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对外汉语教材资源

如何选择合适的对外汉语教材资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材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一套好的教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并非易事。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对外汉语教材资源。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对教材的要求差异很大。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那么教材就应该紧密围绕考试大纲,注重语法、词汇和听力、阅读、写作等技能的训练。
如果学生是为了日常交流,教材则应更侧重于实用的口语表达和文化背景知识。
对于初学者,教材应该简单易懂,循序渐进;而对于中高级学习者,教材的难度和深度要相应增加,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和文化的深入理解。
其次,教材的内容质量是选择的关键。
好的教材内容应该准确、丰富、实用。
语法讲解要清晰易懂,避免过于复杂和晦涩。
词汇的选择要贴近实际生活和当代社会,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课文的主题应该多样化,涵盖生活、工作、学习、文化等各个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材还应该注重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现状,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结构也不容忽视。
合理的编排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提高教学效率。
一般来说,教材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每一课的内容应该包括新的语言点讲解、练习、复习等环节。
练习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填空、选择、翻译、写作、口语对话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还应该有系统的复习和总结部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再者,要考虑教材的配套资源。
一套完整的教材资源不仅包括课本,还应该有教师用书、练习册、多媒体资料(如音频、视频)等。
教师用书能够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练习册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显得尤为重要。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不仅需要传授语言知识,还需承载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命。
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成为教材编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论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原则,分析现有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现状,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文献综述、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将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建议,以期为教材编写者提供参考,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介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现有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原则和方法接着,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评估文化项目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选择和编排的建议。
1.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汉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之一,其地位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选择学习汉语,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口语能力是衡量语言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具备良好的口语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日常交流,还能够提升他们在职场、学术等领域的竞争力。
通过口语教学,学习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汉语的魅力,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入各种文化元素,如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通过口语实践,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观点,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还能够推动汉语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口语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26d3baf1ffc4ffe47ac9f.png)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教材编写方案学号:1115010018姓名:陈小丹班级:11对外汉语1班一、教学对象需求分析1、教学对象:以英语为母语,刚刚开始接触并学习汉语,希望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有规划到中国留学的欧美中学生2、教学对象的具体分析:(1)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对于语言的发音,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
(2)以英语为母语,从拼音开始进行汉语教学更为简单,但与此同时拼音与英语字母的相似性以及汉语的声调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3)中学生对于中国有初步的认识,他们乐于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中国对于欧美中学生来说有截然不同的国家文化与历史,可以从中国文化入手与现实教学相结合,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
(4)此书的使用者,大多会开始系统的汉语语言学习,并且有规划到中国留学学习。
因此,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安排,更需要具有进阶性与系统性。
另外,他们不久的将来会来中国生活,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更为实用,更具有时代性的汉语,迫切需要提高汉语交流能力。
二、教材编写目标1、根据欧美中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编写出一套可供欧美中学生长期使用的教材,教材从初级开始一直到高级,具有系统性,难度随学习课时而递增。
2、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使现在的欧美中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现代中国的文化,能够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中国的社交方式,让他们接触到最为真实的中国生活场景。
3、提高欧美中学生的汉语沟通能力,初步认识汉字以及中国文化。
三、教材的创新与特色1、本教材专门为欧美中学生设计,针对性、趣味性较强,课文与对话内容多为中国中学生对话的真实场景,在一定章节之后会适当加入较为简单的中学生常用的网络词汇,一次中国较为热门的新词汇作为拓展。
2、本教材配备练习册,课本后的练习题多为语法语音方面较多,而练习册则注重实践,提供较多与中国社会生活相关的联系对话,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中国社会生活现状。
同时为了让教材具有时代性,教材与练习册会定期进行修订。
【推荐下载】关于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

关于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分清文学史的介绍和文学欣赏这两种不同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留学生对象来编写;教材编写的语言风格问题;文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教材目标作为博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文学教材使用,每周两课时授课时间为四学期。
古代文学40 课时,两学期;现代文学20 课时,一学期;当代文学20 课时,一学期。
该教程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教学。
所以在内容编排和语言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教材立足于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史,欣赏中国文学作品,这是其主要目的,无论是内容的设置还是练习的设计都是围绕文学史和作品来进行的。
二、教材内容选人教程的内容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这套书专业性很强。
内容涵盖比较广泛。
古代文学选了从中国的神话开始到清代的小说;现当代文学也是按时间顺序选了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
当代文学对港澳台文学也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当代作品截止到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选21 世纪的文学事件和作家作品。
这些内容分为精读和泛读两个部分,两个课时以内的是课文、作品、练习和相关的注释;两个课时以外的内容是相关的文学史知识提示、名篇欣赏和相关注释。
三、教材编排结构具体编排如下:共两册。
古代文学教程:古代文学40 课;现当代文学教程:现代文学20 课,当代文学20 课。
每册书后面有生词总汇,收入了注释中的词语。
每一课的结构一样,具体安排如下。
1.课文和注释古代文学史教程课文字数在600 字左右,现当代文学的课文字数在1200 字左右。
每课用概括性的语言介绍一个文学现象或一个作家或一个文学团体。
2.作品古代文学每课诗歌选3~5 首,戏剧选一篇或一个戏剧的节选。
现代文学每课选一篇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前有100 字以内的作品提示、或介绍情节、或介绍人物、或介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作品后附有注释,且注释很多。
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特别多,都放在作品后面,不便于查阅,而且学生自己理解起来也很困难。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2)主干教材与《阅读理解》、《听力练习》、 《汉字读写练习》配套使用。
二、教材编写、研究基本评价 教材数量增长较快而高质量的教材数量较少 原因:
对教材理论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应用不够。 差距:
(1)从现有教材的数量、种类和研究成果上看; (2)从国外专家同行的负面评价上看; (3)从国内教师和专家的意见看。
第四节 第二语言教材评估
一、教材评估概说 1、定义 2、评估方式 全方位评估(就一类型教材) 封闭式评估(就一部教材) 定向评估(就某个或多个问题) 3、教材评估的意义 4、教材评估的复杂性
二、教材评估的类型和要求 印象性评估 ——凭借评估者的直觉、教学经验、教材 使用经验 系统性评估 内部评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外部评价(寻找合适的教材)
实然性评估
(自身的、内部的——工作性、鉴定性、验收性—— 合格与否)
应然性评估
(类型、外部的——学术性、鉴赏性、选拔性——优 秀与否)
制定具体评估标准的指导原则:
说得合理,做得仔细 表现出色 启发和示范作用
三、教材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确定评估对象和目的——制定评估标准——做 出评估结论
常见的教材评估 (1)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
1、教材/分类 狭义:教科书。如:“本课程以胡本《现代汉语》为教 材,黄本《现代汉语》为参考书目”。 广义: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刊、辅导资料以及教 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教学影片、唱片、磁带、软件 等)。
2、 分类的必要性和多样性 吕必松侧重从理论上对教材进行分类;赵金铭侧重从满 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分类;刘珣侧重从教材编 写本身(即如何编)对教材分类。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基础综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选择与使用)

第6章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选择与使用6.1 复习笔记一、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概述(一)20世纪50~70年代的教材编写概况1.1950年第一批东欧留学生来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也随之开始。
2.1958年,邓懿等编写的《汉语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它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在初创阶段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它所创立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成了此后几十年编写基础汉语教材的语法蓝本。
3.70年代正式出版的教材有《基础汉语》和《汉语课本》。
(二)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初的教材编写概况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材建设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到21世纪初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已有数百种,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各类初中级教材。
2.80年代以来使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基础汉语教材(1)李培元等编写的《基础汉语课本》这套教材集中了以往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的长处和成功经验,在编排体例上、在语音教学的处理上、在语法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上、在练习量和练习方式上、在课文内容方面,都较以往的教材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从而更加科学和实用。
(2)刘珣等编写《实用汉语课本》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专供国外使用的基础汉语教材。
以句型、功能、结构相结合为教材编写原则,试图通过句型训练、功能项目替换练习、语法分析等综合训练,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3)鲁健骥等编写的《初级汉语课本》这套教材是北京语言学院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一项“关于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和阅读教学的试验”成果。
与之平行的配套教材还有《阅读理解》《听力练习》《汉字读写课本》,这是我国最早编写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
(4)80年代出版的基础汉语教材较为重要的还有《现代汉语教程》《汉语初级教程》。
3.80年代至90年代初出版的中高级教材重要的有《中级汉语教程》《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高级汉语教程》。
4.90年代初期以来,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数量急剧增加。
设计对外汉语教案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语料库和教材?

设计对外汉语教案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语料库和教材?汉语作为一门复杂的语言,除了语法规则的掌握之外,词汇量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语料库和教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设计对外汉语教案时,如何选择适合的语料库和教材。
一、选择语料库语料库是指存储语言材料的数据库,能够为教师提供各种语言语料,包括句子、语段和语篇。
在选择语料库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汉语能力和学习目的选择不同的语料库。
1. 一般语料库一般语料库是覆盖面比较广泛的语料库,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这种语料库适合初学者和口语、听力训练的学生使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基础的语言能力。
2. 专业语料库专业语料库是根据行业和领域的特点来设计的语料库。
如医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的语料库,这种语料库适合在这些领域工作和研究的学生使用。
这些学生需要掌握特定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这种语料库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3. 平衡语料库平衡语料库是指根据语言使用的频率和出现的情况来设计的语料库。
选择这种语料库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语言材料,从而提高汉语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二、选择教材除了语料库之外,教材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合的教材可以让学生更方便地学习汉语,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1. 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需要根据学生的汉语能力和学习目的来进行选择。
对于初学者,应该选择较为简单的教材,帮助他们建立起汉语学习的基础;而对于已经掌握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可以使用更加高级的教材。
2. 教材的实用性教材的实用性也需要考虑,选择能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材,让学生学到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情况,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 与学生文化背景的匹配度学生的文化背景也需要考虑,选择符合学生文化背景的教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更加愿意学习和使用汉语。
总结在设计对外汉语教案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目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语料库和教材。
第六讲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择

第六讲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择第六讲: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择一、教材分类1、语言技能类教材综合技能类:精读、读写、听说专项技能类: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2、语言知识类教材:语言、词汇、语法、汉字3、文化知识类教材4、特殊用途语言教材二、教材编写选用原则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原则(1)实用性原则:“易教易学”A.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在生活中常用的,在交际中所必需的。
B.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教材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无使用价值或仅仅为了解释语言点的“教科书语言”或“教室语言”。
C.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指教材在提供必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
(2)知识性原则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3)趣味性原则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
A.题材多样化。
B.体裁、语言风格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版式设计、装桢、插图等形式上活泼醒目。
(4)科学性原则A.语言的规范: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
B.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内容的编排顺序;题材内容;生词和语法点的分布;词汇和句型的重现率;练习的内容和方式……C.反映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更换旧内容、慎重选择新成果……(5)交际性原则:A. 要选择有交际价值的教学内容。
B 语言材料的组织要体现生活的真实性。
(6)针对性原则:要适合使用对象的特点A.最基本特点是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不同的教学要点。
B.还要针对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学习者学习目的特点、学习者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
三、教材编写依据1、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是理论基础。
2、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直接理论依据。
3、目的语语言学和文化是教材内容的源泉。
4、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四、代表性教材介绍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第二部《基础汉语》中文:吕叔湘英文:许国璋20世纪70年代末:《基础汉语课本》结构功能结合时期:《实用汉语课本》结构功能文化结合:《中文听说读写》美国(介绍美国文化)2001年:《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六章重点1、对外汉语教材的4大主要类型及其分类标准的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选择
一、教材分类
1、语言技能类教材
综合技能类:精读、读写、听说
专项技能类: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
2、语言知识类教材:
语言、词汇、语法、汉字
3、文化知识类教材
4、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二、教材编写选用原则
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易教易学”
A.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在生活中常用的,在交际中所必需的。
B.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教材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无使用价值或仅仅为了解释语言点的“教科书语言”或“教室语言”。
C.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指教材在提供必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
(2)知识性原则
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3)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
A.题材多样化。
B.体裁、语言风格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版式设计、装桢、插图等形式上活泼醒目。
(4)科学性原则
A.语言的规范: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
B.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内容的编排顺序;题材内容;生词和语法点的分布;
词汇和句型的重现率;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C.反映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更换旧内容、慎重选择新成果……
(5)交际性原则:
A. 要选择有交际价值的教学内容。
B 语言材料的组织要体现生活的真实性。
(6)针对性原则:
要适合使用对象的特点
A.最基本特点是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不同的教学要点。
B.还要针对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学习者学习目的特点、学习者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
三、教材编写依据
1、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是理论基础。
2、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直接理论依据。
3、目的语语言学和文化是教材内容的源泉。
4、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四、代表性教材介绍
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1958
第二部《基础汉语》中文:吕叔湘英文:许国璋
20世纪70年代末:《基础汉语课本》
结构功能结合时期:《实用汉语课本》
结构功能文化结合:《中文听说读写》美国(介绍美国文化)
2001年:《新实用汉语课本》
第六章重点
1、对外汉语教材的4大主要类型及其分类标准的把握。
2、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6条主要原则。
3、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4条主要依据。
4、不同时期不同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代表性教材。