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运用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很多特性和性质,下面将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的定理进行总结。
一、定义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拥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被称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个底角(底边所对的两个角)是相等的。
2. 两条腰(与底边相等的两条边)相等。
3. 顶角(顶点所对的角)等于180度减去底角的一半。
二、等腰三角形的角度性质1. 顶角等于底角的两倍: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底角的两倍。
也就是说,当一个底角为x度时,顶角就是2x度。
2. 底角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如果一个底角为x度,另一个底角也是x度。
3. 顶角对应的边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对应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如果一个顶角对应的边长为a,另一个顶角对应的边长也是a。
三、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性质1. 两条腰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腰是相等的。
如果一条腰的长度为a,另一条腰的长度也是a。
2. 底边对应的高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对应的高是相等的。
如果一条底边的高为h1,另一条底边的高也是h1。
3. 高的长度:在等腰三角形中,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高的长度。
如果底边的长度为b,腰的长度为a,则高的长度等于根号下(a^2 -b^2/4)。
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如果三角形的两边边长相等或两个角度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五、等腰三角形的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高与底边垂直:在等腰三角形中,高线与底边垂直。
2. 角平分线等于高线: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角平分线等于高线。
3. 底边上的角平分线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两条角平分线是相等的。
总结:等腰三角形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很多问题中都有应用。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的定理进行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的问题,并在数学和几何学中运用到其他各种应用中。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及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梳理: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两腰所夹的角叫做,底边与腰所夹的角叫做.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也可以说成.这一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常用依据之一。
(2) 三线合一: 即.这一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
(3)等腰三角形是图形.除此外,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还应有如下重要的性质,虽在证明中不能直接引用,但对于填空、选择则可直接运用,并且这些性质对今后的推理证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③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有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也相等.简写成.4、有关等腰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给出三角形中两边的数据求周长时,一定要考虑对某一边有两种可能情况:一它可能是腰,二它可能是底。
最后确定具体是腰还是底,就要看得出的三边关系是否符合: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5cm,则周长此时有两种情况:11cm或13cm。
当腰长为3cm时,周长为:3cm+3cm+5cm=11cm;当腰长为5cm时,周长为:3cm+5cm+5cm=13cm。
若两边分别是4cm,8cm,则周长只有一种结果,长为20cm(8cm做腰,4cm做底)。
另一种可能是以4cm做腰,8cm做底,此时,4cm+4cm=8cm,不符合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三边关系,故不能考虑在内。
【例题讲解】例1:已知: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CB。
例2:如图,已知点D,E在BC上,AB=AC,AD=AE,求证:BD=CE。
例3:如图,点D ,E 在AC 上,∠ABD =∠CBE ,∠A =∠C ,求证:BD =BE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
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根据定义,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等长的,它们被称为等腰三角形的腰,而剩下的边则被称为底边。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
由于底边两边等长,所以两个底角的两边也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180度减去底角的一半。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角度和边的关系来推导。
设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为x度,则顶角为180度减去两个底角的和2x度。
(3)等腰三角形的高线线对称于底边中点的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距离,而底边的中点是由两点确定的垂直平分线。
这两条线通过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并且垂直于底边。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边长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如果相等,则可以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2)角度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如果相等,则可以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3)边角关系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与另外两边的边长比相等,并且底角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可判定为等腰三角形。
4. 实际应用等腰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等腰三角形常用于门窗的设计,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确保门窗的开合顺畅和美观。
此外,在数学问题解答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也经常被使用。
例如,在解决几何证明问题时,可以通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具有底边两个底角相等和顶角等于底角的一半等独特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拥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条件。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即两边的边长相同。
2. 两顶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所对的角)相等,即两个顶角的度数相同。
3. 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所对的角)相等,即两个底角的度数相同。
4. 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通过顶角的顶点和底边的中点。
二、如何判定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1. 两边相等判定法: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2. 两角相等判定法: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3. 底角相等判定法: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4. 边角关系判定法: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同时这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由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相对简单明确,故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利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证明。
以下是一些等腰三角形的应用实例:实例一:已知三角形ABC,其中AB=AC,角B=60°,求角A和角C的度数。
解: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AC,故角A=角C。
又知角B=60°,所以角A=角C=60°。
实例二:判断以下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XYZ,其中XY=XZ,角Y=60°。
解: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可知,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同时这两边所对的角也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XY=XZ,角Y=60°,符合判定条件,故三角形XYZ是等腰三角形。
实例三:已知等腰三角形PQR,其中底边PQ=8cm,顶角R=110°,求顶角P和底角Q的度数。
解: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底角Q=底角R。
又知顶角R=110°,所以底角Q=底角R=1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我们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定理,并提供一些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具体而言,等腰三角形拥有以下特点:1. 两个底边边长相等(a = b)2. 两个底边所对的角度相等(∠A = ∠B)3. 顶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但不可能是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角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也是它的高线,且它们重合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
2. 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所对的角)相等。
3. 对称性: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性。
即,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中心,底边为轴进行对称变换,可以得到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4. 面积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通过底边长度和高(顶角平分线)的关系公式计算,即S = 1/2 * b * h。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边长判定:若三角形的两边边长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 角度判定: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 边角关系判定:若三角形的一个角度和一个边边长与另一个角度和另一边边长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实例一:已知三角形ABC,AB = AC,∠B = ∠C。
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若两边边长相等且两个底角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出AB = AC,∠B = ∠C。
因此,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实例二:已知三角形DEF,DF = EF,∠E = 60°。
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理,若两边边长相等且两个底角相等,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出DF = EF,∠E = 60°。
因此,三角形DEF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它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边相等,记作AB=AC。
2. 两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边相对的两个底角相等,即∠B=∠C。
3. 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通过顶角和底边中点的垂直平分线。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判定。
1. 两边相等: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如,若已知AB=AC,则可得出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2. 两角相等: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如,若已知∠B=∠C,则可得出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3. 辅助线:通过画辅助线,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例如,可以在顶角上作一条中位线,若中位线与底边重合,则可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应用场景。
1. 建筑设计:等腰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在建筑中常被用于设计坚固的结构,例如建筑物的屋顶、柱子等。
2. 制图:在地图和平面设计中,等腰三角形可以用于定位和测量,方便绘制和计算。
3. 数学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常常被用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例如判断角度、求解边长等。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具有两边相等和两角相等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和数学推导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和理解几何学知识。
专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6大题型提分练)(原卷版)_1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专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拓展: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题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024春•新城区校级期末)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若其中一边长为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6或8B.6或7C.6D.82.(2024春•永寿县校级月考)如图,△ABC的周长是20cm,AB=AC=7cm,AD⊥BC于点D,则BD的长为()A.5cm B.4cm C.3cm D.2cm3.(2023秋•昌黎县期末)如图,在△ABD中,∠D=20°,CE垂直平分AD,交BD于点C,交AD于点E,连接AC,若AB=AC,则∠BAD的度数是()A.100°B.110°C.120°D.150°4.(2024春•永寿县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A=80°,BD⊥AC于点D,则∠DBC的度数为()A.35°B.40°C.45°D.48°5.(2024春•章丘区期末)如图,△ABC的面积为36,AB=AC=8,点D为BC边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E⊥AB于E,DF⊥AC于F,若DF=2DE,则DE长为()A.2B.3C.4D.66.(2024春•平陆县期末)如图所示,FB为∠CFD的角平分线,且DF=CF,∠ACB=60°,∠CBF=50°,则∠A的大小是()A.40°B.50°C.60°D.100°7.(2024春•秦都区校级月考)△ABC中,AB=AC,AB边的中垂线与直线AC所成的角为50°,则∠B等于()A.70°B.40°C.40°或70°D.70°或20°8.(2024春•宝丰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CD是通过如图的作图痕迹作图而得,DE//BC,交AC于点E.(1)求证:DE=CE;(2)若∠CDE=34°,求∠A的度数.9.(2024春•龙华区期末)如图1,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不与端点重合),连接BE,CD.(1)在不添加新的点和线的前提下,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得CD=BE,并说明理由;(2)如图2,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若∠BAC=40°,BE平分∠ABC,求∠F的度数.题型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2023秋•冠县期中)下列能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有两个角为30°、60°B.有两个角为40°、80°C.有两个角为50°、80°D.有两个角为100°、120°2.(2023春•文登区期中)如图,AC,BD相交于点O,∠A=∠D,如果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BO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你补充的条件不能是()A.OA=OD B.AB=CD C.∠ABO=∠DCO D.∠ABC=∠DCB3.(2023秋•黄石港区校级月考)下列条件:∠已知两腰;∠已知底边和顶角;∠已知顶角与底角;∠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能确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是()A.∠和∠B.∠和∠C.∠和∠D.∠和∠4.(2023秋•阳东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C=∠ACB=60°,∠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且平行于BC的直线交AB于点M,交AC于N,连接AO,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A.5B.6C.7D.85.(2023春•南海区校级月考)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P,CQ是∠ABC两腰上的高.求证:∠BCO是等腰三角形.6.(2023春•郓城县期中)如图,DE∠BC,CG=GB,∠1=∠2,求证:∠DGE是等腰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边上的中点,G是AC边上一点,过G作EF∠BC,交BC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D∠EF;(2)求证:∠AFG是等腰三角形.题型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1.(2024春•海口期末)如图,O是△ABC内一点,OA=OB=OC.若∠BOC=126°,则∠BAC=度.2.(2024•寻乌县一模)如图,在△ABC中,∠A=76°,D为AC边上一点.若BD将△ABC分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为.3.(2024•喀什地区三模)如图,在△ABC中,AB=AC,∠B=30°,D为BC边上一点,∠DAB=45°.(1)求∠DAC的度数;(2)请说明:AB=CD.4.(2024春•大方县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C=BC,点F为AB的中点,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CF,CB于点D,O,E,连接OA、OB.(1)求证:△OBC为等腰三角形;(2)若∠ACF=25°,求∠BOE的度数.5.(2024春•三水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于点E,延长ED和CA,交于点F.(1)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2)若∠F=30°,EC=3,BD=4,求AC的长.6.(2023秋•绵阳期末)如图,在△ABC中,∠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ADC的平分线交AC于点E,DE∥BC.(1)证明:△DBC是等腰三角形;(2)若BC=2CE,求∠ADE的度数.7.(2023秋•拱墅区校级期末)如图,在锐角△ABC中,点E是AB边上一点,BE=CE,AD⊥BC于点D,AD与EC交于点G.(1)求证:EA=EG;(2)若BE=10,CD=3,G为CE中点,求AG的长.题型四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如图,上午8时,一艘船从A处出发以1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B处,从A、B两点望灯塔C,测得∠NAC=42°,∠NBC=84°,则B处到灯塔C的距离为()A.15海里B.20海里C.30海里D.求不出来2.(2023秋•泗阳县期中)如图是跷跷板的示意图,支柱OC与地面垂直,点O是AB的中点,AB绕着点O上下转当A端落地时,∠OAC=25°,跷跷板上下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即∠A'OA)是()A.25°B.50°C.60°D.80°3.“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A.60°B.65°C.75°D.80°4.(2023春•青岛期末)如图,∠AOB是一钢架,∠AOB=18°,为使钢架更加牢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的长度相等,则最多能添加的钢管根数为()A.4B.5C.6D.无数5.如图,把量角器摆放在△AOC上,点A与点C恰在同一个半圆上,OC与130°的刻度线重合,射线OB与70°的刻度线重合,OB交AC于点D,则∠CDO的度数为()A.90°B.95°C.100°D.120°6.在如图①所示的钢架∠MAN中,需要焊上等长的钢条来加固钢架.若自左至右摆放,只能摆放7根,且AP1=P1P2=P2P3=…=P7P8.为了进一步加固该钢架,自点P8开始自右向左再焊上等长的钢条,如图②,且P8P9=P9P10=…=P13P14=AP14,则∠A的度数是()A.不存在的B.10°C.12°D.15°7.(2023春•富平县期末)如图,大海中有两个岛屿A与B,∠BEQ=30°,在海岸线PQ上的点F处测得∠AFP =60°,∠BFQ=60°.(1)求证:AE=AB;(2)若在海岸线PQ上的点E处测得∠AEP=74°,求∠BAE的度数.题型五等腰三角形与动点运动问题1.如图,在△ABC中,AB=AC=24厘米,BC=1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厘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BPD与△CQP全等.2.如图,已知△ABC中,AB=AC=24厘米,BC=1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得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①PC=(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x为何值时,以B,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P全等;③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PQ?(2)如果点Q以(1)③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3厘米/秒的速度从点B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点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y.当y取何值时,点P与点Q第二次相遇?3.(2023秋•泰州月考)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cm,BC=8cm,现有一动点P从A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矩形的边A﹣B﹣C﹣D﹣A返回到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2时,BP=cm;(2)当t为何值时,连接CP,DP,∠CDP是等腰三角形?题型六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探究题1.(2023春•锦江区期末)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BC,AB边上,AE=AC,AD∠CE,连接DE.(1)求证:∠DEC=∠DCE;(2)若AC=BC,BE=CE.∠求∠B的度数;∠试探究AB﹣AC与B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在△ABC中,AB=AC=2,∠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1)当∠BDA=115°时,∠EDC=°,∠DEC=°;点D从B向C运动时,∠BDA 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3.(2023春•峡江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1)若∠A=40°,求∠NMB的度数;(2)如果将(1)中∠A的度数改为70°,其余条件不变,再求∠NMB的度数;(3)你发现∠A与∠NMB之间有什么关系?4.如图,在△ABC中,AB=AC,D在边AC上,且BD=DA=BC.(1)如图1,填空∠A=°,∠C=°.(2)如图2,若M为线段AC上的点,过M作直线MH⊥BD于H,分别交直线AB、BC于点N、E.①求证:△BNE是等腰三角形;②试写出线段AN、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5.(2023春•宝安区校级期中)如图①,∠AFH和∠A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F、AH交于点E、G.(1)若∠AFH=80°,∠AHF=70°,则∠EOF=度,∠GOH=度,∠FOH=度.(2)若∠AFH+∠AHF=130°,则∠FOH=度.(3)如图②,∠AFH和∠A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分别与AF、AH交于点E、G.若∠AFH+∠AHF=140°,∠OHI=50°,∠EOF=30°,求证:EG∥FH.。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等腰三角形是指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给出其详细证明。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假设∠ABC和∠ACB不相等,即∠ABC>∠ACB或∠ABC<∠ACB。
不妨设∠ABC >∠ACB。
由于∠ABC>∠ACB,所以∠ABD>∠ACD,其中D为∠ABC外一点沿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
又因为∠ABC=∠ACB,所以∠ADB=∠ACD。
根据角度相等的性质,∠ABD=∠ADB-∠ABD=∠ACD-∠ABD=∠ADC。
而∠ABD>∠ADC,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BC=∠ACB,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等腰边上的角相等。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假设∠BAC和∠BCA不相等,即∠BAC>∠BCA或∠BAC<∠BCA。
不妨设∠BAC >∠BCA。
由于∠BAC>∠BCA,所以∠BAC>∠BDC,其中D为∠BAC外一点沿边AB的延长线上的点。
又因为∠BAC=∠BCA,所以∠BCD=∠BDC。
根据角度相等的性质,∠BCA=∠BAC-∠BCA=∠BDC-∠BCA=∠CDB。
而∠BCA>∠CDB,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BAC=∠BCA,即等腰三角形的等腰边上的角相等。
性质定理3: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中位线、角平分线重合。
证明:设△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
过顶点A作边BC的垂线,交边BC于点D。
连接AD,BD与CD。
首先证明AD是三角形ABC的高。
根据性质定理1可知∠BAD=∠CAD,又因为AD是AB和AC的垂线,所以∠BAD=90°,∠CAD=90°,因此AD与BC垂直,即AD是三角形ABC的高。
接下来证明BD与CD分别是△ABC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提供几种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底边对应的两个角)相等。
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底角为∠A,顶角为∠B,则有∠A = ∠B。
2. 顶角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边对应的角)等于底边上的两个底角之和的一半。
即∠B = (∠A + ∠A) / 2。
3.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90度时,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等边也是等于斜边的长度。
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1. 通过边长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边长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例如,当三角形的两边长都为3cm,底角为60度时,即可判定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 通过角度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例如,当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均为45度时,即可判定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 通过边角关系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例如,当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均为60度时,即可判定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1. 建筑设计:等腰三角形常被用于建筑设计中,例如设计等腰三角形的屋顶或者窗户。
2. 数学计算:在数学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用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如计算其面积、周长以及三角形内外接圆的半径等。
3. 测量工具:在实际测量中,等腰三角形也被应用于测量工具的设计,如三角板、量角器等。
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是几何学中的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建筑设计和测量工作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等腰三角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判定和应用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别是两边相等、两角相等的关系。
2.学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与面积相关的计算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实例,如屋顶、交通标志等,引起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探究,拓展知识视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总结归纳等环节,使学生全面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尝试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以下问题:
a.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如何确定底边上的高?
b.如何用等腰三角形设计一个对称的图案?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必做题,加强对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方法和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2.选做题和探究题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旨在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和创新能力。
3.作业过程中,注意解题方法的规范性和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性质:1. 底角相等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即两条边不等的两个角)相等。
这是等腰三角形最基本的性质之一。
可以通过几何证明得出,但可以从视觉上进行验证。
该性质使得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2. 对称性质: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性,即以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为对称轴,可以将等腰三角形对半折叠。
这意味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和底边分别是相似形状的两边和底边的镜像。
3. 高度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高度是指从顶点到底边上某一点的垂直距离。
等腰三角形的高度与底边的中线重合,且高度分割底边成等分。
这使得等腰三角形的计算和分析更加简单。
二、应用:1. 几何形状:等腰三角形在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中,很多屋顶和立柱采用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因为它具有稳定性和美观性。
2. 角度计算: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底角相等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计算未知角度的大小。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度,那么另外两个底角也是60度,因为它们是相等的。
3. 面积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利用高度和底边长度来计算。
由于高度和底边的关系已经确定(高度分割底边成等分),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值来计算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而不需要使用其他复杂的公式。
三、结论: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具有底角相等、对称和高度性质等特点。
这些性质使得等腰三角形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建筑、工程、地理测量和角度/面积计算等领域。
了解和理解这些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运用几何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形状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我们能够拓宽数学的视野,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等腰三角形,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底角相等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设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那么∠ABC=∠ACB。
2. 顶角平分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被底边平分。
同样设等腰三角形ABC,有AB=AC,那么∠BAC被BC平分。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同时也是它的中位线和角平分线。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AC,那么从顶点A向底边BC引一条垂线,该垂线会平分底边BC,同时也平分∠BAC。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根据两边相等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AB=AC,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2. 根据底角相等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ABC=∠ACB,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3. 根据顶角平分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被底边平分,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BAC被BC平分,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4. 根据高线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高线同时也是它的中位线和角平分线,那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给定三角形ABC,若从顶点A向底边BC引一条垂线,该垂线既平分底边BC,又平分∠BAC,那么可以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举几个例子:1. 圆锥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压缩一根圆锥形雨伞时,底部展开的形状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 音箱的设计常常采用等腰三角形,因为等腰三角形的稳定性好,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共振。
3. 手机屏幕的倾斜角度一般为45度,这是由于45度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十分均匀,可以使我们的视觉效果更佳。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底边两旁的角)是相等的。
设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分别为A,那么∠A = ∠B。
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对面的角)是锐角。
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C,那么∠C < 90°。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同时也是它的中线和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可以将底边分成两段相等的线段,同时也将顶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4.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从顶点到底边中点的线段)是它的高线和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同时也是它的底边的二等分线,它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
二、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 通过测量两边的长度。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2. 通过测量两底角的大小。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3. 通过判断顶角是否为锐角。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有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三个角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满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锐角的条件。
4. 通过判断两条边长和夹角的关系。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相等且夹角小于90°,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一些常见方法,并非所有方法的总结。
在实际问题中,可能还会涉及其他判定方法。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无论是在数学学习中还是实际应用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结:等腰三角形具有两边长度相等、两底角相等、顶角为锐角等性质。
等腰三角形复习1
A
如图, 例4.如图,已知△ABC中,AB=AC,BD=BC, 如图 已知△ 中 , , AD=DE=EB. 的度数. 求∠A的度数 的度数 • 分析:本题有较多的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最好用列方程组 分析:本题有较多的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的方法来求解,应当在图形上标出各未知数, 的方法来求解,应当在图形上标出各未知数,可使解题过 程清晰明了。 程清晰明了。
已知: 分别在BC和 例5.已知:如图,∠C=90°,BC=AC,D、E分别在 和 已知 如图, ° , 、 分别在 AC上,且BD=CE,M是AB的中点 的中点. 上 , 是 的中点 求证: 是等腰三角形. 求证:△MDE是等腰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 • 分析:要证△MDE是等腰三角形,只需证 分析:要证△ 是等腰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 只需证MD=ME。连结 。 CM,可利用△BMD≌△CME得到结果 得到结果。 ,可利用△ ≌ 得到结果
等腰三角形复习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性质 性质 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判定 判定 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 推论 有一个角等于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 角形。 角形。 推论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推论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两边相等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边长相等,记为AB=AC。
2. 两底角相等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两边和底边之间的角)相等,记为∠B=∠C。
3. 顶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底边上的角)是不等于底角的,记为∠A≠∠B。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边长判定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边长相等,那么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B=AC,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角度判定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B=∠C,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1. 等腰三角形的高:等腰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
高可以分割底边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段是三角形的对称轴,将等腰三角形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2.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底边中点和顶点的线段。
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同时也是高线,因此中线也分割底边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3. 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从顶点到底边中点的线段。
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同时也是高线和中线,因此角平分线也分割底边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4. 等腰三角形的内切圆: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切圆,该圆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和底边相切,且切点是底边的中点。
5. 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接圆,该圆过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具有两边相等和两底角相等的性质。
通过边长判定法和角度判定法,可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初中数学中,等腰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你将更好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
记等腰三角形底角为α,则底角α=底角α'。
2. 两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即与底边相对的两边)相等。
记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则两腰a=腰a'。
3. 顶角平分底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处的角)平分底角。
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β,则顶角β是底角α和α'的平分线。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 对边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AB=AC,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2. 对角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B=∠C,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3. 垂直平分线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顶角的角平分线同时也是底边中点的垂直平分线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BD为垂直平分线,且BD是AC的中线,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例题示例下面通过两个例题来进一步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
例题1:在△ABC中,AB=AC,∠B=70°,求∠C和∠A的度数。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而∠A+∠B+∠C=180°。
由于∠B=70°,所以∠C=70°。
又因为∠A+70°+70°=180°,所以∠A=40°。
例题2: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垂直平分线BD同时也是AC的中线,求∠B、∠C和∠A的度数。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由于BD是垂直平分线,且BD同时也是AC的中线,所以∠BDC=∠CDB=90°,BD=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运用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另一腰的夹角为40o,则底角为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求证:BD=CE
5.如图,在△ABC中,AB=AC,∠A=30o,BF=CE,BD=CF,求∠DFE的度数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AD=∠DAC=300,点E在AC上,且AD=AE,求∠EDC的度数
7.如图,△ABC中,AB=AC,CD平分∠ACB,交AB于点D,∠BDC=1500,求∠A的度数
8.在△MNP中,MN=MO=OP,∠NMO=260,求∠N和∠P
9.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求证:DB=DE
11.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且AD=CE,AE与BD相交于点P,BF⊥AE于点F,求证:BP=2PF
12.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13.△ABC为等边三角形,且DE⊥BC于D,EF⊥AC于E,FD⊥AB于F,则△DEF是等边三角形吗?这什么?
14.已知C是线段AB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AB同侧作等边△ACE和BCD,联结AD、BE 交于点P.(1)如图1,当点C在线段AB上移动时,判定线段AD与BE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C在直线AB外,且∠ACB<120°,上面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说明理由.此时∠APE是否随着∠ACB 的大小发生变化,若变化写出变化规律,若不变,请求出∠APE的度数.(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以AB 为边在AB另一侧作等边三角形△ABF,联结AD、BE和CF交于点P,直接写出PB、PC、PAB与BE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