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 新人教版
埃及 恐龙
小头龙
侏罗纪公园
恐龙骨架
尾羽龙生态复原图
剑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
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
《被压扁的沙子》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 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 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 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 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 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 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 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 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得出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3)为什么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用作证据: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 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 了“斯石英”。 以此佐证: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 与恐龙灭绝的历史相同,研究者从里面检测到了斯石英相同的 原子排列,证明这里有“被压扁的砂子”。 用来推断:6500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 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 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造成很长一 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 球表面,导致地球生物灭绝。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不可能发生 过火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里面的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龙灭绝的原因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恐龙无处不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_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获奖)
44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连之不 的间同
是科 紧学 密领 相域
No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恐龙无处不在
Image 恐龙不会迁徙
(总起)
大陆漂移
(具体精选说可编辑明ppt)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成 立
(总结)
4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
子》年终总结报告
模板这里输入演示者的 名称
LO GO
精选可编辑ppt
Image 的区别时,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
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 第三是打比方。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
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 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精列选可数编字辑pp、t 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66
中。—— 阿西莫夫
精选可编辑ppt
75
No Image
精选可编辑ppt
76
精选可编辑ppt
30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 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 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板块运动时 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 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 构成,这就是“泛大陆”。
精选可编辑ppt
精选可编辑pபைடு நூலகம்t
23
为什么“恐龙会无处不在”?
No
ImNaoge
Image
精选可编辑ppt
24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 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 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 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 界各地。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在此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的事实。
恐龙无处不在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考古)(生物学) 佐证 大陆漂移学说 (地质学)
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以本文为例 ,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 的自然现象。文中特指海潮。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列数字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
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
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 泰斗。
(一)整体感知 1 .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 龙呢? 【交流点拨】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 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交流点拨】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 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3.“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交流点拨】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
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
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 出的结论是‚是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交流点拨】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同探讨
1、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第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候。 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 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什么是“板块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 造理论。包容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大陆碰撞等学说。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
鸟臀目(tún)蟾蜍(chán chú)
字词解释
1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2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 形成 弯曲。 3 劫难:灾难。 4 致密:细致精密。 5 追溯:逆流而上,向河江发源处走。比喻探索 事物的由来。 6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 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定破绽。
品味语言准确性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 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3、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 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 全分开。
2、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理论
撞击说
火山说
撞击说:
你知道吗?
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自贡
中国最早被命名的恐龙 ----鸭嘴龙,高4.5米, 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恐龙”名字的来历 ----创立“恐龙”这一名 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 。他把希 腊字Dinos和Sauros组合起来,于是“恐怖的 蜥蜴”一词便随之诞生了。 我国科学家则把它简捷地翻译为“恐龙”。
写作特色:
语言准确。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 无忧无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 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 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 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 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 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 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 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 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 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 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陨石 巴林杰陨石坑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 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 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 量灭绝的灾难。
生字注音
1、恐龙无处不在
2:骨骼 gé 鸟臀目恐龙 tún 6:地壳 qiào (子弹壳 ké ) 岛屿链 yǔ liàn 深渊 yuān 7:驮 tuó 11:流逝 shì 天衣无缝 fèng 褶皱 zhě zhòu 13: 两栖动物 qī 14:薄 báo
生字注音:
2、被压扁的沙子
2:金属铱 yī 潮汐 xī 尘埃 āi 3:大劫难 jié 5:将来 jiāng(将领 jiàng 将进 酒 qiāng)应急措施 yì ng cuò 7:硅 guī 8:排斥 pái chì 趋势 qū 12:陨石yǔn(损害 sǔn 殒命 yǔn) 16:衍射 yǎn
已知:南极附近发现恐 龙化石。
地壳在进行缓慢 求证: 而不可抗拒的运 动。
已知: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 ∵其他大陆已发现了恐龙化石。 ∴恐龙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恐龙的生活习性不适合南极的气候。 ∴恐龙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大陆在漂移。 又∵一些板块边缘可以拼合 所以:地壳的确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 运动。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是店铺整理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欢迎阅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教学⽬标知识⽬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
2.了解“板块构造”“⼤灭绝”“撞击说”“⽕⼭说”“斯⽯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章作者的思维⽅式。
能⼒⽬标1.⽐较分析两⽂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把握两⽂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体会本⽂语⾔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法。
德育⽬标学习作者运⽤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努⼒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度、多侧⾯的思维⽅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中的补充说明的作⽤和含义。
●教学⽅法1.⽐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整体感知⽂意;精读课⽂,⽐较分析两篇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深⼊理解⽂章内容;揣摩语⾔,体会作者独特的语⾔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法,引导学⽣留⼼⽣活,思考⾃然和社会,多⾓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种奇异的爬⾏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表⾯覆盖着有鳞⽚的⽪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存恐惧的⽩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物,⼈们给了它们⼀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垩纪的⼀个早晨,草⾷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声巨响,⼀场天翻地覆的⼤爆炸发⽣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最后灭绝。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笔记
初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笔记一、概括笔记这篇笔记主要讲述了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分别是《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阿西莫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发现的过程,以及科学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
二、主题思考阿西莫夫的短文主题集中于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科学思维的方式。
他认为,科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验证、不断发展的思维方式。
因此,科学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发现新的事实,更依赖于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实的解读能力。
三、科学方法在《恐龙无处不在》中,阿西莫夫强调了科学观察和推理的重要性。
他指出,科学家们需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新的科学事实。
同时,科学家们还需要通过推理和想象,将事实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科学理论。
这种科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四、人类文明在《被压扁的沙子》中,阿西莫夫提到了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总结笔记通过阅读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这些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科学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验证、不断发展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2)文章的段落结构怎样?
• 全文共15段,共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出文章主旨——不
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 • 第二部分(第2~14段):举例说明南极发现恐
• 第三部分(第15段):表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作 用,照应了第1段,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文本探究
•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文字起补 充说明作用,试举例说明。
恐龙们惶恐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 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 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 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任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
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恐龙时代就这 样结束了。
说明语言:准确浅显,生动易懂。
被压扁 恐龙灭 的沙子 绝原因
撞击说 火山说
肯定 研究证明 推理论证
否定
拓展延伸
• 通过今天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 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场灾难。
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 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 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 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 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 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2)作者的思路以及说明顺序怎样?
科学发现 观点产生
科学研究发现 印证观点
•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 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 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 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 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文原文及赏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文原文:恐龙无处不在我们对于恐龙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化石。
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5亿年,但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
它们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这表明它们曾经广泛分布。
那么,为什么恐龙会在地球上如此广泛地分布呢?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恐龙因为体型巨大,需要在洞中筑巢,持续不断的降雨可以淹没洞穴,杀死恐龙。
但是,这种假说无法解释为什么恐龙在南极也有发现。
难道恐龙能够穿越冰雪覆盖的大陆,抵达南极吗?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大陆漂移导致了恐龙的广泛分布。
大陆漂移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只有一块巨大的陆地,称为“泛大陆”。
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来,漂移到了不同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大陆。
恐龙在泛大陆上广泛分布,随后因为大陆漂移,它们的化石也出现在了各个大陆。
被压扁的沙子如果你在沙滩上行走,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被压扁的沙子。
这些沙子曾经是圆润的,但现在被压得扁平。
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被压扁的沙子,其实是沉积岩的一种。
当沙子被沉积在海底或湖底时,上面的沉积物不断堆积,对下面的沙子产生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把沙子压扁,使其失去原有的形状。
这些被压扁的沙子,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这些沙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赏析: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深入浅出,为我们展现了恐龙和沙子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话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恐龙为何无处不在,以及沙子为何会被压扁,更可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所在。
在《恐龙无处不在》中,阿西莫夫通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恐龙广泛分布的原因。
他运用了大陆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使我们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这篇文章也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是需要不断提出假设并验证的过程。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梁 龙
鸭 嘴 龙
三角龙
1.理清文章思路。 2.比较分析两篇短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儿童 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 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后来他投身 写作,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
一,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
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
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一、默读课文
明确观点
作者认为哪一种学说正确呢?是怎样证明的? 作者认为“撞击说”是正确的。
(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 “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万年的反 推 断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密 相连 (总 起)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 结)
大陆漂移
(分 说)
逻
辑
顺
序
一、初读课文
探讨内容
分析《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事实,证明 大陆漂移 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生物学(恐龙)、 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内容预览: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
被压扁的沙子
•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及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到处 迁移。( )
• 4.《被压扁旳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 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旳,在 一种科学领域旳新发觉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旳道理。( )
到目前为止,恐龙灭亡旳原因一直被以为是因为小行星 撞击地球而造成旳,然而近日科学家们利用地质学和古生 物学旳手段得出了新旳结论,即恐龙旳灭亡是因为地球火 山旳大暴发,而这一理论得到了系列旳证明。 以海尔达 ·凯勒为首旳美国学者经过对洋底深处沉积物层中矿物微 粒进行旳分析推测,恐龙灭亡是因为印度洋底火山旳暴发 。研究显示,在地心活动剧烈、地表巨变旳时期,大量岩 浆形成柱状喷发,这么来自地幔旳高温物质就在地表蔓延 流动开来,据推测岩浆覆盖了半径约为500公里旳面积。 而这么旳暴发连续了一两百万年,并形成了上百万立方千 米旳熔岩,恐龙也就无可防止地灭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不__同__科__学__领__域__之__间__是__紧__密__相__连_ 旳。在一种科
学领域旳新发觉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 处?(从阐明顺序、阐明措施、阐 明角度、阐明语言方面比较)
a.阐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旳 都是逻辑顺序,重在阐明事理, 在短小旳篇幅内,将抽象旳科学 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进一步 浅出地解释清楚。
6500万年前形成旳沉积物薄层中,发觉 了稀有金属铱。
这可能是因为一种巨大旳小行星或彗星对 地球撞击旳成果。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 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阳 光无法到达地球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图3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
本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著作《新疆域》他在本书的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3字词积累遗骸(h ci ):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皱(zh e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
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ji e):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s u):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4听课文朗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引起的思考——第4自然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南极恐龙化石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5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的?南极发现了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的呢?——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
6图2
7 小结文章一方面解开了“恐龙无处不有”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大陆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8讨论: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恐龙——生物学板块理论——地质学
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
9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南极怎么会有恐龙呢?
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的迁移。
“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称为‘泛大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 联想想象科学假设和推理
10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大家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
11总结《恐龙无处不在》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12被压扁的沙子图
13听课文朗读,思考: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管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撞击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火山说
14图2
15讨论:文章是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
“6500 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
星或管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所有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
文章是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
16“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火山说
17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请在课文中找出证据。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
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学者们从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测到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撞击说
18 总结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1980 年火山说1987 年——肯定“撞击说”:斯石英形成原理斯石英出现地点
——麦克霍恩的研究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19 对比阅读,两篇文章的异同:A 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B 说明方法:事例说明是这两篇文章写作上突出的特点。
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科普文章深入浅出介绍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如没有事例说明,不仅留于空谈,而且使读者难以置信。
且都运用了做比较、列数据、打比方、作诠释。
C 说明的角度: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
不同之处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5;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D 说明语言: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准确简练、显浅易懂、逻辑性强、幽默风趣。
E 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20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漂移学说(考古)(生物学)(地质学)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灭绝原因——撞击说(化学)(地理)(天文学)(生物学)
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1 拓展练习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错炼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