远,独自落泪”的悲惨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天地间登高壮丽,大河不归”的气势恢弘,实现了李白“震天下,泣鬼神”的雄浑写作能力;我想起了王安石在《金陵追古》中那遥远而高耸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内容:《杜甫诗三首·登高》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执教者:温长军授课班级:东港三中高一(1)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24日上午第2节评课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评课时间:2010年4月23日评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参与人员: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主持:温长军记录:张羽追求浑厚的课堂气象——温长军老师执教的《登高》一诗听课感想温长军:下面,我先把自己上课的一些构想同大家说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麽固定的所谓“模式”。
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
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
被明代胡应麟喻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
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
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
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
一、文化性导入。
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
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
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
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
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
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
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
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
我所选的这几首诗,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说明,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便发给了学生。
在导语中提到这些诗中的精警之句,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之句的印象。
当然让学生谈感受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因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感知,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一种更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
所以不求深和透。
二、大背景展示。
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这有以下因素来决定。
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
对于杜甫来说,学生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来说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杜甫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麽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情怀。
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
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或缺的语境。
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他出生在唐玄宗登基之年,享年58岁。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
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
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
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等,都体现了杜甫所具有的宽广的人文情怀。
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杜甫曾有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草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同样重病在身,登高时强打精神。
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麽样的心境呢?他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我为什麽选择杜甫这些人生的节点向学生介绍呢,我总觉得读杜甫的这首诗,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不可能体会到他那种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
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而一个立体的杜甫也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三、抓住“主脉”,整体把握(一)朗读。
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同时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决定着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凸显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
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
我不主张使用磁带,让所谓艺术家们的声音代替我们的声音,他们的朗读不是不好,对我的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
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来朗读的。
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后,才听我朗读的。
这里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当然我的朗读体现着我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当然语速很慢,当然充满着哀情,当然几乎是泪光闪闪。
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
(二)悟意,抓“主脉”。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而丰富的。
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等。
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
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
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也是零散的。
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泯灭。
而任何一首诗,无论它的表达多麽曲折隐晦,在意象的展示中,总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出现,在整体感知中有意识地捕捉这些词语,是快捷准确地把握整首诗思想感情的关键。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本中得出。
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
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便拎出诗中的以下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
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道出于文本”的思维指向。
而其他的一切情况都是文本的语境,它们是深度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最基本的是文本。
此诗中诗人的形象应该说是清晰的,但如果领悟到这种地步我又感到是平面的,因为没有联系杜甫的一生的经历和当时的状况。
事实是:一个人的某一阶段,无论感情如何复杂,他往往有一种最主要的情感支配其行动,决定其思想和情绪,作为一个作家他必定从其作品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感情的主脉。
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
可以这样体会,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
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
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主脉”的甄辨、分析,就是一种整和,一种深入,一种综合把握后的清晰,因此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做这方面的引导。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
文章和诗歌的分析如果从其本身所构成的自足的系统来看,它的诗意呈现的规律,一是意象本身的赋予,这里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比如诗中的“水”意象往往和时间有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
而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其表现是意象前后限制、修饰、表示特点的词,也正是这些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是精细化阅读所强调的阅读指向。
《登高》的首联诗人为什麽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为什麽“鸟”儿这样低飞徘徊?“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诸种情况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正是通过这些映现着诗人生命的无限凄凉。
也可以说正是诗人心中哀怨、孤独、凄凉才感秋风急骤、天空空茫、声音哀凄等等。
它呈现着诗人的人生经历。
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引导我仅仅抓住景与情的联系着力。
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苍茫辽远的秋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