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概念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仪器望远镜筒内的视距丝在标尺上截取读数,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距离,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观测快捷,一般不受地形影响。

其缺点是,测量视距和高差的精度较低,测距相对误差约为1/200~1/300。

尽管视距测量的精度较低,但还是能满足测量地形图碎部点的要求,所以在测绘地形图时,常采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距离和高差。

二、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一)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计算公式如图4-7 所示,测地面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点安置仪器,在点竖立视距尺,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水平视线与标尺垂直,中丝读数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位置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用表示。

1、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设仪器中心到物镜中心的距离为,物镜焦距为,物镜焦点到点的距离为,由图4-7可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根据图中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关系得两点间水平距离为:(4-7)式中:为视距乘常数,用表示,其值在设计中为100。

为视距加常数,仪器设计为0。

则视线水平时水平距离公式:(4-8)式中—视距乘常数其值等于100。

—视距间隔。

2、高差的计算公式:两点间的高差由仪器高和中丝读数求得,即:(4-9)式中:—仪器高,地面点至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

(二)望远镜视线倾斜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在地面起伏比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望远镜倾斜才能照准视距标尺读取读数,此时视准轴不垂直于视距标尺,不能用式4-8计算距离和高差。

如图4-8所示,下面介绍视准轴倾斜时求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

视线倾斜时竖直角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标尺上所截的位置为,,视距间隔为,求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首先将视距间隔换算成相当于视线垂直时的视距间隔之距离,按式4-8求出倾斜视线的距离′,其次利用倾斜视线的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为水平距离。

因上下丝的夹角很小,则认为∠和∠为90°,设将视距尺旋转角,根据三角函数得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计算式为式(4-10),两点高差计算公式为式(4-11)。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的算式,它通常应用于建筑、道路等场景的测量工作中。

该公式的核心概念是视距,即两个点之间直线距离的投影距离,因此该公式也被称为视距公式,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该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

视距公式如下所示:
D = √(H1² + H2² - 2H1H2cosα)
其中,D代表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H1和H2分别代表两
个点在水平面上的高度,α为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夹角。

此公式的推导方式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称为视距L。

视距
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来进行计算。

具体地:L = √(D² + h²)
其中,D代表两个点在水平面上的距离,h代表两个点之间的
高度差。

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视距L,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来计算出水平距离D,即:
D = √(L² - h²)
进一步代入视距公式中,得到:
D = √(H1² + H2² - 2H1H2cosα)
其中,α为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夹角,可以根据空间三角形的余弦公式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测距仪等专业工具来测量两个点的高度和夹角,然后代入视距公式中计算水平距离。

总的来说,视距公式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中的水平距离测量。

视距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高差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F=h/L。

视距测量是利用水准仪的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在视距尺(水准尺)上读数,根据光学和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仪器到地面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水准仪(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

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

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

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

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计算公式在工程测量中,前后视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测量点的前后两个观测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前后视距,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如下:前后视距 = 观测点高差 / tan(仪器垂直角)。

其中,观测点高差指的是观测点的前后两个位置之间的高度差,而仪器垂直角则是指测量仪器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观测点的前后视距,从而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前后视距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前后视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前后视距过大,那么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前后视距的计算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测量点的地形起伏,从而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前后视距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量点的布设和观测。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我们需要对测量点进行布设和观测,以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测量点的地形起伏,从而合理地布设和观测测量点,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以及进行测量点的布设和观测。

因此,掌握前后视距的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有所帮助。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经纬仪视距法测距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工具是经纬仪和视距尺。

利用经纬仪望远镜中十字丝的上下两根短横丝,在视距尺上读得的上下两数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即可算出安置仪器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一、视距法测距原理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和一个角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条边长,这便是视距法测距的简单工作原理。

二、视距计算公式(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如图,mn p =为视距丝间隔,MFN ∠为定角,F 为物镜前焦点,f 为焦距,s 为物镜离仪器中心的距离,'''N M t =为尺间隔,d’为焦点到视距尺的距离,D’为AB 之间的水平距离。

由图可以看出:MFN ∆≌mFn ∆,所以有:p f t d ='',即''t p f d ⋅= 因)(''s f d D ++=,故有)(''s f t p f D ++⋅=。

设p f C =,s f Q +=,则上式改写为:Q t C D +⋅=''C ——视距乘常数。

制造仪器时,一般将C 设计为100。

Q ——视距加常数。

对于内调焦望远镜,其加常数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1、水平距离公式若两点高差很大,则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直,那是办不到的。

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1)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2)视线倾斜的改正。

水平距离公式为:δ2S其中:δ为竖角。

=Dcos⋅2、高差公式+⋅Lh-=δ其中:i为仪器高,L为目标高。

itgD三、视距法测距的作业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2、量仪器高i(量至厘米);3、将视距尺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再读取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

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视距是指视线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是广泛应用于工程、交通、地理、环境、气象等领域的重要参数。

视距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出,其中较为常用的是利用大气折射系数和地球曲率进行计算。

大气折射系数是指光线在穿过大气时因大气密度变化而发生的折射现象,其大小与大气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有关。

大气折射系数通常使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进行计算,即气压为1013.25 hPa,温度为15℃,湿度为0%。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大气折射系数的计算公式为:n = 1 + 0.000293ρ/(273+T) - 0.0000048h其中,n为大气折射系数,ρ为气压,T为温度,h为海拔高度。

而地球曲率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弧度,也称为地球球面曲率半径。

在视距的计算中,地球曲率通常采用近似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地球半径为R的球体,在高度为h的地点,地球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为:R1 = R + h/8其中,R1为地球曲率半径。

综合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视距的计算公式为:L = √(2Rh + h²) + √(2R1h + h²) - 2R其中,L为视距,R为地球半径,h为观察点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大气折射系数和地球曲率的数值可能与标准大气条件存在差别,因此计算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此外,视距的计算公式也不适用于存在地形起伏或气象条件不稳定的情况下。

在工程、交通、地理、环境、气象等领域中,视距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视距的计算,可以对于建筑物、道路、机场、港口等建筑设施的布局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可以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对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视距的计算公式的研究和应用,将对于推动各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如图8-5所示,如果我们把竖立在B点上视距尺得尺间隔MN,化算成与视线相垂直得尺间隔M′N′,就可用式(8-2)计算出倾斜距离L。

然后再根据L与垂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与高差h。

图8-5 视线倾斜时得视距测量原理从图8-5可知,在△EM′M与△EN′N中,由于φ角很小(约34′),可把∠EM′M与∠EN′N视为直角。

而∠MEM′=∠NEN ′=α,因此ααααcos cos )(cos cos MN EN ME EN ME N E E M N M =+=+='+'=''式中M ′N ′就就是假设视距尺与视线相垂直得尺间隔l ′,MN 就是尺间隔l ,所以αcos l l ='将上式代入式(8-2),得倾斜距离Lαcos Kl l K L ='=因此,A 、B 两点间得水平距离为:αα2cos cos Kl L D ==(8-4)式(8-4)为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得计算公式。

由图8-5可以瞧出,A 、B 两点间得高差h 为:v i h h -+'=式中 h ′——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

αααα2sin 21sin cos sin Kl Kl L h ==='(8-5)所以1=α2sin+vh-iKl2(8-6)式(8-6)为视线倾斜时高差得计算公式。

二、视距测量得施测与计算1.视距测量得施测(1)如图8-5所示,在A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在B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4)根据尺间隔l、垂直角α、仪器高i及中丝读数v,计算水平距离D与高差h。

2.视距测量得计算例8-1 以表8-1中得已知数据与测点1得观测数据为例,计算A 、1两点间得水平距离与1点得高程。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是指通过观察目标物体与自身之间的角度差来估算目标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被广泛用于地图制作、导航系统、航空和航海等领域。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三角法来推导。

假设观察者和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为D,观察者与目标物体之间的高度差为H,目标物体所占的视角为α,则可以得到如下公式:D = H / tan(α)其中,tan表示正切函数。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来推导:1.假设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目标物体,目标物体的高度差为H。

2.我们通过角度差来测量目标物体所占的视角α。

可以使用角度测量仪器如测距仪等工具来获取此值。

3.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观察者和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D与高度差H之间的关系:tan(α) = H / D。

4.将上述表达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D = H / tan(α)。

这个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计算观察者和目标物体之间的水平距离。

例如,当制作地图时,如果已知地图上某一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同时也知道地面上观察者的高程信息,就可以利用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公式来计算观察者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此外,这个公式在导航系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观察者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角度差,可以估算出目标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水平距离。

这个信息可以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路线规划和位置定位等功能。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公式也适用于航空和航海领域。

在飞行和航海过程中,通过测量目标物体所占的视角,并利用上述公式,可以估算出观察者与目标物体之间的水平距离。

这对于导航、位置确认和避障等任务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使用测距仪等专门仪器来测量目标物体所占的视角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自动化地测量视角。

通过分析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像素位置,可以利用几何关系来计算目标物体的视角,并进而估算出观察者与目标物体之间的水平距离。

总的来说,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公式是通过三角法来推导并计算的。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哈。

水准仪视距测量呢,主要是利用水准仪的光学原理来测量距离的。

它有个很简单的公式哦。

视距D等于(上丝读数 - 下丝读数)乘以一个常数K。

这个常数K呢,一般是100。

比如说,你在水准仪里看到上丝读数是1.5米,下丝读数是1.0米,那视距D就等于(1.5 - 1.0)×100 = 50米啦,是不是还挺简单的呀?
那这个测量方法呢,首先要把水准仪架好哦。

要找个平稳的地方,就像给水准仪找个舒服的小窝一样。

然后呢,调好水准仪,让那个十字丝看得清清楚楚的。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读数啦。

眼睛要盯着水准仪的目镜,仔细看那上丝和下丝的读数。

在测量的时候呀,可不能马虎呢。

要是读数读错了,那算出来的视距可就不对喽。

而且要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这样结果就更准确啦。

就像我们做事情一样,多检查几遍总是好的嘛。

要是在野外测量的话,还有很多小细节要注意呢。

比如说风大的时候,水准仪可能会有点晃悠,这时候就得等它稳当了再读数。

不然就像在晃荡的小船上写字,肯定写不好呀。

宝子,你要是刚开始学这个水准仪视距测量,可不要被那些仪器吓倒哦。

多练几次就熟啦。

就像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歪歪扭扭的,骑多了就可以潇洒地在路上飞驰啦。

希望你能很快掌握这个水准仪视距测量的小技能哦。

经纬仪视距法的平距、高程计算公式及编程清单

经纬仪视距法的平距、高程计算公式及编程清单

经纬仪视距法的平距、高程计算公式及编程清单
1、视距法平距公式 2
2)cosE )(B A (100AbS
E KLcos D -== 式中:K-经纬仪乘常数,光学经纬仪 K=100; L=上下丝在标尺上所截取
的分划数值,L=A-B=Abs (A-B ),A 为上丝读数,B 为下丝读数;E-竖直角,在读取L 时仪器中丝位置竖盘测得的垂直角。

Abs-绝对值符号
2、视距法高差计算公式 T I 2KLsin2E /1h -+= 或 T I DtanE h -+= 式中:
I-仪高,用小钢尺量至mm ;T-觇高,在读取时,中丝读数,可直接读至m 单位。

3、视距法平距、高程编程清单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切线长T i R/2i2)-1/2R(i12/Rtan T ∆⋅===α 式中:i1、i2-相邻的纵坡度,以小数计,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i2i1-=α) 长度L )i2i1(R 2T L -==
高度改正值y及外矢距E 2R /y 2χ= 2R /T E 2=
式中:χ-竖曲线任一点ρ距离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m)
y-竖曲线上任一点距切线的纵距(m),即高程差。

y值在凸形竖曲线中为负号,
在凹形竖曲线中为正号。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视距是指从观察点到目标点的直线距离,是测量水平距离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视距来计算水平距离,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距离。

本文将介绍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视距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视距是指从观察点到目标点的直线距离,通常用d表示。

视距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三角测量法和激光测距法。

三角测量法是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来计算视距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设置一个基线,测量基线的长度l。

2. 在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各设置一个测量点,测量它们与基线的夹角α和β。

3. 根据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可以得到视距d的计算公式:d = l / sin(α + β)激光测距法是利用激光束的反射时间来测量距离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设置一个激光测距仪,发射一束激光束。

2. 激光束照射到目标点后,被反射回来,激光测距仪接收到反射的激光信号。

3. 根据激光信号的反射时间,可以计算出激光束的往返时间t,从而得到视距d的计算公式:d = c * t / 2其中,c是光速,t是激光束的往返时间。

二、视距与水平距离的关系视距和水平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平坦的地面上,视距和水平距离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L = d * cosα其中,L是水平距离,α是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的高度角。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乘以它们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就是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L。

三、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视距来计算水平距离。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将视距和高度角代入,就可以得到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L = d * cos(90° - h)其中,h是目标点的高度,也就是目标点相对于观察点的高度差。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观察点和目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d乘以它们之间的高度角的余弦值,就是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L。

测量学-视距测量

测量学-视距测量

作为该带的坐标纵轴,而其它子午线投影
后为收敛于两极的曲线,地面点真子午线
方向与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
线 以东收地敛区角,γ,各γ点角的有坐正γ为标有负值纵负轴。3偏在° 在中央真子子γ为午午正线线值 的东边,γ为正值;在中央6°于午线以西地
区,γ为负值。 surveying
26
2.磁偏角
由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球的南北极并不重 合,因此,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 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 的夹角称为磁偏角δ,磁针北端偏于其子 午线以东称东偏,偏于其子午线以西称 西偏。直线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 可用下式进行换算:

测 测站:
站: 测2站.4高45程:
测2

仪1.器55高5:
仪器:
高 0.890
程:
测2.站00:
测站 高程:
95 17 36 -5 17 36
测站: 测站: 测站高程: 测站高程:
8测8.站24:
测站高 程:
-测8.站18:
测站高 程:位置来自-测8.站73:测站 高程:
+测36站.6:4
测站高 程:
三、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13
(一)、误差来源 1、仪器误差 视距尺分划误差 视距乘常数 K 的误差 2、观测误差 视距尺倾斜误差 读数误差 竖直角观测误差 3.外界条件的影响 大气折光 空气对流 风力影响
(二)、注意事项
14
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 1米以上;
2、作业时,要将视距尺垂直,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 距尺;
2)测前准备: 打开电源进行仪器功能及电源状态测 试;设置单位制式,预置常数,包括: 仪器加常数、 气象改正数等。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如图8-5所示,如果我们把竖立在B 点上视距尺的尺间隔MN ,化算成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M ′N ′,就可用式(8-2)计算出倾斜距离L 。

然后再根据L 和垂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从图8-5可知,在△EM ′M 和△EN ′N 中,由于φ角很小(约34′),可把∠EM ′M 和∠EN ′N 视为直角。

而∠MEM ′=∠NEN ′=α,因此ααααcos cos )(cos cos MN EN ME EN ME N E E M N M =+=+='+'=''式中M ′N ′就是假设视距尺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l ′,图8-5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MN 是尺间隔l ,所以αcos l l ='将上式代入式(8-2),得倾斜距离Lαcos Kl l K L ='=因此,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αα2cos cos Kl L D ==(8-4)式(8-4)为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

由图8-5可以看出,A 、B 两点间的高差h 为:v i h h -+'=式中 h ′——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

αααα2sin 21sin cos sin Kl Kl L h ===' (8-5)所以vi Kl h -+=α2sin 21(8-6)式(8-6)为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施测与计算1.视距测量的施测(1)如图8-5所示,在A 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在B 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 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4)根据尺间隔l 、垂直角α、仪器高i 及中丝读数v ,计算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2.视距测量的计算例8-1 以表8-1中的已知数据和测点1的观测数据为例,计算A 、1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1点的高程。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
第8页/共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9页/共9页
二、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1、视线水平时:
第1页/共9页
1、视线水平时: • 水平距离:D=kl 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 高差:h=i-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第2页/共9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视线倾斜时:
第3页/共9页
2、视线倾斜时:
• 水平距离:D=klcos2α k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α为视线的竖直角
R-270。
。 • 4、利用有关公式算出所求平距D和高差h
第6页/共9页
四、误差来源:
• 1、读数误差:注意消除视差,目标不要太远,两点 之间不超过100米
• 2、视距尺倾斜误差:尺子应竖直 • 3、外界影响:视线尽量离开地面1米以上 • 4、K值的影响:一般第7可页/忽共9略页
五、注意事项:
1、消除视差,标尺读数要准确,标尺要保持竖直。 2、竖直角观测时要注意调节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3、选用合适时间观测 4、记录要清晰准确,不得涂改
第5页/共9页
(二)经纬仪视距测量
• 1、于测站A上安置仪器,盘左位置,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立尺于目标点B。 • 2、照准视距尺,消除视差,使中横丝切仪高处(i=v),读取上下丝读数,读取
竖盘读数L、记录,计算90-L。 • 3、盘右同上再次观测目标A切仪高处(i=v), 读取竖盘读数R、并记录,计算
• 高差:h=1/2 klsin2α+i –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第4页/共9页
三、距离测量方法与计算:
(一)水准仪视距测量(提供水平视线)
1.安置仪器于A水准点,精平; 2.瞄准B水准点上的水准尺; 3.读取上、下丝读数M、N,计算尺间隔 l=M-N; 4.视线距离(水平距) D=kl 5. 量取仪高i,读取中丝读数v,h=i-v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视距测量水平距离是通过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视高角和视距来计算水平距离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水平距离。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1. 视高角:视高角是指观察者与目标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可以通过测量两个点之间的高度差以及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计算视高角。

视高角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视高角 = arctan(高度差 / 水平距离)2. 视距:视距是指从观察者所在位置到目标点的水平距离。

可以使用视高角和目标点的高度差来计算视距。

视距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表示:视距 = 高度差 / tan(视高角)3. 三角函数:在计算视高角和视距时,使用了三角函数,特别是正切函数。

正切函数可以通过将一个三角形的对边除以邻边来计算夹角。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正切函数来计算视高角和视距。

具体公式为:tan(夹角) = 对边 / 邻边4. 测量工具:为了测量视高角和视距,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如测距仪、望远镜等。

测距仪可以用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望远镜可以用来观测目标点和确定视高角。

5. 应用场景:视距测量水平距离的方法在地理测量、航海、建筑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理测量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测量两个地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测量一个点的高度。

在航海中,水手可以使用视高角和视距来确定船只与岸边的距离,以确保航行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建筑测量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远离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等。

以上是有关视距测量水平距离计算公式的相关参考内容。

通过测量视高角和视距,并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水平距离,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地确定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

第四章→第二节→视距测量一、视距测量的概念视距测量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利用仪器望远镜筒内的视距丝在标尺上截取读数,应用三角公式计算两点距离,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

视距测量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观测快捷,一般不受地形影响。

其缺点是,测量视距和高差的精度较低,测距相对误差约为1/200~1/300。

尽管视距测量的精度较低,但还是能满足测量地形图碎部点的要求,所以在测绘地形图时,常采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距离和高差。

二、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一)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计算公式如图4-7 所示,测地面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点安置仪器,在点竖立视距尺,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时,水平视线与标尺垂直,中丝读数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位置读数之差称为视距间隔,用表示。

1、水平距离计算公式设仪器中心到物镜中心的距离为,物镜焦距为,物镜焦点到点的距离为,由图4-7可知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根据图中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关系得两点间水平距离为:(4-7)式中:为视距乘常数,用表示,其值在设计中为100。

为视距加常数,仪器设计为0。

则视线水平时水平距离公式:(4-8)式中—视距乘常数其值等于100。

—视距间隔。

2、高差的计算公式:两点间的高差由仪器高和中丝读数求得,即:(4-9)式中:—仪器高,地面点至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

(二)望远镜视线倾斜时测量平距和高差的公式在地面起伏比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需要望远镜倾斜才能照准视距标尺读取读数,此时视准轴不垂直于视距标尺,不能用式4-8计算距离和高差。

如图4-8所示,下面介绍视准轴倾斜时求水平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

视线倾斜时竖直角为,上下视距丝在视距标尺上所截的位置为,,视距间隔为,求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首先将视距间隔换算成相当于视线垂直时的视距间隔之距离,按式4-8求出倾斜视线的距离′,其次利用倾斜视线的距离′和竖直角计算为水平距离。

因上下丝的夹角很小,则认为∠和∠为90°,设将视距尺旋转角,根据三角函数得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计算式为式(4-10),两点高差计算公式为式(4-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8-5所示,如果我们把竖立在B 点上视距尺的尺间隔MN ,化算成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M ′N ′,就可用式(8-2)计算出倾斜距离L 。

然后再根据L 和垂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从图8-5可知,在△EM ′M 和△EN ′N 中,由于φ角很小(约34′),可把∠EM ′M 和∠EN ′N 视为直角。

而∠
MEM ′=∠NEN ′=α,因此
ααααcos cos )(cos cos MN EN ME EN ME N E E M N M =+=+='+'=''
式中M ′N ′就是假设视距尺与视线相垂直的尺间隔l ′,
图8-5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原理
MN 是尺间隔l ,所以
αcos l l ='
将上式代入式(8-2),得倾斜距离L
αcos Kl l K L ='=
因此,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αα2
cos cos Kl L D == (8-4)
式(8-4)为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

由图8-5可以看出,A 、B 两点间的高差h 为:
v i h h -+'=
式中 h ′——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

αααα2sin 21
sin cos sin Kl Kl L h =
=='
(8-5)
所以
v
i Kl h -+=α2sin 21
(8-6)
式(8-6)为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

二、视距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1.视距测量的施测
(1)如图8-5所示,在A 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在B 点竖立视距尺。

(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 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出尺间隔l 。

(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

(4)根据尺间隔l 、垂直角α、仪器高i 及中丝读数v ,计算水平距离D 和高差h 。

2.视距测量的计算
例8-1 以表8-1中的已知数据和测点1的观测数据为例,计算A 、1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1点的高程。


()[]m 14.15784812cos m 574.1100cos 221='''︒+⨯⨯==αKl D A
v i Kl h A -+=α2sin 21
1
()[]m 35.6m 45.1m 45.1848122sin m 574.110021
+=-+'''︒⨯⨯⨯⨯=
m 72.51m 35.6m 37.4511+=+=+=A A h H H
表8-1为视距测量记录计算表。

表8-1 视距测量记录与计算手簿
测站:A 测站高程:+45.37m 仪器高:
1.45m 仪器:DJ 6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