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有效管理和控制危险源,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的所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因素或条件。
2.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害程度。
3.辨识:通过调查、研究等手段,确定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特点和分布。
4.评价:根据危险源的特征、暴露途径等因素,分析和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环境的潜在危害。
5.控制:采取技术、管理等手段,降低、消除危险源造成的风险。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四条辨识目标本企业应对全企业内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确保辨识结果准确、全面。
第五条辨识方法本企业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文献查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和行业经验等文献,了解和辨识常见的危险源。
2.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寻找存在的危险源。
3.员工意见征集:通过员工意见调查、安全巡查等方式,征集员工对潜在危险源的看法和建议。
4.专家咨询: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提供专业意见。
第六条辨识结果记录本企业应对危险源的辨识结果进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辨识报告。
对于发现的危险源,应明确其危险性级别、暴露途径、可能的损害后果等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建议。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七条评价范围本企业应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对人员、财产、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安全:评估危险源对人员安全的潜在危害,例如人员伤亡、中毒等。
2.财产安全:评估危险源对财产的潜在损失,例如设备损坏、火灾等。
3.环境安全:评估危险源对环境的潜在破坏,例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2、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与控制
检修时设备突然启动
叉车侧翻
登高平台没有护栏
没有佩戴防护眼镜
实验室的500ml的一瓶硝酸
02
危险源辨识
01
依靠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要教育和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辨识和查找身边的危险
保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领导支持、全员参与
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撑等
危险源
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
危险源与隐患之间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危险源属自然常态,隐患属不正常状态。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源的认识
危险源的描述方式
类型
形态
描述方式
风险评价方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极为可能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风险评价方法
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全员参与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考虑相关方活动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危险源辨识内容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理性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高温灼伤,低温冻伤,电危害, 噪声危害,粉尘危害,震动危害等。化学性如: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生物性如: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人为行为危险源等。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辨识方法和工具,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及时更新和完善。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引发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风险评价旨在判断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可能引发的后果,确定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风险等级,并为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危险源的性质、数量、暴露时间等。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上,针对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三个层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落实。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源的特点和危害、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巧、风险控制的措施等,培训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五、监督检查和纠正措施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发现问题和隐患应及时纠正和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汇总,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和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六、应急预案和演练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人员疏散逃生路线、危险源控制措施等内容,确保在危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七、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不履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责的人员和部门应进行相应的追究和处罚,力求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并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程序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全面的辨识,对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行业类型。
二、程序的基本内容:1. 危险源辨识(1)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现场巡查、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
(3)进行危险源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危险源台账。
(4)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价(1)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员工接触情况相结合,评估潜在的风险。
(2)采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3)确定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应用风险矩阵或其它方法,确定风险的具体评估结果。
3.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高风险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优先考虑控制措施的根本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3)制定明确的控制措施的目标、方法和期限。
(4)组织实施控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5)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和完善。
4. 监督和管理(1)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实施。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立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和职业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5)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程序的执行和监督:1. 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需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作者:————————————————————————————————日期:2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xExC)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值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分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值发生事故的可能值L 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分值 C 完全可能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 灾难,?10人死亡100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6 严重,3-9人死亡 50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3 较严重,1-2人死亡 25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每月一次暴露 2 严重,多人重伤 15 很不可能,但可以设想 0.5 每年几次暴露 1 次要,致残 5极不可能 0.2 非常罕见地暴露引入注目,需要救护,轻伤 1 0.5实际不可能 0.12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危险性分值分值D 风险等风险是否可风险控制措施提示重要程度级承受极其危险,不能继>320 5 不可接受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续作业风险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重大风险高度危硷,要立即160,320 4 不希望有的应努力降低风险,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3整改风险风险减少措施。
在该风险与严重事故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该事故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显著危险,需要整70—160 3 有条件接受通过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如需需评审后改进的控制措施。
改的风险要,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确定是一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场所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调查: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并加以改正。
3.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为控制等。
2.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包括对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进行改进和加强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3.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估: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险源无处不在。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正确地识别危险源并评估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潜在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确定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其目的在于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危险源,以便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识别出目标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在工业厂房中,观察机械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员工、客户或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可能的危险源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在医院中,可通过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看法。
(3)专家咨询法:请专业人员对目标环境进行评估和识别危险源。
例如,在建筑工地中,可以请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专业评估。
2. 危险源辨识的要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全面性:要全面、系统地辨识目标环境中的危险源,不遗漏任何潜在的危险因素。
(2)准确性: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位,了解其特点和可能产生的风险。
(3)合理性:要根据目标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和概率。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最为重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
1. 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定性评价: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定性描述。
例如,某项工程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风险可以描述为“高”、“中”、“低”。
(2)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和模型分析,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计算。
例如,使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某项工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概率和数量。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危险源的辨识、分类以及风险评价和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记录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危险源种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等。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涉及的危险源种类。
2. 辨识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和辨识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可能的危险源组合作用。
3. 记录危险源信息。
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危险源信息记录表,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险程度等信息。
三、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机械性质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对危险源进行主观评估,如利用风险矩阵、事件树等方法。
而定量评估方法则是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借助风险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使用颜色、数字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风险,如红色表示高风险、黄色表示中风险、绿色表示低风险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
二、危险源辨识
1.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 根源+状态 ■ 根源——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
危险物质 ■ 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2 .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特性 (ISO19000-2015 3.5.1)
■ 可区分的特征。
注1:特征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注2:特征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注3:有各种类别的特征,如: ➢ 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 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 ➢ 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 ➢ 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 ➢ 人体功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 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
■ 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 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 安全的物品。
GB18218—2018《重大危险源辨识》
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26种) 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34种) 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21种) 表4 有毒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61种)
3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 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价法(第7版) 12.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13. 其他:如专家评价等。
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
风险评价的目的—大小排序 ■ 风险→可能性 & 后果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
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 按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分类法:
■
归纳推理评价法、演绎推理评价法
六、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 风险控制策划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 危险源辨识风、险风险控评制价、策风划险的控制步策骤划过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PPT课件
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风险可 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风险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法
通过专家评估、安全检查等方法,对 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法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危险 源进行定量评价。
风险评价流程
危险源辨识
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优先排序
对风险控制计划进行优先排序, 根据风险大小和影响程度,确定 哪些控制措施需要优先实施。
风险控制实施
01
02
03
培训与沟通
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 计划的培训和沟通,确保 他们了解并掌握控制措施 的实施要求。
实施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计划,采取 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技术 改造、管理优化等,以降 低风险。
警示标识
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 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管理措施
总结词
通过管理和制度手段 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明确各级人员 的安全职责。
培训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 培训教育,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 隐患。
应急预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对不足之处进行 整改和完善,以提高风险控制效果。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并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 防职业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范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危险源,如果不对其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会对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出工作环境中可能引发事故、伤害和疾病的因素和条件。
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的运转、电气设备的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等。
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巡检和观察,结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这是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前提。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危险源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对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的评价结果将有助于判定风险的大小,在确定风险优先顺序、制定安全措施和安全标准以及组织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估手段,如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
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
工程控制包括采用安全设备、改良工艺、优化布局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
管理控制包括完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个体防护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进行个人防护培训等个人保护手段来降低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了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知识,对于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结合各种工作环节的特点来进行具体的工作。
例如,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当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在使用化学品时,应当了解其毒性和危险特性,并采取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辨识范围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辨识的范围。
这个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的所有生产和作业场所,如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2 识别潜在危险源在确定辨识范围后,应开始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机械伤害:如运转的机器、传输带等可能导致夹击、割伤等事故。
b. 电击:不正确的操作、维护或维修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c. 化学危害:如化学品泄漏、误用等可能导致中毒、火灾等事故。
d.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e. 职业病危害:如尘肺、噪声等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1.3 危险源分类与评估在识别潜在危险源后,应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分类应按照危险源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进行划分。
评估则应考虑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以便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评价方法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LEC法等。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 评价风险等级根据选定的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一般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需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于中等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计划逐步降低风险;对于低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加强监测和预防,防止风险升级。
三、风险控制策划3.1 制定控制方案根据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案。
这些方案应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同时,方案还应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以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具体位置和性质。
危险源的辨识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1常见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的运转,电气设备的使用,高处作业,化学品的接触,火灾爆炸,高温高压等。
这些危险源都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的辨识可以通过现场勘查、设备检查、工艺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事故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和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3例证举例来说,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其生产现场存在着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因此,在危险源辨识时,要重点关注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过程,确定其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风险的级别,为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1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矩阵法、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效应分析、层次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具体的风险级别,为风险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例子继续以化工企业为例,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将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其对员工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频率,确定其风险级别,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手段,全面有效地降低危险源对员工的威胁,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3.1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培训
3
3. 实施控制措施
制定一套包含安全目标的控制措施和标准来消除或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控制层次结构
消除危险源
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危险源或 工程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
最低级别的控制方法,仅在其 他控制措施不可行时使用。
管理控制措施
例如工作程序,培训和监督, 可减少工作场所的危险程度。
应急响应计划
定义
一套旨在保护员工,公众和环境的程序。
内容
包括应急行动程序,紧急联系人,标识危险 区域和预测风险。
针对性
不同风险层次可能需要不同的应急响应计划。
重要性
应急响应计划可以减轻安全事件和事故造成
的维护
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修
3 安全文化
持续维护和检查可以塑
维护和检查可以帮助修
复问题,以确保事故和
造一个安全文化,并确
复或减轻潜在的危险源。
伤害的风险降至最低值。
保工作场所安全是一种
习惯。
人因工程与心理危害
人因工程
考虑如何使工作场所设计和工 作流程适合员工,提高生产效 率。
心理危害
疲劳
如压力,焦虑和精神健康管理, 应作为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的 一部分。
注意员工的疲劳的管理和控制, 以保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 效率。
防止伤害
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可降 低员工受伤和死亡的风险,保 护生产资产。
提高效率
危险源未控制会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风险管理可减少停工的时 间和损失。
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
1
1. 评估潜在危险源
识别工作场所上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危险物质,机器设备等。
2
2. 评估可能的风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2、所用工具材料必须入袋、使用材料应防止滑落;
16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周边人员
管理因素
安排无资质作业人员上岗、风险辨识不充分、作业监管不到位,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
1
6
15
90
Ⅲ
1、分级审批管理。 2、作业前做好现场安全交底工作 。 3、明确作业监护人对作业前、中、后的安全措施落情况进行检查 。 4、高风险作业应编制专项作业方案,并由有资质人员进行。
1
1
40
40
Ⅱ
1.临时用电前做好临时用电作业审批工作。
2.临时用电作业时对临时用电审批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未审批从严考核。
21
有限空间作业
中毒、窒息
操作人员
管理因素
作业时未按规程要求进行气体监测导致中毒或窒息;
3
3
15
135
Ⅲ
按规程要求和频次在作业前、作业中对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22
作业人员未按规程规定配备并使用送风式长管呼吸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或违章使用过滤式面具导致中毒或窒息;
2
电焊结束后,受焊部位带有高温接触到易燃、可燃物体导致火灾。
0.5
3
15
22.5
Ⅱ
确认受焊部位冷却后方可生产。
3
操作人员 周边人员
物的因素
气瓶密封、瓶阀损坏,气体流出,引发爆炸;可燃气体软管无回火防止装置;气瓶使用不当导致爆炸。
1
3
15
45
Ⅱ
1、作业前应检查气瓶密封、瓶阀损、回火防止装置等器具,确保状态完好;
4
操作人员 周边人员
人的因素
气瓶使用不当导致爆炸。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范文1. 引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来降低潜在风险。
2.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工作流程,识别潜在的危险源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观察,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其次,要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对工作环境的感受和所面临的危险源。
最后,要结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出可能的危险源。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或排除潜在风险的过程。
在风险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3.1 优先风险控制根据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优先处理高风险的危险源。
例如,对于可能导致工人伤害的危险源,应该优先进行控制和管理。
3.2 风险控制补救措施对于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这可能包括安装安全设备、提供培训和培训、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
在采取补救措施时,应权衡成本和效益,并确保措施的实际有效性。
3.3 风险控制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危险源,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可能包括修改工作流程、改进设备设计、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应考虑工作效率和成本,并确保措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4 风险控制培训和教育风险控制不仅仅是采取技术措施,还需要进行员工培训和教育。
通过培训和教育,员工可以了解工作场所的潜在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 实际案例分析在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存在很多危险源,如机械设备、化学品、高温等。
为了降低潜在的风险,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4.1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减少故障和意外发生的可能性;4.2 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和储存,避免混合使用和泄漏;4.3 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4.4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进行培训,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和佩戴;4.5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并组织岗前培训;4.6 定期组织演习和紧急预案制定,确保员工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反应和采取适当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是指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根据评估结果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潜在危害。
下面是关于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一些内容。
首先,危险源的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或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观察,确定潜在危害的源头或因素。
这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等各方面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例如,对于物理危险源,可以考虑可能存在的高温、高压、辐射等危险因素;对于化学危险源,可以考虑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易燃易爆物等;对于生物危险源,则需识别潜在的病毒、细菌等危险因素。
其次,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潜在危害程度。
风险评价一般包括对危险源的评估和对危害人员的评估两个方面。
危险源的评估需要考虑事故发生概率、事故后果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危害人员的评估需要考虑人员的接触方式和频率、暴露时间以及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效应等。
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潜在危害。
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风险等级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来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设计、增加隔离措施、改善通风系统等来减少危险源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管理控制措施: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教育等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例如,制定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导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培训。
4.应急预防措施:在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员工的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降低事故的损失。
综上所述,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估,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危险辨识危险辨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鉴别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常见的危险源,还包括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风险。
危险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1.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多个方面,比如机械设备的故障、化学品泄漏、作业人员的疏忽等。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需要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潜在风险造成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对企业产生的潜在威胁。
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环境。
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的用于预防潜在风险的措施。
比如,在机械设备中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等。
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来采取的相应措施。
比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增加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通过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可靠。
总结起来,企业安全生产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xExC)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安全监察部刘庆章第一讲基本概念在讲座之前我先介绍南方电网已在二00七年十一月推出了《安全生产风险体系》要求全网要在三年风推进,体系的特色就是通过全员参与、动态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科学管理、严谨的过程控制和PDCA循环模式,按标准做事。
体系由9个管理单元、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组成体系的9个单元•安全管理•风险控制与评估•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
安全风险体系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能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离不开危险源辨识。
•安全权是指企业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
通过以下八个方面体现:• 1)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的权利;• 2)安全防护权利;• 3)接受职业健康、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的权利;• 4)知情权;• 5)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的权利;• 6)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拒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权利;•7)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8)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危险源辨识讲座目的了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规作法,以及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通过学习,让我们员工能用先进管理思想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几个定义•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思考:以下的描述哪些不是危险源起重伤害、高处作业、氧气瓶、高温蒸汽、明火、电焊弧光、离心机噪声、长期工作超时、触电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危险源的辨识•识别危险源存在和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也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差,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差,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危险源导致的风险大小、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适宜性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的全过程。
•可承受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安全: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是人们主观的观念。
安全与危险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因素,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我们为了达到安全,避免危险,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通过必要的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安全。
对安全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树立一种观念: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是可以管理的,安全是要持续改进的,安全是可以赢利的,危险是绝对的,但危险通过我们的控制是可以转化为安全的危险:危险也称为风险。
广义的危险是指一种环境或状态,它是指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即指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狭义的危险是指一种系统存在的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点我们所说的危险点就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
因此,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
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工器具等。
第二讲如何使用辨识和评价所有组织和员工对其作业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负有法律义务。
一、危险源点分析的方法。
在详细了解设备及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情况后,根据工作任务、施工作业项目及操作目的,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在分析危险因素时,应该对分析范围加以限定,以便在合理的、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分析。
列出所有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点,提出控制措施。
危险源点分析的步骤(1)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作业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2)查清危险源。
(3)识别转化条件。
(4)划分危险等级。
(5)制定控制事故的预防措施。
(6)落实控制措施的负责单位和人员,并且必须监督到位。
作业中危险源点预控的一般步骤(1)全面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认真分析它的特点以及给安全工作提出的课题。
(2)对大型危险作业项目,应事先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寻找存在的危险点,明确作业中应重点加以防范的危险点,并提出控制办法。
(3)围绕确定的危险源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进行交底。
(4)工作结束后对作业危险源点预控工作进行检查回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如何做好危险源点预控工作⑴认真编制标准化、规范化的危险性因素控制表。
(2)分析并列出人身伤害的类型和危险因素。
(3)查找危险因素,并按专业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⑴应事先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方案下发班组,并提前组织作业人员学习(2)工作负责人在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3)班长、管理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应经常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章现象。
(6)每次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总结。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1)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或班长)组织召开作业项目危险因素分析会。
(2)工作班成员要积极参加危险因素分析会,对防范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几点要求•(1)应熟悉和掌握作业项目危险源点的分析和确认•(2)制定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必须符合《安规》、现场规程、专业技术工艺规程及反事故措施等有关规定,并要符合现场实际,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3)为使作业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能认真贯彻执行,防止走过场,班长、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和措施审批人员、措施执行人、监护人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位,以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步骤•1、划分作业活动(也可称业务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2、辩识危险源: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险源。
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3、确定风险: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
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4、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险源控制住并符合法律的要求;“可承受”一词在此的意思是指风险已经降至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案(如有必要):编制方案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
组织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6、评审措施方案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
“风险是否可承受”是指风险是否为“可承受风险”。
有助于识别危险源的三个问题:•a、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b、谁(什么)会受到伤害?•c、伤害怎样发生•[谁(什么)会受到伤害•b、伤害怎样发生•c、存在什么危险源(伤害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作业活动;•危险源;•事故类别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水平;•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有关管理的详细资料,如评价人员的姓名、日期等。
危险源分类•根据事故伤害类别和职业病危害分类进行查找•GB 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 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职业病危险源因素分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源因素7类。
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险源吗–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险源;–车辆危险源,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和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吸入的物质;–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水平;–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承包方人员的活动1、电气的危险性;(1)对体的伤害作用,包括触电事故、电弧引起的电伤、静电伤害;(2)对物体的损害,主要是设备以及房屋烧毁,严重时可引起电气火灾爆炸事故;(3)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主要是指电磁污染、雷电等;(4)引起二次事故,指由于电气事故而带来的其他破坏作用的事故,如:高处作业触电导致坠落,引起火灾爆炸等;2、电气事故类型;(1)电伤: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
(2)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使人出现痉挛、呼吸困难、心脏停跳,甚至造成死亡。
机械运动分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要保证安全,更为重要的是操作者本人也要做到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的内容有哪些呢一般包括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三个环节的内容。
①操作前,要经过培训,熟知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操作着装要整齐,衣服要“三紧”,即领口、袖口和衣服下摆都要束紧;穿工作鞋,不能穿拖鞋、凉鞋等;要戴工作帽,头发长的要把头发盘起放进帽中;②开动机器前,要检查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无异常;机器开动后,先运行一会儿,看是否有异常,无异常后,再开始加工工作;③机器开动后,不能离开,操作规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注意劳逸结合,不疲劳操作;④切勿为了加快加工速度,自行将安全装置拆掉,或者将其设置在无效状态;同时,更不能为了方便,不使用配备的替代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