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2017 年6 月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饮食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

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三秦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下孕育,具有非常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将介绍三秦饮食文化的发展概况,熟悉三秦关中、陕南、陕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三秦饮食文化。【关键词】关中概况趣闻面食特色小吃

浅谈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陕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古代被称为中原腹地,分数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有关

中北山和秦岭分隔为三大自然区域,横跨三个气候带,形成了肥沃的平原,物产丰富,地灵人杰,素有鱼米水乡的美誉。陕西的饮食文化,传承精辟的亨饪技艺,给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在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怀抱之中,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旱涝保收,灌溉农业自古著名,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南北宽百余公里,东西长400 余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它所属麦粟文化地带,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关中平原是钙质黄土,兼之气候的作用,生长的小麦相对汉中小麦受土时间要长些,故而原粮的出粉率高,而且筯道白晳、易揉易和。关中的饮用水多取自冲积扇上的深井泉水,水质清冽纯净。先天的优势,为关中面粉能捏弄出种种好的吃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三秦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袤,因此,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怪”现象。“关中八大怪”就由此而产生。其中与饮食有关的有以下几个:

(一)面条像裤带

陕西地处中国内地中部,降水量较少,干燥,因此盛产小麦,当地人民以面食为主。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有一种当地特有的面叫做奤奤(地方音为“biang'biang” )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 米上下,厚度和硬币差不多,像人的皮带一样,一根面条通常可达二两,因而对饭量小

的人来讲,一顿饭吃一根面条就足够了。这个“奤”字,据传说,非常难写,笔画很多。关于这个“奤”字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朝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言喽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挝个勾搭勾麻糖,坐上车走咸阳” 。

1

(二)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如锅盖。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用手是揉不动的,人要骑在杠子上压揉,然后放在大锅里,下面用小火慢慢烤制。这样的锅盔外焦里酥,清香可口,边薄中厚,表面鼓起,馍瓤干酥,层次分明,形似一朵大菊花,色香味俱佳。锅盔很大,大得像锅盖一样,所以叫做锅盔像锅盖。当然它也很厚,吃的时候要张着大嘴,那自然也要瞪着眼睛,所以这种锅盔又叫“瞪眼锅盔” 。

(三)辣子是道菜

都说湖南人和四川人能吃辣子,但他们和陕西人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他们拿辣子当作料,陕西人拿辣子当菜。陕西特有的一种“秦椒”被称为“辣椒之王” ,关中人没菜、没油、没肉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辣子。贾平凹在散文里写道:“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嚷嚷。”

(四)大碗喝酒不耍赖。

客观地说,关中人的酒量并不算出众,东比不过河南人,北比不过陕北人和蒙古人,就连和南面的汉中人较量,关中人也未必能占优势。然而由于关中人性格耿直,又不善辞令。因而往往是你说咋喝他就咋喝。

二.关中的饮食

消费生活民俗是经济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经济民俗中,最为敏感的神经,是日常生活最为活跃的事象,在消费生活民俗的衣、食、住当中,饮食习俗占居首要地位。地域、民族、经济条件不同,饮食也就有所差异,以陕西本省来论,比如陕南人喜吃大米,陕北人多食杂粮,而关中人则爱吃麦面。一般的饮食包括茶、酒、饭、菜、汤、果。下面就依此顺序来详细了解陕西关中的饮食文化。

(一)茶

茶在关中人的日常饮料中,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老百姓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客必有烟酒茶。茶饭、茶饭,关中至今农村以饭食论优劣,往往说:“谁家茶饭好,谁家茶饭不好”。茶与关中人饮

2

食密切于此可见一斑。关中虽然不产茶,人民饮茶成习,这在城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除了冲泡饮用之外,西府山区还有一种罐罐茶,属羌人的遗俗。

(二)酒

酒是我们祖先最早发明的饮料之一。关中人在日常礼俗中,处处事事离不开酒,酒的品种多,酒的佳话也多,名酒的传说洋溢着沁人心脾的酒香味而传遍天下。白水县是杜康仙师的故乡,在那里流传着杜康美酒醉刘伶的传说。全国名优酒“西凤酒”,素有“醉倒蜂蝶十里香”的美誉。其中享有国际声誉的黄桂稠酒,那是远在唐代已久有盛名了。“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和他的酒友“酒中八仙” 当年就是常到长安酒肆畅饮黄桂稠酒而吟诗论文的。

(三)面食种类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一般地说,冬天,人们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关中面食主味离不开醋,在这一点上,正应了中华味系的一个铁则,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仅面条就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等。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蒸馍(馒头)类的有以下几种:蒲城蒸馍(椽头馍)因蒸熟后遇风一吹即裂开缝子,又称“开花馍” 。特点是面硬,有嚼头;合阳面花(花花馍)这种花花馍做工精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配合四时八节,做成各有讲究的礼馍;兴平云云馍:因形状很像古画中的一朵云彩而得名。它又像一副没带腿的眼镜,所以俗称“眼镜馍” 。此馍造形美观、白中透黄,久放不变质;金线油塔:民间最简单的制法如同花卷。不同的是将和好的面团拉成长丝,盘绕成一堆,呈塔形,就叫油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